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外培训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外培训发展趋势范文1
[关键词] 校外舞蹈教育 现状 因材施教
当今社会,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思想促使家长们刻意培养孩子多种能力的发展,其中表现得较为突出的就是把孩子送到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培训的项目多种多样,从文化课补习到艺术专业学习,例如美术、舞蹈、书法、作文、钢琴、英语等。由此一来,各类校外培训机构日益增多,迅猛发展,但“欲速则不达”,各类培训学校、兴趣班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在貌似繁荣的背景下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校外舞蹈教育现状分析
1.1校外舞蹈教育缺乏典范性
目前社会上各类舞蹈培训学校、培训班,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打破了以往少年宫独统天下的局面。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的龙头老大,在政府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不论是从师资水平,还是教学课程设置,收费标准等方面来说,比较规范和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被社会所认可。但是大多数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因缺乏相应的督导,随意性较强,欠缺一定的典范性,具体表现如下:
(1)“唯考独尊”的教育思想
各类舞蹈培训学校包括部分青少年宫,因缺乏系统的舞蹈教材,有些舞蹈教师在教学时,认准一套考级教材,死抓住不放。往往是一种“唯考独尊”的思想,认为只要让学生能通过舞蹈考级就万事大吉。上课时,为“考级”而舞蹈,不进行任何教材之外的延伸和拓展,纯粹是以考试为目的的填鸭式教学,试图把学生训练成“考试机器”。这种教学方式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极为不利。教授的学生只会“动作”不能“舞蹈”,呆板而僵直。偏离了舞蹈学习的主方向。
(2)忽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校外舞蹈教育机构的学员大多是少年儿童,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具有其特殊性,例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语言理解能力不强。但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些教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给学生上课时间过长,造成高耗低效的局面;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差,课堂语言乏味,教学模式单一,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设施、人数不合乎标准
有些校外舞蹈机构的教学场地存在很大问题,不管是地板的设计,还是把杆、音响、通风设施都不合乎舞蹈教室的标准,甚至有的培训班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劣质地板和没有足够承受力的把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班级人员安排上,为利益所驱使,很多校外舞蹈机构班级人员严重“超载”,多的班级人数达到五六十个人。殊不知一个舞蹈教师,既要讲解又要示范,还要纠正每个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一节课纵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2.校外舞蹈教育教学方法缺乏系统性
(1)不符合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
有些校外舞蹈教育机构的教师,在教学中不遵循对少儿舞蹈教学规律,为了追求效果,或者迎合家长,一味“炫技”。不顾儿童生理特点,将一些成人舞蹈中的技巧拿来给幼儿练,且一练就是几十分钟,大大超过了儿童的身体承受能力,贻害无穷。譬如,有的舞蹈教师让学生练下腰,总是怀着“一气呵成”的思想,不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不做任何铺垫,对学生强掰硬折,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
(2)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很多校外舞蹈教师,教学时用“一刀切”的方法,置学生的心理、年龄、性别和优缺点不顾,对所有孩子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有些接受能力强、身体条件好的学生就学得快,而自身条件差、反应慢的同学则会学得较慢甚至学不会,最终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再加上个别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厚此薄彼,对条件好,学得快的学生呵护倍至,而对条件差反应慢的同学撒手不管甚至嘲讽讥笑,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抹上阴影。
(3)教学过程存在危险因素
校外舞蹈培训机构的一些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一味追求动作的难度,用具有危险因素的舞蹈动作对学生进行训练,这些高难度动作已经超出了儿童的承受范围,长期训练,不但会给学生的身体发育造成很大影响,而且还存在极大的危险因素。对此有些舞蹈教师仍然不以为然,片面地认为跳舞就是要吃苦、加大训练难度才能出成绩。这种危险舞蹈动作的训练,其实是一种铤而走险的舞蹈教学,虽然短期效果明显,但给孩子身体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操作不当甚至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二、校外舞蹈教育发展趋势
1.校外舞蹈教育要正规化
上文已阐述校外舞蹈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是由于缺乏典范性造成的,因此校外舞蹈培训机构要做大做强,继续发展下去,必须走正规化道路,唯有如此才能使少年儿童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获得家长的青睐,社会的肯定。
(1)优秀的师资队伍
舞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一切要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不但要传授其舞蹈技巧,还要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人格教育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舞蹈教师只有具备精湛的舞技、高尚的品德、令人敬仰的人格魅力,才能树立合理的教学思想。因此校外舞蹈机构的老师们要加强学习,提高舞技,博览群书,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教师。
(2)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少年儿童有个很大的特点: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是很长,因此舞蹈教师在教学时,千万不能下“暴雨”,每节课的教学只能点到为止,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已学的内容。不能为了赶进度,连续给学生上两三个小时的舞蹈课。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往往会造成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此外,孩子们因年龄过小,理解力不是很强,教师的语言应该尽量通俗化、简单化,要充满童趣,形象生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用生动的语言,贴切的比喻吸引孩子,时刻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一堂课应该有张有弛,使孩子们在快乐中舞蹈。
