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业采购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业采购方式范文1
一、并购前的财务风险及防范
并购企业在并购计划实施之前,需要选择并购的目标企业和具体的并购方式,因此,并购前的风险主要是这两个选择所造成的风险。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其选择的并购行为不但应该符合自身的利益,而且应该符合主购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并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谋求协同效应、实现战略重组,或是为了某些特定目标。因此在并购前必须仔细考虑选择适当的目标企业,而在实际操作中却不乏多选择失败的案例。例如许多企业由于盲目进行混合并购或盲目进入不相关领域,最后使企业进入多元化经营的误区,反而拖累了自身,不利于主购企业的发展。这些就是未能很好的考虑选择目标企业的所造成的风险损失。
2.企业的并购方式多种多样,有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及合并。股权收购又有整体性股权收购、控股性股权收购、承债性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又有规模扩张型、借壳上市型、重组型和置换型资产收购四种。每种方式要求的资本数量不同,不同的并购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并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本规模及各方式的优缺点,适当的选择并购方式,减少选择所造成的风险损失。
二、并购中实施阶段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1.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是否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同时是否能够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一种风险。如果融资的安排不当或是与企业运行连接不够完善就会形成融资风险,如果融资过早就会出现承担许多可以避免的利息;如果融资过晚或过慢就会出现资金不足或是资金供给不正常,导致并购无法顺利进行。所以对于融资的安排也是并购过程中的重点。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内部融资是指企业所需的资金均来源于内部的自留资金,内部融资的好处在于不需要支付利息,且没有还贷压力,可以减少企业的并购成本和由于无法还贷可能造成的破产形象,但是也具有不容忽视的缺点;完全运用自有资金,一则我国的企业规模一般较小,无法独自承担并购所需的巨额资金,完全动用宝贵的自有资金进行并购会影响企业对于外部市场的反应能力及抗风险的能力,如果进一步的融资不能够顺利进行,则非常有可能导致企业的正常运行,更不用说企业的并购大计。
外部融资是指企业运用外部手段筹集并购资金的方式,主要包括权益融资、债务融资和混合性证券融资三种。
权益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进行融资。通过大量发行股票进行融资,可以筹集到大量的长期可使用资金,且因为股票本身没有确定的付息日以及归还期限,所以企业的资本风险较小,但是由于股票的发行需要长期的时间,且需要支付的发行费用较高,不利于在并购过程中的资金衔接,更有可能出现由于大量股票而稀释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权,甚至出现大股东对全企业控制权的丧失,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债的方法获得资金的一种手段。通过举债进行融资的资金成本较低,而且所支付的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达到了避税的效果,而且运用举债的方法筹集资金所需时间较短,不会稀释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权并且手续简便,利于运用。但是债务融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难以借此方法获得资金,并且银行或债权人对于资金的提供有较苛刻的条件。一旦企业不能合适的掌握负债尺度,过高的负债率或造成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不能到期偿还借款和利息,会使得企业面临破产的巨大风险。
解决融资风险首先要合理选择并购的筹资方式与结构时,要遵循资成本最小化原则;债务筹资与股权筹资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另外,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要予以合理的搭配,以尽可能将筹资风险降到最低。最后,并购企业在选择筹资方案时,必须结合并购动机,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并购企业对融资风险的态度,资本市场的情况等因素,选择最佳的融资方式组合,规划融资结构,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保证并购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
2.企业并购的信息风险。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隐蔽工程”以及法律政策的影响,并购中往往潜藏大量的信息风险。由于并购各方信息不对称,出让方往往对目标公司进行商业包装,隐瞒不利信息,夸大有利信息,而并购方也常常夸大自己的实力,制造期望空间,双方信息披露都存在不充分或者失真的情况。因此,并购冒然行动而失败或交易后才发现受骗上当的案例比比皆是。
信息风险防范对策一方面应要求对方真实、完整,不会产生误导地披露自己的全部情况并做出保证;另一方面应针对对方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进行审慎的调查与评估,充分了解其现状与潜在风险。做到信息披露及保证并购各方用最直接、合理、科学、专业和没有歧义的语言披露其所有应当的信息,并作出声明、承诺与保证。包括:出让方向并购方保证没有隐瞒重大信息,并购方向出让方保证有法律能力和财务能力并购目标公司等等,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消除并购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应当要求对方提供书面承诺,作为防范风险的保证及进行索赔的依据,并在并购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等救济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3.支付风险。
