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思政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思政教学

高校思政教学范文1

所谓探究性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即通过以“自主、探索、合作”为基础的学习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逐渐提高,国家对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优化,为顺应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发展方针,要将探究性教学模式应用到现代课程教育中,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其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探究性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具体如下:

(一)开放性。探究性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得课堂变的生动有趣,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突破,讲出自己对问题的独到看法,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封闭的局面,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开放性特征。

(二)互动性。探究性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使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互动型特征。探究性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互动即是师生间的互动,也是学生间的互动,教师课前准备好要讨论的问题,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或者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再由其他同学提出新的看法。

二、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意义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二十一世纪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旨在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民发展,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究性教育强调对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其发展意识和责任感。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改下的思政教育以发展学生为主要目标,将探究性教学模式应用到其中,能使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改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弊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人格个性的良好发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具有完备政治素养的重要手段,新课改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正确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培养。高校思政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实现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首要任务,高校思政教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绝不能停留在讲解和背诵的阶段,将探究性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要在思政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在人类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厚的精神养料,使其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关注社会发展,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捕捉加工生活信息,理解、掌握并运用相关知识和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这对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探究性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要点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性教学模式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注重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旨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丰富,将社会常识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能有效的将学、疑、思、问四个学习要素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校思政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给予其自主探究的权利,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发挥自主性。

(二)为学生创造体验学习和生活的机会。著名诗人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说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只有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才能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内化品德。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要注重对学生体验学习和生活机会的创造,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能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教师要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得学生掌握社会问题本质特征的能力。实践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高校思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三)在教学中引入实物形象探究法。探究性教学模式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要注意将实物形象探究法引入到教学中,在思政课堂上通过实物信刺激学生的大脑,采用类比法、联想法、实证法等对思政知识进行讲解,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思政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高校思政教学范文2

“人格”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人的能力、性格、气质的总和,是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其实质是一个人的行为与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在其行为和心里表达上体现出来的吸引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个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和感召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完成,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针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正确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孟庆男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性地影响了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不仅仅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而且还可以改善当今大学生素质不尽如人意的现状。”[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被模仿者,必须起到榜样作用。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要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吸引力,可直接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升华学生的道德境界、促进学生意志力的增强,与此同时,树立教师的威信,从而对学生产生深远并且具体的影响,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塑造的必要性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困扰高校思政教师的难题,在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高校思政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效性的提高所起的作用逐渐显露出来。

就高校思想政治课本身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令人担忧。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显示:17%的高校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需的,个人有兴趣学习;44%的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一般;27%的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谈不上兴趣,但也不讨厌;12%的高校学生表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毫无兴趣。这个调查结果表明近一半的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没兴趣或毫无兴趣。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直接成为思政课课堂实效性提高的重大障碍。

就社会方面来说,我国高校不断扩招,直接导致大学生毕业人数与日俱增,然而这把双刃剑也露出了弊端――高校学生素质越发不尽如人意。传统教育过分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熏陶,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素质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更严重的是,社会出现大学生人格不健全现象层出不穷,如上海复旦大学寝室投毒事件、大学生为情在公共场所行为失控、大学生自杀事件等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社会现象频频出现。作为能够直接与学生思想情况密切联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更要尽快找到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高校思政课课堂实效性的载体,它是一种隐性的资源,能够时时刻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普遍认为,“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自身素质如何,决定了其工作的成败。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障。”[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今,有很多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这与教师自身没有吸引学生的气场是有必然联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想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条路径就是教师本身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心里接受并且喜欢。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因素除理论功底扎实、见识广博之外,人格魅力高尚也是不可忽略的。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本身,也就乐于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也更乐于模仿教师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可以说,依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说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效性的一种方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

