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理论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理论知识

金融理论知识范文1

    公司治理是有关公司控制权的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涉及公司内部各利益主体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分配,单纯从公司内部讨论公司治理结构已不能完全解释清楚公司治理的诸多问题,公司治理不仅限于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且是公司内外所有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内部机构和外部机制来实施的共同治理。 

    一、公司治理的比较制度分析 

    (一)国际上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 

    1、市场导向型

    以英美为代表,该模式一般被视作公司治理的经典模式,它是基于股东价值观的狭义公司治理。其特点为,公司内部只设立单层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外部董事)和执行董事共同参与公司治理,外部董事所占比重较大。所有权比较分散,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相对困难,易于出现“弱势股东和强势管理层”的问题。 

    2、银行导向型

    以德日为代表,该模式的特点是,具有完整的双层董事会(执行和监督董事会),所有权相对集中,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公司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这是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观的广义公司治理。例如,日本的公司治理实行法人交叉持股和监督的主银行体制,这种银企关系确保了银行扮演监管人的角色,从而有助于克服管理者和企业之间的问题。 

    3、家族监控型

    以东亚和拉美国家为代表,该模式的特点是,股权主要集中于家族,家族成员广泛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和控制。譬如,在韩国的公司中,家族是整个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家族控制董事会,董事会决定管理层的任免。该模式在公司初创阶段具有决策效率高的特点,但随着企业规模日益扩张,家族可能难以控制整个公司,家族股东与外部股东之间将会逐步产生矛盾甚至冲突。当前,韩国的公司治理已开始抛弃这种模式,转向外部监控为主导的治理模式。 

    4、转轨经济型

    以俄罗斯和中东欧为代表,其共同特点是国有企业众多,产权界定不清晰,同时法律体系较为混乱。其中,俄罗斯的公司治理兼具市场导向型和银行导向型的某些特征,是转轨经济中所特有的的混合型模式,其公司治理的最大问题就是内部人控制。目前俄罗斯也正在采取诸如引入外部股东等形式来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二)我国特有的公司治理模式 

    1、国家控制型

    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主要集中在国有股东,多数研究对其股权性质、集中度与价值、绩效之间的实际分析结果倾向于负面评价,认为该模式存在诸如所有者缺位、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严重、董事会形同虚设、监管机制失灵、公司激励不足、资源低效配置等特点。 

    2、法人控制型

    法人企业的股权相对集中在各类法人股东,仍以集中为主,但法人股东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相对积极,在公司外部控制权市场上面临着更多的收购和兼并威胁。与国有企业相比,该模式的公司治理更加有效一些。 

    3、家族控制型

    家族企业的权力机构呈现出保守型、封闭式的特点,企业创业者本人或创业者夫妻、兄弟、父子等拥有或共同拥有公司全部的所有权,所有权高度集中。家族企业的内部机制主要是家族成员之间的权力的分配和制衡。 

    4、过渡控制型

    过渡性企业均为我国转型经济中的特殊企业,例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因政策的特殊规定而存在的公司,其产权安排是强制性的,而非市场化选择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二、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结构治理状况 

    1、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存有较多缺陷

    我国目前的金融资源绝大多数控制在国家手中,在金融机构中,国家股“一股独大”的现象尤为突出,接收、管理和处置母体银行划转不良贷款的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完全是国有独资,导致产权主体虚置、内部人控制等问题。 

    2、金融机构面临更加复杂的委托-关系 

    对于一般公司而言,委托-关系主要体现在股东(出资人)、董事会和管理层这三者之间。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委托-关系则更加复杂。 

    3、金融机构涉及更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关乎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损失以及由此引致的巨大金融风险将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金融机构的治理应更多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机构尤为复杂

    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带有明显的行政性。金融产业的市场结构普遍处于不完全竞争甚至寡头垄断的格局,银行独特的资本结构,使得债权约束作为外部治理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对于银行的作用相对较小;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监管在相当长时期内实际上是一个确定的外生变量,从而限制了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并购成本的巨大也会制约并购机制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因此,国有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较之一般国有企业更为复杂。 

    5、金融机构更易出现各类道德风险

    商业银行可能的道德风险行为表现为:低于或变相低于国家规定利率向储户支付利息,贷款发放过程中的以贷谋私行为,经营管理活动中高息揽存、盲目扩张机构资产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未尽职调查待处置资产等。

    三、我国金融机构的治理路径选择 

    1、尽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作为现代金融企业的实现形式,国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变过去“一股独大”的结构型缺陷,形成多元化产权主体,全体股东共同组成股东大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委托管理层管理,并建立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进行监督的监事会,进而逐步构建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和监事会之间相互制衡的规范的内部治理结构。 

    2、不断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功能

    构建的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引进外部非执行独立董事以增强董事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并建立独立董事评价制度;二是设立专门委员会(主要包括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以使董事会对公司高级管理层的领导和监督具体化。从我国的实际来看,独立董事将囿于供给量的缺少和社会声誉机制的匮乏,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而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将大于独立董事的作用。监事会在金融机构治理中的职责应该是对股东负责,代表股东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确保监事会享有明确权力,对董事会和管理层拥有监督权和任免的投票权。 

