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管理创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联网管理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联网管理创新

互联网管理创新范文1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渗透至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会发展历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传统企业而言,互联网是一部强劲的引擎,能驱动企业发掘无尽的价值,但对管理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互联网时代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企业必须直面时代剧变,顺势汲取力量,转化为帮助自身实现创新发展的动力。

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大大开发了企业经济增长潜力。2012年11月,“互联网+”概念首次提出,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在多个传统行业中广泛应用,成功创造了一批新业态。近年来,国内电商的发展突飞猛进,甚至创造出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狂欢节”,也诠释了互联网与商业的完美结合,证明了互联网产生的巨大能量。

我国正处于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阶段。商务部研究院的《2015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指出,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动力转换基本完成,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驱动,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型消费驱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智能设备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有条件参与网络消费;互联网与商业深度融合,为体验式消费、跨区域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企业通过互联网营销,能够减少在传统营销环节中的无谓损耗,有利于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催化消费升级,为消费市场注入更大的潜力。

二、互联网时代的变革与挑战

互联网时代,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传统企业除销售商品及售后服务外,很少有其他与消费者保持互动的途径。而互联网时代,企业可通过网络平台,与任何地区的消费者保持长期互动,进行理念宣传,协同开展设计研发等;消费者也可通过网络平台关注企业动态,参与企业活动,享受企业服务。相比以往纯粹的买卖关系,互联网时代企业更能贴近消费者的生活。

笔者认为,互联网破除了传统客户关系管理所带来的一系列局限,为企业凝聚客户创造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时代,企业间对客户资源的争夺将愈演愈烈,“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略显片面,能运用互联网提升服务体验,经营“粉丝经济”的企业,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立足。因此,企业运营核心应向消费者转移,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这也是多数传统企业或将面临的时代挑战。

三、传统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成熟的互联网管理理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企业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管理的探索起步较晚,很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仍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虽然目前互联网理念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但在我国很多企业中仍有较大束缚,这与传统的管理观念有直接关系。部分企业进行网络化创新时,仅做出形式上的建设,却没有在理念层面真正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管理思维;或是缺乏对互联网管理模式的深入理解,一味地模仿,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导致陷入误区。

(二)传统的组织机构设置模式

传统企业多采取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以保证上级决策的落实以及对运营过程的管控。这种组织结构中,处于“战场后方”的企业机关作为中央管控中心,逐级下达指标、指令,而“前线”部门的反馈信息也需层层汇报传达,管理较为粗放,效率较低,应变能力较弱。面对如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稍纵即逝的商机,这种组织结构己没有战略优势可言。

(三)缺乏合理的人才管理模式

作为传统组织结构的“配套产物”,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基层员工只作为企业运行的一个“零部件”,按上级指令及标准规程执行工作,并接受多项规章制度的约束。这种模式保证了员工的执行力与生产效率,但难以激发工作热情,不利于员工对工作形成归属感、成就感,提升主观能动性。互联网时代,企业应重视员工的价值创造能力,需要一种创新的人才管理模式。

(四)缺少网络运营的建设投入

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的交织运作是企业实现网络化经营管理的重要途径。消费者逐渐习惯于通过互联网了解产品、查询信息、参与活动、建立沟通,企业也可通过互联网定向宣传推广,远程提供服务,快速汇集、整理用户反馈的信息。在传统经营理念下,线下实体终端仍是很多企业关注的重点,而对线上网络平台的建设、维护有所忽略,这不仅难以利用互联网优势提升管理效率,也不利于企业品牌推广,提升被关注度。

四、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措施建议

(一)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受传统经营方式的影响,企业的精力主要聚焦于产品本身,容易忽略用户的感受。互联网时代,企业谋求更髙层次的发展,需要在广阔的市场中不断吸引消费者,提升用户“黏性”,甚至培养成“用户粉丝”群体。因此,企业必须提高消费者的中心地位,管理理念向“以用户为中心”转移,并以此引领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

(二)构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互联网时代,企业需随时获取市场、用户的反馈,做出快速反应。因此,应对管理层级进行压缩,构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实现精细化管理。在这方面,国内已经具有了一些成功的实例,如知名电商企业韩都衣舍电商集团的三人小组制度。这种结构向一线放权,企业机关成为运营保障机构,去除了很多层层请示汇报的环节,提升了企业的应变能力,也有利于提升为用户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三)创建激发员工价值的人才管理模式

