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的研究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冷链物流的研究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冷链物流的研究目的

冷链物流的研究目的范文1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物流行业的高效运作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我国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为保证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产品质量,冷链物流企业加大对能源的需求力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不利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征为主要出发点,论述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必要性,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旨在创设农产品冷链物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产品;冷链物流

低碳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要指导思想,通过科技投入、产业升级转型和循环能源的高效利用等多元化发展手段,减少能源消耗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数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形态,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极大地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有利于增强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如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征

1.时效性

质量可靠和新鲜是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任务,生鲜农产品极易因为腐蚀而使农产品质量变质,直接影响农产品的新鲜度。因此,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输过程中要缩短运输时间,将其时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农产品质量的保证还需要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实现协调运作,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各条线路进行优化配置,制定合理的配送路线,以此来保证农产品的品质,以免因时间耽误而对物流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2.高成本

农产品具有易腐蚀性的特点,因此要通过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确保农产品不会腐蚀变质。农产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对温度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温度必须始终处于低温条件,主要是通过安装温控设备进行低温条件的实现,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如冷藏仓库、冷藏车等,这极大地增加了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和固定资产投入[1]。

3.复杂性

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对其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因其自身的易腐蚀性特点,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的冷链物流系统制定,以低温条件为核心开展一系列的冷链物流运输工作,较一般的物流系统在温度、基础设施方面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为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的指导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此指导理论的基础下,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信息化处理等手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效统一,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力开发清洁能源、低耗能能源、环保材料等,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创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这为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扶植,国家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改革创新,为其创建了良好的宏观调环境并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2]。在低碳背景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符合当今时展趋势和潮流,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将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低碳经济发展相结合,可以有效减少冷藏装置中氟利昂的排放量,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理念的重要举措,是物流产业实验产业结构转型、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的必然选择,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延长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产业链,通过科技投入、体制改革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科技水平投入力度不足,资源难以优化配置

我国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科学技术水平的投入力度不足,冷链物流的运输装置往往采用温度不达标的常温装置,导致农产品在运输过程总极易腐蚀,农产品质量大打折扣。我国物流产业的相关数据显示,农产品冷链物流装置达标的企业在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中所占比例较小,传统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采用敞篷式的运输工具,在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的选择上缺乏针对性,在运输过程中甚至存在农产品回流现象,资源配置极为不合理,运输工具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和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了大幅度的污染。同时,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没有建设有效的物流网络系统,难以对物流运输环节中的各种信息尽情有效获取,一旦发生运输工具瘫痪,其他运输企业无法给予及时的帮助,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力较差。

2.程序标准化建设不完善,物流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的种类和生产地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规模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运输分配,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标准化程度建设不完善,其中运输成本、基础设施成本和固定资产投入均有所增加。其次,农产品生产模式的分散化,对物流结构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生产、销售和运输各个环节的协调性不足,组织能力较差,导致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量较大。最后,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进程滞后,对于农产品冷藏装置中的温控设备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各运输程序之间缺乏有效连接,程序操作流程不合理,规范性不强,各种高科技定位系统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中的应用程度不足,对全称的监控力度不强,使得农产品质量降低,低碳环保力度不足[3]。

3.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力不足,难以循环利用

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没有树立正确的企业理念,对企业文化和理念的建设有所忽视,导致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中应用力度不足,政策和理念的落实手段不到位,循环经济在物流企业中的作用不强,效果不明显,导致运输、存储过程中的废弃物大量堆积,随意丢弃,这些废弃物质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极易造成危害。现阶段,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由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力度不足,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质没有成立专门的回收利用系统,往往采用焚烧和填埋的方式,这对环境和空气造成了再次污染,不利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低碳经济模式的开展和实现。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1.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输过程中,相关的科研人员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研究,积极研发冷链物流低碳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减少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污染物质排放。首先,政府要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低碳经济发展,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政策引导和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如农产品低碳冷链物流财政补贴、税收调节、加大农产品低碳冷链物流的贷款优惠政策力度等,大力引进国外先进低碳技术,并结合自身发展加以改造和发展。其次,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输工具方面,要重点解决物流工具的能源排放问题,通过清洁能源、低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物质的排放量,并对农产品冷藏装置的温控设备进行合理的研发,加强高科技软件、信息软件的使用和投入。最后,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路线进行优化配置,针对运输地点,制定各种运输方案并从中选择最有方案,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输效率,降低生成成本。

2.完善程序标准化建设,优化物流结构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要从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和运输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转变,加强农产品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扩大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规模,形成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农产品生产模式,在销售环节方面,销售商要加强农产品生产者和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企业的协作,起到重要的中间作用,实现组织、功能、流程全方面的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转型,运输环节要建立绿色配送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科技建设,实现农产品生产和物流运输的协调同步发展[4]。同时,运输流程的建设要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冷藏装置要建立统一的标准,从农产品种类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农产品冷藏装置温控标准,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此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对各运输程序的操作流程制定规范化的制度,以标准化和现代化为核心进行有效的制定,规范农产品冷链物流从生产、运输、加工、包装和销售等方面的有效衔接,优化物流结构。

3.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循环利用率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主要的指导和发展理念,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来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氛围的有效渲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全面应用,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采用合理化和针对性的手段和途径将可持续发展观进行有效深入的落实。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建立专门化、科学化的护手网络和部门,实现废弃物价值的二次利用,在处理部门的选择和制定上可以有效引入第三方企业,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废弃物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网络平台,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将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进行有传递,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保证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全方位监督和观测,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使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平台健康有序发展。

五、结语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和趋势,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不变的话题,将现代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有效统一。本文针对传统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存在问题,从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企业理念三个方面进行对策分析,重点强调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新能源的可发与实践,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力度,并指明了前进方向,实现环境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协调发展的双赢目的

作者:徐阳 张多加 苏兵 姬浩 单位: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同晓文.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策略探析[J].交通企业管理,2014(12).

