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师考核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政教师考核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政教师考核方案

思政教师考核方案范文1

关键词:教育学;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24-02

《思想道德修养与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该课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职业素质和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问题概括如下: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缺乏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多变、课程内容重复、疲于应付等现象,影响着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效果。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工作理念及考核方式值得商榷

该课程课不但要求学生“知”之、“会”之,还要求学生乐于“为”之,可见要求思政教育要“立竿见影”,单从教育原理上讲也是不科学的。传统的“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做不到正确合理的评价学生,对于思政课更是如此。

3、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在思想观念上普遍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往往停留在表面,这很可能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抱着人应付的态度,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新形势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方法与途径的思考归纳如下:

一、坚持以生为本,注重人格教育

高校普遍考虑了群体的需求,重视对群体统一性要求和目标的实现,往往忽视个体的多样性和受教育对象的多变性,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在人格、思想意识和法律等层面上的独立,信任学生,从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制定教育计划,安排课程内容,最大限度激发大学生的自为意识,才能大大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转变教育观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思政教育大多采取单向灌授形式.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而这一过程又有赖于教师的主导。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不放松专业理论知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重加强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与学生有更多共同话语,引起共鸣,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2)保证教育观念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叛逆心理更强烈,同时在就业压力方面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所以,作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更应与时俱进,尽可能多地聆听学生的心声,运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

(3)激发思政教师爱心和工作热情。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意识、心理上的感化,“以情动人”的教育方法经常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让教师参与到管理中来。提倡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在决策上集群众的智慧,在行动上聚集体的力量。听取不同层面的意见,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其次,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教师,使他们充满自信。形成积极向上的整体氛围。

三、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三进工作”

1、思政教育进宿舍

学生宿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逐步形成 “以宿舍楼管理为基础,集学生党团工作、学生日常教育、宿舍管理工作于一体,党政配合,综合联动”的综合教育管理模式,能够使思政教育进宿舍工作有扎实的体制保障。

2、思政教育进网络

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得到年轻人的追捧。深入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载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对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意义。思政教育进网络工作,主要从“加强组织管理、畅通信息渠道、建设主题网站、开展理论研究”等几个方面入手。

3、思政教育进四大平台

积极创新,通过搭建学生社团、主题班会、特色品牌活动及学生特质培养实训基地等四大平台,丰富第二课堂,以多元形式渗透思政教育。

四、扎实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生职业化素养与健全人格的目标要求,在摸索与实践中不断优化教改思路。制定包括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为内容的课程整体目标。

同时,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五个模块:善规划、识自我、知感恩、爱祖国、懂法律。五个模块分解为12个专题,通过三大项目串联完成(如表一)。

归纳提炼,最终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过程推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此次教学改革的重要改革,还包括对全新考核评价体系的制定,首先,整体考核评价方案(如图一)的

思政教师考核方案范文2

(一)坚持立德树人,扎实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市在教育部指导下,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市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并启动相关试点项目建设。学校积极响应,做好顶层设计,并扎实推进该项工作。

1.顶层设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国家和**市教育改革要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校逐步构建起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真正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化。

2.积极践行“课程思政”改革

基于对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按照“抓好试点、稳步推进、逐渐展开”的工作思路与原则,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积极践行“课程思政”改革:首先,通过完善激励机制与协同机制加大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构建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校内外专家协同联动的“全员育人共同体”。其次,紧抓教材、教师、教学三大关键要素,继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形势政策课)示范课建设。再次,聚集全校优质资源,开设“******”与“******”两门校级试点课程,推动思政选修课程与综合素养类课程的深化改革;遴选“******”、“******”、“******”等25门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试点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方法等方面制定了具体建设方案;还采取了“校内建设+在线引进”思路,共引进6门优质创新创业类课程、5门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

以上具体措施已然形成辐射效应,使得全校上下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上达成了共识,积极思考和探寻现实可行、育人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为接下来课程思政改革试点的全面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聚焦教学改革,深入落实“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

学校在及时总结前期先行先试、全面履行本科教学规范工作经验及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注重实效,渐次、协同、柔性推进”的工作思路与机制,并聚焦教学改革,将教学改革的整体化设计与长效机制建设作为深入落实“激励计划”的重点举措。

1.构建课内外联动机制

首先,在全校范围内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导师主要负责学生成长、学业进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工作,具体包括:主动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制定课程学习和个人学习计划,对考研、出国和就业的学生予以分类指导,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指导学生开展学习研究和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建立基于课程全覆盖的教学团队。各二级学院(部)在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分析和对教师进行合理组织的基础上,组建覆盖所有课程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遵循合力育人理念与目标,结合学生特点与个性化需求,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并建立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沟通机制,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2.深化课程教法改革

