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政教学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政教学意义范文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对我国近年来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从理论创新的角度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开阔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计视野,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完善和实践策略改革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包括了三大部分的内容,在“探索”部分,该书突出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的创新点,对改革开放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演变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在“建构”部分,该书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分析了专业化和规范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并对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体系提出了众多建设性意见。在“拓展”部分,该书以人文传统教育为出发点,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内容进行了拓展,为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通过对全书的阅读,笔者认为在化工学科当中渗透课程思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打破传统的封闭、保守的思维模式,积极吸取新的思想观点和积极进取的思维方式,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合现实和专业教学要求,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相互融合的长效性。以化工学科教学为例,其同时还应该从市场需求和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在化工科教学当中,以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作为教学改革的突口,充分做到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提升的结合,大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将课程思政与化工学科教学进行融合的过程当中,应将化工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载体,引导学生将科学论思想渗透在科学知识的学习当中。通过化工专业课程政的系统建设,引导学生利用动态、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工专业知识,用科学化的方法去研究和分析理论问题和决实践问题,进而提升化工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性。
第二,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化工学科教学中渗透程思政理念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升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性地位,促进新师生关系的构建和应用,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思政治教育教学当中。当前,在高校化工学科教学当中,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不断的优化和改革,但是在实的教学过程当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因此,需要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努力让学生切实掌握实践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学手段,深入挖掘化工学科的思政教育资源,通过案例学、情境教学等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潜移化当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相关的化工基础理论,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吸取思想教育理念,进而达课程思政的教育目的。
第三,在跨学科交融的开放语境背景下,我国高校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需要在开放型的教学模式下不断扩展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并结合大学生的现需求,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在化工科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入优秀科学家的真实案例作为学素材,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求学生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教学试验,在这一过程当中,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克服难,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目的。
思政教学意义范文2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关涉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然而,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把思政课当成负担,甚至把思政课当成必逃课,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也有教育本身的。就教育本身来讲,本文认为教育的理念是有效的教学得以实现的前提。所以,对教学理念的反思应是当下思政教育研究工作的重点,教育的理念是多角度的,本文着重从人本的角度探讨思政教育的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哲学涵义
“以人为本”是当下人的发展理念,也是马克思人本学的重要理论,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指出人的三种存在形态:类存在意义上的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人。根据的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理论,以人为本具有特定的关系范畴,需要放在各种关系中来理解,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把人当作主体;第二,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把人看作事物的前提、最终本质和根据;第三,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把人作为目的。因此,的以人为本理念具有三层基本涵义:首先,它是在一种社会历史发展中对人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强调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这个主体既指地位的主体性,又指作用的主体性;其次,人本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尊重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需求、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第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问题时,要确立并运用人(或人性化:合乎人性发展的要求)的尺度,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既要关注人的共性,又要关注人的个性,以人本身为出发点和归宿。
二、思政教育中的人本理念的缺失
(一)从教育目标上讲,思政教育趋向于理想化的教育
