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理论知识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控理论知识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控理论知识要点

数控理论知识要点范文1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道路都采用的是沥青路面,面临天气、气温、车辆拥堵等诸多因素的考验,沥青道路在施工工程中,从原料、场地的选择到混合料运输,最后到现场施工都应该遵守严格的要求,以保障道路工程的质量。

一、保障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1.1 制作场地和设备的选择

要制作出符合施工标准的沥青混凝土,不仅在原料的选择上要重视,其制作场地也要慎重选择 严格挑选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场地,是为了确保由原材料生产而成的沥青混凝土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规定的所有指标,确保制成品达到施工要求。

(1)选择优质的制作设备也是很重要的,为了保证道路施工质量,制作场地的选择由工程规模的大小决定,要确保制作场地的生产能力跟得上工程进度,能保证足够的材料供应。

(2)设备选择必须科学、完备、齐全,要选用全程自动控制的设备,并且能够准确分析各项数据 指标和标准生产量 最好能够准备一架除尘设备,其他附属设备也要准备齐全,比如沥青加热装备 装载机等,选择附属设备,也要在功能和效率上与拌合机相匹配。

(3)原材料送入场地后,要严格检验,从材料的形状、大小、松软质等方面认真检测,依照订单合同确保无误。还要把所有原材料分类存放,避免混放,在堆放的时候也要分层摆开,使用斜坡或水平的摆放形式,并及时搭棚或作好保护措施,防雨防晒 在制作过程中,要从沥青的粘度方面考虑,调节好设备,计算好生产配合比,保证材料指标符合制作要求。

(4)在沥青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生产时各项数据的精确计算,机器的配合是成品质量的关键保证。要保证机器在过程中正常运转,冷热原料供应平衡,就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提前计算好冷热仓供料比例,处理机器转速和流量关系,选择合适的筛网孔径等 对拌制温度 时间的调节也要把握好,对制作好之后的沥青混凝土的储藏时间 出仓温度等每一步都要严格计算并控制好。

1.2 原料的采购

沥青混凝土质量是道路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在原料的选择要严格把关。沥青有低温凝固、高温易压实的特点,所以第一步选取粗集料时,首先要考虑材料的形状、强度、纹路以及材料同沥青的粘合度。对这类矿料的选择,也需要从道路铺筑位置、混凝土性质、建筑路段的交通量等多方面来考虑。其次选择细集料时,用石屑、人工或天然砂都可以。在沥青混凝土中,砂的形状棱角能有效提高混合料内部的摩阻角,细集料和沥青也有较大的粘合度,比粗集料更重要。最后沥青路面的填料矿粉在选择上也要注意,不能够太细,否则会使其对水的稳定性降低,增加施工难度,影响道路质量。也不能够过粗,不然矿粉和沥青粘合度会变小,影响路基的性能。

二、运输时的注意事项

制作好的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要控制每辆车的装载量,一般都是选用大车运输,在交叉口则经常会选用小车,但是按规定小车不能超过10.5吨,大车不能超过20.5吨。鉴于沥青强大的粘合性,为了防止沥青在运输途中和车厢粘在一起,材料装箱前要把车厢卸下清洗干净。当卸车装箱时要先移动位置,分层分堆装填,以免粗细原料发生分离。运输途中,装载车上也要对材料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禁止货物超载。行驶时,尽量匀速前进,避免途中急刹车,以免车厢内发生碰撞,导致混合料产生离析现象。

三、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

3.1 沥青混合料摊铺

在进行道路沥青路面的面层铺筑前,必须清除干净道路基层上的杂物,并准确检查道路基层路面的密实度和厚度,若路面基层中存在坑槽或者松散应及时修整。为了让道路面层与基层更好的粘结,在进行道路面层铺筑前4-8小时,需要对道路路面粒料类的基层表面洒布透层沥青,一般用量是1.0-1.2kg/m。如果道路基层是旧沥青路面时,就要在道路面层铺筑前,在旧沥青路面表面洒布一层粘层沥青。道路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自动倾卸汽车并将沥青混合料卸载到摊铺机料斗后,通过链式传送器将沥青混合料传到螺旋摊铺器上,随着摊铺机的行驶,螺旋摊铺器就能够均匀地摊铺混合料,紧接着由振捣板进行捣实,再由熨平板整平。在进行道路路面上面层摊铺工作时应采用雪橇式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从而达到横坡和平整度的规定要求。在进行多层混合料铺筑时,上、下面层的接缝必须错开,一般保持横缝错开1m左右,纵缝错开15cm左右。

