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协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冷链物流协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冷链物流协会

中国冷链物流协会范文1

关键词:生鲜电商;冷链物流;成本控制

1我国电商生鲜冷链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1硬件设施落后,冷藏运输效率低

我国的冷冻冷藏运输行业与国际标准相差巨大。内地货运车辆约七成是敞篷式设计,只有约三成为密封式或厢式设计,而备有制冷机及保温箱的冷藏车辆连一成都不到。从汽车冷藏车辆来看,我国有保温车辆3万辆,而美国有20万辆,日本有12万辆,我国冷藏保温汽车仅为货运汽车比例的0.3%;从铁路冷藏车辆来看,全国铁路总运行车辆33.8万辆,冷藏车只有6970辆,仅占2%,而且都是陈旧机械式速度车皮,规范保温的保险冷藏车厢缺乏,冷藏运输量仅占易腐货物运输量的25%,不到铁路货物运输总量1%。此外,专业冷藏设备如冷冻库等非常缺乏,我国目前冷库总容量700多万立方米,但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储藏,而当原材料不足或生产淡季时,冷库处于闲置耗能状态。在冷库建设中存在重视肉类冷库,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式冷库,轻视产地加工冷库建设;重视大型冷库,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

1.2整体规划不完善,资源整合受影响

冷链物流系统的硬件规划内容包括厂房规划、储藏设备规划和运输设备规划等。软件规划就是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它包括库存控制系统、顾客服务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四个子系统。

冷链物流的效率取决于冷链物流各节点的有效衔接。由于中国农业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销量巨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生鲜易腐农产品供应链上,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农产品冷链的资源组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1.3法律法规不健全,产品安全防护弱

冷链物流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现产品质量和市场安全问题,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是保证冷链物流运转的基础。但我国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不健全,冷链物流各环节设施、设备以及操作规程和温度控制等均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HACCA(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尚处于启蒙阶段。

2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2.1缩短流通环节,发展冷藏运输设备和低温保鲜技术

2.1.1尽量缩短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我国农产品即使在低温下进行流通,其在流通渠道停留的时间仍然比较长。因此,为了保证生鲜农产品从生产者手中快速及时地进入消费环节,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流通渠道进行改造,尽量减少流通环节,以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所以,卖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应向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产地批发市场集中采购冷冻冷藏产品,缩减作业环节,建立直接有效的流通渠道。

2.1.2运用先进技术改进现有冷藏运输设备,并大力发展先进的冷藏运输设备

对于原有的冷藏运输设备,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对各种冷藏车和冷库进行全面动态监控。针对当前国际冷链物流发展趋势,我国应积极发展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

2.2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和行业协会并制定标准

2.2.1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建设

针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没有哪一个企业能够建立起一整套的冷链基础设施,因此要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就必须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包括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组织的协调,成立一个由客户、运营商和投资者组成的联盟。从供应链的角度看,也就是建立一个能满足消费者、供应商和零售商三方面需求的冷链物流模式。除了本地销售的农产品以外,外销的农产品可以由供应商将货物运送到主要城市冷链物流整合中心,整合后进行长途运输,由地区整合中心进行装箱提货和当地运送,再整合后发送到零售直销点。在整个过程中均有严格的温度控制和实施监控。

2.2.2组建行业协会,引导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调市场主体利益、维护行业公平竞争和促进行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组建的低温物流行业协会将主要围绕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和为企业服务两方面开展工作。在这方面,天津市走在我国低温物流行业协会发展的最前列。目前,天津市全市近70%的大型低温物流骨干龙头企业加入了低温物流专业委员会,低温冷藏规模占全市的60%以上。

2.3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整体规划系统

2.3.1创造促进我国生鲜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由综合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发展我国鲜活冷链物流的若干政策意见。一是制定产品经销企业、产品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等冷链物流相关企业税收、信贷和用地支持政策;二是加强对冷链物流技术研发投入,将冷链物流技术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三是安排一部分专项资金,支持冷链物流中加工、运输和仓储等薄弱环节,重点支持大型骨干产品批发市场、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中心和国家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四是要加强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大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对产品冷链在观念上有所改变。

中国冷链物流协会范文2

文/吴俊涛 李艳华 李爱青

我国的温度敏感性产品物流环节的损耗率平均为25%,而温控型ULD在民航业的使用能够使温度敏感性产品的损耗降低至5%~10%。这些总量超过亿万吨的温度敏感性产品,都需要冷链物流运输,且需要民航冷链物流运输的还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温控型ULD在航空货运的特殊应用