[2]谷励.基于低碳视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战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

冷链物流的研究目的范文2

关键词:冷藏食品;企业供应链;冷链物流;麦当劳;夏晖

我国食品冷藏供应链中出现了冷链物流问题,主要表现在:冷链物流作为高耗能物流和冷冻的组合体,其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耗能、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冷藏技术以及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影响、在制冷系统技术层面遇到的问题、冷库遇到的能源效率低下以及人员技术中遇到的问题。

一、食品冷链物流

食品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的产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一直到消费者使用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环境中,能够保证易腐、生鲜的食品保持在低温环境下,在最少物流手段中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个系统性工程。食品冷链物流是以制冷技术为基本的手段,以冷藏冷学为基础,以加工、贮运、供销易腐食品及其全过程为主要的对象,在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的保证食品的质量,以保质保鲜工艺为目的,在供应链低温系统中进行。在食品冷链物流中主要的因素是生产、运输、销售以及技术等问题,各个要素之间要相互链接,保证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中保质增值,最终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了以食用到放心的产品。

二、分析奶制品冷链物流的研究

某企业成立于1993年,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营销服务于一体,该企业拥有两大国家级标准化的自营牧场,存栏高产奶牛10000余头,其产品有各种奶制食品,奶粉,饮料速冻食品等,在奶制品中,奶制品属于生命周期短,保质期短,一般分为鲜奶和常温奶两种,鲜奶是将牛奶加热到90摄氏度瞬间杀死病原菌,最终保留有益菌群,来保持牛奶的营养,但是鲜奶只是在低温下保存几天,然而常温奶是超过150摄氏度,对牛奶进行杀菌,并且在常温下可以保存几个月的时间。因此在奶制品冷链物流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鲜活奶制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比较低,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中缺乏系统化、规范化以及连贯性的运作;在奶制品冷链中其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以及冷库在不合理的现象;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在生鲜奶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分等级、包装加工等没有得到商品化的处理,在运输环节中,其控制手段比较粗放,不能广泛的应用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技术;奶制品缺乏相关的规范以及相关的体系规范。因此在研究奶制品冷链物流中,存在了以上的问题,这就使得奶制品在加工、运输以及销售环节中出现了质量问题,影响了正常的产业发展。

三、分析我国食品冷链存在的问题

1.尚未形成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

由于我国食品冷链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食品冷链中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企业发展中,相关的渠道呈现的并没有特殊的规定,有可能在任何一个环节中出现了问题,这就影响到整个食品冷链受到影响,目前在我国果蔬真空预冷、冷藏储存、冷藏运输等还没有真正的实现,许多食品仅仅是在终端冷柜中进行销售,因此这就不能保证冷链销售,严重滞后食品的产业发展。

2.冷链物流的设施比较落后

在食品冷链中,主要的环节就是冷冻加工、冷冻冷藏、冷藏运输以及冷冻销售。但是在我国目前,许多食品企业从采购、生产以及销售中还停留在传统的储运模式上,这就使得整个企业的生产和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另外在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中,其基础比较薄弱,,在冷库设备中,制冷的效率低下。大部分仅仅限制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储藏,当原材料不足或者是出现了生产的淡季时,冷库处于闲置的耗能阶段,这就影响了冷库的建设,然而在建设中只是重视了城市经营式冷库、却轻视了产地加工冷库的建设;重视了大型冷库,却轻视了批发零售的冷库建设问题;在建设中重视了肉类冷库建设,却轻视了果蔬冷库建设,这种欠缺式的建设,就影响了整体的发展,使得整个食品冷链在资源整合中出现了问题,阻碍了产业的发展。

冷藏运输比较薄弱,冷藏车保温车以及冷藏集装箱十分有限。在我国冷链设施中,深究的设备,造成发展和分布不均匀,不能保证易腐的食品系统的提供低温的保障,容易造成食品出现严重的损耗,从而造成食品物流费用过高,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在安全方面造成了隐患。

3.第三方物流服务介入少,影响了正常的产业发展

在我国专业化的冷链产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企业形成的规模比较小。网络不够健全,在市场中占有的比例小,由于处于开始阶段,因此在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上结构不够合理,不能保证冷冻仓库,影响了产品的长期停留,这就造成冷链物流产业的整体发展。

4.食品冷链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在产业的发展中,缺乏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人才,不能有效的控制温度,另外对各项 管理不够熟练。这就造成在供应链上出现了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和不协调的发展,在产业的发展缺乏连贯性,这就影响了这呢哥哥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产业的发展。

5.冷链物流中出现了高耗能的现象

由于食品冷链产业发展中,其他特殊性就要求,食品需要在冷冻冷藏物流的能源利用中采用冷藏车、冷库、冷链进行连接,但是由于我国冷藏储运的发展不够成熟,这就造成,能源的消耗大,效率低等问题的产生,造成资源的浪费。

6.食品冷链中相关法律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市场中,缺乏整体的规划以及协调发展,在行业中主要的包含:商业系统、轻工系统、外贸系统、水产系统等,由于在食品加工企业中,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以及具体的规范,造成食品的冷冻质量受到影响。

四、加强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关系到食品的安全问题,对物流食品冷链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解决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对策,以下以麦当劳与夏晖公司的冷链管理进行分析,讨论食品冷链物流发展中提高管理质量的一些对策。

1.第三方冷藏食品冷链物流的介入

夏晖公司作为第三方物流,在于麦当劳合作的多年来,一直提供着优质的服务。所以,食品冷链物流在基础设施及第三方物流介入方面,可以以麦当劳与夏晖的合作模式作为借鉴。在技术的更新中,加强硬件基础设备,采用极冷式集装箱,促进冷藏运输的发展,另外需要建立与第三方联盟的战略,投资物流服务,开展产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企业物流系统促进高效运作以及供应链的管理。通过技术的改建来保证物流各个环节能够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体系。