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理想化的教育,忽视有针对性的教育。以完美的理想人格教育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看作阶段性的、渐进性的现实个体。教学目标的设定否认个体道德认识的差异性和局限性。模范式的教育使得学生在反观自身的时候感觉遥不可及,不现实,进而降低了理论的感染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理论为中心,强调理性的认知,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忽视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成长特点。教学情境和生活情景差别大,导致学生认为课堂和现实脱节,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理想性还体现在对现实社会矛盾回避,对社会敏感问题避而不谈,从而使学生的现实困惑和矛盾没有得到解答和引导。课堂成了脱离现实生活的理想主义,学生感觉身处课堂、书本一切皆是美好,走进社会和现实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尤其是在现在的网络信息时代,这样的矛盾和教学的弊端更加凸显。这样的弊端直接导致学生对真、善、美产生怀疑。课堂上教师的谆谆教导到学生那里成了没有意义的“唠叨”。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的却是苍白无力,这必然大大降低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要以社会现实为依托,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的深度,让现实问题的解决在理论那里找到支点。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社会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把学生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学习。这才是人本的教学理念。
(二)从教育的方式上讲,思政教育是从内容出发,而不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任何教育目标的实现都是以具体的教育内容为依托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的目标设定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当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有着全面完备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使得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成了刻板的教学机器。教学的方式成了从教学内容出发回归教学内容,教师成了教学内容的输出机器。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和自己的现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学习成了被动的完成任务,而不是主动的获得知识和能力。诚然,教学最终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目标也要借助教学的内容,那么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驾驭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论知识的魅力在于解决现实问题。从学生的现实问题出发,能够把简单的社会现象提升到理论分析的高度。让学生切实感知理论的力量。这样,既完成了教学的目标,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贴近学生实际,这才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实践。
同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大学教育有两大任务,一是教学,二是研究,这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是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归宿。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教学实践的主体,以人为教学过程的中心,这是大学教育中普遍遵循的教育理念。
三、改进思政教育,回归思政教育的人本特性
(一)推进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改革
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德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德育课程要本着人本的理念,推进改革。有效的德育课程应是时展需要与个人现实发展需要的结合,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现实性和适用性应是思政课的显著特点。思政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以解决学生现实问题和困惑为目标,针对性地设置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交往生活、情感生活的内容。课程的内容融入国家时事、大事,激发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将主流社会意识渗透其中,思政课的学习与现实生活浑然一体。
思政课的改革要注重与实践的结合。思政教育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活动,认知和行动的统一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自觉遵守德育观念,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激励大学生不断地进行“知”与“行”的转换与提升,使思想道德观念融合到个人的言行习惯中,最终使大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向主动修养个人思想品德转变。这才是有效的思政教育的特征。
(二)尊重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准则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尊重的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人本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以人为核心,强调尊重人,关怀人。增强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需要遵循尊重原则。尊重是教师对大学生的肯定,接纳和信任,教师要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去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困惑。尊重是形成友好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大学生普遍具有的性格特征是自尊心强、独立意识强烈甚至叛逆心理突出。在学校环境中,他们的自尊心很大程度上来自教师的肯定,这也是对教师产生归宿感的前提,归宿感的产生有助于大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思政教育活动,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突出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用传统人文精神塑造大学生的人格。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家各派学说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儒、墨、道、法的思想解释了天、地、人、我之间相互关系,它解释了做人的原则,阐释了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刚强有为的人生态度。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现实的人生,提倡慈、孝、友、悌等人伦价值,推崇勤劳、务实、俭朴、和谐等道德观念;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自身的道德修炼、德性看作是第一位。中华民族历代崇尚“忠孝仁义”,强调忠诚祖国,孝敬父母,诚实守信,重义轻利。这些道德标准也是我们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今天,学习传统文化对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有着重要意义,将传统人文精神融入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与人文关怀相悖的是唯科学主义,唯科学主义将文化价值、情感体验等人文因素排斥在大学教育之外,助长了工具理性和科学理性的倾向。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大学教育只能培养学习和工作的机器。唯科学主义的大学教育是唯技术功利性的教育,这样的大学教育便会退化为一种物化活动,结果只能导致科学精神的扭曲。因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
思政教学意义范文3
【关键词】高职;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
高职学生是青少年群体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针对新时代下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普及。更新教学模式、加大宣传力度,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道德观念的专业人才。
1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1.1国家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社会输送技能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进行推动和影响,开展思想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创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同时,高职学生毕业后基本进入生产第一线,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1.2社会发展需要
