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培训考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培训考核范文1
调查研究察实情。坚持“以通为先、以用为本”的基本要求,采取分组进行、先易后难、由近到远的方式,深入各乡(镇)村级远程教育站点排查站点设备运行、管理员配备、环境卫生、“三簿一册”记录、学用活动组织等情况。充分发挥“易损备件库”作用,及时更换已损坏的设备部件,提高设备维护实效,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教育培训鼓实劲。建立远程教育操作员AB岗制度,梳理新任操作员和“访惠聚”B岗操作员名单,加强对远程教育基本操作和“访惠聚”文件接收方法的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县级小班化培训,督促乡(镇)场开展乡级“小班化”培训,形成层层抓、层层管、层层会的格局。创新实施站点搬迁跟训办法,轮流抽调后进站点操作员参与站点整体搬迁工作,强化对信号调试、线路连接、故障排查、设备管理等方面技能的全面指导和培训。
技能比武出实招。制定下发《察布查尔县2015年远程教育技能大比武题库》,组织15个乡(镇)场远教专干、村队(社区)站点操作员全员参加闭卷考试。设置情景式训练模式,紧紧围绕日常管理维护的各类问题,检测站点操作员的操作精度、准度、速度,提升个人技能和团队合作水平。选拔笔试测试、实践训练晋级代表队,组织参加知识竞赛,全面提升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管理员操作能力。
电工培训考核范文2
电工晋级培训E级班学员为初学电工和极不熟练电工,计划开三个班,培训25人,E级班在一季度举办;D级班学员为不熟练电工,开三个班,培训27人,C级班学员为较熟练电工,开四个班,培训34人,D级班和C级班在二季度举办;B级班学员为熟练电工,开三个班,培训26人,B级班在三季度举办;A级班学员为管理人员,开五个班,培训40人,A级班在四季度举办。
二、实实在在开展电工晋级培训
根据《新桥煤矿电工培训及考核办法》和培训计划,一季度举办电工晋级培训班10期,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技师杨安岭、工程师陈林等担任教师,对全矿26名电工初学人员进行了培训,上期培训不合格的学员必须参加下一期电工培训。在电工晋级培训中主要讲授了真空电磁启动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启动器的安装、操作、维护、真空电磁启动器常见故障排除、井下电器设备检修流程、万用表及摇表的使用等电工业务知识,并把适合操作的知识点进行实际演练,设置故障,开展故障排除实操练习。培训科根据区队意见采取了分批次、分层次培训的方法,以各区队现场培训为主,培训科集中培训为辅的办法,解决培训与生产的矛盾冲突,但考核要认真,避免基层区队,抓了生产,忽略了培训的不当做法。培训科一方面对区队现场培训严格检查,督促。明确各单位队长及机电队长负责日常现场实操培训及考核工作,明确责任人,便于现场实操管理。另一方面,对电工集中培训严格管理,集中培训少而精,以确保实操效果良好。
三、电工晋级培训经验探析
电工培训考核范文3
【摘 要】 本文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资格鉴定上存在较多弊端。以维修电工职业资格为例,主要表现为鉴定方式单一、职业资格证书单一以及培训内容与高职课堂教学内容重复等。结合高职院校电类专业的教学实际,提出了“过程化”的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资格鉴定模式。
关键词 过程化;高技能;维修电工;资格鉴定
一、引言
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提升的人力资源保证,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1993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之后《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又对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明确规定。2006年,国家教育部在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目的和服务社会功能,各高职院校纷纷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大力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定,提高高职教育水平,增强毕业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工作能力。
二、高职院校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养和资格鉴定现状
“维修电工”是首批实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工种之一,其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资格鉴定工作已开展多年,各高职院校对该工种的技能培训也较为成熟。国家也建立了相应的题库以便对鉴定考核工作进行规范。但随着各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养与资格鉴定工作的深入与成熟,以目前的培训方法和鉴定方式,在培训效果和鉴定结果方面已逐渐展现出较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鉴定方式单一,形式化严重,重结果、轻过程。
目前,维修电工职业资格鉴定仍采用“理论+实操”这种“一次性”考核方式。这种“一考定成败”的考核方式无法全面地考察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水平,不利于学生技能水平的真正提高。忽略了职业资格培养的过程,只看重考核结果,有悖于职业技能鉴定初衷,造成较多获取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持证但不能上岗,也大大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在社会上的认同度。
