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字文化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字文化内涵

汉字文化内涵范文1

关键词:中原文化 汉字文化 汉字认同 文化记忆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汉字发源地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和中华文化的核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汉字背后蕴含着华夏民族的文化记忆,而文化记忆则是汉字文化不断发展,中原文化不断传承,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一、中原汉字是文化符号

传统认为,文字只是语言的符号,是符号的符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文字的出现,打破了时间、空间对人的局限,使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教训及思想观念,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进行交流和传播。文字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文字是一种文化符号。

“文化”一词,最早起源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其所表达内涵十分丰富。一般来说,人们用文化概念来代表由于各种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的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文字文化是文化整体的组成部分,它与文化整体的其他部分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我们要了解文字的文化内涵,就必须把文字放在与文化整体其他部分的联系中来进行考察。

《辞海》对“文字”所下的定义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用的文化工具,对人类文明的促进起很大作用”。但是,文字不单是一种文化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明最重要标志之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素质固定由某一种文字形式来体现,在长期的历史承袭过程中形成一种习惯势力,使这种文字成为该民族文化的特点之一,成为该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萧启宏认为:“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是负载着古代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全息标志,是固化了的信息模块……不论社会怎么变,汉字的模块没有变,它本身的信息内涵没有变。”[2]

中原汉字具有其独特性,其本身就包含着许多的思想文化观念。从汉字的起源开始,汉字就承载了我们祖先的文化思想与文化观念。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言:“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3]可以说,汉字是物象的表达,是客观物象在人们主观思想的显现,它本身就具有主客观的统一性。所以说,汉字不仅仅是一种记录语言的工具,它还是一种记录思想、观念与文化的符号。文字以形具义,字形本身就是祖先观念中的物象的展现。汉字的发展同样也是思想文化发展的展现。甲骨、金文、篆文、隶书、楷体的不断发展变化,是文化不断演变的结果。在甲骨文中,记载更多的是先民的祭祀占卜文化,文字的不断传承,也是文化记忆不断传承的结果。此后,文字本身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不断增强。汉字不仅承载着民族思维,还是民族精神、民族哲学思想、民族文化的展现。

二、中原汉字的文化隐义

《辞源》解释“中原”云:“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是河南省。”中原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在地,对整个中华文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河南又名“中原”和“中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原河南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起着主要作用。

中原是甲骨文、《说文解字》的故乡,是文字的圣地。连续四千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河南上蔡人李斯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 “小篆”;河南漯河人许慎编写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在河南开封,现在使用的“宋体”字也产生在开封。因此,中原汉字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记忆与文化心理。

汉字的形成是多源的,建立在对多种史前视觉符号模仿的基础之上。汉字的象形一方面取象于客体对象的特征,而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则是其来自于对其他符号的模仿与综合性概括。汉字的象形具有明显的写意性,它的符号形体与描摹的原形之间又并非是单纯的模仿,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像又不像的言此意彼的关系。汉字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就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相关。它的产生本身就蕴含着先民的文化思维,它的发展又推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的传承。

汉字的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追求和谐与注重实际的民族精神。观察汉字的字体可以发现,汉字的结构和谐对称,部件与部件的组合都有一定的规律。中国传统思想中也特别强调“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汉字具有非常强的表意文性,其主体与客体未曾截然分离,这也正是中国人主客体统一、“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和“务实”精神的体现。

汉字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哲学及宗教思想。哲学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思想精华,是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华夏民族原始朴素的对立统一观念,在汉字中得到了非常形象的传播。“阴阳相生”,这也是中国哲学中为诸家所共有又千年相承的思想观念。众多汉字至今还能生动地再现古老的阴阳观念。汉字的起源有八卦说,甲骨文又是殷商王室的占卜记录,所以汉字本身也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宗教思想。

汉字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美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汉字的源头之一原始图画与舞蹈、歌唱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的艺术创造形式之一,它们都体现了古人对美的认识和追求。即使汉字形成之后,它和图画的联系也非常紧密。优美的书法及题款和精美的图章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的表意性,以及汉字与画之间紧密的关系是汉字的独有特性,这和其他文字是不同的。

