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思政课教学

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范文1

对于中学阶段思想政治学科特点来说,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知识点涉及的范围广,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强,同时政治学科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功能。政治学科的有效教学首先应体现培养学生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公民意识,让学生关心国事家事,热爱生活。其次在能力维度上应以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思想政治学科教材改革后,教学的效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中学思想政治学科低效或无效教学问题的分析

首先,一些教师仍停留在“教教材”的传统观念上。新课程改革强调在处理教材方面应该学会“用教材”教学。思想政治学科体系本身严谨,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如果仍停留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上,学生不仅学得枯燥,教师教起来也辛苦。

其次,教学重难点不分,学科性质被淡化。一些教师在政治课上就所谓“天下大事”泛泛而谈,甚至纠结于一些琐碎小事,这不仅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且知识点教学不突出,学科性质被淡化。或者为了所谓的形式,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教学重点一带而过,难点也没有向学生解释清楚。政治学科重难点时间的合理安排是提高教学效益的突破口。例如对于《经济生活》之股票、债券、保险中关于理财方案的探究性活动,一些教师把更多时间安排在让学生搜集资料然后派代表上台发言上,这种在形式上互动的探究活动不仅占用学生课余时间,而且也无法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之前,如果没有对该框的重难点进行详细的解析,本框探究活动教学的有效性是无法体现的。

第三,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班级、每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很大,有的教师采用同一方法、模式、问题用于不同的班级教学,显然是不尊重学生认知的特殊性,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平等的。

第四,提问方式机械,互动形式化。政治学科的时政性很强,教师的提问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导致学生对于政治学科学习兴趣的下降,一些教师所谓的互动是请学生起来念课本,这种无效的教学还反映了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

第五,大多教师缺少教学反思意识。现实的教育关注的是怎样有效地提高或维持学生考试分数,其他的总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对于教学工作的激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消退,重复式的应试教学使得不少教师无法腾出时间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没有花更多时间思考怎样教学才会更加有效。缺少教学反思意识,也导致教师整体创新教学意识不强。

二、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有效教学的措施和策略

(一)发展教师继续教育,提升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及理论水平

教师是开展有效教学的主导。发展教师继续教育,首先应培养教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治学科教学,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引领独特教学风格。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新课改理念,有效教学需要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实施。其次要通过继续教育培养教师较强的专业素质。政治学科知识点严谨,不能出现逻辑缺陷,各部分之间讲解应环环相扣,不能出现知识点漏洞或条理不清,重点要突出,难点应讲清楚。此外,内容要精练,结论、明确、生动且富有文采,适合中学生的审美口味,不求空洞式口号,又得深入浅出,使学生德智美体协调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教师较强的专业功底。

(二)教师要创新教学艺术和探索教学策略

1.教师应从预设性上创新教学

政治学科效益的体现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强调学生过程性的体验,感受学习的成就,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学政治教师要形成“用教材教”教学理念,充分挖掘本学科的特点,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正确理解课堂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关系,设计好教学教案,灵活运用,创造更多有价值的教学生成。例如,福州某中学探究性活动课《班级理财风波》,教师结合班级废旧矿泉水瓶回收问题及由此产生涉及校卫生人员额外收益的矛盾,让学生开展互动性探究性学习,并将内容扩展为广大垃圾回收群体对于环保的贡献与政府相关政策之间的矛盾联系起来,并采取现场辩论的形式,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又将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巧妙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体验了生活。

2.将知识点融入有效教学情境中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政治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和学生共同探讨,并解决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整体与部分、理论与实际、抽象与具体、复习知识与讲授新课之间的关系。一切的知识源于人的感知,即人已有的生活经验,如果教学能够尽量让人的几个感官去感知,人便会主动运用感官去接触,从已知推出未知,特别是刚上高一年级的学生,政治教师更应该创设教学情境。

3.掌握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与艺术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预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难点。古人曾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提前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设计好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思考。例如在讲解《消费心理面面观》时,针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则,有些学生认为艰苦奋斗精神似乎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过时了:有些学生认为当今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了,同时国家鼓励扩大内需,再强调艰苦奋斗似乎与鼓励消费之间相互矛盾。因此,如何在这环节做到有效教学,教师应该学会在课堂上进行设疑引起学生对于该问题的共鸣,问题可以这样提问: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否与合理消费相互矛盾呢?勤俭节约是不是抑制消费?如果教师提问得当的话,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辨析事物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力,从而有利于对于学生更好接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成功地实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三)教师要善于开发政治学科校本课程资源

