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课文解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课文解析范文1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读写内容及编排情况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包括5册必修和16门选修教科书。必修课教科书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主要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与拓展。分别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3个向度设置专题。每册教科书设置了4个专题,必修一共22个专题。
1.阅读内容在写作中的使用情况
苏教版阅读内容在写作中的使用,不少是以读写结合练习的方式呈现的。这些写作练习是附在每个板块的“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的练习中的。其次,阅读课文被使用成写作指导中的例文。比如必修一“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专题的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再次,阅读的内容和文体与写作实践中的题目具有相关性。苏教版的写作实践中的题目在文体和内容方面基本与本专题的阅读内容吻合。如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中的写作实践。
2.写作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
主要从写作指导系统的内容和写作训练系统的内容两个方面来阐述。首先苏教版写作指导系统不但介绍了各种文体,还有相关的写作知识,并且在写作指导中还适当介绍了一些写作理论。五个写作观分别是“你的生活很重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写作也是对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当然还有其他的写作理论,散见于一些写作题目中。同时苏教版写作指导也介绍了丰富的写作方法。
其次,苏教版写作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每个专题后的写作单元,另一个是与阅读紧密相连的课后写作联系。此套教科书是遵循着读写结合的作文教学规律来编排的,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有利于读写结合。
二、新课程高中苏教版语文教科书读写结合的完善及教学建议
1.苏教版语文教科书读写结合的完善
练习系统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现在的练习陈述性知识过多,程序性知识不足。如果编排一些精心设计的读写结合练习题,将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写作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发挥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在教科书的程序性知识的编排上,《美国语文》教材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内容。此教材将写作程序性知识融合于课后的写作实践中,有助于学生的写作学习。
苏教版中写作指导的安排比较随意和散漫,同一写作指导跨越了多本教科书,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这样的安排使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处理起来有点难度。我们知道教科书写作编排的序列,常常就是教师指导写作的序列。教师吃不透编者意图,指导就可能无序,因此苏教版在写作序列安排上需要做一些改善。这点编者可以多参考学习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的读写结合编排情况。
2.新课程读写结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语文教师要摒弃“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的观念,树立读写结合观念,转变错误的教学观念。从而避免人为割裂读写教学的行为。同时语文教师要做好读写结合的示范,多读,多写,不能“述而不作”。由于自己感同身受,深知写作甘苦,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同时,语文教师要合理使用教科书充分挖掘其内在的读写结合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教材中的课一次梳理,哪些课文是适合做写作训练的,在设置阅读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考虑到作文教学。张志公先生说:“语文训练应当并且可以有科学的方法。学习不是循序渐进的吗?那么就需要一个明确的合乎科学的序,教与学有所遵循,循着这个序,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教学去,学下去,才能有好的效果。”可见,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训练有序,合理安排。对于高中三年的读写教学,教师要做通盘考虑。
3.读写结合中的学法指导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的目标,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其基本的标志。读写结合中的学习方法指导尤为重要。首先学生要明确目标,需要积累一定的语文读写知识,掌握基本的读写结合技能。其次,教师需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读写结合学习兴趣;同时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米仓”。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课文解析范文2
【关键词】高中英语;导入;问题;对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的设计和操作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通常有效的导入环节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二是让学生归纳、总结已有的语言知识,为下一步教学做好热身和铺垫工作。所以,导入通常被赋予了热身和导入两项功能。然而,在观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绞尽脑汁、费心费神所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费事、费时,其结果却是明显的“导”而不“入”状况,使导入徒有虚名或徒有其表。笔者将通过典型案例展现和剖析主要的“导”而不“入”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一、成功课堂导入的标准
(一)针对性
所谓课堂导入就是教师利用课堂开始的3至5分钟巧妙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导入环节是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导入环节总结归纳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以引导新知识,新内容,还可以学习方式或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是个复杂工程,成功的课堂导入应该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新颖性等特点,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带领学生进入高涨的学习热情状态。所谓针对性是指课堂导入应该针对教学内容,不是漫无目的的。教师应该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编写不同的课堂导入,保持教学内容与课堂导入的一致性。另外,课堂导入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方式设计不同的课堂导入。但所有的课堂导入都应该围绕课堂教学这一宗旨,通过课堂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为课堂教学服务。课堂导入避免单纯的为“导入”而“导入”,导入要做到适可而止,点明课堂的关键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课堂导入应该具有趣味性,学生对成功的课堂导入是感兴趣的,是渴望的。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的确,认识事物是从兴趣开始的,如果一堂课充满趣味性,学生就会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欣赏,一种自觉行为。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更应该具有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图文或插图,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课堂导入设计成充满趣味的环节。