企业应时刻以市场、客户的需求动态为第一要义。贴近市场、客户的基层员工,其个人的价值创造能力亦是企业的宝贵资产。企业的人才管理机制,应注重弓丨导与激励,减少条条框框的束缚;应以绩效考核为牵引,促使员工主动学习,提升职业素养;通过内部竞争机制,使员工保持奋斗精神,以此不断激发潜能与创造力。

(四)构建网络时代的运营管理平台

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通过网络平台,来管理与消费者间的互动及体验,因此必须兼顾网络平台的运营维护。网络平台对营销、售后、品牌建设等均有很大作用,既可作为在线销售、接收反馈的端口,也可作为展示形象、推广理念的平台,更可成为培养“用户粉丝”群体的社区。网络平台的运营水平能够反映企业的水准,对企业整体形象也有较大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企业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敢于应对时代的挑战,抓住新机遇,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同时,本文观点不意味着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完全否定,因为传统模式虽然在新时代里存在部分问题,但也是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得来的,具备其合理性。企业进行改革创新,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互联网管理创新范文2

伴随着P2P网贷、互联网证券和股权众筹等网络金融投资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第三方财富管理的发展引发各界的关注。传统财富管理主要有财务规划、投资管理、投资咨询、保险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壹财富母公司小虎金融集团cEO王海平介绍:“传统财富管理由于理财产品等诸多限制,理财师很难找到更大口径的产品匹配,而这些完全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进而导致客户流失,壹财富为第三方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注入了新鲜血液。”

据了解,目前已经拥有十万理财师注册在线的壹财富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主要是通过打通理财产品信息交换的壁垒,同时保留财富管理体系、规则和流程来实现对传统财富管理的改造的,并将壹财富打造成产品丰富、风控可靠、佣金给力、运营高效、增值服务、快速结佣的金融超市。

资深理财师李先生表示,在入驻壹财富之前,为了满足每个客户资产配置需求,他需要寻找尽可能多地各类理财产品,但摆在他面前的困难是自己所在的理财机构提供的理财产品类型数量实在有限。有时候往往为了寻找理财产品而忽略了对客户理财的建议。据李先生介绍,这是理财师共同面对的问题,尤其是中高端理财领域,他认为线下财富管理已经到了急需突破和改变的阶段。

据了解,壹财富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打造国内先进的理财师的一站式B282C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上游高端理财产品与理财师的自由对接,为理财师的移动办公和业务突破带来便利。据悉,目前壹财富平台已与500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发售产品涵盖集合信托、集合资管、债权类、证券类、股权类、创新类的私募基金和海外保险等产品。理财师可以在这样一个分类详细的金融超市可以找到合适的产品推荐给自己的客户,真正做到站在客户角度的做资产配置,从根本上解决了理财师产品单一展业难的问题。

同时,平台通过销售服务经理一对一服务,理财师智库在线充电和便捷的互联网平台移动办公以及客户账户存续管理服务等全方位为理财师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力打造中国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奇迹。

互联网管理创新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营销;因素;创新;措施

引言

全球信息化进程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全球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阶段。过去,民众通过传统的购买方式购买国内、国外的产品,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民众不只是担任消费者一种单一的角色,而是扮演商品的开发及销售等多种角色,让消费者真真正正地进入了”互联网+”下的主导者。

一、“互联网+”下消费者现状

市场经济体系下,我国的”互联网+”不断发展,如何制定成功的营销战略关键在于对市场的把控。因此,各个企业应该完善传统的营销模式,在传统营销体系中融入网络营销模式,以此满足客户的更多需求。

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2014年的网购用户已经达到惊人的3.02亿,使用网络购物的网民已经达到了百分之49,加之我国企业不断在网络上开展营销活动,例如:天猫“双十一”、“双十二”购物节,很多企业通过网络打价格战,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网络营销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方向之一。

总之,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成长在互联网环境中“80后”、“90后”渐渐成为消费主力,网上消费在整体消费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网上消费以其便利性、互动性、社交性以及满足个性化产品的定制需求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二、“互联网+”背景下影响企业营销的相关因素

(一)企业交流不畅影响了营销行为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之间更应该加强联系。笔者认为,任何企业都很难满足每一个客户的要求和想法,只有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要求,只有企业之间联盟,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客户需求和客户信息。例如:以网络销售为主的服装企业,在线上进行销售不仅需要协调原料供应,还要与物流企业进行协调;其中,物流企业需要通过网络对供货流程进行控制,并要准确估计产品的发送和到达时间,并通过网络与服装厂家实现信息共享。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绝大多企业还停留在联盟的初级阶段,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联盟带来的利益,导致在“互联网+”发展体系下,企业营销战略不合理的现象出现。