校本、校本研究、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开发等概念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延伸。校本理念使得教育资源的开发权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移到各学校,对于中学来说应该具备更多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自由权。政治学科历来是学生最不喜欢的科目之一,主要原因是政治课枯燥、无趣、杂乱、背的东西多等。教材改革后,政治科目的生动性、探究活动性并未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作为政治教师应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角度探索构建政治学科教学的影响力,凸现政治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政治学科的校本教学应该围绕生活、贴近生活、回归原生态教学。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教会学生面对生活,学会生活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唯有如此,政治学科教学才能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范文2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其穷毕生努力精辟地指出:“教育要心理学化。”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也指出:“不注意心理发展的节律和性质是教育上呆板无效现象的主要根源。”因此,作为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心理效应的特点和规律,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发挥心理效应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具体谈谈以下几种心理效应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以期能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一、善用自己人效应

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拉近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寻找与对方的共同点,尽量让对方把你当作自己人,这样让对方做事和听话就容易多了。这就是自己人效应。善用自己人效应,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受到鼓舞和奖励。学生对“自己人”的话更信赖,更易于接受。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首先向学生诚心表白自己女儿的问题:“我的女儿自从上初中开始,名牌消费意识不断增强。她要买的衣服都要是名牌,不然她就不要。那么同学们,你们买衣服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我的坦诚引起了学生们踊跃大胆的发言:“我只相信名牌,名牌的东西美观舒适质量好”“不穿名牌容易让人瞧不起”“只要质量好、价格合理,我不在乎什么名牌”等。在这里,我把自家的事情坦诚地摆在学生面前,把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位置,学生也自然把我当作“自己人”,积极大胆地说出心里话,这样教师就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这时进行教学,针对性强,效果好,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常用期待效应

“期待效应”是指一个人的信念、偏见和期望可能对其接触的对象产生影响。“期待效应”的实质就是期望和给予信任。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期待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想使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就应该满怀爱心和信心,给学生传递积极的期望,坚持“你能行”的教育理念。因此,如果教师能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对学生寄予期待和信任,那么,学生就会很快地亲近教师,亲近课堂,主动担负起学习的责任,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以求达到教师的期望,不辜负教师的信任。

三、妙用空白效应

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停顿、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空白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满堂灌”,要适当地、有意地留些空白,让学生消化、质疑、评价,有自由翱翔的思考空间。尤其是在“应试”教学的课堂上,不少老师习惯于“满堂灌”,面面俱到,生怕遗漏一个“考点”。但结果常常是学生的大脑被“灌”得满满当当,只是疲于记忆和回忆,长期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就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厌恶、疲惫、停滞等“梗阻”症状,就会缺失个体情感、审美、认知的体验,最终达不到教育的“唤醒功能”,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也应充分考虑“留白”问题,即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识记、理解和感悟。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学生留足空间,使每个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成为可能。一旦学生表现出创新意识的思维火花,有了独到的学习方法和见解,教师就应及时予以捕捉并加以放大,转化成新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注入新的血液。如在教学“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综合探究题:请同学们谈谈我们当地的政府在体现公平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在教学实施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弹性预设。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了解,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果然,让人惊喜的是,学生在发言别提到了当地政府把农村农民、城市农民工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享受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表明通过这种合理的公平分配,能兼顾各阶层的利益,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课堂“留白”恢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也起到一个优秀“导游”应有的作用,达到了“景点游览”心得由学生自己感悟的效果。

四、巧用鲶鱼效应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使鱼在途中死去,都在鱼舱里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的实质就是“搅动”,启示是让人处在有意识的警觉状态、竞争状态,从而保持生机和活力。如果在课堂上能形成这种心理情绪的氛围,那么课堂节律就会波澜起伏,充满吸引力,学生听课会兴奋而专注。

巧用“鲶鱼效应”的教师,不仅备课含量饱满,预设及导引方案充足,而且有时会将自己当作一条“鲶鱼”,让学生处在警觉和发现状态,从而“搅活”课堂氛围。巧用“鲶鱼效应”,及时发现课堂上的“另类”声音,并抓住其“闪光点”或“生长点”有意放大,让学生在“合理”与“不合理”的分析中得到启发和提升。 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 设计综合探究题,探究一:同学们买什么样的运动鞋?是什么心理驱使你购买这些运动鞋?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行为?探究二:果戈里的小说《死灵魂》中的个人物叫泼留希金,他积攒了很多的钱财却不消费,钱锁在箱子里,物品藏在仓库里,以致纸币霉烂变质,用手一碰就会化为灰。如果人人都这样对待财物,会导致什么后果?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个人的奢侈会推动社会的繁荣;节俭之风盛行社会会衰落。 ”有的学生进行了辩驳,认为“一些名牌的消费要考虑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和偿还能力,进行理性消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过分节俭的消费对于个人而言,生活质量不能得到提高,对社会而言,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非预设”,充分考虑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考虑学生在场时的多种可能性,让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学生的思维在各种不同意见的碰撞中产生火花,生成、更新观点和认识,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精用反馈效应

