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政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政教学计划

思政教学计划范文1

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有研究表明,在学习中,同时调动视、听觉,能明显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多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音频和视频功能,创造一个让人身临其境的环境,学生在此环境中进行各种操作和观察,将在真实世界中难以感觉到的微观世界真实地模拟出来。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将课本中静态的描述转为动态的演示过程,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便于教与学的开展。

又如,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以前只能靠教师讲解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危害,学生印象不深,而利用Flas模拟这些错误操作,不仅能将步骤逐一演示,还可采用慢镜头细细观看。这样,学生不仅能明白错误的原因,观看后对知识的记忆也很深刻。通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难点很容易就突破了。

通过信息技术,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信息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例如,演示一些试管内气体、液体的变化实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在讲台上操作,但下面的学生却不一定观察得清楚,他们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而利用计算机联网显示的功能,可以把小小试管里发生的一切,通过显示器清晰明确地呈现在全体学生的面前,从而克服了后排学生无法观察清楚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利用某些专业软件,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操作,在计算机上练习化学变化画面的移动和色彩的填充,以此巩固所观察到的化学现象,并且利用计算机的反馈系统,能及时解答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变单方面的信息传递为双向交流。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过去教师一人操作、学生被动观察的现象,使学习活动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主动行为。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

思政教学计划范文2

1、上册共六课,24个小结,其中:

绪论计划课时4节

第一课正确看等自己……6节左右

第二课锻炼心理品质……8课时左右

第三课善于调节情绪……7课时

第四课磨练坚强意志……6课时

第五课能够承受挫折……9课时

第六课勇于开拓进取……6课时

复习考试9课时

2、下册共五课

第七课发挥性格优势养成良好习惯8课时

第八课待人真诚热情建立真挚友谊9课时

第九课融入社会生活陶冶高尚情趣9课时

第十课培养爱国情操树立崇高理想8课时

增强自律能力培养健康人格8课时

复习考试12课时左右

二、实施素质教学中拟入教学计划应达到的目标为:

1、以课堂课时为基本单位,以课时达标为基础实现大纲要求,务必达到的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进行整体教学。

2、每课或课时的教学目标仅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进行。

3、政治思想课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长(健康成长)其目的性为较强较实惠,教学中要诱导好。

4、注重实际,面向全体,尽可能切入学生实际思想,以免政治课为空洞的理论说教。

5、教学中充分注重从学生中反馈收集以矫正和调控教学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思政教学计划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情感优化;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22-01

情感是人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态度的体验,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学生情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学习,高高兴兴地学和愁眉苦脸地学其效果也不大一样,高兴时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倍增,产生学习知识的强弱愿望,能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而愁闷、厌烦焦虑的心情,学习就会变得被动消极,会失去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影响思维能力和水平的发挥。

1.备课要备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情感

认真备课是教师搞好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备课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备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板书设计、练习作业等,还应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情感,这样才能把教学任务落实好,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在备课时要考虑所教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不良情绪和心理变化,如课堂思想不集中;跟不上思路;不积极参与没信心等。如不及时解决,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教师应怎么办,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考虑好相应的对策和方法,尽量做到有备无患,使整个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自始自终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学习效果。

2.激发求知欲,培养积极情感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生日常获得知识的主要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积极情感,就会为教育的成功提供动力的保障。激发学生求知欲,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要我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宝库"我要学"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创设"我要学的情境、提出新颖有趣具有启发性的、小而具体的,既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又能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能解决的问题,增强积极学习乐于学习的情感。

心理学的实践证明,积极地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动力功能,愉快时则思维活跃、认知性强、记忆牢固。相反之则智力活动迟钝、呆板。因此,要创设成功情境,提高学习情绪。在教学中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上课精力不集中,不敢大声回答问题,不愿动脑、自卑、害怕老师提问,教师应及时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措施,合理疏导,用动作、语言表情提醒他们,在教学中,当学生经过努力回答问题,符合要求时,表示赞许,给以会心的微笑,回答不符要求时,表示谅解,用期待的目光使他用心思索。在各种细小事情中也要注意保护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早就宽松的环境。在课堂提问时,对基础差的学生用简单的问题,对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提一些发散性的问题,是不同层次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和取得成功的机会。

