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审计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扶贫资金审计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扶贫资金审计报告

扶贫资金审计报告范文1

关键词:扶贫;财政资金;绩效统计;反贫

由于我国扶贫政策的支持,目前很多贫困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收入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虽然在消除贫困上面有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现在地区之间仍是存在着贫富差距,而且政策扶贫资金的加大投入并没有使减贫速度有所上升,反而有持续走低的现象。所以,应该重视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绩效,从可持续增长的角度上分析财政扶贫资金对当地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的影响,从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上分析,来构建合理有效的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增强财政扶贫资金的反贫能力。

一、财政扶贫资金及其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的含义

财政扶贫资金是指国家为了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善贫困地区的经济条件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其整体综合素质的一项专用资金,包括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项目管理费和少数民族资金等。在宏观经济增长的压力和政府收支矛盾的影响下,财政扶贫资金的增长为贫困地区的经济条件及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年来,我国已经把扶贫政策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将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预算放入总体预算的优先领域中,把贫困地区作为财政支持区域的重点区域,制定并且有效实施了一些专用于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切实提高了财政扶贫的执行力。

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应该包括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三个方面的内容。经济绩效不仅是经济总量的扩大,而且体现在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方面;环境效益是指贫困地区环境资产的投入、环境保护、生态发展等;社会效益是指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社会全面的进步,包括贫困地区人口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安全状况良好、人们生活所需用品的供应、社会环境的优化以及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的发展等。

二、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的缺陷

目前,尽管我国的贫困地区的经济和贫困人口的收入有了显著的增长,但是现今城乡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仍然很大,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还不够完整,对财政扶贫的目标并不明确,财政扶贫激励机制还不够。这些都影响了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方向和使用效果,导致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绩效不高。

1.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未能关注反贫能力的导向

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收入的低下,而是来源于能力的不足。当前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只是强调贫困人口的增减,并没有从实质上来分析解决贫困的根本方法,造成扶贫力度加大,而效果越来越不明显,甚至一些人口脱贫又返贫。导致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没有坚持以提高贫困人口的反贫能力为导向,而是只关注贫困户的当前经济增长状况,没有包容性,没有从可持续角度考虑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财政扶贫资金对当地社会、环境绩效的影响。当前工作重点应该是提高贫困人口的反贫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个人持续取得较高收入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能力、获取社会资源并会利用其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抗击自然灾害和身体病变的能力等等。

2.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和合理

目前我国所建立的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还以经济为关注目标,对于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没有太多的关注,尽管在家财政扶贫资金的支持下贫困地区的农业或其他方面的生产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单一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这种绩效考核机制的要求,在短期内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就会使投资生产过于粗放,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过度污染,使贫困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化。所以,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不能只着眼于经济效益,而应该是以经济为主,再加上对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地方应急能力等多方面考核机制的考虑,适应未来经济变化趋势,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3.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缺乏独立性

该体系的考评一般是由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专家参与的,但是该考评主体的独立性还不够,一般实施该财政扶贫资金制度的主体就是参与考评的主体,并不能达到考评结果的公正公开、规范客观的目的,同时也不利于资金投向的客观规范。

三、优化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的建设

1.加强反贫能力的培养

针对现今返贫率较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还不能有效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扶贫绩效不突出的情况,仅靠国家的政策扶持、资金补助是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的,所以要加强培育贫困人口的反贫能力,摆脱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提高贫困地区的人才引进和科学文化教育等,将人口压力转化为发展经济的劳动资源。可以借助其他机构的审计,对扶贫项目的规划进行审查,突出科学性,倾向反贫能力的提高,加强资金的分配与监督,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将资金落实到反贫能力培养上,在后期项目的总结上可以借助以往的数据作为反贫能力的依据,将资金浪费、环境污染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2.对审计结果进行公开

要公开审计结果,促进社会大众以及各相关部门的监督。目前扶贫资金绩效的公开程度仍然非常低,关于审计情况公开的数据明显较少,关于实际情况的数据也相对较少,并且当地的审计机关只有在当地政府的批准下才能公开审计报告,这样就导致很多实际问题不能得到很准确反映,审计部门的一些措施可能由于政府或者相关部门的一些原因不予采纳,进而使审计报告出现一定的偏差,对扶贫绩效的提高产生很大的障碍,所以审计报告的公开性和有效性是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3.评价体系的多样性和科学性

