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管理现状

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1

关键词 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生态文明

文/孟伟 孙启宏

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广泛关注的议题。本文主要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出发,结合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精神,探讨环境管理制度的若干创新思路。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现状及存在的不适应性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首先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征收排污费制度。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1989年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进一步提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目标责任制、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集中控制制度。三大政策和八项制度形成了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和制度框架。近年来,我国又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新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手段:一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二是环境监察和应急管理制度,针对跨区域、跨流域环境监管问题,成立了六大区域环保督查中心;三是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和循环经济规划制度,推进环境污染的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四是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机制,不断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及环评中的公共参与等工作力度;五是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初步构建了包括绿色信贷、保险、贸易、电价、证券、税收等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框架。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部署,提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这为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具有深远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节约优先和保护优先、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严格生态环境监管,这些基本要求为今后创新环境管理制度指明了方向。为适应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新的《环境保护法》在许多方面给出了新的法律规定。

当前我国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环境问题愈加复杂,环境问题的现状与人民群众对优质环境质量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很好的制度保障。对照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性:

第一,传统环境管理制度主要是围绕污染减排和总量控制而设计的,不能适应环境质量控制要求。一是总量控制制度实施多年,行政性和主观性强,因与区域环境质量不挂钩,难以真实反映污染控制的效果。二是作为控制企业污染排放最直接手段的排污许可证在我国未全面开展,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的技术方法不完善,如何根据技术水平、排放标准、区域环境容量分配、发放和管理排污许可证是其关键。三是法律规定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但缺乏有效的手段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四是目前的环境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常规污染物的控制,针对那些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环境风险的污染物控制缺乏制度安排。

第二,现行环境管理制度常常游离于宏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之外,不能适应“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一是环境保护不能主动参与宏观决策,不注重源头控制,造成体制和制度效率不高。例如,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严重的雾霾天气,很大程度上就是经济结构失调、产业布局不合理、主体功能区执行失位造成的,突出表现宏观决策缺乏环境保护的应有考虑。二是缺少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和有效监管,资源消耗量大,资源利用率低,造成大量废弃物污染环境。三是环境保护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缺乏市场机制,造成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环境税、生态补偿、环境损害赔偿、环境责任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不健全、不到位,不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四是环境保护的责任人不清,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难以有效落实,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不完善。

第三,现有环境管理条块分割现象突出,不能适应国家开展统一环境监管的要求。一是生态系统层面,目前缺乏针对山水林田湖这一“生命共同体”的统一保护、统一监管的体制和机制。二是某一环境问题层面,如“九龙治水”问题,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水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相割裂,部门各自为政,弊端突出。海洋环境缺乏综合协调和联合执法的机制和手段,海洋资源利用与环境管理实行单项和部门管理。三是区域、流域层面,存在协调、联防机制不健全,一些区域协调机制,如奥运期间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由于缺乏法律和政治经济基础,可持续性不强。

环境管理制度创新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

基本原则

随着环境保护重心逐渐由污染治理向改善环境质量和提升服务功能转变,我国的环境管理正由以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导向,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转变。环境保护模式也应从“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向保护优先、构建保护一修复一再保护体系、着力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新模式转变。为此,环境管理制度创新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环境管理转型原则,坚持生态系统整体论和协调统筹原则。

基本框架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对比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不适应性,进行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本文尝试依照环境保护“总量控制、质量控制、风险控制”的思路,对相关环境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改革和完善现有面向总量控制的环境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健全面向质量控制的环境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健全面向风险控制的环境管理制度。其中,共识别出11项需要加强、改造和新建的环境管理制度(表1)。这些制度的目标可能是多重的,具体可区分为直接制度目标和延伸制度目标。例如,污染物排放许可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主要是从总量控制出发,但在目标确定上需要紧密结合环境质量控制的要求;环境基准一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在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基础上,确定环境基准,并根据基准值制定环境标准;环保目标责任制度、部门统一协调监管和区域联动机制、公众参与制度等则涉及总量控制、质量控制、风险控制三方面的内容。