(二)职业资格证书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水平。
维修电工基本上涵盖了与电类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与技能点,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全面掌握电类知识及技能的凭证。然而,由于考核时间、地点和设备的约束,每次考核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有限,有的学生进行突击准备,虽未掌握所有维修电工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依旧通过考核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而有的学生已扎实掌握维修电工某方面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却因为没有通过考核无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而不能从事该方面的工作。
(三)培训内容与高职课堂教学内容重复。
目前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大部分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并且维修电工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基本上同时是电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课程要求掌握的内容。因此,培训内容与日常专业教学内容几乎完全重复,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培训流于形式。
三、“过程化”的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资格鉴定模式
环顾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已制定了适合于本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如德国的“双元制”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在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其职业教育考试内容灵活,结果实用。英国BTEC在职业技术资格方面有广泛性和权威性。其考核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以学生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标准,这些成果都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
鉴于目前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养和资格鉴定存在的弊端,本文拟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当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结合电类专业教学实际,对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养和资格鉴定进行改革,以“过程化”的技能培养和资格鉴定方式代替目前“一次性”的培训和鉴定方式,即将维修电工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一一融入于电类专业的多门课程当中,以课程的考核代替职业资格鉴定;将职业资格证书由“一本制”改为“多本制”,即增加“维修电工—电子技术”、“维修电工—电工技术”、“维修电工—电机与机床技术”、“维修电工—电力技术”和“维修电工—PLC技术”等分类证书,持有某分类证书便可从事相关行业工作,若取得所有分类证书可换领最终的“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维修电工鉴定考核知识点和技能点与电类专业课程对应。
维修电工所要求的理论知识鉴定点与操作技能点众多,大致可以分为电子技术部分、电工技术部分、电机与机床部分、电力技术部分、PLC部分等等。若要将维修电工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于电类专业的多门课程当中,则必须先将维修电工所要求的理论知识鉴定点与操作技能点进行分类,并将各分类内容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与相应课程的教学知识点和技能点一一对应,这样才能将整个维修电工的培训过程融于课堂教学当中。
(二)设计满足维修电工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的高职电类专业课程考核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电类专业每门课程的考核基本已经转变为理论考核加技能考核的方式,但依然没有摆脱期末一次性考核以及理论考试占大头的模式。为了能更好的将“过程化”的维修电工技能培养和资格鉴定融合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考核当中,我们应重新设计高职电类专业每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与体系。首先要使之包含维修电工鉴定考核的所有知识点和技能点,其次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应分到学期各个阶段,分模块分项目进行,将维修电工职业资格鉴定的“一次性考核”融于日常课程教学的“过程化”考核当中。
(三)设计合理的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分类证书。
