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

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创新能力

1.引言

在现代创新教育中,主要是以培养创新人格为核心,培养创新思维则是作为实施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目的就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而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就是教育,所以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创新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应当建立在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基础上的,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知识层面的创新,都是以教育作为基础进行支撑的。本文即针对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创新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和实施创新教学,从而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在中职院校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正处于青少年阶段,他们受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此,通常他们对计算机都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并不是很感兴趣,具体的表现就是不认真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只对实践操作感兴趣。因此,很多学生在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遇到麻烦时,都不会及时的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他们很难表现出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课普遍带有厌学的情绪。

(2)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基础文化素质并不是很高,所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也相对较少。由于对中职院校的学生录取要求相对不高,所以部分学生在文化基础课方面会相对较差,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除此以外,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课是一门较为复杂的课程,具体表现为理论的抽象性和操作的复杂性,相对于学习计算机实践操作来说,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真正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课。

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由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既定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理论传授法。由于中职院校的很多学生都是来自于农村,有些学生甚至在进入中职院校之前没有上过计算机课,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能完全沿用一般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体现自己的特色。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设备将讲义制作成PPT课件,采取系统传授知识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和系统的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按照既定的计划和目标进行,提高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效率。

(2)教师演示法。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口头上的讲解,学生一定会觉得枯燥乏味,时间一长,很容易出现疲劳、注意力分散等现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现场讲解和演示计算机基础操作部分的内容,使各种操作具体化。这样不仅形象生动,学生还可以立即上机操作理解所学内容,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分层次教学法。对于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整个程中并不是单纯的智力活动,而是需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而且学生的个性、知识基础以及学习潜质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因此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会比较突出,有的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他们就会表现出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这就体现出不同学生之间能力方面的差距,从而也会导致学生不能达到平衡发展的要求。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满足不同差异学生的需求,按照分层教学理论的基础思想设计各个教学环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实现分层次创新教学的良好效果。

4.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计算机是一门应用较为广泛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因此在中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当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努力推进信息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也是衡量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力的关键因素。所以,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2)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具体的教学任务作为目标,将预定的教学内容灵活的设计在具体的教学任务当中,可以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以及师生互动等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在学到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思考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5.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很多中职计算机基础理论课教师为了考察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成绩,通常都是按照规定好的题目,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分,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去探索性的完成规定任务。教师则应当重点帮助学生解 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互动,共同研究,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 结束语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是一种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探索研究的过程。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教师在持续的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新教育模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柏楠,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内江科技,2007,(6)。

[2]仲兆秀,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考试用刊,2009,(21)。

[3]张颖,浅谈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价值工程,2010,(18)。

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范文2

1.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内容设置

以水产类专业大一阶段开设的两门课程为例,即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课程涵盖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windows操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旨在帮助不同的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在内容讲授上以C语言为主要载体,通过教授学生如何使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经过近几年的教学过程发现,在我校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内容设置上仍存在问题,即内容设置与学生专业结合少。当今时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为研究人员提供便利。但是,由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不同专业针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也必然不同,继而,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就不同。显然,对所有学科专业使用完全相同的授课内容是不科学的。水产类专业有其自身的学科特殊性,针对水产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应该有其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然而,目前我校的实际情况是,水产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仍然重点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的讲授,与学生自身专业的结合很少,这必然导致学生抱怨课程内容抽象,晦涩难懂,与专业和工作没有关联,因此学习积极性降低。

2.水产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我校水产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我国计算机教育目前正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慢慢普及,但是由于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同步,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计算机教育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新入校的大一新生在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不一致性。第二,学生普遍不重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随着计算机教育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的慢慢普及,大学期间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知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已经变得非常简单,甚至是重复内容,导致这部分学生不重视这些课程。另外,也有学生认为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才需要学习,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只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基本操作即可。这些对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片面的认识使学生认为这些课程非常简单,甚至认为自己通过自学就可以完全掌握计算机操作,根本不需要花费时间上课。第三,学生学习主动性较低。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除了计算机基本操作以外,还包括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这部分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抽象难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讲授的内容枯燥乏味、晦涩难懂,而且与实际生活和工作联系不紧密,学完了不知道怎么用,因此,学习主动性较低。第四,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学生面对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态度往往是混及格、混学分,平时不认真听讲,考试时死记硬背,不能积极跟随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锻炼思维能力的教学步骤,因此,尽管考核及格了,也没有真正掌握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改革