环境管理制度创新方向

改革和完善现有面向总量控制的环境管理制度

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在欧美国家,污染物排放许可是污染源管理的核心制度。目前我国排污许可管理尚未有效开展,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相关上位法规定。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解决了这一问题,法律明确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今后要抓紧完善配套法规,尽快出台《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明确发放范围与条件、持证排污者的权利和义务、环保部门对排污者的监管以及法律责任等问题。要加强制度间的协调,有机整合环评审批、“三同时”验收、排污申报、排污交易、环境监测、环保设施监管、排污口设置管理、排污收费、限期治理等制度以及违法处罚等方面的规定,实施一证式排污管理。

改革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仍然是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和抓手,但需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科学性、公平性等问题进行制度和方法上的改革。最突出的问题是,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不断取得成效的同时,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却出现反弹趋势。在总量分配模式上,要改变主要以目标总量为主的模式,逐步向容量总量转变。在控制指标的确定上,要紧密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质量控制要求,筛选重点控制的污染物,特别注重对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总量控制。要更加严格制度设计,对工业开发区、广大农村等总量控制的盲点地区,要科学确定排放总量,加强考核和监管。

建立健全面向质量控制的环境管理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本身的敏感性、服务功能在空间布局上的差异性,以及自然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划定并严格实行生态保护红线。一是从提升生态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等角度,分别划定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以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对重要的生态系统,实行强制性保护,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二是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三是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保障国家和区域的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建立地方政府环境质量责任制。依据《环境保护法》,强化地方政府的环境责任,支持地方在优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下,实施不同的引导指标、控制要求和环境政策。坚持保护优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把环境质量作为区域发展质量的核心指标,把环境质量反降级作为经济建设活动的刚性约束条件,确保区域的环境等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下降。

建立符合国情的环境基准一标准体系。环境基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乃至整个环保工作的重要基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首次明确了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目前,我国环境基准工作非常薄弱,需要加强基础性、创新性研究。要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环境基准体系,形成完善的环境基准理论、技术与方法学和支撑平台,制定能够支撑我国环境标准制/修订和环境管理的环境基准值。应明确和设立专门的环境基准管理部门,负责将最新科研成果应用到环境基准研究中,构建规范性的基准研究和应用指南,并借鉴国外环境基准的模式和经验,逐步建立我国环境基准的和管理机制。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制度。十报告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保护自然放在了优先位置,聚焦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监管,使保护生态环境更加具体化。要把自然资源资产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核心内容和切入点,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基本核算制度。要清楚识别自然资源资产的用途和产权,明确其价值,依据各种自然资源特性和用途特点,辨识哪些是国家必须保护的资产,建立国家、地方政府和各级主体的资产管理链条。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和方法研究,加强制度设计。

健全环保目标责任制度,建立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模式。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六条将该制度进行了法律固化,明确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要科学制定环保考核体系、考核目标和奖惩机制,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避免环保目标责任制度执行上的困难。考核目标要全面体现辖区环境要求,特别是对环境质量的考核。要基于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做好领导干部绩效考核、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建立部门统一协调监管和区域联动机制。针对部门、地区间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协调,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这项工作涉及现有体制机制的深层次改革问题,需要积极探索。辽宁省根据辽河环境治理中的需要,将水利、环保、国土等7个部门涉及辽河管理的职能划归辽河保护区管理局,为流域治理和保护提供了行政、法律保障。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为治理大气污染,建立了区域联动机制。这些都是很好的探索。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尽快建立与现代市场体系相适应的环境经济激励政策体系。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着重解决开发和生产活动背离价值规律和自然规律,公共资源沦为特定群体的私产,以及资源开发造成环境破坏、质量降低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实现机会和规则的公平。要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尽快《生态补偿条例》,统一补偿标准和管理机制,推动跨地区、跨流域的生态补偿;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立健全面向风险控制的环境管理制度

建立环境风险管理制度。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首次涉及环境风险的控制,分为两个角度:一是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二是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对环境风险管理重视不够,环境风险的科学评估不够,“一刀切”的环境评价和管理方法难以实现对具有不同环境风险区域或流域的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科学评价和管理;对环境风险的预防和预警性不足,综合决策性不强。要建立基于科学决策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将环境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到现行环境管理中。要研究针对不同污染类型和污染物的人体健康和生态风险评价、预测和预警技术,制定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规范和标准,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风险管理模式。

强化公众参与制度。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公众参与水平也衡量着一个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尚处于较低水平,一是公众环境意识总体上不高,二是环境信息透明度不够,三是缺乏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四是非政府组织不能发挥独立有效作用。要加强宣传教育,扩展信息披露渠道和范围,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从建设项目的环评到政府重大决策,都要有效和充分听取公众意见。要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主要

参考文献:

[1]张世秋,中国环境管理制度变革之道:从部门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90-94.

