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项目商业计划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产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产项目商业计划书

地产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1

一份完备的养老地产项目商业计划书,不仅是企业能否成功融资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管理工具。一份好的养老项目商业计划书首先应用来说服创业者自己,其次才能用来说服投资者。

那么一份完美的养老项目商业计划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核心问题是需要在编制过程别回答解释清楚的呢?建议从以下19个角度(创业者自己应搞清楚的19个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问题一:你的远景和终极目标是什么?

你的远见是什么?

你要解决什么问题?对象是谁?

你将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公司?

问题二:你的市场机会是什么?市场有多大?

你的目标市场有多大?发展有多快?(未来3-5年)

这个市场有多成熟,或多不成熟?

你是否有资本成为这个市场前两三位?

问题三:介绍你的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或服务是什么?

解决了客户的什么问题?

产品或服务属于红海还是蓝海?

你的产品或服务有什么特别之处?

问题四:你的客户是谁?

谁是现在的客户?

谁是目标的客户?

理想的客户是什么样的?

谁会付费?

介绍一下某个具体客户的例子

问题五:你的价值主张是什么?

你给客户提供了什么价值?

使用/买你的产品,客户的购买回报是什么?

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你是销售具体产品、服务还是一种商业模式?

问题六:你如何销售?

销售程序是什么?周期有多长?

你的销售和市场方针是什么?

你当前的销售渠道是什么?

问题七:你怎么吸引客户?

争取每个客户要花费多少钱?

在不同时期这个费用是否不同?为什么?

客户的永久价值什么?

潜在客户变为真正客户的关键节点是什么?

问题八:你的管理团队有谁?

你的管理团队有谁?

管理团队成员间什么关系,同学、朋友、亲戚还是其他关系?

他们有什么经验?

欠缺那些环节?有什么计划去弥补?

问题九:你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你的收入模式需要怎样才能盈利?

你的盈利受哪些因素影响?

盈利模式上限如何实现?

盈利周期是如何分布的?

问题十:你现在进展到哪一步?

你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技术/产品?团队?财务/营收?

现在进展情况如何?现状和前景是否更清晰了?

你将来的计划是什么?(包括短期、中长期)

问题十一:你的融资计划是什么?

已经得到了什么投资?

希望得到多少投资?比例如何?

资金使用计划是什么?

资金可以支持多久?到那时公司是否可以发展到一个重要里程碑?

你还打算吸引多少资金?什么时候?

问题十二:你的竞争对手是谁?

谁是你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

谁有可能和你竞争,谁有可能和你合作?

你的优势和弱点?

你有什么特别竞争优势之处?

问题十三:你有哪些合作伙伴?

谁是你的销售或技术合作伙伴?当前?未来?

这些合作伙伴有多可靠?

产业链上下游包括哪些合作伙伴?

问题十四:是否符合投资者意愿?

和投资者的方向,经验是否吻合?

投资者对你所处的细分市场是否熟悉?

与投资者现有的投资组合有什么互补,或竞争?

问题十五:你未来3年的财务状况如何?

未来3年或5年平均每年净资产收益率?

未来3—5年的项目盈亏平衡表?

项目资产负债表、项目损益表、项目现金流量表?

项目销售计划表、项目产品成本表?

问题十六:你会遇到哪些风险?

对公司关键人员依赖的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

产品市场开拓风险?

政策风险?

问题十七:你风险防控措施有哪些?

风险控制和防范手段?

风险评估及预防机制有哪些?

问题十八:投资者收回投资的方式有哪些?

拟向投资方出让多少权益及计算依据?

投资方以何种方式收回投资?

回收时间规定?

问题十九:本项目成功关键因素及投资者的保障?

有什么突然因素有可能一夜之间改变你的生意?

地产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2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乙方: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因甲方在中国大陆房地产投资的需要,乙方为甲方提供投融资顾问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条款,以供遵守执行。

第一条 合同期限

1.1 经甲乙双方协商确定,乙方为甲方提供投资顾问服务的期限为一年,即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1.2 服务期限届满需要延期的,甲方应当最迟在服务期限届满前30日向乙方提出续约的书面通知;续订协议的相关内容由甲乙双方根据当时的情势另行约定。

第二条 服务内容

2.1 投资顾问服务

2.1.1 投资前期的投资顾问服务

2.1.1.1 受甲方委托,乙方代为收集信息,进行市场调查,选择房地产开发的类型,寻找有利的投资机会。

2.1.1.2 乙方根据其收集的信息和资料以及甲方提供的基础资料围绕资金筹措、融资方案制定、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进行研究,并出具《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1.3 乙方协助甲方对《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

2.1.1.4 乙方参与设计房地产项目投资架构和交易模式。

2.1.1.5 乙方负责起草相关法律文件并参与房地产项目投资谈判。

2.1.1.6 乙方负责设立房地产项目公司并办理相关工商事务。

2.1.1.7 乙方负责协调甲方同房地产项目所在地政府及房地产相关主管部门的关系。

2.1.2 投资实施期的投资顾问服务

2.1.2.1 受甲方委托,乙方起草拆迁安置与补偿相关的法律文件并参与同原业主的谈判和法律文件的签订。

2.1.2.2 受甲方委托,乙方参与“招牌挂”活动,办理土地使用权的预登记和登记手续,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2.1.2.3 乙方负责协助办理施工建设、房地产销售等过程中需要的审批手续和相关证照。

2.1.2.4 乙方协助甲方对房地产项目资金进行监督管理,保证资金运行安全。

2.2 融资顾问服务

2.2.1 融资前期的融资顾问服务

2.2.1.1 受甲方委托,乙方对甲方指定的房地产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和投资可行性分析。

2.2.1.2 乙方根据其收集的资料和甲方提供的基础资料编制商业计划书及其他相关文件。

2.2.1.3 乙方协助甲方制定融资策略和融资方案。

2.2.1.4 乙方协助甲方对其房地产项目进行包装。

2.2.1.5 乙方协助甲方设立项目公司或对已有公司进行规范化整顿。

2.2.1.6 乙方负责筛选和推荐有实力和有意向的境内外投资者。

2.2.2 融资实施期的融资顾问服务

2.2.2.1 乙方协助甲方对房地产项目进行推介和路演。

2.2.2.2 乙方负责修改和优化融资方案。

2.2.2.3 乙方负责起草《投资协议书》、《融资协议书》及其他相关法律文件。

2.2.2.4 乙方负责引见投融资双方或多方见面直接洽谈。

2.2.2.5 受甲方委托,乙方负责聘请相关中介机构完成评估、审计、验证、法律等相关事务。

2.2.2.6乙方参与融资谈判并积极促成投融资双方或多方签订《投资协议书》或《融资协议书》等其他法律文件。

2.2.2.7 乙方负责督促投资方积极履行《投资协议书》或《融资协议书》的相关内容,争取资金尽早到位。

2.2.2.8 乙方提供资金到位后的其他融资顾问服务。

第三条 服务团队

3.1 乙方至少指派投资专业人员、财务专业人员、法律专业人员、联络人员各一名为甲方提供投融资顾问服务。

3.2 根据甲方需要,乙方可以更换其他人员提供投融资顾问服务。

3.3 甲方应当指定至少一名联络人员和乙方负责联络。

第四条 服务流程

4.1需要乙方提供投融资顾问服务的,甲方应当首先和乙方签订本合同,并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相关费用。