人格无疑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正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应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加里宁认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所有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着学生,这一点往往是不被察觉出来的。但还不仅仅如此,可以大胆地说,教师如果很有威信,这个教师的影响也就会在某些学生的身上永远留下他的痕迹”[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的联系非常密切,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的教师很自然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有意无意地开始模仿其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样的教师不仅从课堂上,更从学习和生活中影响学生,都能做到言出有声,树立教师的威信。由此,思政课教师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思政课课堂的实效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的使命已经不单单是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尤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是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主观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人的关键成长期的领路者,思政课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比掌握完善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人格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一旦形成,很难再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其言谈举止之间,充斥着学生成长关键期的每时每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能够影响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能够让学生乐于向教师展开内心世界,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的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然而这需要一个复杂而困难的过程,从内在因素来说需要教师主动提升自己,从外在因素来说需要学校各方面和社会大环境的支持。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主动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身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从内而发的强化自己身为教师的责任感,注意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然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完善实现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理论的宣讲者,是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这需要教师自身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政治素养指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立场、政治品德、政治水平及政策水平几个方面[5]。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首先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以身作则传达给学生。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传授专业知识的,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此外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观察力、调查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要讲课和科研两把抓,两头拿,以优质的教学成果证明自己的价值。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指人的种种心理品质的综合,心理素质能够决定教师的授课风格。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的教师能够更加客观和公正地评价学生及事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乐观积极的性格和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除了要解放自己的思想、适时更新自己的生活及教育观念,还要积极勇敢的走向外部世界、扩展自己的视野。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学生的年龄小、阅历少,知识储备不足、处理问题能力欠缺,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以宽容的心和坚毅的性格引导学生,以自身的知识储备和阅历感染学生。

(二)高校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良好的氛围

学校的环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成效,高校如果不能为教师,尤其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良好的氛围,将直接导致教师工作倦怠、科研受阻。高校应尽可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活动提供便利的通道,这样才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成就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能和人的感情。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需要高校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高校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觉悟、心理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心理培训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学校各级组织切实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后顾之忧,满足其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满足其精神需求,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热情必将提升,从而乐于奉献自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具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非常重要。学校需要让每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认识到其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对学生的重要性。学校应引导教师拥有坚定的信念、广博的知识、高度的亲和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三)社会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适宜的环境

高尔特奥尔波特认为,“没有任何人格的东西不同时也是物理的、社会的或文化环境的反应[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离不开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环境主要有国家环境主体和家庭环境主体两方面,具体包括家庭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国家政策、意识形态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文化传媒等。

国家环境主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建设,加强统筹安排,督促各地方高校完善教学及科研体系、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体系、加强舆论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的作用。家庭环境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保证家庭环境的良好能够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高校思政教学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困境;对策

现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有待加强,相关部门要抓紧落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改革引入现代核心价值体系,能够确定学生关于素质教育和文化精神领域的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育工作的真实可靠性。承担着培养人才任务的高职院校,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以重视,从教育方式中改善,加强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素质的提升。

一、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作面对的困境

目前,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向社会输送更多以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人才,高职院校对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视。但是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却被忽视,学生的素质评估方面有待重视。实际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因素

关于学生缺课问题的探讨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专业课的缺课率很低,思政课的缺课率很高。学生对思政课兴趣不大,或者说有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毫无用处,和以后的就业关系不大。还有就是思政课缺乏感染力,学生没有从中体会到思政学习的魅力,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建议将思政课取消换成专业课。这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来说十分不利。

2.学校因素高职院校在面对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的教学任务时,往往忽视思政课的安排,压缩思政课的学习时间,没有真正将思政教育重视起来,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将其真正落到实处。

3.社会因素

社会对思政教育的存在价值备受质疑。虽然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一直重视思政教育工作,然而社会上有很多违背道德的事情出现,甚至触犯法律,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教育课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是存疑的。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时效性的提升途径

1.加强教育引导,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学校通过教育工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指让学生明确自身才是学习的主人,在教育工作中承担着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勇于创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价值,积极乐观地参加学习活动,有目的地完成学习任务来获取知识。学生要有自己的独立意识,能够进行自身价值的完善。所以,思政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认真结合课程讲授的实际情况,从多种角度分析学生的客观主体和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将教育实践工作融合到各种方式为主的理论体系中,促进生态基础中的精神文明建设。