[2]夏光.再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J].环境保护,2012,(23):19-22.

[3]周生贤,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N].人民日报,2014-2-7(07).

[4]李干杰.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J].环境保护,2014(1):10-14.

[5]段菁春,云雅如,王淑兰,等.中国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现状调查[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1):16-20.

[6]孟伟,张远,张楠,等,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质量目标管理技术研究的若干问题[J].环境科学学报,2011,31(7):1345-1351.

[7]孟伟,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构建——国家重大水专项在辽河流域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13(3):4-10.

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2

1.总体大环境趋好

就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其总体趋势还是比较好的,取得的成效也是比较显著的,单就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来说就是比较可喜的,这主要就是相关监督工作的效果,尤其是通过必要的监督管理加强了对于《水土保持法》的执法力度,保障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在这其中,社会监督的作用功不可没,可以说社会监督是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2.相关工作市场化趋势明显

对于具体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来说,当前还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市场化和效益化趋势。在监督过程中,加强了和个人、企业的沟通协调,在社会化发展的同时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市场化和效益化,尤其是在水保方案的编制和水保设施的建设方面更是突出体现出了市场化特点,这也和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有关,尤其是在相关工作的实施中,加强了对于成本控制和工程效益的关注。

3.监督管理特点更为突出

就以往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工作来看,其主要是监督执法,而随着监督工作的不断完善,当前已经逐步呈现出了监督管理的特点,这也是监督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监督管理的完整性和规范化不断加深。

4.“预防为主”更为凸显

在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实施初期,还是以治理为主,其工作的重点都是围绕着后期的治理开展,而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以及其所取得成果的不断增加,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已经逐渐凸显出了以预防为主的特点,这更加符合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

5.更高层次发展的趋势

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还有向更高层次不断发展的趋势,尤其是随着相关管理工作规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以及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开发及普及,在当前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已经逐步有了高层次发展的需求,各种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也已经在具体工作中屡见不鲜,尤其是3S技术的应用更是极为普遍。

6.监督范围不断扩展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展,尤其是对于城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这一以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当前的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和水平都得到了相应的加强,这一点对于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现状来说是极为有利的,也是符合现实发展要求的,有利于完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二、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的对策

1.加强依法监督力度

对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来说,其具体的执行过程必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这也是保障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工作一个基础,在监督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于《水土保持法》的认识程度,在实际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合理地运用《水土保持法》,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创造法律条件。

2.提高重视程度

相对于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取得的可喜成就来说,我们更应该加强对于水保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切实提高自身对于水土保护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的认识,进而完善自身的监督管理制度和结构,进一步地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水平。

3.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已经体现出了“预防为主”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符合我国相关发展现状,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应该加强对于“预防为主”的关注,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践行“预防为主”方针,树立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政策,提高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

4.切实提高水土保持技术水平

对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来说,技术也是同等重要的,提高当前我国的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和相关保持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障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而减少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麻烦,尤其是要加强对于综合性治理技术的研究,以综合化的水土治理理论为基础加强研究和探讨,不断提高水土保持技术的水平。

5.加强监测工作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执行还必须依赖于检测结果,所以要想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就必须首先完善检测工作,不仅仅要在检测的具体技术层面加强控制,提高检测水平,更应该加强对于检测的管理,保障检测结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6.提高管理水平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归根结底还是一项管理工作,所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必须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更有利于具体工作的执行效率。

三、结语

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3

关键词:碳达峰;电子信息产业;提能增效;节能减排

前言

氣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产业链日渐完善,国产制造加工能力与日俱增,同时碳排放量加速攀升。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电子信息产业发达【2】,发展低碳经济,重塑能源体系具有重要安全意义。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积极布局碳中和,已具备实现碳中和条件,并明确承诺【1】: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达峰)。