    3、持续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遵循合法性、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独立性和成本效益的原则,通过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建立可行的风险评估模型、具体实施控制活动、统计分析信息和进行内部审计,检测部门之间相互制衡的水平,可以有效地强化内部控制体系,进而改善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 

    4、大力培育和开放资本市场

    我国的资本市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开放速度加快。作为我国金融自由化战略的必然产物,QFII对于改善金融机构的外部治理机制将起到积极作用。二是资本市场的转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投资者陆续进入国内市场,加之我国证券市场自身的不断调整,理性的投资理念逐步形成,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有效性持续提高,由此将淘汰那些治理结构不佳的金融机构。 

    5、及时转变政府角色定位

    为了保证政府履行好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出资者两种职能,就要实现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分开行使,政府应成为一个有限的但同时又是有效的政府,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金融理论知识范文2

作者简介:宿玉海(1964―),男,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武汉,430074),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邢起超(1982―),男,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学院(济南,250014)。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史莱弗(Shleifer,2000)认为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由三个逐渐弱化的假设组成:第一,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可以理性评估资产价值;第二,即使某些投资者不是理性的,但由于其交易具有随机性,可以相互抵消,不至于影响资产价格;第三,即使投资者的非理并非随机而具有相关性,市场中的理性套利者也会通过无风险套利消除这种影响。[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有效市场理论相矛盾的异常现象不断在金融市场涌现,现代金融理论不断受到现实的挑战。通过实验手段,从对人类实际的认知和决策行为的研究出发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了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对有效市场假说的理性人和完全套利假定进行了反思,认为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套利者针对非理性定价的套利行为也并不完全。

一、行为金融理论对完全理性的质疑

有效市场假说下的投资者理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投资者对不确定条件下的各种未知变量的主观概率是理性的,符合贝叶斯规则。贝叶斯规则对于决策理论十分重要,因为他假定了个体理性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动态特征,即持续调整和学习的过程。然而,人类的认知过程或者说信息加工方式实际上并不遵循贝叶斯规则。实验经济学家特别是一些心理学家指出,在有限认知能力的制约下,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总是试图采取一些简化认知过程的策略以减轻认知负担,如忽略部分信息,过度使用某些信息或者接受一个不完美的选择等。这种简化策略可能是有效的,因为这样做可以很好地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来加工几乎无穷无尽的信息。但是这些策略同时会导致人们的认知偏差,使得人们系统性地犯同样的错误。[3]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认知偏差是投资者有限理性的首要表现。

投资者理性的第二层含义是投资者建立在主观概率基础上的决策是理性的,符合预期效用理论的原则。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决策时并不是遵守预期效用理论,反而是系统地违背了预期效用理论的几大公理,如优势性公理、传递性公理、恒定性公理等。Kahneman和Tversky(1979)指出:当概率接近0和1时,概率的微小变化会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投资者对收益和损失有不同的态度;投资者对不同来源的相同数量收益亦有不同态度。[4]这些与预期效用理论相悖的现象引出了一些解释模型,试图用来替代预期效用模型,期望理论模型就是其中比较成功的典范。

行为金融理论提出的投资者有限理性是由投资者认知偏差和期望理论两部分内容构成的,这两部分内容对理性假定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否定。

(一) 投资者的认知偏差

1.代表性。代表性是指当人们进行判断时,将所得信息与头脑中已存在的类似某种原型的概念进行比较,当偏差较小时,个体便迅速判断该信息很可能代表原型概念。这种判断方式忽视了进行概率判断所需考虑的前提条件(如事件的独立性、先验概率及样本大小等),从而将引发决策失误。假定股票的收益率在近期是比较高的,投资者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股票收益率较高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出现收益率下降便是不正常现象,也就是说,近期的高收益率成为了股票投资的代表性,股票的高收益率成了某种共识。

2.易得性。易得性是指人们往往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易得程度来评估其出现概率,而不是根据所有相关信息做出判断。事件所刺激的频率、新异性、生动性会影响到其易获得程度,从而影响到其在个体心目中的主观概率。在大量宣传和炒作的作用下,人们往往倾向于对热门股票过分关注,并得出该类股票上涨概率更大的判断。事实上,很多较少受到关注的股票的涨幅往往大于热门股的平均涨幅。

3.锚定与调整。锚定与调整指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人们常常利用某个参照点(参照锚)作为判断的初始值来降低模糊性,然后再通过一定的调整得出最后的结论。在金融市场上,当投资者对某种股票形成较稳定的看法后,就会根据这种看法设定一个该股票价格的初始值(参照点),并以此为基准对该股票将来的表现进行预期判断。因而当该股票基本面信息变化时,投资者在进行下一期预测时会受到初始值的影响而不能做出充分调整,从而导致预测结果与未来实际价格出现较大偏离。

4.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对未来的预期能力表现出过分的自信。过度自信会导致投资者主动承担更大风险,从而偏离理的轨道,其结果即使投资者知道股价是随机游走的,他们仍将认为股价是非随机游走的,并且认为自己对规律的把握更胜于其他人。Odean (1998) 对过度自信作了阐述,认为过度自信是投资者将投资成功不是归结为运气而是归结于自己能力的结果。过度自信对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能大大放大市场的成交量,提高市场深度,并增加市场的易变性。[5]