3.2 混合料的碾压

在道路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凝土摊铺之后,立即开始初压。初压工作一般采用二轮压路机至少进行两遍碾压工作,并且压路机的驱动轮需要面向摊铺机,压路机的碾压方向必须和路线保持一致,防止沥青混合料的推移。完成初压工作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及时检测路面的路拱情况和平整度,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及时地调整处理。接着进行复压施工工作,为确保道路路面的碾压力度,必须先用振动压路机至少碾压3-4遍,接着用轮胎压路机碾压至少4-6遍。完成复压工作后,进行终压作业,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以消除复压过程中沥青道路表面遗留的不平整。在道路沥青路面摊铺层的压实工作中,应该时时检测施工质量,修复缺陷。

3.3道路接缝处理

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对于路面地缝以及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处应仔细的操作, 确保路面接缝紧密、平顺、美观

(1)在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应当符合下面的操作要求:梯队摊铺作业的纵缝应当采用高温接缝,在已铺混合原料部分留下10~20cm宽的地缝,并且暂时不作碾压,作为后续摊铺部分的工程基准面,待其他工作结束,所以器材到位之后,再做跨缝碾压,以消除缝痕。

(2)相邻两幅及以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一米以上,横向接缝可以采用斜向接缝, 也可采用平行接缝,在处理接缝的时候,可以在已压实路段上铺设一些高温高热混合原料, 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原料的粘连,但碾压前必须将预热混合原料铲除。

1)对斜接缝,应当清扫干净并且洒粘层油,应当充分压实并搭接平整。

2)在进行平接缝时,应该做到紧密粘结、对原料充分压实 地缝连接平顺。可以采用下列施工方法: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约一米处将熨平板稍微抬起后可以驶离现场, 用人工将端部混合原料铲齐后再行碾压,然后用三米直尺检查平整度,在原料尚未冷透时,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平接缝切缝施工时,相邻两幅上下层的横向缝均应当错位在一米以上,中下层的横向接缝采用平行接缝,上面层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合原料前应当用三米直尺检查端部的平整度,如果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当及时予以清除。摊铺时应当调整预留的高度,接缝处理结束后再用三米直尺检查平整度,如果不符合要求,应在混合原料温度没有下降之前立即进行处理。

(3)横向接缝应当首先使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 在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经压实的路面上,深入新铺层的宽度15cm,之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段移动15~20cm,压完之后遂改为纵向碾压,确保能将路面原料压实。当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时, 同时开始向纵向碾压,可以先用钢筒式压路机沿纵缝碾压一遍,其碾压宽度为15~20cm,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 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在摊铺、碾压和接缝处理的整个碾压过程时,施工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必须全程在旁监视,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当及时做出调整,严重不符合要求时,应当责令施工单位进行停工整改。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路面破损一直是沥青道路不断整修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结合一些以往沥青道路工程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制作场地和原料的选择,混合料的摊铺、碾压及接缝处理等技术方法,总结了一些较为合理的施工措施,为今后道路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数控理论知识要点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控技术;教学体系;能力

近年来,由于数控技术受到了热烈的追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数控一体化”等专业科目,为社会提供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但综观各企业的现状,数控人才质量难以符合实际发展需求,其根源在于高职院校上。本文对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探究。

一、高职院校数控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数控教学中理论脱离实践。无论是在生产、生活、学习,抑或是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都会产生巨大能量,数控技术教学更是如此。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遵循这一理念,其原因包括:其一,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将理论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者居多,没有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又立刻翻书本,看不见问题的根源所在。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其二,数控设备匮乏,导致部分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其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与企业要求相去甚远。其次,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有关需求。综观我国高职院校,能够提供充足教学设施的院校屈指可数,资金的短缺导致数控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开展。部分院校的教学设备没有及时更新,数量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机器的性能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时,由于教师过多地强调理论内容,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设备的利用效果也不甚理想,无法从根本上保证数控技术教学质量。最后,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对专业数控技术人才缺乏吸引力,学校教师队伍没有新鲜血液注入,骨干教师也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数控教学工作只能止步不前。数控技术是一门信息含量较高的综合性学科,对教师的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对此需要加以重视。