三、中原汉字认同下的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理论最早是由德国学者扬・阿斯曼提出的。文化记忆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集体记忆力,通常是一个社会群体共同拥有的过去。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它的文化记忆还在发挥作用,就可以得到持续发展。相反,文化记忆的消失也就意味着文化主体性的消亡。文字是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手段,汉字则是中华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

每当听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时,每位华夏儿女的心灵都会为之震颤。这就是汉字传达出的魅力,它穿越时空,使历史的影像与现实的情景重合;打破地域隔阂,用经典文本教导我们要“与人为善,和谐相处”。汉字对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功不可没。我们在文字中读到的是文化,是基于文字认同下的文化记忆。

“文字认同属于文化心理的趋同现象,指的是由于文化身份和文化心理的相同或相似而对文字的认同。文字的认同其本质上是一种对本族文化或社会历史的趋同心理,因此文字的认同是构建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手段。”[4]文字是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载体,一种外在的体现。我们对一定文字的认同是基于我们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记忆。文字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还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使用一种文字,就是选择了一种文化,并且认同了这种文化身份。而且,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族群因为这种“共同文化身份”而链接在一起,使他们即便是异地也能感受到社会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便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

四、结语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卓越贡献。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以中国为核心的“汉字文化圈”,辐射日本、朝鲜半岛、柬埔寨、越南、老挝等国家。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而汉字文化又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起源于中原,中原具有丰富的汉字文化。而将文化变成文化力又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开掘中原汉字文化力,必须要把握中原汉字文化的核心内涵,即汉字认同下的文化记忆。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一点,不断挖掘文字文化的文化记忆,大力发展汉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更好地打造中原汉字文化力。

参考文献

[1] 徐澍.易经[M].张新旭,译注.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126.

[2] 萧启宏.从汉字说起[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4.

汉字文化内涵范文2

一、加强组织建设

1.完善领导机构,明确职责

我校十分重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将其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力求以优雅的语言环境重塑学校形象。为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和开展,我校专门组建了领导小组。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国家教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通知》,充分认识学校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意义,我们严格地按市区工作目标认真部署和推动“推普工作”。

2.开展实际工作,力求实效

我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布置相关事宜,党支部、行政利用教职工大会、教师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以促进教师自觉主动地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将推普工作纳入到教育教学之中。

为推动和倡导全校师生广泛深入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我校制订了一系列评选制度,例如:文明班级评选条件、文明学生评选条件等。让每个学生说标准的普通话、书写规范的汉字,已成为学校每位教师的职责,学校还专门就此项工作展开讨论、总结。

二、强化宣传,丰富活动

1.寓教于活动之中

学校是进行教育的主阵地,推广普通话方面,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做好语言文字推普达标工作,我校每年初制订工作计划,年末做好总结。在迎接市语言文字先进校评比活动中,针对上级领导提出的建议,学校及时改进,完善相关工作管理制度,使之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并大力做好推普宣传工作。

活动的开展方面,力求丰富多彩。开展了书香校园第四届读书节系列活动:首先开展了班级层面的竞赛,然后是校级的“古诗词诵读竞赛”和“课本剧表演赛”,师生“古诗词书写竞赛”。在竞赛中对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情况进行检查与评比,为提高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有大屏幕的班级上传了古诗词诵读的课件,班级利用课余时间随时收听名家的朗诵,陶冶情操、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2.寓教于环境之中

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教学楼的门厅醒目位置设置了:“让书香溢满校园”展板,对每学期的活动情况进行宣传,从“书香学生、书香家庭、校园活动主题”等多个方面进行宣传;教学楼的上面横梁和楼梯上,以及二楼的回廊处均设立了体现学校的读书理念的标语牌,并采用了规范的汉字书写;教室后面的板报和各年级展板上,用规范的汉字书写全国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口号;红领巾广播站的小播音员纯正的普通话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为全校师生创设了良好的语言氛围;另外,学校还定期举行黑板报、手抄报的设计大赛,加强汉字规范化的监督。