(二)网络普及增加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如何避害趋利才是企业的营销之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挑战,使得国内之间、国内与国外的企业竞争更加激烈。随着国外知名企业融入中国市场,对我国的市场及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更严重的是在某个领域已经形成了垄断,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

三、网络营销策略选择及创新

(一)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相结合

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将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有机结合起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要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重新规划“顾客”的概念,传统营销模式下的顾客较为局限,而网络营销模式下的顾客范围更为广阔,只要与网络相关的网民都可以成为企业的潜在客户;二是要重新整合“产品”的概念,网络营销不仅继承了传统营销模式下的所有特征,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信息的交互性,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建议,了解企业产品的不足之处;三是要重新整合“营销”的概念,“互联网+”必然是今后经济发展的方向之一,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电子化、虚拟化的销售能够迅速的达到企业目标,满足客户需求。

(二)完善企业供应链

网络不断发展,企业商品供应链也需要不断更新、调整。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供应链,例如:企业可以通过结盟、拆分等方式将供应商和经销商紧密联系起来,使现有供应链更加完整化、合理化,以更灵活的供应链顺应企业的发展。此外,”互联网+”背景下更加注重企业的综合能力,企业应该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及时性,打造企业的优势项目,对自身的业务流程和供应链进行整合和扩展。

(三)重建客户关系管理模式

“互联网+”模式下使营销真正实现了从市场到客户的战略转移,以全新的产品及创新的服务模式征服客户心理。因此,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全面的了解每一位顾客的信息,并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位顾客提供服务。长此以往,消费者被这种全新的模式所影响,从传统购买信息的被动接受者逐渐转变为搜寻信息的主宰者;同时,消费者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态势。因此,企业要想满足众口难调的客户,就需重新建立客户关系,将客户开发和开拓市场以及后期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增强企业整体价值。

(四)创新营销体系

在“互联网+”下,企业应该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传统的营销体系为基础,不断构造全新的网络营销体系,并依据客户的需求创新营销体系。企业应保留传统营销体系中的精华部分,结合企业发展的方向,适时做出战略调整,同时还应该对整个营销过程进行把控,缩短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距离。此外,企业需要重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创新现有营销体系,深刻洞察营销活动可能带给顾客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责任。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快速发展日益改变着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营销体系。在“互联网+”背景下,各个企业应该重新整合战略资源,利用快捷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逐渐实现企业营销网络化。因此,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以适应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妍.网络对中国体育用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24-26

互联网管理创新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管理;发展路径

“互联网+”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行业形态:通过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产生的各种产品和工作方式,将企业发展和管理相关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生产技术的创新和管理路径的革新。政府层面早在2015年就已经明确了互联网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各行各业将互联网技术与自身业态进行深度融合。

1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和路径

1.1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互联网+”对于每个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的企业发展和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加速企业转型,还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营效率和更客观的经济、社会收益。目前各个行业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巨大,企业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满足不了企业向更高层级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原有管理基础之上增加“互联网+”管理模式是所有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1.2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

由于企业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管理带来的生产经营效率的提升,通过科学规划来明确企业未来的管理路径和生产要素,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关条件,将“互联网+”理念下的企业管理模式融入新的生产体系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要细致地将企业管理的创新与业务创新和职员工作方式创新进行清晰的区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准确地把握市场发展的脉络,宏观理解市场环境,精确判断市场发展趋势建立新型的管理思维,借助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来实现企业发展管理机制的“互联网+”建设,做到与时俱进,有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互联网+”大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面对的挑战

第一,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起以客户为导向的典型互联网思维,忽视客户的需求,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重点依然侧重于对于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传统路径中,这种路径不以客户为中心,而是以企业自身为中心。这种思维与“互联网+”是格格不入的,也是必将被未来的市场所淘汰的。第二,虽然我国目前已进入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时代,但是原有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弊病并未完全消除,还有一些由事业单位改制形成的企业,它们在组织和管理上相对现代企业来说,管理模式相对滞后,企业制度也较为僵化,企业管理模式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管理制度和模式上的创新。第三,多层结构制约了企业管理的进步。多层级结构的管理模式在我国曾经发挥过十分重要,并且卓有成效的作用,被时间证明为适合工业化初期的管理模式,但是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这种多层级的管理模式明显已经不适合企业的管理,而扁平化的互联网特征需要体现的更加明显。因为互联网+模式强调的是信息的共享,对象间的互动,企业之间的分享与协同合作,这些特点相互呼应,共同组成了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特色。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模式在当前时代中呈现出效率低下、抗风险能力弱等弊病,弱固执坚持这种管理模式必将给企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风险隐患。第四,非对称的领导管理思维。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依然采取单纯的监督和控制手段来进行人员和工作的管理,管理人员与企业职员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讲依然存在对立,相互不信任。而在互联网环境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信息获取方面其实是平等和对称的,被管理者渴望得到平等对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进一步导致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3“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的创新