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使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作“反馈效应”。因此,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预习、质疑、作业、考试、实践――都应该适时“反馈”,让学生知道每一个环节的学习结果后进行及时的肯定、修正和补救,达到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体验取得成绩和修正错误的喜悦。

精用反馈效应,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及时“反馈”,养成查漏补缺、研究思考、达标出效的学习习惯。比如:(1)对上课效果的“反馈”: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思考了什么?忽略了什么?(2)对学习阶段效果的“反馈”:我是否主动参与了每一项活动?(3)对考试成绩的“反馈”:考试丢分的原因是积累问题?是答题技巧问题?是知识盲区问题?是马虎大意问题?是做题速度问题?等等。在学习全过程中养成“反馈”的习惯,让学生真正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不可以替代;学习是个收获的过程,只要主动参与,都会“开卷有得”。

作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重视运用心理学艺术创建和谐的政治课堂,打开学生的心扉,努力使学生主动接受和探索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

(稿件编号:100826013)

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范文3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受到了更多关注,由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都在不断改变,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要不断提高学生素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注重思政课的作用。因此文章主要针对“三生教育”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如何渗透“三生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政课;“三生教育”

学校的道德教育范围内包含“三生教育”,这主要指的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上渗透“三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以及生活观。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基本的技能,同时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高职院校思政课渗透

“三生教育”的必要性虽然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国民素质在不断提高,尤其是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对学生的素质进行有效培养。很多事件表明高校思政课中渗透“三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一些学校中会出现学生投毒事件,甚至是杀人事件,每一个例子都深深触动着人心。因此面对这些情况的发生,学校应该进行及时反思,尤其是在思政课的教学上,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职业素养等,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需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发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因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这样才能在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的时候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于社会上就业竞争比较激烈,因此学生都肩负着非常大的压力,如果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内心就会充满危机感,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还会有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生命的价值不够明确,因此不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如果受到刺激或者是打击就会忽视生命的意义。还有的学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活在当下,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想法,只是按部就班的学习和生活。面对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意识到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生命的意义所在。为此在思政课上开展“三生教育”的内容学习就是十分必要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如何去享受生活。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2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渗透

“三生教育”的作用(1)思政课上生命教育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①认识生命,在课堂上可以帮助学生从人生哲学以及生命哲学的角度来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明确生命的特点,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不珍惜就不会重新来过。生命除了是自己的,也同样属于自己的父母以及朋友,要明确自己的生命与整个社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护生命,需要教会学生在遇到紧急问题的时候学会如何自救以及如何救助他人等,知道生命的重要性,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②欣赏生命,因为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因此生命的意义就更加独特,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尊重生命的价值,要学会感谢给予自己生命以及保护自己生命的人。③热爱生命,因为任何一个人从出生开始一直到学校的学习,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疏忽可能都会对生命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学会在生活中敬畏生命,珍惜周围的环境以及生物,不断塑造乐观的性格,学会热爱生命。(2)思政课上生存教育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处于信息共享的时代,跟以往的年代不同,当代的学生需要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生存环境,因此就需要掌握生存的技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思政课的设置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当前有很多学生因为离开了自己的家庭无法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一些过于依赖父母的学生,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来的也是一些消极的态度,包括对自由和金钱等不明确的定位,这直接导致学生无法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以面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在学生的不断成长过程中,应该是逐渐脱离父母,学会自己成长的过程,课堂教学能够教会学生如何生存,在处理问题时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一些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存观。(3)思政课上生活教育的学习,让学生享受生活。在生活教育中,应该让学生明确自己存在的价值,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区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提高生活的质量,在生活中保持感恩的心态,在处理生活上的问题时需要有责任感,追求未来的幸福生活。思政课堂的生活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确应该如何生活,然后根据生活的现状进行不断的改善,理解生活的真谛,处理好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烦恼,这就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此在学校的教育中需要渗透“三生教育”,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需要注意,对于学生的发展,要从多种角度来考虑,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都应该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需要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不应该是盲目的生活,如果目标不明确,学生即使掌握了生存技能,也无法向着更好的生活前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帮助学生对未来进行规划,做好学习计划以及工作计划,包括对自己三年、五年以及十年后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明白自己当前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以后的发展打基础,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有信心去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