在以Airport-to-Airport为核心的冷链物流运输环节,温控型ULD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承运人提供了航空冷链运输“不断链”的设施保障。

温控型ULD主要包括主动制冷ULD (active temperature-con-trolled ULD)和被动制冷ULD。近年来,国内货运航空公司亏损严重引发航空货运转型。航空货运本质是一项服务,转型要回归根本,从服务人手。航空货运公司要积极调整心态,多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以引进温控型ULD为契机,通过调整货物结构扭转航空公司亏损状况。温控型ULD的启用,以发展航空冷链物流为契机,促使货运航空公司的货物机构升级,高附加值的托运物品在整个航空货物比例上升。温控型ULD运输物品是以温敏物资为主。温控型ULD的引进,充分发挥其技术设施优势,满足温敏物资的运输过程对时间和温度较高的要求。

温控型ULD的使用,缩短了飞机在始发站、经停站、中转站和到达站的装卸货物的时间,降低了人工操作成本,减轻了货物在库区的拥挤程度,缩短了滞留时间,简化了地面处理环节,同时又减少了货物在地面意外的损失和盗窃丢失的现象。在货物使用温控ULD装载时,操作人员利用升降平台将温控ULD送到飞机的货舱,通过货舱内运送箱、板的轨道,牢靠固定箱、板位置的锁扣,保证温敏物资在起飞和降落中的安全,保护货物使其避免损坏。

对承运人来说,使用温控型ULD托运也有很多优势:减少货物在运输途中的破损,减少漏装、错装、漏卸等现象,避免货物运输中出现差错和过失;温控型ULD可以直接交付到发货人和收货人手里,由发货人和收货人自行装、卸,缩短温敏物资运输时间;在温敏物资运输时能防御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节省不必要的运输费用,降低了间接的经济成本;温控型ULD的使用,直接将需要低温保存的货物放在“冷藏箱”内,在运输的期限内不会因温度的变化而影响货物的质量;温敏物资的整箱运价要低于按每公斤收取整批量的销售运价。

温控型ULD在国外航空公司普及性及相关政策

德国联邦航空局(LBA)对温控型ULD使用采取宽松的管制政策,促进了温控型ULD在汉莎航空集团广泛使用。主动型温度管理是汉莎航空推出的一项特殊服务,它能够提供从原产地到目的地冷链物流运输的所有步骤,全程提供温敏物资的维护。使用温控型ULD运输过程中,汉莎航空保证其停留在停机坪的时间最短且能放置在最合适的冷库内;运输时,一般选择具有温控性能的机型;运输过程中的书面手续和特殊的沟通记录可供查看;温度不间断的记录。

2012年,阿联酋航空公司国际定期航班货邮周转量9319百万吨公里,而利用温控型ULD运输的物资,占相当大的比例。由于温敏物资运输对温度要求的不同,阿联酋航空公司利用温控型ULD运输温敏物资的分为三种模式:运输鲜活易腐产品的Cool Chain-Basic模式,主要是利用温控ULD,提出具有创新的冷链解决方案,保持鲜活易腐产品的高品质并有效延长其保质期,航空冷链物流运输需要与地面相互配合;运输医药产品的C ool Chain-Advanced模式,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医药产品。为维护温敏型医药产品质量,这种模式注重开展与研究机构和领先的供应商合作,开发出最新技术,通过温控型ULD,制定航空冷链物流运输解决方案,把温敏型医药物品运送到世界各地;专门运输生命科学类的Cool Chain-Premium模式,主要服务于生命科学类产品的运输。通过引进Envirotainer新一代主动制冷的温控型ULD,为客户提供一个完整的冷链运输模式。

国内温控型ULD使用范围及存在问题

由于物流管理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人们的注意力普遍集中在物流的仓储与运输之中,往往忽视温控型ULD在航空公司在物流中的原点和接点的地位, 温控型ULD储运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我国使用温控型ULD主要以被动温控ULD为主,主动型制冷温控ULD还未进入国内航空冷链物流市场。目前使用温控ULD的航空公司主要集中在国际货运航空公司,中国货运航空公司,南方航空等。

