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工生产新工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工生产新工艺范文1
【关键词】低品位;氧化锌矿湿法;活性氧化锌;改进工艺
氧化锌矿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在当今社会资源和能源紧缺的形式下,提高各种资源的生产、加工工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有不断改进和提高氧化锌矿湿法生产活性氧化锌工艺,才能提高氧化锌矿原材料的使用质量,节约有限的社会资源。因此,生产技术人员一定要掌握氧化锌矿湿法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工艺的基本特征和加工原理,最终,才能发现工艺不够完善的地方,并且努力寻找创新工艺的方法和方式,为提高整个先发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而努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
1 活性氧化锌的主要用途
活性氧化锌的重要用途很多,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活性氧化锌在陶瓷工业中的应用,根据上述介绍可知,活性氧化性的表面积大且量子尺寸效应小,在常温加压的情况下,使用活性氧化锌不需要加工,可以直接用于陶瓷用品加工中,生产出外观光亮、质地优良以及性能优异的陶瓷制品。活性氧化锌的可燃点非常高,在常温常压下,其能经受长时间的烧结,无需额外加工和处理,简化工作流程,减少工作量。陶瓷制品烧制过程中,活性氧化锌所消耗的资源比较少,同时,原材料中含有抗菌防臭、分解有机物的自洁作用,确保陶瓷产品的质量和质地,避免杂质的掺和,提高产品质量。除此之外,活性氧化锌在生产活动中的用途还有很多,所以,提高低品位氧化锌矿湿法生产活性氧化性工艺水平,是提供生产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值得生产技术人员重视和思考。
2 低品位氧化锌矿湿法生产活性氧化锌的工艺特点
2.1 湿法生产加工的工艺过程
活性氧化锌加工的主要工艺就是湿法方法,其主要工作流程包括:矿浆提炼―矿浆与浓硫酸加热酸解(生成粗制硫酸锌溶液),―一次氧化―置换―二次氧化(生成精制硫酸锌溶液)―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加热反应―过滤、处理,最终得到碱式碳酸锌,即可制作得到活性氧化锌。
2.2 生产加工化学反应式
上面大致介绍了主要工艺生产流程,看似简单,但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涉及很多化学反应,氧化锌矿原材料与浓硫酸混合加工、氧化加工、溶液与碳酸钠加热反应等,这些方面均涉及化学反应。具体反应过程如下:
首先,氧化锌矿矿浆与浓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经过此过程之后,可以得到粗制的硫酸锌溶液。
然后,将所得的成分一次氧化,除去其中含有的铁和锰元素,其加工反应为:
接下来,再进行置换反应除去溶液中含有的铜、镉、镍,化学方程式为:
再者,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最后,焙烧碱式碳酸锌生成活性氧化锌,化学反应为
最终提炼出活性氧化锌,即完成整个生产加工制作过程。
2.3 活性氧化锌的优缺点
活性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五级化工产品,在实际生产实践活动中应用非常广泛,如橡胶、涂料、陶瓷、化工以及医疗领域中。活性氧化锌是指将表面活化处理的一种提炼的氧化锌,以白色或者黄色粉末为主,外形多为球形。一般未经加工的氧化锌在生产活动的应用范围比较小,而活性氧化锌使用比较广泛是由于它经过精加工,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结晶细、颗粒小、分散性好以及表面积大等,这些特性使得它被广泛应用在不同的化工生产活动中,甚至延伸到其他更广阔的领域。但是,活性氧化锌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比较复杂,实验中原材料使用剂量应该受到严格的控制。目前,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过程控制、实验方法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改进措施。
3 低品位氧化锌矿湿法生产活性氧化锌工艺的改进措施
活性氧化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生产材料,随着化工产业的发展以及新工艺和新材料的不断研发,我国氧化锌矿湿法生产工艺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能成功生产和加工出更多的活性氧化锌,为我国各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新材料。通过上述工艺化学反应以及工艺过程介绍,得知要提高工艺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本次实验选取的基本材料氧化矿、浓硫酸、碳酸钠、氢氧化钠等,实验基本步骤同上述中的过程,氧化锌矿矿浆与浓硫酸反应,,在加热反应中通过试管向原有溶液中添加浓硫酸,使用剂量为1.87g,与传统工艺相比,节约浓硫酸0.23g。并且使用不断注入新鲜的空气,使其充分燃烧和过滤。然后,在氧化加工处理中,其反应为:
,在操作过程中,使用氢氧化钠13.01g,与传统实验相比,节约材料0.68g,此外,本次沉渣过滤中,使用硫酸锌,能提取更高含量的活性氧化锌,因此,实验人员在提取时,在晶体中添加0.86g的硫酸锌,最终,从20.15g的低品位氧化锌中提炼出13.26g的活性氧化锌。同时,整个实验过程中,使用在洗涤产品时,将时间控制在3.8h左右,共使用水量为36t,比上次实验节约用水8t。实验结果,说明单胎设备运行的效率更高,并且能大量节约水资源和原材料。技术改进之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成果,具体如表1所示。
上述这些改进措施和氧化矿资源的独特优势,使得产品加工的成本大大降低。正是由于活性氧化锌的重要作用和特殊的性能,在很多生产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一种节约型的新材料, 值得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某单位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利用液位差输送液体,减少输送泵的使用量,其项目固定总投资额为563万元,而采用传统的原始材料需要消耗的资金为612万元,经过工艺改进之后,年均总成本费用达8021.5元/吨,与传统工艺消耗的85.20.3元/吨,活性生产加工工艺能节约大量的成本,并且能节约水资源,值得推广和思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品位氧化锌矿湿法生产活性氧化锌是一种新型的工艺方法,其主要生产工艺就是选取氧化锌矿中的化学成分,通过化学加工制成可利用的氧化锌。加强氧化锌矿湿法生产活性氧化锌工艺的改进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工艺技术含量,达到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的目标。工艺的改进是当前社会形式所取,是构建节约型社会,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和基础,因此,相关人员应该重视和深入研究,不断完善生产工艺,提高湿法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实现氧化锌矿资源的再利用。
参考文献:
化工生产新工艺范文2
花艺市场需求大
仿真技术胜同行
初见这些花时,大多数人都会震惊,因为它们的鲜活程度已达到仿真花的最高境界,它们仿佛刚从田野里摘下来,不仅裹着风霜雨露,还带着田野的幽香,它们的色彩更让你眩晕,有着油画般的效果,放在家里,就如欣赏一首完美的诗、立体的油画。新型日本仿真花没有真花那样娇贵,花秆可以随意弯曲,花叶花瓣都可以任意卷曲、揉捏,但材质本身却没有受到一丝的伤害。新型日本仿真花的每一个部位都经得起仔细琢磨,那美姿、那神韵、那风采,让人百看不厌、倍感新奇。玫瑰含苞待放,百合亭亭玉立,丁香优雅迷人,让你在百忙之中能领略到大自然的野趣;在严冬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真正体现了日本手工仿真花的巨大魅力。要让仿真花看上去比鲜花更美、更有格调,这是与日本的先进制作工艺分不开的。一盆株高40厘米的仿真蝴蝶兰花,生产成本不足10元,批发价60-80元,市场售价200元以上,国际市场售价高达70-100美元。并且很受欢迎,极为畅销。
时尚、新颖、品位、高雅脱俗是新型日本手工仿真花的最大卖点,由于自己可以亲手制作,体验DIY乐趣,而且投资小,见效快,所以制作和销售日本手工花是开设花店、精品店、时尚屋等经营场所的上佳投资选择。
制作手工仿真花产品材料的树脂黏土属于商丘市科技交流培训中心独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10351.7),同时注册了“花语缘”牌商标,并且已通过国家质检中心的合格检测。无毒、无味,完全符合绿色、环保产品的要求。“花语缘”树脂黏土彻底改变了以往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的弊端,把原料成本降到了进口材料的六分之一。以往进口的原材料在启封后不大一会儿就干化了,变成了废料,而改进后的原材料即使在长时间暴露的情况下,也可再次复原,减少了废料的产生。用国内研制的树脂黏土做成的仿真花卉,在柔软度和仿真度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原来日本的技术。以往用日本进口的树脂黏土做成的仿真花不可以用水冲洗,经过原材料改进后,现在的仿真花不仅保鲜周期长,而且更加的耐水、抗氧化,是取代进口材料的理想新产品。
以质取胜获殊荣
好学好做易接产
商丘市科技交流培训中心系列新型仿真花产品在中国专利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上,荣获了特别金奖。在广交会上时尚仿真花卉以其高超的技术优势和逼真的产品,一举打破了原先只有塑料花和绢花的生产格局,提高了市场的需求档次,彻底的征服了那些看惯了真花真草的南方客商,他们对仿真花的逼真度和手感都赞不绝口,在广交会上订单纷至沓来,其中日本树脂黏土公司香港分公司听说了国内降低原材料的生产成本,改进了生产技术,于是他们计划长期大量购买,满足他们所供应的港台及东南亚市场的需求。
为了迅速将时尚仿真花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时尚日本仿真花艺中国加盟总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招商加盟计划。
其实加盟时尚日本仿真花艺中国加盟总部,学习仿真花艺非常简单。
加盟生产日本时尚手工仿真花产品,一般家中20-30平方米,1-2人即可生产,3-5人即可组成专业生产厂。不受文化高低、年龄大小限制,熟练工人一天制作3-5盆产品,且轻松自如、无劳动强度、无噪音、无污染,所用材料绿色环保,使您的生产环境天天处在美的氛围、花的海洋。商匠市科技交流培训中可为加盟户培训技术人员1-2名,学习上百种新型仿真花卉、盆景、蔬菜、水果制作技术。一般7-10天即可全部学会。
生产所需专用设备和工具,凡加盟户均免费赠送一套。只要您掌握生产工艺技术后,回家后当天就可出产品,短期内收回项目投资,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使这一富有巨大商机、国内市场空白的日本新型仿真花艺早日推向中国市场,本中心独家引进全套生产技术及材料,现首次向全国诚征加盟客户,为保证加盟户市场利益,每地区仅限一家。全套加盟费用共计3800元(含生产工具设备费、培训费、地区保护授权费及50斤原材料),不买断地区独家学习全套生产技术费2000元(赠送生产工具设备一套)。
