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病句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病句笔记范文1
就语文学科而言,从小学算起,至初中毕业,已经学了整整九年了。加上身处母语的环境,一个人初中毕业,语文基本能力已经具备,高中三年怎么学?怎样做到在快乐学习语文、提高学科素养的同时,培养应试技能?这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经历了多年的高三教学之后,本人总结出一套高中语文学习的口诀:“基础知识经常炒,字词三角来理好。圈点划注做符号,重要注解要记牢。古今美文境界高,诵读摘抄不可少。勤查词典字练巧,观察身边记思考。金牌节目常看到,语言交际把意表。”
这套口诀式的学法指导,有些是从应对目前高考的应试角度,有些是从大语文观和终身教育的角度做出的总结。现阐明如下:
其一、基础知识经常炒,字词三角来理好
这是针对我省目前语文高考前四道选择题的考法来定的学习策略。“前四道”指的是拼音、错别字、成语、病句等基础知识判断选择题。这些基础知识选择题要经常去做,每天强化,贯穿三年。不妨化整为零,分散在平时的练习中。在文本教学中,也要求对每篇课文的字词,都从音、形、义三个角度加以整理。这样课课落实,平时测验前三道选择题命题材料均来自课文,学生考起来很顺当。为了让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字词进行规范整理,特别设置了一个表格式的阅读笔记。
“课内外阅读笔记本”设计模式:(以散文《十八岁与其他》为例)
第 篇 阅读时间: 年 月
日
而积累的主要途径有四个:一是摘抄,二是朗读,三是背诵,四是训练。尤其是朗读与背诵是积累的关键。放声朗读,是优良之传统,古代人把上学叫做“读书”,可以看出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对“读”的重视程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语文就应如此啊。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放声朗读才能读出语感情味。
课堂内精读课文,反复的诵读,在朗朗的书声中激发兴趣情智,积累哲思妙语,提高语文素养。
课堂外可以泛读浏览与语文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来学习。
总之,报纸杂志常翻阅,买书看书做书虫。这样才能达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生活中你才能气度不凡,有道是: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
其四、勤查词典字练巧,观察身边记思考
首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语文,有几本工具书是必备的:《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等。词典是最好的也是最便捷的老师,要求学生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
其次,练写字,提高硬笔书法水平。实践证明从抓书写入手来抓学语文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再次,强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领悟身边的情与理。并勤于练笔。古人说:“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我手写我心。日记又称随笔,可以随性而写,可以畅叙幽情,可以表达理想,可以指点江山,议论时事。
其五、金牌节目常看到,语言交际把意表
时展,科技进步,电视网络传媒很发达,优秀的电视节目也是学语文的重要课程资源。要一改部分家长认为看电视不利于学习的错误观念。向学生及其家长推荐各电视台优秀节目,并设法让学生经常观看。
高中语文病句笔记范文2
引导;新课程;学生;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268-02
课改之风吹遍了各阶层学校,高中语文新课程也已开始推开。它的主要特点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三个维度来设计教材,特别强调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 新课程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是一场深刻的改革。作为高中学生应该怎么学语文呢?
1必须全身心沉浸在语文这一美丽的世界中
语文的内涵涉及现实生活、纷繁社会、人生命运、思想情感。她是所有学科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其独特的美。当我们步入语文的世界,就步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们学习语文,就是在不断地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和丰富美。我们说话、我们写字、我们阅读、我们作文,就是一个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和丰富美的过程。语文,似乎是在教诲人去如何完成那光辉灿烂的人生之路,而这种教诲却是潜移默化的,是对人生的一种熏陶和感染,完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永远和人生相伴。人生的路有多长,语文的路就有多长。人类的路有多长,语文的路就有多长。
2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使之成为广泛学习语文的平台
新教材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编排体例也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的一个个专题,希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简单的只学习一些语文的知识。新教材中的课文,绝大多数是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和伟人或名人佳作中精选出来的,这些课文里本身就含有许多语文知识点,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过程。如果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习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就真正成为了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
3必须持之以恒地做好积累工作,练好语文基本功
一个人的语文修养的高低,取决于其语文基本功是否扎实。同学们进入高中后,首先,要努力使自己学会说一口流利而较标准的普通话。平时在听老师示范朗读,听电台的广播以及看电视台的节目时,留心学习他人正确的发音及朗读的技巧;早读时大声朗读课文,并请老师、同学帮助自己纠正错误的发音。学习语文,既要重视书面语言,又要重视口头语言。朗读,可以锻炼口头语言,帮助你学好语文。朗读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控制声调的高低,最重要的要理解课文的词句,边读边思索,边读边体会它的思想感情。朗读得好,就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就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其次,要努力使自己写一手端正而潇洒的字。第三,要努力使自己养成“我手写我心”的写作习惯。写作的过程,其实是创造的过程,创造出新的语言,新的形象,新的境界,新的观点,甚至于新的表现形式和作者全新的思维方式。
至于借助于语文笔记做好语文知识的整理工作,这是传统的学习法,在新课改中也是万万丢弃不得的。有关知识点、运用实例、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例题、病句典型、文学常识、诗词名句、写作技巧、阅读要领、错别字、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义显著不同等等,这些都永远值得我们抄在自己的语文笔记簿上。
4在互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辩论,以便提高自己立足社会的综合素养