4.2 本合同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甲方应向乙方提供企业基本信息材料、房地产项目详细信息和相关材料以及联络人员的联系方式,以方便乙方建立客户档案,及时为甲方提供优质服务。

4.3 乙方联络人应当于每月5日前通过书面或邮件等方式向甲方负责人反馈上月工作进展情况。

4.4 甲方或乙方或甲乙双方认为对方工作内容或工作进度需要调整的,应当积极与对方协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4.5 涉及到委托授权业务的,甲方还应当向乙方出具《授权委托书》或其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授权文件。

第五条 服务费用

5.1 甲方应当向乙方支付的投融资顾问费分为两种形式的费用:一种是固定的顾问年费;另一种是占募集资金一定比例的融资顾问费。

5.1.1 甲方向乙方支付的顾问年费为人民币拾万元整。

5.1.1.1本合同签订后7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顾问年费人民币伍万元;

5.1.1.2本合同签订后第6个月,甲方再向乙方支付顾问年费人民币伍万元,如果当时本合同已解除或终止,则免除甲方支付该部分费用的义务。

5.1.2 募集资金到位后的10个工作日内,甲方应当按照募集资金总额的一定比例一次性向乙方支付融资顾问费(按比例分段累加计算):

5.1.2.1 募集资金在人民币伍仟万元以下部分的,按3 %支付融资顾问费;

5.1.2.2 募集资金在人民币伍仟万元以上(含本数)壹亿元以下部分的,按2%支付融资顾问费;

5.1.2.3 募集资金在人民币壹亿元以上(含本数)部分的,按1%支付融资顾问费。

5.1.4 《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和编制费用不包含在投融资顾问费之内,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

5.2 为甲方提供投融资顾问服务过程中,乙方发生的交通、住宿、餐饮等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甲方主动安排接待的除外。

5.3 乙方接受甲方委托,向相关行政、司法、鉴定、公证等部门和房地产评估、房地产等中介机构支付的费用,以及其他经过甲方事先同意承担的费用由甲方承担。

5.4 甲方应当通过银行转帐的方式向乙方支付相关费用,乙方银行开户相关信息如下:

户 名: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开户行:

帐 号:

第六条 甲方权利和义务

6.1 甲方必须保证向乙方所提供的一切相关资料都是真实的、合法的。

6.2 甲方应当及时满足乙方的合理要求,向乙方提供所需信息,便于乙方与投资者商洽有关事宜。

6.3 甲方或甲方指定的相关主体或其房地产项目发生重大变化影响投融资顾问合同的,甲方应当及时通知乙方并采取适当措施。

6.4 甲方有权利向乙方了解投融资事项的进展情况。

6.5 甲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固定年费和融资顾问费。

6.6 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自行与乙方推荐的投资者接触并私下达成损害乙方利益的协议或承诺。

6.7 本合同期限届满后甲方没有续约的,在本合同期限届满后三年内,因乙方已经履行本合同约定的义务,而促使甲方与乙方推荐的投资者达成融资协议的,甲方仍必须继续按本合同的约定支付相应数额的融资顾问费。

第七条 乙方权利和义务

7.1 乙方有权依照本合同的约定取得固定年费和融资顾问费等报酬。

7.2 乙方有权利要求甲方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7.3 乙方必须严格履行本合同第二条规定的相关义务。

7.4 乙方应当按照本合同约定及时向甲方报告相关事务的进展过程。

7.5 乙方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促成甲方与投资者签订相关协议。

7.6 乙方应当在甲方的授权范围内行事,除此之外,不得代表甲方做出任何保证或承诺,或损害甲方利益其他任何行为。

第八条 变更和解除

8.1 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8.2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

8.2.1 乙方重大过错,致使甲方遭受重大损失的(“重大损失”是指损失的经济价值在人民币壹佰万元以上);

8.2.2 乙方违反法律规定和本合同约定的义务,致使本合同没有继续履行必要的。

第九条 保密义务

9.1 “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9.2 甲乙双方应对投融资事项涉及的所有商业秘密保守秘密,除用于本合同目的外不用于任何其他目的,不向任何与本合同无关的第三方披露。

9.3本合同终止或履行完毕后,本条所约定的保密义务继续适用,并无时间限制;除非该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已经为公众所知晓。

9.4 一方违反约定,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对方的商业秘密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条 不可抗力

10.1 “不可抗力”指在本协议签署之时不能预见、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或克服、在本协议签署之后出现的阻碍任何一方全部或部分履行本协议的所有事件。此种事件包括地震、台风、洪水、火灾、战争、国内或国际交通故障、政府或公共机构行为、传染病、民众骚乱、罢工和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任何其他情形。

10.2 一旦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受到该不可抗力事件影响的一方的义务在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延误期间应中止履行并自动延期,该方不承担违约责任。

10.3 主张不可抗力的一方应迅速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并在随后15 天内提供不可抗力发生和持续时间的充分证据。

10.4 一旦发生不可抗力,甲乙双方应立即协商以寻求公平的解决方案,并尽一切合理努力,将此不可抗力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十一条 违约责任

11.1 甲方未能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本合同第二条、第六条约定的相关义务,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11.1.1 甲方没有按照约定及时支付固定年费和融资顾问费的,经乙方催告后,10个工作日内仍未支付的,应当向乙方承担数额为未支付部分20%的违约金。

11.1.2 除前款约定的情形外,甲方违约的,应当赔偿乙方因此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11.2 乙方未能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本合同第二条、第七条约定得相关义务,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11.2.1 乙方违约但相关义务仍然可以履行的,乙方应当继续履行相关义务。

11.2.2 乙方违约致使甲方遭受重大损失的,甲方同意不解除合同,乙方应当减少或免除固定年费。

11.2.3 乙方违约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应当赔偿甲方的经济损失。

第十二条 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

12.1 本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甲方是于港澳台注册的法人主体或自然人的,应当同意本合同使用中国大陆的法律)。

12.2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甲乙双方应首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可以向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三条 通知、送达

13.1 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相互发出或提供的所有通知、文件、资料,均以本协议首页列明的地址、传真送达,当事人变更地址、电话或开户银行、账号的,应在变更后3日内,将新的地址、电话或开户银行、账号书面通知另一方。因当事人一方迟延通知而造成的损失,由过错方承担全部责任。

13.2 当面交付文件的,在交付时视为送达;通过传真方式送达的,在发出传真时视为送达;以邮寄方式送达的,挂号寄出或投邮当日视为送达。

第十四条 一般条款

14.1 本合同在履行期间如遇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修改或变更,甲乙双方应依修改或变更后的国家法律、法规更改有关条款,但不影响其它条款的有效性,甲乙双方皆有履行其余条款的义务。