改革深处是课程,随着全校上下对激励计划认识的不断升华,学校不断完善以教学绩效为导向的激励分配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自主互助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改革,鼓励采用启发讨论、问题探究、案例分析、科研训练、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素质。学校继续以“校级精品在线课程”立项为抓手,带动校内翻转课堂方法的推广与应用。

学校持续加大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以试点课程建设和教改项目为引领,不断强化学生学习过程性考核和评价,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方式上还鼓励教师根据专业特点、课程性质以及教学目标,采取多种形式考核,注重实效性。

3.推进教育教学成果培育

为深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培育优秀教学成果,并为下一届省部级、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推荐申报奠定扎实基础,学校启动了“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工作,制定了“分类指导,分层遴选,重在培育,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共确定了27项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立项。

在培育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紧密结合国家和**对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紧密结合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和鲜明的教学特色,不断加强对教学成果的梳理、总结和凝练,立足于各学科发展,充分体现和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特色,彰显了学校的鲜明特色亮点。

(三)优化培养体系,精准突破创新创业教育瓶颈

学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师资、学科竞赛等方面存在的具体瓶颈问题,进一步健全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1.健全课程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植根课堂,学校采取“校本建设+在线引进”思路,健全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本年度,学校共建成《******》、《******》、《******》等为代表的26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覆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及社会实践,课程建设注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素养教育相融合;引进创业基础、创业进阶、创业技能培训、实践与案例分析等四个课程模块10余门在线课程,并完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向面上辐射。

2.提升教师能力

为增强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学校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必备内容;严格执行新进教师全员培训,针对刚进校的年轻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实践经验问题,将青年教师派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校院两级邀请各行各业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人士开设讲座,并鼓励中青年教师赴行业进行考察交流;鼓励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或实施专门化培训,开展新教学教法的研究和尝试。

3.强化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学校建立了以校级赛事为基础,以市级赛事为重点,以国家级赛事为引领的学科与专业技能竞赛的参赛和指导体系。学校近几年从以下几方面来推动此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1)抓重点。有选择的开展专业类重点学科竞赛,如******学院的******大赛、******学院的******竞赛等。经过几年的发展、积累,指导教师队伍越趋成熟,各项比赛成绩不断提升。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例,我校近三年成绩在全市各高校中名列前茅。

(2)创氛围。组织开展数学、物理、外语等基础学科的校内比赛,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参与**市教委主办的各项赛事,连续两年承办**市******大赛并获得圆满成功,申办**市大学生******设计竞赛。通过举办校内、市级的多项比赛,在整个校园营造起良好的创新氛围。

(3)广发动。大力组织学生参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比赛,通过这些比赛检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阶段性成效。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经过积极宣传、广泛动员,我校学生踊跃参与,参与人数、项目数在位居**同类高校前列,最后也获得可喜的成绩:荣获市级******奖,同时学校也获得优秀组织奖。

(四)依托专业认证,持续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一种以教育新质量观为指导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其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机制三个核心理念满足当代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强化了工程技术与人文、社会、法律以及环境等相融合的培养机制。

本学年,学校以******专业全面启动认证工作为契机,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机制,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证为基础、以成效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1.构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学校以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文件规范为抓手,在制度中从课程、专业、学院、学校四个层面明确了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考核体系。具体包括:(1)在课程层面,通过学生、督导、同行、领导、自我评价等五个维度形成理论课程达成度、实验实习达成度、综合素质达成度等各类毕业要求达成度专项评价,保证每个具体教学环节实现相应毕业要求。(2)在专业层面,通过用人单位调查、校友追踪访谈、第三方专业调查等评估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并根据反馈意见持续改进相应教学环节。(3)在学院层面,形成学院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并向教务处提交学院自评报告。(4)在学校层面,教务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在做好各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审核工作的基础上,实现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完成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与评估。

2.推行校院两级质量监控体系

明确校院两级质量监控职责,学校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发挥主导作用,二级院(部)发挥主体作用;建立校院两级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年度报告制度,接受社会评价和监督;推行校、院两级督导制,各教学单位要组建起由老中青专家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学院督导组,聘任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教学效果和教书育人等方面都得到师生认可的在职和退休教师作为督导委员;改进督导评教从“以督为主”向“督导结合”转变,将督导工作面向拓展至“督教、督学”,不断完善督导工作机制;根据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评估结果,科学评定院系教育教学绩效,动态调整其人力资源配置、运行和发展经费预算,以及绩效分配资源等。

思政教师考核方案范文3

【关键词】素质教育 思政教师 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加强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发挥教师学生优良道德示范者的作用

教育活动是一种人影响人的社会活动,言传身教则是教书育人的基本方法: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因此,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不仅取决于教师所讲理论、道德观念的正确性,还取决于教师自身品质的示范性。在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中,我们重视发挥教师自身的道德力量,言传身教,示范引导。