(3)设施要牢固、人数要限额,舞蹈配乐要合适
上文已分析某些校外舞蹈机构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班级人员过多。针对此问题,校外舞蹈培训机构的管理者应该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对舞蹈教室进行必要改造,凡是存在安全隐患的硬件设施,都要加固或者重新按照标准建造。特别是和舞蹈训练有密切关系的把杆,要使用优质材料进行加固或是重建,最大程度上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对班级人数要限制,不能为了节省成本刻意把班级人数增多,一个班的人数要控制在二十五人左右,这样既能缓解教师的压力,又可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舞蹈配乐不能成人化,要选择适合儿童的歌曲作为配乐,让孩子们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学习舞蹈,感受艺术的无限魅力。
2.校外舞蹈机构的教学方法要形成体系
(1)教材的建设
无论是国办的青少宫还是民办的各类舞蹈培训,学校在舞蹈教学中一定要抓好教材的建设。应当编制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同时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儿童舞蹈培训教材,这是舞蹈教学的关键。各位舞蹈老师应从自己学校班级的特点出发,提炼教学大纲,整理舞蹈教材,这样才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真正达到提升青少年素质的目的。切不可躺在一套考级教材上吃一年或者只是把专业学校的教材简单化。
(2)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舞蹈训练是对人的身体的训练,因此,一定要有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员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训练的科学性,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拔苗助长”。超负荷的训练势必对少年儿童的身体造成伤害。
舞蹈教学还应遵守系统性的规律。在教材设置中一定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辅助以不同级别的训练方法,各个级别之间还应有一定的承接关系,低年级的铺垫是为高一级打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分班,不能大的小的“一锅烩”。这样才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校外舞蹈教师要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多探讨,及时总结经验,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校外舞蹈培训机构的管理者能进一步改进舞蹈培训的设施和场地,定能使校外舞蹈机构走向正规化;倘若校外舞蹈教师能不断加强学习,遵守教学规律,完善教学方法,将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校外培训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本土化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培养应用性人才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发挥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校内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的生产现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同时,地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又是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元素,区域经济的发展给地方高职院校的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德职院)于2009年8月被湖南省批准成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单位,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自身区域优势、自身特点来实施本土化的校企合作,是示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实施“校企合作”本土化的意义
1.便于把握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为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提供信息
在高职院校与本地企业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能及时掌握到一线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常德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演变情况及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进而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开发及课程体系建设,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2.有利于校企之间的研究开发、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
地方职业院校实施本土化的“校企合作”能极大的整合区域内的科技信息,建立高效、开放、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能尽快的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最终增强科技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服务常德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3.提升“两型”社会的建设水平,促进常德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常德市作为以“长株潭”为核心的3+5城市群建设中的一极,在对接“长株潭两型社会”规划纲要上提出了“数字常德、工业强市”的口号,并要打造“常德工业走廊”。实施本土化的校企合作能将区域内的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信息窗口等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极大的提升常德工业建设水平,促进本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常德职院实施校企合作本土化的现状及不足
1.校企合作的现状
常德职院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能力本位”的思路与本土企业进行了大量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2+1”的教学模式。学院现有护理、机电、药学、园林、建筑、旅游等25个专业,建立了覆盖所有专业的16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前2年以在校学习为主,第3年在实习单位顶岗实习一年。学生在顶岗学习过程中,具有员工与学生的双重身份,使企业的实际技能学习与校内学习有机结合,即是对校内所学知识的检验,更是实现能力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第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近年来,学院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培养方案,施行多种形式的订单培养。一是“委托培养”,如酒店管理专业与惠州康乃尔大酒店、常德共和大酒店等十多家五星级酒店签订合同,对酒店的新招员工都送到常德职院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二是“定向培养”,如园林专业与常德大众园艺有限公司、常德武陵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常德武陵区润心园艺经营部等单位提前签订了就业协议,并与企业共同确定培养方向,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制定课程体系。