二、优化高职院校数控教学的有效措施

第一,构建实用型教学体系。要构建新型教学框架,就要从根本上消除当前的教学弊病,重视实践,辩证看待理论与实践间的联系。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要求学生利用实践中获取的心得与体验填补理论上的空白;进行实际操作时,合理运用理论知识加强对技能的掌握,使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够从根本上得到保证,符合企业、市场的需求。同时,利用引导教学法丰富教学手段。在教授理论知识时,教师应该做到言简意赅,提炼教材的精华部分,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这样既保证了教学效率,又能剩余大量时间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利用技术要点来解决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学生对某个阶段不理解,此时教师再针对该问题进行详细教学,这样一来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从熟练掌握各项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双丰收。其次,以市场作为参照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偏弱的现象,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不断满足现代化数控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与学生共同拓展实践空间,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让学生在锻炼中磨合自己。引进现代化数控机床设备,如FANUC品牌下的数控设备。考虑到资金问题,高职院校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支持,还可以进行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与企业每年签订合同,为企业输送人才;企业则按需提供教学补助。同时,利用仿真系统不断加强对技能的应用与掌握,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型数控人才。最后,学生是不是人才与教师有着莫大的关系,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学习引领时代潮流的现代化数控技术,实际教学中要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提高对实践的重视。从院校角度来看,努力适应新时期下所倡导的教学改革,大力投入师资建设,打造一个高素质、高水平、吃苦耐劳、责任心强的数控专业教师团队。定期为教师提供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加强与其他院校的交流,互相派遣教师共同学习与参观。此外,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聘请专业数控讲师来我校指导,为全校师生提供合理化建议。

三、结语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职院校数控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如何有效培养数控人才提出几条建议。以市场信息作为数控人才供求的参考目标,是今后高职院校数控技术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高校需要不断完善师资建设,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争取早日做到“只要有市场,就不怕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佳坤.浅析高职数控实训教学过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J].电子制作,2015(4):207-208.

[2]汪晓菲.高职院校数控专业项目教学现状与创新的调查与分析[J].才智,2017(9):11.

数控理论知识要点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数控专业教学;应用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越来越多的数控人才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要重视对数控专业教学的发展需要。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软件在数控加工制造中被广泛应用,所以,在数控专业教学中适时地引入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数控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降低数控教学成本,因此,在数控专业的教学中加入计算机这个新元素有助于提高数控教学的质量。

一、数控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控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并且其实践操作要求也很高,需要学生不仅能有一个清晰的理论知识结构图,还要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技能。

1.数控机床引出高昂的成本

数控机床不同于普通的教学工具,其原理和制作的复杂性导致了数控机床的价格昂贵,因机床的价格过高使学校不能配备齐全的机床设施,导致学生缺少对机床应用的实践经验。无法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同时,在数控专业的教学中对机床的损耗很严重,这也增加了数控专业教学的教学成本。

2.理论知识的复杂性

由于数控专业涉及了多门学科,所以专业性较强,理论知识也极为复杂,导致数控专业的教学知识非常复杂,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时展的需要。数控专业涉及机械、电子、电力以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这些理性的数控知识可以激发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数控知识的了解,促进学生对数控机床加工领域的探究。

3.师资力量不完善

“师者,所谓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教师要以向学生传播文化知识为主,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力。数控专业的课程较多,涉及的范围较广,教学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数控专业的教师能够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学素养。然而现在数控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手法单一,不能适应科技的发展要求,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实现对人才的培养。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数控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数控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数控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要素都是相互关联的、相互作用的。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不能单方面地解决数控专业的教学问题,而是采用先进的教育方式对传统的数控教学加以改正。

1.应用先进的技术提高数控教学效率

对于数控专业知识的复杂性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令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数控专业教师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对学生进行专业讲解。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的不同教学活动,以对话的方式和学生进行讨论,研究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技术等,通过CAI的教学深入,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学图片以及视频等,将抽象化的内容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数控专业的研究。

2.构建虚拟的教学实验室

CAI即利用教学硬件与教学软件相结合,构建用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虚拟实验室。通过数控专业教师专业的教学指导以后,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虚拟的指导以及实践,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完善了因机床价格过高而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实践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些性能复杂的机床技术都可以在虚拟构建的实验室中让学生得到更好的了解,提高了数控教学中的正确性以及可靠性。教师可以在虚拟实验室中操作演示,学生也可以在虚拟的实验室进行对机床的操作,提前做好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技能准备,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学生对数控车床的了解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对机床的损耗,节约成本。学生通过计算机对其进行操作,同时要将虚拟实验室里所形成的误差放大看待,能够对机床的行为有预先的判断,提高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3.应用CAI检测教学效果