14.2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甲乙双方约定的服务期限届满或本合同解除时终止。

14.3 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由甲乙双方另行签订补充合同,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4.4本合同一式肆份,由甲乙双方各执贰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以下无正文,为签章栏)

甲方:

授权代表:

乙方: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

地产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3

这是Dave McClure在自己博客中分享的一句话。作为PayPal的前高管,眼看着PayPal的几位前同事都创办了伟大的公司,如LinkedIn、YouTube、Yelp、Yammer,他自然不甘落后,创办了500 Startups,一家位于硅谷的投资和孵化公司。

500 Startups近来的发展可谓一路高歌猛进,投资的公司很多都表现不俗。比如,社交媒体营销公司Wildfire Interactive已被Google以3.5亿美元收购,3D打印公司MakerBot被同领域巨头Stratasys以4亿美元并购,云通信服务公司Twilio第四轮融资后估值达5亿美元。

前不久结束的TechCrunch国际创新北京峰会上,Dave McClure应邀做了主题演讲。在演讲前一天,他接受了《创业邦》的独家专访,分享了自己的投资哲学及关注初创公司的一些视角。500 Startups采用的是大量小额投资(make lots of little bits)及增量投资(incremental investment)的策略。在Dave McClure看来,创意、市场、团队都很重要,但产品才是王道。此外,他直言“让初创公司草拟五年规划纯粹是浪费时间,商业计划书也是扯谈,因为早期产品市场定位都还是个未知数,很难做出长远预测。”

关于目前中国的创业环境,Dave McClure认为,中国目前的整体环境与美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些类似,短期内存在非理性繁荣。

当被问及与硅谷知名孵化器Y Combinator(以下简称YC)有何差异时,他笑言:“如果要类比的话,他们可能是Steve( Wozniak),而我们是(Steve )Jobs。”

500 Startups 和YC有何不同?

创业邦:500 Startups如何保证孵化企业一定的成功比例?

Dave:2008年,因Facebook联合创始人Sean Parker的邀请,我加入了Founder’s Fund管理种子基金,期间也管理过Facebook fbFund的孵化项目。一年半后,我创办了500 Startups(以下简称500),一家早期种子基金和企业孵化器。2010年6月,我们拿到第一期基金共2900万美元;同年10月,我们迁入新的办公室,并启动孵化计划;2011年我们共孵化了三期项目,第一期有12家企业入驻,第二期24家,第三期34家。

我们在加州山景城、旧金山、墨西哥城设有办公室,现在旧金山孵化的项目通常是每期30家,墨西哥城每期15?20家。如果每期孵化项目少,成功率就偏低。通常能有20%的孵化公司运作相对顺利,即孵化25支队伍通常会有5支最终脱颖而出。

成立的第一年,我们不断探索到底一期孵化多少家企业、预算多少比较合适。两年后,我们基本探索出了成本收益比合适的孵化模式,也因此开始了国际化进程。目前我们的投资1/2在硅谷,1/4在美国其他地区,还有1/4在世界各地。我们会为来自全球的初创公司在硅谷提供4个月的孵化培训,每年举办3次,同时提供1万?25万美元不等的金额,依据公司估值不同而获得创业团队5%的股份。

创业邦:截至目前,有多少家公司已从500 Startups孵化器毕业?

Dave:300家左右。我们在旧金山共孵化了10期,每期25家;墨西哥城共孵化了4期,每期15?20家。虽然我们和YC、TechStars及其他孵化器存在竞争,但也有合作,比如我们投资了70家在YC孵化过的公司,35家在TechStars孵化过的公司,10家在Seedcamp孵化过的公司。也就是说,我们1/3的孵化项目是直接进入500,1/3先入选YC再进入500,剩下1/3先入选其他孵化器再来500。

创业邦:与YC相比,500 Startups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哪里?

Dave:我尊重Paul Graham(YC创始人),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也许是站在YC的肩膀上,但我们来自不同的世界。如果要做个类比,他们可能是Steve Wozniak(早期苹果电脑发明人,与Steve Jobs共同创立了苹果电脑公司),而我们是Steve Jobs。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YC是黑客文化(hacker),擅长工程和编程;500更像个皮条客(hustler),擅长市场营销、设计和讲故事(将想法推销给投资人)。当然Paul有时候也会说他们是中介,但我们对计算机工程的狂热程度相对要弱一些。

其次,YC寻找的是Airbnb、Dropbox这样的“黑天鹅”,并期望在路演时拿到最高的估值(这两家的估值可能就占了其投资总额的3/4);500认为种子期的估值要现实,可能A轮、B轮的估值更为重要,但早期阶段你想要的是专业的业内投资者,不是非专业的资金提供者。

最后,YC更多地关注从世界各地汇聚于硅谷的团队,而500更偏国际化、多元化。我们在墨西哥、巴西、中国、印度、澳大利亚、欧洲等地都有投资,我们的团队讲普通话、印地语、法语、西语、希伯来语,另外,我们更偏好女性创业者。

大创意不是最重要的

创业邦:请谈谈您的投资哲学。

Dave:2005年Steve Blank写了一本书叫做《四步创业法》(The Four Steps to the Epiphany),最早提出了“精益创业”的概念,即先在市场中投入一个极简的原型产品,然后积累用户反馈,并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优化,来适应市场。我觉得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投资领域,即“精益投资”。

其实就是大量小额投资及增量投资的策略。首先小额投资大量初创公司,然后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筛选出优秀的初创企业。然后我们会对这些优胜者有选择地进行追加投资,通常是其他VC领投。如第一轮投资金额是2.5万?10万美元,第二轮10万?50万美元,如果顺利,可能会进入第三轮和第四轮。

我们的投资资金规模庞大。传统VC可能和50?100家初创公司进行意向注资沟通,但最终可能只会投资其中的几家初创公司,而我们是分散投资,如我们第一期基金投资了260家公司,第二期320家,第三期400家。这样做有助于分散风险,降低决策的时间成本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是“分散被动”(Spray and Pray)的投资法,这个观点贬低了我们的投资策略,我们会进行分散化,但绝不被动化。我们有自己的评估预测模型,并会借助大规模的定量实验进行快速升级迭代;我们相信这是一套科学的投资运作机制。

创业邦:500 Startups投资的知名项目有哪些?

Dave:我们的投资项目包括Twilio、Wildfire、MakerBot、SendGrid、Credit Karma等,其中社交媒体营销公司Wildfire Interactive已被谷歌以3.5亿美元收购;3D打印公司MakerBot被同领域巨头Stratasys以4亿美元并购;云通信服务公司Twilio第四轮融资后估值达5亿美元。

创业邦:据说大创意(Big ider)在您看来,不是最重要的?