第三,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在校企合作中的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是由学院提供场地和师资,企业提供设备、技术等共同建设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常德市东亚汽车有限公司在校内共建了常德职院驾校,不仅可以提供驾照培训,更是学生进行汽车电器原理、汽车维修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一体化现场教学及实训场所。
第四,为地方提供专业服务。如护理专业用学院的优质卫生资源,与社区医疗机构合作,组织学生为居民提供护理保健等服务,不仅加强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和社区预防保健知识等方面的训练,同时也缓解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
2.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常德职院校企合作形式多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校企合作的侧重点没有与区域经济特色相适应,没有强调自身区域的稀有资源性,校企结合流于某些比如签协议、挂牌、赞助等形式。如学院的16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中,各专业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医药卫生类专业,而会计电算化专业至今都没有由本地企业所提供的稳定实训场所。
第二,校企合作的形式单一。目前,常德职院的校企合作采用企业赞助方式比较多,但没有在行业内组合、形成集团化特色,大多数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还停留在初始建设阶段。如常德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被誉为“长沙的后花园,张家界的姐妹花”,常德职院的旅游英语、酒店管理等专业与常德市共和大酒店、桃花源景区等都单独签订了定单培养与就业协议,但与地方旅游协会间缺少合作,并且各实训基地之间也很少有合作项目。
第三,校企合作没有适时结合本地经济的优势发展自己的企业和服务实体,形成服务地方特色的多渠道、多层次、结合自身优势的校企合作。据2009年常德市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重点建设的烟草、医药、机械、食品、纺织、纸业、铝材加工等行业的产值占到了全市GDP的80%以上。但在常德职院的25个专业中,护理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呈现一枝独秀的发展趋势,学生规模占全校生的30%以上,也是校企合作做得最好,最成功的专业,这种现象与学院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显得不协调。
三、实施校企合作本土化的应对策略
1.专业发展方向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应体现其专业特色、办学特色和区域特色。本土化特色反映在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合的层面,也反映在办学模式、服务对象与性质等方面,不仅要校企合作,而且要探讨怎样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直接或间接融入企业的经营与建设之中,职业教育获得企业的认可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常德承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辐射,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构建的湘西北中心城市,担负带动整个湘西北地区发展的重任,在对接“长株潭两型社会”规划纲要上,市政府提出了重点发展医药、机械、烟草、食品、纺织、纸业、旅游、铝材加工等行业。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常德职院应对原有25个专业进行优化重组,调整专业建设规划,重点打造制造、生化与药品、农林牧渔、旅游等专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要,对接区域经济支柱产业。
2.全面加强同地方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行业特色
常德职院一直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术人才的基地。因此,学院应与常德的医药、机械、烟草、食品、纺织、纸业、旅游、铝材加工等企业的对口需求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紧密合作。积极争取重点企业对学院的教学、实验设备等的支持,并策划建设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项目;建立双方合作的长效机制,推进校企合作项目对接,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发挥职业教育为社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加大学院科技服务区域经济的特色,积极推广农业、机械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动学院整体科研水平的发展,提高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扩大学院在地方企业间的影响。
3.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第一,制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制定校企合作工作计划,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在与企业充分研讨、论证的基础上,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开放办学。部分专业应改变“2+1”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灵活机动的顶岗实习安排,做到顶岗实习“可控、有效、双赢”的效果。
第二,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大力开展“双证书”教育,学校各专业与企业专家共同组建工学结合课程建设项目组,聘请企业实践专家全面参与课程建设工作,将职业资格认证、职业规划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工学结合配套教材等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课程标准,实现课程教学设计与专业职业岗位、岗位群、技术领域任职的深度融合。
第三,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院各专业应把握专业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已建成校外实训基地的维护、升级与管理。不断完善校外生产性顶岗实习的管理与监控体系,切实保证在企业内进行的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
4.加强社会培训服务工作