2.形成教育合力,营造育人好环境

高职院校教育承担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等行业的对口型人才的教育任务的学校,能够带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现代产业结构的复兴。高职院校主要的教育特色面向“高”和“职”两点,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同样要围绕着这两点出发。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承担着培养具有操作能力的专业型人才,承担着素质教育的重担,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重大意义。思政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充分结合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势特点,是当前教育工作者要面对的难题。高职院校工作者要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建立良好的思政教育工作体系,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思政交流学习的模式,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带动学生进行学习。

3.创新教学方法,把握课堂主阵地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加强教育方式的创新工作。部分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只能领会到大约五分之一的知识,学生通过影视资料就能够掌握三分之一的知识,如果学生动手操作,那会掌握五分之四的知识。所以,动手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思政课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思政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同种教学模式中切换不同的情景进行教学指导,按照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调整。学生在对学习内容进行消化吸收时,就不会感到枯燥,往往能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并且努力朝着更高方向迈进。学校强化理论知识和社会行为的连贯性,在高职特色学校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素质教育工作,才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

三、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中,重点在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适用于当前社会的多种行业。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学校要进行学生素质的培养,通过建立良好的素质文化基础,完善责任意识,使学生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品格,以此让社会满意,让用人单位放心。这样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任务才能够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韦梦霞,潘正钦.高职院校思政课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2]杜红梅.高职院校教师思政教育教学疲惫现象及其改良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4

[3]徐雷雷,周长春.生活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的视界转换[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

高校思政教学范文4

(一)二者的联系

首先,思政教育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其健全心理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健康同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在此内容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弥补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使其教学的品质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能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使其在生活和学习中建立良好的心态,同时还有利于学生集体观念和个人思想的培养,促进心理机能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思政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拥有正确较之观念和道德思想的人,才能称之为心理健康的人。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大学生的心理缺失,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以此促进思政教育的正常进行。思政教育的核心更偏向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内容的教育,很少涉及学生心理方面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用心理疏导等方法,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帮助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思政教育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这两种教学内容的融合,能够丰富高校的教育形式,提高两者教育品质和效率。与思政教育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更适合应用个案分析、实验观察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自身心理的特质,以便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规避此类不良现象的出现。通过对其做法的概述,让其了解到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以此促进高校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对其个人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将教育变成劝解,将制约变为疏导,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与思政教师间的关系,推动思政教育的良好发展。

(二)二者的区别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在定义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思政教育是通过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举止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为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进行基础法律的讲解,以此约束其行为。其实质是以人为核心,其最根本的目的是构建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询问的方式,结合心理学的教育理论,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纠正及引导,使其能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其教学的核心更偏向于学生心理理念的构建,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高校思政教育。由此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概念是不同的,具有不同的理论内容。

其次,两者之间的教育目标存在差异。在大方向上来说,其教育目标都是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但从细节上来说,二者又有一定的不同。思政教育是站在社会的角度上教育学生,主要是以为指导,运用唯物论主义解决学生思想政治观点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学生思想方式的考察,了解其思维动向,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卓越品质和爱国情怀,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心理素养和独立自主的品格,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其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心理发展,通过对学生主观意愿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在不断解决困难、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心理的抗压能力,同时通过对不良事件的分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降低其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

最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两者的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两者的教育模式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其都是按照相关的教育规律进行的,并且其教育方法都符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其中,思政教育主要是在宏观方面,注重学生社会公共道德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微观方面,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引导,这种情况就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二者教育的基调。通常情况下,思政教育是运用对比教育、典型教育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询问、角色扮演等方式,注重学生的心理成长,达到学生的心理需要。

二、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究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物质利益和利润最大化成了现代社会的主流。由于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使得多数大学生对生活的追求更加偏向于物质,从而忽视了精神生活的富足。

(二)思政理论较为深奥

高校学生的思想较为跳跃,其拥有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思政教育主要以政治理论为主,综合了各式各样的社会意识,并不贴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并不能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自身的生活当中,逐渐对其失去兴趣,导致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换句话说,大学生并不能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不用说将其运用到自身的生活当中。