2.建立物流网络

随着商品流通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选择的余地更大,而流通链也越来越长,在麦当劳与夏晖的合作中,夏晖为麦当劳提供了网络化的支持,这种网络覆盖了整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环节也都实现了无缝对接。二者合作的三十多年中,也使得流通网络更加的完善,这是其它公司所不具备的。即便如此,对于夏晖公司而言,在中国建立这样的网络并不容易。在部分大城市中,到现在为止网络化的物流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从供应商到运输配送,这是很多企业都会采用的方法,这种配送模式,对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竞争力不强。这也是夏晖公司极力避免出现的一种物流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无缝对接的冷链网络管理模式。

3.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由于麦当劳对物流服务要求飞扬严格。在食品的供应中,通常除过一般的食品运输以外,要求物流服务商提供更多其它的服务,例如存货控制、信息处理、生产与质量控制、贴标签等,这些服务尽管提高了成本,但是也使得麦当劳的竞争优势明显加强。夏晖所提供的是一条龙式的服务,包含生产质量控制在内,在夏晖自己的面包厂中,采用自动化生产线,熟食区与制造区完全隔离开关,并严格注意生产卫生。并且为麦当劳提供了切片生菜、切丝、混合蔬菜,物流运输中全程自动控温、杀菌等功能,在面对众多的第三方物流来说,夏晖公司在这些后续服务方面做得更加完善,这也就为二者的长远合作奠定了基础。

4.提高先进的冷藏设备装配水平

夏晖公司作为第三方物流,为麦当劳提供了优质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发展空间,取得更好的合作效应。夏晖公司就需要对冷藏设备、装备进一步提升,不断的扩大规模和更新现有的冷藏运输设备,在我国先进技术的应用中,不断的引进国外冷冻冷藏物流的迅速发展,逐渐推广机冷式冷藏集装箱,在集装箱的使用中并有通风、气调、液氨、保温、冷板凳多种冷藏箱,而夏晖公司在这些方面,尽可能的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来完善自己的冷藏物流质量,这也是麦当劳与夏晖公司合作时间之长的重要原因。

5.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麦当劳餐厅在采购工作中,有严格的要求,餐厅经理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对销售、进货、库存都要进行预测,也使得麦当劳在采购环节中的压力非常大。而夏晖公司在看到这一点以后,从自身入手,加强物流中心的管理工作,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及物流设备及服务质量。而麦当劳正是利用夏晖的物流中心,为每一个麦当劳餐厅完成订货、储存、运输、分发等工作,该物流中心也成为了麦当劳的造血心脏,时刻为麦当劳餐厅输送新鲜血液,保证了餐厅系统的运转。而供应商与麦当劳餐厅之间的连接与协调,也是通过夏晖的物流中心来完成的。

6.冷链标准化管理

夏晖物流中心与麦当劳餐厅的精密对接,只是保证了麦当劳冷链物流的基本流转,如果缺乏标准化管理与跟踪技术,也很难保证中间环节不出现问题。因此,在食品供应链管理中,稳定性与安全性也受到各大企业的关注。供应链长度越来越长,而安全性则越来越低,在庞大的麦当劳餐厅体系中,任何一家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对全球麦当劳餐厅带来影响。因此在冷链物流中采用标准化管理是必要的。麦当劳的冷链物流标准中,包含温度记录跟踪、商品验收、温度控制、温度监控设定等方面,即便是很微小的环节,也有严格的标准把关。而对于夏晖公司来说,并未使用昂贵的跟踪技术,而是选择了类似黑匣子的技术,能够对车辆的位置、状态进行记录,只需要在事后打开记录,就能够对车的发车、到达、温度变化等数据进行了解,有效的控制了物流链的质量。

五、总结

通过研究我国冷藏食品企业供应链环境下冷链物流面临的问题,从能源结构、基础设施以及人员和法律体系中进行分析,为了提高我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冷藏运输的各个环节进行加强,做好对食品冷链物流的整体规划,在麦当劳冷链物流的发展中,协同政府部门以及市场竞争来共同促进冷链物流的加强,根据麦当劳冷链物流的特点,以及在食品运输中需要的条件具体实施,保证冷链物流的高效运行。并且在技术以及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加强来发展我国食品冷链工程,保证人们在生活中享受到安全放心的食品,促进食品的质量安全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金玲,张义勇.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2(23).

[2]孙静,王启哲.带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及管理,2011(11).

[3]黄春辉,王凡.供应链环境下奶制品冷链物流问题的研究[J].企业管理,2010(37).

冷链物流的研究目的范文3

关键词:冷链物流 食品安全 体系完善

一、冷链物流的定义及特点

冷链物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当今社会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冷链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要求冷链物流能满足物流市场需求。冷链的萌芽阶段源于19世纪冷冻机的发明,直到有了电冰箱,各种各样的保鲜和冷冻食品开始进入市场和消费者家中。20世纪30年代左右,食品冷链体系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初步建立。20世纪40年代,在二战期间欧洲的冷链体系被击垮,但战后又很快重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如农产品、冰淇淋和奶制品、药品等。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 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物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易腐生鲜物品的品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增值,这就决定了它和其他物流系统有所区别,冷链物流具有复杂性、、协调性与高成本性的特点。

二、冷链物流中的问题剖析

1.完整独立的冷链体系尚未形成

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着,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目前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蔬菜水果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销售,以蔬菜、水果为例,腐烂损失严重,物流成本提高,全国每年果品腐烂损失近1200万吨,蔬菜腐烂损失1.3亿吨,按1元/公斤计算,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元。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冷链工业仍然是一片待发掘的“冻土”。

2. 运作成本高

由于冷链物流对设备、技术的高要求,造成冷链物流的成本较高。而在我国物流总体成本偏高、利润偏低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对进入冷链物流领域并没有太多兴趣。以蔬菜运输为例,蔬菜运销大户并非不知道冷链物流可大大提高蔬菜品质,但现状就是成本影响使用。新鲜蔬菜的低温物流从技术保证方面看是可以实现的,主要的症结在冷链物流的成本以及市场的准入问题。实现冷藏链物流就意味着成本增加,如用冷藏车从新疆运输20吨葡萄运费约4~5万元,而采用冷库预冷、用包裹棉被的普通车运输,只需1.5万元。