常德职院高度重视对外培训工作,2008年牵头成立了常德职业培训教育集团,包含国家建造师培训基地、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市农民教育培训基地、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省移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省“雨露计划”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基地等,至2010年底为常德市及周边地区培训学员14000多人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学校还应进一步拓宽社会、企业培训服务渠道,开辟新的培训市场,增加培训项目,不断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力度。例如在各单位的培训示范任务指标中,提高对企业人员培训的比重。确立种植、机械制造、生化制约、农产品加工等本地重点行业培训基地的地位,争取尽快实现与重点企业共建培训基地的目标,不断增加社会或行业企业培训中心、技能鉴定站(点)的数目,增加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扩展职业技能培训资质。通过完善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管理制度,协调各系部的教学资源,强化过程监控,建立奖励机制,从而搭建起学院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的平台,不断提高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丁金昌.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校层面的思考及示范院校建设的实践[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2]彭万勇.重庆构建区域经济产学研“一体化”论略[J].重庆教育,2009,22(4).
校外培训发展趋势范文3
关键词: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正向着国际化深层次的方向发展。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未达到相关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国家化发展。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达到国际化水平做出贡献。
1.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必备素质
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胜任这项重要的工作。具体来说,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具备的素质包括以下几点。
(1)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外事工作是高校对外的形象窗口,要求外事工作人员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能够始终坚持党的原则与立场。高校外事工作人员需要坚持党的思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具备爱国主义精神,还应该学会的方法论与世界观,正确分析外事工作,同时在外事工作中坚持平等对话、优势互补的共赢原则,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做出贡献。
(2)优质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外事工作既要严肃,又要友善,不仅需要掌握交往的原则性,同时也不能失去礼节。高校外事工作中的学术交流、外宾接待、国际会议等,都需要双方的深入交流与沟通。而外事工作人员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需要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考虑周密,做到统筹兼顾。另外,外事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相关活动的流程,以便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调配,保证外事活动顺利进行。
(3)专业的外事交往素质。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相关人员至少能够掌握一门流利的外语,才能在外事活动中做到统筹兼顾,才能应付外事活动中的各项交流与沟通工作。同时,外事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涉外的社会、人文、心理等环境进行了解,同时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尊重外宾与国人之间的文化差异。
2.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亟需向着更深次的国际化方向发展。在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带动下,高等教育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具体体现在专业化水平、服务意识以及国际化观念等几个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外事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对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造成影响。基于此,学校必须加强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提高外事服务质量,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3.实现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1)加强高校外事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高校管理层应该加强对外事工作人员思想教育的重视,通过一系列的外事政策以及思政教育活动,提高外事工作人员的纪律性、政治敏锐性、政策执行力等,同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其对高校外事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树立优质服务的意识,激发工作积极性。
(2)加强高校外事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培养。在社会科技快速发展过程中,知识信息更新速度变快。高校外事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等,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外事管理单位需要对外事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通过外派交流、专家讲座等方式,安排外事工作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可以将出国参加重大会议的工作当做奖励,鼓励外事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充电”。
4.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外事工作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大业,是我国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现阶段,我国高校外事工作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外事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自我学习,提高国际化服务意识,提高外事工作业务能力,以便应对各种外事工作情况,为高校外事工作出谋划策,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叶师玉.浅谈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J].青年与社会(上),2013 (12):176.