对于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统计评价体系从监督到落实都缺乏规范性,使得审计的范围较小,相对于国外的审计方式还过于简单和单一。审计方式必然应该随着社会的改变、总体经济的发展而改变,所以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但是由于现今各部门或者领导的制约,导致绩效统计结果的评价大多都过于模糊,这样就难以作为以后的工作标准,导致评价过于随意的恶性循环,所以应该实行改革,减少扶贫政策实行的阻力,提高绩效。

4.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扶贫资金审计报告范文2

第一条为加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验收考核工作,逐步实现项目验收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目标全面实现,根据《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用于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批复实施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

第三条整村推进项目验收考核,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进行。

第四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验收考核分为当年项目验收和三年内经济社会综合达标考核。

第二章当年项目验收内容

第五条严格按下达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批复文件进行验收,当年项目验收内容为:

(一)建设内容。检查整村推进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工程质量标准。按照项目目标和项目设计,对项目扶持对象、项目内容、项目质量、效益进行全面验收。对项目变更内容是否办理报批手续。

(二)投资情况。检查项目总投资计划执行情况,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信贷资金、行业发展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落实情况。

(三)资金投放。检查项目资金到位,资金下拨是否按计划及时足额到位;资金管理是否规范合理;县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进行审计,提供审计报告。

(四)项目建设。项目扶持户人均收入提高情况;生产生活条件、项目村基础设施及社会公益事业改善情况。

(五)县、乡、村、户项目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

(六)招投标和政府采购落实情况。

(七)项目批复文件、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设计文件、招投标及政府采购相关资料、监理报告、质量报告、竣工报告、自验报告及其它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按规定建档立卡。

(八)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后续管理办法是否健全和落实。是否及时移交有关资产纳入相关部门管理范围。

(九)其它。

第三章综合达标考核标准

第六条综合达标考核指在当年项目验收的基础上,按照综合达标考核标准对项目实施村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省级综合达标考核合格的,由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整村推进合格证书和牌匾,并销号。

第七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总目标是:主导产业明确且巩固和发展,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实现贫困农牧民稳定解决温饱,为脱贫致富、建设小康奠定基础。即达到贫困村产业有新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有新改善,村容村貌有新变化,社会事业有新进步,促进贫困村自然、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第八条综合达标考核标准

(一)贫困农牧民人均收入提高情况

1、项目。扶持的贫困户有一项以上有稳定收入来源的生产经营性项目。

2、收入。扶持的贫困户在三年内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目标,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元以上,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

(二)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情况

1、饮水。全村人畜饮水困难得到解决,达到解决饮水困难标准。

2、通电。通过外供电或家用太阳能小电源等办法,解决了贫困村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3、道路。农业区乡与贫困村道路畅通,村与村之间道路相连,基本达到四级以上沙石路标准;牧业区乡与牧委会、各牧委会之间通沙石路或简易公路。

(三)公益事业改善情况

1、基础教育。贫困村学校布局符合全省教育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就近就地有小学或教学点,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

2、医疗卫生。贫困村的卫生室按区域卫生规划设置,符合全省村卫生室基本设施配套标准,达到了村服务一体化管理要求,农牧民就医难问题得到解决。

3、广播电视。村通广播电视,其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第四章验收考核时间

第九条当年项目验收时间为项目批复文件下达半年后逐级进行自验、复验和抽验。

第十条综合达标考核时间

(一)各县整村推进项目村综合达标考核于项目实施第三年月前后完成。

(二)各州(地、市)整村推进项目村综合达标考核于项目实施第三年月前后完成。

(三)省级整村推进项目村综合达标考核于项目实施第三年月前后结束。

第五章验收考核程序

第十一条验收考核组织。验收考核工作在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扶贫办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考核。

第十二条验收考核程序。采取自下而上、逐级逐项验收考核的程序进行,按照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检查、走访项目受益农牧户、综合评议、宣布验收考核意见的办法进行。