一、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碳排放现状

2020年,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对138家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17家软件和互联网及系统集成等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展了《电子信息行业2019-2020绿色低碳水平测评》评测,反映出我国电子信息信息碳排放的现状:

1.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已经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化实践

参评企业【3】在环境管理、污染防治、资源可持续利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五个维度的综合得分率为64.67%,这说明企业积极践行企业低碳化管理和绿色发展。受多年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和自愿性认证的影响,环境管理、污染防治这两项内容作为电子信息企业的核心议题评分较高,达到77.32%和75.00%。

2.领先电子信息企业积极发挥了示范带领作用

行业排名前50家企业的低碳发展水平【3】高达91.39%,尤其是生态保护维度评分较整体评测数值高出34.26%。说明领先企业较中小企业而言,环境管理体系、污染防范措施更加完善和全面。领军企业注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加强自身在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3.生态保护是国内企业在绿色低碳方面的主要短板

参评企业在生态保护方面的综合得分率仅为32.60%,不及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的一半。这表明目前国内电子信息行业企业更多是从企业运营合规和生产排放的角度出发进行环境治理,较少考虑对于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二、下一步发展的思考

1.加强政策和行政法规的引导

电子信息企业在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方面重视已经凸显了政策和法规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明显。后续各级政府可以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拟定相应政策或法规,用奖惩规范和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重视。

2.拟定电子信息企业碳排放的相关标准

近期北京了《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4】,各级政府可以借鉴此举措,针对当地电子信息生产情况,拟定碳排放、碳追踪、碳减少等相应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进一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

3.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美国苹果公司已经宣称在2030年前要实现整个业务、生产供应链、产品生命周期碳中和【3】。国内电子信息企业也应该行动起来,积极变革,将多级供应链加入,推动整个行业参与。

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4

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固体垃圾污染严重。(三)农业生产不当,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四)集体林权改革滞后,林业生态系统破坏 。(五)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 。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法制成因与对策

(一)环境政策的失灵。

宏观政策失灵集中表现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忽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必要的环境问题保护对策,只到07年国务院专门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才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才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与城市相比,城市早已在这些方面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环境噪声和烟尘控治、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循环经济与节能及减排、综合利用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同时还有“创建环境模范城市”的鼓励政策以及有“飞行监测、限期治理、关停企业”等强制措施,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几乎是空白。另一方面是已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存在着不一致和不协调之处,尚需完善。无论是政策体系,还是工作力度,农村环保工作都还在起步阶段,其中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等政策几乎是空白。因此,要根据农村环境问题量多面广、监督对象复杂的内在特点和工作基础薄弱的实际现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工作,在政策上倾斜,在经济上扶持,在技术上支持。要多出台农村环保财政补助、污染减排财政奖励等政策手段,推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立法原因

立法原因主要是指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缺位,已有立法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法律制度原因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考察现有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会发现现有的制度比较零散、不全面,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制度缺位、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的情况。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虽已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主要应用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同时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位现象,至今仍没有一套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具体安排。在这种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诸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再次,尽管在有些方面建立了制度,但由于制度执行不力,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从环境污染的治理制度来看,如排污收费制度,资源收费制度虽然对控制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计划、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和科技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与环节多、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造成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因此要尽快建立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制度。“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体系建设要尽快建立,将城市环保和农村环保置于平等位置,从法律、法规体系上,对农村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

(三)政府方面环境管理不当。

主观上来看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有政策但政策在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或冲突,无手段和措施来达到政策目标;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有效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客观上是农村生产与生活中不科学的行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生活陋习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缺失,企业地处偏远、点多面广,排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监管主体很难界定,难以用城市的监管的手段与用行政执法的手段来治理。因此要克服以上不足,农村环境治理要走与城市环境治理不同的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变监督管理为预防管理,变单纯的依法行政为服务与执法相结合。具体工作中要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落实工作人员与经费,探索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农村环保治理社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其次,制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意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将各项整治和建设任务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设立环境指标作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指标,专门出台年度生态任务和环保专项行动考核办法。再次,要强化农村环境服务与执法力度。

