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1
关键词: 大学生 国防教育 励志教育 载体选择 载体运用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为什么要对天之骄子——大学生开展励志教育呢?当前,有少数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没有奋斗目标;价值取向扭曲,缺乏自我认同;对人生没有信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精神,等等,甚至还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当然,原因多方面的,但归根究底是没有远大志向,缺乏励志目标。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1]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励志教育是高校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励志教育的现状
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唤起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大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成功品质,激发大学生潜能的教育。[2]励志教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思想性和崇高性的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主体性与示范性的结合。其中,教育的主体性体现在对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的把握和运用上;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对教育的形成和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3]教育的示范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他人的思想、行为等对受教育者产生一定影响的特质。
首先,励志教育历来十分受重视。我国古代的尚志理论注重人生志向的确立与坚持。古圣贤们十分重视立志。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4]孟子在《文说》中强调人贵立志,“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其次表现为意志,强调人要以顽强的意志坚持和实现自己立下的志向。孔子十分注重坚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西方国家也重视大学生励志教育。近20年来,风靡全球的成功学教育就是一个例证。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励志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不足。目前,大学生励志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对大学生励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多数高校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轻视励志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有明确的要求,对励志教育的要求却很模糊。可以说是,讲教书,忽略了育人;讲授业,忽略了传道。尽管大部分高校开展了励志教育,但也存在走过场的现象。二是大学生励志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在教育内容上,不能针对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给予及时、准确的解答。其次,在教育方法上,不能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专业类别、入学生源差异、家庭环境和性格特质等特点,开展励志教育。最后,在组织形式上,往往是单纯的理论说教,而不是启发式的互动教育,缺少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因此,大大降低了励志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励志教育的载体选择
载体是任何教育活动的客观存在。开展大学生励志教育同样离不开载体。选择什么载体,反映教育者对教育主客体现状规律的认识程度。在励志教育中,载体的选择运用直接决定或影响着励志教育过程展开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如果载体选择恰当、运用合理,就能促使各要素之间良性互动,使励志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反之,则会使各要素互相制约,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由于国防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国防教育能与大学生励志教育建立起有效关联,形成完美的结合体。其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具有相同性,都包含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等等;二是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是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三是在功能上具有同一性,都能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坚持科学的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强和艰苦奋斗精神。国防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备受广大教育者的青睐。
国防教育是众多具体载体构成的系统载体。各种具体载体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体现一定的特质,所承载的内容,彰显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在选择载体时,应考虑励志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形式等要素,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首先,紧扣励志教育的内容,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载体,实现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如,培养大学生的意志,选择军事技能教育载体,就比革命传统教育载体更恰当。其次,注重载体的可操作性,对那些不能被教育主体所运用的载体必须摒弃。例如,战争是彰显成就意识的最高手段。但我们不能为了让大学生体验自我成就感,而发动一场战争,也不能组织一次军事演习。最后,科学认识载体,有效把握载体的形式和特征。每一种载体都有其短长,要准确地掌握各种载体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根据教育主体自身的特点与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运用。
三、大学生励志教育的载体运用
在大学生励志教育过程中运用的革命传统教育载体、革命传统教育载体、军事技能教育载体、军事理论教育载体、国防教育活动载体等,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价值与效果。
大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2
关键词:多元智能;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
音体美专业学生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英语水平较低的群体,有着显著的个性特征。他们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沿袭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成为被灌输者,由此导致学生不想学,教师不想教的局面。
就智能的本质来说,智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个体通过运用其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难题,并且能够创造出有效的产品以供社会使用的一种能力。从智能的结构来看,智能不再是特指某一种具体的能力或是几种能力的组合,而是相对独立、系统的八种智能;智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能够跨时空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的某一种特质,而是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的并被特定的文化所重视的能力。这为今天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一、多元智能理论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支点
大学英语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人们在一定的文化和情境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人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智能。多元智能的核心是通过问题解决促进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问题解决既是多元智能发展的条件,又是多元智能发展的途径,而离开实践及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多元智能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在音体美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再也不能把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定义在卷面成绩或词汇量上,而是要注重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要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使得学生机械地去背单词、背短语、背语法结构,导致的结果往往是“纸上谈兵”。因为教师忽略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忽略了英语这门语言的交际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在至少学习英语六年之后仍不敢开口讲英语,甚至连很基本的几句交际用语都不能脱口而出。
二、多元智能理论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依据