首先,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是“真传播的基础,是传授者对接受者的真诚,有了真诚的传授者才有真诚的接受者”。故思政教师要把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武器必须先正已、先教已,从严要求,先把自己培养成为坚定的信仰者,自觉维护社会主义事业的教育者,才能为人师表,才使学生感到可信;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平易近人,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可亲。“亲其师,信其道”,是规律,也是经验总结。

其次,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思想教育工作,积淀塑造健康的人格。育人是一项具有政治倾向和道德伦理性的实践活动,思政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在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角色。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善于观察和思考,他们不但看老师怎么说,更要看老师怎么做。一个道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所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对学生影响最为广泛、深刻和持久的是思想道德观念。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会使学生产生敬爱感、信赖感,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所形成的氛围会进一步提高教育的效果。教师的学识渊博,勤奋钻研,克尽职守,敬业爱岗,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佩,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在通过教师的“形体语言”获得思品方面的信息,从而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可信、可亲、可敬、可佩的教师能随时随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还学会怎样做人。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政教师既要“学为人师”,更要做到“行为示范”;既要有学术水平,还要有品格、有人格,用博学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发挥教师教材的整合者的作用

教师是教材内容的更新者和补充者。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最讲求时效的学科,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爆炸似的突破和发展,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使教材具有相对滞后性。作为思政课教师如果忽略其时效性而照本宣科、死抱教材,不进行信息的收集、资料的整合、不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事例陈旧、说课古板,远离生活、远离实际,以理论说理论,这样的课肯定缺乏说服力;丧失时代气息,教育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政治课的吸引力越发会降低。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地补充新知识,引用新事例、新材料,并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超越学科界限去建立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点、共同点、综合点,帮助学生建立各学科间、学科和社会热点间以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间的知识联系,使教材紧跟时代和学生的思想开放的实际与时俱进,来增强思政课的魅力。

素质教育是系统全面的教育体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而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思政教材受编写体系、课本内容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不能满足诸多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注重学生品德形成、系统地传授基本原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充分发挥其弥补的作用,满足学生各方面知识需求,使学生在领略理论知识的同时,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弥补作用,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有良好的系统素质。因此,思政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开拓视野,使自己适应于超前于教材内容的飞速发展的社会形势的需要和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教育点的发现者与沉淀者。任何教材都有“教育点”,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教育点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点”不完全相同,它更侧重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注重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教师抓住“教育点”,也就抓住教材的重点,抓住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魂”。思政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准了“教育点”,才能卓有成效地向学生灌输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既有系统的大局意识,打通思想教育四门课的限制,高屋建瓴的总结沉淀,即“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看做一个整体,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全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体系构建、内容安排、方法选择、手段更新、队伍建设等问题”,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精炼性和思想性;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想中的热点和社会现实中的“疑点”,有针对性来确定教学内容。热点问题是社会生活焦点在学生思想上的集中反映,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难点,解决好这些问题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代大学生涉世面广,思想活跃,而社会正值转型时期,有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并渗透和冲击着学校教育,造成学生的思想困惑,这就需要运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剖析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使他们把书本上的理论、观念和准则,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

三、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化者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过程涉及面广,教学要素繁多:它既包括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又包括学生成绩的考核、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尤需要教师的优化。优化既是反思、沉淀、发现的过程,也是整合、组织、搭配的过程。课堂教学的优化就是充分调动教学诸要素积极性,增强教学关联性、综合性和实效性。课堂教学的优化要坚持“把握精髓、优化内容、改进方法、重在入脑”的原则。我校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化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如下。

1.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和评价的依据,教师应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体现科学性、全面性,方向性和引导性,知识目标、理论目标、能力培训要体现内在递进性和统一性。

2.优化教学内容。选择重点、热点、疑点讲解,教师应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最有影响的内容进行分析,以加深学生印象,达到育人的功能。

3.浅化、形象知识。思政课理论抽象性和概括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教师对理论概念、术语、论述加以浅化和形象化。“任课教师要把规范的教材语言转换成生动的教学语言,把科学严谨的政治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共识”,“让政治理论课精彩起来”。

4.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为中介、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优化教育过程是在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优化教育活动和教学媒体、教学方法,进而实现教学结构模式的整体优化。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者、学习方法的引导者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得准确是科学,讲出吸引力是艺术”,使大学生愿意听并且相信我们所讲的道理必须依靠新鲜的高超的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者、倡导者和使用者。

严格地说,“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这就需要教师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选择与优化。近年来我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尝试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1.主题探讨法。其程序为:精选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

2.问题归纳法。将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的表现以及存在问题先请学生提出,然后教师运用书本知识来解决上述问题,最后归纳总结所学基本原理及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理论,在学习理论中解决问题。

3.典型案例法。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将精选个案呈现在学生面前,请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肯定正误方案,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

4.情景创设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启发性问题,来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