Dave:Uber主要通过软件建立起司机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网络,提供点对点的交通服务,我觉得这是渐进式创新,不是颠覆式创新。Airbnb同样如此,一开始允许任何人将闲置的房屋进行租赁,算不上大创意,只是他们在执行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突破。再比如Amazon,贝佐斯一开始只是在网上销售书籍,他的模式一点也不Sexy。

创业邦:所以您强调“产品才是团队的灵魂,是反映团队执行力的一面镜子”?

Dave:对。很多人说创意很重要,团队很重要,市场很重要,但这些多半难以证实。如果一支团队真的足够聪明、足够优秀,我相信会体现在产品上,他们能向其他人证明他们的产品也同样优秀,而如果产品棒,体验好,消费者就会愿意买单。

比如他们是不是创造了用户需要的东西,用户体验如何,用户增量如何,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直截了当的,并不是概念性的东西。所以,产品是体现团队能力的一个非常直接的证明。但如果你想证明某人是伟大的企业家,可能要很多年后才能得出结论。

创业邦:您这个观点可能和国内大多数投资者有些不同,他们会觉得人靠谱最重要,产品暂时还不完善没关系,因为他们相信靠谱的创始人和团队将来肯定能创造出一些东西来。

Dave:创始人和团队的确很重要,但大部分创业者可能都是第一次创业,很难去判断他们未来到底能不能创造一家伟大的公司。我们若干年前知道Uber会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吗?当我们回过头来,可能会说它的创始人确实是个牛人,但当时看起来那20名创业者都非常优秀,我们很有可能对其中19位都判断失误了。我觉得只有几年朝夕相处下来,才能真正明白这个人的潜质。

创业邦:什么样的创业者向您Pitch时,能说服您投资他?

Dave:最好不要把创业故事说得太戏剧化,上来就描绘自己的远大梦想,说要成为下一个Steve Jobs。我觉得首先你要非常清晰地将你的项目呈现给投资人,Jobs每次演讲观点都非常清晰明了;其次要有趣且令人印象深刻;另外表述时最好用过去时,而不是将来时。要讲清楚过去是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转化成产品的,给用户创造了什么价值,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团队是如何去应对的,而不是告诉我说现在公司用户量多少,将来五年内的规划等。

成立不久的初创公司谈五年规划或远大的愿景纯粹是浪费时间,商业计划书也是扯谈。商业计划书都是这么写的,“我完成什么目标后,下一步怎么做”。它的前提是你已经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它适用于财务稳定、商业模式明朗、低风险的公司。

对于初创公司而言,早期阶段,产品市场定位都是个未知数,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出长远预测是非常困难的。你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尝试,先试验方案A,看看效果如何,然后根据市场和用户反馈不断进行调整。一旦创造了一款用户黏性强的产品,你可能要开始调整市场结构和用户获取结构模型,需要对用户进行精确分析,即我们所说的反应性战略(Reactive Strategy)。我们需要几个备选方案:这样做成功后,我下一步做什么?失败了,我下面的路又该怎么走?我想要看到的是反复迭代的模型,试验式的思考过程,周期驱动而非长远的规划。

在前期阶段这一点比愿景重要得多。可能在某个时间点我会想听听你的愿景,但前提是你可以把目前的工作做得很好,团队已经组建完成,产品完善到了一定程度,用户积累到了一定阶段,融资也顺利完成了。纵观历史,卓越的公司源自持续不断的执行力。

创业邦:你们和创业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Dave:我对自己的定位首先是创业者,其次才是VC。我们和创始人之间是非正式关系,像家人那样,并以社区为导向。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共同梦想、共同付出的基础上,彼此有很强的信任感,而不只是合伙人的契约关系。

创业邦:您是如何建立信任感的?

Dave:可能是我们透明、开放的心态和做事方式让我们收获了信任感。比如我们在线下会举办很多分享会,我也经常在Twitter、博客上分享很多个人心得,所以很多人即便没见过我,似乎对我还挺了解的。(笑)

中国存在非理性繁荣

创业邦:您对中国创业环境的印象如何?

Dave: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从长远来看,机会无穷,创业氛围浓厚并且人才济济,确实有创业者想真正创造出一些东西,投资者也很兴奋;但短期而言,中国目前的整体环境与美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些类似,存在非理性繁荣。

另外,BAT三足鼎立的状态也跟Amazon、Yahoo、eBay在那个年代的美国刚兴起时差不多,投资者纷纷向初创公司砸钱,但实际情况却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这种投资行为会经历一个调整期,才会弄明白到底什么样的价格才算合理。

创业邦:这个调整期需要多久?

Dave:美国大概用了5?10年的时间。1995年?2000年,投资热,但这种以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2000年?2005年,投资陷入低谷,创业者融资难;2005年基本恢复正常;2008年出现金融危机,初创公司也遭到重创。目前中国的状态是“Go! Go! Go!”,节奏非常快,房地产投机,投资投机,价格虚高。

创业邦:您觉得是一种泡沫?

Dave:我不会预测说这就是泡沫,但至少在我看来,估值偏高。所以投资时谨慎地选择合适的价格很重要。

创业邦:在这种情况下,500 Startups投资的中国公司有哪些?

Dave:马睿是我们大中华区的负责人。在过去几年,我们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投资了近15家初创公司,其中包括香港的笑话分享平台9GAG、电商网站Shopline,台湾的图片拼贴应用PicCollage、社交聊天工具Cubie,大陆的云服务提供商云络(ChinaNetCloud)等等。我们会继续保持每年5?10家的投资,以后可能会提升至每年10?20家。

创业邦:500 Startups可能在硅谷名声响亮,但对于一些特别出色的中国初创公司,他们不难找到国内优秀的投资人及孵化器。你们能为这些创业者提供什么样的资源?

Dave:我们会帮助他们积累人脉,与导师、顾问团、投资人建立联系。我们有强大的导师社区、投资人社区,目前已有2000多名创始人、200多位导师。导师会教他们如何说服投资人,帮助他们在硅谷找到合适的合伙人和投资人。同时我们擅长用户获取和市场营销,比如通过Facebook、Twitter及其他移动平台进行线上营销。即使他们不来硅谷孵化,我们也可以在市场分销上助他们一臂之力。

当然,中国的价值主张可能不同于其他国家。比如在拉美、中东、欧洲等国,常用的搜索引擎是Google,社交平台是Facebook和Twitter,移动平台是iOS和Andriod。但在中国,大家搜索用百度,社交用微信,电子商务有阿里巴巴。我们也在思考如何与这些平台构建合作关系。但不管怎么样,还是有创业者希望和硅谷建立某种联系,开拓国际市场,而我们在资金、市场、人脉方面都可以帮忙。

创业邦:500 Startups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阶段,能谈谈未来三年内的规划吗?