校外培训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金融专业;校企合作;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38-03
一、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背景及意义
(一)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的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性质的高等教育,按照职业需求组织和实施教育,注重实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类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技能性和实用性等岗位特性。基于高职教育的这一特性,2010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推动校企联合办学、实行校企合作是我国今后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他强调校企合作体现了教育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这充分表明,校企合作在我国高职教育中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有效方式,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和社会企业实现共同发展的有利方法。具体到高职金融专业而言,该专业主要面向金融行业一线岗位,培养客户服务类及业务操作类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金融专业必须要紧紧把握金融行业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及其对高职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特性,培养的人才才能“适销对路”。
(二)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的意义
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对学校来说,有利于促进办学理念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高校密切与社会和金融企业的联系,增强办学实力,打造专业品牌美誉度;有利于高校扩大社会影响,巩固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学校会得到充分稳定的教学实习条件和科研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水平。对学生来说,则可以提前接触社会,认知企业的划分及岗位职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掌握专业的实际操作技能,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及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对金融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和高校合作的方式,在高校推广企业的文化品位和企业的知名度以及利用学生在高校中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面向高校学生的金融产品;企业可以更高效、低成本地选择它所需要的员工,保障企业经营不因人才质量的因素而影响正常经营;获得高校的人才、技术、科研、培训等多方面的支持,有利于解决企业管理、金融产品营销、员工培训等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的实现路径
(一)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要建立由专业教师、校外专家与行业企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座谈会,与行业专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专业论证会等形式,形成专业调研报告,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精准定位,形成专业培养目标。根据金融市场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并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此可以更加凸显专业特色,更好适应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使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吻合。如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邮政金融方向)专业就成立了由中国工商银行绍兴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绍兴分行、绍兴文理学院金融专家及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科研处等领导与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该专业的招生,培养、实训、就业等环节全程进行合作指导。
(二)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建立紧贴金融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的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模块课程、职业通用能力模块课程和职业专门能力模块课程三部分组成。基本素质模块课程是对学生文化、心理健康、职业道德、身体素质等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职业通用能力模块课程涉及到金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训,培养学生掌握从事金融职业的专业能力。职业专门能力模块课程是针对从事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等)某一具体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要求设置的课程,关键是培养学生具体的职业岗位能力。考虑到将来学生的就业面,高职金融专业教育必须是面对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行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课程设置也要面向多个行业发展的要求。
2.校企合作建立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可以与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金融企业专家及行业专家合作完成核心课程建设任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职业岗位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环境、情境、场景,确定课程资源建设任务,解构与重构课程资源;根据行业与专业的特点,共同编写适应金融职业教育的特色教材。
3.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高技能人才的核心能力是技能,因此高职院校还应狠抓实践教学,加强校企融合式实训基地建设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物质保证,同时还应建立并完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高职学院应深入金融企业调研企业业务开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聘请金融企业专家作为顾问,在校内建设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实训室、银行信贷业务实训室、证券业务实训室、电算化会计实训室等实训设施,配置与工作场所业务场景高度仿真的教学环境,使用与实际工作相同的软件,按照工作流程来组织教学。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建设能够开展真实金融业务的项目中心,把金融企业真实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引进学校,并以项目为导向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2)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思维,高职学院应充分利用企业技术环境优势和实践经验优势,主动联系金融企业,稳定、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具体可采用以下几方面的合作方式:与企业共同制定校外实训内容和方式,并共同实施;根据不同金融企业实训现场的具体制度和服务流程,编制出有针对性的实训教材;注重企业文化的养成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评定实训成绩时,引入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机制。