现金支付是指企业以现金为并购公司的工具,具有最大的财务风险。一则,对于企业具有的现金流量及数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是企业并购能否完成关键;二则,由于直接运用现金进行支付,很有可能因为汇兑的差别造成多余的汇兑损失;三则,完全用现金进行支付会导致股东权益的减少,可能会因此引起股东对于并购行为的抵触,增加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股票交换是以并购方股票替换目标企业的股票,即以股换股。对于运用股票交换和进行运用权益融资一样会稀释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权,而股权稀释的风险高低则是由股权稀释率所决定的。当并购前后的股权稀释率发生激烈变动,说明并购行为将给企业的原股东带来巨大的股权稀释风险。如果发行新股后的股权稀释率小于50%,表示股权稀释的风险较高;反之,表示股权稀释的风险较低。当主要股东的股权被稀释到无法有效控制并购后的企业而主要股东也不愿放弃这种控制权力时,主要股东可能反对并购,使并购活动无法进行下去。除此以外为了并购行为而发放新股不仅发行费用较高而且还具有耗时长手续复杂等缺点。
对于现金支付的并购,首先考虑到的是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导致变现能力就越高,也说明企业越能迅速并顺利获取收购资金。
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的风险,很难在市场上化解,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来匹配。同时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来降低,通过建立流动资产组合,将一部分资金运用到信用度高,流动性好的有价证券资产组合中,使流动性与收益性同时兼顾,满足并购企业流动性资金需要的同时也降低流动性风险。
对于股权支付的并购,应综合考虑目标企业的成长性、发展机会、并购双方的互补性、协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双方的资产,正确确定换股比例。目前,并购双方换股比例所采用的换算标准或依据主要有并购双方的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等。
三、并购完成后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企业并购后主要有整合风险。企业并购后如果不能采取积极的行动将被收购的企业快速整合到收购企业的组织结构中,收购仍有可能失败。
整合前进行周密的财务审查,整合前的财务审查包括对并购企业自身资源和管理能力的审查以及对目标企业的审查。整合前的财务审查可为并购企业的运行提供可行性分析;还可通过审查发现被并购企业财务上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在整合过程中有的放矢,提高整合效率。财务审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并购方确定被并购企业所提供的财务状况,其审查内容包括并购后需要整合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需要的资金投入、企业的负储结构、现有融资能力。加强并购后企业的组织结构整合。组织结构的整合主要是并购重组后企业的机构设置问题,其关键是合并双方的人事安排。并购方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尽快制定并购后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标准,做到人尽其才。要尽量挽留人才,防止磨合过程中出现团队行为弱化、不负责任、负权压利、扰乱工作秩序的现象。企业并购后,要发挥人才资本优势并进一步挖掘人才资本的潜力,就必须根据人力资本的特征正确评估人力资本价值。并购之后绝大部分企业的经营业绩未来得到显著提升,结果却是资产规模不断扩张,创利能力不断下降,不同业务单元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和必要的相互支撑,主业和副业相互争夺有限的企业资源,造成企业主业被拖累,而副业又难以为继。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并购后不重视财务战略整合向造成的。
物业采购方式范文2
关键词:基层机构;财务风险;防范
一、基层机构财务风险的诱因
(一)营销费用配置方式存在缺陷。一是费用的整体安排存在缺陷。现行营销费用配置实行自上而下、逐级下拨额度的方式,各级行出于对全年整个费用盘子的考虑,通常在年初进行计划分解,留足余地,年底拨付剩余。由于上级行一般要求营销费用年底列支清零,致使基层行到年底的费用额度充足,列支压力较大,一些基层行在列支上进行了不规范地变通,形成财务风险的隐忧。二是产品挂钩营销费用存在缺陷。在产品激励费用中,除按业务量配置部分人力费用之外,还有部分激励型营销费用与业务量直接挂钩。就某些营销费用注入的产品而言,这部分营销费用一般都是直接配置到基层行。之后,个别机构通过票据变更,演变成了人力费用兑现到了有关人员,这些大量繁杂的票据改变了费用的使用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财务风险。三是分散管理,多向配置存在缺陷。商业银行现行的营销费用额度由层级和各条线部门各执一块,分散管理。具体到对下配置,除层级配拨之外,条线部门根据客户、产品营销和各自业务发展情况,进行单独下配。这种双向下拨的方式对一些重点项目和客户集中配置量过大,易造成基层行在某一时段内费用充盈。
(二)财务管理相对弱化。近年,金融行业都把防范风险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实际工作中,基层行往往比较注重如何抓好前台柜面操作风险防范,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和精力较大。与之相比,对防范内部财务风险关注不够,无论是在制度的控制上,还是在具体工作的指导、检查及督导上,都显得力度不够或明显滞后。
(三)基层机构执行财经纪律及相关规定偏离。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基层机构负责人,由于过多地注重拓展市场,营销客户,加快发展业务,在产品的推介及业务拓展的方式、流程方面得心应手,而对于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政策、制度、要求了解掌握的较少,在具体的财务规定执行上一味强调为市场营销提供方便,为业务拓展提供保障,存在较为明显的偏差。通常表现在:对具体的财务人员要求少,管理较松;在费用的使用上计划性差,随意性大;对因放松财务管理而带来的风险认识不够,估计不足。