3.精心筹备,促“推普周”

青少年是普通话的积极分子,也是推普工作中的生力军。我校定于每年九月的第三周为“推普”周,这是推广普通话的大好时机。针对推普工作的重点,学校制订详细的计划,开展有益的活动,如:看谁眼睛亮——纠错字活动、“我是家庭推普员”活动、“争做推普小天使”千人签名活动。

三、全面普及,落实到位

1.认真做好考核培训

长期不懈的语言文字工作中,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在校园已形成一种氛围。学校大队部专门成立了语言文字检查小组,对说普通话、用规范字方面进行监督检查;每位教师都自觉说普通话,普通话自然已成为教师的职业语言。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已纳入我校对教师的业务考核当中。

2.全员用好规范汉字

中国的书法艺术早已驰名中外。我校也十分重视祖国汉字的规范和推广工作。学校专门开设阅读课、写字教学课,组建了书法小组,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了规范字的书法比赛,教师的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都达到相当的水平,并做到整齐划一,规范工整。学生们也积极参加规范字的书写。写一手漂亮的规范字是全校师生共有的优秀内涵,无论从教师的教案、学生的作业本,还是从校园内的各种标语中,都渗透着师生良好的语言文字修养。

校园中的指示牌、标语牌、标志牌,我们都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修改。学校公文、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及自办刊物等都达到了规范用字的要求。教师板书、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规范符合要求。通过师生的不懈努力,全校学生能正确认识和运用所学规范字。

汉字文化内涵范文3

关键词:数字;内涵意义;英汉互译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人,而人又离不开某个特定的社会文化。”[2](p477)“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不仅要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且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2](p480)数字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蕴涵的不同意义及英汉文学中和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等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以便消除英汉交际中的理解障碍。

二、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差异

由于受中西方文化传统、、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字的神化存在着中西方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共同的规律。中西方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天数”或“神数”。因此,对比梳理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跨文化交际和数字翻译问题极具现实意义,由于英汉文化的共通性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人们会对同一数字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但是由于英汉民族在自然环境、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又存在着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赋予同一数字不同的情感和联想,而不同的数字可能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

1.同一数字在中英文化中含义相似

一、三、八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含义。汉语中,数字“一”是万物的本源,具有本体性的意义。因此,“一”自古受到尊崇;“一”代表至高无上,这是西方哲学对数字“一”的认识,此外,“一”在中英语言中均有“第一”或“胜利者”的联想义。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赋予“一”的联想意义十分相似。

《老子》的“三生万物”确立了数字“三”的重要地位,赋予了“三”的“终极”、生发、吉祥之义。中国宗教中对三也有各自的思想,如佛教有佛、法、僧“三宝”;经、律、论“三藏”;水、火、风“三灾”;天堂、地狱、人间“三界”;前生、今生、来生“三生”等概念。“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吉祥、神圣、圆满的联想意义。在西方文化中,“三”通常表示吉祥、完整的意义。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

“八”是中国人民喜爱的数字,它象征着周到、圆满。“八”和“发”谐音,所以就更得到想发财的人的青睐,人们喜欢自己的房间、门牌、车牌和电话号码等都含有“八”。西方文化和汉文化一样,数字“八”也蕴含吉祥的意义。一是早在古希腊,人们认为“8”意味着丰硕、成就和长寿;二是《圣经》上讲上帝惩罚人类的大洪水中,仅有8人乘坐诺亚方舟逃走,于是“8”就意味着幸运。

2.同一数字在中英文化中含义不同

数字“六”在中文中象征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汉族喜欢用“六”构词。民间有“六六大顺”的吉语,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被视为举行婚礼的吉日。生活中,人们尤其钟爱尾数为“6”、“66”、“666”、“6666”的电话号码或车牌号码,因为它们象征着顺顺利利,万事如意。而英语中的“six(六)”却不是一个受欢迎的数字,比如成语: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hit sb. for six(给某人以毁灭性的一击);six to one(相差悬殊)。