3结语

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范文4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状态怎么激励人,没有勃勃的精神怎么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中来!”这句话启迪教师要把激情和活力注入思想政治课堂,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情真意切、幽默风趣地上课,对学生来说是学习、是感染、是熏陶.这样学生上课的精神状态就调动起来了,听课效率自然就高了,而且在老师的感染下,课堂上会生成很多精彩的内容。这样,课堂精彩了,学生的理解加深了,课堂的有效性自然就提高了。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内涵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1]因此有效教学更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确定这一教学理念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避免副作用,减少无用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策略性。有效性包括三重意义,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现状分析

1.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多教、教细,就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就可提高其学习效果。这样即使学生没有学好,也自感问心无愧。这种教学,由于把学生当成了存储知识的容器,尽管教师煞费苦心,但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他们就越不愿意动脑筋,效果常常适得其反,尤其我们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哲学生活四个必修模块,还有选修模块,这些内容都是高考要求必考的内容,所以大量的原理都要求学生不仅要记住还要会应用。因此,大部分老师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不得不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知识都灌注给学生。以及在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学生要有一碗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针对这样的观点,很多教师都认为只要能把自己的一碗水一滴不差地端给学生,那么这位教师就是成功的,他的教学就是有效的!可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如何“把这碗水”端给学生,结果固然重要,但是,作为教师也不能忽视过程。毕竟,学生是有情感的生命个体。

2.演技式的教学模式。在当前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常常搞一些花架子。比如,为追求师生互动,用问答式代替讲授式。这种演技式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把学生当成了演戏的观众,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目前在高中教学领域里面的优质课评选,很大程度上存在炫演技的问题,比演技的成分很大,为了一些无味的追求,设计大量无效的内容。尤其新课标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致很多教师都过分的关注课堂的活跃性,而忽视了关注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2]下面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提出几点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当前,导致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观念旧,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二有惰性,常有“拿来主义”,鲜有创新精神。三是关注点有偏差,教学时只关注教,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四是反思少。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二)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学话语要简洁明了,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听全面;教学手段要先进适合,能让学生易理解、易接受、易记忆;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适合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学得快。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做法是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1.课前的有效准备。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1)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2)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2.课堂的有效组织。要实现教学的有效,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教什么。我们应当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二是明确怎么教。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题精神得到凸现。[3]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1)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里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2)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3)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作者单位:上饶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 秦和平著.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湖北省仙桃市教科院.

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范文5

【关键词】 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一直以来,在我国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就存在着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学生的政治学习缺乏积极性、自主性,不能自主探究、思考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的局限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而只有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确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顺利传递,才能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就成为了摆在广大中学政治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下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1]。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期,其心理还完全没有成熟,在课堂上普遍不能全神贯注的学习,这就有可能会使教学信息出现断裂现象,导致教学信息的传递障碍,对教学有效性造成影响。通常这种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形式单一,与中学生活泼好动的习性不符,不能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多为理论知识,其概念较为抽象,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没有新鲜的东西加进来,就会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烦、乏味的情绪。

笔者认为,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具体为:

首先,教师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教学,通过自身的态度、表情、语言、手势及眼神等给学生传递情感信息,感染课堂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影音技术来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如在进行"一般违法与犯罪"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在键鼠违法、犯罪的特征及区别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拓展,如在课堂中播放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资料,通过直观的影音资料让学生对遵纪守法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通过反面教材加深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通过影视、音乐、图片等视听材料能够将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动自身各种感官去感受,从而营造出一个利于教学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

2.实施同步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都是现实生活的理论反映,但初中政治的教学知识相对于社会实际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所以,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思想政治的知识,了解政治,就必须与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进行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社会现实与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提高政治知识的实效性,与时俱进,增强教学效果。如教师在讲《共建和谐美好社会》这一教学内容时,除了对课本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之外,还可以将社会热点资料作为教学辅助,让学生切实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喜人成绩。又如在进行《父母与子女的义务》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提出关系学生自身的问题:"作为子女,你有过什么行为孝敬父母,你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让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思考,从而达到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感染的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不仅提高了政治教学的时效性,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2]。