二、对防范基层财务风险的几点建议
(一)改进现有营销费用配置方式。
1、营销费用下配应把握“条块结合,集中下拨”的原则,强化财务部门作为总闸门的把关作用。无论是层级配置,或是业务条线配置的营销费用,首先由基层机构提出费用需求,说明使用金额、用途;然后,由财务部门视基层机构的费用实际需求情况,统一下拨费用指标,把好进度,改变多头下拨费用,难以控制的状况。
2、营销费用采取提前预拨,均衡下配的方式。上级行在敲定全年费用盘子之后,应根据各基层机构的业务发展计划,以及营销的项目客户、产品等匹配相应的营销费用,采取月初或季初预拨,均衡配置,适时调整,避免季末或年度底突击拨付,给基层造成费用列支的压力。
3、改进营销费用与产品及业务量挂钩办法。一般来说,对于对公产品或项目应多配置营销费用,个人产品则以配置人力费用、与产品买单挂钩为主,对部分与营销费用关联度低或不需营销费用的产品可不再进行下配,以避免费用混淆使用。
4、明确配置对象。对公业务的营销费用,应配置到项目,到营销团队,到承办项目的基层机构;个人条线的营销费用,则应配置到二级分行的个人金融部门,集中统筹使用,既能统一把关、防范使用风险,又可发挥费用的集中优势。
(二)收紧财务管理。严格基层财务管理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一环。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财务规章制度,针对基层内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在费用的拨配、使用等诸多环节进行修补、完善,从制度上做到严密规范。第二,围绕重点项目、产品配拨营销费用时,相关部门和基层机构要精打细算,力求做到专项专用。二级分行财会部门要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费用使用情况的追踪检查和后评价,加强营销费用的管理。
(三)规范财务费用使用。一是基层机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要努力学习了解和掌握诸多的财务政策和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的财务规范管理水平,使之与防范财务风险相适应。二是建立层级、条线和基层营销费用使用沟通机制,条线部门和财会部门在每笔费用下拨前都应相互沟通,本着基层行够用、用好的原则,提升费用安排使用的预见性和计划性。三是突出使用重点。首先,由条线部门根据全年的业务指标安排,提出全行营销费用投入的重点,包括重点客户、重点项目、重点产品。然后,会同财务部门细化分解,提出费用使用需求,以达到投入产出相匹配,价值创造最大化的目的。在营销费用的实际使用中,应突出向产品创新、争取新项目、新客户等方面倾斜,对于日常的客户维护,应尽量控制成本。四是拓宽使用渠道。在利用一些诸如招待、公关等形式外,可以通过联系座谈、理财咨询、健康讲座、外出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活动来密切与客户的关系,巩固和拓展优质市场。对于财务管理能力偏弱的直管网点,需要营销的工资单位,VIP客户等,由个人业务部门集中管理,统一安排使用。
物业采购方式范文3
[关键词]石油石化企业;物资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原则;控制方法;措施等
物资采购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和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采购成本,控制采购费用支出既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物资供应的基本职责。
据统计,生产经营型企业采购原材料、设备及备件支配了企业50%以上的资金,部分行业或企业更是高达90%以上。据法国埃尔夫石化公司测算,节约5%的采购成本相当于增加25%的销售额所获得利润,可见重视采购成本的控制,降低采购费用,对企业增加利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物资采购成本的降低,不仅意味着利润的提高,而且还创造了降低产品售价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已经开始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加公司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行物资采购成本控制是确定合理采购价格、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提升公司效益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一、采购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主要原则
1.紧盯市场供求变化和价格走势,随行就市。
2.确定合理的采购价格。
3.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开展公平竞争。
4.物资采购成本服从于物资采购质量的原则。
三、石油石化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手段和措施
石油石化企业是连续化、规模化生产,所需的原料、设备、材料、备件等物资品种多、数量大,而且工艺技术与生产装备不断升级,新建工程建设项目等都产生大量的物资需求,所以,相对来说石油石化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具有更加明显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建议石油石化企业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控制物资采购成本,降低物资采购价格。
1.开展物资采购成本分析。
通过对采购物资进行分析研究,了解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加工制造工艺、行业平均利润等,研究产品制造成本、间接成本、合理利润等所构成的产品价格,对产品的制造成本、管理成本、合理利润进行估算,尽可能的掌握产品实际价值,结合市场供求关系、需求时限等确定采购价格,防止采购价格过高或过低。
2.强化采购价格比对。
进行物资采购时,要通过网络、电话等手段,了解产品市场价格、其他单位成交价格和历史成交价格等,掌握产品价格区间,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确定价格变动是否合理,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合理采购价格。
3.引进合理竞争机制。