5.框定依赖。事物的形式当被用来描述决策问题时常称之为框定。框定依赖是指人们的判断与决策依赖于所面临的决策问题的表述形式,即尽管问题的本质相同但表述形式的差异也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框定依赖是普遍存在的,若同一事件分别从收益和损失两个角度来描述,投资者的决策结果是不同的。

6.后悔厌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犯错误后都会感到后悔,并且后悔带来的痛苦可能比由于决策错误引起损失带来的痛苦程度还要重,即后悔厌恶。后悔厌恶从很大程度上偏离了理性人的假定,人们在决策时倾向于避免将来可能的后悔,即决策的目标可能是最小化未来的后悔而不是最大化将来的收益。由于害怕引起后悔,投资者会有强烈的从众心理,购买受到大家一致追捧的股票,因为即使股价下跌,当考虑到大家都同样遭受损失时,或许会减轻投资者的后悔反应。同样,当股价下跌时,投资者会倾向于继续持有股票,以免出现一旦卖出股票后股价反弹而带来的更为强烈的后悔心理。

(二) 预期效用理论与实际决策行为存在偏差

预期效用理论是理性投资者的行为基础。该理论认为: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投资者的目标是收益的预期效用最大化。行为金融理论对此提出了质疑,其中最重要的挑战来自期望理论,其要点可以概括为:

1.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一样的。Kahneman和Tversky认为:处于获利状态时,投资者属于风险厌恶型;处于亏损状态时,投资者属于风险偏好型。[4]他们的研究又进一步指出,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算高出得到相同价值的两倍。同样,当所得的比预见的多时,人们会很高兴,而当失去的比预见的多时,就会非常愤怒痛苦。人们在失去某物时愤怒痛苦的程度远远超过得到某物时的高兴程度。[6]该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股市投资者。股市投资者一有获利就不愿再冒风险等待更大的获利,经常会早早的抛出手中的股票,获利了解;而一遇亏损,又往往会侥幸持股,奢望回升。结果,在股市上涨时,经常听到投资者抱怨赚了指数没赚钱;在股市下跌时,又经常听到投资者抱怨被深度套牢。

2.决策者关心的并不是财富的绝对水平,而是相对于某一参考水平的变化量。Kahneman和Tversky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之前,通常会给决策对象设定一个初值,即参考水平,然后依照该参考水平来确定收益和损失,决定各种可能结果的取舍。人们更看重的是偏离参考水平的变化量,而不是预期效用理论依照的绝对水平,即收益的期望效用最大化。这与人类的认知心理规律有关,人们的感觉机制是与变化及差别的估计相协调的,而不是与绝对量的估计相协调的。例如人们对像光、声音、温度等做出反应时,会首先和过去业已形成的经验(参考水平)相对照,从而形成对目前所处环境的判断。同样的原理也适合于对财富,不确定性收益或损失等方面的分析。[4]

3.预期效用理论是以客观概率为权重,而期望理论的决策权重是主观概率的函数。根据期望理论,决策者的决策权重并不与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客观概率相同,他们通常系统性地给小概率事件赋予相对其客观概率更高的权重,即高估了其发生的概率。这解释了彩民在几乎不可能的盈利情况下彩票的诱惑力以及投保人在几乎不可能损失的情况下保险业的兴旺。而很可能发生的事件则被赋予的权重相对其客观概率更小,即低估了其发生的概率。这些都是金融市场上存在错误定价的原因。

二、行为金融理论对完全套利假说的质疑

套利是金融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利用资产定价错误、价格联系失常及金融市场缺乏有效性的机会,通过买进价格被低估的金融资产,同时卖出价格被高估的同质资产来获取无风险利润的行为。理论上讲,一旦金融市场上出现非理性价格变动,套利者便可以通过套利在实现无风险收益的同时使价格失常的证券回归其基本价值,因而说套利是完全的。

与有效市场假说中的完全套利假定相比,现实市场中的套利行为受到很多条件限制并涉及到很多风险。正是基于这些套利行为的风险和限制,行为金融理论提出了“有限套利”的概念。

(一) 套利是有风险的

1.模型风险与基本因素风险。进行无风险套利的基本前提是要明确所选择的套利证券确实存在错误定价,这首先就要求套利者准确地对该证券进行定价。证券的合理价格是由其基本因素决定的,准确定价的要求意味着套利者面临两种风险:一是他必须充分了解并准确预测所有套利证券的基本因素及变化。如果他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面临基本因素风险;二是他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模型,并根据这些基本因素对证券价格进行准确定价,而对模型正确性的检验是一个联合检验问题,如果他无法通过联合检验获得正确模型,他就面临着模型风险。

2.替代证券的持有期存在价格波动的风险。即使某些证券可以找到替代证券,套利者还是面临着很大风险,因为替代证券的价格也可能发生变化,使得套利者无法对冲风险甚至蒙受更大的损失。例如套利者认为A证券价格被显著地低估了,因而选定与A证券同在一个行业的B证券作为替代证券进行套利操作,买进A证券并卖空B证券以期获得无风险收益。可是套利者一方面无法规避B证券的行业风险等宏观性风险因素,更重要的是他无法规避B证券的价格波动风险。如果替代证券在持有期间出现价格波动,套利者将可能遭受损失。