5.多维思辨法。把现有定论、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挑刺,提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掀起激情风暴,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在明辨中寻找最优答案。

上述这些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不同的问题和不同学生,需要教师精心选择,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优化,既不是课堂简单设问、提问、答辩,更不是课堂教学之余留下十分钟等待学生提问题、教师释疑解难,而是从根本上确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相长、激活思路、讲究艺术、提高效果的教学新观念,是教师辛勤思索劳动的结晶。教学方法的创新及优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五、充分发挥教师的检测者和评价者的作用

在整个素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还充分地体现在检测与评价的作用之中。教师除教书育人外,还承担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课程论文的优劣、理论应用的效果大小等项目的度的检测,以及对于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参观访问、演讲比赛、智力竞赛等活动进行评价。检测评估手段方法是否科学,教师的评价态度是否实事求是,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和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甚至会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整体效果。它不仅包含对学生理论成绩的考核,也包含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肯定,这说明,素质教育要用考试作为检测质量水平和反馈的手段。

“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只要有教育、选拔和质量评价,考试即概莫能外。”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在考什么、怎样考上下功夫。考试的内容必须改革,评价标准必须科学,评价态度必须正确,评价方式必须多样化。应体现素质教育观,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考察与培养,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起到应有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我们在考核中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抛弃死记硬背,抛弃难题怪题,抛弃陈旧知识,允许学生发挥、创造,鼓励学生争鸣,倡导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解决问题。老师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价不唯分数,不以分数论英雄,而是要在考试中充分发现和挖掘其闪光点,因人而异的制定实事求是的考核目标和措施,使考试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未来服务,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

六、发挥教师素质教育的组织协调者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应充分发挥教师组织协调作用。我们的经验是:首先,全面性体现在施教主体上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一方面要使全体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各方面的基本品质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获得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理性的思想方式,培养学生的不同技能,使学生主动发展。其次,全面性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教学目的的确定到整个学习发展的过程,从知识的传授到技能的培养,都渗透教师的组织协调作用。另外,课堂教学中各学科知识的衔接与渗透、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及与教学相关联的方方面面的处理,大到整个学校、小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教师的联系、组织和协调作用。教师的组织协调者的作用使素质教育的诸多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

总之,“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是人类灵魂的设计者——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地位,决定了加强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世华.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条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 84.

[2]李丽,葛彦东.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建设的基本构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76.

思政教师考核方案范文4

一、正确把握“课程思政”内涵

2014年起,上海市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强化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率先探索将德育“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逐步形成了“课程思政”理念,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实施德育的课程观、教育观和育人观。从国内研究来看,目前关于“课程思政”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何衡认为,“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融入所有课程的教学体系,也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所有课程(包括校本课程)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教育实践活动,强调的是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的不可分割性,是思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创新与突破。邱伟光的观点强调的是“课程思政”的内化作用与育人价值,提出“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知识、经验或活动过程中,将学科知识内化为德性,转化为精神内涵,转化为素质或能力,使之成为学生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综合而言,所谓“课程思政”,首先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类课程教学的不可分割性,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其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各类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全面融入各学科教学全过程,构建一种全员、全程、全课程思政育人格局。最后,要实现思政课程与各学科课程内容的协调统一、“同向同行”,形成课程教学的协同效应。因此,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性课程观,是一种多元化育人观,是一种创新性教育观。

二、中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并强调“通过英语课程,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可以看出,英语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关注了英语课程思政内容,这也给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宏观指导,充分说明中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中学英语课程的特殊性

作为语言课程,中学英语课程在其语言特点、内容、形式以及教法上都有着不同于语文的特殊性。首先,不同的语言有其鲜明的地域性和社会性,各种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出要“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因此,学习英语将会对学生的文化意识产生现实影响,比如,圣诞节(Christmas)、万圣节(Halloween)等西方传统节日习俗。其次,不同的语言有其不同的结构形式和语法形式,最明显的就是“符号性”的差别,即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言符号,比如,中文是表意文字,英文是表音文字。因此,学习英语和学习中文有其书写方式与语法习惯上的差异,表达方式的不同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最后,英语教材与中文教材的内容与形式不同,教学方式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教法和内容对学生思想与行为产生的影响就会不同。

(二)中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层面。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演进,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使得多种政治思想与文化思潮相互交融、碰撞,这对于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中学生而言,既是一种成长的机会,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潮、消极观念的侵蚀,不但会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隐患。从这个意义上讲,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英语课程思政对于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第二,学校层面。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教育要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服务,“德育为先”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也就是说,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必须以“德育为先”,才能培养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才。中学英语课程同样承担着这一时代任务,为此,学校必须消除“重智育、轻德育”以及“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将落实中学英语课程思政作为中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力求达到“双育(德育和智育)合璧”的效果。第三,学生层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许多学生追求自我享受,缺乏远大目标和奋斗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意识和奉献精神。对智能化、信息化设备不能正确利用,而是沉迷于游戏,陷入不健康虚拟环境不能自拔,影响了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导致学生误入歧途。中学英语课程可以通过事例文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达到“以文化人”的思政教育效果。