在目前的市场竞争机制下,适当引入竞争是控制物资采购成本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充分发挥市场积极作用,通过引入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降低物资采购价格。搜寻有实力的潜在供应商、可替代的新技术、新产品,参与竞争,提高竞争激烈程度,通过多家询比价、招标等采购方式,降低采购价格,控制采购成本。
4.集合数量需求,发挥采购规模优势。
在物资采购中,采购数量多少是一个重要的砝码。一般情况下,采购的数量越多,采购的价格越低;采购的数量少,相对价格就高。因此,集合不同时期、不同需求单位的同类或相似的物资需求,形成批量采购,发挥规模化采购优势,提高自身市场议价能力,调动供应商积极性,能明显地降低采购价格。
5.规范需求种类,提升集合化水平。
由于石油石化行业的特殊性,所需的材料、仪表、备件等物资种类多,品牌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降低采购成本的难度,既不利于降低采购成本,又增加了库存物资种类和数量。因此,规范需求物资种类,进行适当整合,减少品牌数量,提升需求集合化水平,能显著地降低采购升本,减少备件数量和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
6.加强采购价格监督管理。
降低采购价格,控制采购成本需要建立一个严格规范、行之有效的价格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价格监管作用,确保采购物资价格合理。重点加大对采购过程中计划提报、供应商选择、采购方式、价格确定、资金支付等环节的全面管理,建立集体决策机制,避免价格确定的随意性,降低价格虚高或价格不当的可能性,通过集体决策确定合理的采购价格。
7.提升采购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
物资采购是一项专业的技术经济活动,需要采购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因此,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专业采购人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对于控制采购成本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物资采购是石油石化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有效降低经营成本的一个关键途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公司竞争力、增加公司效益,就要加大对物资采购的管理力度,深入挖掘物资采购成本控制方法,不断降低采购价格。
作者:卢延泉
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炼厂中路胜利大厦
物业采购方式范文4
一、研究现状
针对民营企业抓住国有企业改革的契机进行融资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关注如何改善并购融资环境、增加融资工具等方面。经知网搜索,近五年来,基于民营企业管理视角的、研究并购融资方式的成果较少。马志博对德隆企业在并购扩张中采用的融资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其并购融资的选择策略; 廖涛以江苏省沙钢集团的并购为例,提出了民营企业围绕核心竞争力展开并购的方法; 周琳媛比较分析了中西方的融资方式,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管娜针对中国民营企业在并购融资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企业外部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解决问题的建议; 涂永伟为浙江民营企业并购上市的并购策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研究上,梅耶( Mayer) 的啄食理论( pecking financial order theory) 认为: 内部融资是并购的最优融资方式,债务融资其次,股权融资再其次。因此,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在并购时无交易成本的内源融资当然是首选; 把交易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作为第二选择; 而对企业要求条件最多、最苛刻的股权融资才是最后的选择。尽管啄食理论在西方得到了普遍印证,但在我国却截然相反。许跃辉对20012004 年沪深两市36 家民营企业融资方式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民营企业强烈偏好的融资方式是股权融资: 选择外源融资的比例( 91. 26%) 远远高于内源融资( 8. 74%) ; 选择股权融资的比例( 42. 37%) 远远高于债券融资( 5%) 。显然,研究结果与啄食理论相违背。在解决长期资金需求方面,民营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而不考虑选择内源融资和长期债权融资这两种方式,融资方式的成本效应更不会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去考虑。然而,以上研究都没有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对民营企业并购中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进行探讨,本文拟为并购企业融资后能更好地发展提出财务管理的建议。
二、民营企业并购融资方式个案分析
( 一) 三六五网员工融资个案
2014 年6 月,中国证监会了《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到10 月份就有海普瑞、特锐德、大北农、三安光电等20 多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员工持股计划。大北农公司控股股东邵根伙自掏腰包无偿赠与的股票构成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来源,成为《指导意见》中新增的股东自愿赠与方式的首个案例。2014 年11 月3 日,三六五网( 300295. SZ) 的员工持股计划也华丽现身,将员工自购市值与4 位实际控制人赠予市值的比例设置为1 ∶ 2,无偿赠与360 万股,占全部关联人当时所持股份的近10%。赠与比例空前,既保护了员工的持股风险,又激发了核心员工工作的使命感与积极性。公司委托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本员工持股计划,为公司的长久发展打下了牢固的激励基础。本案例的融资方式属于民营企业并购中的哪一类方式? 该方式是否有利于民营企业财务对其进行管理和风险控制呢?