3.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陈旧落后

中国冷链设施装备状况如下:(1)汽车冷藏车辆:目前中国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 左右,美国为0.8%~1%,英国为2.5%~2.8%,德国为2%~3%。(2)铁路冷藏车辆:在全国总运行车辆33.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6970 辆,占2%,而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规范的保温式的保鲜冷藏车稍缺乏。(3)冷库容量: 目前中国冷库总容量为700多万立方,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而且利用率不高。大多数相关的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加工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高、效益差。

三、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

1.统筹规划多方协调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冷链物流体系,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联动机制,制定国家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根据目前中国冷链物流的特点,只有建立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冷链物流体系,以加工企业为核心,产供销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发展区域内短途冷链物流体系:利用第三方物流,发展跨区域的长途冷链物流体系,才能将我国冷链物流方方面面都一同提升,这样才能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的实施,进而推动我国冷链物流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2.科技推动冷链发展

冷链产业要发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离不开科技二字。在形式上可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水平,加强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销售各节点技术的改造与升级,全面推动我国冷连物流跨越式发展。从科技上推动冷链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第一,继续加强运输主干线及其附属场站的基础设施改造,尽快形成与多式联运相适应的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及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第二,鼓励GPS、自动识别等技术的应用,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承运人、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相关的银行、海关、商检、保险等单位联结起来,实现对货物的全程监控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全社会整体运输效率;三是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预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技改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

3.拓展市场业务

物流企业一方面要提供新的附加业务,扩大业务范围;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推陈出新,为客户提供独家的、或者至少是特别的服务内容。如今的物流服务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货物包装、配送、仓储或者寄存等常规服务,由常规服务延伸而出的增值服务正在成为物流发展的新趋势。从国外来看,物流增值服务已在整个物流行业全面展开。今后的五至十年,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行业将重新洗牌,增值服务也将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冷链物流企业应与大型食品加工、餐饮和连锁销售公司密切合作,充当国际国内知名公司的储运中心和地区供应基地,拓展和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与客户结成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提高经营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文生,冷藏链食品的链条断在哪里[N],中国消费报,2004-04 -20(20)

[2]刘阳威,刘烨,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J],中国储运,2005(03):48-49

冷链物流的研究目的范文4

关键词:冷链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框架;冷链物流标准;物流仿真技术;

作者简介:兰必近(1976-),男,瑶族,副教授,高级物流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物流投资,冷链物流。

一、冷链物流管理专业内涵及学科基础

目前学术界对“冷链物流管理”还没有共识性的内涵表述。参照《物流术语》(GB/T18354-2006)、智库百科、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给出的定义,本文对“冷链物流管理”内涵界定为:冷链物流管理(ColdChainLogisticsmanagement)指需要冷藏冷冻的物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中,为保证物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而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对其正向及反向的物流过程及物流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根据目前冷链物流的职业岗位、发展规模、发展趋势、行业影响、提供就业容量和经济拉动作用等方面分析考虑,本文认为“冷链物流管理专业”的提法或称谓具有一定合理性和针对性。

现代物流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渗透形成的应用性新兴学科,是经济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现代高新技术的支持下研究物质实体流动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是现代物流学的分支学科。冷链物流管理是在物流管理学科突破性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应用学科,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其应用领域受到冷藏冷冻类物品产地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及消费群体分布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从冷链物流管理的基本内涵、行业领域和业务过程来探讨其发展的学科基础和涵盖的专业技术。具体分析如表1所示。

二、冷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冷链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规划需要,主要面向物流产业发展,在通用物流管理学科的基础上,培养跨自然科学、经济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冷冻工程科学,具备现代冷链物流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制冷与冷藏技术、食品生物技术、保鲜技术、检验检疫技术、包装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冷藏运输技术等知识技能,在保持物品处于低温条件下,使用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和冷链物流监控追溯系统等,熟练地开展冷藏冷冻物品的采购、货物运输、仓储管理、库存管理、货物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业务,可从事冷藏冷冻物品的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流通加工、配送管理、物流控制、物流信息处理、物流市场营销、物流客户服务、物流包装和质量检验等冷链物流管理工作,适应冷链物流标准化发展的知识技能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2]。

(二)冷链物流行动领域工作过程分析

冷链物流在整个业务环节中,具有通用物流各个业务环节的工作内容,如对上游供应商进行采购、对采购货物进行开展运输业务,入库后对货物进行仓储管理,接到下游客户订单,经处理形成有效订单后对货物进行分拣、加工与包装,配装后在指定时间内把货物配送到相应的客户手上。但是冷链物流具有自己独特的业务工作内容,如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向上游供应商进行采购时,如果货物是刚摘取得到的果蔬,刚屠宰得到的肉类和刚捕捞得到的水产品等,需要去污处理或去内脏处理,然后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或食品卫生检验检疫,符合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或食品卫生检验检疫标准后,进行预冷或速冻操作,为以后的冷藏运输、冷藏储存和冷藏配送等业务做准备。并且在冷藏冷冻货物的整个物流关键业务环节中,采用相应的食品生物技术和保鲜技术进行货物品质和质量维护,同时需要进行质量或品质的检验或检疫工作,同时需要进行相关的信息处理和温度控制等工作[4]。冷链物流行动领域主要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