数字“七”在汉文化中是被人们常忌讳的数字。原因在于中国人有崇尚偶数的心理,而目与中国人祭奠死者的传统有关。自古汉人对去世的人每“七”日祭拜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因此,汉语中,“七”构成的成语常含有杂乱之意。如“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七手八脚”、“七拼八凑”等。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中的“seven(七)”在西方文化中却是一个十分神圣的数字。基督教认为,世间万物是经七日创造出来的,“七”象征无限长的时间,故确定七日为一周。西方人讲究七种美德、七种文理学问、七次圣餐,人生有七个时期、七宗罪。英语中带有“七”的习语很多,如:k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ou will find a use for it.(东西保存时间长,终会派上好用场);to be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其快乐)等。

“九”更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字,中国人对“九”偏爱有加。天有“九重”,地有“九州”。“九”为数之极,由此引出“无限”之说,继而演化出“神圣”之意。因此历代皇帝竭力使用“九”这个数字,以示自己的权力为天赋神赐。皇帝被奉为“九五之尊”,皇帝穿的是“九龙袍”。“九”在汉语中与“久”同音,因此在民间人们也有选择两个“九”的日子作为喜日的习俗,预示“天长地久”。英语中的“nine”没有神圣、尊贵的涵义,但同样也可表示“多”、“深”。如:a nine days’ wonder(轰动一时,过后即忘的事情)、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及时医治一针省九针;及时处理事半功倍。)、be dressed up to the nines(特殊场合穿着;打扮得很华丽;穿着讲究)、crack up(flatter / honor / praise)to the nine(十全十美)、on cloud nine/seven(得意洋洋,高兴万分,心情非常舒畅)、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

3.数字在英汉文化中的对应

3.1数字在英汉文化中的错位对应

文化上的差异在数字的使用上得到明显的体现,不同的民族对数字有不同的禁忌。“四”在汉语中与“死”谐音,故被视为不吉利的数字。英美人不忌讳“4”但西方人在生活中却十分忌讳“13”,认为它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古希腊数学家讨厌“13”,认为它是个不完整的数目;有人认为《圣经》上记载,夏娃与亚当偷吃禁果之日是13日,故“13”便成为英语中最不吉利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英美人就像汉人回避“4”一样地回避“13”这个数字。

3.2英汉文化中数字的零对应

“翻译中常常有一类障碍是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比如,在某一种文化中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或概念。”[3](p473)

英汉数字除了大致对应外,还有许多用法是一种语言中所特有的。汉语中把“十”视为圆满的象征,故有“十全十美”之说。此外,国人除了对一到十的理解和好恶外,还对“百”“千”“万”等比较喜欢,使用频率也很高,故有“百年大计”、“千载难逢”、“万众一心”等成语。再如汉语中独有“张三”、“李四”等用姓氏加兄弟排行称呼他人的用法。英语人名中用数字多表示此人在家族或姓氏中是第几代的,如英王Charles I,Charles II,是父子关系。汉语除了人名外,还在地名中使用数字,如各地都有像“三里店”、“五里铺”、“七里河”等地名,也是汉语所特有的用法。

同样,有些英语数字词的用法也是英语所特有的。如“four leaf”(幸运草)、“four-letter words”(下流词)、“five-and-dime”(廉价物品商店)、“the fifth wheel”(累赘)、“nine-day’s wonder”(轰动一时的事物)、“eleventh hour”(最后时刻)、“eleven-plus examination”(英国11岁的儿童参加的小学毕业升中学的考试)、“Twelve”(基督的十二圣徒)。

三、英汉文化中数字的实指义与虚指义

1. 数字的实指义

在英汉数字习语中,数量词有实指义和虚指义之分。实指义指数词本身的意义。对于带实指义的数字习语,我们在翻译时应保留数字,直接翻译。例如汉语中的成语“一步登天”译为“Reach the sky in one step”“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译为“ Clever all one’s life, but stupid this once.”同样,英语中习语 “ Two’s company, three’s none” 译为“两个成伴,三人不欢”。“Three removes are as a fire”译为“搬家三次等于失火一遭”。[5](p57)