商丘市科技交流培训中心仿真花厂的仿真花艺产品现已出口加拿大、美国、芬兰、西班牙、日本、韩国、阿联酋等地。常年为加盟户提供经营与产品出口和国内销售信息,常年免费为加盟户提供技术业务咨询服务。欢迎各地有识之士到本中心时尚日本仿真花卉厂参观考察加盟合作,共创大业。相信您一定会满怀希望而来,高高兴兴而归。同时还欢迎国内外经销商光临仿真花艺厂洽谈经销合作业务。
特别提示:2006-2007年,本中心被《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评为“读者最信赖的成功企业”,在第二届读者节期间被评为“真情服务联盟”会员单位。
商丘市科技交流培训中心(事业单位)
时尚日本仿真花艺中国加盟总部
地址:476000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19号南楼(商丘日报社对面院内)
电话:0370-2696891 2955376
手机:13903708659
化工生产新工艺范文3
【关键词】测绘生产 办公信息化 一张图 成果管理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测绘生产是一种属于建立在工作流形式上的业务系统,与办公信息化系统具有同样的性质,均是涉及到测绘生产以及日常的相关办公业务。工作流参考模型即Workflow Reference Model,是于1995年由工作流管理联盟提出制定,它是基于工作流开展管理的一种体系结构模型,为工作流开展管理做出了统一化的参考。工作流参考模型的标识是构建其管理系统(WFMS)内部组成模块以及连接这些模块间的接口。组成基本模块包含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1)工作流执行服务;
(2)工作流引擎;
(3)流程定义工具;
(4)客户端应用;
(5)调用应用;
(6)管理监控工具;
(7)其它外部工作流引擎的接口。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WFMS工作流引擎被陆续开发出来,例如OpenWFF,是JAVA开源的一个开发项目,JBPM操作灵活且易于扩展,另外还有WerkWork、OS Workflow等等。但相对较少开发的工作流就是测绘生产方面和办公信息化系统方面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也就是所谓的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在近年来技术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也为空间的位置表述和关系表达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展现平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将测绘生产和办公结合在一起进行合作式工作及处理的方式,并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其中。这样看来,实现网络化的测绘生产和办公信息化系统是一次真正的创新和尝试。
2 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
2.1 Web Services关键技术
Web Services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其理解成一种采用远程实现的过程调用,简称为RPC。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通过网络协议,采用这台计算机上调用另外计算机或者是云端允许接口的一个功能,该功能不限制为数据功能还是处理功能。在进行此操作时,使用者会像在自己计算上操作一样,调用的数据、程序都是相同的,不需要知道对方的方位。因此,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不同平台上的不同语言进行编写的应用程序,以最大程度的对资源进行利用,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这其中涉及到的服务的、发现以及整个的调用过程、的方式和构架就是构成Web Services的主要技术关键所在。
在Web Services进行使用中,涉及到很多的网络协议,主要有:①超文本传输协议即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简称HTTP;②扩展标记语言即Extensive Makeup Language,简称XML;③服务描述语言即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简称WSDL;④简单对象传输协议即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称SOAP;⑤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协议等协议即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简称UDDI,除了这5个最基本的协议还有WS-Security和WS-Addressing等协议。以上的这些协议都与硬件平台、操作系统以及对象模型还有编程语言不存在任何关系。
2.2 系统架构
也就是面向服务体系架构简称为SOA,实际上它就是一个组件的模型,主要功能通过对服务之间进行良好的接口及契约定义把应用程序内的不同的服务也就是功能单元之间进行了连接。一般对接口的定义是采取中立的方式,是独立于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以及编程语言之外的,这就使各种构建于这类系统里的服务可以实现方式上的统一,通过通用的形式实现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采取这样的定义有以下的优势:
(1)虽然是创建一个服务,但多个应用以及业务流程可以采用,并且在此基础上,服务的提供者不需要向请求者提供实现的技术细节,譬如程序语言,再就是底层平台等等。
(2)服务必须是有清晰定义的接口,而且具有独立性和自包含请求性这两个特点,在进行实现的时候更不需要获取任何的来自其他请求的信息或者是状态。
(3)服务是不依赖任何其他服务的,包括上下文或者状态。如果要产生一定的依赖时,它们也会通过定义通用的方式实现。一般的通用定义会采用状态、函数或者数据模型这三种形式。
2.3 工作流引擎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业务过程,指的是为了完成某个业务或者战略的目标而随机组成的一种活动或者一组过程。而工作流就是业务过程进行的了自动化过程的表现形式,是说业务流程在进行处理时把定义好的规则作为处理的依据,将涉及的信息、文档以及任务或者是业务,在两参与者之间进行传递的过程。工作流的管理系统从内容上一般涵盖整个流程即:流程的开发-流程的-管理的配置-流程的运行-流程的监控,这其中涉及到的内容也很广泛,包括可视化的工作流开发环境,工作流引擎与服务之间的关系,WEB客户端的管理体系和可视化的流程监控在操作以及工作流服务组件的标准化和流程套路生产线。工作流系统的交互接口还具有标准化特征,如流程是贯穿进行的,从启动到终止的每个环节,其中还有节点跳转等处理;并且在运转中还设置了多种事件的处理接口,进行回调等处理。
该系统是利用了Web Services涵盖的技术把测绘生产业务进行了关联,通过调用HTML和JavaScript显示用户界面,向用户采取界面化的服务构架方式提供各种算法。
3 系统的设计
3.1 组织权限管理
多个组织可以在一个应用系统内提供服务,而在每个组织下又可以进行多个部门的设定,各个部门下还可以进行多岗位的设置,多个人可以从事于一个岗位;
而且对于一个人来说,也可以拥有多个岗位,而各岗位赋予着不同的岗位职责,这样不同的岗位职责就可以对应单独的一个功能菜单,如果这样设定,在用户进行登陆以后,直接对其进行主岗位的设定,就可以轻松的实现不同人的不同岗位功能权限。组织机构对于应用程序来讲,是实现系统数据模型设计良好扩展性走出的第一步。
3.2 测绘生产业务模型
这个步骤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是设计合同的签订、项目的分配和处理以及检查和成果的交付,在进行每个流程中都要加入不同的信息和相关的ISO质量文件,并且这其中的每个流程都涉及到相关设备、资金等管理内容。在进行设计时要针对这期间的需求,进行模型的设计,来完成测绘业务之间的联系和项目的流转。其中,如何对资料成果进行管理是一个重点问题。要从数据开始调用到保存、更新、后期维护,还要对数据进行严格处理和保存,最终根据作业类型完成作业成果的独立保存,实现入库的统一管理。
3.3 工作流模型
图1所示就是测绘生产工作流模型,它是通过计算机表现出的一种业务过程,在其进行定义时会涉及到各种类型的参数,譬如会涉及到业务过程的开始和终止条件、以及各工作环节间的控制和数据流动关系等。主要进行定义的内容有:流程信息、流程启动以及涉及条件、活动还有活动间关系、活动信息等等。
3.4 系统架构设计
一般采用的是面向服务的分层设计,这样的体系架构,一般是分为三个部分的:实体对象设计、业务组件设计和业务视图组件设计。实体对象是把数据库对象进行了封装演变成为数据访问的对象,然后对其他业务对象以及数据的直接访问进行隔离。业务组件是指通过与实体对象关联对数据进行简单而直接的访问,它是业务的数据模型。而业务视图模型则是通过采用业务视图模板的方式进行的数据展现,这其中业务视图模板是提前进行了定义的。各个封装好的业务功能以及数据被业务组件进行服务的,业务视图组件向服务器端发送XML形式请求,服务器负责完成处理将结果以XML形式再反馈给客户端。这样整个的系统就利用工作流引擎完成了信息的整个流转。
3.5 测绘成果管理
这部分包含了测绘资料从调用到备份的各个环节。调用是指利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来实现,整个系统主要是内嵌于测绘生产与办公系统之中的,调用的内容包含了对于地图的浏览、查阅以及地图的导出。导出功能主要是在进行了范围查询后确定相应的地形图,然后进行打包处理,在经过FTP服务传递给用户。这期间,对成果的提交、成果的检查以及成果的备份都是通过一系列的自动化的工作流引擎来开展处理实现的。
4 系统的实现
系统的实现一般会采取面向用户及服务的架构模式,利用C编程语言把SQL Server 2008数据库中数据进行重新组织转变成业务逻辑模块,来进行服务。在系统的前端,则是利用HTML、Silverlight这两种技术建立与服务端的交互,从而实现业务和GIS图形的处理。图2是基于一张图的测绘生产与办公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图,主要分为办公业务模块和GIS数据处理模块两大部分,实现了一张图进行所有业务的管理分析。
4.1 系统实现结果
首先在浏览器中将URL地址准确输入,根据网页提示进行用户名及密码的键入。在登录系统后,会各根据每个人岗位的不同,展示出相应责任及功能权限的目录,就可以采取相应业务的处理。
图3是登陆后的用户界面,左边栏是一张图管理的各图层列表控制,中间部分为一张图管理的工具栏及图形展示部分。右半部分是业务处理单元,可方便的显示当前正在办理的业务,统计分析,导出表格等。
5 总结与展望
基于一张图的测绘生产与办公信息化系统是采取服务构架的方式面向用户,把测绘生产过程中项目分配、处理、检查等过程信息化管理并关联至一张图中,实现了所有业务之间的关联查询;然后对测绘的结果进行了调用、更新等细节化管理,从而实现测绘生产的信息和自动化,并将其与日常办公进行了紧密的结合。这个系统不但对复杂的测绘生产任务进行了分解,会对难以管理的测绘仪器设备已人员进行了有效管理,对测绘生产、测绘成果以及图形实现了统一和系统化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杨平,裴亚波,伦小伟.基于 GIS 技术的房产测绘系统设计与实现[J].测绘通报,2005(05).