根据维修电工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分类,合理设计分类证书,制定分类证书制度。与当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协商,将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由“一本制”改为“多本制”,即增加“维修电工—电子技术”、“维修电工—电工技术”、“维修电工—电机与机床技术”、“维修电工—电力技术”和“维修电工—PLC技术”等分类证书,持有某分类证书便可从事相关行业工作,若取得所有分类证书可换领最终的“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例如,设置“维修电工—电子技术”职业资格证书,若学生通过校内电子技术部分的考核,可颁发“维修电工—电子技术”职业资格证书,持该证书可从事电子技术相关的工作。
四、小结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保障,各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大力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定,提高高职教育水平,增强毕业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工作能力。然而,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资格鉴定上存在较多弊端。以维修电工职业资格为例,主要表现为鉴定方式单一、职业资格证书单一以及培训内容与高职课堂教学内容重复等。结合高职院校电类专业的教学实际,提出了“过程化”的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资格鉴定模式。从而在高职院校更好地推行双证书制度,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庄建源.维修电工技能考核现状与国家题库建设刍议[J].职业,2010(12)
[2]程桢.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我国的“双证书”制度的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3]王佳庆.多段分组式教学考核方法简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08)
[4]易志芬.利用模块化教学及考核模式将一次性技能鉴定转变为学习过程鉴定—以技校维修电工专业教学为例[J].职业,2011(15)
[5]王维毅.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过程化考核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1(02)
电工培训考核范文4
一、实施农电工职业化管理的动因
在农电体制改革初期,电工组管理模式在农村用电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日益推进,农电工管理在诸多方面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其一,电工组以台区为单位管理,农电工集营销、服务、检修、维护等业务于一身,业务通而不精、专业懂而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管理职责交叉,工作随意性大,计划性差,监督和管理乏力,安全问题突出,远远不能适应农电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其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电工服务村级用电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增加,标准不断提高,原来由电工组综合管理村级用电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农电管理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三,从农电体制改革的初期,就把企业员工和农电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范畴,农电工的身份和性质似乎决定了他不是专业管理者,农电工上班是电工,回家是农民,他们在完成其承担的电工任务以后,仍然可以从事田间劳作和其它事务,这样无法把他们与企业员工划在同一条线上,从而使得农电工的管理无论怎样改革,都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要适应新时期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需要,农电工队伍管理迫切需要创建一种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新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实行农电工专业化、职业化管理势在必行。
二、实施农电工队伍职业化管理
**年,临朐县供电公司在东城供电所进行试点,将原来农电工一职多岗、分线包片的管理模式,改革为供电所对农电工实施职业化管理、专业化工作,将原电工组农电工分为配电组、营业组,修订完善各专业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明确各专业组和各岗位的职责,设立以客户服务室为枢纽,以配电组、营业组为主体的“一室两组”专业化管理。全县成立专业组36个,办公地点设在供电所,新建和扩建高标准客户服务室18处。客户服务室主要负责客户用电咨询,受理客户业扩报装、紧急抢修、投诉举报、电费管理,供电所日常内务等工作;配电组主要负责供电所所辖设备与线路的运行、维护、巡视、检修、紧急抢修等服务,业扩报装的勘查、施工,电费收取等工作;营业组主要负责业扩装表接电、营业普查、计量管理、用户抄表等工作。对供电服务半径大的专业组,在原电工组处设立了急修服务点,每个服务点设2到3名农电工,服务点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实施职业化管理、专业化工作后,公司系统农电工形成了知识结构合理、政治素质可靠、营销技能全面、适应市场开发、主动引导消费、善于经营管理、匹配农电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实施农电工职业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实行农电工职业化管理、专业化工作后,公司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培养、激励、约束“三大机制”,全面规范农电工管理。