3.“噪音交易者”风险。“噪音”与市场信息相对,可以说是市场上杂乱无章和无意义的各种信号。根据噪音进行判断并指导投资的投资者被称为噪音交易者。“噪音交易”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流动性,同时又扭曲了市场,使得市场是不完全的。不仅如此,噪音交易的存在虽然给理易者提供了套利机会,但有可能进一步将股票价格沿着既定的方向推进,从而使套利者面临风险。

(二) 委托关系对套利行为的制约

由于基金经理与出资者之间是委托关系,他们运作的并不是自己的资金,因此出于自身考虑他们会放弃许多套利机会,甚至会对价值偏离推波助澜。例如,为满足出资者对机构投资者绩效评估的需要,基金经理可能会尽量避免基金收益率低于标准普尔的指数收益率,同时买进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或者卖出近期表现较差的股票以提高基金的短期收益率。基金经理作为资金的人,也并不是完全按照理性的套利策略行事,如果基金经理同时面临良好的套利机会和出资者短期收益要求时,基金经理更可能会首先满足出资者的短期收益要求而放弃套利机会。另外,很多具有多年良好投资纪录的基金经理有可能出于自身多年建立的名誉的考虑同样采取稳健策略,放弃套利机会。新的基金经理则会出于自身长远的职业发展的考虑放弃套利机会。基金经理采取的这些只注重短期收益的运作策略不仅不可能实现理性套利,还往往引起机构投资者的整体投资偏差,使部分证券长期偏离其基本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机构投资者在很多情况下也充当了噪音交易者的角色。

(三) 套利的现实限制

1. 套利者难以找到“本质完全相同”的替代证券。套利的无风险性关键在于在当某一证券偏离基本价值时,是否能够找到与该证券“本质相同”的替代证券,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某一证券尤其是某一个证券组合的替代证券(组)是不存在的,当某些证券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时,套利者或许只能通过对发生偏移的证券进行买卖以期得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

2.卖空机制限制。在实际金融市场中,卖空行为受到严格的限制。在一些不发达的市场中,基本上不允许卖空。虽然已相当发达的市场允许卖空操作,但经纪人必须在自己账户或客户账户中的多头头寸借给套利者。如果客户要卖出证券或从在经纪人处开设的账户中提出证券,套利者就不得不立即从市场中买回他已卖空的证券以轧平头寸,这对他们直接卖空定价过高的证券或间接买进价格低估的证券都会形成阻碍和限制。

3.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成本限制。套利行为在市场中往往要支付交易成本,这种成本的一部分,如买卖证券本身相连的成本,在流动性不佳的市场中,对交易价格的影响很大。其他交易成本,如在流动性较差的市场中为尽可能轧平空头头寸而支付的相关成本可能非常大,对套利的限制也非常明显。

三、结 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类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简单地以理性人和完全套利假说构建市场的思想,对有效市场假说的理性人和完全套利假定进行了质疑,认为投资者并不具有完全理性,套利行为也是有限的,实现了从研究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运行到研究金融市场“实际”怎样运行的转变,拓宽了人们的理论视野,为更好地研究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主要参考文献:

[1]安德瑞.史莱佛著, 赵英军译.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饶育蕾, 张 轮.行为金融学(第二版)[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3]Daniel Kaneman, Amos Tversky.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Making Under Risk [J].Econometric, 1979, 47.

[4]Odean, T. Are Investors Reluctant to Realize Their Losses?[J]. Journal of Finance, 1998, 53.

[5]Daniel Kahneman, Amos Tversky. Loss Aversion in Riskless Choice: A Reference-Dependent Model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1, 11.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 Re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ive Market Hypothesis

Su Yuhai1

Xing Qichao2Abstract: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rnerstones of the modern financial theory, and it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s of rational person and the complete arbitrage. Behavior finance theory which emerged in 1980s was grounded in the psychology research. It embarked from investors actual decision-making psychology, examined the human being’s influences to the financial market, reconsidered the cornerstones of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pointed out that investors’ behavior is by no means complete rational, the arbitrage behavior is also limited.Key words: behavior finance; limited rationality; limited arbitrage

金融理论知识范文3

关键词:金融;风险;对策;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1 对风险的简要分析

1.1 内部风险

对内,经营层是决定金融机构命运的决策机构,机构在发展以及经营和分配上的决策都是由经营层决定。并且正是由于存在这种现象就会出现很多内部风险,例如过快的奖金收入个人独断以及经营行为短期化。这都会造成风险的产生。

1.2 信用风险

金融活动一般都涉及大量的货币资金,因此就会有某些不法人员为谋利益而产生犯罪现象,金融机构就会因此产生严重的信用风险以及犯罪风险。如诈骗以及贪污受贿等类似的不法活动都时有发生。但是我国对于信用风险在管理和制度上仍不尽完善,对于信用风险在管理上的理念仍显陈旧,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复杂环境。

1.3 非公允的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是重要的金融活动,其治理工作也是机构在治理上的重要内容,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对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进行保护,并且有益于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虽然目前很多金融机构都建立了相关的由独立董事控制的用以限制关联交易的委员会,但是在现实的管理上仍旧具有诸多问题从而产生风险。