(三)冷链物流行动领域典型任务分析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逐步成为物流业务的重要组成。调查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系列岗位群,需要经过系统的知识技能学习与培训,从业人员才能胜任这些岗位群的工作要求。调查发现,物流专业毕业生从走上冷链物流工作岗位到成为一名冷链物流经营管理者,需要经过冷链物流业务员岗位、冷链物流业务主管岗位、冷链物流业务经理岗位等三个阶段的历练,每个阶段的工作历练一般需要通过相应岗位群的业务实践来完成岗位能力的提升。这些系列岗位群的具体构成如下:业务员岗位(冷藏冷冻仓管员/冷藏冷冻货物采购员/冷藏冷冻运输调度员/冷藏冷冻货物配送员/冷链物流信息员/冷链物流营销员/冷链物流客服员/冷链物流质检员)、冷链物流业务主管岗位和冷链物流业务经理岗位。各个岗位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如表2。通过分析行动领域职业岗位主要典型工作任务的冷链物流知识技能,是构建冷链物流专业课程知识技能体系的基础和条件。

(四)冷链物流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

典型任务分析表明,冷链物流岗位知识技能是有一定的系统性,但是需要把这些知识技能进一步优化,才能转化为冷链物流的学习内容。根据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兼顾物流行业的职业岗位操作标准,本文以冷链物流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参考,以冷链物流具体操作项目为载体,以冷链物流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驱动,以冷链物流职业岗位核心业务技能培养为目标,开设“学、教、做”一体化的冷链物流特色核心课程。再根据冷链物流岗位需要的其他辅助技能,开设冷链物流专业领域辅助课程或专业领域拓展课程,完成冷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冷链物流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如图2。

(五)冷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框架

根据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结果表明,冷链物流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可分为基础知识技能、核心知识技能、辅助知识技能和拓展知识技能。同时,冷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冷链物流基础知识课程群、冷链物流核心课程群、冷链物流辅助课程群和冷链物流拓展课程群。冷链物流基础课程群主要培养学生从事冷链物流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冷链物流核心课程群是开展冷链物流业务必须具备的核心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包括具有一定食品工程学科知识,自觉运用食品安全规范对冷链物流过程进行管理;具有一定冷藏速冻技术,能够运用冷藏与速冻技术对物品进行低温处理;不但具有常规物流的采购、运输、仓储、加工、包装和配送等业务环节的知识技能,还要在各个业务环节过程中采用先进低温控制技术,对物品进行远程跟踪控制,使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物品的品质和质量;具有一定物流信息处理能力,采用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远程物流信息技术进行业务管理[5];由于冷库和冷藏集装箱是冷链物流重要的设施和设备,从业人员还应具备冷链物流项目的规划与设计能力。冷链物流辅助课程群是培养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其他辅助技术,以便顺利开展冷链物流业务工作。冷链物流拓展课程群主要培养综合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以上这些课程基本涵盖从事冷链物流管理业务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通过这些冷链物流课程的教学,可以培养具有物流行业特色的复合型冷链物流管理人才,才能满足冷链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具体课程体系结构如表3。

三、冷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发展

(一)及时融入冷链物流前沿热点知识和先进物流技术

冷链物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产地加工冷冻技术开发与应用、冷藏设备技术开发与应用和冷藏运输技术开发与应用是目前冷链物流发展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也是目前构建冷链物流课程体系的难点,“难”的表现不仅是“应用难”,也是“教学难”。因为技术不成熟,没有广泛推广应用之前一般不能作为教学内容。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到冷链物流的知识有农产品冷链物流、储藏保鲜技术、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管理技术、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冷链物流监控追溯系统、移动物流信息技术等,这些知识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但在国内还处于概念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跟踪和了解目前冷链物流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并融入相应的课程知识体系中,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冷链物流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主要的冷链物流技术设备主要包括冷藏储藏技术设备和冷藏运输技术设备。冷藏储藏技术设备方面,目前国外已经广泛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应用自动化冷库技术的冷库,其产品保鲜期比普通冷库延长1—2倍。气调储藏是较为先进的、可广泛应用的果品储藏技术,目前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和德国等也在大力发展气调储藏技术,这些国家的气调储藏苹果平均总量达到苹果储藏总量的50%—70%[6]。在运输技术设备方面,冷藏运输技术设备主要包括公路冷藏运输、铁路冷藏运输、水路冷藏运输和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以上技术设备是开展冷链物流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之一[7]。为此,我们应当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基础上,及时跟踪和融入冷链物流前沿热点知识和技术,在内容上实现不断更新与优化。

(二)引入冷链物流标准,规范冷链物流知识技能体系

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标准已经出现在《物流标准目录手册》(2011年9月版)中。冷链物流标准分为冷链物流基础标准,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冷链物流技术、作业与管理标准。冷链物流基础标准包括低温作业分级标准、制冷术语和制冷设备术语。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包括冷库标准(7个子类标准)和冷冻冷藏设备标准(16个子类标准)。冷链物流技术、作业与管理标准包括通用类标准(6个子类标准)、水产品标准(4个子类标准)、肉类标准(13个子类标准)、果蔬类标准(43个子类标准)和其他标准(2个子类标准)[8]。冷链物流标准的颁布,为我们构建冷链物流课程体系提供了具有参考导向价值的内容框架。由于这些冷链物流标准涉及技术应用,随着技术更新,这些技术标准也会相应改变,即冷链物流标准具有一定时效性。因此我们在进行冷链物流课程建设时,应及时跟踪和掌握最新冷链物流技术以及这些技术标准化应用的发展态势,然后根据最新冷链物流的技术应用状况及其标准化内容,对冷链物流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调整和更新,保证冷链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内容能够跟上冷链物流业务发展的需要,使得毕业生的知识技能能够适应现代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冷链物流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

冷链物流的研究目的范文5

【关键词】冷链物流 农产品 冷链运输 产品安全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不断的得到提高,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我国食品的冷链物流因此得到快速发展,冷链物流的市场前景也极其广阔。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单单是单纯的温饱,对农产品的新鲜程度,标准度,营养度,安全度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而近些年来食品的不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率也超出发达国家几倍,为了提高我国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情况,并提高农产品质量,必须发展好冷链物流。虽然在近些年我国的冷链物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来讲,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相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并没有形成规范化,规模化,总体化,系统化的体系,还不能完全满足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1.我国农产品的冷链物流