高职学生是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对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起到关键的作用。在高职教学中开展价值观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热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重点和目的,进而做好职业规划。这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和质量,让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有合理的定位,对我国社会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同时,开展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以及平等待人的态度,有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帮助。
1.3个体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的任务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当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很多人都成为专业领域的精英以及骨干力量。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可以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很大帮助,让学生以正确的理念和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在开展思政教育中,要灌输给学生爱岗敬业、热爱祖国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充分结合,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为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2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常态
2.1贴近生活
在新环境以及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观念,贴近学生的生活。首先,在开展思政教育时,一定要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真人真事要比教学案例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同时,引用生活案例开展教学,可以引发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刻的理解。其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最后,思政教学的目的一定要贴近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思政知识的实用性。在生活中用思政知识解决遇见的问题,了解社会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为学生未来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2贴近实际
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学要以提高学生道德标准为目的,要贴近实际进行教学。首先,思政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心理,高职学生是成年人,拥有比较成熟的心理。在教学中,要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思政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其次,思政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学习,高职学生主要学习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思政教育要与职业教育充分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开展思政教育,为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思想基础。
3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并不重视,认为其可有可无,因此思政教育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院校受到就业的压力,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不断安排学生进行专业性实践活动,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开展教育,思政教学的时间被大量压缩。同时,教师和学生也没有给与思政教学充分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对思政课堂的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出现抵触心理,导致思政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
4增强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对策
4.1改进教学方式
首先,高职院校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观念和态度,院校领导要给予思政教育高度的重视。只有院校全体领导和教师提高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才能将教学策略充分落实,进而实现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其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教师要做好教学规划,并且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政教育。再次,思政教学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需求,并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最后,思政教师要实时了解和关注社会的热点以及焦点问题,并且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思政教育,向学生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4.2营造课堂气氛
教师在思政课堂上,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活跃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思政教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还可以邀请思政教育专家开展教学,定期举办交流会以及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多利用信息技术,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课堂注意力。
4.3加强教学实践
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完成思政教学目标。开展思政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校外实践以及校内实践这两种形式。其中校外实践主要分为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集体活动主要是教师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公益机构做义工,观看爱国影片等,个人活动则是教师安排学生阅读书籍以及收集资料等活动。校内实践主要是教师组织一些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例如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的主题一定要与生活和思政教育相关,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4.4加大宣传力度
开展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几堂课的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大宣传力度,让思政教育融入到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灌输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加大思政教育的宣传力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通过校园广播以及板报的传统形式。第二,利用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开展宣传,高职院校要建立思政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时代特征。
5结语
总而言之,开展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为社会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和高尚道德的优秀人才。教师要在思政教学中更新观念和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石秀葵.试论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分析[J].才智,2015,(24):148.