(三)大学生自身生活社会不足

进入大学时期,学生的升学压力逐渐变小,学习不再是一部分学生生活中的主要部分,这部分人将生活的重心放在了自我意识的放逐上,这种情况就会使压抑过久的心理情况得到爆发。由于其刚步入社会,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再加上其思想的不成熟,往往只考虑问题的表面,就造成了其思考方式的极端化,抗压能力较差,很难抵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以自我为中心,极少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大学生对这种理论性较强、历史渊源较深的教育内容产生抵触。认为其教育内容大而空,不符合生活实际,与主流文化唱反调等情况。

三、心理学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决措施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通过查阅心理学的文献发现,在面对问题或者逆境时,人格健全的人能够承受的压力更大,同时在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也较强。所以,为了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健全人格,高校思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及时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首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发现其长处,运用其潜力教学,不要一味地打击和批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思政教师并不像想象中的古板,以此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站在心理疏导师的角度,倾听学生的诉求,引导学生走出思想的“死胡同”,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学校在对思政内容进行编制时,应结合社会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情商得到提升。最后,需要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在实际的课堂中,及时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思想情感的变化,转换自己的思路,不要揪着学生的错误不放,而是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鼓励代替批评。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融合

为了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品质,其走向学科融合是其重要的教学手段。通常来说,思政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高校学生情感意志、行为实践、思想认知等方面,这就决定了其课程的设置主体,必须以大学生的需要为主,结合教育心理学、社会伦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因此,思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思政教育的内容为主,以心理教育为辅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完善思政学科的内容,同时还能让学生受到多方面知识的熏陶,有利于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

(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转型

高校思政教学范文5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

在高校思政课中,实践教学对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培养品德以及深化对理论的科学认识,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05方案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教育部11方案又强调,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覆盖全体学生”。因此,近几年来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在全国高校开展热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尝试梳理和总结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提供启发。

1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主要问题

1.1概念模糊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对于什么是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以及如何具体操作,由于和教育部至今尚未出台统一、明晰和刚性的规定,因此这使得高校在社会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上,往往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参观爱国主义教学基地、进入社区进行志愿服务、走访调查优秀校友、科技三下乡、拍摄简短历史剧、组织校内辩论比赛、到学校部门挂职锻炼等,都被认为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范畴和内容,可谓参差不齐,五花八门。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表面上看似乎形式多样、一片繁荣,实际上严重削弱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规范性。

1.2与课程内容脱节

顾名思义,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围绕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所设计、实施的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活动。“思修”“纲要”“概论”和“原理”思政四门骨干课的课程内容,既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理论对象;既是实践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处。但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往往与课程内容相脱节,实践是实践,课程是课程,各行其道,互不相干。这种脱节大大弱化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本有、当有且独有的“思政性”,模糊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与大学生一般性社会实践的区别和界限。

1.3缺少连续性

①空间上。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在不同院系和班级开展的积极程度差别较大,存在空间分布上的不连续现象。②时间上。有的学期有,有的学期无,未能前后相续、连贯一体,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另外,思政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学生作业时间,而没有很好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时间———这是思政实践教学大有所为且当有所为的地方。学生迟早会抽身作业,但永远不能抽身生活。学生在生活中笃行思政课所传达的精神,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归旨。③逻辑上。四门骨干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性较差,在育德、育人和育才的目标和方法上缺少严密的逻辑连续性。四门骨干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往往是互不往来、单打独斗,未能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1.4学生收获少

一般而言,学生对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收获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而没有上升到理性认知,更难以感性认知去印证教材理论,并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典型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往往是为了参观而参观,把社会实践教学当成了“景点半日游”。此外,学生参与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心态,缺少那种为实践而实践的纯粹精神。若实践教学在成绩中权重较大,就认真对待;反之,则马虎应对。即便是那些认真对待的学生,在思想上也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假大空”,是“形式主义”,对自己将来就业和发展无实际性帮助,所以可入脑但不必入心,可投入但不用当真,只要考试能取得高分即可。至于考后,相关理论是否还能谙熟于心和落实生活,对他们而言似乎都是无关紧要且不必思考的事情。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内在功效。总之,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学生“所视”“所听”———入乎耳目者很多,但“所思”“所获”———笃乎心行者却相对较少,二者往往不成正比。