( 二) 民营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财务管理作用
债务融资、股票融资或债务融资与股票融资相结合是民营企业并购中常见的三种融资方式,三种方式对并购后的企业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如下。
1. 债务融资方式的影响
企业在并购交易中,如果完全使用债务融资完成,并购企业与新收购的企业将共同承担由此产生的所有新债务。该融资方式对并购企业财务的影响主要是: 融资企业的权益报酬率随债务比率的提高而升高,杠杆效应是并购企业对债务融资感兴趣的原因。要把这种杠杆效应带来的利益发挥到最佳,必须依靠经验丰富、经营精明的融资企业家和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因此,并购企业必须对债务融资对财务状况的影响进行分析。
2. 股票融资方式的影响
企业并购时如果选用股票融资的方式进行,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1) 在进行并购期间,由于增加了股权数额,股东每股赢余的股值可能会被稀释; 2) 如果通过股票方式融资,在此股票交易过程中,可能会误导投资者认为并购企业的股票价格高于其股票价值。因此,股票融资方式的积极影响是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投资量增加,企业并购获得足够资金; 消极的影响是,投资者被稀释的回报会对企业的信誉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3. 债务融资与股票融资相结合方式的影响
从上述两种企业并购的融资付款方式对财务状况影响的分析可见,即使企业并购时采取以债务融资与股票融资相结合的方式来支付价款进行交易,积极与消极的因素也同时存在,对并购之后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也是双刃剑。此外,并购的动因、并购价款的支付方式、企业支付价款的能力也会影响并购后的业绩,且这三种融资方式的影响还可能被所使用的融资方式放大。两权相害取其轻,相对而言,并购时对民营企业的财务状况更为有利的融资方式是债务融资。
( 三) 三六五网员工融资个案的财务管理分析
债务融资包括社会和个人资金( 如职工个人持股等) 、企业自留资金、金融机构资金、其他企业和单位的资金、境外资金等。在这些债务融资的资金来源中,只有企业自留资金和职工个人持股可以通过民营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进行控制,其他外部资金难以通过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来控制。企业自留资金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企业资本积累和增值,主要包括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金和盈余公积金等。与国有企业相比较,我国民营企业由于资本金不足、成立时间较短、积累少、增值慢等原因,大部分不拥有自留资金。这并非民营企业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少,根本问题在于会计科目不健全、财务制度不完善,从而造成企业账面自留资金少。三六五网融资采用的员工和社会个人资金的个人持股方式,是符合啄食理论的企业内部融资方式,是较可行和有益的债务融资方式。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分析发现,员工持股计划不像股权激励计划那样,会给企业和员工带来成本压力。虽然公司委托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员工持股计划,但是从具体运作来看,上市公司的企业财务与员工持股计划并没有关系。也就是说,上面分析的债务融资在财务管理上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该融资方式不能发挥财务杠杆对融资风险进行控制的作用。因此,将融资置于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之下,探究财务杠杆对中国民营企业并购中与公司利益绑定在一起获益的员工持股计划的作用非常重要。
三、基于财务管理的民营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思考
企业并购是耗资成本巨大的一项投资活动,欲并购的企业必须为筹措足够的并购资金处心积虑、周密调整资本结构,精密策划融资方案。首先,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并购融资,必须遵循一般融资的原则,还要保证并购后企业的资本结构合理; 其次,要考虑非同一般的企业融资行为并购融资,必将会对并购后的企业财务状况及权益价值产生诸多影响。因此,在融资决策的过程中,并购企业要根据具体情况,请专业人士分析融资方式的不同和融资结构的调整可能会对并购后企业未来收益成本、财务状况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审慎选择适合企业自身情况、与并购项目匹配的融资方式。
( 一) 融资方式的成本分析
并购企业的财务成本计算将变成两类,一类是并购融资主要涉及的个别资金成本计算方法,一类是一般经营条件下或投资项目下的成本计算方法。这两种计算方法没有太大区别,其区别在于: 在进行融资成本分析时,并购融资项目所涉及的融资方式远远超过一般融资项目。因此,更应该侧重于加权平均。
( 二) 基于成本分析的融资原则
融资方式的选择决定了并购后企业的资本结构、成本与收益的效率。因此,并购企业要严格遵循先内后外、先简后繁、先快后慢的融资原则,综合融资成本、企业财务风险以及并购后资本结构等要素进行分析,审慎选择。
( 三) 对民营企业并购中融资方式选择的建议
1. 考虑企业的内部积累
遵循上述先内后外的原则,并购企业选择具有融资阻力小、保密性好、风险小、不必支付发行费用、不必为企业保留更多融资能力等诸多优点的内部积累融资方式实属上乘。但同时也必须考虑选择匹配的外部融资方式( 如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 作为完备的策略,以此解决并购企业内部积累资金有限,并购资金量缺口很大的问题。因为贷款融资具有成本低、保密性好、弹性大、速度快等优点。当然,这是并购企业本身必须信用等级高才可能行得通的外部融资的绝佳途径。
2. 通过证券市场发行有价证券获取融资
尽管证券市场发行的有价证券具有成本高、保密性差且速度慢等诸多缺点,但是该途径可以筹集到数量非常可观的资金,因而在企业并购活动中仍然是强有力的、并购企业可最后考虑的融资途径。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该融资途径的债券发行成本低于股票的发行成本,从财务管理的成本核算角度来看,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良的股市影响。因此,在选择顺序上股票次于债权。如果企业在自有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不得已要通过证券市场选择融资方式,应考虑两方面: 1) 债券融资能发挥债务资本的杠杆作用,有利于进行企业的并购,且能取得更高的收益,因而将债券融资的发行作为首选,发行股票次之; 2) 债券融资将带来过高的债务比例,以负债完成的融资交易,同样存在与并购企业通过债务融资避免股权价值稀释的初衷相违背的结局,使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因此,并购融资企业在选择债务融资方式时,应当特别重视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核算会计成本,在发挥利益杠杆的作用与可能升高的负债比率之间寻找到规避风险的最佳决策点。