定期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成果的检验,有助于数控专业教师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一章节的学习之后对学生进行检验是很重要的,但如果采用传统的纸张检验将不能更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检验的结果也不够准确。因此,数控专业教师要采用CAI的技术对知识点进行测评,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以及检验的准确性。在进行一章节的学习之后,让学生利用CAI技术制定测试软件,学生在计算机上作答,测试结果直接在计算机上显示出来,便于学生自查和纠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总之,在数控专业学习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数控知识的掌握能力,而且通过CAI的广泛应用,将数控知识中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简单化,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数控理论知识要点范文4

关键词: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改革思路

一、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1.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的竞争成为各行各业的主要竞争方面,人才和科技成为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后续及补充,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国政府特别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深刻认识到对推动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将职业教育改革作为教育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2.数控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加工工艺水平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瓶颈,尤其是精密加工领域,主要原因是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来老旧的设备都被高精练、全自动的现代加工设备所取代,企业开始大量需要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操作技能的数控技术人才。通过来学校招生的企业和社会劳动部门了解到,数控技术专业仍为目前急需的热门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一大片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数控技术专业的技术人才,显得尤为紧迫。【2】

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1.继承发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调整德育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的发展,消除旧的观念发展与时代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观。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节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开拓素质、人格身心素质和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

2.深入市场调研,制定详细的培养目标,

认真研究国家经济政策,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深入用工企业进行人才需求的调研、形成预测报告,并结合市场需要进分析数控专业岗位特点,基本技能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既能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理论,又能掌握数控技术工艺,成为复合型人才。

3.注重学生个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创新意识。

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实行灵活的教学制度,推行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方式,同时根据专业岗位特征划分模块。允许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在修完综合课程后,选修其它专业方向模块。通过这样的举措,使许多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在取得了数控技术基础技能后又取得了相近专业或夸专业的技能,拓宽了将来的就业渠道。术应用型人才。

4.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综合优化课程内容。

选择有针对性的课程进行重点改进,打破传统的知识局限大胆增加新技术的特点和方法,删掉与专业技能联系不多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调整讲授内容的顺序,对学生按“双证”资格标准的要求内容进行教学,建立实用、高效的课程体系。【1】

根据数控专业岗位技术特征,把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内优化整合,按照岗位要求进行删减。改革后的课程专业针对性明显加强,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融合,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职业综合课程的建设。如专业基础课程,经过选择、提炼、有机地整合成几门综合课程,将机械制图、计CAD\CAM融入到工程制图课中;将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原理、工程力学等内容融入到机械基础课中。【4】

5.增加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方面,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行任务驱动式教学、现场教学。【3】如对数控技能训练,安排的金工实习的同时安排一周数控实习,主要让学生对数控技术有一个初步了解。学习一些数控最基础的操作,紧接着开设数控编程课,同时进行生产实习,解决操作问题。[5]

另一方面,根据培养目标,加大专业实训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和校内厂的办学模式,为教学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实践环境。加强实习教学中的管理与指导,对学生实习实践进行全程跟踪全程分析,根据不同的实训场所指定相应的技能量化标准及考核体系,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6.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支职业道德高尚、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数控专业人才的必要条件。委派教师下工厂、到相应岗位挂职是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再教育。制订“双师型”教师标准及激励政策,鼓励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加强校企联合、校校联合,形成一支适应形势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1】

三.总结

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探索的过程,理清改革思路是确保改革成功的前提,通过上述分析,总结出数控专业教学改革在保证数控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的基础上,应重点突出了以下方面:

⑴课程设置的岗位针对性 根据毕业生就业的岗位能力要求,设置主干专业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⑵技能培训的实用性 多渠道建设与企业实际生产环境相同的实训环境,突出了技能培训的实用性。

⑶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根据企业对该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以及制造业的发展势态,扩大职业任选课的范围以突出职业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宏斌等.现代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J].管理学家,2011年

[2]吕捷.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张爱红 等.浅谈在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中进行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的设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

数控理论知识要点范文5

关键词:数控机床 实践教学 理念创新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138-01

纵观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集成科技对于数控技术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无论是微电子技术还是自控监测技术都对数控机床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对国内机械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提升意义重大。机械制造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撑产业,与当前国防建设领域休戚相关,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更是从实用性角度提升了人才的市场竞争优势。由此可见,关于数控机床的实践教学开设是极为重要且有必要的。学生在数控技术方面实际操作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实践课程的开展,同时实践教学过程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数控机床的实训内容,为今后的岗位工作打下扎实的实践基础。实践教学同时也需要理论教学作为支撑,这一点也应当引起实践教学人员的足够重视。