以中国货运航空公司为例,所有的温敏物资运输全部使用被动温控ULD运输,使用温控型ULD运输的适用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部分特殊医药产品及生命科学类产品。整个航空冷链物流运输主要利用温控型ULD围绕空中运输开展,地面运输与仓储包装,协同物流和制定配套实现,然而温敏物资的运输效果并不令托运人十分满意。

温控型ULD服务网络和相关信息处理系统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其优势特别是准确性和及时性并未得到航空公司及民航当局的足够重视,导致很多高附加值的中间环节的物流配送业务多数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这不仅大大增加了社会的物流成本,也影响了温敏物资的品质及运输过程中监控。温控型ULD的使用需要航空冷链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然而第四方物流发展的滞后,完整独立的航空冷链体系尚未建立雏形。温控型ULD的使用,在整个航空冷链物流流程上不能满足所有的要求,在安检入库时,仅有部分机场设立快速通道,将后续包装的环节前移到入库前的更少。温控型ULD操作管理人才缺乏,严重阻碍整个航空冷链物流的发展速度。

推动温控型ULD的普及

国外温控型ULD的使用,都要经过其民航监管机构的批准或备案。对于温控型ULD的使用,租赁厂家对其人进行资格审查,经民航协会考核合格后,对其颁发资格证书。

结合我国国内温控ULD使用的现状,在政策法规方面,应该充分借鉴国外使用温控型ULD的政策法规,建立航空冷链物流质量评价体系。温控型ULD在我国民航业的普及,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这不仅需要航空冷链货物运输规范的早日成型,也需要大幅度降低与其相衔接的陆路运输的协调成本。改革条块分割的航空冷链物流管理体制,促进航空公司公平竞争。建立温敏物资运输监测机制;健全行业准入标准、诚信认证、资质认证;加大温控型ULD在航空冷链物流运输的推广宣传力度。培养适合航空冷链物流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温控型ULD在航空冷链物流的使用需要一批高学历的人才,让前沿的物流理论指导我国的航空冷链物流实践。建立高校与温控ULD使用者、生产厂家及商合作,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充分认识温控型ULD在整个航空冷链物流中的地位。加强温控型ULD软硬件建设并促使其在航空冷链物流运输中,实现信息一体化,引进先进信息技术如POS技术、EDI技术和gps技术等,实现温控型ULD与整个航空冷链信息一体化,实施全过程控制,取代传统物流节点的模式,未来的航空冷链物流平台不再只是内部一体化,而是一个开放式物流信息中心,能够处理温控型ULD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使信息通过平台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其它相关的部门、机构。对待温控型ULD使用的资质认定贯穿航空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以便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责可究。疆

中国冷链物流协会范文3

Abstract: Farming-school docking can reduce the intermediate link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urement and the purchase cost of university cafeteria, set up food security which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source. This projec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doing well in the work of student canteen and promoting the st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termine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ld chain transportation. So the construc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or farming-school docking smoothly is very necessary. Based on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farming-school docking a few years ago,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关键词: 农校对接;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Key words: farming-school docking;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016-02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也逐渐由传统的注重数量、品种单一化向现代的追求多元化、健康的理念转变,特别是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给人们的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为此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于2009年11月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在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湖南、重庆和陕西等7省市开展了试点工作。然而由于鲜活农产品具有难以长久储藏、易腐烂、损失率高等特点,因此其物流体系的建设表现出更多的对冷链物流体系的依赖。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次研究在学校前几年开展“农校对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针对高校系统的鲜活农产品采购过程中的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模式。

1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内涵分析

鲜活农产品是指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鲜蔬菜、水果、水产品、禽畜及其肉类产品,以及能够及时到达餐桌上的农副产品。鲜活农产品具有易腐性的特征,在流通过程中存在着损耗大、成本高、保鲜难等一系列问题,其损耗率高达近30%的比例,这些特征决定了鲜活农产品对商品流通过程实效性和安全性的特殊要求。这无疑增加了对高校食堂鲜活农产品采购的成本和风险。而冷链物流是指这些鲜活农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流通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下,从而达到保证食品质量,同时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2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原则

“农校对接”中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以服务高校市场为根本宗旨,坚持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整合高校后勤市场资源,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标准化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可追溯食品安全源头的农产品直供高校服务体系。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①坚持稳步推进原则:沿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行业规范自律,职能部门监督,建立公共信息交流平台。