3.1赋予企业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企业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其企业文化更应该向着开放、包容、创新的方向发展和构建,必须要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创新文化。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能够明确个人定位、找准企业的定位,使得企业文化更加能够与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匹配。

3.2找准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

传统的企业管理制度由于缺少了“人”的参与,集体劳动的弊端造成了部分员工劳动积极性下降、劳动效率降低,机械化和程序化的管理又无法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并且会在模式化管理的过程中陷入怠工的负面情绪,人才得不到成长,并面临较高的人才流失风险。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互联网+背景下的管理看似宽松,实则环环相扣,通过给员工制定灵活可量化的管理制度,使员工在接受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和认可这种管理模式,同时在潜意识里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凝聚力。

3.3优化企业管理架构

针对目前区域公司企业管理中目前很多公司依然使用金字塔式多层管理的管理架构,无论是管理层还是被管理层对这种传统管理模式已经熟悉和心理上认可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粗暴地对企业管理架构进行改革,可能会给企业稳定带来不利因素。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拉近管理层与职员的距离,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管理指令的执行效率,缩短了制度传递的时间。将企业管理、决策方式进行优化,在决策前,更注重对计划市场前景的调查,并结合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整理出符合企业发展的发展计划。

3.4打造平等

+相对自由的企业管理理念“互联网+”在具象上给人的表现是改变人的思想,其实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也应该逐渐地找准自身的定位。要打造平等的企业管理观念,把自己打造成为企业的合伙人,而非单纯给企业打工的基层员工。要通过会议、下发文件的形式让基层的员工参与进来,让员工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需要。通过这种管理观念,可促进员工发展,使员工对企业具有归属感,对自身发展充满信心,从而在企业的发展中贡献自身力量。

互联网管理创新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项目管理;创新;实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拓进,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为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供客观的技术保证[1],项目管理自身也得到不断发展。项目管理自诞生以来在诸多实践中得到发展,理论研究也逐渐深入。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项目管理理论进展、项目管理模型开发、项目管理案例研究等,少有研究探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企业项目管理方式创新。因此,本文从互联网时代企业项目管理发展的特点出发,透彻分析互联网时代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企业项目管理在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与实践,以期为新形势下企业项目管理研究添砖加瓦。

1互联网时代企业项目管理的特点

项目管理最初诞生于美国,在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崛起,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逐渐丰富。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项目管理得到了长足发展,其特点也被打上了诸多互联网时代的印迹。

(1)企业项目管理对象逐渐“虚”化知识经济带来企业资产的知识化,企业隐性知识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以前适用的实体管理逐渐“虚”化。传统的项目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适用范围是实体的项目环节与内容对象,但是随着虚拟操作对象的日益普及,对这种项目管理的过程及方法上必须要进行改革。另外,企业内部项目不再以实体经济项目为主,更多的虚拟经济相关项目和内容被添加进来,对项目科学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2)企业项目管理内容多元化企业项目管理的内容在互联网时代出现多元化的特点,首先诸多新兴业态的项目需要实现项目管理思想指导下的运作,这些新兴业态项目管理的内容对传统项目管理内容来说是不一样的,是需要持续探索的。其次,现有运用项目管理的项目在互联网发展时代面临诸多新增内容,很多传统企业正逐渐实现互联网化,加入互联网的快速通道,在快速发展中占得先机,因而企业项目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包括业务网络化、电商业务项目管理等内容。最后,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随着互联网的推进更加紧密,企业项目管理不同部分的联系要纳入项目管理思维之中,这部分的优化也使企业项目管理内容出现多元化的特点。

(3)多项目管理成为主流互联网发展将重创现有的发展模式,企业在内、外部压力作用下,不断使企业业务实现多样化,乘着互联网飞翔的翅膀,诸多传统业务也实现了实体与网络共同发展。在此背景下,原有的单项目管理已经越来越没有时效性,因而多项目管理成为现在企业经营的主要趋势。多项目管理的趋势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管理团队因此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做好。多项目管理不仅是单个项目管理的总加,更是管理内容的复杂化,如何做到多项目管理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将会是未来理论与实践中重点关注的话题。