地产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4

林总是一位我敬佩的成功创业者,虽然腰缠万贯,却开着一辆用了十几年的旧车,天天“破帽遮颜过闹市”,低调再低调……林总酷爱创业的“idea”,看准了一个创业者,不惜血本,大钱砸下去,押宝毫不手软;他不像VC那样“千呼万唤始出来”,要求什么“商业模式”、“财务模型”、“预测”、“团队”、“竞争力”……对于林总,这些VC的术语未免奶油味儿太重、太书生意气,林总的方法总是直截了当、单刀直入、一针见血:“我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

林总的这句名言“我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像照妖镜,常常能把人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耳赤,一时间江郎才尽,无言以对,无数创业者平时口口声声“要是有足够的钱,我就能如何如何”,林总在他们面前甩了一个亿,真有胆子过来捡钱的人几乎没有。信不信由你,你不妨用这句话来问问自己,或者索性装扮成像林总的模样,去那些“VC创投高峰论坛”门口摆一个Pose,对那些手捧商业计划书前来碰运气的创业者们,大声地山寨一句“我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看看还有几个人有说话的力气。

细细品味林总的这句话,就不难体会出两层朴素的含义:

第一,创业绝对不是一个钱的问题。

第二,创业者必须是个创新者。创业就是创新,不然的话人人都可以说:“林总啊,你把钱给我吧,我也去开个‘国美’连锁大卖场吧、我也去珠海开发房地产吧、我也做一个Youtube、MySpace、魔兽、支付宝、猫扑、优酷、开膛网吧……”没人敢这么说,因为人人都明白忽悠至多只能骗些小钱,搞大钱是要凭真功夫的。

创业的真功夫就是要玩点新名堂,不然VC怎么会对你感兴趣?没有点儿新花招,你怎么能够击败竞争对手而成为市场的宠儿?没有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用户体验,怎么会有消费者对你掏腰包,大把大把付你钱?当然,创业也未尝没有人去卖山寨机、去偷工减料把同类产品做得更烂卖得更便宜,去靠“让利”和“打折”作为自己抵挡竞争的武器……人生难得几回搏,当你走上了创业之路,想好,十字路口,向东走还是向西走?

创新不是山寨机

都说咱中国人什么都行,就是创新的本领差一点儿。先别骂街,扪心自问,假如给你无限的自由、给你足够的钱,今天听高新园区领导做报告动员大家搞创新,明天你就能够把创新产品一箩筐一箩筐地扛出门去?

人们常常误解“创新”,以为分析一下市场数据,就可以马上“创新”做出产品去填补市场需缺;回头看了一下历史,就以为自己能够看清未来。所以常常有人以为:因为PC时代到来了,为了弥补市场的空缺,所以乔布斯发明了个人电脑、比尔•盖茨发明了Windows……非也,乔布斯发明苹果电脑完全是由着自己的兴致干一件自以为是充满刺激的事情,比尔•盖茨的Windows垄断了PC操作系统完全是因为IBM在错误的时间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昏头昏脑地送给了比尔•盖茨一个发大财的机缘。

其实,人类预测未来的能力很低。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一个爱因斯坦?为什么苹果从树上落下来砸到了牛顿脑袋上只有他想到了“万有引力”而你没想到?为什么千百个山寨机丛中只有一个iPod、一个iPhone鹤立鸡群?直截了当问你吧,你能不能告诉我,10年以后你如何听音乐?你会不会还继续使用你那台老掉了牙的iPod?如果你能够看到未来,能想出将会取代iPod的新玩意儿,那么,全世界的VC都会抢着过来砸钱给你。

说中国人创新能力差,这实在也不是空穴来风。你到市场上去逛逛,就会发现到处充斥着“山寨机”、“假名牌”、“拷贝”、“盗版”……这是为什么?

原因是我们习惯于廉价,甚至为了廉价而容忍“价廉物不美”;我们习惯于赚力气活儿钱,最喜欢来料加工,因为这不需要动脑筋……我们可以OEM替别人加工成衣、加工球鞋、加工电器,我们还可以替人家加工汽车,据说到2020年世界上超过70%的汽车都将在中国组装,但是我们自己却不会设计汽车引擎,所以外国哪家汽车公司要倒闭了,我们便带着大钱像个大款大模大样地去收购。

中国没有的生态系统

当然,在这种高谈“创新”而罕有行动的表象下,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在中国的经济中,迄今为止,政府的权力是大大的,政府主宰一切,只要政府一发力,波澜四起,这有时候是件好事,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过大的权力是危险的权力,中国曾经为此付出过太大的代价。在此方面,作为投资人与创业者,有几点感悟想说。

首先,政府应该主持公道。不应偏袒“亲生儿子”国营企业,挤压“私生子”民营企业。

国营企业好歹都在维持现状,创造中国经济增长、给经济带来活力的是民营企业;然而,为什么对“亲生儿子”国营企业,政府大人您总是绿灯常开,什么资质、税收、借贷、上市……全部永远不是问题,只要是“亲生儿子”一开口,大人就统统给予满足;而对“私生子”民营企业,大人在资质上设置障碍,税收上层层盘剥,借贷上口是心非,政府天天叫要“支持中小企业”,哪一家银行会对民营中小企业放贷款?

其次,政府监管企业,就像教书匠培养百万富翁。

有一回,甲骨文的老总埃里森(也曾是个读不好书在街头悠荡的小混混,今天在软件行业里的身价仅次于比尔•盖茨)被斯坦福MBA同学们请去现身说法,埃里森口出狂言说什么MBA教授都是一群穷教书匠,怎么有可能教育出百万富翁来?结果被大学生们轰出了校门去。

同理,谁要说政府监管企业无能,也难免遭受灭顶之灾,身败名裂。

但是这还不得不说,我们政府的商业监管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从日伪时代留传下来的一部旧机器,机械磨损、零件损缺,已经不能负载今天“创新”时代的重任。

比如说在我们现成的商业体系里,公司和公司之间比实力是看“注册资金”的多少,而不是“创新”能力的高低。开了公司并不等于你就能做想做的业务,许多业务还需要拿资质,许多资质的条件也是凭注册资本的多少,小公司没那么多注册资本自然没有资格经营很多业务。比如说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必须在工商登记手册中查得到的,查不到的一律不得经营,因此创新的模式、新的行业是没法经营的(不信你去工商局登记SNS业务看看);公司只有出钱人才是真正的主人,而不是出力的人、出idea的人,股东权益要看你出了多少钱买了多少公司股份,期权、技术入股、idea入股在法律上的兑现和保障上困难重重。开办公司必须有租房合约,在车库里、在你老爸家地下室里创业是得不到工商批准的……因此,中国出不了乔布斯,中国成不了硅谷!

再次,目前的体制不能给予民营企业和投资人长久的安全感。

事实是,“私生子”民营企业虽然机灵聪明刻苦能干能赚钱,大人不但不给予自由,不予以奖励,不能和“亲生儿子”平起平坐,反而严加管教严加控制动不动严厉惩罚,所以“私生子”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宿感、没有正义感、没有感恩之心;民营企业没有未来,被逼良为,在夹缝中求生存,今天有饭吃就赶紧吃个饱吃得撑死,今天有钱抢就立刻伸手抢钱能抢到多少就抢多少。所以,民企只关注眼前利益、只做短线的事情,不投资未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宁可今晚喝水也不梦想明年吃肉,什么“创新”、“自主知识产权”,都是遥远的亭台楼阁,咱们山寨吧、盗版吧……大赚一把赶紧移民温哥华吧!