1 我国数控机床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与实施现状

实践教学内容在我国数控教育领域的渗透无疑是对机械控制技术的有效补充,这对今后数控技术的发展影响深远。伴随当前数控机床实践教学课程的深入开展,必将为我国数控技术领域储备和输送更多的专业型技术人才,进而推动国内机械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才进步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实践技能的提升必定能够推动数控产业朝着更加高速发展的方向迈进。实践教学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我国数控机床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涌现出的一系列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1.1 数控机床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关于数控机床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调适与应用能力,能够在基础操作中理解必要的数控机床管理与维护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各种调适技术来实现对模拟编程信息的有效分析。一般实践教学课程由数控机床操作和仿真实验两部分组成,其中以实验课作为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具体教学内容方面,实践课程大致涵盖了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原理与组成结构;(2)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步骤;(3)数控机床的编程与实践操作环节。

1.2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数控机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大方面:其一,实践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到位。数控机床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无论是其中的教学设备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与成本密切相关。然而出于经济目的考虑不少学校在实训建设领域仅仅依靠一些陈旧的数控设备,自然影响到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二,实际操作过程失误频频发生。学生对于实践教学充满好奇心,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并没有认真听取教师建议,导致设备事故频发。其三,安全问题令人揪心。不少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擅自将身体置于防护栏之外,严重忽视了实践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安全问题。其四,不够规范的实践操作和设备应用。数控机床的操作及编程问题需要严格遵守必要的程式化规定,这也是当前实践教学过程中所缺少的。

2 优化数控机床实践教学效果的策略探讨

从当前数控机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不难分析,提升实践教学课程的实施效果不仅需要从实训基地的建设角度出发,更需要在实验课中积极培养学生的编程操作能力以及数控机床相关的保养维护能力,以此来提升实践课程的教学效率与实施效果。随着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传统手工制造业正逐渐被完全取代,以机电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数控技术发展备受关注,这不仅由于它集结了计算机技术、程序编纂技术以及数控网络技术等多方面内容,同时这些技术本身也象征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针对当前数控机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第一,注重数控机床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定期对实训设备进行必要保养与维护。实践教学的环境建设尤为重要,这不仅是数控机床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意识的关键路径。

第二,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共同提升,力求最大程度降低实践教学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数控机床实践教学其目的旨在让学生直接接触到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能够通过实践操作过程来提升自身对于数控领域的了解,进而积累必要的数控实训知识。

第三,重视数控机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引导。实践教学应从基本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出发,引导学生积极遵守必要的设备操作规范,坚持做到紧跟教学思维,不做与实践教学无关的事情。此外,坚决不可将身体部位置于机床范围之内,检查自我防护眼镜佩戴情况,重视自我人身安全的保护。

第四,从理念创新角度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数控机床的实践教学不应仅仅被约束在学校教学范围之内,而应让学生在深入企业实际了解的同时提升自我实践认知,甚至让学生在实际岗位操作中加深对实训内容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严格遵守必要的实践操作规定是体现实践教学宗旨的根本前提。

3 结语

在当前生产现代化手段的辅助下,数控技术的发展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然后目前国内关于数控机床专职管理和控制的人才数量却远远难以满足市场的实际发展需求,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数控技术人才成为了打开当前市场就业缺口的有效途径。数控机床实践教学从学生现有的理论知识出发,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夯实了学生既有的数控知识结构,从就业发展角度来看也与今后的数控方向人才发展需求相吻合。实践教学课程以实验课为主,侧重学生操作技能与编程能力的发展,然而由于设备资金消耗过高,因此各级院校在实践教学成本投入方面还有待加强。此外,还应重视实践知识的分层灌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能够切实让学生感受到实践教学的乐趣,达到最佳的实践教学效果。最后,数控机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也至关重要,它是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楼锡银.XKA5032A型数控铣床的编程方法[J].机电一体化,2002(1).