3.加强学习引导,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品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该本着以学论教的理念着手,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去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也是现代教育观的重要理念。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应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3.1课前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要多了解、多观察,对身边发生的时事要多进行思考,对社会的热点问题多关注。在进行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前准备,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方式,利用课余时间索索一定的事例、图文材料,为学生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如在进行"坚持环保的基本国策"这一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了解,收集家乡附近的环保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通过对身边的环境问题列举的基础上,进行教材知识的思考、分析,并进一步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一些对环保有益的事,从小养成环保习惯,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3]。

3.2课堂探索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本或材料进行自读理解,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思考,如果存在疑问可以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以往的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也能极大的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积极的参与,对每个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巡视了解,对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如在进行"正确行使权力"这一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案例的分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之后进行发言、补充、总结。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有着较大的思考空间,能够充分的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语言表达及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教学的空间还给学生,真正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3]。

4.组织教学实践,关心学生综合成长

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教学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在思想政治教材中有着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性概念,甚至很难记忆。为了使学生对这些抽象的知识加深理解,教师可以设计精心的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记忆,真正促进学生的实践成长。如在进行"自觉,磨砺意志"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可以使学生自主交流如何培养坚定意志的方法,在对知识内容的讲解结束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诊断与治疗意志薄弱症。让学生自我发挥,由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心理专家和意志薄弱症患者。通过患者的症状叙述,"心理专家"作出诊断意见,开出药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们畅所欲言,通过自我思考进行药方的补充和评价,最后再由教师进行引导,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在初二阶段的法律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开展一些座谈式的教学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辩论等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极其有利,使学生可以摆脱学科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协调合作,从而提高自身地理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敢于质疑与批判的学习精神,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教学。

此外,现阶段初中生的心理素质较差,抗压能力较弱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教学的普遍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心理给予足够的关怀,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心理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3]。

总而言之,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在符合素质教育规律及要求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学实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苑会珍.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 2011, (20):131-131.

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范文6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提高;课堂;教学实践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是增强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前提

四项基本原则是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四项基本原则精神,保证学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接班人。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去设计思想政治课无论形式上如何有效,实质是无效的。加强时政教育,充实课堂教学,是增强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时政教育是中学政治课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时政教育,有利于弥补教材中某些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的滞后性;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政治视野,引导他们关心时事政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有利于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培养和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综合素质。

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1.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力,充分利用书本上较有艺术气息的资料。作为政治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做创造性的劳动,灵活运用艺术性材料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等等。

2.提高教学方法的艺术性。(1)举典型事例的艺术性。教师要不断的深入学习,做到掌握知识既要有一定的广度,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在掌握了大量材料,深刻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使学生能较好的把握所学理论的精神实质,在课堂上既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又要留下积极发言、积极动手练习的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思维质量;(2)灵活运用教具的艺术性‘。思想政治课以它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和社会性首先融入了网络,设计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更系统的接收知识;(3)教学体态的艺术性。做为一名教师为人师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影响很大,甚至还是学生模仿的对象;(4)板型的艺术性。如果把整个教学活动比做“画龙”,书本板型便是“点睛”,书本在设计上要尽量做到内容实、形式美,具有艺术性,使学生在欣赏优美、直观、形象的板书的同时,进一步掌握教学内容。

三、改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1.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作为教师,每天要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的学生乖巧听话但灵活性不够,有的学生较灵活但自控能力不强,有的学生重理轻文两极分化比较明显,教师进不同的教室往往会带有不同的情绪。如果教师带着一份愉悦、积极的情绪走进教室授课,情绪好了教学语言会富于感彩,课堂教学会更生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授课能力会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也会被感染而进入兴奋状态,课堂气氛自然活跃。

2.教师要学会调节课堂气氛。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调动课堂气氛,中学生正处于情绪多变的年龄阶段,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帮助学生解决情绪困扰,提高情绪稳定性;教师要做到创新教育,在课堂上更与学生互动。

四、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力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兰种阅读方法:(1)演绎法。让学生带着观点阅读材料,理解观点在材料中的体现,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刚刚学习的内容在练习题中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2)归纳法。让学生先阅读感性材料,然后回答材料中包含或反映了哪些基本观点,这要求学生在多做练习的情况下,熟能生巧,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敏锐性及洞察力;(3)扩展法。要求学生阅读材料时对其深化、扩展,将课堂内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培养思维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政治课本中有些内容显得很抽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复杂为简明,让学生从中用简单的话语概括出重要且复杂的内容;(2)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政治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相关联,不是孤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问题联系起来学习,使知识在头脑里更加条理清晰,不仅要培养知识的广泛性,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培养思维的连续性和贯通性。中学政治教科书的内容是层进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连续性,要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使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有条有理,学生在运用时才能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