做得好的得不到激励反而遭受挤压,做得不好的反而得以全面关怀和保护。由于缺乏公平性、合理性和稳定性,创业者没有安全感,投资人也没有长久看好的心态;尽管政府一厢情愿地高呼“创新”、“自主知识产权”,但是,我们缺乏“创新”的社会体制,缺乏“创新”需要的土壤,缺乏“创新”所需要的体制上的基本建设,一句话,我们的经济中缺乏“创新”的生态系统,怎么可能长出创新的参天大树呢?

年轻价值一个亿

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创新”,一切都是相对的。创新并不是突如其来的一个idea,而是在很多很多idea中最包容的一个,创新是在旧的模式基础上脱颖而出的,它是知识的积淀、经验的积累、灵感的顿悟。

一个人想得多了、看得多了、经历得多了,自然就容易嗅觉出发展的轨迹和趋向。但是反过来说,成熟的人都明白“创新”是件辛苦的事情,失败率很高。为了一个创新的idea去创业,到头来赔了夫人又折兵,钱财两空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当人成熟了,有了一把年纪,创新、创业的念头也会日渐稀少。

年轻人感觉灵敏、思维活跃、不知天高地厚、更不知失败的味道,年轻人需要证明自己、超越前辈,他们有的是时间、有的是灵感、有的是勇气、有的是异想天开。成年人总喜欢对年轻人说“实际一点、现实一点。”这句话无异于对牛弹琴,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年轻就是创业的本钱。

创新不是一件事情、一个项目,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它是每天的练习、错误、和从错误中的学习。“创新”和“钱”之间没有关系,拿到投资人的钱才能创新,因为有了VC而去创业,那都错了。所以,创业者们,未来的企业家们,当你在抱着商业计划书四处寻找资金时,一定要首先问自己:在中国这块缺乏创新的土地上,如果有一个亿,年轻的我能做什么?■

地产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5

不过,身处时下当红的投资圈,陈斌却算是一个异类,他性格沉稳,话不多,更不善于左右周旋,只是一个会笔头功夫的“书生”――专业策划人,为企业出谋划策。恰恰是这位书生,却站在了最前沿的行业和最引入注目的位置。

正如他所做的工作一样,也许他的职场经历,也正是一部“众筹”的历史,从“众筹”智慧,到“众筹”职场道路上的每一个贵人。

三次贵人相助

从创业失败后的第一份工作――做地产公司的“兼职”策划,再到进入专业策划公司,以及进入企业的策划部门,后来,直到现在的天使汇,陈斌每一次职场的转型都有贵人相助。这绝非是陈斌职场交际了得,而是靠专业和实力“吸引”了贵人的相助。

最有戏剧性的一次是,在专业策划公司期间,陈斌和他的团队竟然被客户公司直接挖走了。

2006年,公司接了一个400多万元的单子。而这个“香饽饽”竟然没有人愿意做。

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客户要求在两个月之内,从无到有策划一家公司出来,除了刚盘下来的一家三年没开工的工厂,什么都没有。

那时的陈斌刚工作两年,什么也不懂,胆子大,刚好他的上司也是一位敢闯敢干的人,他们俩决定一起接下这个活。从产品包装,到产品管理体系、再到销售体系建设,所有的东西都得从头做起。上司负责定战略和公关,陈斌则负责具体执行。两个月后,产品就要参加在广州举行的美博会。距离活动开始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陈斌和上司俩人干脆住进了广州的宾馆,每晚工作到凌晨三点。

后来,产品如期参加了美博会,在之后的招商会上,现场订单就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元。这样的结果让客户公司大出所料,其领导竟然直接派人去邀请陈斌和他的团队加入公司,陈斌也因此得以成为客户公司的集团策划总监。

而他在策划公司里这位年轻敢闯的上司,正是陈斌不久前在一次专业策划人员的颁奖典礼上认识的。陈斌苦于缺乏体系化的专业策划知识结构,深感自己是一个外行人,于是就去报了一个专业策划培训班。在全国20城市的专业策划人员联考中,外行的陈斌却获得了全国第7名的好成绩。领奖发言结束后,台下的这位上司径直走上前,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到现在,陈斌和其就职的天使汇渊源就更深了,他和天使汇CEO兰宁羽在大学里就结识了。陈斌在大学里一项重要的事情,就是兼职帮人写商业计划书。他的这个名气从他老乡口里,传到了在北航读书的兰宁羽耳中。陈斌开始帮助他做策划,那时的陈斌有想法,可以说跟兰宁羽志同道合。这种联系一直保持到了现在。在兰宁羽看来,陈斌无疑是最佳的工作搭档。

要不是陈斌在工作中处处体现出专业和实力,这些贵人怎么又会注意到他呢?贵人不会不请自来,有时候请了还不一定来,除非你有足够吸引他的地方。

外行人挣内行人的钱

在获得贵人相助的背后,是陈斌对自己的锤炼和锻造。在职场里,陈斌更像是一块海绵,无限地吸收着外界的知识。同时,又把这些知识,进行不断的创造和再创造。

因为陈斌是一个外行人。

在陈斌看来,策划的工作很有意思,一个外行人要给内行出主意,而且还得让他满意,让人心甘情愿掏钱。很多时候,遇到意见不统一,这个外行人还得去说服内行。

这让外人听来简直不可思议。可陈斌,已经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10年。

现在,拿到一个案子后,陈斌会立马开启学习模式。上网搜索资料,收集同类企业的各种方案,对其进行快速分析解构,找到所需要的东西。每次搜集信息前,总是先确定一个方向,然后再针对每一个板块,进行拼凑和结合。

对知识的结构和分析的理解,来自陈斌的一个职场启蒙。陈斌曾在一家台湾老板的策划公司里有过短暂的职场经历。刚去公司的一个星期,老板指着靠墙的一排书架说到,“你这周的任务,就是把书架上所有的策划案都看一遍。”对于陈斌来说,尽管刚开始看不懂,但到后来,他逐渐发现,策划案的模式、架构、描述方式都是可以总结归纳成固定模式的。很多逻辑和思维方式成为后来陈斌从事这一行的重要积累。

陈斌认为,接触到的行业越多,就会具备越来越多的不同视角和思维。将这些思维融会贯通,跨界运用,就会爆发出无穷的创意。很多传统企业往往只局限和深入一个行业,思维僵化,也不愿意尝试新鲜的东西。针对每一个新的领域,陈斌要做的就是将他积累的所有知识,灵活运用到一个全新的行业。

这种有意无意的积累,可以追溯到陈斌的大学时期。在学校的时候,陈斌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每当宿舍熄灯之后,他常常和室友坐在漆黑的楼道里,谈天说地,各种天马行空,对很多循规蹈矩的行为嗤之以鼻。