1、建立培养机制。根据各供电所人员状况和定员、定岗需要,每年制订农电工需求计划,从社会、职业学校及本公司职工子女中招聘后备农电工。人力资源部为新招聘农电工建立个人档案,与教培、生技、营销、安监等相关部门配合,对新聘农电工和上岗农电工分别进行培训。后备农电工,由人力资源部制定培训计划,培训中心建立培训档案。培训内容主要是电气理论及电力系统运行知识,电业安全与作业技能,电力安装、检修工艺标准,电力法规及职业道德等。培训形式采取封闭式,培训老师由公司相关专业的专工担任,培训不少于300学时。培训结束,经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合格后,根据各供电所的需求情况,将他们分配到供电所进行实习锻炼,实习期满(半年),经过进网作业培训考试合格,持有《农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后正式上岗;在岗农电工,统一纳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中组织培训,每个农电工每年参加岗位培训的时间不少于40学时,每年举办三至四期农电工脱产培训班,每两年将农电工全面轮训一次。对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技术进步快、有培养前途的农电工,根据岗位需求,选派参加省、市公司及高等院校的专业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改善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对在技术比武中成绩突出的农电工,公司予以表彰奖励。
在进行系统培训的基础上,公司建立由专业组、供电所、乡村电管部、人力资源部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农电工人才发现和培养网络,成立优秀农电工人才库。人力资源部对纳入人才库的农电工实施动态管理,定期进行考察,根据表现和工作实绩决定去留。同时,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农电工管理岗位竞争上岗,采取业务考试、现场问答、群众评议等形式,将业务能力特别突出、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农电工选拔到副所长或所长等领导岗位。
2、建立激励机制。一是典型激励。公司每年组织一次优秀农电工评选活动,对爱岗敬业、成绩突出的农电工,给予表彰奖励,适时树立优秀农电工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农电工的榜样示范和典型引路作用。二是竞争激励。农电工每年进行一次竞争上岗,由高到低排列名次,按实有农电工人数的5%确定淘汰数额。三是目标激励。将安全管理、生产经营、优质服务等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由各供电所逐月对农电工进行考核,完成任务目标的进行奖励。四是物质激励。按照职业化的管理与职业化的收入紧密配套的原则,与每个农电工的工作量、质直接挂钩,制定实际合理的工资结构。同时,落实农电工劳动保护待遇,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每年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农电工给予一次性重奖;对选拔到所长岗位的农电工,准许其享受与在册职工相同的分房待遇;对在公司及省、市以上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者,按照公司有关规定给予奖励;选聘到所长岗位的农电工,其工资按所在供电所上一年农电工年平均工资40%的比例发放,享受岗位补贴和在册职工相同岗位的岗位工资及各种奖励;选聘到一般农电管理岗位的农电工,其工资按所在供电所上一年农电工年平均工资40%比例发放,享受岗位补贴。五是参与激励。赋予农电工参与企业管理、参与工作决策的民利,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让他们与在册职工一样享受合理化建议奖。六是爱心激励。公司加强对农电工工作和生活上的关心,建立农电工生日档案,发放由经理或书记签发的员工生日贺卡并赠送礼品;工会建立农电工弱势群体档案,定期走访困难家庭;对受到突发性灾难的农电工,由爱心基金会和公司给予救助。
3、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公司制定完善了农电工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标准化作业、专业化管理流程图,先后制定了各类管理制度28种,并及时印制下发,使广大农电工能够学习领会和全面掌握标准化作业和专业化管理的知识和业务技能。乡村电管部根据供电所专业化管理标准及公司下达的供电所生产、经营、管理及应急工作等任务的要求,按照安全及设备管理、资料管理、营业管理、日常管理几大部分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内容与考评标准。每季度末进行考核,并对考核情况予以公布,考核结果与农电工奖酬挂钩。供电所对各专业组和客户室的考核,内容包括劳动纪律、文明生产、经营情况、优质服务、安全生产、设备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考核结果认真记入经济责任制考核记录,并与农电工的工资奖金挂钩。各专业组将台区设备及线路的维护、线损管理、电费回收等责任落实到人,并与农电工的工资奖金挂钩。农电工聘用上岗后必须按照劳动合同履行职责,农电工提出解除或终止合同,应当提前30天书面通知供电所,否则将按合同追究法律责任。因生产经营或技术条件等原因发生变化,需与农电工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提前30天书面通知农电工,经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如因公司自身经营原因或农电工年龄原因解聘农电工,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四、实施农电工职业化管理的效果