1.1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本文所研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蔬菜。水果、禽、蛋、肉、水产品等生鲜易腐农产品。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指生鲜农产品在农民的生产处到消费者最终消费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上一直保持低温环境,减少农产品的损失耗费,保证农产品质量,防止农产品的污染和腐蚀变质的一系列系统工程。

1.2农产品冷链的物流节点模式

农产品冷链的物流节点模式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冷链的上游,中游与下游。其中上游是指种植农产品的农户、生产加工基地、一些养殖或种植基地、生产加工冷冻冷场食品的企业等生产者。中游是指生产场地的批发市场、农业合作社、销售地的批发市场、物流中心等。下游的节点指的是零售商、超市、农贸市场等。这些节点必须相互配合,保证冷链物流流通过程保持在一定的低温状态,即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都要处于一个低温的环境,使损耗达到最低,使最优质的农产品供给消费者。

1.3农产品的冷链作业环节

农产品从生产开始,经过冷藏汽车的短途运输,到达冷库,进行预冷,并作简单的储存加工处理。然后,再经过搬运装入冷藏汽车,经过冷藏汽车的长途运输,到达消费目的地,装卸到冷酷冷藏,仓库工人进行分拣包装之后,再次搬运装入冷藏车,进行配送作业,到达下游企业的配送中心,送入小型冷库、冷柜、冰箱陈列销售。

1.4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

(1)我国食品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各类食品烦人年产量高达10吨,其中水果类、肉类的产量占据世界第一位。禽类、速冻食品、也发展迅速,冷饮也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发展,水产品产量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

(2)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空间大

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还远远的没有满足居民对生鲜食品的需求,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生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而这就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我国人口众多,是消费的大国,冷链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3)我国冷库建设发展迅速

为了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因此旺盛,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折本也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其中,冷库建设发展最为迅速,这些冷库主要分布在个沿海的蔬菜水果主产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的产地基地。

2.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问题

虽然随着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增加带动了冷链物流的发展,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指明方向的物流发展规划,但是需求远大于供给,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仍然有明显的不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2.1运输环节过多

冷链物流运输环节过多是造成冷链物流运输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这导致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冷藏失温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冷藏运输要求货物应保持在-18℃的恒温环境下。但是,我们的冷链物流运输模式需要经过干线运输到达冷库,再次运输后才到达配送中心,必须经过3次配送方可送达零售商和经销商手中。当消费正从商店和超市买回家中,就已经是第4次运输了。而在这4次的流通环节中很难保证货物的恒温环境。特别是在每次到达一个配送点或运送点时都需要进行装卸搬运作业,而这些装卸搬运作业必然要打开冷藏车的车门,又同时需要冷藏车一直开动发动机制冷。这令位于车尾位置的车温上升约10%左右,位于车头部位的货物在制冷机不断制冷的过程中产生严重的结冰现象。过多的运输环节不但致使车头的货物在配送过程中结冰,造成损失,也不能使车尾的货物有一个恒温的环境。与此同时,运输环节次数的增加,装卸搬运次数也随之增加,那么装卸成本和制冷成本使得农产品的整个运输环节成本上升。而这些成本的上升,最终必须由消费者承担。

2.2缺乏专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和人才

多数的冷藏车和冷库都是经销商和生产商投资建设的,大部分的农产品运输和配送作业也是经销商和生产商来做的。在我国,大部分的经销商和生产商都是中小型的,实力比较弱,规模也相对来说比较小,他们的运输车和配送中心都是自有的,不专业的,技术落后的,发展滞后的。虽然有一些第三方的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但这些企业冷链技术落后,设施设别不完善;信息技术不发达,缺乏完善的冷链信息体系,自动化智能化处于低水平状态;没有形成互利互助的战略联盟,没有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之前的合作;企业内部没有专业的集制冷技术、食品学、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学、机械技术与一身的人才。总而言之,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性规范性的服务模式,还不能满足现代的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要求。

2.3.市场竞争无秩序,没有实现完整独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行业组织不健全

我国大部分的农产品在生产到销售过程中都以私营企业为主,在管理方面和作业方面都没有有效的整合和合作。对于一些本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的内外部资源,由于技术的原因,并没有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例如,运输企业线路的优化整合,客户信息资源共享,人员之前的交流培训,管理经验的交流学习。这些都令农产品冷链运输的利润没有得到提高。这导致一些没有合作的企业难以扩大规模,业务难以扩展,客户难以扩大。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只能是价格之间的竞争,一些企业因此以降低服务质量来节约成本,以此恶性循环,造成极大的浪费,使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更加难以成长发展,这让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得以在中国占据市场份额,这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我国尚未实现完整独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由于农产品行业的食品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食品对冷藏和冷冻的需求不同,但是,我国冷藏车和冷库的种类却不能满足种类繁多的农产品的要求,没有专门针对农产品设计的与冷链物流相符的设备。

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组织不健全。没一个行业都需要监督,而行业的自身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农产品的物流协会就起着监督冷链物流的作用。虽然我国已经成立了冷链物流协会,但是在二三线城市,对冷链物理的标准还不够规范,一些冷链物流企业没有自律,提供的是不达标的服务,运输的过程的农产品也是不符合规定的,这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3.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3.1减少流通环节,建立冷链物流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加强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推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发展

减少流通环节,减少装卸作业。对农产品进行集中化生产,使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在这个农产品的生产基地的附近建立冷库。这样就可以减少第一次运输由于水果蔬菜分散种植以及禽类分散养殖的长距离运输导致的温度不稳定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对将要运输储藏的农产品做好包装与加工。

建立冷链物流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使一些具有相同客户和相同供应商的冷链物流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和信息共享,优化运输线路,整合客户资源,节约物流成本和不必要的消耗。例如,小型企业可以与大型的民营企业和势力较大物流运输企业建立战略联盟,通过合作降低线路运营费用,共通承担不同业务量的业务。