语文新课改或者说高中所有学科的新课改,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同学们,是要求同学们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如果同学们还像过去一样满足于教师的“满堂灌”,习惯于“题海战术”,沉醉于“书本知识”,那么,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变革中,你无疑是一个落伍者和失败者!像江苏版和全国版语文教材,每个模块都提出新的学习方式,如体验式学习、问题探讨及文本研习等,这绝对不是形式主义。传统的学习就是文本研习,而现在强调感悟体验,形成语文素养,在活动中学语文!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老师的课堂在渐渐发生变化了,比如文言文教学,过去老师是串讲,现在有不少老师则先让学生充分预习,提出问题,课堂上则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高中语文病句笔记范文3
关键词:高考语文;思考;转变观念;教学民主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32-03
2012年高考后,人们又像往年一样对高考语文试题评头论足、说三道四。作为一名高三语文老师,当然关注高考,但在此并不想对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发表什么评论,只想对试题所体现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方向进行思考,反思我们高中语文总复习的课堂教学改革,使之更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更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及发展方向,更适合时展要求。
高考后,许多考生在谈对2012年语文试题的感受时说:“不难,就是别扭,做时没准,做完没底。”老师们则总结说“一看不难、一做不对、一改必错”。这让我想起了钱钟书《围城》中的一句话:“看学生作文就像洗脏衣服,过几天来一批,该哪儿脏还哪儿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想这和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贴近生活有关。因为2012年是河北省使用新课标卷的第二年,试题题型和去年保持一致,学生们经过一年的训练,题型稳定让他们感觉不难,再加上2012年试题从文本阅读到语言文字运用,所选语料没有生僻词语,都是常用字词、语句,涉及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病句也是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题型大多也是学生经常练的,所以一看题目感觉不难。但是,由于考题选择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点进行考察,陷阱比较多,模糊性强。如果考生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不做生活的有心人,对身边发生的事件熟视无睹,对常见的语言现象不求甚解,知识掌握欠精确,那么,对第13、14题这类的试题,就感到似曾相识,但又无从着手,再加上高考的环境特殊,使得不少考生受不良心理因素影响,出错几率就比较大。我认为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考的就是学生的文化底蕴、语文素养,这正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最高要求。学生只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语文素养,才能适应高考,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这对高中语文总复习教学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利用好语文教材,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在高中最后一年,以什么为抓手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复习效率?我认为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一、直面现实,分析现状,找出症结
2012年高考后,曾听一位同事无限感慨地说:“高考这样考,叫我们语文老师怎么讲啊?越讲,学生越不会,唉,不会讲了!”这句话让我深思了好几天,我觉得一个“讲”字暴露出了我们语文教学存在的致命弊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以讲(教师讲解文本)代读(学生的阅读实践)、以听(学生听讲和记笔记)代读现象严重。在阅读教学中,即使注意启发学生思考的老师,也只是在知识层面“诱导”学生与老师达成共识。既没有教给学生解读文本(从语言材料中提取信息)的方法,也没有指导学生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训练。课堂上老师用得最多的是嘴巴,学生用得最多的是耳朵,师生都很少用眼睛。老师们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只顾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倒”给他们,片面地认为只要我“讲”完了就完成任务了,而很少关注学生掌握的情况,更舍不得把课堂有限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觉得那样太浪费时间,不如自己给他们“讲讲”省劲。还有个别老师觉得学生活动,半天说不到点上,也没有足够的耐心给予指导,从而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扼杀在了萌芽中,结果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另外,学生要复习的科目多、任务重,加上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有些同学戏称“语文不学也会,越学越不会,”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学习效果立杆见影,急功近利的学生也就舍不得把宝贵时间应用到文本阅读上了,更不要说课外阅读了。这样学生语文能力差就不足为奇了。
这使我想起了1978年吕叔湘老先生的尖锐批评:“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94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时隔三十多年,虽有无数优秀语文老师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是语文教学的现状仍不能令人满意。而在语文教学的诸多内容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可谓是耗时最多而收效甚微的一个。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了那么多课文,最终却很少有人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具备独立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这使得历届高考中现代文阅读失分最多,现代文阅读成了语文学习的“老大难”,老师平时讲的方法技巧,一到考试时就扔到了爪畦国,还是跟着感觉走,令师生都感到头疼。对此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失败,不能不令每一个有责任、有担当语文教师的深思。
为什么那么多语文老师费力不讨好,劳而无功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作为普通老师,不便品评其他,只想就我们本身略作分析。我认为原因有三:一是教师缺乏理论学习,教学观念陈旧。老师们平时教学任务繁重,整天忙于日常的教学工作,无暇及时进行理论充电,高屋建瓴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能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影响了教学效果。二是教法“散装零售”,机械重复,使学生难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教与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显然严重违背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为迁移而教的有效教学原则,不能实现能力迁移,提高不了语文学习能力。三是学习方式陈旧。学生的学习方式仍然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主,未能及时实现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自主、主动、合作、体验转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没有兴趣,仅为功利的目的,依靠意志品质强迫自己学习,品尝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效率低下。