我们的智力观和智力培养观或课程观应该是与时俱进和因地制宜的。多元智能理论将智力置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音体美专业的学生其专业性质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就业环境有很强的文化性,绝大部分的美术、音乐专业的学生自小就接受文化方面的熏陶,这个专业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很浓厚。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要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作为音体美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师一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充分发挥这类学生的智能优势,因材施教。
三、多元智能理论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视角
我们的改革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多元智能理论把智能结构看成是多维的和开放的。对于音体美专业的学生,学校不能将专业课程只作为其在校时的必修课,只围绕着学生的智能优势来设置课程。大学英语不是可有可无的副科,而是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人才所必备的课程。既然音体美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学学英语,那么我们就更要注重其教材的适用性。笔者所在学校现行的分级教学只是“因材施教”的一个方面。音体美专业的学生基础差,应该在教材的处理上更加合理化,最好能使用与音体美专业更加契合和实用性强的教材。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不是单纯的为了考等级而学英语。
四、多元智能理论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多元智能的差异性和个体化教学的宗旨不仅是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即智能强项或特长。教学过程要因材施教,培养特长,对于音体美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学生在刻苦学习专业课发挥其优势智能的同时,又能学到推动其专业知识发展的英语知识。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每个人都具有八种智能,而且这八种智能是相对独立的,由于遗传、个人所处的环境、个人所受的教育经历及在学习中的努力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智能。每一个个体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哪个学校都没有绝对的差生。
大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3
关键词: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达标标准
【现状分析】
为响应国家教委“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号召,教育界提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仅是智力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而且还要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个性特征、人际交往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现代社会中受过教育的人应是“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适应和如何变化”的人,即一个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经验世界中,对新的经验永远保持敏锐感和好奇心,能不断接受新知识以促进自身发展的人。教师应该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全面开发、培养、考核,让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成长。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于现代教育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支撑】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即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罗杰斯认为,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格独立、有创造能力的人。教学目标既包括知识教育,也包括情感发展目标,即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和适应性的健全的人格。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潜能的实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不是完全否定教师的作用,否定的是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要求、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在学生主动的参与中,享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充满自信感和成功感,不断涌现新思想和创造力。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的关键是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气氛,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创造这种学习气氛。意义学习提出了同感理解,就是当教师能从内心理解学生的反应,能敏锐地意识到学生怎么看待教育和获取知识的方式,知识从学生自己的角度而不是教师的角度出发被理解,产生有意义学习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罗杰斯还把传统教育模式和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进行对比。
罗杰斯认为传统教育模式有以下主要特点:
教师是知识的持有者,学生被看作知识的接受者。
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学生是服从者。
信任处于最低程度,师生之间很难存在双向的信任。
学生不参与对教学目标、课程或学习方式的选择。偏重智能,忽视个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模式的策略是权力控制:奖励和惩罚。
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起推动作用的教师与他人共同对学习过程负责。
推动者提供学习资料。
学生独自在他人帮助下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
提供一种对学习有推动作用的真实、关心、理解、倾听氛围,激起学生的自发学习和成长。
重点是学习的持续过程上,教学生如何学习他想要知道的知识。
决定权在每个人手里,在此基础上做选择的可以是每个学生,也可以是推动者。
每个人通过自律来规范自己的感受、思想、行为和价值。
【教学原则】
由于受到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的启发,意识到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的不足。其特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确保自己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设计的。在这种教学下,学生的活动是受教师的教学活动牵制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受限制的和低效的。而应该实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安排。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启迪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建构为目的。
职高英语教学无论哪种教学过程,其基本要素有:(1)告知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明确学习任务;(2)温故知新,导入新课;(3)呈现新课知识,应用教法,指导学法,围绕重难点,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新知识;(4)多形式练习,强化巩固新知识;(5)知识和能力拓展,完成语言交际时间任务;(6)课堂小结,反馈评价学习效果检测信息,再一次强化教学要点;(7)布置作业。
告知学生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清楚,在这节课上的教学内容,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要有陈述教学目标的步骤,语言要简练明了,要注意陈述方法,尽量把学生学习之后的行为结果陈述出来。明确的教学目标陈述不仅可以为学生确立清晰的学习目标要求,而且可以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提供测量依据。而教学重、难点确定得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无论什么课型,必须有教学重难点要求,否则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不佳,且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提出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目标和重难点是什么,还可以清楚自己的学习重点和达到的标准是什么,教师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标。听课法则帮助学生有意识地采用有效的听课行为和方法,通过自我调节达到最终学习目标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参与度”是指学生学习的参与广度、深度和自觉度。主要考核班级有多少学生在积极地思考提出的问题,反映学生提出或回答问题的深刻程度,以及讨论探究活动的质量,观察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还是消极应付地对付。
【教学标准】
本着以上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了职高英语基础模块第三册第3单元What courses do you offer?的学生课堂教学达标标准,共7课时,两节讲练课。每节课设计了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听课方法和课堂活动参与度等,并在每一项后面加上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打分,作为参考计入课堂学生总考核分。
Unit 3 What courses do you offer?