物业采购方式范文5
关键词:煤炭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时展与社会进步,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速度相当迅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物资招标采购作为煤炭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宽企业采购渠道、节约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强对煤炭企业物资招标采购方法研究,有助于加强对采购的监督,严惩腐败与浪费行为。
一、关于招标采购的概述
所谓招标采购,就是采购方作为招标方,事先提出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企业参加投标,然后由采购方按照规定的程序与标准一次性地从中择优选择交易对象,并与中标方签订协议等过程。
二、当前煤炭企业物资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
1.问题之一:物资招标采购的程序复杂,手续繁多
物资在招标采购方面的程序复杂,手续繁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当前很多煤炭企业对招标物资所需资料手续繁多,参与竞标的企业需要提品的质量合格证与经营证、银行开户证明、产品说明书、生产工艺等方面的资料,使很多企业不愿浪费时间在招标资料的准备上,而且每次参加招标,都需要准备相当多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投标成本与作业量;二是招标时一次性面对多家企业竞标,需要审查的资料多达几十万页,这无形中增加了招标部门的工作量,致使很多评审人员与招标人员不能仔细查看资料中的信息,很难起到真正的审查作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人力、物力;三是招标耗费时间较长,对煤炭企业关乎安全生产的重要急需物资采购难以适应。
2.问题之二:“无标底招标”助长了物资的虚高价格
出现“无标底招标”助长了物资虚高价格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煤炭企业在物资购买的渠道与价格方面所接收的信息量较低,其无法知晓每一家企业所提品的质量和价格,而且不同厂家原料来源、产品工艺和质量差异性较大,致使价格相差很大,也很难设置标底价。在这种状况下,煤炭企业选择不设置标底的价格,而是通过产品品牌淘汰机制给产品供应商施以压力,迫使其降低价格。同时,市场没有完全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实施标底招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销售商手中产品的价格稳升不降。
3.问题之三:招标评标专家的水平影响着评标的公平与公正
招标评标专家的水平影响着评标的公平与公正,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物资招标的评标工作是在一些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专家的专业素质与责任心对评标工作的结果有着客观地影响力;二是缺乏科学有效的评标制度;三是领导意志现象较为突出,直接影响着评标专家的水平发挥。
三、煤炭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的有效措施
1.措施之一:加强对投标人资质的审查力度
要加强对投标人资质的审查力度,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明确审查内容:物资结构、相关企业的生产规模与资质、设备配置情况、产品售后服务情况、资产的运营状况以及人员的结构等;二是要严格地审查供应商的相关证明文件,这包括:物资生产许可证或3C认证、安全标志证书、税务登记证书、银行信用证书、产品质量证书、营业执照等证书的复印件或原件;三是审查方法,这包括两种方法,其一是后审,就是在物资招标开始时对投标人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其二是先审,就是在选择物资供应商之前,对相关投标人或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资料审查,最后这些通过资质审查或实地考察的企业会被选定为物资供应商。
2.措施之二:明确物资招标采购的原则
要明确物资招标采购的原则,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1)在招标过程中坚持“采购执行、采购决策、采购监督”等三权分立的原则,其中采购执行就是指企业的业务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中标结果来执行合同。采购决策就是指明确物资招标的品种与范围,评标方式,投标人的选定以及评标工作人员的聘请。
(2)在物资招标的过程中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以及诚实守信”的原则,其中公正就是指在不徇私枉法、的基础上,对所有拥有投标资格的投标人一视同仁,在最大程度上引发同业间竞争,从而形成买方市场。公平就是指统一衡量投标人的标准,使得投标人之间可以公平地竞争。公开就是指物资招标的全过程应该都是透明的,让所有参加竞标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了解物资招标的程序、内容、招标方式、评标原则以及中标的最终结果。诚实守信就是指煤炭企业对任何投标人所提供的资料都必须是真实的,其内容不容私自随意改变,对在物资招标函中所承诺的内容一定要兑现。
(3)在物资招标的过程中要坚持比质比价的原则,首先要了解清楚同类产品在市场中的价格与产品质量高低;其次是要对同类产品进行横向的比较,在产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要优先选择价格低的产品,在价格相同的状况下,要优先选择质量较好的产品;三是严禁不同类物资产品之间进行质量与价格方面的比较。
3.措施之三:明确物资招标采购的规则
要明确物资招标采购的规则,就要做到以下四点:
(1)要明确物资招标的方式,这主要有两种方式,前者是邀请招标,即招标单位用投标邀请函的方式邀请一些特定的单位来参加投标,后者是公开招标,即招标单位用公告的形式来邀请一些特定的投标单位。