在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设置上,大量采用面向水产类专业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的作用,使他们有意识地将本专业实际问题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解决的形式,并学习使用计算机解决生产研究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通过结合水产类专业的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其专业课程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从而实现专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我们应对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进行明确分工,分别负责收集、积累和不断更新水产类专业在实际生产研究中的典型应用案例,并定期研讨,整理、归纳形成相应的教学素材库,这样有利于各位教师熟悉所负责专业的计算机技能应用需求。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以藻类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例进行Excel统计工具的讲解,以海水污染沉积环境的生物修复为例进行Word流程图的讲解,以鱼类幼苗自动计数系统为例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算法的讲解,教学案例的设置应注重针对性和典型性。以大量结合水产类专业的教学案例和课后习题为载体,通过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有效融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有用性,继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经过对以往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发现统一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针对水产类专业的学科特殊性及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础训练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文化、计算机理论知识及计算机操作技能,让他们习惯于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学时安排上,注重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保持同步,使学生能够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利于加深掌握程度。综合训练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在水产类相关学科领域内进行创新及科研工作。内容设置采用计算机知识与水产类知识相结合的综合训练题目。组织协调相关教师与水产类专业教师、工程师进行座谈研讨,深入实验室及生产一线,了解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求,并收集具有教学意义的实际生产案例,继而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践教学内容。

三、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及水产类专业学生的现状,进行以下教学方法改革。第一,摒弃传统古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打造轻松愉快的师生互动教学过程。课堂上,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全权负责,而是结合知识点,给出一个水产类专业实际生产需求的应用背景,然后,把问题交给学生,由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必要的时候,请学生走上讲台,由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和分析,教师的职责转变为整体协调,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第二,借鉴微课教学方式,适当采用视频形式的教学素材。微课将信息量最丰富、最直观的视频教学素材与传统的课件和板书授课方式相结合,克服了传统ppt课件容量有限、形式单一的不足。第三,采用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教学方法。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结合制定的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个体差异,在班级内部实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教学方式。这样既可以避免按摸底成绩分班给基础差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又可以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和学习能力学到最多的知识。

四、结语

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范文3

计算机作为高职单招院校的重要课程,已经成为高职计算机教学管理的重点。在对计算机教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培养。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在当前的高职单招院校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匮乏,在学习计算机知识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应加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管理能力,增强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

教学管理;高职单招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

由于高职单招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薄弱,导致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时有一定的难度,难以实现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高职单招院校中,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教学,能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这对高职单招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计算机教学管理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社会中的各个行业提供了便捷的服务。计算机技术逐渐更新和发展,使得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计算机教学也成为各个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这一学科的开设,能为社会培养大量的综合性人才。在高职单招院校,对计算机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能够快速地提升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还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效地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效的教学管理,需要结合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进行有效针对性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1]。

二、高职单招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在高职单招院校,在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难以与计算机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性,难以将当下最新的应用软件及理论知识融入到计算机教学当中,最终导致学生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这种教学内容不完善的状况,难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2]。此外,高职单招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所制定的教学方案并不合理,且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本身就较为枯燥,教师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难度也相对较大,由于教师教学方法较为落后,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不重视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相对较差,尤其是教学方法上,过于陈旧,没有进行实践操作,阻碍了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3]。

三、提升高职单招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意识

笔者对高职单招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教师的计算机教育教学存在在着很多的不足,这些都是教师和校领导对计算机教学管理意识薄弱的表现。在这些高职院校中,教学方面的管理很难与高等院校进行比较,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计算机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学科,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校领导和计算机的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意识,对计算机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对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提升计算机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从而制定出高效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

(二)丰富教学管理的内容

计算机的技术和理论的更新速度较快,在当前的高职单招的院校中,很多计算机教材和技术较为陈旧,已经无法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所以,教师应结合当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理论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更多新型的计算机技术和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工作当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此外,教师应在进行实践教学时,结合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计算机教学[4]。例如,在教学时给出学生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水平。

(三)培养学生计算机实践综合的应用水平

最好的教育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这就使得教师应对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只有在进行实际的操作时,才能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鼓励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组成讨论的小组,对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知识,能做到举一反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社会中各个行业的工作带来了便利,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在现今的很多高职单招的院校中,开设了计算机这门基础课程,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由于高职单招院校自身的原因,使得计算机的教学开展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有效的教学管理能改善当前的这一现状,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因此,在高职单招的院校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意识,使校领导和教师认识到,计算机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计算机教学内容。从而促进高职单招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

作者:雷琳 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魏素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9):56-57.