(四)缺乏生态环境技术规范制定与推广。

现阶段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很欠缺。滥用化肥与农药、秸杆随意焚烧、家禽粪便污染水源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要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环保防治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等环境问题;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对农田和水源的污染。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

三、结论

环境法制建设是事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针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定位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6-0034-04

一、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定位分析

(一)宏观背景

从国际上看,面对工业文明的负面作用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资源枯竭、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危机,人类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新的转向: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再到联合国于2002年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以及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等等,这些都表明人类理性一次又一次觉醒和复苏,人类正在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大转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理念、制度、行为、发展模式、生存方式等一系列的绿色革命。因此,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继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革命。人类已经深刻而理性地认识到:与“和平”、“发展”一样,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新的时代主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在发生“五重转变”:人类文明的形式正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世界经济形式正在由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社会发展道路正在由非可持续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国民经济正在从单纯追求GDP向追求绿色GDP转变;企业经济正在从A模式的发展状态,即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的强物质化模式向B模式,即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脱钩的减物质化模式转变。

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GDP平均增长8%以上的奇迹,中国的崛起令全球瞩目。然而,这种增长是以生态环境的恶化为沉重代价的。有资料显示,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我国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我国单位GDP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即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基于此势态,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我国政府已正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由此可见,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定位与创新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和前沿,不断科学创新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热点和迫切期待的问题,因为它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二)我国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性质定位

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学术界并没有统一而权威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企业环境管理机制是指企业根据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树立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从经营的各个环节来控制污染和节约资源,以实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的有机统一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理。有学者认为涉及企业环境管理机制有三个层次:在宏观层次方面表现为以政府为主体的产业环境管理机制;在微观层次方面表现为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则有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还有学者认为企业环境管理模式包括四种:企业环境管理委员会与环保专门职能部门相结合的管理模式、ISO14000管理模式、HSE管理模式、QHSE管理模式等。我们认为,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应该是一种多元性结构管理机制,是由国际社会、各国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由生态伦理、环境法制、社会发展模式、人类生存理念、模式、生态文化教育、生态环境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水平和企业管理等多种因子共同作用形成的,以促进企业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目标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理。其性质特征如下:

1.时代性与战略性的统一。工业文明时代的企业管理机制主要是围绕着企业利润最大化在运行,无论是“泰勒制”还是“公司制”;无论是“科学管理”,还是“文化管理”;无论是“人本管理”,还是“企业创新机制管理”,企业充当的角色都是单纯的“经济人”。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引下,企业的成长是以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滥用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在生态文明时代的企业管理机制理应发生绿色革命,即单纯的“经济人”企业理应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或者称之为绿色企业、生态企业;企业管理机制理应转变为企业环境管理机制或企业绿色管理机制。这是在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的必然选择。我们认为,21世纪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生态环境危机。因此,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全球公认的最重要的发展模式。当人类具备生态文明与绿色管理的系统理念之后,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长效性构建,就表现出特别重要的战略性。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生态文明与绿色科技、绿色管理、绿色法律和绿色伦理能否变成现实的转变,关系到我们当代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子孙后代唯一家园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性与生态性相融合。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是贯穿其生命全程的重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21世纪的企业已跨越了单纯“经济人”的时代,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企业只有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回收全方位贯彻生态环保的理念,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才能为社会所认可、为法律所允许、为市场所欢迎;企业作为“社会人”,只有对投资者负责、对员工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生态环境负责,才能有更广阔更长远的发展空间和前途。实践证明,绿色企业、绿色产品深受社会所欢迎,绿色责任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和生态环保理念,将商业模式、技术创新模式与绿色管理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才是21世纪标志性企业。

3.伦理性与法制性相结合。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生态伦理已成为21世纪的先进理念和主流伦理,科学、高效的企业环境

管理机制必定渗透生态伦理,从传统的企业伦理转向现代企业生态伦理,标志着企业伦理价值观正在发生深刻的革命;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国际国内的法律也正在走向生态化,制定了大量的有关保护生态平衡、防治污染、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这些绿色的法律制度的实施必然促使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生态化。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培育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