3.合理设计作业,激励积极情感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的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的反馈。课后作业的设计很重要,布置作业不顾及学生情况差异、不分成绩好坏做一样的作业,造成好的学生很轻松,因没有深的作业而失去积极性,时间长了形成不爱钻研、不愿动脑的坏习惯;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很困难,做不了,缺少兴趣,时间长了失去信心,会造成厌学,出现不交作业,抄袭作业等严重后果。在设计作业时,做到有针对性,顾及所有学生;有深度,分出层次;有广度,扩大知识面,使好中差学生都能适应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各有收获,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愉悦感,激励积极学习的情感。

4.加强情感教学,是改革思想政治学科现状的需要

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还处在说教型教学,还是教师用生硬的大道理教育学生,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因为思想政治课是德育学科,它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教师来说,目前,思想政抬学科教师很少做到"以情优教",多数人是"重说教、轻情感",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是变说教型教学为情感型教学,减少空洞的理论说教,增强真实情感。把思想政治与情感陶冶融为一体,寓教育于情感之中,使情感陶冶作为健全学生人格和完成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5.改进考试方法,保持积极情感发挥学习水平

思政教学计划范文4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增强当代大学生理论和信仰教育的有效渠道,对于推动新形势下的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着力培养立场坚定的青年者意义深远。目前,理工科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不同程度上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基于此,笔者以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概述

高校思政课作为向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效果与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和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关联紧密。实践教学做为高校思政课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延伸部分,对于高效思政课教学质量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根据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广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是理工科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

“教学做一体化”是著名学者杜威“从做中学”教育理念中国化的成果。民国时期,黄炎培、陶行知、等著名学者均师从杜威,并将其教育理论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相结合,探索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黄炎培)、“教学做合一”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教学做一体化”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被引入部分学科,并得到了大部分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何谓“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学”“做”三个要素是一个紧密关联、循环互动的统一整体:“教”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学”是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和归宿,“做”是教学做一体化的桥梁和纽带,实现教学环节中师生双主体的良性循环。因此,“教学做一体化”是适应当代大学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的教学范式,更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师生共同围绕着“做”,实现师生双方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针对学任务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从含义来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是指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做一体化,广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就实践教学一体化来看,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模式,是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努力实现指导教师的“教”(理论与方法)、学生的“学”(实践方法与技巧)和师生共同的“做”(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过程)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见,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理论与信仰,培养出一批批政治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当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理工科高校普遍推行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经费、师资、管理、运行等问题,造成教学环节中存在形式主义突出、管理机制不健全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1.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延伸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构建一套包括资金保障、制度保障、舆论保障、领导保障和基地保障的长效机制。然而,在大部分理工科高校对于人文学科态度冷漠,缺乏相应的政策倾斜和机制保障。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领导不重视、经费没保障、制度不完善和基地不健全的问题,造成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沦为简单的“走马观花”式的形式主义。当然,高效缺乏一套系统而科学的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也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尚未上升到其应有的高度,仅通过一份调研报告进行成绩考核的方式注定不太科学,对学生调研报告质量不足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降低了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

2.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限。由于理工科高校人文学科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学历层次、业务能力、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等方面更是参差不齐,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能力与水平比较有限,缺乏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经验与实践能力。此外,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科研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压力较大,造成思政课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和职称评定方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和社会热点驾驭能力,造成教师队伍的社会实践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在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存在脱离社会热点和专业背景、抄袭现象普遍和报告格式不规范等明显问题,未能够引起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改善。

3.实践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目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普遍分为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种形式。校内实践基本上停留在课堂多媒体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图片和视频等单一教学形式;校外实践基本上是到红色景点进行参观考察,各种社会调研、学术交流等比较传统的教学形式占主流,且形式主义倾向明显;在实践题目的选定和调查地点的选取方面基本上,并没有体现出区域理工科高校办学理念和学科特色的鲜明特点,也缺乏与各地实际发展现状和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

三、教学做一体化视角下理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笔者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学院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实践经验,将素质教育理念适时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尝试构建一套实现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广大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1.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思政课整体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强调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不要把它和理论教学对立起来或完全分开。此外,理工科高校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实践体制,增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社会效果。因此,理工科高校的实践教学要把社会实践与区域经济区建设、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型农村社区等热点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大学生对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

2.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一方面,理工科高校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能忽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与确立的重要时期,理工科学生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还不太成熟,对于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还缺乏实践经验和应变能力。因此,指导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引导等环节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理工科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作用,努力实现一种教师有效指导(原则与方法指导)与学生独立完成(调研与考察主体)有效结合的长时段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切实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

