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发展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字文化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字文化发展史

汉字文化发展史范文1

汉字作为文化招贴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有其自身一种装饰美、图案美,有着和其他的设计表达、设计方式不同的效果。早期人类在创造文字的时期就有着这三种文字形象:象形文字、表意文字和字母文字。数以千年历史的发展,而这三种文字,象形文字、表意文字和字母文字仍被人们所广为使用。

汉字是意形文字的代表,同时也是世界上应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形式。假如从新石器时代陶器刻绘符号朦胧的装饰美化说起,距今至少有五六千年。如果从汉字成熟以后最早的文字如商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图形文字算起,那么也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过春秋战国以鸟、虫、书为代表的金文字,秦汉及其后的篆、隶、楷、行、草书文字、宋元明清的宋体字到20世纪的现代字体设计等等几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没有缺损的文字艺术发展史

汉字演变的过程,即是书写者对汉字字形不断创新的过程,一部汉字文化发展史无疑也是一部汉字表现艺术的设计史。文字的装饰美化我国古已有之,而“美术字”之名则是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才出现,是现代广告、装潢、画报招贴、书籍装帧、宣传画、漫画等诸多美术形式的伴生物。

2 文化招贴的产生与发展

招贴又称为海报,是大众传播信息的一个重要载体。招贴设计通常被视为衡量一个平面设计师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近百年来,现当代招贴以其自身的特性,构成了现代信息传播中的特殊文化现象,招贴无论是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方面起到传媒信息的作用,还是在人们精神生活方面对社会文化、人们思想精神的渗透作用也越来越强大。

近二三十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招贴广告交流愈来愈频繁。国家、城市文化形象战略中,招贴作为现代市场营销战略的方式与手段而发挥作用,沟通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与理解。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设计艺术权威大赛:波兰华沙国际设计艺术双年展、芬兰赫尔辛基国际海报双年展、法国肖蒙国际招贴海报艺术节、美国科罗拉多国际广告招贴邀请双年展、日本富士国际招贴海报三年展中,海报的设计无疑体现出了他特有的“无冕之王”的地位。我国也成功举办了杭州国际海报双年展、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苏州印象”、“上海世博会”主题招贴设计大赛等,招贴以它独有的魅力,成为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作品形式,成为记载和延续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视觉媒介。在当今社会我国经济繁荣,国际地位举足轻重,无论经济、文化等领域全世界都关注着中国,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也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中国的招贴也进入了历史上最兴盛的发展时期。设计师们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的同时并且注重理念的创新,创造出了具有中国风范的招贴样式和风格流派。但是,文化招贴设计的价值是多元的、多层面的,作品的思想深度、内容的广度、文化性、艺术性的创新,这对于现代中国和世界的招贴设计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3 汉字与文化招贴的关联性

单纯地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汉子本身就是人来发展历史中甚至是有史以来最成功最伟大的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最早的图形设计这种视觉符号则是象形文字。它正成为现代图形设计正在被广泛地运用到招贴设计中

在招贴设计中,汉字作为视觉化信息传达的作用,有着一种别具一格的感染力的传媒信息化设计。同时,汉字作为招贴设计中的主要设计元素,越来越多地成为一种有效的形式语言与有效手法。

在20世纪60、70年代涌现出了一批重要的平面设计家及现代设计作品,其中不乏以中国传统文化字为创作基点的设计。靳埭强1980年为“一画会”设计的招贴,一个等线体“画”字加上书体“一”占版面二分之一,突出了“一画”的设计涵义。版面上方占三分之一处以其极小的印刷汉字设计出主题,整个汉字面积的分布显得具有高格调的古典风格。把中国的民族特征与现代艺术特征、国际性的视觉传达融为一体,将象形文字――这种视觉符号和现代设计的结合做出了试验和探索。

靳埭强先生的海报作品,往往夺目而来的是那气贯长虹的灵韵水墨,或如蛟龙,破纸欲出,或如处子,意守静笃。“笔和墨描画出来的不是甚么绘画,也不一定是字,只不过是饱蘸墨液的毛笔在运走时表现出优美的轨迹来,那些由黑色到灰色以至呈现奇妙的浓淡度,使人感到东方心魂的跃动,靳埭强那简洁的画幅,以蜿蜒游动的造型设计成的海报,虽并不奇拔,却有一种魂萦梦绕,需要发倍投问的依依之感。”①水墨成为靳先生海报创作的最为重要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把水墨融入设计是靳埭强先生的独创,而水墨所承载的东方神韵更是靳先生性灵之所依也。台湾印象海报展邀请参展作品《汉字》系列中饱含浓情的“山”、“水”、“风”、“云”磅礴大气让人心仪,使人深感山之“伟岸博大”、风之“骤动无影”、云之“飘逸非凡”、“水之灵动幽远”,以及其中天地万物潜藏的天人合一的阴阳脉动,可谓将水墨的性灵发挥得淋漓尽致。