②坚持市场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整合高校后勤市场,积极调动农民积极性。

③坚持政府主导和高校后勤协会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省教育厅牵头,统筹协调财税、交通、金融、农业、商务等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落实“农校对接”的相关配套和优惠政策。同时依托高校后勤行业协会,整合和扩大高校后勤“农校对接”的市场。

3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及运作内容分析

3.1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 现阶段高校食堂所消费的鲜活农产品,大多是从批发商那里进购,导致鲜活农产品在多次的周转过程中,不仅农产品的价格逐步上升,而且也容易变质或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大型农业生产基地在我国仍属少数,基本上是农村零散农户耕种,这限制了与高校的 “对接”合作。文章认为构建政府主导下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是破解“农校对接”困局的有效途径(见图1)。

3.2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运作内容分析

3.2.1 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 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由省教育厅牵头组建“农校对接”办公室,隶属教育厅。其主要运作内容:

①负责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引进和监管,对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与监督。对全省鲜活农产品示范基地的建设开展指导工作、动态监督与管理,建立基地准入退出机制和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机制;

②负责高校后勤市场信息需求管理平台的搭建与管理。利用现有的高校后勤信息网,对全省各高校食堂对鲜活农产品的需求信息和农产品基地的供应信息进行统一接收、协调和,并对需求信息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并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逐步建立互联网“农校对接”交易平台;

③负责制订和实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基地、冷链物流配送企业的准入退出机制,负责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以及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3.2.2 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 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是公益性投入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农校对接”的公共服务物流平台,“农校对接”办公室为其归口管理单位。采用第三方管理方式,委托物流企业承担中心的运营与管理。通过招标等市场化运营方式,引入若干家具备一定规模以上冷链物流企业。公共事业性质的公益性投入由政府通过对企业税收优惠、购买服务、低息融资等来实现。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的主要运作内容:

①负责从“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获取有关高校食堂需求信息和基地供应信息;

②负责对需求信息的统筹调配,制订农产品生产订单和农产品加工配送计划;

③负责高校所在区域内冷链物流体系中农产品的检测、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和配送;

④负责以独立法人的名义与高校后勤协会、高校食堂、当地政府、生产基地签定双方或多方订购协议。

3.2.3 食品安全控制中心 由当地县政府镇政府依托及其农技站、检测站的现有力量负责组建。其主要运作内容:

①负责对食用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监测,强化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全过程管理。负责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隐患动态跟踪评价和风险交流等工作,为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②负责对基地土、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的检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挑选和推广最适合种植、或养殖的生鲜农产品;

③负责提供订单式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以及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科研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校对接”工作的积极性,对履行准入退出机制的基地,实施全过程的监管与考核;

④负责控制农产品基地发展的规模、数量、品牌,推进产业集群,建立产业生态园区。

3.2.4 高校后勤行业协会 高校后勤行业协会的主要运作内容有:负责统筹协调各高校后勤市场,整合高校后勤鲜活农产品市场,制订行业规范,负责对各高校后勤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集中与,为各高校建设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或网上交易平台;负责建立集中与联合采购,督促各高校履行职责与合约,切实做好“农校对接”工作,负责“农校对接”工作的经验总结、成果推广和开展科研工作。

3.2.5 各高校后勤部门 各高校后勤部门作为“农校对接”中重要的一方其主要运作内容包括:负责本校后勤食堂、超市等市场需求的统计、申报。积极探索与实践“农校对接”工作,建立对接基地,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对条件成熟的对接基地的给予积极推荐,纳入政府主导下的高校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履行“农校对接”中的相关职责与契约。

3.2.6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校对接”信息管理平台的准入退出制度,建设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鲜活农产品“农校对接”基地。按照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管理要求,建立规范台帐。诚信经营,科学管理,认真履行合同,勇于承担责任。

3.2.7 当地政府部门 作为重要监督方的当地政府部门主要运作内容包括对所属地区承担“农校对接”项目中食品安全控制中心的各项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

4 结论

“农校对接”工作中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起到对鲜活农产品的汇集、食品新鲜与安全保证的作用,同时可以提升鲜活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平抑物价,还可以解决高校市场的需求和基地供应上的矛盾,提高高校集中采购的工作效率。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对土地、劳动力、资金及管理要求极高,许多高校并没能力配置自有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深入,建设政府相关部门主导下的基于高校市场的现代化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承担起高校对鲜活农产品的采购、筛选、加工、储藏、配送等工作,达到集中操作,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进一步推进“农校对接”工作的顺利展开,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参考文献:

[1]康贤刚.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的重构与运作模式创新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1):87-90.