一、当年项目验收分自验、复验、抽验三个阶段。

(一)自验。由项目实施县组织进行全面自验,并上报自验报告、资金审计报告和要求进行复验的申请。

(二)复验。州、地、市在收到所属县上报的自验报告和复验申请15日内组织复验,复验面不得低于各县项目实施村数的60%。验收结束后及时上报复验报告和要求进行抽验的申请。

(三)抽验。省级抽验面不得低于各县项目实施村数的30%,抽验组依据各州、地、市复验结论和抽验结果,对全部项目实施村作出综合评价报告上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二、综合达标考核。对实施整村推进的所有项目村,按照综合达标考核标准自下而上逐级进行考评。

第十三条验收考核报告。

一、当年项目验收报告内容包括:验收依据和方法步骤;项目批复与实施情况;项目运行和效益情况;资金到位使用与财务管理情况;所有文件材料分类立卷归档情况;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验收结论和建议。

二、综合达标考核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考核评价的依据;考核评价的内容(人均收入、饮水、通电、道路、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考核评价结论和建议。

第六章奖惩

第十四条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依据当年项目验收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五条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规定年限内综合达标考核全部合格的项目实施县给予通报表彰,并适当增加整村推进项目扶持资金。

第十六条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当年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县要在全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验收标准的,相应减少整村推进项目扶持资金。

第十七条在规定年限内,未通过综合达标考核的项目实施县在全省通报批评,相应减少整村推进项目扶持资金。同时要采取措施在一年内达到综合达标考核的标准。

第十八条凡挤占、挪用、拖欠、贪污项目实施村扶贫资金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党纪、政纪和法规严肃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负责解释。

扶贫资金审计报告范文3

一、开展审计监督要突出中心工作

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心圈廊”发展构想,打好“三大战役”,加速实施“四个”建设步伐。审计机关就要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对领导关心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税务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审计,查清预算经费的真实性、下拔资金的及时性及征收征管经费的政策性;对社会关注的赈灾资金、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债务情况、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扶贫资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社会保障资金、民政资金的管理使用问题进行审计,查清关系民生的热点、焦点资金是否用到人民身上;对文卫、执法等重点部门、重点领域进行审计,看有否乱收费、乱罚款和乱作为的现象。同时,还要对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等政府投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看单位主要领导履职尽责有无失误,投资投向是否科学。审计机关只有找准了切入点,才能真正发挥好“政府谋事”、“经济卫士”、“反腐斗士”的作用。

二、开展审计监督要突出实效性

扶贫资金审计报告范文4

一、利用虚开发票套取现金,设置账外账。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一些单位为了本部门利益和发放职工福利,利用某些部门管理上的漏洞,以业务招待费、住宿费、会议费和购买茶叶、礼品、办公用品等名义从税务机关开具虚假业务支出发票报账套取大量现金设置账外账,供少数人使用或发放国家政策之外的各种津补贴。

二、利用所属二级单位和下级部门空转资金,以虚假支出套取大量现金。由于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身兼数十个单位的会计核算任务,身居报账单位之外,对各部门的业务情况不清楚,收入、支出和工作流程较为生疏。而且这些会计核算人员只管发票是不是税务机关开的,只要是税务机关开的都视为合规一路绿灯,管你给谁拨款,管你是什么用途都不过问,而下级部门所在地的财政统派统管办公室只负责会计核算和记账业务,至于资金如何使用,是否合规合法均不予理会,这就给那些拨款部门有了可乘之机。从近年来审计发现的类似问题看,有的部门将款拨到下面以后,派人直接从当地农村信用社提款,然后到国税部门开几份发票做账,有的将款项又从下级部门汇入上级指定的储蓄存折户中,形成事实上的“小金库”,供少数人使用或发放职工福利等,使国家财政资金打了水漂。