图1 《汉字》系列之“山、水、风、云”

靳埭强先生设计的海报“永字八法”,就完美地将中国书法艺术的点的特色融入平面设计中。“永字八法”是以永字点画写法为例,说明楷书用笔和组字的方法。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横、竖、钩、提、撇、短撇、捺八划,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内容。靳埭强先生将这些笔画拆分开来,每个笔画在海报中就成了一个独立的点,从构成形式上来说,点在画面中具有张力的作用,点在画面上位置不同,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靳埭强先生将这些书法元素的点巧妙的安排在画面中,并用淡淡的水墨痕增加点的层次,同时与画面中用细小文字排列的虚线相呼应,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这套海报设计作品具有西方的现代感、理性、动态和力的表现,从点元素的个性上来看,这些笔画体现了书法艺术点为侧、横为勒、竖为弩、钩为、提为策、撇为掠、短撇为啄、捺为磔的笔致节奏,使这套作品又兼了含东方的静虚、形神、和谐及温柔。

4 结语

汉字文化发展史范文2

汉文学并非单纯指汉语言文学作品。从中国历史文化与文明的发展来看,汉文学是以汉字为表现形式的历史文化典籍与文学作品及其研究成果的总括。简单地说,汉文学就是用汉字书写的历史文学,是汉民族长期积累、传承、传播和发展中,不断吸收国内先进文化与世界历史文明而融汇的巨大精神财富。

汉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基石和根本,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基因。汉文学从开创到发展成为灿烂的文化与文明,始终以宏大的气魄与包容的宽广态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独步全球的最悠久的人类文明与文化。汉文学历经近3000年,大约萌发于西周,汉为繁荣,两晋发达,至唐极盛,而两宋再度兴旺,至明清复兴并持续发展。中间历经南北朝、五代十国、元、清等朝代的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传承,但整个发展进程始终在继承、发扬、创新与传播中不断向前发展和推进。

光辉灿烂的汉文学孕育与建立起来的文化与文明的精神家园,不仅仅是汉民族的,而且是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所共有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永不沉沦,得益于汉文学的生生不息的源泉和恒久不灭的精神动力,自不必多说。而它对近邻各国的文化与文明影响作用和贡献,也是无可比拟与无以代替的。盘点汉文学的家族,今天可以算成四家:中国一家、日本一家、韩国朝鲜一家、越南一家,从历史上说,还有古代琉球国一家,现在是算了日本一家了。这些邻国,数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历史文化,是赖汉字记录下来的。日本至今还部分使用汉字;越南、朝鲜、韩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正式使用本国文学。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对国家和民族的背叛。研究这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汉文学和汉文典籍是一道不可绕行的历史关山。

这些邻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汉文学是各国的意识形态的主流,是社会公认的文化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各时期文化担当者所必须掌握并首先使用的文学样式,是社会通行观念和作者个性张扬的通用载体。而各国对中国文学、文化与文明的选择,内容也大体相同。如儒家的“大同”理想和安邦定国的使命感,道家的顺其自然的生命观和宇宙想像,佛家的无常观和慈悲观等等,以及文学的文体价值、审美意识、语言技巧等等,无不烙下汉文学的鲜明印记。像日本的《源氏物语》、《太平记》、《南总里见八传》,朝鲜的《燕行录》、《李春香》,韩国的《均如传》、《东文选》等等文学名著和历史典籍,无不是汉文学传播与文化交流的宝贵结晶,也是汉文学为核心文化的见证。无可置疑,汉文学本身,就是各国的“国文学”。至于欧美各国,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灿烂耀目的文化,同样是高山仰止的,历史上不少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文学家,奉《论语》为治世经典,精神导师;将《孙子兵法》视为军事秘笈和外交、商战的宝籍。各国又大量翻译中国“四大名著”等汉文学著作和历史典籍,以便“中为洋用”,从浩瀚的中华文化与文明中汲取精神营养。