4.多元性与特色性同构。我们首先要走出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单一主体、单一因素的定位误区。事实上,构建和实施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不仅是我国企业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绿色责任,而且是我国政府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实施保护环境职能的重要职能机制;不仅是国际社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监督、管理的必然结果,而且是生态伦理、环境法制、社会发展模式、人类生存理念、模式、生态文化教育、生态环境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水平和企业管理等多种因子共同作用形成的逻辑结果。诸如国际环境管理机制、政府对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企业生态伦理机制、企业生态法制机制,等等。只有多方机制的有机融合,形成合力,才能形成先进、有效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才能达到促进企业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目标。与此同时,根据不同企业的性质、特点、行业背景和自身条件设计,构建各具特色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诸如,钢铁企业环境管理机制、IT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化工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等等。

5.绿色人文教育管理与科技创新管理并进。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的紧缺、生态的失衡和环境的恶化以及工业文明时代的财富观、幸福观、消费观的扩展,靠传统的人文教育管理方法和现有的技术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创造新的融绿色人文教育管理与科技创新管理为一体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不仅要强化绿色人文教育管理,培育与企业相关的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的绿色或生态人文价值观,而且在管理中要体现出企业环境管理的科学性和不断创新性。比如,生物能源、太阳能技术、核电技术、废弃物再生循环技术、绿色财税金融政策的运用、环境监测与执法机制的重大突破等都会促进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迅速进步。

6.科学性与统筹性兼顾。企业环境管理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具有国际性意义的前沿课题,由很多相关机制和子系统机制构成,他们分别从政治、行政、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科技的不同层面切入企业环境管理机制,涉及众多部门和社会多个主体,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系统性。客观上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统筹运用国际国内各种力量、各种资源以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前沿性。

(三)我国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目标定位

1.近期目标定位。在“十一五”时期,重点建设和完善企业环境管理制度机制建设,即在我国企业全面建立环境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政府促进企业环境管理法律制度运行机制、市场引导企业强化环境管理的经济氛围机制,社会舆论、非政府组织、公众参与企业环境管理的渗透机制。初步消除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盲区。与此同时,加速提升环境监测预警和监督执法的科技含量,加大环境保护的奖惩力度,树立环境管理机制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2.中期目标定位。即到2020年,基本构建好我国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机制,从根本上转变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循环经济、绿色技术、清洁生产、绿色管理、生态理念、生态企业成为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潮流。

3.长期目标定位。即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健全科学、先进、全方位、高效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使我国的所有企业都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让人民群众生活、工作在生态良性循环、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社会之中。不仅物质生产生态化,而且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也呈现生态化。

二、生态文明时代我国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

(一)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理念创新

1 构建企业环境管理机制,既是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生态文明背景下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2 构建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应尽快走出“人类中心主义”阴影,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构建科学有效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机制转变为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新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从“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转变为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科技、清洁生产、零排放、循环经济新模式;从单一的技术层面的污染防治转变为战略层面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从被动的、抵抗型、反应型企业环境管理机制转变为积极型、主动型、生态型、创新型企业环境管理机制。

3 科学而先进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不是企业单一主体、单一因素所能决定的机制,而是一种由多元主体、多种因素有机组合创造出来的管理机制。因此,生态文明背景下,构建我国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以生态环保法律为依据、以生态伦理、环境责任为支撑的构架。

4 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力争具备与国际前沿性与民族特色性相结合、多元性与层次性相呼应、全方位与先进性、实效性相统一等特点。

(二)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行为创新

1.加大国家对建立健全企业环境管理法律机制的推动力度。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国家必须通过强大的公权力、推动力,规范性、强制性地指引企业步入企业环境管理法律机制的轨道,从而克服和消除企业唯利是图地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渚如,提升政府环境管理部门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完善政府促进企业环境管理法律机制以及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区域限批制度、环保一票否决机制、清洁生产促进法、节能减排制度、循环经济制度的执法力度,等等。

2.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又好又快运行。比如,政府绿色采购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自然资源市场化、产业化管理机制,等等。

3.充分利用评价、奖惩机制,推动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制度全面展开。针对国情,一方面,大力推动国家环境友好型企业评建活动的全面展开,评建出一批环保示范性企业;另一方面,加快ISO14000、HSE、QHSE等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在我国企业中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区域性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形成。