三、张冠李代 应付各种检查,将专项资金以现金形式套取出来。当前,在很多地方出现一种怪现象,国家每年都在加大扶贫支持力度,资金越拨越多,但扶贫解困效果并不理想,收效甚微。特别是国债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财政科技扶贫资金到了实施单位以后,有的根本就没有去实施新的项目计划,而是在原老项目上进行修修补补,待上级有关部门来检查验收时将检查组一行带到早就完工的同类项目基地上走马观花一番,然后添油加醋的汇报政绩,再到高级娱乐场所进行高档消费,最后项目就通过验收了。这些部门将此笔资金以项目开支的名义开具名种发票、领款单等予以报账,套取不义之财。

四、以学习考察的名义行旅游观光之实,挥霍国家之财。当前不少机关单位为了职工福利,在工资之外不能给职工另行发钱发物。就以学习考察的名义组织职工出去到有名胜古迹的城市去进行所谓的学习考察,少则二、三个城市,多则四至五个城市以上,有的单位部分人员连在外的门票费都用进餐发票予以报销,更有甚者将家属陪玩的费用也一并在单位报销。

五、会计核算中心与单位财务管理脱节,缺少有力的监督体系。现行会计核算中心人、财、物都隶属于财政部门,而报账单位财务管理、运行置于会计核算中心之外,使单位财务管理出现弱化现象。一是不利于单位领导及时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因会计核算中心不负责编制各部门月报表,所能提供的仅仅是一张简单的资金收入、支出、结存的数据,且较为抽象和不具体,不便于分清款项的明细用途;二是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中心脱节,当前很多单位新购置了小轿车、电脑、办公桌椅、沙发等高档用品,同时也变卖了不少的固定资产。从审计发现的问题看,这些大额的固定资产购置大都未登记固定资产账和资产卡片,出售资产也未登记减少固定资产账,而是由会计核算中心列作经费支出,使单位资产游离于账外,失去了对国家资产的有效监督。有的单位将固定资产变价收入不入账,或开小收大,将此笔收入置于会计核算之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六、单位会计、出纳取消后设置一名报账员,失去有效制约和监督。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业务很大程度上依赖单位报账员的审核和算术计算归总,这样报账员就成为单位联系会计核算中心的直接纽带。但单位报账员似出纳又非出纳,似会计又非会计,换言之就是会计与出纳之职都集中于报账员一身,可谓财权在握。从多数单位看,都是分管领导一人签批核销费用,所受的监督仅局限于分管领导一人,而单位领导又不可能事无具细样样都清楚,大都是听报账员汇报费用开支情况。由于缺少以前的会计、出纳相互监督,按月对账,日清月结的程序,让少数思想素质不高的报账员有了可乘之机。审计中已经发现有的报账员模仿领导的签名报销费用,从中贪污公款等现象。

七、不利于审计机关实施有效的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时,往往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和阻力,特别是对当年的审计难度更大一些。因会计核算中心不是每月都将总账、明细账打印成册,而是要到年度终了后才一次性打印装订,在日常审计中查看某些数据必须要从电脑中将数据调出才能进行审计,而有的核算人员并不是每月都按时做账、记账并输入有关数据,要查询打印和采集数据都有一定的难度,给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便。

针对以上所述问题,特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制度。如《机关财务管理制度》、《财产物资领用登记制度》、《车辆管理办法》、《报账员岗位责任制》、《内部审计制度》以及成立职工民主理财小组等,明确单位财务收支的审批权限,报账程序,扩大财务知情范围,必要时可每月进行财务公开,接受职工监督。

二是加强对各部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监督。纪检、监察、财政、审计机关要加强配合和协同办案,加强对有财政专项资金单位的监督力度。特别是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坚持按项目进度,项目质量拨款,不能将所有项目资金一次性全部拨给用款单位。特别是财政部门要根据审计机关通过审计后的审计报告结果对国家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项目的拨款,以达到相互监督,共同牵制的作用。

扶贫资金审计报告范文5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国家支持《__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为契机,以全县“十二五”及“十三五”规划中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为引领,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为抓手,以农业重点区域、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为依托,以切实提高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通过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支农资金,提高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效率。

(一)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领导小组会议制度,研究确定整合项目总体规划、审查确定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各镇、各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产业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制定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整合办)负责统筹安排项目申报立项、资金整合工作。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监管。各镇、各部门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和责任跟踪问效。