[2]李秋香.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科技资讯,2014,(28):182-182.
[3]赵伟.浅谈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高教学刊,2016,(2):79-80.
[4]贾宇.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92-93.
[5]莫春菊.思政课中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J].江苏高教,2015,(4):125-127.
[6]周卫娟.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和教学改革[J].科学导报,2015,(3):11-11.
思政教学意义范文4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
我国多民族的社会基础与现实客观上要求我们做好少数民族高校的思政教学引导。而新时期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也对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与挑战。为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加强民族的团结与融合,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致性,必须积极做好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工作。
1.以新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的特殊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程度加深,国际交流联系日趋密切,这也为西方敌对势力借助民族分裂势力及宗教极端分子开展文化侵略及暴力袭击提供了可能。错误的社会思潮很容易腐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走上错误的发展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难度,当地高校思政教学形势严峻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探讨以新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具有现实紧迫性。
2.当前以新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与课程组织缺乏针对性,对少数民族学生特殊关怀不够。从我国新疆高校思政教学调查来看,普遍实施并执行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不仅仅是对民族学生差异的忽略,更是对“民考汉”学生与“民考民”学生特殊性关注的忽视,严重影响了思政教学质量与水平。教师在开展少数民族思政教学时往往引经据典,力图实现教学理论的层层阐述与解读,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基础差,对汉语文化内涵把握欠缺,很难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既定课程的学习。思政教学课程内容与课程组织都脱离了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特性,学生思政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吃力,思政教学实效性差。
(2)教育手段与教学形式陈旧落后,难以真正调动少数民族学生思政学习热情。时代的发展与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以新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更趋强烈,社会参与热情与兴趣明显提升,基于自身独立思考与亲身实践得出答案成为他们思政学习的倾向趋势。但我国少数民族思政教学往往采取课堂授课、理论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口耳相传、板书展示等传统教学手段,对学生个体性关注不足的同时也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陈旧落后难以满足学生的思政学习需求。此外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十分明显,教师更关注学生成绩的考核,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与培养,错误的教学引导使得部分学生将思政学习与考试合格等同起来,难以真正调动少数民族学生思政学习的热情。
3.以新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创新策略分析
(1)发掘少数民族文化德育资源,增强思政教学的针对性。以新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思政教学应与普通高校思政教学区别开来,充分发掘以新疆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当地的文化思政资源,实现德育基础与思政教学的融合,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弘扬与宣传。其中“善德”是新疆少数民族比较推崇的伦理道德之一,是当地优秀德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时理应基于“善德”的优良传统,从传统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增强当地思政教学针对性的同时做好当地德育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增强少数民族高校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实现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的有效推进。
(2)生活实践指导高校思政教学,丰富思政课程的内容。传统思政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与时代格格不入,很难真正调动起少数民族学生思政参与的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思政实践教学的比例,以丰富的德育教学活动丰富思政教学内容。思政教学实践的加强必然要求降低思政理论教学难度,立足少数民族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德育基础,从生活实践的角度,引导学生增强对思政的认知与体验,从而真正做到思政理论向思政实践的转化。
综上所述,思政教学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只有充分了解当前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以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身需求为出发点,注重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完善,加强特殊性的关注才能真正实现少数民族高校思政教学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陶小平,努尔古丽.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研究――基于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视角[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2,(4):77―80.
思政教学意义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14-0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以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传媒势力中不可忽视的中间力量。互联网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形成了人们对整个世界全新的认知,而着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思政政治理论课来说,面对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变化如果仍墨守成规显然已不合时宜,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且势在必行,但如何改,怎么改,具体将采用什么办法,通过什么路径效果会更好,一直未达成共识。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对于求知欲、猎奇欲强烈而又非常善于利用网络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新媒体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增加和拓展了学习的机会与空间,青年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共享不仅可以查阅到大量的电子图书、影像视频、课程讲座、学术报告等参考资源,且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均可以自主选择,凸显出其民主、平等、开放、灵活、共享的优越性,它打破了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的壁垒限制,学生能跳出原有的小圈子,面向社会、面向全球,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同时,互联网与大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网上你看到××新闻没有?”目前,“离得开父母和朋友,却离不开网络或手机”已成为现在很多大学生的常态,坐在电脑前,足不出户就可便知天下事,同学和朋友之间无须见面也能顺利聊天,像网上订饭、购买生活用品,利用QQ、博客、收发邮件,发帖子等例子数不胜数,网络确实给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快捷和方便,提升了学习效率,增加了生活情趣。