1.5教师积极性不高

现在高校论文导向的发展模式十分明显。这种情况导致绝大部分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都集中向科研论文或者以论文为目标的领域倾斜。倾斜的最终结果就是“总以论文论英雄”———教师的主要目标就是科研,科研的主要目的是,而论文的发表直接关乎教师的晋升和利益。在这种模式主导下,少有论文产出但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社会实践教学,自然就得不到思政教师的应有重视。加之,对于社会实践教学是否纳入业绩考核,许多高校往往缺少相应的政策规定,思政教师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也一样,积极性严重受挫。思政教师没有了积极性,社会实践教学就失去了求好、求新、求精益求精的核心驱动力。于是许多高校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都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只图完成任务就好。

1.6软硬件配套不到位

①经费不到位。多数高校尚未设立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思政教师如果要组织社会实践教学,费用多半从一般性教学经费中支出,但数目非常有限,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往往望资兴叹。②师资不到位。高校新进人才一般偏向可发表SCI论文的学科,而对于思政学科的人才引进则进行名额压缩。多数高校思政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实际都不达标。师资不够,导致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③管理不到位。教学部门、学工部门和思政部门之间,分工不明、权责不清,导致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在许多高校往往是思政部门在唱独角戏,学校各种优势资源难以得到统筹利用。④基地不到位。迄今为止,针对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多是地方高校(非教育部)在运作,且零零散散,不成气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地的不足制约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发展格局。

2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解决对策

2.1厘定科学概念

笔者以为要改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首先就要厘定明确的概念。所谓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对在日常课堂和虚拟网络环境之外,围绕“思修”“纲要”“概论”和“原理”四门思政骨干课的课程内容而设计、组织和实施的一系列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并在一定的社会场所发生的目标明确、行为具体、内容充实的教学活动的总称。这种教学活动蕴涵四种特性:①思政性。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一定是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具有不可移除的思政性。这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能够达成的根本保障,也是用以区别一般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标志。②实践性。这用以和单纯的理论学习作区别,注重以知导行、以行显知,强调动手能力和行为素养的提升。③社会性。这用以和课堂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作区别,要求学生走出教室步入社会进行学习。④教学性。这是突出同一般性学生活动的区别,要学生明白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没有固定教室的课堂,它有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基地参观、社会体验以及普通调查等有着根本的不同。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此四种特性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2.2创新教学范式

2.2.1理念创新第一,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应充分照顾学生兴趣和偏好,形式和内容要回归学生生活本位。这种理念,有利于打通课堂与课外、学习和生活的联动渠道,从而实现实践教学在时空利用上的连续性和广延性。第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不但是科学理论的实践,更是德行品性的实践。德行品性的实践,不但是培养学生关于道德知识如何获得与运用的能力,更是培养他们对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那种内在的冲动。没有人不需要德行,也没有人不希望被别人认为是有道德的人。德行品性的实践,成为有道德的人,有利于消解学生对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假大空”的错误认知。2.2.2形式创新第一,设计上“分”“总”结合。即思政课四个主课教研室对社会实践教学有独立思考(“分”),也有总体规划(“总”),以防止闭门造车、各自为政,从而保障四门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在方法和内容上的逻辑连续性。第二,选题上,可单独开设一门实践教学的课程,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选择和合理规划。2.2.3评价创新第一,手段创新。充分利用微信、QQ或面谈等渠道,进行立体化、跟踪性、多时段和全过程的动态评价,改变传统那种以“一纸作业”定成绩的静止、单一的评价模式。第二,对象创新。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应包含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对象,且学生的评价结果与成绩相关,教师的评价结果与业绩相关,学校的评价结果与教学评估相关,以此最大程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三,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全国性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网络评价平台,为每个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上传、下载、分享和评价等服务,以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3完善软硬件设施