(二)提高效益,促进发展原则。整合涉农资金的政策、制度以及具体措施的制定,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原则。坚持规划引领,紧紧围绕全县主导产业,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节,开展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支撑、资金集中、连续投入的方式,使涉农资金向农业园区、合作社、种养殖业大户和基础设施薄弱的镇村集中。

(四)先易后难,稳步推进原则。选择便于整合的领域先行突破,在总结经验、完善措施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整合范围。充分发挥好整合平台的作用,积极探索整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整合的范围是中、省、市、县财政安排的所有资金(中省市财政有严格要求、明确使用规定的资金,防灾救灾、保基本运转、社会保障及个人生活补贴等特殊用途资金除外),包括跨部门、跨行业性质和用途相近的涉农资金。我县整合的重点是农业产业发展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类的涉农资金,整合具体范围如下:

(一)农业部门:蔬菜专项资金、现代农业园区奖补资金、畜牧业专项资金、农业专项资金、菜篮子专项资金、畜牧业大场大户补助资金。

(二)林业部门: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核桃经济林建设专项资金、核桃建园补助资金。

(三)水利部门:水利专项资金。

(四)扶贫部门:扶贫专项资金、农业技术示范推广资金、产业扶贫资金、异地扶贫搬迁资金、三无户建房补助资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资金。

(五)发改部门:以工代赈资金。

(六)财政部门: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村级事业“一事一议”县级配套资金。

(七)住建部门: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八)环保部门: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生态建设县级配套资金。

(九)人社部门:再就业培训资金。

(十)妇联:春蕾计划培训资金。

(十一)残联:残疾人培训资金。

涉农资金整合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

(一)规划整合

各镇、各部门要依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围绕全县优势主导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需要,编制本地区、本部门行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集中连片、产业园区优先的原则,搭建整合资金平台,将各级财政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产业发展资金捆绑使用,形成资金的合力。对规划内的项目优先支持,充分发挥规划对整合资金的统筹作用。

(二)区域整合

将全县产业发展划分为3个区域,每年根据规划和项目落实情况,提出年度项目资金整合建设方案,做到一个区域一个重点,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坚持点面结合,其中酒房为万亩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园区,酒房、两亭、九成宫、招贤、丈八、崔木及页岭一带为核桃、林业、畜牧产业发展园区,常丰等为大棚西瓜、食用莓类产业发展园区。涉农资金集中扶持各个区域的主导产业,通过集中资金提高产业发展规模。

(三)项目整合

各镇、各部门依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行业规划,省市投资重点,

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确定年度项目建设计划报县整合办。县整合办与相关部门配合制定年度资金整合计划,报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统一上报省市争取专项资金支持。(一)制定行业规划

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县“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各涉农部门、县财政局依据行业规划向上级申报项目,安排使用涉农资金。

(二)建立项目库

各镇、各部门根据行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需求,建立年度建设规划和项目库。凡需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都必须是进入“项目库”储存的项目,“库”外项目财政不予考虑;入“库”项目一律要履行前期论证、评审、立项、申报、审核等程序,并由政府组织财政和相关业务部门及专业人员队伍联合统一进行;“项目库”由财政与各涉农部门共同管理,所有入“库”的项目都必须严格按照项目指南的要求申报,特别要注明项目名称、申报单位、法人名称、实施主体及实施地址等内容,便于信息系统进行甄别、提示和“过滤”,避免同一项目多头要钱、重复安排资金的问题发生,确保项目质量和财政资金安全有效。每年7月底前,各镇、各部门提出下一年度项目建设方案,县整合办对项目进行筛选汇总,开展论证评审,编制完成下一年度涉农资金整合方案,建立县级涉农资金项目库。年度涉农资金整合方案及项目库经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整合领导小组)审定通过后,各部门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要求向上级申报下年度涉农项目。

(三)项目变更

县整合领导小组批准向上级申报的年度项目计划,各部门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和更改资金用途,确需调整的须报经县整合领导小组同意后,按原渠道报批。

(四)项目实施

涉农整合项目及资金计划下达后,各镇、各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公示制”,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款项支付