但新媒体同时是把“双刃剑”,网络世界是一个信息的海洋,这里面有教学所需要的科学的、准确的、有用的教学资源,也有大量非科学的、无责任的垃圾信息,大学生很容易被各种相关链接的信息所干扰,掉进“陷阱”。课堂上过度关注网络,或沉迷于网络,被网络俘获的例子俯拾皆是。一份对化工学院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每周在电脑上玩游戏20小时以上者占9.8%,通宵玩游戏每周三次以上者占10.3%,有通宵玩游戏经历的占39.36%。尤为不可忽视的是,新媒介对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价值观是人们生活中的精神支柱,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取向,决定着人们以什么样的目的和心态去创造自己未来的生活。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工具、符号和媒介物,对人类的认知、感知、表达,甚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既然网络赋予了受众信息自由选择的权利,多元化的信息就很容易影响世界观正在定型的青年学生。因新媒体技术受西方国家垄断,他们不断利用互联网优势竭力宣扬其自由、民主、人权价值观,且通过大学生喜爱得形式加以传播,如西方国家利用本国的电影、电视、专题片来侵蚀、改变青年人的思维,进而改变其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这种文化软实力的侵略给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互联网+”对高校教师的影响
教学观念的转型。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说教”成分,在过去信息获取渠道较为单一的条件下,“说教式”的授课模式的确能有效植入信息。然而在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愈发普及的时代,大学生获取挖掘各类信息的渠道变得无限扩展和延伸,仍然沿用原有的“单一”的说教模式显然不受欢迎。大学生普遍反映:课上听老师讲远不如在网上“闲逛”有意思得多。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得接受,讲得多,练得少;听得多,参与得少,主客体关系缺乏应有的互动往往使学生产生了一种逆反、排斥的心理。网络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悄然地受着网络的牵引变化着。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建构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对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意义建构的过程,人的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既然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遵从大学生主体意识日渐增强的需求,变灌输式为引导式的教学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着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同时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人文素质的养成,隐形德育的教育均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靠多方合力来实现,靠潜移默化的情境来引入,靠春风化雨般地方式方法来引导。而“引导”成功与否是需要很多技术支持的,新媒体恰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本身带有的某些“先天”不足,变无形为有形,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变未知为可能,扫除了教学理念转型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局限与障碍。
三、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五门主体课程组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前四门课程体系完备,理论成熟,知识面涵盖量大,且呈逐渐累进式发展。“形势与政策”课比较特殊,范围广,既包括国内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也包括国际上正在发生的诸多热点问题,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等诸多领域。如此丰厚的内容、抽象的理论仅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完成,且效果明显确实难度相当大,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少、内容多、不易操作,且与中学知识点有重叠的事实,全国高校普遍实行专题化教学,即在吃透教材、领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打破章节界限,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因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不同,各地学生学情各异,故各地虽然均实行专题化教学,但实际划分的方法并不相同。笔者认为,考虑时代熏染下大学生的心态很重要,在浮躁虚夸的时代,突出重点、解析难点更重要一些。如可以把各章节的内容进行筛选,列出3~4个重要问题,而后梳理成专题讲授;对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可专门设立专题以讲座、学术报告或者其他形式进行。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教学论认为,教学方法作为无形的纽带,维系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可以这样说,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术水平和教学方法这两个基本要素。思想政治理论课“五位一体”,五门课程有共性,也深具个性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是思政课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必走之路径。
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可以是灵活多变的,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掌握知识。在讲授中东变局中,可以利用音像资料,将学生较为陌生的历史背景、宗教背景、国际关系等音像资料适当穿插到讲解中,边讲解、边交流,边分析;再如,在讲授为什么会失败时,教师可以设问:“为什么中国反侵略战争会失败?”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展示晚清时期士兵作战的武器、作战思维,战场上的敌我双方、战争过程等情况,最终引导学生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出启示。
问题式教学方法在某些课程中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复杂的现象,会有许多问题和困惑,教师在研究学生的需求之后,有针对性地抛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利用现有资源,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动脑筋思考,或者通过师生双向交流、生生双向交流等方法,归纳总结出问题的答案。如对于“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学生在归纳梳理、总结、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观点。将主动权交与学生,教师只负责引导和结论点评。此种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性、深刻性的理解,对材料的整合过程本身也是一种锻炼和提升。
案例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也时常用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优良的网络环境为教师和学生者提供了便利,网络上的案例随处可见,课堂上选举典型性的、有针对性地选取案例恰当运用在知识和理论的教授中,也可以将认识一步步推向深入,与抽象、枯燥的讲解比较起来,大量材料的支撑会使干枯的理论变得形象、鲜活、可信起来。例如在进行“会为什么会失败?”时,教师可以利用最新研究成果,提供革命成功后方面的做法、进步党人方面的做法以及北洋方面的做法,让学生对三方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出最终的结论。