2. 数字的虚指义

数字的虚指义是指数字习语中的数字并不代表它本身的具体数目,而是一种脱离了数字实指的文化意义。“数字的虚指用法出现在文章中,多半具有夸张、强调或比喻等修辞功能。作者恰当地运用这类词组可使文章语言凝练生动、生辉添色,达到言简意赅,渲染气氛的效果。”[6](p561)因此在翻译数字的虚指义时不能从字面上的意义去理解,而应该从文化意义上去领会。

2.1汉语文化中的数字虚指义

例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Zeng Zi said,”I daily examine my self for several times: have I been conscientious in working for others?Have I been sincere in dealings with friends?Have I reviewed what my teacher taught me?”[7](p2)

例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鹤鹊楼》)

译:If you desire to have a good and boundless sight, Come to the upper story, by climbing one more flight![8](p327)

2.2英语文化中的数字虚指义

例1:Don’t worry we have a thousand and one ways to do it.

译:不发愁,我们有许多方法可以做的。

例2:The children were in the seventh heaven with their new toys.

译:孩子们有了新玩具,高兴极了。

例3: How many times do I have to tell you not to leave your homework till the eleventhhour?

四、数词习语的翻译策略

1. 等值互借法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一部分同义习语,无论内容、形式和色彩都相近。在英汉互译时,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直截了当地借用译入语的同义习语。例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为:一箭双雕。

2. 不等值互借法

有一些习语在英汉互译中无法等值对应,应尽量采用目的语中的习惯对原有的表达进行改造。例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译为: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3. 直译或意译

由于英汉具有各民族风土人情的特色,语言的翻译不可完全对号入座。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说过,“翻译即翻译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原文所表达的信息和暗含的意思对数字作模糊处理,以使读者不产生误解。在翻译时数字可不译出,转译其形象意义。例如: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或将字面意义直接翻译出来。这种情况固然会给译入语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困难,但是会使一些阅读动机很强的读者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去解读一些费解的词汇,而且会使得读者感到作品离自己有一定的距离,增加作品的神秘感或异域风味。例如:One day apart seems three autumns.(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五、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数字除了数字本身的计算意义外,还有非数字的文化意义,具有神秘和神圣的蕴涵。数字的实指运用在东西方文化中是相同相通的,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各民族中存在,是文化“共核”部分,而数字的虚指寓义在不同的文化中又具有不同的表义功能,形成了文化认识上的差异。单一的数字并不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有意义。英汉数字文化意义因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差异。因此了解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摩擦,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作者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外语系)

参考文献:

[1]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明安云.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J].湖北大学学社,2002.

[4]王红旗.数字神奇的含义[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5]刘忠.罗道茂.思维差异和英汉数字习语翻译[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

[6]伍先禄.李延林.英汉数词词组的虚指义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2003.

[7]潘富恩.温少霞.论语今译[M]. 齐鲁书社,1993.

[8]郭著章.傅惠玉.汉英对照《千家诗》[M].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汉字文化内涵范文4

关键词:紫砂;志在四方;文化艺术;古朴简约

1 前言

宜兴紫砂工艺以其古朴、典雅、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几百年来蜚声海内外,被世人所推崇。宜兴紫砂工艺除了它的历史悠久、艺术上繁荣的茶文化历史之外,它的历代传世佳作更体现了紫砂工艺的光辉艺术特性,其造型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宜兴紫砂以其得天独厚的材质,特别优良的功能,独特的艺术语言、艺术形式及艺术风格,极高的艺术价值闻名中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瑰宝。

2 紫砂“志在四方”壶的文化内涵

紫砂壶是紫砂陶中的大类产品,从某种角度说,紫砂陶就是紫砂壶,紫砂壶也代表着紫砂陶。紫砂壶名称繁多,有“砂壶”、“泥壶”、“朱泥壶”、“工夫茶壶”等称谓。紫砂壶的造型是由其特殊的制作方法决定的,它不适宜用辘轳拉坯,也不能机械化流水线生产,而是完全用手工拍打身筒和泥片镶接成型或用石膏模成型。其外形基本上非圆即方,经过变化、变形,装饰就呈现出花货、光货、筋囊货和塑器类四种类别的造型,即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多姿多彩的艺术造型。