(2)要编制合理的投标邀请函,即由招标人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需求设置招标文件以及标底,在经过上级人员的肯定之后,向投标人发送投标邀请函。
(3)选择优质的供应商,招标人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或者方式广泛地收集物资供应商的信息,经过认真地筛选与研究,制定出选择物资供应商的标准或者制度,并根据煤炭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层次适中、数量适中的供应商,并从中挑选业务往来稳定、产品质量可靠、专业技能强、信誉较高、售后服务有保障的供应商,同时也要不断地吸引新物资供应商的加入。
(4)明确招标采购内容及目标:首先是投标,投标人要按照招标函中所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投标,而且投标人要在投标截止之前将密封投标文件送到指定地点,在投标截止日到达之前,投标人可以对自身的标书进行修改或者撤回;其次是开标,其内容包括开标地点,开标主持单位,开标检查,宣读标书内容;第三是评标,其中所用到的方法是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性价比法以及综合评估法等;第四是定标,评标结果经由上级部门核准后,立即公布定标结果,并以书面的形式发出,最后由中标单位签字确认。
4.措施之四:明确物资招标采购的人员
要明确物资招标采购的人员,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招标工作人员必须是了解煤炭企业生产流程运作情况、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二是要成立专门的物质招标采购委员会,要选择对所投标项目具有五年的工作经验, 并十分熟悉招标流程和法规,同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五位以上的人员组成评标委员会,但与参加竞标企业有利益关系的人员不得进入评标委员会。
5.措施之五:明确物资招标采购标书的评定规则
要明确物资招标采购标书的评定规则,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制定科学合理并有效的评标方法,提高招标效率;二是不以价格作为定标的唯一依据;三是要采取措施遏制投标人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为使用单位提供优质服务与价格低廉、质量上乘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马彦坤:强化招标采购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中国集体经济,2011(10).
[2]苑 茹:煤炭企业物资招标采购工作的探讨[J].江西煤炭科技,2009(1).
物业采购方式范文6
企业财务管控就是对资金的管理,因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和根本,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使企业进行高速运作,保证企业能够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通过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管控,才能真正做到对资金的合理分配,保证企业资金用到实处,确保企业完成所有的经营计划,最终达成企业经营效益盈利的目标。企业财务管控是企业进行各项管控的手段之一,通过有效的管控,促使企业的财务活动有效的进行开展,实现企业经济收益与企业规模的同步增长。但是在企业财务管控的构建方法及执行过程中就会出现相应问题,所以要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与进步,就要对这些注意事项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解决。
一、企业财务管控的构建方法
企业财务管控在一般情况下的管控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集权式、分权式、和分散式管理,但是企业财务管控无论在任何一种模式下,都需要与企业财务管控的方法配套进行使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企业财务管控的作用。常用的企业财务管控的构建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控制
资本控制主要是对企业的投资和融资进行控制,是对整个企业财务最根本的控制方法。在企业投资的控制上要对企业所要投资的项目和投资额度进行决定;在企业融资的控制上要对企业采取何种的方式进行融资、融资的额度和融资的渠道等进行控制。
2.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企业进行有效财务控制的主要方法,对企业的财务预算、投资预算、经营预算进行全面的预算管控,是建立企业财务管控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预算的控制,能够使其达到财务集中管理的目的。
3.信息控制
信息控制主要是对企业财务的核算与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归集,使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信息了解整体财务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进行解决。企业在一般情况下对财务核算会制定统一的核算科目、核算政策和核算制度,并通过财务管控的基本构架,对财务核算处理作出具体的分析。
4.人事控制
企业财务经理对企业财务的核算与管理具有这重要的作用,企业人事在一般情况下都由企业控股理事进行推荐,然后由董事会进行任命,并由企业对财务经理进行委派,实现企业层次管理清晰明朗,保证企业财务经理能够有能力控制企业财务,确保不发生监守自盗的问题。
5.资金控制
资金控制的具体操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设立企业财务公司、设立企业内部银行、设立企业财务核算中心、设立企业财务统收与统支等等。企业在进行实际资金控制的方式选择上,要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以及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与资金流动等现实情况进行有针对的选择。
6.授权控制
企业的授权控制的基本概念就是形成企业权限的分级别形式的管理,也就是说,企业的股东、董事会、管理者、经理等分层次的进行权限的界定,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利管控,明确的构建出一套管理模式,各级使用自身的权利,并对本级范围内的财务进行管控。
7.审计制度