不走寻常路的陈斌,大学卖过轮滑票、误入过传销组织,做过校园里的销售。然而,在2000年的对外经贸大学,除了到学校里来进行推销的“小商小贩”,没有太多创业氛围。他的第一份职业就是和一帮朋友创立了一个校园传媒公司,帮助企业在校园里进行品牌宣传。尽管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失败,但这为他后来的策划公司,提供了很多来自实战的宝贵经验。比如,战略上的正确不一定能够成功,缺乏时机,也会失败。在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创业,最好在相关行业有一段工作经验等等。在天使汇之前,陈斌也经历了多次的互联网创业,他喜欢笑称自己是“连续不成功创业者”。

但每一次在知识和人脉上的积累,都成为陈斌在职场里上升的基础。职场上的“众筹”,可能很多时候,不在一个时间段,但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事件,都能成为我们众筹智慧和贵人的来源。

从一个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到专业的策划公司,再到互联网融资平台,陈斌从“谋士”,到项目的操盘手,他正在一步一步的迈向更为真实的商业社会。

个人档案

姓名 陈斌

星座 狮子座

年龄 32

职位 天使汇董事、副总裁

人物画像 互联网公司里的“书生”

Q&A

Q:您在团队管理上有哪些心得?

A:要信任员工。有些员工基础比较差,我又是专业出身,很多事情老想亲自做。但是到后来,因为事情太多,我就逐渐放权。之后,我就发现,其实很多年轻人,是会自己去学习和成长的,要给他这样一个时间段,关键是要给予他们鼓励和信心。

地产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6

论文摘要:文章从夹层融资的原理出发,总结了国际资本市场夹层融资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夹层融资的适用条件,解剖了国内首个夹层融资案例,并对夹层融资在中国的发展潜力进行了展望。

一、夹层融资的原理

1.夹层融资的含义与特点。“夹层”的概念源自华尔街,原指介于投资级债券与垃圾债券之间的债券等级,后逐渐演变到公司财务和项目融资领域。夹层融资(mezzaninefinancing)是一种介于优先债务和股本之间的融资方式,指企业或项目通过夹层资本的形式融通资金的过程。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从夹层资本的提供方(即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称为夹层资本;从夹层资本的需求方(即融资者)的角度出发,称为夹层债务。夹层融资产品是夹层资本所依附的金融合同或金融工具,例如夹层贷款(MezzanineLoans)。资金供求双方对夹层融资产品进行交易的场所,称为夹层融资市场。

夹层资本(MezzanineCapital)收益和风险介于企业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之间的资本形态,本质是长期无担保的债权类风险资本。

从资金费用角度看,夹层债务的融资费用低于股权融资,如可以采取债权的固定利率方式,利率水平一般在20%左右,对股权人体现出债权的优点;从权益角度看,夹层投资的权益低于优先债权,所以对于优先债权人来讲,可以体现出股权的优点。当企业破产清算时,优先债务提供者首先得到清偿,其次是夹层资本提供者,最后是公司的股东。因此,对投资者来说,夹层资本的风险介于优先债务和股本之间。夹层债务与优先债务一样,要求融资方按期还本付息,但通常要求比优先债务更高的利率水平,其收益通常包含现金收益和股权收益两部分。

典型的夹层债务提供者可以选择将融资金额的一部分转换为融资方的股权,如期权(Option)、认股证(Warrant)、转股权(Convertibility)或是股权投资参与权(EquityParticipationRights)等权力,从而有机会通过资本升值而获利。最常见的夹层融资形式包括含转股权的次级债(SubordinatedDebtwithWarrants)、可转换债(ConvertibleDebt)和可赎回优先股(RedeemablePreferredEquity)。一般来说,夹层利率越低,权益认购权就越多。

因此,在传统股权、债券融资的二元结构中增加了一层。夹层融资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融资方式。作为股本与债务之间的缓冲,夹层融资使得资金效率得以提高。夹层融资的最大优点为灵活性,通过融合不同的债权及股权特征,夹层融资可以产生无数的组合,以满足投资人及借款者的各种需求。

2.夹层融资的形式。夹层融资通常采用夹层债、优先股或两者结合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次级贷款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可转换票据的形式。在夹层债中,投资人将资金借给借款者的母公司或是某个拥有借款者股份的其他高级别实体(以下简称夹层借款者),夹层借款者将其对借款者的股份权益抵押给投资人;与此同时,夹层借款者的母公司将其所有的无限责任合伙人股份权益也抵押给投资人。这样,抵押权益将包括借款者的收入分配权,从而保证在清偿违约时,夹层投资人可以优先于股权人得到清偿,用结构性的方法使夹层投资人权益位于普通股权之上、债券之下。在优先股结构中,夹层投资人用资金换取借款者的优先股份权益。夹层投资人的“优先”体现为在其他合伙人之前获得红利,在违约情况下,优先合伙人有权力控制对借款者的所有合伙人权益。

二、国际资本市场夹层融资的发展状况

目前,夹层融资在发达国家发展良好。据估计,目前全球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资金投资于专门的夹层基金。据AltAsset预计,欧洲每年的夹层投资将从2002年的47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85亿美元以上。2003年9月,高盛下属GSMezzaninePartersⅢ宣布已筹集27亿美元用于夹层融资,从而成为全球最大的夹层融资基金。其他如德意志银行、雷曼兄弟、美林等在内的多家投资银行都有类似的夹层投资基金机构。2004年4月23日,在ComVentures等投资公司的协助下,IT网络安全系统提供商ServGateTechnologies就获得了1800万美元夹层融资。此资金增加了该企业高成长阶段所需的扩大销售和市场推广的投入,并有效地改善了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为其再融资奠定了良好基础。

夹层融资还被广泛应用于新兴市场。FMO在全球多个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巴西、南非、拉丁美洲、中欧及东欧等地区提供中小企业夹层融资服务。惠理基金在中国投资多年,自1993年成立以来,惠理在大中华地区已投资了一百多家中小企业,是55家公司的主要股东,即持有公司5%或以上股权。

三、夹层融资的适用条件

1.高成长性行业。除了传统风险投资所青睐的IT、生物类行业,消费品、制造业或服务业等侧重出口拉动的行业,也是夹层投资人所看好的。此外,不易受个别市场或经济体系波动连带影响的行业侧重出口拉动的也比较适合夹层融资。总体而言,夹层投资人会考核该行业是否具有比较稳定的高成长性或是高的进入壁垒。但是,夹层融资对技术风险过高的领域是不会轻易涉足的。高成长性的同时,夹层融资也会要求具有高稳定性。

2.稳定成长型企业。夹层融资的企业一般都被希望具有多年稳定增长的历史,或是在过去一年具有正的现金流和营业收益。或者,企业正处于发展扩张阶段,业务成长较快,享有可预见的、强大、稳定而持续的现金流。

3.高市场地位企业。夹层融资企业应在行业里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具有保护性或进入壁垒较高的市场份额。这样,企业资产将在未来几年内可预见的快速增值,从而夹层融资可以帮助企业完成资本过渡与转换,并在未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自己的股票实现升值目标。