2.3.1师资方面高校对于思政部门的人才引进计划应重点照顾;设立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制,给予较为合理的待遇,鼓励有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的校内外教师积极参聘;硬性规定高校党政工作人员和辅导员每个学年必须完成一定课时的社会实践教学量。2.3.2经费方面教育部和高校都应设立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高校的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以参加的学生人数为基准进行计算,且按照一定的比率逐年递增,专款专用,定期发放。2.3.3管理方面教育部应出台相关条例,对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具体权责做出硬性规定,使地方高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高校应组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门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并与一线思政教师对接,以便于集中利用学校各种资源配合开展实践教学。2.3.4基地方面第一,就地转化。全国四批353个爱国主义教学基地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很大相关性,可就地转化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基地。这是较为理想和经济的策略。第二,创新开发。创新开发需因地制宜和因校制宜。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注重地方性和就近性,即基地开发应同高校区域文化和历史地理相结合,以突出地方特色以及有效保障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所谓因校制宜,就是尽量与各个高校的学科特色结合起来,以便充分利用专业性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4提升教师素养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提升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效果,必先要提升教师自身素养。①提升马列主义素养。思政教师必须潜心研读马列主义的原著,对马列主义的科学观点有一系统、深刻与全面的掌握,并将之转为一种充分的理论自信和信仰体系。在社会实践教学中,教师只有自己相信了,才有底气引导学生;只有自己践行了,才能对学生形成最为雄辩的现实说服力。②提升道德品质素养。对高校教师而言最根本的问题,可能不是“怎么样”把社会实践教学搞好(这仅属于“技”的范畴),而是“为什么”要把它搞好(这属于“道”的范畴)。对于后一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当然要寻求制度和政策的支持,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思政教师如果具有崇高的道德追求,热爱教书育人并以之安身立命,关爱学生并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么他们自然会想方设法提升实践教学质量。③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博大精深,即便是在实践教学方面也不乏丰富又深刻的启示。如孔子对于二三子的循循善诱、朱子与弟子的应机答问以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都是值得教师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汲取和借鉴的智慧。这些智慧不但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直接感化和影响学生,而且还能够丰富实践教学的素材和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能以更令学生喜闻乐见的去格式化的方式呈现。

2.5转变发展模式

要改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现状,就必须转变高校以科研论文为导向的现有发展模式。应该承认,科研论文的确富含价值,学校排名也关系重大。但是,这些量化的东西并不是高校与教师存在的所有意义,甚至不是主要意义。《科学》杂志在评论上海交大“全球大学排行榜”时,就讽刺性地引述了普林斯顿爱因斯坦办公室里铭牌上所写的:“Noteverythingthatcountscanbecounted,andnotevery-thingthatcanbecountedcounts.(不是一切有价值的都能量化,也不是一切能量化的都有价值)。”[1]学生对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良好冲动、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热切关注、对于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奉献情怀、对马列主义与中国道路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宇宙人生与人类文明的开阔视野等,这些主要由思政课承载但又难以用数据简单呈现的内容,实际上同样具有重大甚至更加重大的意义,也更能体现高等教育的价值与本质。短时间看,这些内容可能没有明显功效,也不如科研论文那样很快带来现实利益。但是从长远看,它们对一个国家和社会影响深远。一方面,这些内容塑造是整体意义上的“人”(成人),而非某一种人(成才)。一个培养人而不仅仅培养某一种人的教育,才是一个良好且健全的教育;一个普遍由人而非仅仅由某一种人构成的社会,才会是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现在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其实就在于“才”的过剩而“人”的不足。另一方面,这些内容对科研的开展本身就大有惠益。因为,人的科研能力不但受到知识和智力的影响,也受到品性、意志与修养等人格要素的左右,而且在许多时候后面这些要素发挥着更关键的作用。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时就指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即使是后者,他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通常人认为的那样。”[2]深刻认识和明了这些,或许就能更快转变“总以论文论英雄”的功利发展模式,在高校中给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思政课及其社会实践教学以应有的尊重与支持。总而言之,要有效解决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耐心,也要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王义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究竟靠什么[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