二、更新理念,实现“教育场”的转变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文化底蕴、语文素养,决不是老师讲出来的,也不是题海战术练出来的,仅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和课堂40多分钟的分析也是远远不够的。那该怎么办呢?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时俱进。同时要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通过学习认清当前的教育形势,明确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认识自己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终身学习的影响,以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为己任,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勇敢地向传统教育观念挑战,自觉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探索培养适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的全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决非易事,因为作为老师,尤其是中老年老师,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已根深蒂固,多年的教学实践已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和习惯风格,积习难移。尽管如此,时代要求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别无选择,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千方百计改变自己,才能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其次,我们还要更新学生的观念。因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都必须通过他们得以实现,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做以下几项工作:1.分析形势,提高认识。给学生们分析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语)培养高素质人才是许多国家增强综合国力的共同选择。而作为学校教育,我们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打牢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促进学生学会生存。否则,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而被历史淘汰,借此让学生们认识到改变学习方式对他们成长的重大意义。2.运用教育家叶圣陶的教育名言:“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育学生,让他们认识到,“不复需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以激发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内驱力。3.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其主体地位;学习者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重视情感、动机、价值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让学生理解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符合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要求,符合现代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好胜心和自我表现需要的心理特征。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学习成功者的范例,用他们的成功经验,启发、激励学生。以上措施,使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现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到自主、主动、合作、体验转变,对自身成长的重大意义,从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配合老师,实现“教育场”由“讲授场”向“学习场”的转变。
为了实现“教育场”的根本转变,营造良好高中语文的“学习场”,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先导后学,运用范例,使学生认识各类文体的一般特点,努力把握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会学语文,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才不至于无从着手。这要求教师必须熟悉学生们以前所学过的所有文章,了解他们以前的知识体系,使我们的指导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指导学生及时复习以前所学过的各类文体一般知识,实现知识互动,能力迁移。同时组织学生及时归纳整理,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2.根据语文学科的工具特点,按照叶圣陶老先生“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道”的指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能说的,老师绝对不说,坚决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老师绝对不做,坚决让学生做”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则充分发挥其“疏导”作用,组织、指导、督促学生自行解决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决不越俎代庖。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只做他们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督促者。
三、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构建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心理学家测定:人在平静状态下脑中表象数目不足情感状态时的百分之十。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高中总复习时,不仅要注意利用各种渠道,从各个角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要像悉心照顾婴儿一样,注意呵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多鼓励、多指点、多挖掘,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不让任何一个思想火花熄灭。在组织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合作、探究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始终让学生处于情感状态下,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提高学习效率。我们深信这种做法能够创造奇迹。经过前两年的有意训练,现在我的课堂上99%的同学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民主化。绝大多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大有提高,养成了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探究习惯,基本上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已经由过去的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体验、探究学习,实现了“教育场”的根本转变。