校企之间的双赢合作,可以使学生在毕业前就得到了一般只有毕业后才能得到的“岗位化”的实践锻炼,使学生处于预就业状态。事实证明,很多学生,就是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中认识了企业、培养了技能,也得到了企业的了解与认可,毕业后就在企业直接就业。
(3)“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推进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还必须拥有一支“双师素质”教师队伍。要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学院应改变唯学历是从的招聘教师观念,从金融企业引进业务骨干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件并形成制度,将专业教师定期派往金融行业进行学习和锻炼。从招聘和培养两个途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关注点的变化,制定培训内容,坚持在职培训为主,脱产培训为辅的原则,加大培训力度;建立教师顶岗实践机制,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多深入金融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挂职顶岗等方式,定期派专职教师到金融机构第一线了解行业与岗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金融企业专家合作研究“横向课题”“项目开发”等活动,促进理论教师得到实践锻炼,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同时金融企业也能从“横向课题”或项目开发中收益。二是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制,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而且熟习本金融行业、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专业可以针对这些行业企业兼职人员,开设讲座类课程或实训课程,并在教学时间上灵活机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兼职教师作用。否则时间上的冲突与内容的不适合,许多兼职教师将无法承担相关教学任务。
(三)校企合作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评价、考核体系
建立紧贴金融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就是为满足金融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学生毕业后无需培训即可上岗作业。故此,评价体系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参考金融企业的岗位标量化指标标准建立教学评价、考核体系。
1.要打破以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建立以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为主要指标的专业课程评价方法。要研究制订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建立分模块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每个课程模块既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及学习态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课程论文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第一课堂考核与第二课堂考核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2.据调研,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在金融企业主要从事的是操作岗位类和销售、服务类岗位人才。故此,在学校课程考核体系中,可以根据金融企业对该类岗位的标准要求,量化融入考核体系,以实现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的深度融合。
高职金融专业,培养的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一线岗位专业人才。所以,必须要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共同教书育人。与尽可能多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加强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等,参考金融企业的业务考核机制改进并完善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实行开放式办学。
参考文献:
[1]刘祥伟.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2]张存萍.高职教育证券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想[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3]张春生.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探索[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4]彭建华.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1(11).
[5]党文.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
[6]古洁.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优化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8).
校外培训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民办高校 专业建设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67-02
民办高校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准确定位,走内涵、特色、科学发展的路子,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了引导民办高校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现结合本人近年来在民办高校的工作实践进行探讨。
一 民办高校专业建设的目标
1.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建立高校学生培养和市场需求直接联系的有效途径,让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牢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富有特色的实践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构建素质与能力并举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资源建设
首先,加强核心专业课程建设,再通过核心课程建设带动和推进课程群的建设,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课程体系的动态建设,不断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来调整课程体系。
3.建设教学、科研、行业能力协调发展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
对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内鼓励中青年教师继续学习深造,逐步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员结构均比较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精干、高效、创新、敬业的“双师型”师资团队。
4.建立递进式、不间断、层次化的专业人才创新实践体系
构建人才培养的校内创新实践体系和校外实践创新体系建设。校内创新实践体系支持课程实验、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校外创新实践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能支持多层次的产、学、研活动。通过有效地创新实践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5.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