(三)中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第一,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近年来,“中国智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词频频出现在国际视野中,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融入全球化发展与参与全球化治理势在必行,这无疑需要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外语人才,而且这些高素质外语人才还必须能担负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华文化和促进国际交流的重任。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传播能力,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与世界意识,成为中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时代需求。第二,英语课程教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功能。首先,英语教材内容选题广泛,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军事、自然环境、风土民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挖掘和提炼就能为课程思政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其次,英语课程中组织的各类教学活动是实施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比如,通过播放经典原声英文电影进行思想情感教育,通过场景模拟进行交际礼仪、合作意识等人文教育,等等,这些都是实施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最后,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课,可以在听、说、读、写各环节融入思政教育,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三、实施中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策略

课程思政强调的是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与课程教学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更加凸显课程教学全面育人的社会价值。基于此,中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就必须以教材为依据,系统、全面规划课程思政内容;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显隐结合落实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以课程思政评价为导向,引领英语课程思政常态化实施;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夯实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基础。从而在内容、方式、实施、教研全方位构建高中英语思政教育生态。

(一)以教材为依据,系统、全面规划课程思政内容

高中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目标的灵魂。新编高中英语教材也开始从素材选取和内容整合上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追求,着力构建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与交际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英语课程思政内容。因此,教师应以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为依据,挖掘和提炼教材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结合英语课程教学的时间、内容、方式等节点,确定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实施步骤、形成教学方案。例如,选取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以“人与社会”为主题目标,归纳英语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方式、落实教育目标,具体规划如表1:

(二)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显隐结合落实英语课程思政教育

活动育人是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利用英语教学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将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在融入过程中要注重“显隐结合”,“显”就是把思政教育内容、方式明确化、具体化,旗帜鲜明地提出学生该做什么、如何做;“隐”就是把思政教育目标隐含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通过活动自我理解、自我觉醒、自我成长,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效果。例如,在教授必修一Unit3Lesson2“Readingandthinking”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夺冠》片段,明确提出学习“女排精神”与树立“体育强国”的显性思政教育目标,让学生学会“女排精神”和“体育强国”的英文表述:“thefightingspiritoftheChinesewomen'svolleyballteam”“aleadingsportingnation”。其次,可以通过课文中开篇所运用的排比结构句式:“Asaplayer…Asacoach…Asaperson…”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传奇人物的多重成就与影响,增强情感冲击力。最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什么是女排精神?并简要阐述女排精神对自己的影响。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对女排精神实质内涵的理解: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勇攀高峰。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隐形教育效果。

(三)以课程思政评价为导向,引领英语课程思政常态化实施

思政教师考核方案范文5

关键词:思政课;专业课;对接途径

思政课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思政课的改革也一直在进行,并取得很大成绩。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其教学效果并未得到有效发挥,这个问题在高职院校较为突出。高职院校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技能性,专业是其发展的品牌,因此对专业课建设高度重视,而人文基础课则逐渐被边缘化,尤其是思政课。大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与不同专业学生的切身利益、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联系不多,没有贴近高职生的思想实际,学生们认为思政课理论性过强而实用性不强,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行,思政课和将来找工作关系不大,这是形成思政课吸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重点研究如何将学生所需与思政课所求相对接。而实质上二者本就一致,学生希望未来在社会中能发挥所能,有好的发展;而思政课是以育人为目的,求的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为社会服务。那么,二者的对接也就有了坚不可摧的根基,即就业。本文就以“以人为本”为原则,以“就业”为导向,立足专业谋发展,对思政课与专业课的一体化建设进行研究。

一、更新理念,正确认识高职人才培养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择业自由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可见,高职院校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上,是坚持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则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思政课的改革也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更新理念,一切以学生为本,把高职生所需与思政课所求真正结合起来。思政课如何能摆脱目前的不利因素,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育人目标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形成联合育人的人才培养观念,积极融入到高职人才培养的“大思政”教育中来。

“大思政”的教育理念是“一种从全局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的看法和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让思政课不再是孤立的课程,而是要对思政工作全方位、立体式的主动占领。要与一切与学生培养相关的课程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要将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专业课教师相结合,增加思政研究厚度;要将思政部门与其它相关部门结合,把思政教育工作纳入学校人文教育大系统中;要将思政教育与企业、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提高教学实效性等等。只有将思政课置于更大的环境之中,才能提升其影响力,达到效果最优化。