[2]周晓青,黄全义.基于工作流管理技术的国土规划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4,29(03):12-14.
[3]赵文,胡文蕙,张世琨等.工作流元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软件学报,2003,14(06):1052-1059.
化工生产新工艺范文4
石油化工;基础油;生产;性能;研究
1.工艺现状
据了解,利用环烷基原油生产脂基础油的企业主要是大港石化分公司、辽河石化分公司。据分析,目前这两公司生产脂基础油的工艺相同,都是采用环烷基馏分油—加氢脱酸—糠醛精制—白土精制—调合的工艺技术。由于目前国内的加工工艺难以解决基础油中的芳烃含量与其氧化安定性之间的矛盾。结果往往是当基础油中存在较多的芳烃时,其氧化安定性变差;芳烃含量减少,则安定性变好。如何解决好使基础油中芳烃含量高,同时又能使其氧化安定性满足要求,是研制该中档脂基础油新工艺的关键。
2.工艺实验分析与研究
原料油性质。通过对辽河环烷基常三线加氢脱酸油的性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常三线加氢脱酸油的芳碳值为22.3%,总氮含量为1130.1ug/g,碱氮含量为695.76ug/g,由于脱酸油中存在不安定因素,放置一定的时间后,颜色逐渐加深变黑,很不稳定。因此,为了保证生产的质量,必须通过精制,除掉油中的非理想组分,改善油品的安定性和颜色,满足中档脂基础油的质量要求。
新工艺脱氮精制条件的分析。采用新工艺的目的,要求必须尽可能的除去碱性氮化物而保留对氧化有一定抑制作用的硫化物,为此,选用脱碱氮剂来脱除糠精油中的碱性氮化物。由于采用了浅度的糠醛精制,糠精油在保留大部分芳烃、提高收率的同时,相应的含氮、氧、硫等杂原子的非理想组分的含量也有所增加,为了保证中档脂基础油的产品质量,就必须把这些杂质部分除去。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油中某些硫化物的存在对油品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氮化物的存在对油品氧化具有加速作用,特别是碱性氮化物促进油品氧化作用更强烈。也就是说,油基础油中碱性氮化物是影响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主要因素。
通过实验,在采用剂油比0.5∶1,精制油收率88.9wt%,芳碳值16.8%条件下制成的糠精油,适宜的脱氮剂加入量为0.7wt%,此时精制油的碱氮含量降到54.89ug/g,碱氮脱除率达到80%以上,旋转氧弹值为92分钟。如果再加大脱氮剂的用量,效果也不明显,而且增加生产成本,把脱氮剂和白土结合起来用,会增加精制效果。因此,把脱氮剂加入量0.7wt%时得到的脱氮精制油作为下一步考察白土精制的条件。
新工艺下精制条件把握。在油基础油生产中糠醛精制的目的,是除去被精制油中的稠环芳烃、含硫、氮、氧等杂原子的极性化合物等非理想组分。在糠醛精制中,非理想组分在糠醛抽出液与抽余油中按一定的萃取常数进行分配,溶解在抽出液中的非理想组分将被除去,而未溶解在抽出液中的非理想组分进入抽余油中被保留,剂油比越大,非理想组分去除的越多,精制效果就越好;同样,理想组分在糠醛抽出液与抽余油中也是按一定的萃取常数进行分配,溶解在抽出液中的理想组分将被除去,而未溶解在抽出液中的理想组分进入抽余油中被保留,剂油比越大,理想组分损失的也越大,收率也就越低。
新工艺下白土精制条件的考察。白土精制是进一步脱除脱氮油中的含硫、氮、氧极性化合物等非理想组分、剩余的脱氮剂等杂质,改善基础油的颜色、抗氧化安定性等理化性质。
根据实验室不同条件下的常三线脱氮油的性质,分别进行了白土精制实验,以考察白土精制条件对精制油性质的影响。经过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常三线脱酸油糠醛精制的剂油比为1.0∶1脱氮剂用量为0.5wt%、白土用量为3.0wt%时所得到的基础油满足中档脂基础油的要求。
3.产品性能
根据实验结果,虽然研制的中档脂基础油理化指标满足要求,但由于该产品的芳碳含量高,以及脱氮剂的使用等对脂有无影响尚未弄清,因此,必须进行实际应用效果评定。通过将实验室研制的CA为16.8%、收率为87.7wt%的中档脂基础油,送往国家相关鉴定机构进行了脂小试评价,并与6号环烷油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产品的质量达到要求。
4.采用新工艺条件下的前景分析
根据实验室研究的结果,按照新的工艺条件计算,中档脂基础油的收率为:糠精油收率淄训褪章蕗装淄辆朴褪章? 88.9%?9.79%?8.75%=87.6%
糠白车间生产6号环烷油的收率为58%,新工艺条件下中档脂基础油的收率比6号环烷油提高了29.6%。
生产成本:
原工艺:加工每吨脱酸油消耗白土=58.734%?%?00元/吨=23.494元
新工艺:加工每吨脱酸油消耗白土=88.9%?9.79%?%?00元/吨=35.49元
加工每吨脱酸油消耗脱氮剂=88.9%?.7?3000元/吨=80.899元
加工每吨常三线脱酸油增加加工成本92.895元
加工每吨常三线脱酸油生产中档脂基础油同生产6号环烷油相比增加的效益=(基础油价格-抽出油价格)自黾拥氖章?增加的成本-损耗=740?9.6%92.89512.5=113.645(元)
从以上的经济效益分析中可以看出,采用新工艺生产中档脂基础油同生产6号环烷油工艺相比,加工每吨常三线加氢脱酸油,可以提高精制油收率29.6wt%,增加经济效益113.645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5.结论与建议
辽河环烷基常三线加氢脱酸油,采用“浅度糠醛精制—液相脱氮—白土精制”生产新工艺,可以生产出芳烃含量稍高、颜色浅、氧化安定性好的中档脂基础油。
辽河环烷基常三线加氢脱酸油生产中档脂基础油适宜的糠醛精制的塔顶/塔底温度为70/40℃、剂油比为0.5∶1;适宜的脱氮剂加入量为0.7wt%;白土加入量为5wt%。
经相关部门脂小试评定表明:实验室研制的CA为16.8%、收率为87.6%的中档脂基础油同工业生产的6号环烷油均能生产出合格的中档脂产品。研制产品生产的脂的颜色比6号环烷油生产的脂的颜色浅。
(采用新工艺生产中档脂基础油同生产6号环烷油工艺相比,加工每吨常三线加氢脱酸油,可以提高精制油收率29.6wt%,增加经济效益113.645元,可以进行工业化、规模化生产试验,并进行推广。