4、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公众参与企业环境管理机制。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对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作了明确规定,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机制同环保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我国应尽快地制定《公众参与企业环境管理条例》,并加大生态人格教育的力度,提升公众参与企业环境管理的广泛性、深

入性和有效性。

5.将重罚制度引入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之中,加大执法力度,用以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例如,2004年四川沱江的特大污染事故,造成2亿元经济损失的责任单位仅被罚款100万元。新加坡的重罚制度机制,使他成为全球有名的花园式国家。这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为了当代人民和子孙万代的生存和发展,科学合理地利用重罚制度机制刻不容缓。可喜的是我国环境执法已经有了新发展,加大了执法力度,比如《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将最高罚款规定为300万元,但这还不够。我们认为,面对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现实,我国政府应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违法重罚条例》,让环境违法者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让所有的社会成员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让《生态环保法》真正地“硬”起来。

6.以战略性视角构建企业生态人格教育机制。一方面,在企业招聘、职业资格、企业员工、领导干部学习培训考试中增加生态文明、环境伦理、循环经济、环境法制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强化绿色财富观、绿色幸福观、绿色管理观、生态人格的培育,从而提升企业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为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和环境伦理基础。政府与企业在这方面应该有相应制度、政策和经费支持。

7.借鉴国际企业先进经验,强化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机制。诸如,诺基亚公司将环保责任与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统一考核的管理机制;索尼公司的环境战略管理机制;以及企业绿色文化建设机制、企业环境员工管理制度、企业环境会计制度、企业环境报告书、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制度、企业循环经济、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PRTR制度、企业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奖惩机制和企业环保目标责任机制,等等。

8.充分利用经济机制,激励企业环境管理机制运行与升级。具体措施为:(1)绿色财政税收机制。比如,逐步加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财政专项基金、征收环境税、资源税、对节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等等。(2)绿色信贷机制。比如,环境友好型企业可以享受低息或无息绿色专项贷款。(3)绿色价格机制,即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促进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比如,科学地设定生产、生活用电、用水、用油、用煤等资源的分段式收费机制。既保证企业生产、生活需要,又限制浪费资源的行为;对企业创新生产的节能产品、环保产品,政府给予适当的价格补贴。比如,节能灯、太阳能、光能、生物能源产品。(4)建立全国性企业环境污染有奖举报机制,促进公民积极履行环境监督性绿色责任。(5)设立中央和地方环境友好型企业表彰奖励机制,引导全国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循环上升。

9.创建企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在信息化的社会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法律、管理等措施将企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信息通过权威媒体公布于众。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各个方面了解、监测、考核、评价、监督企业的节能减排、环境管理状态。另一方面在舆论、管理层面给企业以压力,有利于促进企业争先恐后、不断升级环保机制。

生态环境管理现状范文6

【关键词】 环境绩效审计; 平衡计分卡; 煤炭企业; 指标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承载了巨大的压力。粗放式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在重工业区、能源基地。煤炭的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地表沉陷、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枯竭、粉尘污染、瓦斯排放以及噪声污染等。国务院的《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近年来,煤炭企业对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动辄上亿,加强对企业环境治理活动的监督与检查,并对企业环境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价越来越重要。

一、煤炭企业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分析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是指企业内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企业的环境政策、环境管理系统、涉及环境方面的各个项目,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对经营过程或相关活动中整个环境管理活动的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管理当局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业绩以及为相关决策提供帮助的一种审计活动。

环境责任同经济责任一样都是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污染生态环境严重的煤炭企业,环境责任更重大,更应当被更好地履行。当前除了现行的环境法规与政策,我国还针对煤炭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与技术标准。要想确保企业自身环境责任履行、国家规章制度被良好地遵循,离不开环境绩效审计的监督。环境绩效审计的职能不仅仅是对企业环境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评价。激励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必要将环境绩效审计作为煤炭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到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这样一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节约煤炭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二能预防环境事故的发生,避免环境事项引发的相关风险,从而产生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时,由于考虑了环境的损耗,还可以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综上所述,环境绩效审计作为鉴证煤炭企业受托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手段,在煤炭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持生态平衡的科学发展过程中履行自身的环保责任,提高环境管理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环境绩效审计在我国还没有大范围地开展,制约因素之一就是环境绩效审计理论上的不完善。所以有必要针对煤炭企业环境管理活动设计一套科学、完整、合理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使企业的环境绩效审计工作落到实处。