2 原因分析

2.1 在股本的结构方面分析

2.1.1 股权的集中情况

我国的金融机构在股权上具有分散的特性,这种特性本应当成为公平公正的公司治理基础。但是在我国,股权分散并未对一股独大的现象有着很好的防治作用,反而产生了新的问题。首先由于股东手里的股权小,所有的股东都希望别人对公司进行运营上的管理监督,股东大会因此在权力的行使有效性上大大的降低,并未发挥股东大会应当发挥的作用。导致了不能对越权的的董事会进行遏制。

2.1.2 股权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明晰

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都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且上市发行股票,但是与上市前相比,国有股比重变化并不大。同时,银行的经营者没有办法真正享有财产权力,实现自主经营。这使得商业银行产权主体模糊,所有者缺位。如果金融机构产权主体不明晰,就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存在的道德风险就难以避免。

2.2 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方面

2.2.1 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在我国,金融机构的股权多集中在在法人股和国有股上,参加股东大会的人员也大多是法人股以及国有股的代表,其他的小股东对于大会的参与度很低。金融机构的董事会大多是由政府提名,因此根本无法反映出小股东真正的要求也无法正确的表达意愿,股东大会在对公司的质量上作用甚微。

2.2.2 董事会功能弱化,独立董事不独立

由于股权结构的失衡性和国有性,我国金融机构的董事会存在重大缺陷,董事会职能弱化,无法实现董事会的决策权和对经理人的监督。

2.2.3 监事会无法发挥监督作用

我国金融机构虽然在组织上大都拥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管理层的完整设置,但由于对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各个部分的权利、义务缺乏清晰的理解,对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制约关系没有给予严格、强制性的界定,更由于从国有企业演变而来的金融机构中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我国相继实行的银证、信证分业造成金融机构复杂的产权结构,导致大部分金融机构的监事会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分权和制衡的作用。

2.2.4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过程中,有效的激励制度非常重要。我国的金融机构始于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历史背景的影响,我国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大多数都是短期激励,并且以简单的物质激励手段为主。实际上,管理者过分地关注权力与地位的激励。与国外银行相比。金融机构的经济激励落后于行政激励,而行政激励标准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结果使很多经理人员不敢创新,不思进取,积极性不高。对我国商业银行经理层而言,由上一级银行来任命下一级银行的行长以及领导。选拔考核的办法基本上是按照选拔官员的方法。

3 金融机构外部治理方面

3.1 外部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外部制度环境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所处的法律、政策环境。目前,国家对金融机构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产生冲突,造成了司法效率落后和公司治理的混乱。

3.2 外部市场环境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看,影响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相关市场的发展很不完善。由于政府管制的存在,金融机构的产品市场很难达到规范和公平竞争,从而弱化了产品市场的公司治理功能,使金融机构外部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发挥减弱。

3.3 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从行业特性来看,金融机构是高风险行业,需要通过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来实现对内部风险的有效监控。但从我国金融机构的管理实践来看,除了上市的金融机构需要履行规范的信息披露义务外,其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还十分欠缺,金融机构治理过程中的风险监督和风险控制的信息披露有待于建立和完善。

4 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预警机制重构的具体做法

4.1 首先就是对股权结构的优化,以此避免权力集中在少数大股东手中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对产权进行明晰,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产权界定。

4.2 对内进行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进行改革,建立权责明确的董事会。其次应当明确监事会职能,并明确起监督的中心地位,赋予其新的权力。再者,对内部进行明确健全的奖惩约束制度。并且对内部的监控力度要不断的加强,通过审计工作对金融结构的内部做出有力的监督。

4.3 对外部的治理则需要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金融市场以及产品市场的规范、对外部监督管理工作的加强等。首先信息透明度要高,这不仅是对外,对内也要透明。其次,要促进我国金融业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的形成。最后,要建立健全一个公司应有的良好治理框架,需要外部环境的配合,包括外在的监督,法律法规以及市场条件等等。

结语

总之,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中国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体系必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尤其需要注意和防范公司治理风险,要通过不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不断完善信息披露机制,逐步推进公司治理评价和治理风险预警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天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金融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5).

金融理论知识范文4

关键词:虚拟资本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虚拟资本的产生

马克思认为, 虚拟资本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起源于货币的支付手段,是生息资本在借贷形式上的自然发展和必然延伸,信用制度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具体来讲,虚拟资本是指能够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即被人们虚拟化的资本。这些虚拟资本被看作一种资本的存在形式,持有者可以凭证书定期获得收入,也可以出售证书以换取现实的货币资本,并带来高于票面金额的价值增殖;但是这些证书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是一纸用于证明现实资本所有权的凭证,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

(二)虚拟资本的特性

虚拟资本是一种资本商品,具有资本和商品的双重属性。持券者可以获取定期收入,它被当做资本;虚拟资本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买卖,它被视为商品。但是,虚拟资本与一般的资本商品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证券作为纸制复本,它们的价值额的涨落,和它们有权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变动完全无关,但它们可以作为商品来买卖,因而可以作为资本价值来流通。