(4)消费端的影响改变项目管理的主体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全球化的完成,竞争日趋激烈,个性化逐渐成为各企业追逐的发展方向。从消费者与企业的关系来看,顾客消费习惯改变剧烈,更多信息被顾客掌握,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日趋激烈。随之而来的,企业产品与服务就会因时因势进行调整,但与此同时部分业务被淘汰,部分新兴业务被添加,从而改变企业项目管理的主体。另外,从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来看,员工与企业的关系转变为平台与个人的关系,员工要有更多的产品与服务体验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因此员工的体验在此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2互联网时代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项目团队与项目文化建设缺乏[2]项目团队建设是企业项目管理的前提,项目团队分为项目业务团队和项目管理团队,均是项目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项目业务团队来看,目前的项目团队建设往往还是业务导向,不是需求导向,业务导向是目前业务导向,而没有实现预测业务导向。需求导向的业务团队建设是需要预测顾客需求的,根据顾客需求建设项目业务团队。从项目管理团队来看,项目管理团队不仅要负责项目日常管理,更要肩负培育项目文化建设的重担。但是目前诸多项目管理团队都是临时成立的,项目管理人员往往单方面要求下面的员工完成业务就好,而忽略了员工心理感受与项目文化的培育。

(2)多项目管理理论尚未成型与应用正如前文所言,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企业项目管理逐渐出现多项目管理的趋势。但是纵观已有研究与实践,多项目管理的思想尚未成熟,更未被推广。多项目管理不仅关注到单个项目的内容管理,还强调不同项目之间的资源分配与协调问题,关注项目与项目之间的配合,实现企业项目管理与运营的利益最大化。虽然目前诸多企业出现了多项目实践,但是关于多项目管理的理论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已有的多项目管理经验也未得到总结与应用。所以多项目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会走诸多弯路。

(3)信息化建设步伐过慢企业的项目管理体系庞大,有些企业还涉及多项目管理的内容,参与的项目团队和人员众多,部分涉外业务的企业还有国内外事业部之分。因而在沟通交流过程中,需要交换的信息量庞大,包括:项目图纸、未来发展规划、效益评估报告、合同、进度报告、采购订单等诸多内容。但是目前项目管理仍停留在原始的纸质时代,较多内容的沟通交流还是采用纸质载体,在全公司范围内易于信息交流的平台尚未建立。信息化程度是衡量互联网发展时代的重要标杆,如何做好信息化建设应该是每个企业思考的重点。

(4)实时监控顾客需求以及信息沟通仍需加强在这个顾客需求巨变的时代,要实时监控顾客的需求变化,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顾客需求的监控能把握发展潮流,从而引领发展趋势,但是目前企业项目管理仍停留在一成不变的产品供应商,尚未实现新需求出现的立即调整。另外,企业内部有些部门会提前监控到顾客需求的变化,但项目内部、项目组之间的沟通较差,以致诸多可以抓住的机会被丧失,往往因为信息传递的不及时而导致机会的稍纵即逝。此外,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智囊团建设较少,诸多项目组成未完成任务的工具,而忽略了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总结与更改的步骤。

3互联网时代企业项目管理创新举措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深入,企业项目管理暴露出诸多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引入创新思维,本文主要提出建设合适的企业项目管理系统、加强项目团队和项目文化建设、多项目管理经验总结、加强对消费需求的预测试点创新举措,以期推动互联网时代企业项目管理创新的发展,也旨在丰富企业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为实践作出更有意义的指导。

(1)建设合适的企业项目管理系统[3]企业项目管理系统对复杂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现有诸多企业尚未意识到企业项目管理系统应用的必要性,多头管理不仅浪费企业的资源,也使项目完成效率大打折扣。企业通过引进合适的企业项目管理体系,能够对企业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过程进行监控,实现项目推进节奏的保障。那么如何判定是否合适呢?合适的企业项目管理系统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必须覆盖该企业项目管理的所有环节,能让所有企业项目管理的细节都被监控到;二是企业项目管理内容周期性更新与进步,主要体现在能发现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三是项目运行过程中能及时调整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最终保障项目能因时因势而灵活变动。

(2)加强项目团队和项目文化建设加强项目团队与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主要有:第一,可以在每个项目组内成立相应的项目文化办公室,主管项目文化的推进,该办公室主要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宣传工作,包括挖掘典型代表上报与组织学习等手段。第二,遴选适合的人进入项目团队,在项目团队内设置竞争机制,永葆项目团队的活力。第三,经常组织团建活动,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参与和分享岗位上的工作经验与感受,进一步让每一个员工都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意见,并逐层上报领导,实现解决。第四,还应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时时刻刻提及项目团队文化,推进项目团队文化认同感的普及。