“大思政”教育中的思政课与相关课程、部门、团队、企业、社会相结合的主线就是将学生所需与思政课所求有效对接。无论结合的对象是谁,只有将思政课、专业、企业、社会的需求融为一体,进行四位一体的建设,才能将德育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才能让学生在思政课中得到有价值的东西。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必须本着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理念进行课程改革,使思政课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立足专业,与专业课建设有效对接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思政课就必须把握住这一关键点,立足专业,将高职职业性的典型特点在思政课中突显出来。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建设之间融合度不深,甚至脱节。许多思政课教师不清楚或不甚清楚自己教授的学生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将在什么岗位上工作,这些岗位对从业人员有什么具体要求,这势必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不喜欢思政课也就很正常了。

而事实上,思政课和专业课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一致的,有共同发展的基础,二者均要立足于学生未来的职业,体现出职业要求。思政课只有立足专业,与专业课建设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发挥它们之间的互补效应。这样才能贴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政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融为一体,也才能让学生真正找到在思政课中所需要的东西。思政课如何能与专业课建设有效对接,可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深入了解学校主要专业群

既然专业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品牌和灵魂,专业的设置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那么,思政课教师对学校设置的各大专业群就要先有总体性的认识,再结合自己所教专业进行具体对接。对学校主要专业群的了解可从三个层面:社会和行业、专业课教师和学生。

1.结合社会和行业深入了解。学校的所有专业都是针对行业、为服务社会而设置的,而社会和行业又总是在发展变化着的。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不断从宏观上了解本学校各大专业群的发展趋势,并及时引入思政课相关内容中。

2.结合专业课教师深入了解。专业课教师无疑是对所教授专业最为了解的,对各大专业群深入了解的直接途径就是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与学习。专业课教师会对各专业有具体的了解,将从微观上给思政课教师了解各个专业进行指导。

3.结合学生深入了解。一般来说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相对浅显和具体化,很多学生选择专业时,了解的只是这个专业未来的就业率高不高,将来会从事什么岗位,多注重这个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待遇,而忽略该职业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看法和认识程度后,才能有的放矢,结合社会或行业需求、专业课培养方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创新思政课与专业课建设结合模式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已能体现出思政课与专业课建设的结合,但在实践效果上不尽如意,所以在有宏观架构的基础上要对具体的结合方式进行创新探讨与实践。目前思政课基本上采取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教学实效性大大增强,在此基础上融入专业课建设,将会真正显示出思政课的生命力。

1.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教学互动制度化,共同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思政课作为基础课中的分支与专业建设间相对独立,教师间交流甚少,即使有交流,也未形成制度化。思政课侧重德育,专业课侧重技能,各展所长,但是,在共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上却存在欠缺。现在的用人单位既看重学生“知识、技能”这样的硬实力,也越来越看重“沟通能力、性格”等软实力。如何让这一硬一软相得益彰,首先就要使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间的互动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要形成制度化固定下来,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计、实践活动、考核评价的互动都需制度化。其次在此基础上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团队老师共同确定教学目标、共同选取教学内容,根据专业所需重构课程内容,关联性较强的内容可相互融入彼此的教学设计中。

2.结合专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模块化。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以专业人才培养为导向,针对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补充,进行模块教学,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将教学内容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大模块,再将每一模块的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程对接,以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为选取、补充教学内容的依据。在安排实践教学模块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设计,突出职业性。活动方案的设计以解决好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尽可能地把服务、学习、教学结合起来。只有结合专业进行教学设计,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思政教育不是空洞说教,而是与他们的未来密切相关的重要环节,能为他们适应企业、立足社会提供强劲动力。也只有学生主动融入思政课教学,才能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同时对专业课建设起到服务和支撑作用。

3.结合专业引入企业文化,教学过程情景化。一般专业课教学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多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对于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目标、价值观、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很多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技能上并不差,但在职业素养上却有所欠缺。因此,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需要思政课的大力推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企业文化融入到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首先,课堂教学中引入的案例要贴近企业生活。思政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最常使用的,如果选择的案例是发生在企业中或与企业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则会被吸引其中,产生共鸣。其次,教学课件中引入的图片、视频展示企业文化。现在一般学校的教学都会借助多媒体,图片和视频能生动展示出企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去企业实习、实训前能接受到良好的企业文化熏陶。最后,实践教学组织的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以调研、讲座、辩论、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的实践活动能够以企业文化为主题,将企业生活的情景模拟再现,这样能够大大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总之,只有将思政课与专业课建设相融合,立足专业谋发展,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之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只有让每一个学生觉得思政课有用、实用、好用,学生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思政课教学才能如春风化雨,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实现全过程育人,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身份转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 意见[Z].2010-03-19.

[2]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2009-01-14.

[3]邵建平.论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 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1,(7).