[2]念营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2):107-108.

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范文4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课程在高职院校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了诸多的问题,教学缺乏特色,教学手段模式单一等,都影响着教学效果,本文剖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中网络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手段方法单一陈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并且多数教学重心放在理论传输上,忽略了课程本身的实践应用性特点,网络课程其本身就是一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强的学科,需要讲解过程中对于一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剖析,但是目前的黑板式的单一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网络技术的认知度下降,教学效果不佳。(二)教学内容设置理论知识多,实践应用操作少。笔者在教学中深感,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仍偏延续高校教材模式,其内容理论知识点较多,需要实践操作的内容较少,极度的偏离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另外也偏离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本身的课程特点,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和教学如果使学生没有学到具体的实践操作知识,这样的教学就是失败的,使得学生空有一身理论知识,但实践的动手操作能力却是完全的丧失,对于这一点在我们的调查了解中越到的较多,亟待我们给予解决。(三)缺乏配套的网络原理和实用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网络课程本身的很多知识点就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去完成,但是当前的教学中计算机知识理论内容抽象、空洞,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无法将所学的课本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使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同时,实验教学内容简单,效率低下,学生所做实验照书本依葫芦画瓢,没有开拓创新。实验室的设备单一,满足不了当前实验需要,或只重视理论而忽视了实验环节,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标准、网络产品层出不穷,学生在课堂上纯粹的理论学习,没有接触实物,没有亲自动手组建过一个哪怕是只有两台计算机组成的最小的网络,学生对网络设备结构和功能缺乏感性认识,设计时只能照搬照抄,课程难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的社会实践适应能力下降。资源紧张,课程设置内容不合理这点严重阻碍着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健康发展。(四)考试评价方式单一。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试仍沿袭折闭卷考试的模式,所测内容仍以理论知识为主,强调学生专业理论的熟练程度,实践能力的评价与考核项目根本没有,这样导致了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就会出现偏差,应试学习模式,另外,很多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由于理论知识掌握的一般而不能充分的表现出其的特点优势,缺乏全面性考虑。

二、促建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突出办学宗旨。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一定要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要增强,以此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传授实践操作的知识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值和关注度表现的更高,相对于过多的理论型传述式教学中学生对于大篇的理论常常感觉不知道有何用处,而不能够完全的理解,对其学习后续内容增加了难度,思想上也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比如,网络技术的教学应减少与实际应用技术关联不大的知识传授,增加一些常用网络操作系统的配置、使用等。(二)科学选择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路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技术发展更新速度较快,不断的新产品,新技术陆续更新,因此,教材的内容时常会出现脱节的现象,不利于课程的开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中,应加强对网络应用和实践性的介绍,要介绍一些新技术、新的网络产品,体现出先进性。高职院校的教材要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教材,所授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以基础理论“必需和够用”为前提,调整理论教学内容,增设网络实验的内容,加强应用性、实践性,力求做到基础性、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应用性、实践性的统一。(三)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并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①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利用其来讲解一些抽象,较为难理解的知识,用PowerPoint等课件将知识点制作成动画,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②类比教学方法。用实际应用和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物与计算机网络中的概念、基础理论进行类比,让学生加深对于网络知识学习的认识度,让学生切身的感觉到知识的学以致用。比如在讲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时用人们熟悉的邮政系统进行类比;讲TCP和UDP时用打手机和打传呼来进行类比等。③参与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我教你学”的被动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四)考试环节的科学化。考试作为学生阶段性学习的一个评价方面,科学、合理、公平、客观的考试,一直是多年教学改革探索的问题。而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用闭卷笔试的方法,很难全面、客观的评价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应采取理论与实践、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部分可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学生把所学的理论和概念全面复习,这样也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记忆能力。而对于局域网的构建、安装、配置等内容可以采取机试进行,再加上学生平时的实验操作,从几个方面给学生一个全面合理的评判成绩。