化工生产新工艺范文5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男| 25岁(1986年1月15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2年1个月]
公 司:XX环保有限公司
行 业:环保
职 位:项目经理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化工工艺
学 校: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自我评价
熟悉工艺流程以及主要的生产设备,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控制计划、工艺流程图、工艺标准等,并且能够不断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改善,提高产品品质。个人的工艺知识、判断能力、处理能力、协调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职业素养高,能够协调好各部门人员,将生产效益达到最大化,为企业做出贡献。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项目经理
工作经验
2010/4—至今:XX环保有限公司 [ 2年1个月]
所属行业:环保
研发部项目经理
1、针对企业的需求,提交客户开发方案,编写系统分析文件供开发人员进行开发;
2、负责化工、环保、电力行业新建项目的工艺路线设计;
3、负责化工类产品工艺制造路线的研发,新产品的研发与攻关;
4、负责项目工程的进度、费用、质量控制;
5、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
---------------------------------------------------------------------
2009/3—2010/3:XX冶炼厂 [ 1年]
所属行业:采掘业/冶炼
制程管理 产品工艺/制程工程师
1、负责危化品的资料整理、应急预案的编写及演习;
2、负责对工序进行改进以节约成本;
3、负责工艺标准的制订和修改;
4、负责对生产所有工艺参数进行测量控制,参加新工艺的开发研究;
5、负责部门产品工艺文件、批记录的修订;
6、负责设备的选型、调试,为设备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解决设备故障,研究设备及过程能力,提升设备利用率。
---------------------------------------------------------------------
2008/7--2009 /2:XX化工厂 [ 8个月]
所属行业: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催化车间 产品工艺/制程工程师
1、承担开停工、运行及事故处理的工作;
2、协助引进新工艺,新设备;
3、负责对新工人进行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
4、负责生产工艺的改进与研究,提高效率;
5、负责公司的物料及设备的认证,工艺技术测试,品质改善工作。
教育经历
2004/9 --2008 /7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化工工艺 本科
证 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5/12 大学英语四级
化工生产新工艺范文6
煤炭转化是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的先导技术和关键环节。大力发展煤炭转化技术对有效解决我国现阶段的能源安全问题、适当缓解石油供需矛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已经非常紧迫。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地选择煤转化技术路线和确定项目的终端产品,不失时机、量力而行地发展煤转化及煤化工产业。国家应该从政策上鼓励、并适当资助有勇气和实力的企业进行煤转化技术创新,规范和引导煤转化及煤化工产业的有序、高速及可持续发展。
所谓煤炭转化,通常是指对煤炭进行化学加工,从而得到各种非煤产物的工艺过程。当然,这里所说的非煤产物可能是终端产品,也可能是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得到终端产品的中间产物。
图1是以煤炭为原料、以生产化工产品和替代能源产品为主的大型煤化工技术路线示意框图。
图1 主要大型煤化工技术路线框图
可见,煤炭转化是煤化工系统的起始阶段和关键环节。煤炭转化技术一般可分为煤炭焦化、煤炭直接液化及煤炭气化三大类,可分别得到以固体、液体及气体形态为主的产物。
煤转化的技术现状
煤炭焦化
煤炭焦化是目前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的传统煤化工产业,也是冶金工业高炉炼铁、机械铸造、铁合金等行业最主要的配套产业。我国是世界焦炭生产大国,焦炭生产能力已经超过3亿t/a,焦炭产量已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近年来,焦炭产量一直在逐年增加。焦炭产量的提高必然引起炼焦煤供应的紧张,为此我国研究开发了许多提高弱粘结性甚至无粘结性煤配入比例的配煤炼焦新工艺,包括意在增加高变质煤和低变质配比的优化配煤方案研究,开发了捣固炼焦技术、配型煤炼焦技术、煤调湿技术、选择性粉碎等新工艺。另外,面对炼焦洗精煤供应过程中混配煤秩序混乱的实际情况,开发了炼焦煤性能检测和焦炭质量预测及调控新技术。
近年来新建的焦炉基本上都是炭化室高度为4.3m和6.0m的常规焦炉和炭化室高度为4.3m的捣固焦炉,太钢和兖矿集团引进了炭化室高7.63m的大型焦炉。今后室式焦炉炼焦技术将向特大容积、完全自动化、严格控制环境污染、扩大炼焦用煤资源、提高焦炭质量和炼焦生产效益等方向发展。
针对焦化行业的污染问题,近年来国内一些大中型焦炉装备了高压氨水喷射无烟装煤设施、装煤除尘地面站和装煤除尘车、推焦除尘地面站和推焦除尘热浮力罩等环保设施,大大减轻了炼焦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而且还建成投产了一大批脱硫装置和生物脱氮装置,加上干法熄焦和副产煤气的综合利用,焦化行业的环境污染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明显改善。