汉文学这座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家园,以其巨大的精神财富与无国界的开放性为世界所共享。但是,历史是发展的,人类追求文明的脚步从未止步。辉煌灿烂的汉文学,曾经照亮历史的天空,也将照耀人类的未来。因此,面对当今世界各国文化的迅速崛起与发展,以及汉文学、“中国文化年”在世界众多国家兴起的潮流,我们既不要固步自封、孤芳自赏,也不应妄自菲薄、唯洋独尊;既要守住经典,又要创新成果;既要了解国外文化发展动向,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扬弃升华,以民族优秀文化为根基,以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又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文化在传承、变革和创新中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根本,在开放、共享中不断充实、丰富、繁荣和发展,建设成为中华民族共有、世界人民共享的精神家园。

汉字文化发展史范文3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翻译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007-01

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西方文化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化,希伯来人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新教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糅和在一起的一个有机整体,形式多种多样,语言丰富多彩。英语中的许多谚语则反映了西方文化以海洋为导源。

由于东西文化源源不同,从而导致了两种文化间的巨大差异,也给汉英两种语言涂上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其主要表现为两种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异。

1.文化的一般特性

1.1 文化的渗透性(Infiltration)。人类文化虽具有不同的形式,但一切文化形式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这一发展史总是在历时和共时两个向度上进行,在文化的历史发展中通常总有共时因素在起作用。这种共时因素就是文化的渗透性及相互作用。欧洲不同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几乎是同时发生、发展的。我国盛唐时期的文化对毗邻的亚洲各国甚至中亚细亚的文化发展起过影响深远的促进作用。"诺曼征服"不仅使当时先进的基督教文明深深的植根于英国,而且使大量的法语渗入英语而被英语所吸收。从而形成了英国从人种、语言到文化与欧洲大陆交融并进的历史性发展趋势。

1.2 文化的兼容性(Compatibility)。文化具有相互兼容、并存发展的特性。这一特性,为语际转换创造了条件。人类文化史和现代生活无不证明,不同的文化形式可以在并存中求得发展,在兼容中得以充实。而且,人类社会越发达、越进步,文化的兼容性就越可能得到发展。人类历史上曾多次爆发宗教战争。而现在,在绝大多数国家中,各种宗教不仅都能相安共处,而且还能相互支持和补充。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化典籍和艺术珍品更是人类共享的财富。由于文化的兼容性,使语言接触具有兼容并蓄的良好生态环境,可以信息相通。这是今天双语相互转换最为便捷的深远的历史渊源。

1.3 文化的民族性(Nationality)。任何文化都具有自己的"民族母体",因此文化都带有民族色彩及民族烙印。反映在语言中的文化特色通常能够通过各种语际转换方法表现在目的语中。外域文化与本土特色常能兼容在目的语中。《圣经》的原语文化特色几乎能相当鲜明的表现在全世界各种文化形式中。

1.4 文化的干扰性(Interference)。域外文化也可能形成对本土文化的干扰而造成双语转换的障碍。这便是文化的干扰性。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是相对的、广泛的,差异是本质的、深刻的。因此,在语际转换中,文化的干扰时绝对的。

文化的一般特性中的渗透性、兼容性使得翻译中的语标转换成为可能。但同时,文化的民族性及干扰性又使得语标转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翻译时应如何减少语标转换中文化的障碍,最大程度地在翻译中实现文化的语标转换,笔者认为有以下七种方法。

2.翻译中的文化色彩

2.1 保留源文的文化色彩。如果我们向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解释"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时,我们可以直接译成:Her beauty would make the fish sink , the wild goose fall down and the moon hide herself , an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 以便翻译此比喻中包含的文化意味。在不需要保留源文化色彩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目的文(target language)中去掉所有的比喻,译作Her beauty is beyond description或She was very beautiful。这种方法可将源语中形象说法介绍给目的语读者,使其更多的了解并接受源语的民族文化特点。

2.2 移译。移译指在翻译时把源文此次与全部或部分原封不动的移入文中。这种方法常见于一些节略词的翻译。例如:CT,VCD,XO,BP机,卡拉OK,ICU药房。到Internet潇洒走一回,通过ISO9002国际品质认证。