[2]司银霞.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运作模式的构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7):43-45.

中国冷链物流协会范文4

该规范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药品现代物流标准化工作,针对规划中提出的“制定物流标准专项规划”任务。从国家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物流技术、物流信息、物流服务等13个重点领域的标准制、修订任务,旨在推动物流业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和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医药物流标准严重滞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日益提升,药品流通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实行的“以药补医”体制性弊端,以及准入门槛较低、行业规划管理欠缺、市场竞争不充分等因素,导致药品流通行业存在流通组织化、现代化水平较低,现代医药物流发展相对滞后,管理水平、流通效率和物流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等问题。

而药品物流作为商品流通的一个分支,长期以来,在不同运输方式的协同配合下,将服务延伸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尽管国家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良好作业规范(GMP)等相关强制性法律文件的不断健全,传统的药品物流作业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便显露出来;再如各地药品招投标过程中,尤其是有关药品配送资格的招投标标准制定中,不仅将药品采购、分销等经营行为和仓储、配送等物流行为混为一谈,甚至在配送中明确规定不能转配送;但同时国家也在主张大力发展药品第三方物流,倡导提升药品流通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两者如何协调发展是个问题。

因此,不论是在药品纵向物流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还是在政策法规层面出现的相互矛盾的现象,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药品物流的快速发展与相关规定滞后的不协调,一个是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一个是含混不清的态度。在《规范》中有关标准的制定旨在对药品物流服务予以规范,为药品物流服务提供指导性的标准,从技术标准层面为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的依据。更值得注意的是,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物流操作当中不得不关注许多方面,同时,这些影响因素也成为推动《规范》的编制:

一是药品的特殊性需要对各个方面予以严格的规定。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涉及到药品生产、销售、使用等各环节的所有行为都应严格遵守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同时,也要遵守消防、安全、环保、卫生等一般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是药品物流相较于其他商品更具专业性。专业的医药物流不仅应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具备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还应具备提供物流服务的基本条件,实现对药品储存、配送、运输、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基本功能的组织与管理,满足药品物流服务的需求。

三是药品物流风险控制更加严格。为了保证药品质量,药品的风险控制应贯穿于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全过程,实现风险的识别、控制和规避。本标准在消防、防盗、交通安全管理等风险控制方面,要求企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及员工培训制度,并具有药品防暑、防冻、冷库断电、冷链运输等应急预案。企业还必须具有存货保险、财产保险、运输保险,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面临一些现实性问题

目前,《规范》已经在广泛征求意见当中,离最终还有一段距离。为了使该《规范》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编制单位开展了大量工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和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分别在2010年12月、2011年4月和2011年9月邀请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商务部、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中国制冷协会、北京市药监局等领域的专家,以及药品批发企业、从事医药物流的企业代表对“征求意见稿二稿”进行讨论;标准起草小组在听取各方专家的意见后,对标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增加了药品物流的运输与配送等重要技术内容,并将项目原名称《医药物流服务规范》变更为《药品物流服务规范》,形成“征求意见稿三稿”。

同时,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参与标准修改的单位和企业主要有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江苏省医药商业协会、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医药有限公司、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中国永裕新兴医药有限公司、乐仁堂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新疆新特药业有限公司等,共35家。

然而,《规范》出台的效果有多大,目前尚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基于目前的行业发展,许多矛盾问题还比较突出。数据显示,中国医药物流产业正以每年5%的增长率前进。一直以来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存在诸多问题,发展缓慢,医药物流也因此而遭遇发展瓶颈。总结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问题:

一是我国药品流通行业的现状问题多样化,包括大型医药商业流通企业垄断化和区域龙头割据化并存、物流运作手段原始、费用成本较高,管理水平、流通效率较低、第三方医药物流仍然有待完善和发展;监管和惩罚的体制不完善;医药物流网络体系相对滞后。

中国冷链物流协会范文5

作为最近大家谈论最热的话题之一,今年3月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山东疫苗事件涉及到24个省市,影响范围大,涉案人员多,短短几天时间,医药冷链物流对于药品安全的重要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药品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是全球公认的具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我国有5000家药品生产企业、1.2万家药品批发企业、40多万家药品零售企业。而全国范围内具有药品检查资质的人员不足500人,因此,监管对象数量多、监管难度大、监管检查存在死角盲区。加之近几年机构改革也对基层监管带来一定的影响,监管人员轮岗等都会有一些影响。