整合项目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按照项目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和按进度拨付的要求,由项目实施单位填写《财政专项资金支付审批表》,项目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县长审批后方可办理拨款手续。对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资金直接支付给中标企业或商品劳务供应商。对先建后补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已将资金支付给建设企业的,县财政局根据竣工验收报告可将资金支付给项目实施单位。

(一)机构保障

成立__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由县整合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实施。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财政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单位为各涉农部门。办公室负责涉农资金整合的组织、协调、管理制度制定等。

(二)经费保障

县政府每年在县财政预算中增加对涉农项目规划编制、包装申报和资金整合的专项投入,保障项目整合相关工作经费。对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部门,要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安排必要的项目前期费用;对积极主动配合整合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的项目管理部门,除依据财政法规安排规定比例的项目管理费支出外,可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

(三)制度保障

1.县领导小组定期联席会议。由县整合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主要研究确定整合项目总体规划、审查确定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及申报和其他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事项;如因工作需要,可由县整合领导小组组长决定临时召开联席会议。

2.整合工作协调会议。由县整合办牵头召集,相关项目单位及财政局相关股室参加,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整合工作协调会议。

(四)信息公开

县涉农主管部门根据拟整合的项目,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县政府公众信息网、各镇政府政务公开栏、各村村务公开栏公布年度项目建设内容、地点、财政扶持政策及资金等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五)项目检查与审计

县发改局、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对年度项目建设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向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汇报项目检查情况。对整合涉农专项资金工作中,不按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擅自申报项目或擅自调整变更项目实施计划的,给予通报批评,并依法依规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项目完工后,项目建设单位要将项目资料,提交县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出具项目决算审计报告。

(六)绩效考评

县财政局对财政投资3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对项目建设质量优、支出进度完成好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项目建设质量差、支出进度没有按计划完成的单位进行通报,被省市检查进行通报的单位,减少下年度项目和资金数量。

扶贫资金审计报告范文6

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审计工作会议,对于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审计工作思路,开创全市审计工作新局面,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一年,是本溪老工业基地振兴迈出坚实步伐的一年,也是审计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一年。一年来,我市审计战线的全体同志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审计监督,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快经济发展、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实践证明,我市的广大审计干部是一支讲大局、讲政治、讲纪律的优良队伍,是一支敢于攻坚、无私无畏、坚强有力、善打硬仗的队伍,市政府对审计机关的工作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审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对你们在工作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XX局长对2004年的审计工作做了全面的总结,对今年审计工作做了安排部署,这些意见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会后认真贯彻落实,努力推进各项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搞好审计监督工作

今年是加快XX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围绕XX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中心工作,全市审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找准审计监督与改革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开拓审计新领域,探索审计新方法,不断开创审计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要着眼发展,找准位置。审计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符合发展节拍,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维护经济秩序、打击经济犯罪、惩治腐败和对权力加强制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高度关注经济体制、政策、制度以及经济运行结构和质量等方面的变化,注重研究政府宏观决策和经济发展态势,做到不仅仅埋头于具体项目,更善于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分析问题,努力提高审计成果的层次和水平,从而在监督中体现服务,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在更高层次上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二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牢固树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开展审计工作的理念,坚持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审计监督的重中之重。在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的同时,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关注涉及群众利益问题的落实情况,以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审计工作每年的任务都十分繁重,这就有一个突出重点、抓住要害的问题。要把事关全局的突出问题和经济运行的重点环节作为工作重点,突出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点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现阶段,审计工作要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对“三乱”治理、工程采购和项目的招投标、国有土地审批等方面的审计监督;要围绕经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重大违法违纪案件进行审计监督,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要围绕重点城市建设项目,如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等重大项目进行审计监督;要围绕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开展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方面的审计监督,以及对财政资金尤其是财政支出的监督,为建立“透明财政”、“阳光财政”服务;要围绕国有企业转制工作,加强对资产运营处置权的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围绕解决“三农”问题,突出加强对农业资金,特别是农业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要围绕建设和谐社会,加强对社会保障各项资金,以及扶贫资金、救灾资金、粮食补助资金等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资金的审计。通过卓有成效的审计监督,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科学决策程序和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逐步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监管制度和工作机制,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经济责任审计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强领导干部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2001年以来,我市共对80名市管领导干部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成果是显著的,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今年,审计机关要本着“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继续不断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的新方法、新路子,开展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要认识到审计机关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做到经常主动过问,定期听取情况,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审计部门解决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审计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认真听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意见,主动请示汇报,不能单打独斗,我行我素。