2.3 音译。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不像英语那样由拉丁字母组成。在音译时,由于同音汉字很多,同一英语源文词就会出现几个不同的音译等词,如AIDS(艾滋、爱滋),Benz(奔驰、宾士、本茨),Laser(镭射、雷射)。笔者认为,除了个别为了广告宣传需要音译成汉语有意义的词语(如"可口可乐"、"奔驰")外,一般不宜选会造成错误联想的词语,如"爱滋","迷你"等。当然,一般的音译词都有习惯的对应词,我们只是在使用时套用即可。

2.4 音译加类别词。在音译英语的词语时,汉语读者很可能一开始不了解这一音译词的确切含义,必要时可以采用在音译后面加类别词方法,如:吉普车(jeep),汉堡包(Hamburger),派克大衣(parka)。随着读者对该音译的熟悉,类别词会渐渐去掉。例如,眼下"吉普"比"吉普车"用的还要普遍。

汉字文化发展史范文4

数千年书法艺术的伟大生命力,在其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根植于中华民族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沃土,所以传承的本质,应从中华文化寻根与发展中寻找答案。

当中华文明还处在襁褓中时,作为萌芽状态的书法艺术便诞生在华夏母亲的摇篮里。古老中华在文明进化之初期,由结绳记事的蒙昧时期到仓吉造字文化文明的转化,即根植了书法艺术惊人的智慧与灵根。据唐代张怀王灌《书断》记载:仓吉“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仓吉独具慧眼拮取自然之美造出文字,这叫作“依类象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把古人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文字象图画一样再现自然,记载自然,传替自然信息,这种象形之美,就是中华书法艺术的美的萌芽和灵根,是先人书法美的伟大创造。

《汉文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之本源,象形与会意是传统书法的艺术本源,汉文字以象形、会意为特色,在尔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变化万象,起源于象形意义的中国初期古文字,“形无定体,笔无定画”,至小篆经省改,才出现形体方整、笔画圆匀的定型化书体,但仍保留形象痕迹。经过汉代隶书的变化以后,汉字由繁复的象形文字,趋向于符号化、抽象化、简笔化,但它的象形性质依然存在,又如鲁迅所说:“将形象改得简单,远离了现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到现代的楷书,和象形就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并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门外文谈》).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源于无法,变而有法。创新是结于有,起于无,又承于有,变于无。但万变不离其综,象形与会意的艺术本源没有变,汉文字的载体本源没有变。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象形”或“不象形的象形”,是汉字最基本的特点,也是继承与发展传统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规律。

那么如何对待书法艺术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传承和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链条,继承首先是对先人书法艺术创新精神与成果的继承。

提倡尊崇优秀传统,必须解决继承什么?如何继承?笔者认为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首先必须继承先贤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这些是先贤书法艺术智慧的结晶。只求复写传统的“传统唯美主义”或脱离优秀传统“创新”的“流行主义”对发展书法艺术都是偏颇的、畸形的、是不可取的,先贤探索的书法艺术发展规律和创新成果是传统书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传统,优秀传统是创新的结晶,创新是传统的发展。只有深刻认识传统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才切身感受到创新才是揭示传统书法艺术经久不衰的发展规律的精髓所在。

继承传统,在于推陈出新。创新更是渐进中继承,继承中的变革。如石鼓文是上承西周金文的精粹,下启秦代小篆的楷模,被后人誉为“书法第一法则”,至今仍引人入胜。大篆、小篆、隶书(如前)都有其传承与演变的轨迹,小篆都是中锋、藏锋用笔、线条挺劲圆匀,富于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它把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与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在书法艺术上折射了封建中央集权威严统一的特征,这是秦篆反映的时代精神。“隶书”作为书法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汉朝“汉承秦制”“秦篆汉隶”,汉朝隶书发展逐渐定型,与此同时草、行、揩都逐渐从隶书中演变出来。民间习隶书的热情蔚成风气。定型后的隶书彻底消灭了汉字的象形形态,造成了汉字形体的巨大变化。汉隶脱胎于篆书又大异于篆书,是从笔画到结字方正平直化的新书体。汉隶具有波、磔之美,创“蚕头”、“燕尾”笔法,用笔方、圆、藏、露诸法齐备。同时它又为未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前景开拓出广阔的前景,为后来的草书、行书、楷书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也是创新基础上的继承。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本身就遵循着揭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史观。