(三)新颖性
二零零零前后出生的高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求知欲望非常强。新时代的中学生对新颖的知识,富有时代感的信息注意力集中,他们是时代的主人。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注意这些特征,将新时代内容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将现代流行素材与焦点话题相结合,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或网络技术展示课堂导入话题。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前准备材料,或通过互联网查找或挖掘观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策略
(一)复习过渡法
充分抓住教材知识结构的关系,利用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或串讲已经学习的内容引出新话题。复习过渡法即可以复习课程内容,串讲知识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参与课程知识框架结构的设计。
(二)经历分享法
充分挖掘教师或其他人的亲身经验,用分享的方法举例进行课堂导入。经历分享法容易产生共勉,甚至让学生产生崇拜,进一步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Inside Advertising”这课时,教师将自己在国外进修时买乔丹品牌衣服的经历与学生分享,告诉学生购买衣服过程中可能碰到的生词,砍价及其它衣服广告等方面的信息。这种方法容易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教师的中西文化,语言素质及教学功底要非常深厚,而且可能碰到的生词非常多。
(三)新闻热点导入法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接受新鲜资讯。学生通过报纸,手机,网络等接收新闻热点,高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新闻热点导入法导入新课。例如在教授“Heroic Teenager Receives Awards”这课时,教师可以以前一天在网络上盛传的一则新闻为热点导入,通过朗读这则新闻,分析这则新闻,与学生分享观点,引领学生对该事件进行评论,同时导入课堂新知识,做好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
(四)游戏导入法
在学中游戏,游戏中学是英语教师常用的方法。高中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设计一些游戏节目,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自觉的接收新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名词性从句时,通过设计设计联线游戏让学生分组抢答。要求学生把十句英语谚语对应的另一半通过连线的方式解答。当学生把所有答案全部回答后,他们发现这十句英语谚语均包含着重要的语法功能项目――“从句”。一个小小的游戏,让学生能集体参与,共同体验语言的魅力,发现语言的规律。
(五)问题设疑法
设置疑问是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将问题设计得非常直接,并且与课程内容高度相关,并且颇具思考性、_放性,能引发学生热烈、紧扣话题的讨论。例如都在教授“广告”这课时,教师就设置这样的问题“What do you focuson when buying shoes?Brand,price,orappearance”,这个问题非常直接,而且每个学生的答案也不一样,但这些回答都离不开“广告的效应”,也为接下来的讲课内容做了逻辑性很强的铺垫。
三、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营造教学气氛,但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避免盲目的导入,甚至错误的导入。高中英语教师应该了解课堂教学导入理论,衡量成功课堂导入的标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熟练掌握各种课堂教学导入策略,利用复习过渡法、游戏导入法和问题引入法等课堂教学导入方法,避免照搬照抄,精心设计,细心推敲,使用多种导入方法改善课堂导入的效果。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课文解析范文3
鉴于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已势在必行。然而,改革的道路纷繁复杂,面对语文这一所有学科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哪一条道路才能替她增光添彩而不是使她黯然失色呢?在参加了“Intel未来教育”的学习以后,我豁然开朗。也许只有拿起信息技术这一最现代化的武器,才能撑起语文学科这一片最广阔的天空。
一、要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必须构建宽松、民主、立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极强的交互性、开放的学习环境,构筑起来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情景、协作、个别化、注重交互性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语文学习过程的优化,找准结合点非常关键。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现代教学应突破了传统封闭式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形成以资源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承担着准备、设计、参与、指导等支援者的角色,教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模块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改变单纯的接受式学习,通过一步步计划和指导,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更高阶段的学习。对每一个研究课题,学生可以制作了网页、制作演示文稿,或者制作了自拍、自导、自解说的双语录像片,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彻底激发出来,教师也从原来的独奏者”变成“协奏者”。
二、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对于应用性目标、审美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可能各有侧重,教师应该指导他们通过适当的选修课实现目标。