实施农电工职业化管理后,实现了对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的过程控制,农电管理由专业化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专业组对组内每项专业工作都实施了从计划、实施、总结、考核等环节的全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如对台区配电变压器、配电室(箱)的巡视和漏电保护器的测试,不仅按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在专业组设立了专门记录,而且在配电室内还设立了巡视、测试登记簿,强化了对农电工工作过程的有效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有效提高了人力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农电管理成本。通过合理配置资源、设置专业化机构,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农电工人均管理户数现达到700户以上,平原区域有的达到1000多户。“三大机制”的出台,从农电工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及监督约束等方面进行了细化、量化和规范,针对性强,农电工队伍的年龄和文化结构进一步优化,在队伍总体素质和农电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的情况下,管理成本大大降低,实现了减人增效。
电工培训考核范文5
关键词:农电工 进阶培训机制 构建
随着农电用工机制的逐步深化以及农电体制的不断改革,对农电工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提升农电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农电工的标准化的工作进程,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农电工进阶培训模式。
一、开展农电培训需求调研,出台实用的培训计划
要想出台合理的培训计划就要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工作,培训调研工作制约着培训计划的制定,所以培训主管单位一定要派送教师到外面的一线生产供电所去学习,组织开展培训调研活动,绘制供电所所有员工的工作情况一览表,聘请专家实施全面的论证。调研和不断修改培训计划,一定要确保培训的内容具有可行性,创新源于实践,探索源于实训,注重培训现场的科学、合理,对于新技术要不断的更新,一定要确保培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最终实现培训与实训真正地联系在一起。
二、创建四级进阶式的农电工培训形式
依据设计的标准组织实施四级进阶式培训模块,每一个模块依据知识和技能从低到高逐级上升,组成四级进阶式农电工培训形式。四级进阶式农电工培训形式包括一级增强基础知识模块培训、二级储备综合知识模块培训、三级训练专业技能模块培训、四级适应岗位实习模块培训,每一级进阶依据评价的结果来进行。
1.确定能级标准
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对于农电工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都不是特别的了解,所以在进行四级进阶培训的时候首要的工作就是实施对能级进行定级。能级评定的标准有三点,即计算机的使用、电工基本知识水准、电工基本技术水平;能级评定的项目包含上级演练、理论知识考试和基本技能演练。农电工依据水平的高低可以分为A、B级两个等级,A级参加二级培训,B级参加一级培训。
2.四级进阶式的培训形式
四级进阶模式具体包含的内容为一级增强基础知识模块培训、二级储备综合知识模块培训、三级训练专业技能模块培训和四级适应岗位实习模块培训。
(1)一级增强基础知识模块培训。参加一级模块培训的人员主要就是能级评定为B级的所有农电工们。他们主要进行的培训课程包含计算机的使用、掌握电工最基本的知识和了解电工的最基础技术。所有的课程学习结束以后进行能级的评定,评定能级的时候,主要进行的项目包括上机演练、基础知识考核和基础技术测试。进行上机演练的主要的内容就是word和excel的基本技能操作;基础知识考核主要的内容就是检查所有的电流、电阻等知识的掌握水平;基础技术测试主要的内容就是对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实地操作。
(2)二级储备综合知识模块培训。参加二级模块培训的人员主要就是能级评定为A级的所有农电工们。他们主要进行的课程培训包含安全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营销概念等,在进行能级评定的时候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考试。安全规章制度考试的主要内容就是国家规定的安全规章制度里与电力有关的部分;法律法规考试的主要内容就是所有的与电力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都是考试的内容;营销概念考试的主要内容就是统计电能、电费、电的价格等。
(3)三级训练专业技能模块培训。参加三级模块培训的人员主要是通过二级能级考试的所有农电工们。主要的课程培训包含安装配电、接电装表、营业用电、发生触电事故的紧急救助等,进行能级评定的时候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实训操作。安装配电实训操作主要的内容就是测量配电变压器、线路绝缘体的电阻;接电装表实训操作主要的内容就是检查电表的安装和拆除情况、电表的故障检测情况;营业用电实训操作主要的内容就是对用电量进行抄报、核实和收费。
(4)四级适应岗位实习模块培训。参加四级模块培训的人员主要是通过三级能级考试的所有农电工们。该模块的测试内容为轮岗见习和老师带学员,此阶段是对整个培训成果的检查,检查的的主要内容包含学员的独立完成任务情况和上岗条件的具备情况。进行评定的时候,主要包含的内容有自评、他评、座谈会、工作情况检测和答卷,评定合格的统一填报汇总表,开始上岗工作,不合格的继续学习。
3.创建三维度绩效评价标准系统
确保进阶培训的正常运行,可以创建绩效考核机制。为了充分体现考核机制的实效性,实现全方位、立体的掌控,可以进行三维度、九指标的考核标准。三维度考核包含了所有的参训人员,如学员、内训人员和工作人员;九指标贯穿所有的环节,如出勤、合格比例、优秀比例、进阶水平、专业知识掌握水平、业务水平、工作效率、满意程度和培训规范比例等等。
三、创建培训师资库,注重培养内训师