加强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我国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耗损和浪费量远远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因为他们有更高的冷链物流技术和更先进的冷链物流运输设施。以冷藏车为例,我国的冷藏车数量占货车保有量的0.3%左右,而欧洲国家的运输冷藏汽车所占比重高达60%~80%。冷藏车和冷库建设是冷链物流建设的基础。我们应借鉴西方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运输设备,将电子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冷链物流中,以便对各个冷藏车和冷库进行监控和控制。通过计算机信息了解分析出库入库情况。派学者和技术人员到国外培训,将先进的技术引进国内,对不同的农产品进行不同的冷存。开发解决由于装卸搬运的失温问题,开发具有保温效果的包装袋和集装箱。保证农产品的恒温环境。

推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发展。相对于一些大型零售商和企业的自有物流和配送中心而言,第三方物流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整合与其他需要进行农产品运输的信息,进行农产品的共通冷藏运输,这样不但节约了冷藏运输的成本亦提高生鲜农产品销售信息处理的速度,并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的产销系统,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降低损耗。

3.2发展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制定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发展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相对于经销商和零售商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第三方具有相对的市场优势,从长远的市场发展来看,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将代替自有物流成为冷链市场的主体,发展第三方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农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这不仅吻合国家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方针,也是第三方利润源泉的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国家应该鼓励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壮大,对一些小型的新鲜食品的运输企业采取免征税的政策来鼓励其发展,对已经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冷链物流企业鼓励购买先进的物流设施和物流信息管理和信息追踪系统。使整个冷链物流行业可以提供更加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优质化的物流服务。国家可以投资发展冷链物流的国有企业,控制物流业的标准,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完善物流的市场监督,就能更好地做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服务。

培养专业人才。我国的物流发展较慢,这方面的人才也极其缺乏,而即熟悉冷链物流又熟悉农产品的人才就更加稀少。可以在高校设立冷链物流的专业,主修冷链物流运作和农产品的保鲜和恒温方法。对于有意愿去国外学习先进的冷链物流知识的大学生进行鼓励,并在学业上给与支持。为将来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高要求做好准备。

制定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我国应尽快制定符合国家物流发展现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标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是物流发展更加规范化。具体到冷链物流的流通节点操作标准、冷藏车和冷库的规格标准、预冷和冷藏温度的标准,检测监督标准、农产品在途时间最长标准。此外,还应该设立监督部门,专门负责市场的安全,推行市场准入政策,规范市场秩序,做到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作业规范化。

3.3稳定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冷链物流体系,发展冷链物流协会

稳定市场秩序,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通过适当的途径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扩大市场占有率,完善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技术,发展装卸环节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是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健康运作。

建立健全冷链物流体系,发展共同配送模式,充分利用整合资源,保证农产品的在每一个流通环节的质量,尽量发展企业间的共同配送,借助共同配送共通运输的企业的优点,相互弥补各自企业的缺点,最终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

发展冷链物流协会。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国际物流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运输我们的农产品,我们如果不建立行业自律组织,不规范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就没有实力与其他国际物流企业相竞争。应该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协会的分会,监督好冷链运输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嵬,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模式问题与对策,价值工程,2011

[2]李小娟,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商业文化,2012,04

[3]符瑜,浅析我国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应用,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总第209期

冷链物流的研究目的范文6

1.缺乏针对低碳物流的发展政策

物流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国家已有相应的发展规划,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等,但仍缺少针对物流行业的碳排放机制的政策扶持和碳排放标准的制定。相关政策的缺失必然会降低食品冷链物流企业对低碳运营管理的积极性。

2.物流业碳排放统计指标太泛化

笔者在查阅有关物流业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情况时发现,统计年鉴中关于物流行业的碳排放指标极少,且物流业与诸多行业混在一起进行统计,无法得知物流业在各个环节中碳排放的真实数据,更无从得知冷链物流碳排放各项统计指标,给各位学者研究低碳物流造成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低碳物流的发展速度。

3.完整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

中国的食品冷链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目前除冷冻食品情况稍好外,多数肉类、水产品、豆制品以及奶制品在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并未采取任何冷冻措施,冷冻食品有时也因为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散零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当下低碳的环保理念提倡降低损耗、避免浪费,而食品的流通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若处于常温状态,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损耗,显然与低碳理念背道而驰。

4.冷链物流技术与设备闲置

目前中国诸多食品冷链物流企业已经购置了较为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和设备,但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及闲置问题。通过实地调研,笔者了解到存在这种问题的真正原因有两点:一是运行这些技术与设备会产生大量成本,如能源的消耗以及操作人员培训成本等。二是由于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致使人工成本远低于设备的运行成本。基于以上两点原因,企业仍更乐于使用传统冷链物流方式来降低运营成本。冷链物流技术与设备的闲置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加不符合低碳运营管理的理念,同时也阻碍了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5.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如今一些食品供应商以及物流企业为了降低物流成本,经常违规操作,使人为冷链物流断链现象屡见不鲜,归根结底是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如多数零售企业都缺少专门用于低温食品的装卸场所以及存在冷藏食品堆放不规范,影响制冷效果的现象。一些物流企业通过租用个人的冷藏车以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增加了食品冷链物流断链的危险,很多批发市场露天经营且运输方式只是简单的敞篷车或金杯车加冰,这些行为无一例外地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低碳时代需要企业拥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低碳运营管理的发展。

6.缺少供应链脱碳意识

尽管低碳一词已经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但很多食品冷链物流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低碳经营管理与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有什么直接关系。在没有能源能力的情况下,很难使企业产生供应链脱碳意识,更无法就食品流通过程来制订供应链脱碳计划与目标。食品冷链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很少意识到测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重要性,尤其在能源消耗比较大的环节上,如食品储存冷藏冷冻设备、运输过程中使用的交通工具等都缺少相应碳排放的测量与计算。