二、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环境绩效评价可行性分析

(一)平衡计分卡原理

平衡计分卡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大卫·诺顿(David Norton)针对当时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的绩效评价体系而提出的。它强调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将组织的目标、战略分解为可操作与衡量的指标和目标值,落实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各有侧重,又相互影响,组成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以激励企业实现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均衡与统一。其原理如图1所示。

(二)在环境绩效审计中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1.二者都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环境绩效审计最终目的是审计人员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被审单位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与分析,并在此过程中找出影响绩效水平的关键点,提出合理确切的改进措施,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环境管理的绩效水平。而平衡计分卡自诞生20年来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绩效管理工具,并且是一种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它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激励企业内部不同层面的员工参与组织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因此,两者结合将环境管理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可以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自身的环境责任。

2.二者的理念相通。环境活动本身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活动,更带有社会属性,对周遭的居民、政府、其他企业都会造成影响。环境绩效审计关注企业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只有这三者协同完整,企业才能可持续地发展。平衡计分卡创建的初衷就是:参与研究的人们相信,过分地依赖财务业绩指标,会影响甚至妨碍企业未来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关注潜在发展能力与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可见,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现了平衡与统筹的理念,平衡计分卡体现出长期发展的理念,在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中二者的融合顺理成章。

鉴于此,在煤炭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中引入平衡计分卡,对企业的环境目标进行战略管理,对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变矿区环境污染的现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煤炭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设计

(一)设计的原则

1.科学与全面原则。设计评价指标时要遵循环境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与企业本身的特点,要考虑标准自身科学与否,同时考虑指标的设计是否全面合理。各项评价指标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补充、避免重复,使指标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所选指标的集合要尽可能地覆盖被审计单位与环境活动相关的每个关键环节,以使评价指标最大限度地适用于被审计单位。

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由于企业的环境活动不仅涉及到自身的经济效益,还涉及到社会与环境效益,不是所有的环境管理效果都可以用量化的指标来描述,有必要同时采取一些定性的指标来衡量绩效情况,以便更全面恰当地反应企业环境管理绩效。因此在进行实际指标设计时要注重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使用。增加定性指标的比重,可以使企业更好地认识到环境管理带来的收益,调动企业保护与治理环境的积极性。

3.可控性原则。绩效评价的单项指标值应当是企业可以控制和调节的,企业改变相关的行为可以使该单项指标值发生变化,摒弃受外界条件影响而非企业自身可以控制的指标,如应当剔除隐含市场价格的统计指标,因为某项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是企业无法控制的。

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设计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实践中是否易于采取,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在满足审计目标需要的前提下,指标的设计应当尽可能全面、准确、简明、清晰。

(二)指标体系设计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煤炭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指标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具体的指标见表1。

1.财务指标:包括环境治理投资情况、环境污染费用支出两类指标。关注煤炭企业环境管理过程中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保证环境管理资金的到位。这样才能进行环境治理等后续工作,继而合理地运用环保资金,提高其使用效率,做到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治理效果。

2.客户指标:包括政府与公众两类指标。外部群体如何看待企业的环境管理成果至关重要,因为环境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使在该区域生活的公众、政府满意。考虑外部群体的诉求,企业环境管理的战略布局才能更加合理,更有针对性,分轻重缓急更好地满足外部群体的要求。

3.内部流程指标:包括环境污染、环境治理、资源循环再利用以及环境制度四类指标。其中环境治理指标又可以分为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防治,噪声防治,其他方面防治五类。煤炭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是保证企业环境绩效的关键,也是政府与公众满意度的决定因素。

4.学习成长指标是确保企业在环境治理与保护活动中持续改善的驱动力,也是企业环境管理内部流程的支持系统,用以弥补煤炭企业实际环境管理水平与环境战略目标所要求的环境管理水平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于波.环境绩效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王巧玲,李玉萍.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9(4):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