(3)多项目管理经验总结多项目管理对诸多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而必须经常对多项目管理进行经验总结。一方面,在本企业内部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风气,将一些在多个项目内工作过的员工调出,开展经验分享与交流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共同协商、沟通和探讨的良好风气。不同职位与级别的员工感知不一样,要从多职位、不同视角看待多项目管理的经验总结,形成本企业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要开展与竞争公司、国外经验丰富企业的交流活动,通过参与业内会议等形式,获取其他公司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拿到本公司进行去粗取精的应用,最终实现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4)加强对消费需求的预测企业想要长期屹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对消费需求的预测是互联网时代永恒的课题。加强对消费需求的预测就要做好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经验的总结、同业的关注、消费者动向的监测多个方面。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现有产品和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找出下滑与上升的部分,并进一步寻找其中的原因,就能深挖消费需求的微小变化。对经验的总结则体现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和失误,以后更应当引以为戒。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同业的关注就能保证紧跟市场潮流,并发现本企业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对消费者动向的检测则是关注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新要求,在合理范围之内要尽量开发与满足。

互联网管理创新范文6

现代管理体系发轫于20世纪初的“泰罗制”与科学管理理论,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这仍然是现代企业管理“大厦”的地基。但互联网时代需要采取怎样的管理模式、原则与模式?如何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与精神赋予科学管理以新的生命力?目前还没有太多理论分析或系统总结,要更多地关注、研究、总结来自市场一线优秀互联网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践,并提炼出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管理原则、模式与工具。

(一)管理良好的成熟企业为何会失败?成为百年老店的概率将越来越低

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电影《日本沉没》。日本的松下、索尼、夏普都曾让我们顶礼膜拜,但是如今却集体塌陷,动辄亏损几十亿美元,不是因为他们管理得不好,其精细化、标准化、流程化、质量管理等方面执行得最彻底,科学管理体系在全球领先,研发投入比重也很高,而是在于对互联网时代创新大方向、大战略缺乏把握,在于只注重硬件的制造,硬件可以做到最精,但是缺乏像苹果这样软性化、人性化的创新元素,没有及时推动管理变革。

摩托罗拉、柯达先后发明了全球首部智能手机、数码相机,但没能及时推进数字化的应用,不敢革自己的命,最后却都倒在数字化和互联网门口,令人唏嘘。

诺基亚的CEO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发出这样感叹的大企业CEO会越来越多。华为是否会遭遇“滑铁卢”? 任正非特别质问,华为会不会输?如果未来要死,会死在哪里?而华为已达到三千多亿元销售额,正如日中天。

如今观察企业,已经不能只看这家企业的总资产有多大,历史有多悠久,占地有多少,是否有先进的设备,重资产有多重,更要看创新活力与持续发展能力。重“重资产”、轻“轻资产”带来的可能就是重包袱以及转型的难度、高成本。

“创新之父”、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1997年在其名著《创新者的窘境》中首次提出了破坏性技术理论。“要么破坏性创新,要么你被破坏”。破坏性技术刚开始针对边缘客户,低质量、低利润、小市场、高风险、未被证实,但可能某方面更方便、更廉价、更低成本、体验也更好。破坏性技术是相对于延续性技术而言,延续性技术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就是,站在主要市场的主流消费者一直以来看重的成熟产品性能的层面来进行技术开发、创新。固守主流客户和主流市场,最终被挤出、淘汰。“新兴企业通过破坏性技术进入小而新、边缘化市场,不断完善性能,扩充边界,改变价值主张,最终进入主流市场”。克里斯坦森通过无数案例得出一个结论:管理良好的成熟企业在破坏性创新面前常常会遭遇惨痛的失败。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熊彼特也提出过“创造性毁灭论”

。当时人们为之感到震惊,并没有太多案例印证这个观点。今天不一样,每个月、每一天都有颠覆性创新案例涌现。“新的消费者和产品、新的生产和运输方式、新的市场,以及新的工业组织形式不断创造新行业,同时淘汰旧公司”。“企业家是一种稍纵即逝的形态,你今天是企业家,不意味着未来十几年还是企业家,除非你始终保持不断创新的状态”。

在新经济时代,管理良好的成熟企业,为什么一夜之间会遭遇惨痛的失败?大体可以归结为情形:

1、产业领导者更替很快,过往的竞争优势消失更快。

2、新技术、放松管制、经济民主化带来“去规模化效应”,打破了垄断,降低了产业进入门槛。

3、市场的主动权首次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二流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缺乏生存空间。