积极探索具有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能融课堂教学、课程实验、校内实践与社会实践的“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新模式。以教学模式的创新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系列教学研究活动带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 民办高校专业建设的方案
1.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对社会和行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调整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架构。在广泛征求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体系、实践创新体系的构建,聘请行业专家、专业人士、专业骨干教师、学校相关领导等人员成立专业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2.构建素质与能力并举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资源建设
第一,在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设计课程体系。对专业人才的目标工作岗位群进行分类,并详细分析工作岗位群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明确从业人员的核心能力。
第二,构建民办特色精品课程群。首先,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其次,带动课程群中其他课程的建设,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内容建设、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和机制建设;再次,构建起具有民办特色、符合课程体系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精品课程群。
第三,加强教材建设,在教材建设上突出实用性与适用性。要选择适应课程体系以及对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教材,并根据行业发展,及时更新教材。
第四,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和优化。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科目、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等方面的调整,以保障课程体系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第五,建设并完善优质课程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包括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教学进程、实验教学、在线交流、电子课件等,旨在拓展师生交流平台,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建设教学、科研、行业能力协调发展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
第一,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引进有较强科研能力、有较强实验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同时把校外专家和行业翘楚以兼职教师的形式引入到教学活动和专业建设之中,使专业特色建设紧密依托行业实践。
第二,加大专任教师培养力度。鼓励教师考取专业资格证书,通过参加省内、外师资培训基地的培训等方式进行继续教育。签订“传帮带”协议,定期开展行家指导和讲座,加强专任教师的科研能力。
第三,建立教育界与职业界的联系与交流机制。一方面聘请实践能力娴熟的企业技术骨干,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并通过“师徒传帮带”的形式培养专业实习指导老师。鼓励教师到实践中去增加阅历和实践知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加快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结合重点专业和骨干专业建设,遴选和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骨干教师,设立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奖励专项经费,制定和完善考核管理办法。
4.专业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第一,在现行校级、院级、系级(专业)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管理及考核制度,加强基层管理。
第二,保障制度的实施,及时对现行制度的执行进行总结。对制定的各项制度应保障其顺利实施,对现有的和新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的运行进行总结,及时了解制度实施的效果,以便及时更新完善。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高度重视、重点扶持专业建设工作,在切实做好专业建设规划、科学评估和理性自查的基础上,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适时调整专业建设方案,大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了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上便是我校专业建设实践经验的简要阐释,希望对同类院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康、熊璐.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内江科技,2010(1)
校外培训发展趋势范文6
专业是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架构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学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载体和平台[1]。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辛创业,奠定了“工科立校、科技引领”的办学传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以“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为主干专业的格局。其中,“安全防范技术”专业是为适应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提升学院发展核心竞争力而设置的。在“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设置和建设实践中,学校提出建“大安防技术”专业群的理念,全力打造“大安防技术”专业生态链,直接对接安防技术产业链,培养安防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
一、背景与理念
(一)安防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日益凸显,城市安防管理面临的任务愈发繁重和复杂。然而,我国的城市安防管理大多数仍停留在以人防为主的基础上。《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dylw.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服务,欢迎光临]2011-2013年行动计划》提出,要着力构建国际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创新活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和可信可靠的区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其中,“平安城市”被列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头戏。“平安城市”的主体是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实现指挥统一、反应及时、作战有效,加强城市安全防范能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上海有资质的544家安防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仅占16.5%,比例很低;而在从事安全防范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的庞大从业人员队伍中,技术人员所占比例更是不足5%,致使安防系统建立后,常常出现运行不正常,设备成为摆设,无法得到及时维护、更新等问题。
(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要求专业集群式发展