第1课时
语言知识目标:
offer course certificate schedule tuition fee register lecture homepage application form teaching materials keep pace with
语言技能目标:
听:听Rick和Staff关于质询培训课程的对话。
听Sally向培训学校的David咨询关于成人教育的对话。
说:说Sally的学员信息
教学重点:
如何向培训学校咨询上课的课程。
教学难点:
如何向培训学校咨询上课的课程。
听课方法:选项猜测题目的内容进行打分:2.使用;1.不用。
边听边记,抓住主题句和关键词。
依靠部分关键词合理分析。
说明:(1)每课时前4~6项每项打分1~4分。4.很好;3.尚能完成;2.一般;1.基本不听。
(2)每课时最后2项为:
课堂活动参与度:我是否参与?2.参与;1.不参与。
我参与的活动难度:3.难;2.较难;1.简单。
我是否自觉参与:2.自觉;1.不自觉。
课堂教学效果自我考核总分( )分。
第2课时
语言知识目标:
concept testing materials hand out keeps pace with field
offer further education program teaching material
I’m calling to ask if you offer...
Will I get a certificate after the program?
Are there any part-time courses?
How do I sign up?
What I want to learn is...
It is good news to me that I can register online.
语言技能目标:
听:听Sally向培训学校的David咨询关于成人教育的对话。
说:读Sally向培训学校的David咨询关于成人教育的对话。
用所给句型选表格里的课程简介咨询业余学校的培训教育。
选择语境并表演培训课程咨询对话。
教学重点:
向课程培训学校提出的关于课程名称、时间、证书和注册方式的咨询问答。
教学难点:
如何把口语里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实际语境用合适的语句。
I’m calling to ask if you offer...
Will I get a certificate after the program?
Are there any part-time courses?
How do I sign up?咨询信息
听课方法:跟读与朗读。
准确读对话的单词。
准确读出句子的语调。
用合适问题引出话题。
以实际情况对课文对话改说。
第3课时
语言知识目标:
value overseas employment pressure local impress
tutor support financial inspire overcome give up strongly
enable sb. to do sth. be under pressure support oneself
be confident in sb./sth.
It impressed me that many Australian students earn their tuition fees through part-time employment.
Studying in a foreign country is not easy,but I will never give up.
语言技能目标:
听:听关于Zhang Lin在澳大利亚留学时担任兼职工作的经历的课文朗读。
读:阅读关于Zhang Lin在澳大利亚留学时担任兼职工作的经历。
情感目标:
通过作者在澳大利亚的留学经历激励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在课文里找出作者留学期间兼职工作的类型能识别作者对以后生活的态度。
教学难点:
体会留学经历给作者的生活启示。
听课方法:
用读前、读中、读后的方法阅读。
用略读的方法快速寻找答案。
看上下文猜测生词意义。
理解作者意图。
第4课时
语言知识目标:
It is likely/clear/certain/true/that...
It is a pity/good idea/that...
It impressed me that...
It is said/reported/believed/well known/thought/suggested that...
It seems/happens that...
It is good news that...
It is time that...
语言技能目标:
说:读句子并区别出主语从句和形式主语从句的句子。
写:用提供的主语从句句型写出自己的实际情况。
教学重点:
区别主语从句和非主语从句。
区别形式主语从句和非形式主语从句。
教学难点:
用提供的主语从句句型写出自己的实际情况
听课方法:
演绎法:先讲语法规则,随即举例说明并以大量实践加以应用。
第5课时
语言知识目标:get a certificate offer a course give up confident in
enable...to... have a chance to sign up learn...about
courses the school offers a certificate after the program
experienced teacher where is the school
course cost course’s time part-time courses how to sign up
语言技能目标:
写:使用单元所学语言知识设计一个介绍培训学校情况和如何选择培训学校的网页。
教学重点:
巩固90课时培训学校和培训课程的词汇。
教学难点:
使用单元所学语言知识设计一个介绍培训学校情况和如何选择培训学校的网页。
讨论在选择学校时会问的问题。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育作用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实现学习认知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启迪和帮助下,学生体验、感知、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教学过程也是实现教育作用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改变,让他们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人;同时教学过程也是促使学生心理成熟变化的过程,学生经过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意志不断升华,确认和形成的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学家有个实验,一些教师认为当务之急是“帮助学生自己思考和独立”“让学生参与”,这些教师是积极倾向组;另一些教师认为,当务之急是“让学生听话”称为消极倾向组。第一组学生比第二组有更多的积极态度,在一种被尊重理解的课堂氛围里,每个学生都感到被其他人喜欢,对自己、对学校有积极的态度。
因此,教师不该把时间只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必须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应该推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重视非智力因素。应该提供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学习过程,参与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结果评价的决策。应该意识到人的天生潜能是积极的,以潜能论为基础的“学生为主”的教学理论重视个体的独特性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提出学生的自我考核,是指由学生自己负起考核自己的责任,看自己的行为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人本主义理论的优势相对于传统课堂,在这种有利于成长的气氛里,学习更加深入,学习提高会更快,原因是学习方向是自我选择的,学习是自发的,整个人的感受、情感、智力都投入到这一过程。
但也应该看到,对于使用以人为中心教育模式的教师而言,他必须面对与他人分享权利和控制权。因为不知道学生能否信任,教师要冒险。而学生则已经被指导了这么多年,他们渴望保持这种告诉他们去做什么的安全感。遵从比负责任、犯错误容易。
参考文献:
[1]关世民.基础教育教学基本功.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7.