思政教师考核方案范文6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44-03

一、理论沿革与模式建构: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体验式教育理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通过发问的方法,引导弟子积极思考,唤醒其潜在的创造力并催生出相应的结论。可以说,这种注重师生双方平等对话和善意论战的“催产式”教育方法,是体验式教育的雏形。

在理论层面上,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是对体验式教学进行研究最有影响的人。在杜威看来,学生要真正获得真知,就必须从尝试、应用和改造等实践活动中获得,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才能达到改造个体行为的目的。杜威的“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1]。实践层面上的探索以英国教师科翰(Kurt Hahn)较为有名。科翰从“学农从种植开始,学医从解剖开始,学哲学从辩论开始”的早期大学教学方式中受到启发,认为一切知识皆来源于个体的实践活动。他于1941年在威尔士建立了一所“户外学校”(Outward Bound),将二战期间训练海员生存能力的教学经验应用于对学生、军人和工商业人员等群体的人格品质及其心理素质的培养上。他的体验式教学被传播到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后,迅速地被运用到了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美国教育学家大卫·库伯(DavidAKolb)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体验式教学理论。他在总结了众多教学理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学习圈”理论(Expedential Learning),使体验学习实现了程序化和科学化[2]。此后,莱文、里文思和科尔博等众多研究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他们吸纳了行为主义、建构主义以及认知主义的部分理论观点和方法,使体验式教学理论日趋成熟[3]。随着杜威、科翰、大卫·库伯等人的教育思想在全球的广泛传播,体验式教学在教育界已然形成了共识。虽然这种教育理念也曾受到过诸如永恒主义、要素主义等教育流派的冲击,但这种通过学习者的体验来建构知识的教育方式已经在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中打上了深深的印记。由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体验式教学的视角来审视教学实践问题,并结合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进行探讨,使得体验式教学研究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多学科化的趋势。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是上述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校在充分借鉴体验式教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展开的研究。其基本思路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使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经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情感匹配”式的体验和感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理内化为理念,并外化为行为,从而建构起一个融“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为一体、集“内化—外化”两种动力机制于一身的全新的教学理念。

从以往众多的理论著述和学术文章来看,当前涉及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理论层面的学理探讨。比如,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弊端进行理性审视;从体验的视角,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进行重新解读;从解释学的视角,对相关概念、语词和称谓的深层探讨和历史分析;从比较学的视角,研究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体验式教学在范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根本区别。其二,实践层面的模式建构。许多思政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并形成了诸多的教学模式,如“上海普陀模式”、“浙江温岭模式”、“湖南南县模式”等[4]。除了建构这种系统的、可操作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范式之外,也有学者直接将“体验”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创设课堂情景”、“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日常生活”、“拓展训练”[5]等形式,将其广泛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观,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论、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教育价值观。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内在的情感需要,使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实现了自我感悟、自我认识和自我升华。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体现了对受教育者本身的深切关怀,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更新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促进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二、发展困境与问题表征: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层面的理性省思1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与客体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双主体说”。该观点认为,在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互为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6]。客观地讲,“双主体说”在理论界占据主流。然而,此种观点也遭受了许多研究者和思政教师的批判和质疑。批判者中有两种观点:其一,通常意义上说的“教学”其实是个偏义复词,其基本意义是“教”,而不是一个包含“教”和“学”双重内涵的并列短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不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而是思政教师的活动,虽然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但真正的主体是思政教师[7]。其二,既然所有的体验、讨论、思考、反思、内省、批判以及各种情感因素的培养等都是大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所以真正的主体应该是需要通过亲历性活动掌握相关思想政治理论的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当前争论较多的理论前沿问题,而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论争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对其他问题的不同解释,在客观上导致体验式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教学主体的多元纷争不仅揭示了教育理念的多元冲突,还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们对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认识上陷入了迷茫与混乱,从而导致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陷入了实践困境。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重新回到教学的原点,从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体的角度重新审视其基本理论问题。

2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与效率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重视直接经验的获取。然而,无论是课堂情景体验还是社会实践体验,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必然导致体验式教学的价值与效率之间的冲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学科不同,可获得的直接经验相对较少,体验活动设计和操作的难度相对比较大,盲目采取体验式教学必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这种一味地追求直接经验而忽视间接经验的教学方式,对于已经有一定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是否是必须的,过多的实践体验会不会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简单的日常生活,现行教材体系中哪些理论是需要通过体验才能让学生理解的,实施“05方案”后,体验式教学会不会出现学时严重不足的问题,等等。