流行书风该如何认识啊?笔者认为流行是传承和创新结合、推进社会文明的结果,流行书风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技法上都是深受社会欢迎的书法艺术极至之法,流行则是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会合的“贝多芬交响曲”。历史上流行书风是因其释放了书写的效率,拓展了美的视野,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能千年流行。根据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去创新与发展是书法文化的生命。流行书风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而为社会广泛接受和喜爱的创新书体书风,脱离社会需要虽标新立异,矫揉造作、即使名噪一时,但终归不能“万紫千红总是春”。书法艺术流行数千年无一不与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结下深厚的根源,格调高古的甲骨文取代结绳记事适应人类蒙昧向文明的起步,小篆适应中华一统的文化文明的需要,是中华大地迈出了书同文的坚实脚步,隶书、草书都顺应了社会生产生活的书写便利解放生产力的需要,“草书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其后产生于汉代的草书,西汉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章》,东汉章帝甚喜爱,因而名“章”草,章草传承了隶书的笔画形迹,仍有波磔,字字独立不连,实际上是隶书的草率写法,杜度、催瑗便是东汉章帝时代闻名的章草书法家,汉末张芝传承章草又进一步“草化”,将上下字的笔势牵连相通对偏旁作了许多省略和假借,而创今草。张旭,怀素将书法艺术的创造性“心灵之音”得到神灵极至的发挥。通观古今流行书风无一不是传统与创新相交融的结晶。

楷书是数千年书法文化中应用最广与流行最持久的书体,草书是扬弃了汉隶的规矩追求书写速度,至今的简化汉字无不得益于草书创造性的书写艺术。魏太傅钟鹞对楷书作了重大的改革,以横代替“蚕头”、“燕尾”又融入篆书、草书中的圆笔法使楷书定型化,加之其超妙入神的书写艺术,新体楷书很快得到了推广。又如流行至今的行书据说为汉末书法家刘德升创造的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其法盖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刘书人称“风瞻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王羲之创造的行草继承古迹中古掘朴质的风格为妍美流便的新书风格,古人喻之为“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王羲之“博采众"美,熔铸古今”,其神韵超逸的《兰亭序》倾倒千载书家,可见流行书风不仅是当代的更是历史和未来的,不仅是书家自娱自乐,更是社会发展的责任和贡献,不仅是别出心裁,而是高超传统艺术和革新智慧交融的结晶。不是书家冥思苦想的结果,而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产物。

汉字文化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封闭;延续;共性基础;个性化

从人类结绳记事开始,到陶石刻符,再到文字化符号化的出现,最后演变发展成为成熟的正、草、隶、篆、行五大正体书法,经历了三千多年漫长的岁月过程,从五大书体的定型、成熟到现如今也已经有一千余年的时间,书法从纯实用到具有艺术自觉,始终伴随着文字的发展而演绎。但万变不离其宗,书法从没离开过文字而单独开展,各种外来文化也从没改变过书法的文字与实艺结合的属性。

一、书法封闭性的历史成因

(一)文字催生了书写的出现

中国的文字雏形,先人对汉字的大量创造,使得从象形初始,到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丰富的汉字资源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刻划和书写能力,大量文字信息的应用,更让文字应用者练就了相当成熟的驾驭文字的能力。虽然从不自觉开始,但丰富的汉字造型和人对美的本能和追求,以及情感的表露,使汉字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审美。

(二)毛笔促进了书写的丰富性

从刀契不刻到为毫束笔,工具的改变使汉字的书写具有了多种的可能性,相比于其他文明和其他文字所用工具的简单拙硬,圆锥形而又具有一定弹性的毛笔的应用,使汉字从单一走向了多样,从原始的中锋走向了中,侧,偏锋的交叉相互使用,对柔软的笔毫的熟练的控制,让汉字书写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三)中国的独特文化精神决定了书法的表现型

中国的文化虽然各种学说杂陈,但儒,释,道三家主流了中华民族近五千年的文化史,而儒,释,道三家有一个相通的基本属性,那就是天人合一、以和为贵。中国两千余年自给自足的的农耕经济和皇权集中下的封建社会统治造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向性。

中国现代哲学大师张岱年曾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这种哲学精神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内敛的文化品质。

(四)外来文化对书法的影响微乎其微

在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冲击,一次是在汉末时期,印度佛教文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原生态文化系统,从音乐、舞蹈,到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多个方面。另一次是在清末明初,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也极大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

但这两次大的文化冲击对汉字和书法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几乎没有改变。只是在审美取向上略有影响。

中国的原生态文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外来文化的冲击最终都被同化,融入到了汉文化中。