[2]张奇.学习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06.
大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4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理论 体育专业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应该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理念,从更深的层次使学生了解体育、认识体育,从而在其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自觉地从事体育锻炼。鉴于此原因,有必要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体育理论课程的传授。
一、开设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却是参差不齐,而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体育的热爱程度、参与程度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效果。
首先,大学生必须有终身体育意识,即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培养的终身都具有的从事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将会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开设体育理论知识课程,从思想上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之了解体育的目的、体育的本质和体育的功能,更进一步的形成自己的体育理念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
二、开设体育理论课程的必要性
文献研究表明,我国高等院校目前的体育教育理念与管理还有相当一部分停留在较原始的水平上,认为体育课就是简单的活动身体、跑跑步、打打球而已,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体育实践课教学也是按照“学艺与练功”的方法进行,只注重近期的教学效果,而淡化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导致了学校体育竞赛投资大大高于体育教学投资。
1.提高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理论课是实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教学计划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增强体育能力,培养自觉参与身体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理论指导实践
体育理论可以对体育实践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详尽的计划,选择合适的方法、手段、器械以及如何应对体育锻炼之中遇到一系列的突发事件、意外的运动损伤等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运用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来指导体育实践,才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设体育理论课的相关内容
体育理论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分为必修和选修课两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的,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不可能全部开设,只能是有针对性地开设与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体育锻炼指导、运动损伤以及身体的养护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四、开设体育理论课程的形式
1.开设选修课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把体育理论纳入公共选修理论课教学之中,像其他课程一样,设立一定授课时数和学分,而不是把体育理论课作为实践课的“附属品”,和实践课捆绑进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实际情况,学习和锻炼的需要以及兴趣爱好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自己喜爱的教师。
2.重视体育实践课中的理论渗透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理论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个相互交融的整体。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向学生穿插传授有关体育方面的知识、理论,解决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在课间、课下也可以与学生交流、探讨、传授体育理论知识。这样的交流与传授既贴近学生体育生活,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开设讲座
根据学校开课的情况、季节时令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把体育理论知识按照一定标准和体系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传授。教师可以把自己研究的较透彻的理论在讲座上传授给学生;或者是定期聘请一些专家进行讲座,就目前体育运动中的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手段以及一些先进器械的使用进行讲授,使学生获得更大的信息量,更加科学的指导他们的练习。
4.充分运用网络资源
在电子技术发达的今天,网络是一个最不能忽视的资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体育知识网页,根据体育理论知识的分类,在网页上设置不同的模块,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与自己相关的知识;也可以是论坛的形式,让学生可以自由发言,相互讨论,教师可以定期做客,回答学生的问题,以满足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需求和解决体育锻炼等方面的困惑。
大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5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北京体育大学艺术体操专项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较弱。艺术系艺术体操专项学生的综合能力较低,原因在于这些学生来源于运动员,从小就注重专业技能提高的训练,经常在训练场地学习,很少接触外在信息,思维模式比较单一固化,导致综合能力比较偏低。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虽然接触到比较广泛的外在信息,但是艺术体操专业知识比较薄弱,学习阶段基本处于泛化和分化阶段,对艺术体操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艺术体操编排综合能力也比较低。
2北京体育大学艺术体操专项学生编排实践现状
调查显示,8%的艺术体操专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进行编排实践,36%的艺术体操专项学生经常进行编排实践,53%的艺术体操专项学生偶尔进行编排实践,3%的艺术体操专项学生没有进行过编排实践。北京体育大学艺术体操专项学生的专项编排实践活动存在一定的不足。编排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学以致用的体现,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编排的过程,又可以加强知识的学习。通过反复进行实践,进行评比,学生的编排能力则会有较大的提高。
3北京体育大学艺术体操专项学生编排能力培养的途径