二、发达国家食品冷链物流低碳运营管理的经验

20世纪30年代,发达国家就致力于开始发展食品冷链物流,经过数十年的经验积累与摸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现代食品冷链物流体系。欧美发达国家食品的冷链物流量已占国内销售总量的50%以上,日本食品物流中已有98%通过冷链物流,并且在食品冷链物流低碳运营管理上也为中国提供了较好的学习经验。

1.建立完善的政策与标准

为更好地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的使用,美国政府采用了税收优惠的政策。1975年美国就颁布了《能源政策与节约法》以规定生产轻型卡车、小轿车公司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对达不到燃油经济性标准的汽车生产商进行罚款和征收高油耗税。在低碳交通领域,美国制定了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严格的碳排放标准。日本颁布的《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同样也促进了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的物流业的发展,主要手段是减少大气污染排放以及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

2.物流协会充分发挥作用

发达国家的物流协会将政府和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完善物流业管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通过多样的宣传方式让企业多了解政府的方针和政策等,还可以代表企业的利益对相关政策提出意见,以促进其更加完善。如2003年欧洲成立了冷链协会(CCA),其中会员公司多达48家,同时为了规范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协会建立了冷链物流质量指标(CCQI),从而大大减少冷链物流中的浪费。

3.建立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发达国家政府认为,冷链物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不容小觑,因此从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等一系列过程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标准和规定,同时对进出口食品也有严格的把关措施。如美国、加拿大通过制订食品安全监督计划(FSEP)较好地实现了冷链物流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和管理。

4.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

发达国家冷链物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大大提升了行业的整体水平,技术创新体现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中。如法国发明出一种餐饮业的“冷链”新技术,不仅可以将提前制作的食品妥善保存直至供应给餐饮场所,还可以抑制食品中致病细菌或微生物的繁殖。再如美国推出了一种新的冷链包装技术,即温度保护,此工艺可以确保温度敏感性食品在运输过程中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

5.共同配送策略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共同配送策略,它具有避免重复、交叉运送问题,提高车辆装载率和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及降低由于货运交通带来的环境污染等优势。如日本7-11便利店将物流路径集约化转变为共同配送系统,按照不同的地区和食品类别划分,组成共同配送中心。自实施共同配送后,其门店每日接待的运输车辆数量从70多辆下降为12辆。

6.深入推进物流企业的低碳理念

国外很多企业意识到低碳理念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将低碳理念植入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境中去。如美国Con-way运输公司通过培训驾驶员以掌握节油技巧,从而降低车队运行速度,以及采用翻新汽车拖架、设计运输网络等方式以降低碳排放。再如大型零售商沃尔玛,通过优化网络设计,实现回程载货、拼装集运,从而减少运输里程数和碳足迹;沃尔玛的配送中心全部采用新型节能灯,比普通灯可节约20%~30%的能源,仓库自然采光并安装空调热能循环利用系统。

三、促进食品冷链物流低碳运营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中国食品冷链物流低碳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以改善中国食品冷链物流低碳运营管理情况。

1.运用价值工程方法来降低运营成本

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价值工程已经在物流成本控制方面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食品冷链物流作为附加值较高的物流业务,降低其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将价值工程方法引入到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冻运输和冷藏销售等环节中进行价值分析,从而找出降低食品冷链物流的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惩罚成本和管理成本等运营成本的有效途径。

2.拓展价值工程公式以推进低碳运营管理

价值工程的拓展公式是指将碳排量代替价值工程基本公式中的寿命周期成本,从而探求出如何以最低的碳排量,可靠地实现必要功能,最终提升产业价值。食品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都是由制冷设备的“硬件”和管理方面的“软件”构成的,两个方面都应该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因此,应将价值工程拓展公式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价值分析,寻求出低碳运营的有效方法。由于价值工程基本公式、价值工程拓展公式是分别从寿命周期成本、碳排量的角度来对研究对象进行价值分析的,难免会出现结论的矛盾性。所以引入碳交易的概念,将寿命周期成本和碳排量有效结合在一起形成综合比较模式,从而得出实现食品冷链物流低碳运营的最优策略。

3.建设食品冷链物流能耗标准和法规

为了保障食品冷链物流运营过程中的低碳化,政府应当建立制冷设备能耗标准、冷库建设单位认证标准和冷藏运输车工艺标准等体系,从源头保证冷藏物流设施设备的能源利用率。同时,可采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金融优惠等方式引导食品冷链物流企业向低碳物流方向发展。除此之外,食品冷链物流企业也要制定设备的操作规程、预冷制度和人员生活用电标准等规章制度,只有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尽快加强和完善食品冷链物流低碳运营管理。

4.建立食品绿色物流体系

巨大的能源消耗不仅使食品冷链物流企业产生了巨大的运营成本,还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建立食品绿色物流体系刻不容缓。一是食品生产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向郊区扩展生产基地,逐步建立并发展订单农业。二是从分散加工转变为专业集中加工,并集中处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减少环境污染。三是开辟公路、铁路、航空及水路常年性食品运输通道,并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将其连接起来构建高效率、低污染、低成本的绿色运输网络和联运系统。

5.推广利用冷链设施与低碳物流技术

食品冷链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已有冷链设备与设施,增加其利用率,并引进国外先进的冷链设备与设施。除此之外,还应大力推广低碳物流技术,比如,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大力推广使用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以及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物联网等技术来改善交通拥堵问题,从而降低机动车污染,实现治堵和治污双赢的目的。

6.发展第三方食品冷链物流企业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需求的增加,显然只靠农户自身的传统运输储存配送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更无法适应当今物流形式对低碳经济的要求。从食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市场导向和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食品冷链物流企业将会是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它不仅可以在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减少消耗,提高运营效率,克服资源浪费、上下游环节不畅通等弊端,还可以更快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降低社会总成本,整合物流资源。

7.低碳应追溯到食品的源头

为了更好地加强食品冷链物流低碳运营管理,低碳效应应该追溯到食品的生产之初。高碳食品生产模式所引发的食品污染是导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了保障食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应以使用生物有机肥为主,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时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生物技术创新低碳系统,从而减少碳排量。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