不断地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经营人员、业务尖子和高素质工作人员是农电岗位培训的主要目标,所以,在进行培训的时候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对于培训师要有严格的限制标准,从而确保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依据农电工的培训特点,创建培训师资库,从而保证培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培训基地可以采取内外相结合的模式,不但高薪聘请专家、学者来传授知识,还要派送专业知识功底较厚、操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走出去,去参加各种培训班,让他们为培训人员授课,把他们培养成培训机构的内训师,使农电营配工的综合素质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提升他们的水平。
四、培训方法多种多样,加强质量和效果的考核
实效性、针对性是农电培训的主要特征,在进行培训的时候,一定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模式,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方法,如互动授课、组织学生集体谈论、参观工厂、面对面交流等等。这样可以使培训的方法变得非富多彩,让学员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学员们依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处理他们遇到的问题,真正地实现学为所用,使培训达到最佳的效果。在对学员培训的时候,要制定严格的培训制度,让培训生活变得井然有序,所学知识不断的积累。培训完成以后,所有培训的科目都要进行结业考试,严格考试纪律。创建培训奖励制度,推行末位淘汰的机制,对于培训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员进行奖励,对那些不思进取的学员要进行惩罚。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这样可以使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也会对培训的成果起到检验的效果。
五、组建跟踪评价提升机制
所有的进阶培训结束以后,学员们要进入到各个岗位工作,组建跟踪评价提升机制,督促学员早日变成岗位先进,从而使培训达到最佳的效果。学员参加工作三个月后,用人单位填写评价表并放入到培训档案,依据此评价表培训机构制定提升计划,联合用人单位监督提升计划的进展情况,经过多次的监测和督促,使学员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实现早日成才的目标。学员们依据提升卡的指引,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使自己真正变成高素质人才。
总而言之,在对农电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按照实用性的原则构建培训机制,要和工作岗位紧密联系,层次分明。按照专业水平,从低到高设计四个培训模块,阶段性地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逐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并且培训过程和培训目标管理起来也比较容易,可以对各个培训阶段的目标和成果进行阶段性的控制和评价,保证农电工的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如安.创新农电工选聘与培训机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40-41
[2]张剑勋.浅议农电工岗位培训的重要性[J].中国电力教育,2007(12)83-85
电工培训考核范文6
关键词:电工实习 实训基地 指导思想 运行机制
唐山学院东校区前身为国家建材局唐山技校。优质化的实训教学是学院办学的特色之一。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为强化自动化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实现学生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根据学院财力物力情况筹建新电工实训基地。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唐山学院实习实验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以资源共享、自主发展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坚持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建成软硬件设备条件先进、管理科学规范,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电工实习实训基地。
二、建设实施
按照“科学规划、实际使用、安排具体、重点突出、合作共建、资源共享、考核评估”的基本原则进行建设。电工实训基地包括安全教育教室、楼宇照明对讲教室、电拖实训教室、电子实训教室、电机维修教室、机床故障排除教室、高压电工教室,PLC教室、变频器教室。
(一)安全教育教室。实训教室建设要考虑把优质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有效结合起来,通过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按照与职业岗位群对接的要求,开展各种职业安全教育素质训练。
教室内电行业安全制度,安全警示图上墙。供学员参观。KAH-CPR400高级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两个供急救培训,不仅学校学生使用,也为其他企业提供触电急救培训任务。