与其他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创设具体情景,将学生置于某种特定的氛围中,形成一种心理环境,而从获得在其他情况下无法得到的情感。情景教学法的适当运用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利用实物媒体、影视媒体、音像媒体、具体场景等,以角色表演、微电影播放、人物模拟等方式创设出一种氛围,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多角度地仔细观察后,使得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的知识与观察到的表象串联、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认知。
参考文献:
思政教学意义范文6
关键词:思政课;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优势
根据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空间。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能等。
近年来,在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冲击下,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或正在消亡,现存的也大多处于濒危状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高校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应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体系、激发青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建立在高校基础上的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机制是人类文化延续的重要传播途径,具有天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第一,科技文化优势,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背景和极强的学习能力,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第二,资源丰富优势,高校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例如图书馆、研究所、实验室、实习车间等,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增强动手能力的场所;第三,群体调度优势,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上人员最为集中、最易于管理的一类群体。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对大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做全面的普查和搜集工作,还可以组成实践团队,就近研究和考察,以及做护理工作,能够充分的发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二、高校思政课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必要性
在高等教育中一些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的艺术院系已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但是仍具有局限性,例如,对于其他专业,特别是理工类的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少,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范围相对缩小,没有充分的凸显出高校的优势。因此,如果在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渗入到各个学科和领域的大学生中去,有利于全面的、深入的渗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当前高校思政课的开展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从教育内容上来说,难以引起深刻的印象和极大的触动,从教育形式上来说,重知识教育而轻实践载体运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难以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找到新资源搭建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新资源需要符合以下标准:一是形式的新异性,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内涵的丰富性,从横向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纵向可以深入研究,使学生不断的从中受到源源不断的启发和教育;三是受众的可参与性,能使学生亲身参与其中,让书本知识与现实接轨,在实践中有感、有思、有得。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将这个资源引入高校思政课中可以为思政教学增强实效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价值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反映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显示出绚丽多彩的文化之美。民间文学幻化出凄美的爱情故事,励志的传说,传奇的神话渗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极具自然天成之美。丰富多彩的音乐,有的粗狂豪放,有的柔美温润,有的浪漫悠长,有的铿锵有力,有的活泼欢快,滋润着人的心田。舞蹈形式多样化,傣族的孔雀舞婀娜多姿,回民的秧歌舞活泼喜庆,朝鲜族农乐舞热闹欢快……风情各异的舞蹈真实的反映了地域特色,还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美术作品和工艺品巧夺天工、千姿百态,或精美细腻,或高贵典雅令人惊叹前人的高超技艺,爱不释手。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最朴实无华的艺术手段,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无一不体现了独特的形式美、意境美、节凑美和动态美,极具有审美的教育价值。思政课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水平的培养和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道德标准迷茫期,社会中种种道德缺失现象比比皆是,传统道德的传承需要年轻一代承担。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公示名单中,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01个项目入选,其中包括"梁祝传说"、"春节"、"茅台酒酿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以利用这些宝贵的精神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唤醒作为中华民族儿女的民族自尊、自爱和自信的文化自觉,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正确的精神导向。例如河南的花木兰传说,对于河南的大学生来说,当说到此例子的时候,让他们油然而生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大学生感受到花木兰爱国、爱家的情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意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讲授过程中,加入 "梁祝"传说歌颂矢志不渝的爱情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愚公移山"的传说,赞美顽强苦干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心智,"董永"传说描画感人至深的亲情爱情,褒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美德。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大学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树立新时期的荣辱观、人生观、价值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内容,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当前思政课教育主抓实践教学,但部分院校的实践教学落于俗套,只为了应付检查,没有实际意义,仍然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资源的融入使实践教学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走访、抽样调查、对比统计、录像记录等多种形式进行非物质文化的发掘保护工作。例如走访河南登封市的中岳古庙会,新郑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洛阳牡丹栽培技艺等民间活动,亲自在网上搜索资料,制作调研题目,统计调研结果,形成调研论文。让大学生亲身感受到自己家乡浓厚的历史底蕴,回家与家长、朋友沟通时体现出自豪感,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思政、进课堂、进实践体现了合理利用资源,传承传统文化的指导方针,是高校新资源教育的有益尝试,也是思政课的教学创新,有利于造就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思政课教育教学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