先进的安全防范技术已完全改变传统的方式,大量利用和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几乎所有高端技术都在安防系统中得到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安防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化、社会化、系统化和覆盖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技术上高清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特征,越来越显示出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发展趋势。安防产品绝大部分是电子产品,集信号采集、信号处理、智能化软件嵌入、硬件和软件结合为一体,必须由应用电子技术来支撑;安防系统组建时,信息传输涉及光纤通信、数字通信、数据编解码、压缩与解压缩等,必须由通信技术来支撑;安防系统组网时,组网架构、数据库建立、数据存储、系统管理软件、人机界面菜单、远程监控等,必须由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支撑;安防系统信息安全,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权限设置与加密等,必须由信息安全技术来支撑;安防工程建设中,工程设计、设备选型、设备组装、设备检测、工程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工程项目管理与验收等必须由安防技术来支撑。这种技术之间的交融必然强调专业之间的融合,需要建设“大安防技术”专业群。
(三)对接产业动态变化打造专业生态链
专业生态链是指某一学校的专业集群内各专业之间,根据产业链中的上下游关系和价值交换机制而建立的良性互动、链条式的关系。专业生态链对接产业链是指学校紧扣某一行业产业链,以某个品牌专业为核心由若干个专业为支撑组成的专业集群,对接该产业链分工的相关环节。其实质是各专业根据行业产业链中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关系所建立的动态响应机制,最终形成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的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可分为单个专业与单个产业的“单体对接”,专业群与课程群、课程群与人才规格的“群集式对接”,以及专业链与产业链全面对接的“链式对接”[2]。专业生态链对接行业产业链属于“链式对接”,其特点和优势为:一是改变传统专业设置中结构松散、资源分散弊端;二是建立对接产业动态变化的专业响应机制;三是可以实现专业集群的不断优化和良性循环;四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面向。可见,“大安防技术”特色专业群的建设,必须与产业链对接。
二、专业生态链的内涵建设
(一)构建专业生态链的共享融通平台
按照专业生态链与行业产业链对接的内涵要求,以产业的口径整合“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防范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5个专业资源,使形成的专业生态链能够完整覆盖安防产业中的产品制造、工程安装、运行管理三大主要产业环节。其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主要支撑和服务产业链中的产品制造和检测环节;“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支撑和服务产业链中的安防系统集成环节;“安全防范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主要支撑和服务产业链中的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等环节。
在专业生态链中,“安全防范技术”专业是核心,另外4个专业形成强大的支撑。这种设置既充分发挥“通信技术”等传统专业对新型专业“安全防范技术”的技术支撑,使其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同时,通过新专业的建设,激活传统专业,为传统专业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增长点。
在专业生态链中,建立了专业之间的融通纽带,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包括公共实训、骨干师资、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等平台。其中,建设一个对应岗位群核心能力、应用面广、实践性强的核心课程共享平台(含实训科目)是最重要的内容,包括由《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感测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dylw.NEt)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服务,欢迎光临]微处理器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监控技术》《安防系统工程》 《安防工程CAD技术》《智能识别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专业群核心课程组成的课程融通平台,为专业生态链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二)按照专业生态链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生态链对接行业产业链的目标,“大安防技术”专业群开展一系列改革,创新实践“校政行研企”合作育人模式。校政合作——聘请上海市公安局技防办主任担任校外专业主任;在市公安局领导下开发技防安装维护和设计评估师职业资格标准。校行合作——聘请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理事长担任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聘请协会中的高级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逐步形成行业引导的专业建设机制。校研合作——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合作建设安防产品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和设计评估师、信息安全师两个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中心。校企合作——学院与大型跨国企业、全球500强英格索兰安防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探索国际化的校企合作:成立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英格索兰安防技术学院分院,以此为平台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入符合国际标准的课程、职业培训项目和行业资格认证;在校内建立“校中厂”,将企业部分项目的研发和生产环节引入学校;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企业参与学院技防实战应用平台、安防产品展示中心和技术资料信息中心以及实训室建设。同时,与行业内知名大型企业合作,在校内开设定向班,在校外办“厂中校”、共建实训基地,做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理实一体、工学结合。
(三)专业生态链的实体建设与功能体现
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教育要与产业实际岗位要求实现无缝对接。实现专业生态链对接行业产业链必须通过一个个实体来实现其功能。根据这样的理念,“大安防技术”专业生态链建设落实在已规划建设的安防技术教育研发中心,包括“一厂五中心”六大实体,能够实现专业生态链对接安防产业链的六大功能。六大实体是:形成“校中厂”格局,建成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和设计评估师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中心,信息安全师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中心,安防产品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安防产品展示中心,技术资料信息中心。六大功能是:教学实训一体功能,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的项目导向功能,安防产品检测技术研究功能,实训环境工厂化功能,安防行业职业培训和鉴定功能,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功能。规划的实施已见成效,开展社会服务、技术培训的功能体现尤为明显,参与每年上海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国际博览会和F1中国大奖赛等重大活动的安保活动;近两年来与政府部门、行业合作开展各类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与资格鉴定5千余人次,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