综上所述,中国的书法的根底一直是原生态的内敛的,中国文化精神加上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使得汉字和书法一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螺旋式行进,在创新与复古间轮回。在艺与非艺间定性。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相对封闭的生长环境,也才有了近乎一脉的延续性。

二、书法延续性的表现

(一)文字的延续性

现如今能考证到的汉字雏形最早可以上溯到三千年前商代的陶片刻符,一直到唐以后汉字字体的成熟定型,其间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但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来文化而存在。从成熟的字体甲骨(陶文)开始,经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到楷书,一直到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文字 ,从没改变过汉字的本质。生生不息,绵延千年。近代虽然有过汉语的拉丁化、拼音化等等所谓改良,但实践证明都是行之不通的。即使是现在国家法律法规上的文字规范简体化,对于书法也是网开一面,允许书法的繁体字化。

(二)书写技法的延续性

对于书法,有一个通俗的别名,那就是毛笔字。汉字书写的主要载体就是毛笔。以兔,羊,鼬,鸡,鼠等多种毛为原料,制成尖,齐,圆,健的毛笔,利用书写者对笔及毫的纯熟掌控能力来完成书法所拥有的提、按、转、折等技法的丰富表现力。从刀契石刻所表现出来的原始中锋,到最具技法和情感表达的行草书写的疾中疾侧、疾侧疾偏。书法的多种形态在书家的笔下随性流淌,关于书写的技法,历期历代都有大量的各种叙述,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非常重视对用笔、用墨技法的训练。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余尝题永师《千文》后曰:“作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后代人作书皆信笔耳。”信笔二字,最当玩味,吾所云须悬腕、须正锋者,皆为破信笔之病也。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办。提得笔起,则一转(转折承接)一束(收)处皆有主宰(主张),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董其昌认为,书法是最讲法度的。具是有很高的技巧性。写字时,笔必须提得起,笔笔要有起有收,不可妄为。因为用“信 笔”写出来的字,其点画的质量都不会好,点画质量不好,在书法艺术看来是万万不行的。把笔提起来,一转一束都有主张。书家用笔不可随便但要随意。随便是“信笔”,是无法,是胆大妄为。而随意是“脱化”是从有法到无法,是心手相应,是不为法所束缚,是法度纯熟至极的表现。但国人传统的表述里大都是经验式的叙述。更多更实在的技法相传靠的是以师课徒式的手把手的相传。

当代不少的理论家在试图用现代科学,数码放大的方法解析、剖析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等技术性的课题,但都是浅尝辄止,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把艺术科学化,把人的感性顿显的笔触变成一种必然性,本身就是一种不科学的行为。钱穆先生曾说道:“今天我们只讲变,不讲化,越变越紧张,越变越剧烈,不晓得有等待。”任何艺术的表达没有定律,只有规律。当我们把一门艺术变成一门可以用数字,可以用数据能表达清楚的科学时,书法也将越来越失去其艺术性和人性。

三、书法审美的延续性

书法从不自觉的审美到自觉审美,从对单独字体的审美到对文字文学的审美,再到对人品人格的审美,中国书法的审美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视觉层面的审美,而是一种融会了文化与道德的深层次的审美。古人对前人的赞美,往往有“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等等。南朝王僧虔“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所谓神采,就是融入了书家自身各种修养后,通过笔墨来传达绘观者的一种言之不竭的意向的感悟,形与神的高度统一。

而我们现如今对于书法审美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展览,各种各类的全国性的大展。但我们要清楚这样的展示仅仅是一种表层的审美,专业院校把书法纳入美术系也是一种误导。所以固此而出现了所谓的“国展专业户”,出现了书法制作和装帧的高手。把书法的审美简单化、表层化和纯粹的视觉化是对书法的另一种误读。

以上的表述,同时针对的是当代出现的是各种书法现象,包括展览书法、意象书法、解构书法、现代水墨书法等。因为书法的相对封闭性和传承性,只要是走出了汉字书写性的范畴,那它就可能是成了另一种艺术范畴,可以叫抽象水墨,可以叫解构字体,但它已经不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书法。

当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成为一种文化,就代表了一种存在,存在则必然有时间性,存在的时间,即是存在之传统,正是书法所特有的封闭性和具有自身循环的内在力,书法的存在也即是书法的传统。在传统审美上的创新,“语新而意古”在技法、理法的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表达,才有可能是回归书法本体的大道。