4.企业并购融资。企业在进行杠杆收购LBO或管理层收购MBO,以及在其他大型的企业分拆合并项目中,往往都需要大量现金进行扩张和收购,企业也倾向于采取不同来源的融资结构。典型的LBO收购金字塔模式中,位于金字塔顶层的是对公司资产有最高清偿权的一级银行贷款,约占收购资金的60%;塔基则是收购方自己投入的股权资本,约占收购资金的10%;塔的中间就是夹层融资,约占收购资金的30%。

5.企业前IPO融资。在企业IPO上市之前的资本重组阶段,或者目前IPO市场状况不好、公司业绩不足以实现理想的IPO的情况下,若预计企业在两年之内可以上市并实现较高的股票价格,结合公开股票或债券的发行的过桥债券/融资,企业可先进行一轮夹层融资,从而使企业的总融资成本降低。

此外,夹层融资通常还要求企业拥有一个经验丰富、规范专业的管理团队。企业获得夹层融资的关键,在于根据现有的财务、税收、法律、法规等的约束,设计出不同债权和股权组合的金融合约,以满足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特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以及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特性企业或项目融资的需求。为了获得夹层投资,企业与吸引创业投资一样,要做财务预预测,准备商业计划书,做演示推介。与创业投资不同的是夹层投资的要求回报率要低一些,尽职调查做得没有那么详细,而且更倾向于用企业提供的财务预测来计算投资回报。

四、夹层融资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及展望

1.“联信·宝利”7号的正式发行成就了国内首个夹层融资案例。

(1)背景。2005年9月,银监会发了《关于加强信托投资公司部分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212号文件),抬高了房地产信托贷款进入的门槛。在银行的贷款早已经禁止,信托贷款也宣告退出,剩下的就是股权融资的情况下,房地产项目在取得“四证”之前融资渠道狭窄。虽然房地产企业可以采用股权的方式进行融资,但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资金回报要求高,周期长。同时,由于股权的引入,房地产企业将可能会面临着控制权丧失。

夹层融资正是适合房地产项目融资的金融创新。夹层融资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首先是资金回报的要求比较适中,虽然夹层融资的回报率要求20%左右,但是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高了。以往信托贷款融资资金投入额要足够项目的整个开发,资金回报就可能要求10%~15%。其次是要求比较低,不要求四证齐全,夹层融资则在“四证齐全”之前进入,之后再进行成本较低的银行债权融资。这样即便夹层融资阶段的回报率要求15%~25%,但融资额减少了,融资的全部成本就降低了。再次是资金的使用效率比较高,股权进去后还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最后是对控制权的要求会相对的低一些,不会参与得那么深,当然会有一些控制的要求。夹层投资比债权要求高一点,个人是无法参与的,所以说机构投资者是夹层投资的主体。

(2)具体做法。2005年年底,联华信托公司发行准房地产信托基金“联信·宝利”7号。“联信·宝利”7号信托资金将投资于大连琥珀湾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司的股权,项目公司由联华信托和大连百年城集团各出资5000万元,分别持有项目公司20%的股份,1.5亿元信托资金入股占项目公司股份60%。而在1.5亿元的信托资金中,“联信·宝利”7号的信托受益人设置为优先受益人和劣后受益人。信托计划终止时,优先受益人优先参与信托利益分配,劣后受益人次级参与信托利益分配。既有外来资金的投资,又有自有资金的进入,这就构成了一个经典的夹层融资。在实践操作中,股权通常变现为优先股。由于我国《公司法》中尚无优先股的规定,“联信·宝利”7号通过信托持股,在收益权上加以区分。

信托资金除了投资入股,以类似优先股的方式拥有房地产公司股权及资产,百年城和联华信托还出具《承诺函》承诺在信托存续期间受让受托人通过信托计划持有的项目公司总计60%的股权。在9个月~36个月的信托期限内,优先受益人投资的股权是有保证的股权,因为股权是两个公司承诺拿出自有资金回购的。不仅百年城和联华信托自有资金的40%股权和劣后受益人的资金,而且包括两个公司的其他资产,全部不可撤销和无条件保证信托资金的回购。优先受益人的本金和收益是有保障的。劣后受益人将是机构投资者,劣后受益人的投资额至少将占本信托计划规模的20%。

从风险承担和收益分配的角度看,夹层融资中,优先受益人享受类似债权的收益,劣后受益人承担更大风险的同时享受类似股权的收益。如果信托计划年收益率低于预期优先受益权的基准年收益率,则由劣后受益人以其在本信托计划中享有的信托财产为限来弥补优先受益权人的预期基准年收益率。而当信托计划年收(下转第119页)益率超过基准预期年收益率时,则超出部分的信托利益,按照优先受益人10%、受托人20%、劣后受益人70%的比例分配。根据计算,如果联华预计优先受益人的年收益率为5.3%~7.39%,劣后受益权年收益率则会达到16.37%。假设信托计划按约定实现回购,则信托资金整体年收益率为20%,预测信托存续期为1年时的收益,扣除信托相应支出和费用,优先受益权年收益率接近7%,而劣后受益权年收益率则将为47%。并且,“联华·宝利”7号还引入了一定的流动性创新,信托成立一年后,联华信托采用类似做市商的方式,承诺使用3000万元自有资金按时间顺序以一定溢价受让优先受益人的信托受益权。

2.夹层融资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展望。根据有关专家分析,2003年中国房地产投资总额为10106亿元,按照美国商业不动产中约10%~15%使用夹层融资、融资额为投资总额的15%~20%估算,则中国每年夹层融资的市场容量可达152亿元~202亿元,极为可观。另外,夹层融资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类金融机构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目标。

目前,我国的融资方式是典型的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商业银行贷款在融资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尽管近年来我国积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努力提高资本市场在融资体系中的作用,但由于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企业信用评估和法律配套不完善等诸多原因,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中的比例不跌反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单一,这不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且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使金融风险大量隐含在银行体系之中,资本市场无法对资源配置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

与大型国有企业或企业集团相比,中小型企业因为资本金缺乏、资产规模小、现金流不稳定等原因,获得银行贷款非常困难。许多中小企业的项目因为缺乏资本的支持而无法实施或被迫减小规模。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延续,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造成相当大的损害。如果以银行信贷资金对中小企业予以支持,实际上等于让银行信贷资金承担了更大的信用风险,造成风险和收益的不匹配;而如果商业银行拒绝企业的融资要求,则意味着放弃了众多的业务机会和客户,会影响银行的利润和市场。这种投资与融资之间渠道不畅通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单纯的信贷产品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多元化和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在目前市场条件下,当务之急是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借鉴国际市场经验,夹层融资是我国现阶段解决中小企业或项目融资困难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TheFutureofMezzanine.AlmeidaCapitalreports,March,2003.

2.孙景安.夹层融资——企业融资方式创新.证券市场导报,2005,(11):65-70.

3.傅璇.夹层融资:股权与债务之间资本通道.国际融资,2004,(1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