实际上,山东疫苗事件同时映射出药品冷链物流需求的紧迫性。统计数据显示,药品质量问题中有近30%与冷链物流相关,而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数据,国内药品冷链物流的覆盖能力仅为10%。这表明中国冷链物流的市场潜力巨大,而其规范化的进程也显得格外艰难和迫切。

“断链”之困局

然而,医药冷链的发展绝不能单靠事件来推动,本文就目前国内医药冷链物流行业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及可能的出路进行剖析。

冷链物流监管体系不完善。此次山东疫苗事件中,未经冷藏的疫苗通过非法渠道流向24个省市,反映出疫苗在运输和配送环节的监管缺失。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药品的生产和流通企业,而疾控中心、各个医院则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这种分段监管的现状本身就存在监管的漏洞。再加上现有法律法规对擅自“断链”、降低标准运行“冷链”的处罚力度太轻,不足以震慑相关违法行为。面对较高利益与较低违法成本的比较,企业自会趋利避法。另外,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冷链标准不统一,GSP中有对冷链要求的明确规定,但各省市解读不一样,企业自律性差,并没有完全按照国家的法规来执行,医院和疾控中心也同样面临这些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医药物流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医药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由于医药公司运输药品方式普遍是小批量、多批次,所以很难使冷藏品的集运具有规模效应,物流公司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困难。北京市药监局曾对北京市营业额在2亿元以上的药品批发企业拥有的运输设备情况进行调研,数据显示,28家营业额2亿元以上的药品批发企业,平均每家拥有运输车辆的数量仅为1.28辆。而在不发达的三、四线城市,物流市场更为落后,具备冷藏品运输条件的设施设备更少、此外,大型医药冷链物流企业数量过少,制度化水平不高,在药品冷藏、运输、分捡、包装等方面效率不高。冷藏药品的全程冷链是一个必然要求,可是由于管理机制等原因,许多需冷藏的药品从出厂一直到患者使用的整个链条上,常常出现“断链”现象。

第三方冷链物流“多、小、散、乱”。除了制药企业发运以外,大量冷藏品在商业环节缺乏有效的冷链运输条件。许多企业托运冷藏品,过程中一旦涉及到多家物流公司之间分别作业,药品在托运终端就很难再保证冷藏运输条件。尤其是在冷藏品退货环节,即逆向物流阶段,冷藏条件几乎完全丧失,这可能带来严重的药品质量问题。国内迄今尚无专业从事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具有覆盖全国市场配送能力的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一般有实力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能保证药品质量,一些小的物流公司缺乏药品冷链运输的意识,再加上成本因素的影响,难以保障冷链运输,尤其当药品送到二三线城市或者偏远地区,就存在安全隐患。国务院在今年2月取消了第三方药品物流审批认证,引发行业强烈关注,但取消是否意味着全面放开,还是监管更加严格,具体工作实施,后续还期待具体细则出台。

信息化程度滞后。医药供应链应该是一个闭环的生态链,但受技术条件限制,我国医药冷链物流从供应链顶层到底层涉及医药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物流节点,没有实现完全联网,各环节采用各自独立的管理方式,无法实现各环节相互之间各种因素的继承与组织协调,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也就难以对全程冷链的药品及环境等信息进行跟踪、预警和追溯。此外,多数物流公司采用在出货和进货时进行温度测定,这种人工确认温度的方法难以实现温控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更关键的是,药企配送冷藏品,药监部门如何使用科技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跟踪,目前并无定论。看似这些行为属于企业自主经营行为,但是正是因为无标准可依,反而导致目前药企冷链物流管理的混乱,为人民用药安全带来了隐患。

专业人才匮乏。目前冷链物流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蓬勃发展,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但与之相应的物流人才教育却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既懂物流又懂医药的人才偏少,全国各地医药物流人才缺口很大,至于物流领域的新兴产业――药品冷链物流,人才缺口则更加严重。

出路在何方?