针对焦化行业的高耗能问题,采用干法熄焦技术。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块的一项先进炼焦技术,与传统的湿法熄焦技术相比,干熄焦可回收80%的红焦显热,并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焦炭质量,可使焦炭M40提高3~8个百分点,M10改善0.3~0.8个百分点。
针对煤炭焦化行业的煤焦油和干馏煤气的合理加工与利用问题,一批大型炼焦化工产品回收与煤焦油精深加工以及焦炉煤气生产甲醇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煤炭直接液化
对煤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催化氢化直接获得液态产物的工艺过程称为煤炭直接液化。对煤炭直接液化得到的液态产物进一步加工,可以生产出汽油、柴油及航空煤油等各种燃料油品及化学品。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行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研究开发。“八五”、“九五”期间,我国的煤炭直接液化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十五”期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活性煤直接液化专用催化剂,并已经在建设中的油品生产能力为100万t/a煤直接液化商业化示范装置的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应用。神华集团在上海建成了一套投煤量6t/d的煤炭直接液化中试装置,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和专用催化剂,并实现了多次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行。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商业化示范一期工程的生产线已进入工程建设末期,预计2008年初建成投运,设计年产油品100万t/a。目前可以说,我国煤炭直接液化技术水平及工程化发展进程已经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煤炭气化
煤炭气化是指煤炭经过适当处理后,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气化剂(有效成分为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可燃气态产物的工艺过程。对煤炭气化得到的气态产物进一步加工,可以生产出化肥、合成油、合成天然气、甲醇及其后续加工产物等若干种煤化工产品和替代能源产品。
目前,全世界商业化运行的大型气化炉400台以上,额定产气总量超过4亿Nm3/d,产气量排在前10名的煤气化生产厂主要是采用鲁奇(Lurgi)、德士古(Texaco)、壳牌(Shell)三种气化炉型,且绝大多数是以煤为气化原料,终端产品主要是F-T合成油、合成甲醇、合成天然气及IGCC发电等。
已经实现商业化运行的煤气化技术主要有常压固定床气化炉,加压固定床气化炉(以鲁奇炉为主)、德士古加压气流床水煤浆气化炉、壳牌加压气流床干煤粉气化炉、GSP加压气流床干煤粉气化炉、温克勒(Winkler)常压流化床气化炉和恩德(Ende)常压流化床气化炉等多种气化炉型。
几乎各种煤气化工艺在我国都有应用,目前大约有8000台各种类型的气化炉在运行,其中化工行业所用气化炉占半数左右,但绝大部分仍是技术已经落后、环保设施简陋、间歇式操作的常压固定床气化炉,而大型先进煤气化技术的应用所占比例不高。煤质与气化炉的适应性是选择煤气化工艺的关键,也是决定煤化工项目经济性好坏甚至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
国家和有关企业非常重视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研究开发,国家“十五”和“十一五”“863”计划安排了多个自主研发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成功开发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新工艺及关键设备,其中部分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引进大型气化炉的本地化生产比例和国产化水平也在日益提高。今后一段时间内,煤气化技术将继续朝着大型化、高温高压、原料煤适应性更宽、环保特性更好、经济性更佳等方向发展。
煤转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由于煤转化技术的直接产物多半并非终端产品,往往需要配套后续加工技术才能得到终端产品,从而构成完整的煤化工项目。因此,煤转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取决于煤化工的发展方向。
煤化工今后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大型化、基地化、多联产,并贯彻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实现高效节水和节能减排。
煤转化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原料煤适应性更加广泛;单体设备生产能力更大;煤炭转化综合效率更高;设备运转可靠性更好;经济上竞争力更强。
煤炭焦化技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拓宽炼焦用煤范围、扩大炭化室容积、提高焦炭质量、降低炼焦能耗及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在高质量完成第一个商业化示范工程后,尽快完善和优化整个工艺系统,一边加快推广应用,一边继续进行创新开发,包括开发原料煤质适应性更加宽泛的煤炭直接液化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新型高效廉价专用催化剂等。