高校思政教学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艺术化”;艺术思维;精神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2-0151-02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很长时间以来具有较浓的科学化和理性化色彩,其理论以认识论为基础,具体表现为:标准、规范的思政教育语言,普遍、高效的思政教育方法,既定、明确的思政教育目的等。这些特点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加强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思政教育不能仅仅如此,如果一味这样做,思政教育就会走向唯理性。如何让思政教育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何真正让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内容“欣然接受”且“入脑入心”,一直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目标。思政理论课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如何寻求一种更好的教学途径从而改进思政理论教学也变得尤为重要。

一、“艺术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艺术总是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艺术讲究“美”,而“美”和“善”是相通的。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多数人认为它是人格修养的三个阶段。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熊十力则认为,这“是一个以艺术的作用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审美实践过程”。[1]而这个审美实践过程的最终实现便在于最后的“成于乐”。关于“乐”,熊十力认为“乐”的本质便在“和”。徐复观说:“乐与仁的会同统一,即是艺术与道德。”[1]他认为乐与仁在基础上和最高境界上都是相通的。艺术的美和道德的善是相通的,而当下思政教育中普遍缺少丰富的艺术因素,难免显得有点枯燥,似乎与人们的生活不是那么息息相关,因此,受教育者经常会埋怨思政教育“乏味”和“脱离生活”。其实,艺术和道德有着紧密的联系,艺术中包含了道德的因素,道德的培养可以借鉴艺术的方法。

正因为艺术的“美”和道德的“善”是相通的,艺术又是大家所乐于接受的,那么倘若能将艺术和思政课教学紧密联系,势必会改善目前这种枯燥无味的说教模式。将“艺术”融入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艺术化”便不难成为思政理论教学的一种改革。

二、“艺术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途径探讨

要使思政教育成为艺术化的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课堂上应当重视两个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学生艺术的思维,二是注重艺术的精神交流方式。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艺术的思维。

艺术的思维就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重自己直观感觉的一种非理性的思维。可以说,传统的教育,主要指唯理性教育,过于侧重理性思维的培养。

传统思政理论教学的方法往往是注重课堂的说教,将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通过自己理性的思维去判断,从而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这样,思政教育也就完成了它的任务。然而这种方法过于简单和单一,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思政教育中要培养学生艺术的审美思维。一个只具有理性思维而缺乏艺术思维的学生是很难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和人生的。

要让学生能够艺术地生活,将人生艺术化,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席勒说过:“直观的知性和思辨的知性现在敌对地占据着各自不同的领地,互相猜忌地守卫着各自的领域。人们的活动局限在某一个领域,这样人们就等于把自己交给了一个支配者,他往往把人们其余的素质都压制了下去。不是这一边旺盛的想象力毁坏了知性辛勤得来的果实,就是那一边抽象精神熄灭了那种温暖过我们心灵并点燃过想象力的火焰。”[2]这两个领域的对立,造成的结果便是培养出来的人都是片面的。任何一个领域均不应该独占统治地位。教育能够做到的是使这两个领域逐渐走向融合,即感性和理性的融合。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想象力等直观、感性的思维也应得到重视。“心灵的感受性就程度而论与想象力的活泼性相关。分析能力占主导地位必定剥夺了想象的激发和威力,对象领域的进一步限制必定减少了它们的丰富性。爱抽象思维的人往往具有一颗冷漠的心,因为他把印象分解了,而印象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打动人的心灵。专业的人往往具有一颗狭隘的心,因为他的想象力限制在他的单调的职业圈子里,而不能扩大到陌生的表现方式中。”[2]可以看出,倘若一味地强调专业知识的培养,注重理性的分析,人的想象力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会忽视生活中很多感受。这样的生活是枯燥单调的。甚至在这种片面的发展中,人的生活还会出现许多危机。人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困惑和烦恼。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要求人们去丰富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的生活领域非常狭小,只有那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他们才能做到得心应手,若涉及其他领域就会束手无策。只有具备了艺术的思维,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不至局限于特定的领域,从而比较全面地了解生活、丰富生活,用艺术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了解生活的价值。倘若仅仅具备理性的思维,又如何能将生活看成是一件艺术品,用欣赏艺术品的眼光去欣赏生活呢?