高中语文总复习知识容量大,练习量也大,有些老师认为就没法课改了,其实不然。高中语文总复习教学中容易形成审美疲劳,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我们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文言文知识竞赛、疑难杂症诊所、小小百家讲坛、作文论坛等来丰富课堂,注入活力;专题复习要以“先导后学、以学定教、链接高考”的基本模式,根据学情定教法,以“预习反馈——对群学——展示——质疑、解惑——小结——检测”为课堂的基本流程,一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动起来,课堂才能高效。深信坚持课改,会有好的效果。
四、日积月累,滴水穿石,实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在众多的语文教育思想中,张孝纯老先生的大语文思想,始终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我坚信要想加厚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必须营造大语文课堂,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道路。
高中语文病句笔记范文4
我们都知道,“积累”和“梳理”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过程和方法。但在日常语文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是重视了“积累”,却忽视了“梳理”。学生也都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各种资料积累了满满几大本,但用的时候却是茫然无措。由此可见,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老是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积累”的重要性远远不够,还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梳理”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学习中加以落实。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我认为,语文学习具体在梳理时可以这样做:
一、建议学生分门别类梳理知识。
即把知识分门别类加以梳理,就像图书馆把不同类型的图书放在不同的书架上一样,使读者一目了然,查找起来十分方便。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需要应用的时候能够快速地找到所需的知识。例如,可以把语文积累本分为基础知识模块,文言知识模块,阅读习题模块,作文素材模块,错题集锦等,学生可在教师引导下,根据所学教材特点和自身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灵活取舍。
比如基础知识模块,可以对其中的字音、字形、字义,古诗句默写,精美语句等进行梳理,可以使知识积累条理化,应用起来方便快速,也可以更细致的把自己已经掌握的还没牢固掌握的也分开来。在梳理过程中,可以采用卡片摘抄,批注,剪贴报纸等形式,并结合运用好双色笔、彩色笔进行,使之一目了然,从而使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梳理,可以化整为零,既能拿分又不费力。
比如错题集锦,就是把原来所有做过的题订成册,重点在错题上反复背诵,进行笔记整理。一种题型每做三道题就总结一次,定期将各种知识体系、不同文章体裁,其解题思路与技巧在脑海里梳理、过滤一遍,连做题中的思维误区也不放过。
二、立足于课堂,“结”好个性化知识网。
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会不遗余力地备好每一节课,通过整理、总结、归类,把精华、实用、而且贴近高考紧扣考点的东西无私的展现给学生,为学生铺就了一条“捷径”,从而避免了学生埋头苦干带来的时间上的过多浪费。因此同学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四十五分钟,根据老师讲解,借助老师的间接经验,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并随时结好自己的知识网。温故而知新。这样坚持梳理下来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梳理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第一老师”。的确,不管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兴趣,趋向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语文学习也是一样,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做好梳理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了,学生就会乐意主动去梳理,坚持去梳理,而不会被动的把语文学习当成一项包袱,一味的为完成作业而积累,为应付考试而梳理,这样常此以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会消失殆尽,把语文当成学习中的负担。
要想调动学生的兴趣,就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体对待。如定期展开各项积累本、错题集的展览;及时反馈学生每天、每周、每月乃至每学期积累梳理的情况,如谁的词语音、形、义整理的清晰,工整,谁的作文素材积累了多少页了,谁的阅读是如何分项科学整理的,谁书写有进步等等,公布张贴,落到实处,做到细处。
每位学生都是渴望得到表扬赏识的,这样通过表彰先进,鼓励弱差,使之融入到积累梳理的良性循环学习中,争相积累,比赛梳理,大家都不甘落后,学习效果自然而然达到最佳状态。
四、精选练习辅助梳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总结整理之外,同学们要选择适当的练习题进行演练,让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有所获。另外,做题时也不要一味地求新、求奇,要注重题型的规范性,其实,历年的高考题就是最好的样题,要吃透、悟懂。多思考出题者的常考点,多比较几份卷子上的相似题,你会有很大收获。
题目在精,不在贪多。更重要 的是做后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恰当的反思,及时总结。积累经验,归纳技巧,找准不足,各个击 破,为今后学习做好提升。
五、做好梳理后的总结工作
进入高中阶段,考试一般都会比初中多,尤其是比较大型的考试,更是检测我们所学的好机会,不要太在乎成绩的高与低,而应在每次的测试中耐心地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想一想哪些是积累梳理过程中做的比较到位的,哪些方面仍需加强梳理。这样,通过阶段总结,更好的调整学习状态,解决梳理中的困惑,必将事半功倍。
高中语文病句笔记范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应用文教学 思考
一、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语文从教材和教学上仍然或延续高中语文教学,或抄袭本科语文教学,过度强调基础性知识和文学教育,忽略了学生写作、说话等现实需要。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生直接面临相对明确的专业职业岗位,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是衡量高职生的主要指标。但一个优秀的人才应该是全面的,现今的高职教育过多重视了技能和理论的培养,高职生的写作水平不容乐观,许多学生不能完整地写出通知、计划、总结。在毕业时,甚至不知该如何写毕业求职信,就更不用说离生活和学习更远的应用文的写作了。高职应用文教学处在教师越来越难教,学生越来越不会写的尴尬局面。