注释

①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②钱穆《中国文化精神》。

③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

汉字文化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茶文化;茶;茶具

一、茶之为饮

1.1文字溯源

文献记载表明,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从词源的角度来考量,《说文解字》中并未记载,新华字典对茶的解释是:“常绿灌木,叶长椭圆形,有锯齿,经加工制为饮料,就是茶叶。”康熙字典对茶的记载是:“茶,春藏药,可以为饮。茗也。本作荼,或作木茶,今作茶。”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F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J”;在《刘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称之为“荼草”或“选”;东汉的《桐君录》(撰人不详)中谓之“瓜芦木”;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F”;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谓“皋芦”;《茶经》记载:“茶之源其名,一曰茶,二曰,三曰J,四曰茗,五曰F。注:周公云:,苦荼。”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对于茶的定义,有多种称呼,最具代表行的便是荼,“荼:苦荼也。从艹余声。注:臣铉等曰:此即今之茶字。同都切。”可以看到,荼既茶早期的叫法,茶或者说是荼,是一种可以做药,也可以饮料的植物。在可查阅的古文献中,最早出现茶一字的是《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为荼。”《汉志》:“荼陵之类。陆、颜诸人,虽已转入茶音,未尝辄字文。惟陆羽、卢仝以后,则遂易荼茶。”这样,茶字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东汉,比陆羽早了700多年。

1.2起源之说

从文字的起源来看,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饮茶的历史相对要晚一些。但是华夏祖先最早为什么要饮茶呢?是怎样形成将茶作为饮品的呢?学术界对此颇有争议,一般来说,主要观点倾向于祭品说、食物说、药物说三种说法。

1.2.1祭品说

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古代祭祀活动主要是祭先祖、祭天地、祭神灵,祭品之间的差异,不仅反映了不同民族、部落、地区的生活方式,还能为我们剖析这些祭物,解读当时社会的社会制度、文化习俗提供了许多例证,能深入了解一个民族心理的深层。后来有人尝食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1.2.2 食物说

民以食为天,茶作为食品的记载,屡见不鲜。“古者民茹草饮水”,《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g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意思是说,祭礼起源于向鬼神灵奉献食物,研究文字的起源也会发现,表示“祭祀”的字多与饮食有关。人们在食用后发现茶不但无害,反而具有良好的口感与一定的药用。所以,诸多学者认为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1.2.3 药物说

药起之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的上古神农氏,《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起源于神农,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神农本草经》是西汉时代一些学着假借神农尝百草的神话典故,搜集了自古以来劳动人民所积累的药物知识,编辑而成的药物学典籍。关于神农发现茶的传说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风中飘来了几片叶子,待煮完之后,水色微黄,喝入口中后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的功效,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可以反映出在很早以前,就有以茶治病之说。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我国利用茶叶最少已有四千多年(神农时代,约在公元前2737年)的历史。从发生学的角度说,祭祀作为一种宗教神圣的活动,其祭品必然不会随意取材,通常都需达到要一定的社会共识度时,既需要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稀有性与效用性,才能荣登“大雅之堂”,表达祭奠先祖的孝心与诚意。如此说来,茶肯定是得先被普遍利用才能做为祭品而存在。陆羽认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既他认同了起源于药物这是最具影响的观点,其他的相关文献记载也是最多同时也最可靠,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在三皇五帝的神农时代,就已经发现了茶树的鲜叶可以解毒。最早的茶被古人当作药物、食物来使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而演变成一种生津止渴的饮料,但究竟是什么时候演变的呢?目前学术界尚无完全统一的看法,比较倾向的意见是陆羽根据《晏子春秋》、《尔雅》而提出:“闻于鲁周公”。既为人们所熟知是在鲁周公时期(周朝)。