数控理论知识要点范文6

关键词:工作过程;数控加工;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制造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及柔性化的特点,而数控机床是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及柔性化加工制造目标的基础单元。由此可见,数控加工技术在制造产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是发展迅速的一项新兴技术代表。为了尽早与全球制造行业相接轨,培养大批量高素质且生产一线紧缺的技能型数控应用人才,高校必须以就业方向为指导,始终坚持产学结合的办学方针,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并考虑生源素质差异特点,实施有效的课程改革方案。鉴于此,本文针对“基于工作过程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改革”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课程改革前期准备工作分析

1.1制定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经改革后,其课程内容划分为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2个部分,包括理论教学、仿真教学、实验教学及实训教学,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数控机床操作能力及数控编程能力。同时,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后适当减少数控机床结构教学的课时比例,主张突出实训实验环节,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全新的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促使学生具备数控加工、数控编程及数控机床等方面知识及数控加工技能为核心任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此外,课程教学内容的改动集中体现项目导向及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以此确保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及科学性。

1.2制定授课计划

根据课程改革后的标准,立足现有的实验设备及设备使用原则,相关高校逐一拟定全新的教学授课计划。不同于课程改革前期,增加手工及自动编程、实验等方面内容,适当淡化数控机床结构分析及位置检测装置工作原理等知识的教学力度,并且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加工任务为单元,主张遵循任务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合理设置题库,便于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自主练习,例如,适当穿插练习题及思考题等。此外,具体教学过程中强调编程的作用及意义,尤其是编程教学时,鼓励学生自行思考工艺等方面问题,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工艺路线确定、刀具选择及切削用量的设定方法及要点,以此为后期实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课程改革实施措施分析

2.1丰富教学方法

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目标,适当提高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实训课时比例,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项目,各个项目又细化为若干个加工任务,每个加工任务均实行“教师讲授、学生实训、发现问题、引导解决、完成任务”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力,更能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大力推行“导师式”学习方式,能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进一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及热情。此外,为了增强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及树立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可采取小班授课的模式,符合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的要求。除贯彻落实探究性学习外,小班授课模式能打消学生“蒙混过关”的消极心理,填补常规理论课程教学组织模式的不足及缺陷,大大提高学生管制的效果,并且小班授课模式能帮助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例如,以学校机床设备台数为参照标准,提前清点每个班级铣床及车床的数量,将全班成员根据能力强弱进行搭配,指定各小组组长,明确其职责及任务,不仅能保证组员与组员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更能树立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及风气,极大地增强各个学习小组的团队协作及竞争意识。此外,需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技术方法,以此提升课程教学效率及质量。

2.2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加强实训教学改革

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条件,持续扩大教学覆盖面,提出统一的教学要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及能力,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个体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例如,以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为例,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仅仅是该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之一,实施问题式教学方法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即检查学生程序编制过程中,列出关键性且学生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鼓励学生自行加工处理,直至学生所加工的零部件与图纸要求不相符时,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总结实践经验,探究相应的解决措施,促使其深刻理解知识点的内容,避免出现二次犯错的情况。实验实训长期以来是深受学生群体喜爱的教学环节,经此环节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巩固数控加工的理论知识,学习更多的实践操作要点。由此可见,相关教师必须以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为参照依据,向学生提供自我参与的机会及条件,并且改变以往评估学生数控程序的模式。同时,过去数控程序评估模式往往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及精力,不可避免出现各种疏漏及问题,一旦错失问题指出的最佳时机,则可能造成严重误导学生的状况。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提高总体教学质量,相关教师必须明确要求所有学生进入计算机房,使用仿真软件完成程序编制验证,便于后期辅导,再根据验证结果得出评分。

2.3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方法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其教学内容多样且信息量庞大,具有实践性强及与其他相关课程联系密切等鲜明特点,而具体教学期间,灵活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方法,拟定电子化教案,选择背景音乐、插图、视频、动画及文字等多种表现手法,能生动形象展现加工过程及走刀路线,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听课效率。同时,充分利用教学硬件设施及网络资源,满足数控程序网络传送的要求,即使用计算机网络远程操作及可视化控制数控机床,向学生开放课程相关的网页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学双方之间的互动交流。

3课程改革结果评估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核心课程,明确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动手能力。为了提高总体教学质量,相关高校教师可尝试性将实际工作过程视为评价依据及参照标准,打破以往“一支笔、一张纸”单一考核评价模式的局限,利用产品加工质量评价学生的总体学习效果。同时,学生总评价成绩可划分为过程性评价及总结性评价两部分内容,尤其是项目化教学期间,大力推行分组教学模式,明确要求各组成员完成不同项目时互换岗位,将所完成的工作量视为平时成绩,将独立完成的某个零部件数控加工效果视为终结评价。同时,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利用校企合作的手段,不断增强教师个体的实践能力及工作水平,必要时聘请业界专业人士,便于及时掌握数控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将考试与教学相挂钩,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以此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