参考文献:

[1]徐敬东等.计算机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范文5

    一、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基础理论教育的教学现状

    信息化主要以数字化、多媒体和电子化形式存在。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网络化已逐渐发展成为基本现状,在世界范围内,一个新型的、在现代信息技术及信息网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信息环境正逐步构成。在这一背景下,学校也加强计算机基础理论教育。其讲授的内容从1984年至今一共经历了三次变化,从最开始的Basic语言程序方面的设计,转到现在的office办公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然而当前许多学校在给学生传授计算机基础理论时,并未在教学内容以及考试方法上面有过多的变化,同时教学课时也逐渐缩减。造成上述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当前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比较高,使人不禁考虑是否题目设置的过于简单;其次等级考试的导向性限制了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发展的路程;最后由于传统与单一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手段,影响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对于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还比较欠缺。

    二、加强计算机基础理论教育的主要方式

    1.调整结构,突出技能

    结合当前信息化背景,广大院校应该在调整专业培养的结构上认真的考虑,要面向目前的市场经济来设置课程,将那些已经陈旧过时的知识及时的淘汰出去,及时的加入一些能够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实际操作的课程。在学生的能力结构方面,院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先进工具软件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计算机软件的能力,还应该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局域网组网能力和编程能力等。

    一方面,可以打破目前教学计划的框架,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建构,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可以广泛的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使用先进的工具软件。

    2.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在了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当中,比如互联网的应用等等,这样就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和有趣。同时,互联网和校园网的接轨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比如,在讲解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网络上对这些资料进行查找,然后对查到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类,可以采用表格或者图形的方式,然后在校内网上,喜欢的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充分的交流,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课堂中讲解的相关技术知识,并且也锻炼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3.个体化教学方式

    采用个体化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由于各个学生水平往往不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有些学生水平高,如果教师一味的教一些简单的知识,慢慢的就会让这些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有些水平比较差的学生,会不容易理解这些教学内容,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因此,就需要采用个体化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一些不同难度的问题,并且还能够将计算机的优势充分的体现出来,比如在学习WORD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个个人简历等等,并且进行评比,选出最好的,从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

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范文6

关键词:计算思维,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计算机学科,教学方式

0引言

在中职时期学习的学生,计算机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了解不多,大部分的学生是在中职课堂上刚开始了解计算机,中职学生毕业之后面临就业,当前社会很多的岗位都需要使用计算机,所以在学校学习中,需要对计算机的各项技术进行重点学习。老师要提高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在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应该着重对学生计算机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文章主要对中职学校计算思维的培养进行了几点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1计算机的计算思维教学现状

计算机的计算思维。在计算机这门科目的教学中,计算思维是一个关键的学习内容,计算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使用极端及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并且加深理解,这个思维是个人的一个思维活动,不是能够看见的内容,是思想上的内容,比较抽象,为了让中职学生对这个思维进行简单的了解并且学习,在教育界有相关的教育者对计算思维这个概念进行了更加深入和详细的解释,把它分为了三个方面,计算思维水平,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意识,在这三个方面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计算思维水平,主要是通过计算和方式对问题进行合理解决,方法有常见的迭代法以及递归法,计算的思维能力主要是使用计算机对问题进行更好地解决,在进行问题的解决中,使用计算机中的软件系统或者是硬件系统,对中职学生进行计算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系统化训练。中职计算机科目教育现状。(1)中职学校中计算机科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方法都很单一,过去的教学内容还是发挥着主导的地位,大多还是只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或者是常见办公软件的常规操作进行教学,也有一部分的内容更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内容在上述的前提下,加入了VB这一语言教学内容。这种内容和方法都不能更好地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没有制定全面系统的科目教学体系,且教学中涉及内容落后而且单一,不利于学生深入地对计算机基础内容进行了解和学习。(2)计算机学科教学方式不新颖,受到以前教育思想的影响,学习只是为了考试,在这种固化思想的影响下,计算机科目的基础教学方法都是基于考试的内容展开的,具有机械化的特点,学生也只是在应付考试的前提下接受老师的灌输,这种方法,没有达到显著的教学成效,在对课本进行教学时虽然加入了让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但是还是受到应试思想的限制,没有充分发挥出上机操作的实际教学效果。