很强的虚拟性。虚拟资本价值的虚拟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脱离实体经济过程而相对独立的。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相比,不论从质还是从量的方面都表现为虚拟性。从质的方面看,实体资本本身有价值,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资本的职能,它处于实物形式或处于货币形式。虚拟资本只不过是纸制复本,是资本的“所有权证书”。从量的方面看,由于资本掺水,股票价值大于实际投资的量,同时,股票价值通常又比它的票面价值高,所以虚拟资本的数量总是大于实际资本。另外,虚拟资本数量的变化取决于各种有价证券的发行量和它们的价格水平,它的变化不一定反映实际资本的数量。

虚拟资本的风险性。虚拟资本只是权益凭证,它的价格虽然也像一般商品那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由于虚拟资本价值本身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大起大落是虚拟资本价格运行的常态。另外,信用交易中的保证金交易和抛空机制又加剧了虚拟资本价格的波动,强大的投机力量的存在加重了金融市场赌博游戏的气氛,这进一步加大了虚拟资本的主观风险。

虚拟资本的扩张性。马克思指出:“诱人的高额利润,使人们远远超出拥有的流动资金所许可的范围来进行过度的扩充活动”。用最小限度的预付资本获取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即不断地增殖自身,是资本的灵魂和本能。

(三)信用制度发展和虚拟资本扩张孕育着危机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银行在愈益增大的规模上“制造虚拟资本”。在发达的信用制度下,“很大一部分社会资本为社会资本的非所有者所使用”,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强化到了极限,因而它“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

马克思还深入地论述了信用制度所包含的矛盾,必然导致信用扩张和信用紧缩的转换,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剧烈震荡。在繁荣时期,信用制度惊人发展,对借贷资本的需求得到巨大增加,同时这种需求容易得到满足,造成了停滞时期的信用紧迫。而在信用紧迫时期,有价证券无法转手,汇票也不能贴现,而要求现金支付,这就使经济运行遇到阻滞。与此同时,在信用紧迫和危机时期,每个当事人就会更加只顾自己,资本家之间的利益争夺就会以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一切顺利的时候,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表现为按照各自的投资比例,分配共同的赃物,“但是,一旦问题不再是分配利润,而是分配损失,每一个人就力图尽量缩小自己的损失量,而把它推给别人……每个资本家要分担多少,要分担到什么程度,这就取决于力量的大小和狡猾的程度了”。

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在分析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比较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爆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金融活动,特别是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不力,任其发展,最终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爆发危机。这一观点比较客观地描述了金融危机爆发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也对如何解决金融危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但是,这只是停留于现象的分析,并没有揭示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对金融危机的分析,是从客观规律和经济制度层面来揭示其爆发的原因,是理论层面的分析,与操作和监管层面的分析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

(一)金融市场次贷产品发展导致信用过度扩张

在分析此次次贷危机时, 很多学者谈到了相关次贷衍生金融产品的过度扩张。这些相关的次贷产品作为虚拟资本,通过复杂的交易机制,从表面上看,实现了整个次级房贷的风险共担,而这种风险共担机制反过来刺激了相关产品的进一步过度发展,使得整个金融体系承担的总风险在不断增大。随着危机的逐渐爆发,借贷资本本身的持有者,由于相关虚拟资本的价格暴跌而损失惨重,进而导致持有者的支付能力萎缩。在美国,金融体制已经相当完备、信用关系已涉及到经济生活各个角落,必将会波及到其他商品的生产领域,即使在那些领域中并没有出现大量生产过剩的情况,经济危机也将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全面爆发。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十分清晰的展现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其实质就是以次贷及其衍生物为代表的虚拟资本的价值泡沫破灭,根源在于经济自由主义或说金融创新的无政府主义。金融危机是放任市场的自由主义经济的结果。2001年至2006年美国房价大涨63.41%,房价的一路向上,刺激了银行等抵押贷款机构纷纷降低贷款标准,使得大量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加入了贷款购房者的行列,成为所谓“次贷购房者”。同时通过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特别是资产证券化,与次贷伴随的衍生物向整个证券市场蔓延,金融机构再通过高杠杆运作取得高额收益。在房价上涨过程中,按揭者可以通过再按揭来缓解还款压力,而银行则因为抵押物不断升值而不惧还贷风险,购房者、放贷机构、负责打包资产支持证券的银行和购买这部分证券的投资者,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但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2005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越来越多的次贷购房者无力偿还贷款,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次贷危机由此拉开帷幕。

(二)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为银行资本服务加速危机爆发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信用和银行危机的出现不是监管不力,而是它们为银行大资本的利益服务,直接促成危机加剧。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许多人认为美国政府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不力,而实际根本不是监管不力,而是美国政府为金融资本的利益服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及西欧各国政府出资救市,对一些大银行实行国有化措施,实际上是为保护引发金融灾难的少数金融大资本的利益,用纳税人的钱为其造成的损失埋单。所以,无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还是国家干预的政策,实际上都是为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