(二)楼宇照明对讲教室。实训教室建设目标定位要准确,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及社会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训练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课堂、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结合的平台。房地产建设的发展,促使安装楼宇照明对讲人员的需求。楼宇照明对讲教室内有RY-Y2楼宇对讲及门禁系统实验实训装置5台及照明实训桌20台(600*1200)能完成建筑房屋内的楼宇对讲内容,及照明安装的实训操作。培养市场急需人才。其他楼宇实训设备将陆续进入电工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应注重开辟新思路、采用新设备,提高实训基地的投资效益,走自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道路。
(三)电拖实训教室。传统的老电工实训教室。教室内有操作台(600*1200)28台能完成电力拖动板前配线,槽板配线的实训任务。
(四)电子实训教室。实训基地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特别是电子实训基地,必须高度重视其持续运行能力,要坚持依靠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原则进行建设,在保证完成实践教学的前提下,和一些工厂签一些焊接合同,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使实训基地成为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实体。有BH-DZ-09B电子装配生产线设备5台。TRY-7300B 高级电工 模电 数电成套设备20台。
(五)电机维修教室。有电机拆装实训设备25台,电机实验设备2台,能够满足学生电机实训教学任务,学生可以完成电机拆装和嵌线实习课题。并与社会上一些电机维修部建立合作关系,派学生进行校外实习。深入社会,深入企业,校企联合,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之路。
(六)机床故障排除教室。各种机床故障排除模拟板上墙,规格618*1000.模拟板上方为实物图和电路图。 模拟板为开合式,出故障时把故障板打开,在板后搬动故障开关。合上模拟板时电源通电,可以进行故障排除练习。旁边有万用表挂钩,方便测量。模拟板为可更换式。我校有各种机床模拟板40块。在教室内还有KRN-X62W型万能铣床实训及技能考核装置三台。TRY-Z3050型摇臂钻床电气技能培训考核实训装置三台。开关柜10台,能够满足学生机床电路组装课题。实际车床一台,练习实际维修用。
(七)高压电工教室。高压电工市场培训为空白,学院积极引进新型变电室设备一套,及各种实验设备,编写高压电工实训手册一本。可以演练预防性实验及配电柜故障排除课题,变配电室设备安装等课题。
(八)PLC教室。教室中配备30台电脑,配备天煌教仪的THSMS-1型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箱。西门子S7-200能够完成十字路通灯、电梯控制、电托控制电路等实习课题。
(九)变频器教室。三菱F700变频器20台,20台电动机,能过完成变频器的各种状态下的参数设置的实习课题。
三、运行机制
1、实训管理。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校内电工实训基地建立对应的管理机制,聘用一名专业技术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为管理者。电工实训室的学习环境引入了“6S”,全面推行现场管理,使得实训场地的布局与企业环境布局相吻合,实行班前讲话,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职业素养培养全程贯彻课程教学始终。模拟仿真实训和现场实践实习逐层次提高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先进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变消耗性实训变为生产性实训、盈利性实训,通过来料加工电电子产品生产,基地每年为学校创收10万元以上。
2、培训模式。电工实训基地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实习操作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手段,培养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实际应用人才。
基地用于教学时是实习实训场所,用于产品生产时,是生产车间。 以“生产中育人,在育人中生产”为培训模式,实现校企环境融合,校企文化融合;构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实行对外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3、师资队伍。为使电工实训基地正常运转、发挥作用,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习教师团队,增加电工实习指导教师,生师比在20:1以内,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要求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同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或高级职业资格,或新分配实习教师下厂工作一年,全部为“双师型”教师;从企业聘请的技术人员具有中级以上中级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培养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
4、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建设要认真借鉴校外兄弟学校定的先进经验,走开放式建设的道路。要大力引进优质实习设备的同时引进合作企业的闲置设备用于实习设备的补充,打破行业界限和产权归属,与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实训基地师资、设备场地、材料、技能训练、管理机制、技术成果等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促进我校电工实训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