医药物流的高附加值、高标准、高要求,决定了其监管的异常严格,整个供应链环节都需全程冷链,这需要多方发力。具体来说如下:

完善医药冷链物流相关标准和监管制度。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医药冷链运输的发展依赖于法律规范的保障、政府立“法”管理、行业立“章”规范、企业立“秩”自律。冷链物流是一个对资金、管理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产业,一个国家的冷藏药品冷链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针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的现状,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标准衔接的药品冷链物流标准,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监控体系,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疫苗等冷藏药品在冷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在相关标准中应该明确医药冷链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条件要求,以及相关设备的要求,同时应该明确规定各个流程负责人,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当有问题发生时,可以避免相关人员互相推诿,同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还可以增加每个人的责任心,自己确切负责的地方一定会努力做好。

完善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和信息跟踪体系。

为了提高我国的冷藏医药产品冷链物流管理水平,应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全面动态监控各种冷藏车和冷库,及时了解库存产品的保质期和库龄。这就迫切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建设一套全程集成化、无缝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追溯体系。要充分利用审批药品集中采购的平台信息资源,构建全国药品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药品的价格、用量、质量、流通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信息共享和法规追溯机制,我们也期待医药物流信息化的进程能够加快。建立物流、生产、销售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平台,采用RFID射频识别和条形码相结合的自动识别方案,追溯供应链中各环节的有关信息,准确识别发生医药产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时实行医药产品的召回。医药物流企业应逐步加大物流网络建设、信息装备自动化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以及符合新版GSP要求的医药物流中心的升级改造,优化医药物流服务流程,建立面向全产业链的一体化供应链系统,实现医药物流的全面冷链管理。冷链涉及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断链都意味着整个冷链的失败,只有实现全程冷链物流无缝化和一体化,才是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供应链体系。

鼓励和扶持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发展。

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鼓励和引导发展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1)政企合作。积极鼓励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开拓药品冷藏业务,政府聘请专家提供医药冷链业务指导以及人员培训,同时将医药冷链物流发展状况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评指标用于物流企业等级评比。(2)财政支持。政府应对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在冷藏药品库建设、保温设施设备购买等硬件建设方面提供低息贷款和资金补助政策,对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提供如三年的免税政策,以此来降低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的资金壁垒和政策规制。另外,政府应给予优惠资金和政策扶持,激励并引导医药物流行业协会的发展,以增强行业协会的纽带桥梁作用。(3)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政府应降低医药冷链物流企业的准入门槛,一方面鼓励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发展医药冷链物流网络业务,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组建独立的医药冷链物流公司,政府给予优惠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鼓励规模大的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公司实施行业内的并购、整合,以实现优胜劣汰,促进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行业的规范化和最优化发展。(4)就冷链物流业务基础资源来讲,存在结构性矛盾,但更缺乏的是资源整合和运作效率。如果能够将全国相关资源,如冷链物流公司、信息化机构、生产企业等进行合理的整合,形成集调度、仓储、运输、结算于一体的信息化指挥控制平台,则有机会创建更强的专业化赢利模式。依赖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第四方医药冷链物流平台,则有机会全面承接冷链产品从车间下线到患者使用前的物流业务。

完善医药冷链物流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

要实现我国医药冷链物流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高标准的医药冷链物流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必不可少,但与欧美发达国家医药冷链物流配套硬件设施相比,我国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因此,我国应在如下方面展开专业化的医药冷链物流硬件配套设施的完善工作。(1)冷藏箱(车)温控技术设备方面。由于医药冷链物流运输中冷藏箱(车)一般难以实现满载,在运输实践中可采用同车多温控制技术,即在同一车上设立冷藏药品、冷冻药品以及常温药品和医药器械等多个温控区域,实现不同温度要求的产品可同车运输,提升满载效率。(2)节能环保的冷藏物流技术方面。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应加快推进新型节能环保冷藏技术的普及推广工作,积极引进先进的医药冷链节能设备,以适应医药冷链绿色物流发展的需要。(3)改造和更新现有的冷链运输和仓储设备,发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医药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在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方面,加快先进技术引进工作。通过先进的技术,对医药产品冷藏、运输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4)加快冷链设施设备的研发。专业化的医药冷链物流需要高标准的设施设备支撑,为了提高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整体水平,必须完善配套的设施设备。在城市的道路体系中,要建立应急医药冷链物流的专用通道,服务于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器官的移植、灾后药品的输送等。专用通道与城市的普通通道相结合,避免拥堵造成的运输延迟。依靠不断改进的道路系统,有计划地实现“门到门”医药冷链物流的全程服务。