4、战略生命周期在缩短,企业发展越快,其商业模式也会越早到达极限。

5、新进入者可以以超低成本、免费策略不断侵蚀现有企业的地盘。

6、创造力的工具广泛分布,试验变得容易和低成本。

7、来自底层的大众力量,或潘拷撞阍谧笥揖质疲每个个体都可自我决策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8、失控、不确定性导致有经验的管理者可能不是最合适的管理创新者。

(二)目前的管理范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的管理模式建立在泰罗、韦伯的思维之上,将复杂问题分解成细小、可重复的模块并实施了标准化操作,形成纪律、精准、经济、理性和秩序。但是,这种管理也同时可能将具有创造性与自由精神、有主见的人们禁锢在“半专制组织”内,会扼杀艺术、创意、勇敢与锐气,丧失想象力、开创性和灵活变通的能力。“以效率为中心、以科层为导向”的管理旧范式成为制约互联网时代管理创新步伐的绊脚石。

首先,工业化环境下的科层加大了工人、员工与企业主、老板之间的隔阂,员工只接受上层控制,半孤立的部门工作,缺乏生产过程的系统性观点。科层式管理的发明者韦伯认为,科层制其实就是官僚制。不同部门、职能的划分,分工过窄、过细,使员工失去对最终产品的情感,导致员工过于注重金钱奖励与眼前利益,忽视意愿、激情、使命、价值观。专业化也会一定程度上限制突破性创意产生的跨边界创新行为,员工难以获得专业岗位之外的信息与资源,缺乏创意碰撞的机会。科层等级的扩大、组织的复杂性也阻断了员工应知悉的信息以及员工与员工、顾客、自我管理所需要信息之间的联系,作为最能感受到颠覆者脚步声的市场第一线缺乏像管理者一样应掌握的必需信息,信息被管理者垄断,难以像管理者一样能依据全面、对称的信息进行判断、决策,而管理者对信息的理解、应用也存在较大程度的局限。

其次,传统的科学管理以效率为中心,可以让员工更服从、更勤奋、更高效,但不能更创新、更忠诚。自然法则中的进化有的是缓慢式,有的是突变式。企业的进化同样需要通过异质性带来突变。然而传统管理中的标准化在带来一致性、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剔除“变异”,排斥“异己”,阻碍领域之外的新机会、新战略,把进化之路自行切断。

另外,传统管理较注重计划、控制,追求稳定性、精确性,但对无先例、非连续性创新事物缺乏敏感反应,屈从成本、成本、响应成本、闲散成本会导致众多创新机会的错失,决策迟缓,思维凝滞僵硬,时间就是利润,却常常得不到有效开发。互联网时代讲求快速响应,注重解决“现在的事情、明天的事情”,而非五年后的事情。

(三)21世纪的管理变革目标

互联网导致的社会变革将直接改变未来的管理走向,迫切要求企业管理的范式革命和基因重构。21世纪管理变革三大目标:

一是要建立起真正尊重、激发与赞赏人类创造性、想象力、激情与勇气的后现代管理社会;

二是建立起适合人类自身发展规律与本性的公司,在洞悉人性基础上注重用户极致体验,攒足人气,吸揽人才,促动“人气、人性、人才”的“三人行”;

三是管理者负责的传统管理工作会越来越少,其首要任务是担当教练,制造更多的领路人,搭建平台,创造适合创业创新的环境与氛围。

海尔在颠覆自己,致力于让每个人都成为创业者。海尔从家电制造商蜕变为一个平台,孵化众多的创业者与小微企业。海尔在六十多岁的张瑞敏领导下从管理与组织模式上率先展开了自我颠覆,最核心的二点:第一是建立起“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以及零冗员、零库存、零签字的“三个零原则”,第二点是把科层组织变革为3000多个扁平化的自主经营体,让员工成为真正的“创新者”。“我的用户我创造,我的增值我分享”。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成为海尔人的新法则。

(四)创建21世纪新型管理模式的十大切入点

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企业的管理架构,建立起与互联网精神、思维、理念相对应的后现代管理模式,管理广义化、外部化,去中心化、去严肃化。