英特尔未来教育单元模块化教学模式可实现由教学网络进行的“因材施教”,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学习的时间,他们可以选择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来学习,这是一种现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面对新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的特点,不少老师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信息技术的介入无疑赋予了教师更大的课程开发自,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更灵活地选择教学主题,同时根据学生在学习单元中的表现适时地对教学课件进行更新。除此之外,参与综合教学的各学科教师在沟通、交流、合作的教学中,也可以补充多学科知识储备,拓宽知识层面。
三、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尤其要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教学内容要比其他学科丰富得多。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见教材只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载体。学习教材的目的,无非是通过这个例子和载体,去揭示它所承载的普遍性和本质性的东西。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地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丰富知识,比较全面地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样语文教学就不能局限于课本,拘泥于课堂,要拓宽教学渠道,延展教学内容,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新闻以及生活话题等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资源,大力开发利用,使“语文教学的外延”真正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种课堂教学与语文资源的整合,使师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对内容不断变革和创造,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且会很快过时的知识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尤其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点拨思路、指明方向,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掌握规律,具备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探索的能力。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得教学容量大,效率高,学生可以借助软件更好得理解所学知识,实物投影、电视、电影、电脑等进入课堂,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中联想、创新,丰富积累,提高素养。在“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环境下,几乎每个单元学习课件的设计都涵盖了两个以上的学科,其中有数学、语文、心理、思想品德,也有音乐、体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在分科课程中,一名教师只需要掌握某一学科领域内的知识;而在综合课程中,则必须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需要,选择相关领域内的知识并加以整合。
在全新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选择,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收集、处理信息,探索、分析、综合、评价知识体系,学会合作,学会高级思维技能的过程,以及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发表自主学习的过程、结果,在不同的范围内进行交流和共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学生已掌握了网络终身学习的方法。
高中语文课文解析范文4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措施与对策
高中英语学习是学科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越来越难的知识点,有的学生难免不适应学习深度的增加,出现相应的对高中英语厌烦的情况,因而就会存在一定数量的这样的学生,他们课堂上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削弱,这是现阶段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当下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这些课堂存在问题不仅仅是在整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就学生而言,学习的积极性逐渐降低的成因复杂:个人天赋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但他们这种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一定程度上与他们的学习环境相关。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受家庭因素约束,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学习深度在相关方面受到家庭教育的因素,现在的家长,一般受教育因素的限制,或者在孩子上学方面出现分歧,过多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干预,学生心理方面受到重要影响。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对学习兴趣不浓、课堂上积性不高,容易做出不正常的学习举动。例如,学习三心二意,漫无目的,死学等,同时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厌学、缺乏学习的安全感。另外,由于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或过低,但是并没有给予过多的辅导,导致课堂上没有较高的积极性。
2.授课方式的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
授课教师授课一般都是按照传统的讲课方式,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或者空间。同时,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因人而异,有些学生由于在高中之前就已经英语知识基础较差,解题思维杂乱,在后续的高中英语学习中就会较吃力,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学习出现厌学的现象,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还有的根本就不学习,因此出现越学越差,对学习的目的模糊,逐渐缺乏坚强的恒心和毅力。
3.教师教育与教学制度使得课堂没有保障。
事实上,如今农村的高中教育还是在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的普及上没有紧跟教育的发展,部分地区的教师教学没有结合教育的相关制度实行,并且教学设施的短缺是一个主要原因,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接受并掌握所学知识的学生,这些学生没有被照顾全面,进而出现英语知识的“消化不良”,逐渐跟不上课堂教学等;正是这样的忽视,极大地影响这些学生对于英语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探析
综合以上高中英语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几条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利用教育合力,形成家校相通,开展家庭式课堂。