加强医药冷链物流人才创新培养。

中国冷链物流协会范文6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农产品;冷链物流

[DOI]10.13939/ki.zgsc.2016.41.033

1 引 言

广西政府立足于本地区发展实际,颁发了《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到了,到2020年,广西完成对于农产品基本配套设施与冷链设备的完善升级,扩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1]广西北部湾地区第一产业产值较高,各个城市都有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如南宁有百香果、北海有珍珠、钦州有海鸭蛋等。此外,东盟自贸区落户广西推动了农业向信息化、技术化发展。凭借丰富的农林牧渔资源,北部湾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农产品不仅是满足“南菜北运”的需求,还有的放矢地实施“走出去”战略,面向东南亚国家。

但是,由于农产品受天然易腐性和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的限制,许多特色农产品仍然无法扩大销售范围。目前全国冷链物流发展迅速,而北部湾地区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是进行常温储藏、运输、配送,这一过程导致了严重的损耗浪费,以致北部湾地区没能很好地发挥农业资源丰富这一优势。据有关部门统计,2014年广西冷库保有量排在全国第23名,仅有193982吨;冷藏车保有数量在全国排第27名,仅有13辆,因此,大力发展广西北部湾农产品冷链物流迫在眉睫。

2 基于AHP分析广西北部湾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

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在现实情况中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专业技术、社会环境、资金投入等是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借鉴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广西北部湾所处的实际情况出发,增加考虑了政府政策因素。构建(见下图)所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农产品冷链物流影响因素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2.2 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图,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与冷链物流行业专家的判断相结合,把因素C1、C2、C3、C4逐个进行比较,得到判断矩阵A;目标层与指标层之间的判断矩阵A1、A2、A3、A4、A5。

2.3 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接着运用求和法求出各个矩阵对应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对应元素的向量矩阵E=(e1,e2,…,en)T。再对所求出的向量矩阵实行一致性检验,如表1所示。

2.4 层次总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将上面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得出所列的影响因素对于目标层的综合重要程度,如表2所示。

根据以上综合重要程度的比较,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以及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是影响广西北部湾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因此,要想快速推进广西北部湾农产品的发展,必须在这三方面狠下功夫。[2]

第二,政府出台推动发展政策措施、加快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完善冷链信息管理系统,针对培养冷链“高、精、尖”人才。

第三,最终形成由政府带头,协同行业协会和大型龙头企业公共发展的机制,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发展局面。通过多方参与建设,以促进广西北部湾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3 促进广西北部湾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是依托现有的物流园区、物流发展基地进行增加发展冷链物流,鼓励企业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另一方面是改造现存的传统冷库设备,将传统冷库、冷藏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成为现代型的冷链物流冷藏设备,商品的存储和冷库温度的控制趋于多样化、低温化;仓储不再是局限于单一的库槽、冷箱方式,而是向货架式、托盘式、隔层式发展,更好地满足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本设备设施,是降低农产品损耗的第一步。

3.2 增加专项资金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需要配置低温运输车辆、建设冷库和信息管理系统,还需引进国外发达的冷链物流专项技术和掌握高科技的冷链物流人才,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要通过多方引导加强金融部门对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投入支持。

3.3 政府出台优惠政策

政府应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在广西时还没有一个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各个环节操作规范的权威规定。政府在政策上引导和扶持重大的发展项目,建造促进农产品冷链发展的社会环境,降低冷链物流成本。

3.4 积极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冷链物流市场逐年增长的需求量为冷链第三方物流企业营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到目前,广西还没有一个专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引导鼓励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提升企业自身服务质量,规范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打造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或个体农户、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和消费有益的发展方向。主动引导农产品第三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支持农户或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第三方冷链企业合作,共同发展。

3.5 建立统一标准的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物流相结合的信息平台达到产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目标,有利于物流配送路线的整合优化,具体来说,有市场监测、预测、供需对接、流通监控等功能的电子信息系统板块,建立该板块需要联合广西现有的关于农业、农产品的网站或者城镇农业服务站信息资源,并能通过该板块及时准确地农产品供给需求数量、存储相关特性和预测销售市场等信息,进行供求对接,向订单式生产发展。还应用结合射频技术、条码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扫描跟踪农产品板块,监测农产品从种植到采摘再到加工包装再到运输配送,最后到销售消费整个过程的实时监控跟踪。

参考文献:

[1]杜凤蕊.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J].物流技术,2014(2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