二、提高教师素养,解决“源头”问题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长流水。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要想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教师必须有深厚的应用文写作功底,具备复合型知识,有较全的知识面,了解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还要掌握相关的经济、营销、财务、行政管理等知识。目前职业院校的担任应用文教学的教师大都来自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专业来源比较单一。而且,目前语文教师大都没有从事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训练,除了日常常用的计划、总结、通知等,其他的应用文知识仅限于课本上或者是网络上的理论知识,存在着现学现卖的普遍现象,使得应用文教学不能够深入,效果也不理想。
要想提高应用文教学质量,就必须首先解决教师素养的“源头”问题。要拓宽教师的来源,一方面要多招聘文秘专业的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同时还要从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直接从学校的管理部门聘请兼职教师,这部分老师具有较强的应用文写作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让他们担任应用文写作教学任务,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业务培训,鼓励教师考取秘书行业资格,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三、提倡任务驱动法教学,解决教法问题
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写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绘画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应用文的写作理论和要求往往是很容易理解的,关键在于实践锻炼,由于实践锻炼不够,在应用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写就错”的尴尬局面。任务驱动法将理论和实践并重,这对于直接面向特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需求,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文教学是非常适合的,是值得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包含“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等几个步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任务的提出要难易适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程度,提出任务,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过自铸和协作能够完成。提出的任务过于简单,不容易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提出的任务过难,又会打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因此,任务的布置既要含有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又涵盖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多布置学结、建立、求职信等这些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合的文种。
2.任务分析要简明扼要。给出任务之后,教师要通过启发和帮助,使学生对该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独立或者依次可以完成的子任务,并找出哪些要用到旧知识,哪些需要新知识,从而使学生明确调查目的,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环节,教师既要分析到位,又不要过于详细,要点到为止。如果分析不到位,可能就会使学生对任务要求理解不明确,影响学生的自主调研效果;分析过于详细,又会影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展开探索和实践。
3.完成任务要加强指导。在任务分析完成后,学生开始分组投入到分组讨论任务中去。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及时点拨修正,使学生最终形成知识及能力体系。这个过程不是放羊。师生要有效互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团结协作意识,又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实践操作能力,老师的修正又能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4.任务评价要全面。任务评价是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补讲漏讲部分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是查漏补缺,是修改纠正,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全面,不要有遗漏。同时,要多多地肯定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运用注重形成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目前,语文课程的考试一般是闭卷考试形式,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常占总成绩的70%以上,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要想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必须对应用文写作进行单独的测验和考试。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在一周内下番功夫就能奏效。而注重形成性评价――课内外实践结合,综合评定学习成绩,是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它通过督促学生平时加强演练,使其每一周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而且其进步能在总评价中得到充分体现。这种评价由作业、上课表现、课外表现和读书笔记几方面构成,这样就会使学生放弃“临时抱佛脚”的念头,加强平时的学习和积累。
在评价中也要强调基本功,严格要求学生掌握文体的基本形式和运用母语基本规则,规定如果1000字中出现四处以上的病句、错别字和明显的错用标点符号,则判为不及格;书写或基本格式不规范均要扣分。此外,还要减少死题,多出结合实践的应用型题目,鼓励学生创造性利用材料和结合实践体验进行写作,鼓励合理综合和创新,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
五、应注意的问题
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并不是要将高职语文边缘化,现今就有人认为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只要能让毕业生写好应用文就可以了,这样才符合“够用”和“实用”的原则。这种理论是不可取的,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不仅要强化知识技能的学习培养,而且要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人文并行和人性关怀等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另外,应用文写作教学也是不可以孤军深入的,它是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叙事、说明、议论等基础文体的教学相辅相成的,没有好的语言底子,要想把应用文写好也是不容易的,否则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应用文教学固然重要,但其不能代替整个语文教学,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应在重视应用的基础上多方并进,以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时荣先.新时期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困境与对策.职业技术教育,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