3.1教师对教学编排方法的引导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教师的教学能给学生启发,使学生在观察、模仿、思考中,从教师的教学中寻找、总结出组合的方法和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创建能力,激发出自身内在的潜力。
3.2注重艺术体操专项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艺术体操学习过程中,专项训练一直处于主要地位,理论知识的学习比重相对较低。理论知识不扎实,学生就不能够完全理解动作技术,不能够深刻体会动作要领,对动作的应用也就会模糊不清。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不断地联系实践,在训练中,就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严重不足的,学生应该课下积极主动学习,艺术体操理论知识才能逐渐提高。
3.3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通常是指一个人对艺术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评价和创造的能力。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聆听、观看有关艺术作品或直接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审美能力,提升艺术素养。例如多听演唱会,多参加画展等等。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坚持与努力。
3.4加强艺术体操的编排实践
实践出真知,唯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艺术体操编排能力的提高,更要多增加编排的实践活动。在编排实践中,不断进行评比,才能逐渐提高。
3.5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33%的学生给的建议是多看多学多分析。多看就是多观摩视频、训练、比赛。观摩视频、训练、比赛,不仅仅是指艺术体操内容,还应广泛观摩相关内容,例如舞蹈、花样滑冰、花样游泳、健美操、自由体操等等。多学多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加思考和分析。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开阔学生眼界,拓宽思路,激发创造性思维,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编排时增加新的感觉。
4结语
大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6
1.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以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本文的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过多
体育专业技术是体育教师的“门面”,也是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 体育教师心里都有“重技术”的情节,除希望自身有别人无法比拟的专业技术外,同样希望自己的学生也能够拥有精湛的技术,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非常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技能培养是有其必要性和道理的,但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要培养学生“技术决定论”,拥有了技术就相当于学习非常成功,这样会使学生轻视理论知识和其它方面技能的学习。人们常比喻,有人肚子了有一桶水才能倒出一碗水,有的人肚子了有一壶水就能倒出一碗水,这则比喻是说明人与人之间“教”的差异。
2.2 理论知识过于繁多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对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讲,一定的理论知识是必要的,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的调查了解,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科目与其它文科专业相差无几。体育专业的学生有全校都上的英语、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就业指导、国防教育等,有理科学习的数学即统计学,生物力学,有自己本专业理论知识解剖学、生理学、保健学、营养学等十几课程,再加上技术课,如篮球、足球、排球、田径、武术、体操、健美操、游泳、小球类的教科书等。从上面的列举中可以知道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过于繁多,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知识不能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养成走马观花式的学习习惯,不利于体育专业学生良好的培养。
2.3 学习的专业技能与现实结合不紧密
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培养方案陈旧,不能够因地制宜进行创新和改革,很多课程的设置不是因为学生的需求,而是根据现有的实质结构进行设置的,培养方案脱离现实经过于严重,必定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学生走入社会很难找到对口的单位和如意的工作,及时找到相应工作,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很多都是过时的,或是根本用不上,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培养的质量和规格,长期以往,就会挫伤在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体育专业的招生情况。高等院校师范类学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要不断根据社会发展的大局和自身所处的环境进行调整和改革。当然,不断的改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物力,而且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首先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新的知识武装自己,不让自身的知识落后,其次场地等硬件设施也要跟得上。改革并非易事但没有改革就没有学校的勃勃生机,没有创新就没有了活力,改革是发展的驱动力,要想发展就必须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
2.4 社会实践增强
学校把学生从象牙塔里直接推向社会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近些年大学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形势严峻。如何能够让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步入社会很快的找的自己的位置,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一课。在校园里有学校、老师和家长庇护的学生已习惯过这种舒适的生活,一旦步入社会就会感到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很难很快的融入社会,甚至有些学生在社会工作了很多粘人无法适应社会环境,因为他们对于保姆式的生活在心里一扎下了根。其实学校已意识到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影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得以运用。通过调查了解高师学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实践在时间上和数量上较以往都有所。实践活动有学校实习发展到社会实践,现阶段是现有在校实习后再到社会进行实践;在时间上有过去的两三个月,发展到现在大学后三个学期社会实践活动贯穿始终;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社会使用能力,同时为今后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