二是要搞好协调配合。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审计、纪检、组织等几个部门,为此市里成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负责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该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定期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工作,合理确定审计项目,与审计部门一起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三是要保证审计质量。首先要做到严谨细致。目前在经济领域违规的问题比较普遍,有的甚至还很严重,截留、挪用、坐支的问题屡禁不止。个别单位和部门的领导胆子很大,什么钱都敢花。而政府采购、集中支付等推行起来阻力却很大。因此,审计部门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要认真细致地进行调查,每一项审计都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一经发现问题坚决予以纠正,及时进行处理。其次要做到实事求是。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对干部的评价和处理,因此一定要依法审计,规范操作,实事求是,慎重处理,为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

四是要利用好审计成果。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措施,有利于组织人事部门多角度、多方面、全方位地考核了解干部的德能勤绩。各单位、各部门要把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作为促进本单位、本部门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坚持任中和离任审计相结合,逢离任必审计、先审计后离任。同时,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利用好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做到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来全面考核评价干部、任用干部,使经济责任审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人事等部门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和使用的重要手段,成为全面考核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重要依据,成为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职务腐败的重要措施。

三、进一步加强审计法制建设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水平

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我们各级政府必须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实施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步伐。对审计机关而言,依法行政就是依法审计。因此,全体审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依法审计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水平,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推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第一,要加强审计法制建设。目前,审计署重新修订的《审计法》即将出台,国务院重新制定颁布了《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省政府出台了《辽宁省严格执行审计和财政监督检查结论追究财经违法行为责任的暂行规定》,我市的《审计监督条例》也正在积极进行调研和论证。为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促进被审计和财政监督检查的单位认真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依法审计的严肃性,我市于2004年成立了治理违反财经法纪问题联席会,这些都为我们实施依法审计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市审计部门一定要抓住审计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审计机关法制建设步伐,为审计工作创造更为有利的法制环境。

第二,要坚持依法审计和处理。一是要把审计问题搞准,事实搞清楚,这是依法审计的前提。尤其是对处理处罚事项,必须做到证据确凿,依据充分,处理恰当,让被审对象心服口服。二是处理要坚决。在事实清楚的前提下,依照法律法规,该纠正的纠正,该通报的通报,该罚款的罚款,该没收的没收;对问题重大、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违纪政纪的,要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有犯罪嫌疑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绝不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震慑违法违纪行为,防止和杜绝屡查屡犯的问题。

第三,要切实抓好审计队伍建设。审计队伍建设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各级政府要重视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帮助审计部门严把进人关,把审计业务能力强、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同志充实到审计队伍中来,并通过交流、选拔等方式,把优秀的审计干部选调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锻炼,充分调动审计机关的积极性。同时,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自身的政治建设、法制建设和专业知识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多培养一些多层次、创新型的审计人才,为审计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四、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切实推进审计事业实现新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审计监督工作越来越重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切实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支持配合审计工作,认真研究审计部门在审计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和改进,确保审计工作取得实效,确保审计成果得到充分应用。

第一,要强化领导,为审计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切实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从维护法律尊严、推进依法治市的高度,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支持审计工作,充分尊重和配合审计监督,态度鲜明地全力支持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关键时候特别是审计执法遇到阻力时,要站出来为他们讲话,给他们撑腰。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审计工作,经常听取审计工作汇报,研究和帮助审计机关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排除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干扰,坚决顶住说情风。

第二,要密切配合,为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各有关部门要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积极主动地配合审计部门开展工作,认真办理审计机关移送的事项,严格落实审计结论。被审计单位要认真执行审计决定,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对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要逐条落实,限期整改,决不能麻木不仁、应付了事。对于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屡查屡犯的单位,审计机关要坚持跟踪审计,紧紧盯住不放。各级政府要对审计决定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保证已经发现、查处的问题不再发生。要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落实意见和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将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落实情况纳入工作考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