(三)金融资本的贪婪性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最深刻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内部结构和外在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追求无限增殖的本性没有改变,且随着当代金融资本的发展和全球性扩张,资本的贪欲更加膨胀,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市场的交易和投机活动,愈益成为资本盈利的重要来源。据资料显示,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总裁约翰・保尔森,通过次级抵押贷款的投资,在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前个人盈利超过30亿美元。2007年,美林和花旗两家银行的CEO分别获益4800万和2560万美元。2002-2007年,华尔街最大的5家金融企业的CEO共赚到30亿美元。而华尔街一贯奉行的为了公司的短期利益而给予高管高回报的激励机制,形成了金融资本扩张的强大驱动力。

(四)生产过剩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从现象上看,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其实质是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对于那些没有购房能力而且信用程度又很低的穷人是买不起住房的,要使穷人也能够买得起住房,就必须给他们贷款,有了贷款就能买房,就会对住房产生巨大的需求,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形成经济繁荣的假象。同时金融机构又把这种住房抵押贷款权证券化,即“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金融市场上交易。这样,一旦在第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整个金融链条的断裂而引发金融危机。

结论及启示

一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危机。关于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有的人认为是美国负债消费模式的危机,有的认为是自由市场模式的危机,这些看法都只看到了危机表面现象,而没有真正触及到本质。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发生的机理:从根本原因上看,无论是生产过剩的商业危机,还是金融危机,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是指与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虚拟资本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它主要通过金融资产及其运动体现。虚拟经济是为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而发展起来的。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是导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到20世纪末,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14.5%,而金融业、保险业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达到20%。经济增长愈益依赖金融业的繁荣和虚拟经济扩张的“财富效应”,金融动荡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就难以规避。我国经济发展坚持了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正确方向,并保持了长期的持续较快增长。不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同时注意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适当比例,决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增长业绩而一味放任金融资产泡沫的生长,制造虚拟的财富效应。

三是要注意实体经济中的潜在“生产过剩”。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另一个启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高度发达,使得发生在某一领域的“生产过剩”有可能出现全面的传导,不仅是在它的上下游行业,甚至在一些和它并不直接相关的生产领域之中。美国次贷危机虽然仅仅起源于房地产市场,但破坏程度不仅波及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而且对全世界经济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其本身具有投资品的性质,随着房价的上升,人们的财富随之增值,从而间接带来了整个经济的投资热情高涨,为实体经济中更多领域的“生产过剩”埋下了伏笔。

四是金融创新要适度。金融创新是双刃剑,是高盈利与高风险并存的。远离实体经济而又超脱监管的金融创新,使得金融链条变得脆弱,蕴藏着极大的系统性风险。我国在推进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以美为鉴,金融创新要立足于实体经济的需要,防止盲目过度创新。

五是对金融资本的贪婪行为要进行节制和限制。正是金融资本在无节制的贪欲驱动下的疯狂和冒险行为,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随着实体经济的壮大,金融业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资本经营和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也将会进一步扩展和提升。但是,对金融资本图谋暴利以实现贪欲的行为加以必要的节制和限制,也不容忽视。对于国内一些金融高管以华尔街高管的高薪为参照系,负赢不负亏,坐享离谱的高薪,早已有不少异议和质疑。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的进程中,应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薪酬加以规范,对高管的薪酬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制。与此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广大投资者克服盲目追求过高的回报率甚至一夜暴富的心态,使他们的投资行为趋于理性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金融理论知识范文5

关键词:金融监管体制;分业监管;合理性;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

1979年以前,我国采取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金融监管发展很不健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政策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金融监管业也伴随着金融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我国进入了“集中统一”的监管阶段;随着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步伐加快,1992年以后,我国先后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简称“三会”),并于200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规范了金融业界与金融监管实务,完成了央行监管权力的分转,实现了由“集中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的过渡。

二、分业监管体制存在的合理性

纵观历史,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与一国经济、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就目前而言,分业监管体制在我国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一)分业监管体制与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相一致。“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到“分业监管”体制的转变,正是我国经济由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对世界开放,逐步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二)分业监管体制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在仍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金融市场下,实行分业监管不仅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对各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有效指引,还能形成促进各行业专业化发展的氛围,提升其发展速度。而且由于我国三大行业的发展不均衡、目标不一致,各行业的监管标准也难以协调,因此,分业监管就成了不二选择。

(三)分业监管体制符合目前我国金融业的经营方式。监管体制是为了更好的对金融业进行监管,使其得到稳定长足的发展,从根本上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我国虽然也出现了一些金融控股公司,但数目不足100家,我国三大金融行业的业务分界线依旧存在,这也是目前分业监管持续至今的客观因素之一。

(四)分业监管体制是实践的选择。在分业监管体制运行的过程中,我国承受住了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甚至连目前仍肆虐世界的次贷危机也没有动摇我国金融业运行的根本,这从实践上证明了这种监管体制对于规范我国的金融秩序、降低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整个金融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 我国监管模式遇到的挑战

日益凸显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和国内分业监管体制的失灵更加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来自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金融市场的大门向国际敞开,平等、互惠的原则在为我国带来贸易便利的同时,也对我国金融行业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首先,混业经营的融资渠道更为广泛,相对于分业经营具有更好的竞争力。因此,拥有熟练技巧和丰富经验的外资金融机构的入驻将对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的构成了巨大威胁。其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使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然而分业经营相在融资方面的劣势,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金融业国际化的步伐。