2教学策略

把计算机思维作为主要的指导方向进行计算机科目的教学改革。(1)计算机科目的教学内容方面,对计算机科目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给各种信息化方式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学生可以使用各种信息化的方式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而且实际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计算机科目的老师需要加强对现代化手段的具体了解,并且将计算机科目教学和这些先进的手段充分融合起来,找到其中可以利用的手段以及信息,在对学生进行计算及科目的基础理论以及上机操作的教学时,丰富教学课堂上的学习内容,结合这种方法,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计算机科目课堂的积极性,在这个前提下,就会进行主动的学习,有效地扩大教学范围,延伸到计算机的操作学习中来,对以前单一的方式做出改变,尽量减少只有理论知识的计算机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多上机操作的机会,教学的整体内容应该围绕学生的实践展开。(2)计算机科目的教学方法方面,老师的教课方式应该和计算机科目的基础教学改革内容实施同步进行,职业学校的老师队伍应该对计算机科目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中重点分析和研究,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实际的课堂过程中。对计算机科目的教学方法做出改变。时代不同,在计算机科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都应该结合时代的特点做出相应的变化。中职老师更应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具有灵活的变化思维,而且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意识,时代在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也应该做出合理的进步,不能一直保持不变的方式和思想,陈旧落后的方式不能适应时代对教育的具体需求,老师要及时对时代中的新技术,或者是新理念进行了解并且接受,及时结合学习的具体内容进行灵活的教学方面的变动。不断实践新的教学手段,高效的教学手段有很多,老师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将各个方面的因素都结合起来,当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水平和情况,在不断探索中找到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教课方式。目前,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案例教学方法,设置目标的教学方法,或者是开放自由实验的教学方法,这些方式都有助于在计算机科目教学中有效开发学生的计算思维,以这个目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计算机科目教学中注重对技术的应用。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要进行专业技术科目的学习,还需要进行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多个科目的学习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计算机科目能在这些科目中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学习计算机科目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更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并且进行上机操作得到实践之后,在以后的学习或者是步入社会工作后能够将这些知识合理的使用到工作中来。当前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学生在学校对相关技术知识进行了学习,但是到了社会上还是不能把学习到的知识准确的应用出来,这种情况是很多见的,基于这种现象,中职学校的老师应该对应用这一项内容提起充分重视,并且在计算机科目的教学中贯彻这一方面的内容。比方说,在中职学校进行计算机科目的教学中,Excel表格是必学的办公软件,在对它进行教学时,主要将课程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先是对基础理论概念的教学,然后是对基础的使用进行操作的时间,最后是结合具体的项目进行相应的使用,在进行不同计算机科目内容开展教学时,都要灵活使用差异的教学策略,在进行策略的选择是,需要将基础知识和具体的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受到这两个方面特点的印象,基础理论能够推动发实践的发展,实践是对基础理论的验证过程,在进行Excel的教学中,应该做出相应的思考,怎样更好的分析基础理论,如何将基础理论合理地应用,怎样就具体应用展开更好的思考。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在解决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在使用合理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中的学习,对知识实现就一个知识点进行多个问题的思考。计算机科目的教学中给学生留出机会锻炼计算思维。在计算机科目的学习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计算思维的锻炼,就需要从日常的教学中抓起。在当前的应试模式下,很多的老师把学生的成绩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指标,这个现象存在在每个科目中。课堂中,老师将课堂的时间计算好,更多的是计算课堂时间能够让自己讲多少基础知识点,课堂时间够不够用,这是每个科目的老师重点关注的内容,极少有老师会将课堂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这种方式就将学生和老师的地位颠倒了,在目前时代的要求下,对人才在思维能力和自主获取知识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结语

实践表明,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合理地建立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能够大大推进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这个过程中,中职的老师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需要及时结合时代特点,改变过去的陈旧思想,完善计算机科目的教学内容个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为社会培养符合需求的技术型信息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龚沛曾,杨志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2(05):51-54.

[2]朱勇,杨洪伟,宋晓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途径[J].计算机教育,2013(05):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