茶壶不仅是泡茶的器具,亦是一种紫砂艺术品。独特的紫砂材质和形体特征,使紫砂屹立在陶瓷艺术之林。由于紫砂器的属性和美学特征符合人们日常所需,文化意味也贴合百姓的生活,得到人们的认可。

“志在四方”壶方圆结合,宛若一气呵成,壶身线条婉转流畅,而壶嘴、壶把则棱角分明,两者结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让人不禁想驻足品味一番。壶钮高耸,线条夸张,装饰性的线条遍布其上,在制作时同时使用了雕镂捏塑等技艺,细致而入微,各部件衔接流畅,对于流、把、钮大小比例的掌握极为精准,所以整器看起来十分和谐。虽为方器,却毫无棱角,线条流畅弯曲,似乎正中“中庸之道”。

“志在四方”壶,不仅令人感受到这样一种气场,更令人感受到艺术大师胸中绵绵不断的创作激情。这是一种情境,只有具备了高端技艺能力的创作者,才能一旦入得其中便潇洒驾驭,得为己用,并使其融为壶语。这壶,以直线为主,曲线为辅,方中寓圆,方中求变,满身满景都是化不开的造型语言。壶体线条柔和,却暗藏气势,深邃的颜色让此壶看上去沉稳大方,神气十足,却毫无戾气,不见锋芒。

从历代文献和考古发掘来看,紫砂壶从来就是崇尚古朴、简约的风格。紫砂壶的制作经历了变迁、战乱等因素,在不断地改良和演化过程,经历从古朴到艳丽,最终回归古朴雅致这一过程,奠定自己在陶瓷史上的基础。紫砂虽是陶器,却是宜兴特产的陶土制作。在泥质和特性上与其他陶制品皆有着不同之处。

明代的制壶大家以简约大方为艺术特点,传世的壶大多古拙,从考古发掘的残片中,可窥其貌。而观现代之壶,多重精细,缺乏拙朴之感,而重器之巧。如果说单纯注重精工细作,不注重整体造型的简洁、气度,就使壶的整体美观失去了古朴之味,而过于粗,则失去了雅味。所以在寻求这一审美的道路上,紫砂艺人也在不断寻找一条符合紫砂发展的道路。

汉字文化内涵范文5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文化自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明确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其中,“文化自信”列于首位,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不是简单的次序问题,而是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力,要求语文学科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方面有更多的责任担当。目前,我们正面临百年一遇之世界大变局,国家、地区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种族及其文化的比拼。因此,研究文化,尤其是研究学校语境中的“文化自信”问题,说它关系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也不为过。要培育“文化自信”,有不少概念需要厘清。我们天天学文化、教文化,但要对文化进行界定并非易事——文化有狭义、广义之分,还有隐性、显性等分类标准,不一而足。广义文化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能力及创造物的总和。某种程度上说,无论学什么,都是在学文化,因而“文化教育”容易滑向泛化和虚无化。狭义文化则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外延要小一些,容易把握。“文化自信”中的文化显然不是广义的文化,而是狭义的、学校语境中的“文化”,其主体应是“中华优秀文化”,因为2022年版课标是这样表述的:“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向很明确,但“中华文化”这个概念仍然繁杂笼统。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很有必要。