图1陆氏饮茶图

二、器之为用

随着“茶之为饮”,茶具也就应运而生,并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展变化,制作技术也不断完善。“器之为用”,在这里是指在饮茶过程中所使用的茶具或茶器,广义上说包含了人们在饮茶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器具(如图2所示)。我们在审视历史的时候可以发现,现代意义上的茶具是指冲泡茶、饮茶的器具,一般指茶杯、茶壶,而古代茶具涉及的范围似乎更广。古代“茶具”的概念包含了从采、制、煮、泡、饮等一系列与茶事相关的行为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器具。茶具与茶器有时候也有所区分,《茶经》就有“二之具’,“四之器”之分,陆羽认为具是指采制、贮藏所用的工具,器是烧水泡茶全过程中需要的器具。可见,在唐时,茶具和茶器的内涵有所不同,这直接反映从采茶、制茶与饮茶的不同阶段所使用器具也是有严格区分的。这似乎与现代概念下的茶具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茶具同其他饮具、食具一样,他的发生和发展,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公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已知最早提到“茶具”这一概念的文献记载来自于西汉王褒《憧约》:“烹荼尽具,T已盖藏”。《憧约》是一份条款契约,所以就有烹茶前需要净具的描写“尽具”,可以理解为洗净器具,但是也不能断定是专用茶具。但是这里的“具”,是否可以认为是专有茶具,还是可以喝食具酒具共享的器皿?它的颜色、造型、大小、材料?也都不得而知,还是有待考证。但学术界一般认为,最早的饮茶器具,是与酒器、食器相共享的,人类早期通常都采用青铜器或者陶器进行饮酒、进食。至今,我们还能在生活中看到器具多用的例子,如果搭配得当,还有返璞归真之感。“烹荼尽具”,首先是要有“烹”器,其次要有盛茶之器。专用茶具的确立,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图2 商周原始瓷器饮具

三、专用茶具的确立

从广义上来看,茶具的诞生是伴随着饮茶的出现而出现,但如果从专用茶具的角度来看,一种专用茶具的确立,必然需要茶文化发展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实现。陆羽以前,人们饮茶,叫做“茗饮”,其做法就如同煮菜而饮汤一样,是用来解渴或用来佐餐的。这种生活方式下,饮茶自然不需要专用茶具,自可用食具或其他饮具代之。隋唐以前,尽管已有出土的茶具出现,但包括食具、茶具、酒具等在内的众多器具之间的区分并不严格,“一器多用”的使用状态盛行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晋人卢琳《四王起事》中记载了“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承茶”的话语。翻译过来就是惠帝重返洛阳时,黄门官使用瓦盂敬茶。盂,即盛饭菜的碗也(图3所示)。可见当时的社会对是茶具、食具并未细分。不过,由于陶瓷工艺的发展,晋朝开始较多采用瓷茶具。西汉以来出现了釉陶茶具,外表光亮平滑,且色彩鲜艳,初现了茶具的艺术性。茶学界公认的有关茶具的最早文字记载是西晋左思的《娇女诗》:“心为荼F剧,吹嘘对鼎砺。”这“鼎砺”当属茶具。到了唐时,随着饮茶之风在全国兴起,“茶具”的记载已随处可见,诸如诗圣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的《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咏茶咏人咏事咏境,因茶而发着,不胜枚举。唐代以后,饮茶习俗也日益风行,以品茗为时尚、为雅、为乐。饮茶由粗放煮茶进入精工煎茶阶段,茶具的艺术价值必然开始受到重视。《茶经》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对茶具的最明确、最系统、最完善的记录。从中可清晰地看到,唐代时中国茶具不但配套齐全,而且已是形制完备。“四之器”中记载,煮茶、饮茶、炙茶、贮茶及辅助茶具一共二十余件。诸多器具都是由陆羽本人设计。风炉,一种为生火煮茶之用的器具更是由陆羽本人以“体均五行去百疾”的五行思想亲自设计,以锻铁铸之,或烧制泥炉代用。在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饮茶器具,为人们提供了大唐宫延饮茶棉斗的物证。部分器物上有铭文“文思院造”字样,唐代文思院是主管制造金银器的机构,这些表明这些饮茶器物是专为宫延皇室制作的。同时,在茶罗子、银则、长柄勺上,还留下了刻划的“五哥”字样,许多历史学家认为“五哥”是唐代僖宗皇帝小名。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实用价值与艺术之美并存。所以,为历代茶人所青眯。作为饮茶的专用工具,茶具的发展史,必然也有一个种类由少到多,工艺由粗到精,分类日渐明显的过程。

图3盂

四、结语

在科学、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化的脚步正在加速前进,各国的文化正在相互交叉融合,但全球化并意味着我们纯粹地接纳外国的文化,更不意味着本土、民族文化的消亡。全球化既可以成为挑战,也可以成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机遇。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茶具的文化内涵和设计内涵。对于茶文化的发展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找出其发展的本质规律。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第11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06.

[2] 张玉书.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12.

[3] 钟强.茶经(经典珍藏本) 陆羽[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10.02.

[4] 朱郁华.无茶不文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