事实上,教学的价值与效率之间的冲突很早就有。从柏拉图时代开始,教育的基本价值标准便开始朝着工具主义转化[8]。随后,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工具主义的价值思想。在此理念指导下,课堂变成了“作坊”和“车间”,教学变成了由教师高效地控制此“作坊”和“车间”的技术的过程[9]。虽然这种忽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教育即塑造”的理念受到了以杜威为首的教育家的批判,然而直到今天,这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工具主义思想不仅迟迟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还在我国高校中甚至愈演愈烈。因为在工具主义理念指导下的间接经验的获取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控制和影响,使得这种工具主义思想具有无可辩驳的效率优势,而这一点恰恰是体验式教学的软肋。学界在对杜威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反思之后,不得不重新转到赫尔巴特那里寻找理论依据。原因很明显,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未给教育界带来想象中的理想效果,该种教学理念在追求价值的同时,丧失了对效率的追求。

因此,在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超越体验已成为必然之趋向,如何在价值和效率之间找到契合点并在二者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解决效率和体验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是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将要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3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面临着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大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进行科学的考核与评价。虽然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积极推行体验式教学,然而在考核的问题上却依然延用着“几张文字材料定成绩”的评价方式。这种“重理论概念轻实际应用、重书本知识轻学生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不仅无法对学生学习后的真实情况进行考核,还会抹杀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产生了功利化的倾向。大学生在完成了“学分任务”之后,获得的多是枯燥的语言符号和空洞的理论教条,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难以内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更难以构建起立体的、丰满的信仰体系。

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以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原因在于其对“符号化”知性教育理念持根本性否定的观点,它强调的是大学生对各种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理解和体验的过程。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如果不能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地引导其思想和行为,即使形式再好,操作再简单,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对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要想摆脱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路径依赖,走出“考核形式僵化呆板、考核方式落后”的怪圈,应在“体验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三、关系重构与路径选择:走出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误区1理清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从目前的讨论来看,无论是“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还是“双主体论”,都不能客观地表达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通过对体验式教学发展历程的分析不难看出,苏格拉底、杜威、大卫·库伯等将“体验”引入教学领域的初衷就是为了要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现状,因为将教师看作是教学的主体,显然与前辈们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另一方面,“学生主体论”和“双主体论”虽然都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肯定了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对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这两种观点由于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作为意识形态传播者的责任意识,因而削弱了思政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更强的理论性、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内容也更抽象,一味地强调大学生的亲身体验,其所获得的认识常常会被局限于感性层面上,难以上升到理性层面,因而难以保证教学的效果。后两种观点由于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极易陷入道德自发论的误区,因此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在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其中教师是体验式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服务者、协作者和评价者,其主要职责是激发学生体验活动的兴趣,明确活动的目标,使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获得经验,并在活动结束后对其做出总结和评价。而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反思、内省和批判等亲历性活动,加深了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可见,在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角色实现了由主体向主导的回归,而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了落实。因而,教学关系也由原来的“主体—客体”或“主体—主体”演变为“主导—主体”的新型良性互动关系,全部教学活动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学生的体验完成。

2化解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价值与效率的冲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既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绝不能停留在一般的体验层面上,更不可追求“为了体验而体验”的形式主义。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取其实是弱化了外界因素对学生影响的可能性,忽视了教育最有价值的功能——建构性。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兼顾价值和效率,在价值和效率的博弈中寻求平衡。

笔者认为,化解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价值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它具有其发挥作用的特定范围,思政教师需要转变“逢教学必体验”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优势互补。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能避免由于教学方式单一造成的“审美疲劳”。第二,精心设计体验活动。思政教师不应局限于体验教学的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承载功能,机械地将各种体验活动移植到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能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与促进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便会使体验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不仅浪费了师生宝贵的时间,而且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三,延展教学空间。通过设计适合不同场景的体验活动,将部分体验活动延展到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日常生活和网络生活中。第四,设置独立的体验教学课程并配备专职体验教师[10]。高校应设置独立的体验教学课程,而不是将其附属于思政课程体系之下。通过思政教师与专职体验教师的沟通和协作,将部分思想政治理论体验活动内容纳入其教学理论视阈,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合力共建的教学局面。

3重构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主动”(即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和主动思考)的特征,思政教师应改变“几张文字材料定成绩”的传统思维范式,重构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建立全新的“发展性”考核评价体系。

“发展性”考核评价体系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应依据统一、科学的评价标准,实现“三个结合”,即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从而对大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业成果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目前理论界对于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性”考核评价在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但是有三点是大家一致认可的:其一,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权重,注重对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进行评价;其二,减少死记硬背的比例,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三,强调知行合一,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进行重点考查。

事实上,考核评价是整个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它不仅实现了将理论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的初衷,而且完成了将灵活运用理论作为其终点和归宿的重大使命。大学生在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既可以检验理论的真理性,还可以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教育的生活转向与现代教育的完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2)

[2][美]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与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0

[3][英]柯林·比尔德体验式学习的力量[M]黄荣华,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32

[4]寇翔论高校体验式德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5]陈德静以拓展训练为载体的高校体验式德育探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6]石瑛,郑晓艳基于“双主体”教学理念的“基础”课体验式教学模式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

[7]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

[8]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