2022年版课标貌似采百家之长,有取有舍——它基于现实需要,结合学情、语文学科特点和操作的可行性,给定的上位概念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下位概念则可以扩展到“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对广义文化有所了解,对学校语境中的文化概念有清晰的认识,是改变以前“文化教育”漫无边际、没有梯度、不成系统的前提。遵循2022年版课标要求,在教学策略、教学路径上大胆革新,尽快完成教学转型是关键。而以下四点,窃以为是精准有效落实“文化自信”的难点和当务之急。第一,开展外在的、显性的文化知识教育很容易,当下的语文教学也一直在做,但如何用适合儿童的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关注隐性文化、文化思维方式却是新挑战。这也是进行文化浸润与内化,最后达成“文化自信”的必然进阶。自此,语文教师站上讲台,就有文化自觉、文化意识和文化视野,能站在“文化自信”关系民族发展的高度,用好文本,上好每一堂课。教学理念的起点要高,但课堂实践又必须贴地而飞,关注学情,在语言文字中走来回。举个例子,“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妇孺皆知,也是各个版本教材的保留课文。教师讲解时大都先说说故事,然后让学生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急中生智”的品质。以文化教育的标杆来说,这样的认识还不够。目前的统编教材也收录了这个故事,不过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的。“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其中,“众皆弃去”四字非常重要:别的小朋友吓坏了,都自管自逃走,将落水者弃之不顾,只有司马光留下来救人……看作者用笔,写人关注的首先是人品,看其是否负责任、有担当,其次才是智商和心理素质。这并非作者个人的价值观,而是自古如此,大家如此,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价值观——“里仁为美”“立德、立功、立言”“德艺双馨”等都是这种观念的表现。在日常教学中,忽略了这样的细节,就无法感受、理解文化。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洞察力无法锤炼,文化自信当然也无从谈起。第二,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做到融会贯通。三者都是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需要强调的是,这几种文化并非孤立存在,教学时不能将其割裂。以“崇实求真”为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儒、法、道,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其价值系统是“知人论世”,否定“天才论”,反对“生而知之”。

同样,道家也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老子》有云:“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这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直提倡的“实事求是”一脉相承,可在教学中构成有机的文化体系。比如,“羿射九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虽是远古神话,但体现的是我们先民艰苦奋斗、追求自由的精神。因为有这样的民族基因,我们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历史中才会涌现“”“”“艰苦卓绝的”“伟大的”等等历史事件。世界上古老的文化有很多,但它们都不像中华文化那样源远流长,绵延不息,不断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进行这样的文化梳理和浸润,对国家和民族认同,对下一代的精神成长,对达成“文化自信”的教育目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三,让“文化自信”与核心素养的其余三个方面相融合。2022年版课标反复强调,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不是各自为政的,而是相互联系、水融的。事实上,凡涉及文化教育,就很难单一地“就文化讲文化”,因为文化本来就是弥散性的,语言、思维、审美等都附着在文化之上,或者说,语言、思维、审美是文化的外显。下面笔者以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针对“文化、语言、思维、审美”融会贯通所作的一些尝试。《小英雄雨来(节选)》一文的核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教师和学生讨论:“那么短的一句话,‘我们’为什么要重复出现?删掉一个不是更精简吗?”学生讨论后,认为这不能删,它起强调作用,有了它,读起来语感也更好。学到雨来被鬼子打了这一部分内容时,针对“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一句,教师又和学生讨论:“‘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这样表述累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样叠加能起到聚焦、强化、特写的效果。此外,还可以讨论:“‘溅’字改成‘滴’行不行?”显然也不行,“溅”字更有动态力量,更有现场效果……以上是站在“语言运用”的维度。再从审美层面看,“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雨来第一次接触是在夜校,他跟着女老师读。该句子再次出现,是在雨来被鬼子打了之后,“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其实从科学的、生活的角度说,血滴下来刚好掉在“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几行字上的概率很小,但如果滴在别的字上,那就没意思了,所以这里的文字有“设计感”,是一种“无巧不成书”的加工,是典型的文学审美创造。最后从布局谋篇的角度说,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写作策略和思维能力方面的锤炼。文章开始讲雨来在夜校里读这几行字,貌似漫不经心,其实埋下了“伏笔”;中间,炕上背诵,是进行承上启下的暗示;最后,血滴在这几行字上,是对前文的照应和彰显。这就是“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这就是典型的逻辑缜密的行文思路。值得一提的是,《小英雄雨来(节选)》不仅是经典的儿童读物,也是典型的文化内化和文化身份认同的范本。最初雨来在夜校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只是从认知层面进行静态的知识接触。后来,雨来“躺在炕上,背诵当天晚上学会的课文”,这属于“机械记忆”,体现了文化由外而内的浸润过程。真正涉及强烈的内心感受,促使文化内化的是残酷的现实体验:被日本鬼子打了,眼冒金花,鼻子流血,血滴下来,溅在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此刻读这几行字,与寻常的感觉迥然不同,这段文字一字一句烙在心田、化在血液里,让学生认同文化身份,产生文化归属感。可见,文化教育不能只是在认知层面实施知识的叠加,还需要给予全身心投入的情感体验。第四,要想“文化自信”真正达成,教学形式的变革也是关键之一。基于文化教育和学情的特点,教学形式的感性化和审美化很重要。空洞抽象地灌输“中华文化很优秀,我们要自信”这样的观念,往往会事倍功半。要想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为此感到自豪,一定要结合感性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他们的兴奋点,多讲故事,多举事例,多用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其实,注重身心体验,重视感性教育,本来就是我们的文化优势。传统文化中,法家就很讲究践行,注重个体感性“参验”,推崇事功和求真。《韩非子·解老》中有这样一个案例:詹何及其弟子隔墙猜测室外的黑牛是白额还是白角,尽管最后詹何猜对了,但韩非子对其不以为然,因为那样的结论并非体察得知,而是妄加意度,这种坐而论道的治学是愚蠢的。另外,2022年版课标还重视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也是文化体验的重要策略和路径。如了解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实地考察和参观,印证传统文化的软实力、生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力量和先进性,这对“文化自信”的达成也有很大帮助。