通过企业审计,能够有效的检查出企业在进行财务管控中出现的工作问题,并能够及时的进行指导和纠正,并对企业中其他的财务管控方法进行补充,从侧面控制财务工作,起到内外结合的财务管控模式。
8.激励与约束控制
企业对于财务管控的激励与约束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计划和安排,使企业内部人员能够共同为企业的风险与利益共同进行承担,这样的方法能够使企业整体转变内在形式,能够向企业所希望的方面进行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控在执行中需要注意事项
1.资本按照进度进行控制
企业在进行经营的过程中会,由于环境的影响,人员水平的限制,导致企业投资项目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往往与实际相背离,所以,企业在进行投资过程中要按照进度进行控制,在出现运作偏离的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矫正。
2.对企业风险进行控制
企业在法律的程序上是相对独立的,在进行经营过程中,要单独的对风险进行承担,有效的对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确保对投资和融资的控制。
3.资金预算的控制
企业可能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资金流转,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能够提供充足的资金,是企业运作保持在稳定状态下,在资金预算管理过程中,不能只流于形式,不注重预算制度和预算报表,要经常性的对资金进行预算控制。
4.建立配套的信息平台
企业如果不能够正确了解自身的需求,信息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就可能出现运行速度减缓、功能不能实现的现象,并且企业对自身的管理水平、业务规模才以及人员素质等情况认识不到位,就会造成信息平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5.财务经理的要求
企业财务经理对整个单位财务管控有着独立的管理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财务经理要经过上级的推荐,董事会的决议,从而对财务经理进行任命。企业的财务经理要具有相当水平的财务专业能力,并且需要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处理好各项事务和对事物的监督。企业对财务经理的任职,还需要定期的进行更换,防止出现监守自盗的现象,并适时对财务经理进行业绩、素质、能力的各项考核,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
6.选择适合企业的资金管控方式
企业统收和统支的方式能够决定一个企业资金活动的整体水平,这种方式能够进行有效的现金回收,并且在能够促使企业在资金管控上达到企业独立核算的要求。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统收和统支的资金管控方式除了要对资金管理以外,还要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监督和管理。
7.企业授权控制的动态管控
对于企业的各个部门经理的性质不同、能力不同、素质不同、性格不同、环境不同、管理水平不同,所以,在进行部门界定的过程中,要对授权和分权进行严格的分析。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集权式的管理模式,由于财务权限的不到具体的有效控制,致使这样的管控不利于企业长远的规划和发展,如果采用分权式的授权管控,由于财务权限得到超范围配设,使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至此,企业在生存环境中,要及时的进行企业的制度评估、审核,对授权控制进行动态的管理,促使企业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8.注重企业审计制度的完善
企业审计制度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审计和企业外部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指的是利用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的自身力量,进行对费用执行的审计、人员离任的审计、经济目标的审计等等;企业外部审计制度指的是企业借助于社会上的第三方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进行年度审计。企业的审计对象,不仅仅是企业的总经理,还包括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对财务经济的审计,这样能够极大的减少因个人问题造成经济不必要的损失,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9.激励指标的设计
企业在进行激励指标的设计过程中,不能够凭借自身的想法进行非科学性设计,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发展阶段、行业特点、经营环境、管控性质等一系列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实质性的合理设计,在企业激励方案中的指标,要遵从重要性和简要性的原则,尽可能的进行指标量化。
总结: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企业财务理论仍然在不断的进行创新,我国的企业财务管控体系正在处于萌芽状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企业管控体系和方法一定要适应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与要求,不断进行改造,并通过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企业有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楠.刍议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关键点.财会通讯(理财).2008(2).
[2]朱永红.基于价值最大化的集团财务管控模式探索.财政监督.2008(12).
[3]卢燕.论现代集中财务在我国的实现模式.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5).
[4]宫柏.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选择.对外经贸财会.2005(7).
[5]姜洪丽,彭媛媛.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核心:资本控制.财会通讯(理财).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