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学生与家长同时学习的方式,这样能形成更好的辅导系统。例如对于高中必修的英语课,家长要做相关的了解,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相应的督促。高中英语语法的学习相当重要,这是高中英语的基础。学校更应该做好和家长的沟通交流,针对学生采取相应的辅导措施,尽快使得学生融入课堂。在必要的情况下,家长应该学习相关的知识,以便在家中辅导孩子。家长应该多和学生谈心,如让学生明白教育对自己以后发展的重要性、多加鼓励,使得学生主动认真学习,进而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2.兴趣为导师,生活式引导,把握准确方向。
授课教师如果上课的时候带着学生的兴趣内容,那么学生的学习激情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针对英语的教育环境,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注重情景教学,注重学生真正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进行“时态”的授课时,时态课程内容较复杂,种类繁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艰难,因此授课教师应该就学生不会的地方进行讲解,如一般现在与过去完成时等之间的转化应用。授课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哪些地方比较薄弱,探讨适应他们理解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在方向上没有偏差,多进行兴趣方面的引导,多加交流,增强他们的信心,真正实现整个班级乃至该地区整个学习的提高。
3.进行学法指导,因材施教,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在现行的教育基本条件下,加上学习环境的因素,学生的坏习惯是影响他们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应该的,并且这种指导是长期的,逐步使他们形成正确而科学的学习方式。
例如对于英语的学习,应该注重的是应用。授课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课前预习及其笔记的记录、难题理解的方式切入点等。对于一些英语语法的应用与时态的应用等,授课教师可以开展校园式学习,从实际中告诉学生英语语言的重要性。如对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Unit 2 “Healthy eating”两节课的学习,授课教师能够依据学生的表现让学生自主地通过对节日的调查,进行相关的讨论,最终形成报告式的结论,全程英语翻译。
三、结语
越来越成熟的教学方式一定会为高中生英语学习的提高提供相应的全面的帮助,尽可能地缩短教育上的这种短板,以得到教育改革的巨大成功。这些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实施,希望能得到有效的重视,不断为创造高效课堂和有用人才做基础。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课文解析范文5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其独特的优势,快速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方面。交互式电子白板摒弃了黑板教学的死板,同时也克服了传统多媒体课件无法即时更改的缺点,能更好的增强课堂中教与学的互动性。据此我们课题组想到利用电子白板来改善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课题组的各位老师们都积极行动起来,进行了课例的尝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执教朱自清先生散文《荷塘月色》的体会,来谈谈电子白板对改善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一、电子白板利于创设各种情境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一副形象的画本文由收集整理面、一组动听的音乐、一段动态的场景都可以诱发认知内趋力,使人对自己的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热情。电子白板拥有的强大资源库和拉幕、隐藏等功能,便于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随机生成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的思维保持在欢乐愉快的状态。在《荷塘月色》的导入环节,我利用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将夏日荷塘的图片逐渐展现,明艳亮丽的情节画面将学生吸引进来。接着利用电子白板的翻板功能,与学生一起回顾学过的描写荷花的诗句。再次利用电子白板的隐藏功能,将月下荷塘的图片呈现出来,学生的注意力被电子白板所呈现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这时教师巧妙地过渡道:“夏日的荷塘是美的,那么朱自清笔下的月色荷塘是什么样的呢”,因势利导,学生由“白板”创设的情境自然引入到文本中去,寻找并阅读文章中描写月下荷塘景致的文字。这样老师就非常自然地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文本深处。
二、电子白板利于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课堂要焕发生命的活力。而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课件只能以事先安排的顺序依次呈现,课件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学生只能跟着老师的演示被动的听记,因此难以改变学生被动听记学习的课堂形式。而电子白板实现了生本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电子白板不仅可以演示,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现代文阅读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如在《荷塘月色》的生字积累环节,我利用电子白板的手写功能,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直接进行板演练习,学生在板演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其他学生或教师都能即时的予以纠正。这样学生就主动地参与到字词教学的纠错活动中,而传统的多媒体课件则是直接展示这些生字词的读音或写法,学生只能是机械的记忆。另外,电子白板还有放大镜、聚光灯的功能,可以对重点字词起到凸显强调的作用,这又是黑板所不具备的,所以这节课上,学生面对字词学习不仅不感到枯燥,而且记得扎实,学习效果显著。
三、电子白板利于形成生成的课堂
课堂知识的生成是新课程教学的亮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以前的现代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大多使用ppt制作课件,这些课件中的交互活动针对的多是教师在备课时所预想到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而在实际应用中,其缺陷就显露无疑。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所想所说的与课件预设的并不相符,但又不能及时、快速修改的情况。而教师运用电子白板备课,可以改变以往“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先怎么讲,后怎么讲”的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设计好的教学活动,准备各种教学资源,并将图片、照片、动画或单张课件等保存到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在课堂上随着需要灵活的调用,调用时只要“点击”或“拖动”,这样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比如在《荷塘月色》一课中,我让学生鉴赏4、5两段,并没有像ppt课件那样事先做好每句话的鉴赏分析,而是让学生在白板上进行批注,即时生成学生的鉴赏分析,再对此进行修改和评议,真正实现了生生、师生之间的及时反馈。
四、电子白板利于总结归纳方法