1、自我调整:推进组织模式创新,以用户为中心,创建能迅速自我调整的新公司、小公司与各类新型组织,应对企业存在的适应不良与战略惰性。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第一要务就应推动一批市场化组织和主体的形成,要大胆再造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合伙人、MBO、混合经济、事业部制、自主经营体、工作室、虚拟团队等等,还有随时组建、随时撤并的跨部门跨领域跨国别的项目团队,哪种组织形式最能促进创新、最能激发所有人潜能的就可摸索,先进的组织形式与协同化的生态系统才能吸引到最合适的创新人才。阿里巴巴实施“股份制+合伙人”模式,万科明确提出“事业合伙人”计划,海尔集团则通过“人单合一”形成了“平台型+自主经营体”的新型组织模式。传统的公司治理标准与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管理层的“金字塔”架构并非唯一或最佳选择。传统的组织架构与对应的激励机制应向更具弹性、灵活性与应变能力的方向变革。

2、选拔“新鲜”人才:人才即资本。尊重新颖、鲜活、异质、奇思、疯狂、多彩等各类元素。新的商业机会、商业模式往往存在于起初看似不可能的地方,甚至于奇才的臆想。扩大人才基因库,注重发现、选拔具有创业创新基因与互联网思维、跨界灵动的人才,重新定义“人才”。

3、全员参与,众筹智慧:让创新成为每位职员的工作,企业企业家化,创意民主化,人人CEO,人人创新。实现全员参与经营,招募公司内外志愿者参与创新决策咨询。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依然有管理者认为只有少数精英员工才具备创新能力,如专职研发人员或管理层,创新只是组织内部的“少数派”。然而经验表明,伟大的创意往往来自于最前线、最接近市场与客户的地方,甚至于不起眼的角色。

4、尊重反面声音:创新者的天性是不断持反对观点,普通员工对管理层的“项目宠儿”可行使反对权。成熟企业往往会被成功的经验所绑架,固守原来的思维模式,对于互联网思维、工具在各行各业的创新型应用沉不下心去倾听,对于“异类”、“反面”的声音常常产生反感情绪,对于边缘化市场或有瑕疵的创新项目往往视而不见或者嗤之以鼻。昨天的“异类”最后会成为今天的“规矩人”。

5、打造共享自治平台:建立社区制与自治团队,创立多元节点模式,个体对个体、团队对团队,单对多,同一层面有多元的节点,不需要中间层的过滤,扩散人与人、内部与外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建立持续、即时反馈机制,信息流向各个方向。腾讯内部通过多个工作室的自治团队进行创新研发,并通过赛马机制胜出优秀项目。

6、边走边看,边干边学:通过快速、低成本、高频率的试验建立起进化优势。倡导微创新、碎片化创新。小规模测试入手,最大化学习新市场。推崇谷歌的“尝试吧”哲学:尝试―学习―再尝试,避免创新中的豪赌。

7、同级管理:打破信息垄断、资源垄断和层级界限,让自下而上、同事间的压力替代传统科层制、等级制中自上而下、来自领导的压力。要淡化传统意义上的“老板”概念,可以“越级对话”,重新定义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关系,提倡合伙人意识。依赖“自然领导”,同级可选举、罢免领导,通过自身的专业权威、市场声望持续获得同事的忠诚而维持权力。领导者也不是指手划脚、评头论足型,而是与基层第一线摸爬滚打,在此基础上具备比其他同事更强的方向感、洞察力、系统观。

8、高度透明:办公室去政治化、去官僚化。建立无秘密、相互高度信任的管理哲学。给员工信息与机会。信息多个方向流动、扩散。员工可查阅其他部门资讯及敏感的经营数据、财务数据、市场营销数据,便于比较、决策,让听得见炮声的人们掌握了足够的信息量与决策权。国内服装品牌电商龙头唯品会的董事长、总裁同在一间办公室的一张桌子上办公。

9、建立“互学易”平台:员工互动机会最大化,沟通成本最小化。增加员工偶遇机会,开辟员工在线论坛,组织跨功能、跨团队的沟通,创造让创意随时随地碰撞的办公氛围。倡导“三人行,皆我师焉”,以及干中学、学中干的理念。让来自第一线的小经验、小创造、小智慧、小案例汇随时集到“互学易”平台,形成讲义、教材与知识管理库,建立企业快速复制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的能力。

10、权力是流动的:要流向不断创造价值的资源。日常工作中少用体现“阶层”、“权力”、“权威”的概念,包括老板、领导、下属、请示、指示等。让小型团队像利润中心运作,高度授权,高度责任。权力将体现于使命、公平、透明、信任、利他、友善等人类精神中最美好的因素。

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场精神、心理上的革命,要求管理者高度崇尚互联网精神、理念,并切实应用到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各个细微环节的改造中,如业务流程、创新项目实施、日常工作语言与可视图文、推广传播手段、绩效评价体系、人才选拔培养等,成为21世纪人类的“骨血”与“细胞”。(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