2022年版课标彰显“文化自信”,把它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留给我们探讨的问题有很多。比如,“文化自信”是教育的目的,还是促使学生文化内化的过程?站在哲学层面,当如何定位、表述文化教育的终极目标?对于“文化自信”,理念有了,但具体配套的策略指导是否跟上?还有“民族文化身份”“异质文化包容”和“文化自信”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的处理必须逻辑自洽——理论上自我完备,表述上自圆其说,实践上可操作且行之有效,不能有偏执、自闭、违和之感,也不能让一线教师感觉“文化自信”教育知易行难。著名的文化学者斯图亚特·霍尔曾说过,文化问题非常复杂,它们既是“存在”的,又是“变化”的。它们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与一切历史事物一样,文化不断演变,不会永恒地固定在某一本质化的过去,而是出于历史和现实的需要不断推进……[1]我们相信,对于学校语境中的“文化自信”的理解和实践,也将是这样一个进程。

参考文献:

汉字文化内涵范文6

关键词:紫砂;文化;认识;创新

1 前言

在紫砂史的发展过程中,可记载的最早与文化的接触,可推溯到时大彬游娄东,与陈继儒、王世贞等文人交往,始做小壶,及至清陈曼生参与制壶,设计壶型并作壶铭及诗画,将文化与紫砂的融合达到。根据笔者从艺20年的经历与认识,认为紫砂器在“文化”上的体现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待。

2 融入文化内涵的创造

从论语《述而篇》可以看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见中国历代是比较推崇“道、德、仁”等思想上的追求。而“艺”更多的是属于手工技能,而少于思想和精神的成分,更偏向于“工”。因此,只有当“思想”和“精神”与“艺”相互结合,有创造成分存在的同时,文化便产生了,这种文化不只局限在壶铭、绘画的表现形式上,更侧重于器物所展现的创造力、内涵与思想。

中国传统美学崇尚线条的美感,通过绵绵不断的线的流动,来体现活泼的生命律动,这与西方艺术中所注重的体积与重量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对线条的理解和应用,在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样,通过线条来产生气韵生动的效果,在紫砂壶上也被充分的体现出来。

例如,在景舟提壁中,提梁与壶身的连接处线的宛转、身筒的反弧线,体现出一种灵动感。提梁的两条纵线与肩腹的弧面,产生出张力的视觉效果,肩线、口线、的脚线,通过不同大小的圆,体现出流动的韵味。曲壶更是创造性的通过一线贯通壶身的方式,将壶体的轮廓勾画出飞张和灵秀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