煤炭气化技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在推广应用已经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成功的一批大型先进煤气化工艺的同时,加快煤气化新工艺和新设备的自主开发力度和进程,包括可气化高灰熔融性温度原料煤的新工艺和可靠性更高、连续运转周期更长的新设备等。
对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
发展煤转化技术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国家发改委在《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指出: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特别是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能源消费量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而且对优质洁净能源的需求更为迫切,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能源安全保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许多资源、环境及社会问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国际石油价格大幅震荡、不断攀升、居高不下,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矛盾尖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化石能的大量消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今后15年,满足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对能源科技发展提出重大挑战。
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资源的国家,在已探明可采化石资源中,煤炭占90%以上。我国能源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石油供需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能源安全问题突出;煤炭直接燃烧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因此,通过大力发展煤炭转化及煤化工产业,把煤炭资源转化为优质洁净的石油及石化替代产品,对于有效解决我国现阶段的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适当缓解石油供需矛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
显然,由于受到本国能源资源条件、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军事实力现状及国际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发展煤转化及煤化工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加突出。
煤转化技术路线的选择
选择煤转化技术路线的关键是对拟用原料煤的适应性和终端产品的定位。在三种大型煤化工技术路线中,任何一种技术路线对原料煤都有具体要求,而且煤转化得到的产物所能生产出的终端产品也有很大区别。
煤炭焦化的主要产品是固体形态的焦炭,同时副产一定数量的热解煤气和多种化工产品。煤炭焦化技术要求所用原料煤必须具有足够的粘结性能和较低的灰含量、硫含量等。由于在我国的煤炭资源中,炼焦煤资源所占比例不高,而且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炼焦煤源由于高灰、高硫难洗选和非炼焦利用等种种原因不能用于炼焦生产。因此,在有炼焦煤源、炼焦煤易得或对焦炭有自用需求的地方,应尽可能优先选择发展煤炭焦化技术,以实现宝贵炼焦煤资源的合理与有效利用。
煤炭直接液化的主要产物是液体形态、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各种燃料油品和多种化工产品的液化粗油,同时副产一定数量的燃料气和LPG等。煤炭直接液化技术要求所用原料煤必须具有足够的催化加氢反应活性和较低的灰含量、惰质组含量等。初步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可用于直接液化的合适原料煤源只有十余处。由于在以燃料油品为主要终端产品时,煤炭直接液化比煤气化合成油品和合成醇醚燃料等的当量耗水量低得多,且能源利用效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在具有可用于直接液化的合适原料煤源及其附件地区,应尽可能优先选择发展煤炭直接液化技术,以适当缓解我国现阶段的石油供需矛盾。
煤炭气化的主要产物是气体形态、可以进一步加工成若干种下游终端产品的可燃气体。煤炭气化技术对所用原料煤的要求最宽松。理论上讲,几乎各种原料煤都可以用作气化原料煤,只不过是原料煤质越好,气化过程的经济性越佳。当然,任何一种气化工艺对所用原料煤的性质都有其特定的具体要求,世界上从来就不曾有、也不可能会有能适合气化各种原料煤质的所谓“万能气化炉”。不过,各种气化工艺生产出的煤气的主要成分差别并不大,只不过是每种具体成分的相对含量会有一定差别,且一般情况下气化工艺对煤气组成的影响要远大于原料煤质的影响。还有一点需强调指出,虽然煤炭气化技术可以使用高硫等质量较差的原料煤,但决不是煤炭气化技术最适合气化质量较差的原料煤,而肯定是原料煤质越好,气化性能越佳,包括气化效率高、投资省、效益好。
煤转化技术创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