因此,思政理论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思维,让学生凭借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丰富自己的生活。思政教育最关注的便是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的生活脱离枯燥和乏味,开拓学生的生活眼界,领悟生活的真实内涵。要让学生知道,生活除了每天繁重的课业以外,还有很多的内容。当面对嬉闹的孩子时,可以联想到,在自己小时候,父母是如何无微不至地照顾。正是有了父母的辛劳才有了今天的自己,我们应该加倍地孝敬父母;面对自然的安宁,便会联想到今天安静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自己应该好好学习,增强国家实力,维护国家和平;春天郊游时,看到美丽的花朵,想象自己也是花丛中的一员,感受生活是如此的幸福,自己便也像花儿一样微笑起来;看到天空中的小鸟,感受它的自由和欢快,想到自己也像它一样自由快乐地成长,也就不再计较课业压力了。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得到了丰富,生活不再枯燥和乏味,生活中处处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学生的身心也就愉悦起来。思政教育关注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从对生活冷漠转变为对生活充满热爱,学会自己去主动地丰富自己的情感,让生活丰富而充实。

第二,注重教学过程中艺术的精神交流方式。

所谓艺术的精神交流,指的就是一种自由的精神交流,是指彼此之间的精神交流是完全自由的,彼此之间通过心领神会产生思想的共鸣,彼此的精神得到交流和影响,完全是彼此之间思想的碰撞。之所以称之为艺术的精神交流主要是因为这种精神交流方式借鉴了艺术品的欣赏方式。在艺术品的欣赏过程中,通过艺术品实现了创造者和欣赏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尽管这种交流是间接的。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艺术家的精神理想,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当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在领略艺术家精神时,反观自身,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达到两者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往往胜过语言的表达,它是一种心领神会,是心灵的交流与碰撞,这种精神交流就是艺术的精神交流。

思政理论教学中的精神交流就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无论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还是受教育者和教育素材之间的交流,都可以通过这样的艺术的形式进行。这种交流没有强加的标准和模式,完全基于自身的特点,自身的条件,进行完全的交流。思政教学中的交流可以在一种完全开放和自由的情况下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可以借鉴这样的交流方式:比如,面对一片竹林,老师无须说出自己的用意,也无须太多的教导,可以让学生去观察每根竹子的特点再吟上一句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学生便可以去领悟老师的用意,知道老师想要传达的是竹子的坚韧不屈的品格。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虽然没有进行比如问答、教导之类的交流,但是就已经完成了彼此精神的交流。在学生和教材的交流中,也可以运用艺术的交流方式。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虽然没有与作者直接见面,直接对话,却可以领会作者的用意。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自己领会,认可作者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这些精神交流的方式,便是思政理论课堂上的艺术的交流方式。

艺术的精神交流也可以借鉴席勒的“游戏”理论。席勒的“游戏”理论,可以理解为主要侧重的就是在游戏的过程中的精神交流。这里的游戏是指在一个完全开放自由的状态中,所有个体都是游戏的参与者。游戏的法则就是个体之间在自由状态中完全展示自己,个体只不过都是一个个的形式而已。个体之间的交流方式主要就是精神层面的交流。席勒说:“在审美的国度中,人就只需以形象显现给别人,只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而与人相处。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2]也就是说,在这种游戏的过程中,人都是自由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完全开放的,是自由平等的精神层面的沟通。只有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中,个体之间才能忘记彼此的差异,完成精神上的交流。在思政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可以忽视彼此身份的差异,完成一种平等自由的交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流的过程中,都是“游戏”的参与者,都是自由平等的。在这种平等的状态下,师生进行精神交流,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交流才是完全、彻底的。在伽达默尔看来,“游戏”过程中的每一个人,人与人或者人与万物之间都没有相异性,他们共同构成游戏。在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在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下,人们才可以进行精神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忘我,这种交流是发自内心的、自愿的,不是外在强加的、强迫性的。

思政课教学中的交流,特别是精神交流,可以运用艺术的交流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人们均以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展示自己的精神,讲究心灵的碰撞所产生的共鸣。精神层面的交流在思政课教学中至关重要,这种艺术的交流方式,给人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