在上阅读鉴赏批注课时,常常要将学生的批注进行比较分析,因此保存和回放学生的批注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多媒体课件难以及时回放,而电子白板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缺陷。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的回放功能运用于语文学科,可以重新展现学习过程,重温思维的脉络,有利于在学习中总结方法、提炼方法,从根本上发现问题并抓住关键解决问题。在执教《荷塘月色》一文,最后让学生总结圈点批注的方法时,我把前面引领学生做批注的过程调出来,在回顾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批注的内容、批注中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对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有了理论上的指导。
五、电子白板利于进行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课文解析范文6
【关键词】: 阶段教学 重要环节 读后 培养学生 英语阅读课 任务型教学
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读一直占有主导地位。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的途径,而阅读课的教学程序也已相对固定,总体上是由阅读前、阅读中与阅读后三个阶段构成。在阅读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习者利用语言与非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去寻求沟通,进行意义共建,努力用语言做事。为完成任务,在师生与生生之间产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彰显个性和提高学生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读前和读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强调对课文的理解,关注阅读技能的培养,而对于读后阶段的处理往往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一、虎头蛇尾。
在阅读课的教学中,读前、读中和读后三阶段活动的比例失调。很多教师在完成了阅读中设计的各项活动后就结束了阅读课的教学,将读后阶段的活动变得可有可无,这势必会使得学生在课内很少能获得各种机会去运用所学语言,综合发展读和写等其他各项语言技能。
二、活动单一。
单一的理解题型及其练习方式对学生大脑的刺激,相对单调,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还容易造成学生能力的片面发展。形式多样的题型及其练习方式则能对学生大脑产生多元的刺激,且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平衡各方面的能力。
三、忽视对语言知识的聚焦。
一些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新标准的理念,以为课程标准强调语言运用能力,倡导任务型教学,语言知识、语法教学不重要。在此观念下,不少教师在读后教学中未能引导学生借助语法正确理解句子,影响了学生对阅读材料全面、正确的理解,使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地学习课文。
四、忽略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 阅读是一个输入过程,写作是一个输出过程。语言输出的前提是输入。高中英语教材正是为写作提供了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材料。但是在实际的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于作者遣词造句以及布局谋篇方面的特色的分析,割裂了阅读与写作之间内在的联系,使得阅读这种有效的语言输入形式无法服务于写作教学,造成部分学生阅读成绩与写作成绩不能平衡发展的局面。
著名语言学家Jeremy Harmer(1998)在阅读教学的第六条原则中对阅读后活动做出这样的评述:“仅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就停止进行其他学习是不明智的。优秀教师应能够挖掘阅读材料。优秀教师应能运用课文开展有趣的课堂教学步骤,运用话题展开讨论和完成更深一层次的任务。”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改善阅读后阶段的教学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做好基础词汇、语法知识的精讲精练,夯实基础
随着任务型教学的推广,很多教师将都淡化了语言知识的教学,没有对语言形式进行适当的讲解和训练。但是Long和Crookes(1992)指出,如果过分注重意义,学生就会把注意力都放在交际上,从而忽视语言形式,结果使学生无法真正地发展语言能力。因此语言教学不应完全排斥语言形式,而应对其给予一定的重视。其次,课文语言点的讲解必须贯彻在具体的语境中。
二、巧借课文朗读、讨论、课文复述等形式,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口头上初步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有一个说法被广大英语教师所接受,那就是:Tell me, I forget.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understand.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学生必定是在大量“说”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掌握。在阅读后教学阶段,教师首先应该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利用跟读的方式,培养学生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为“说”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还可以通过课文复述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巩固和积累。此外,教材每单元的阅读文章后都安排了针对课文内容的对话编写活动和讨论话题,以及适合学生进行表演的素材。
三、精读泛读相结合,扩大阅读量
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这就要求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课本里, 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课堂和课外两者的有效结合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更为有效和快速的提高。
四、以读促写,提高学生书面表的能力
Smith(1983)认为,只有当读者带着和作者一样的心态阅读时,才能达到较好的写作水平。阅读过课文后,我会让学生思考“你会如何写这篇文章”,通过这种对语篇动态的比较分析,不仅使学生知道作者说了什么,而且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说的”这一过程。只有这样,阅读才能成为有效的输入方式,为复杂的输出过程提供丰富的语言积累与准备。
读后阶段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读后活动设计的质量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阅读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读后阶段的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挖掘教材,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有效地开发多种形式的活动组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成就。
参考文献
[1]Willis. A Frame 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gman Limited,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