第二,来自国内市场的挑战。为了应对外资金融机构带来的挑战,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从2006年开始,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大型银行都纷纷涉足保险、证券等行业或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的态势开始在我国显现。然而,这种混业经营的模式与我国分业监管的模式并不匹配,在分业监管模式下,各监管当局更加关注与控股公司下各个子公司业务的运行情况,“三会”的监管重点和目标不一致,使得每个部门都只侧重于各自的监管目标,从而不能准确全面的评估该金融机构的风险,造成了监管的失灵。

第三,融创新模糊了业务范畴,交叉业务的诞生造成“监管真空”。各金融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大力加强对金融工具的创新,也直接导致了三大传统业务范畴的交叉,降低了监管效率。

第四,消费者利益保护的缺失将影响市场信心,从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截至目前,我国仍没有一部关于“金融消费者利益保护”的明确法律文件。即使是在近年次贷危机的冲击、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仍未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如长期放任,必会动摇存款人对于金融机构的信心,从而降低资金运行的效率,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

四、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监管体制的合理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必将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研究课题,据此作者建议:首先,在目前“一行三会”的体制下,增加对于交叉业务的监管组织,并依据市场业务情况及时更新其监管范围,缩小目前的“监管真空”范围。其次,设立“三会”之间定期的信息交流机制,并颁布相关的法律确定其地位和权利。这样不仅保证决策者可以更好地掌握市场运行的情况,并作出有利于市场运行的政策决定,还能加强“三会”进行沟通和协调,在保证金融业稳定有效的运行的同时为分业向混业体制过渡做好准备性工作。再次,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研究小组”,专门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并颁布关于金融控股公司在运行过程中所应遵守的具体准则(包括对市场准入、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细则等)。这样的模式,不仅能促进监管的有效性,避免重复监管,还能发现和解决混业经营和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举两得。第四,设立“混业经营及监管研究小组”,集合专家力量对各大金融机构业务进行合规、合理的引导,保证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高质量过渡。最后,无论是在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亦或是两者的过渡时期,明确细致的消费者利益的保护都应迅速被提升到法律的层面上来。我们必须明确并牢记,只有消费者的信心得以稳定,才能有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健运行。

参考文献:

[1]谢平,等.金融经营模式及监管体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金融理论知识范文6

0引言

现代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经济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形势风云变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压力。我国经济在机遇和挑战中艰难前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也推动了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也对国际金融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金融是一门变化着的学科,然而传统的国际金融课程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相关实际案例操作和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等涉及很少,尤其是对社会经济相关形势的具体分析都很少涉及,造成学生只懂理论,却不懂得运用的局面。现代教育教学改革正是意识到这一点,也因此推动了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改革。现代社会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国际金融课程不再只是建立在高高在上的理论之上,而应该将其深入到细微的经济生活中,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实际金融工作中的理论运用能力,普及国际金融相关的法律知识,开拓学生视野,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优秀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1对国际金融课程进行改革的意义

1.1提高学生内涵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国际金融知识内涵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难成为当下社会急需解决的现象,而造成部分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的知识基础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要解决就业难问题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优秀金融人才,不仅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能准确了解如何进行实务操作,了解金融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帮助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国际金融知识水平,辅助解决。

1.2有利于发展优秀人才

有利于国际金融相关企业行业的发展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才作为支撑,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出现很大的危机,这种情况下,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当下经济环境的国际金融企业人才,帮助企业应对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双重挑战。国际金融课程的改革有助于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金融行业人才,在向社会源源不断输送更加优秀的新鲜血液时,也为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有利于国际金融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贡献。

2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现状势

2.1教学模式单一

国际金融教学思想意识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理论知识的层面上,教学模式也以课上课下的理论分析教学为主,教师为主体主导着整个教学的进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学生对国际金融知识的兴趣程度不断提升,然而单一的教学模式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成为影响国际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果。

2.2缺少优秀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师队伍

学生对国际金融课程的理解绝大部分来自于教师的讲解,而学生能不能在课堂上就有机会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的经济情况结合起来,就是在考察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素质。虽然目前我国优秀的金融教师并不少,但主要集中在重点学校,而一些非重点学校虽然设置了相关课程,却没有相配套的教师资源。由于优质的教师资源没能实现共享,不仅不利于非重点学校国际金融专业学生的成长,而且由于优秀教师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而也是对教师资源的浪费。

3金融课程改革途径

3.1教学目标的改革

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金融。金融的发展对金融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国际金融方面表现得更为紧迫。为培养相关人才,国际金融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教学的目?擞Ω么优嘌?理论人才转移到培养实干人才,通过有计划的培养和教育,不断修正教学目标,为培养出更多的有时代特色,既懂得理论知识,又精通实务操作,了解过金融相关法律规则的高质量国际金融人才而努力。

3.2重视运用案例教学法

国际金融课程教材经过严格的筛选之后确定下来,虽然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都会被排除在课本之外,而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某个理论知识,又不至于造成闭门造车的局面,此时就需要教师灵活的运用金融学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提升。首先,案例教学应该贯穿金融教学的始终,从上课导入课程主要内容开始,到中间各种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最终对理论知识的总结,要让学生养成带着案例学习金融理论知识的习惯。这种做法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有利于课程向着需要的目标方向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