3.实现基地教学与虚拟教学的统一。为了丰富实践教学资源,理工科高校不断探索丰富多彩的课内实践教学形式,诸如课堂讨论、演讲比赛、翻唱红歌、体验教学、录像教学,案例分析等有效形式,改善理工科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要利用各个地区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适时开拓校外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基地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课外阅读与资料搜集、聆听校外专家讲座与报告等活动。由于在教学经费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限制,部分理工科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压力较大。为了有效解决这种难题,理工科高校可以充分挖掘虚拟教学资源,积极搭建思政课实践教学虚拟平台或网络课堂。高校思政课教师充分挖掘河南省内外的教育资源,通过设置经典文献、红色影片、教育基地、交流论坛、网络课堂等板块,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平台的虚拟实践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还可以提高全部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广泛性,进一步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要彻底,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事物的根本不是别的,只能是人本身。”为了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理工科高校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有力举措,积极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努力实现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入耳”“入脑”“入心”“入行”,逐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大批服务于地域经济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素质坚定和专业水平过硬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胡洪波,段咏梅.“教学做一体化”的哲学思辨[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思政教学计划范文5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生活化 意义 教学方法

1.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已经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将生活内容融入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对生活进行反思,利用所学的政治知识对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引导。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政治思维的形成及良好的政治学习观的树立。因此,笔者选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

2.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2.1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政治内容的理解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因此,在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关注理论的讲解,对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及哲学内容只简单传递。这样的理论性教学并不能满足高中学生的政治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政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某些教师忽略生活中的政治教学资源,不能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将政治学习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促进学生政治思维的发展。

2.2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及教育事业的改革,传统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让高中政治课堂具有生活化气息,是对高中课堂的多元化处理,有利于高中学生政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利于活跃高中政治教学氛围。政治课堂教学与高中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入相对应的生活现象,从而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正确看待高中政治知识。在活跃的气氛中,高中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得到激发,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有利于高中政治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政治学科的发展。下面我们就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进行分析。

3.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加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对于课堂氛围的营造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为教师着想,促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与学生才能有效沟通,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利用幽默的语言与和蔼的态度感染学生,打造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堂。

比如在讲解企业方面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对经营公司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与讨论。教师可以利用和谐的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经营公司的看法,让学生对自己期望的公司类型进行分享,就公司经营方法与理念进行分析,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定。这样的交流形式和内容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性,有利于高中学生政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2利用生活情境的创设促进政治教学生活化

开展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丰富,因为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需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将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教师要利用政治教学内容知识点与生活的联系,对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引导学生从政治角度对生活现象进行反思。

比如在讲解有关经济全球化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近些年社会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变化进行分享,从中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氛围。外来物品的增加及文化的丰富,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政治学习的魅力。

4.结语

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进行生活化处理,是践行我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实践,也是对创新教学理论的具体实施。将高中政治教学与生活课堂进行结合,有利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笔者从高中政治教学具体内容出发,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希望高中政治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生活化,利用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高中政治学习。

参考文献:

思政教学计划范文6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

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认知实际,用学生生活中现有的思想认识学习教材,深化教材,以求得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实现学生从能生活向会生活转化。生活化教学模式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新的教学理念,它以课堂为载体,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生活,懂得生活。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在于许多教师重视的是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处于对知识的抽象记忆,使得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的世界之中。新课改强调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用富有生活意义的案例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注重以学生生活逻辑为主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可见,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收集、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而且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发现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并及时记录下来。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社会生活,通过课前时事演讲、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热情,同时要借助重大节假日和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社会热点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有与生活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展示其生机与活力。

二、设计生活化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教学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难以体现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学习不再完全是静听、静思的学习,而是倡导在活动亲历中体验式的学习,政治教师要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在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中感受到生活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个性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在教《经济生活》模块“股票、债券、保险”这一框内容的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任务:到本区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收集有关资料。通过观察与采访,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同时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上课时,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味浓、趣味性强。在这样的感受和体验生活中,学生的认识才能得以提升,情感才能得以激发。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重视学生生命过程的体验性,就必须充分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使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就必须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在实践中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观点,掌握基本价值标准。此外,活动的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安排和灵活驾驭,都是教师必须面对并充分考虑的问题。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