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学情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的学情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的学情分析

高中语文的学情分析范文1

【关键词】情感教育 高中语文 重要性

情感教育作为现代化教学标准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以人为本”科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性格特征、情感态度,主张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实施和开展情感教育,对丰富学生情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情感教育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能够培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使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满足学生情感心理的需要。

一、有利于营造情感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构建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情感教育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优化情感教育,实施和开展情感教学,能够构建良好的教学气氛,创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比如说,开展和实施情感教育,教师身体力行,为了更好地展示文本教材所蕴藏的情感、思想,老师往往会采用形象的肢体语言、丰富的面目表情,使用富有激情而饱满的教学语言,或者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集声音、图片、文字和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优势,多角度地刺激学生视听感官,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形成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氛围。

二、有利于拉近学生的情感距离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普及,要求构建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教学的需要。情感教育是创建良好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的有效手段。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深情饱满、声情并茂地开展课堂教学,将自身的情感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表达自身的观点,或者联系自身在实际生活中的经历,将自己的故事、情感讲授给学生听,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师的了解,消除师生之间的代沟。情感教育以情感交流为核心主体,开展情感教育,强化老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沟通的互动,能够增强教师的亲切感,打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对构建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有着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有利于满足学生情感心理需要

情感教育是满足学生情感需要的主要渠道。语文教学情意绵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实施和开展情感教学,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能够满足学生情感需要,帮助学生感悟生活、品味人生、领悟生命真谛,有利于愉悦学生性情,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比如说,学习《背影》,引领学生感受深厚的父子之情;学习《我与地坛》,体会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的情谊;在《我愿意的激流》里领悟无私的恋情;从《雨霖铃》 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绪;又在《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文本内在的情感思想,优化教学方法,用多姿多彩的情感元素,填补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满足学生情感的心理需要。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高中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相比,除基本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之外,还需要将语文教学拓展到文学艺术领域,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发现美、分析美、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情趣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和开展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标准。比如说,在《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教学中,教师挖掘词中作者所蕴藏的情感思想,以情感教学为线索,向学生讲述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以及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以此提高学生对爱国热情、爱国节操的标准,使学生深刻领会爱国情感的豪情美。又比如说,在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教学中,通过学习诗文的情感思想,了解作者怡然自得、苦中作乐的旷达情感,加深学生对宁静美、田园美的认识。因此,借助于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情感美丑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结语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情感教育实施和开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将情感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来,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语文课程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情感能力的重要举措。我国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篇章都是灿烂的文化遗产,是经过我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所洗礼和验证的,具有情感饱满、内容丰富、语言精美等特点。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情感教育,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领略作者笔下的情感世界、情感生活,吸取教材文本中优秀的情感元素,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向往,使其更好地投入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以语文课程教学为载体,借助于语文学科,有利于落实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韦小璇.浅谈高中语文情感教育[J].群文天地,2012(14):174.

高中语文的学情分析范文2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学情分析:

经过高一上学期的磨合,学生基本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大多数同学摆脱了初中时段机械地、死记硬背地学习语文的思维定势,大体上能感觉到高中语文学习与以往有所不同,懂得了主动学习、主动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最起码有了这种认识、这种欲望了。

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中,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从不知考什么中反映出不知学什么,很迷茫。到期末考试时,大多数同学知道高中语文学什么,以及怎么学了。当然,迷惘的同学也还有不少。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激发和引导他们学习语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和必修4两本书的内容。

必修3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感受与共鸣(唐宋诗),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口语交际专题为议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字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红楼梦》和《高老头》。

必修4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四个单元分别是:性格与冲突(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表达交际”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口语交际专题为辩论。

“树立探究”设计的专题为: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介绍莎士比亚戏剧和朱光潜的《谈美》。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拟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3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后完成必修4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1——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

教学中要求做到:

1、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力求获得的教学效果。

2、认真钻研、领会新教材和新大纲,提高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

3、本学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两部书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与提高。

4、本学期在写作上,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先了解议论文文本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议论说理的兴趣和能力,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学情分析,面对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的现状,认识并了解新的学生,尽快熟悉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学法设计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讲究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类、梳理。

4、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解疑答难,加强辅导,补学补差。

5、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在集体备课和教学中,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中心,在作文备课和训练中做到系列性、科学性、实效性。

六、教科研设想:

1、充分认识到教科研工作在实施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性。

2、认真学习、钻研新课程理论,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群体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高一年级组各位语文同仁的语文教学水平和能力。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笔记本电脑在备课、教学、辅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课外认真学习有关语文教学的杂志,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广泛吸收,不断充电,以期高屋建瓴地实施教学。

总之,不能做经验型语文教师,而要做科研型语文教师。

七、教辅用书及参考资料:

高中语文的学情分析范文3

一、自主学习背景的创建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并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放任,恰到好处的引导依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为了让学生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到自主学习的良好状态,高中语文教学应当首先明确这一点,并以此理论做好背景创建工作,让学生在和目标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学习环境里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如在讲到韩愈所创作的《师说》一文的时候,教师便需要提供相应的背景,使学生了解到韩愈创作此文的动机。背景提示可以采取以他山之石攻此山之玉的办法,向大家展示同时代另一位文人柳宗元所创作的《答韦中丞论师道书》。在这篇文章里,柳宗元指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韩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明确提示大家,韩愈在创作这篇文章的时候,可谓是用心良苦的,具有非常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和匡救流俗的正气。

二、自主学习动机和任务的把握

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任务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大体说来,动机会影响任务的安排,而任务完成的过程,又会对动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教师亦应从两个角度考虑该问题。1.学习动机的把握首先是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动机。既然我们关注到自主学习手段的应用,就一定要注意到学生对于此种学习手段的认可程度,即学习欲望的强弱,若是没能注意到这一点,则自主学习指导将会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无法保证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全面进步。我们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出现的《采薇》一诗为例,对该问题加以说明。为了让学生以更强的自主学习动机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教师应当使之对先秦古歌有必要的了解,为此,向大家展示先秦时期的地图,以及玁狁入侵中原的历史资料图片都是比较可取的办法。当时,玁狁是一个民风剽悍的民族,他们往往利用南下侵扰的办法,给周天子的政权带来生存危机,所以周天子动员民众一致对外,保护国家安全。戍卒响应天子号召,从家乡出发远赴前线,进行一场利于国家和民族的正义之战,因此,这首诗中虽然有些悲愤不平之气,但不平情感针对的对象并不是天子,它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怨诗。借助这种材料提供的办法,学生能够较容易理解戍卒之所以如此说、如此想的原因,理解他们对战争是什么态度,对和平是如何希冀,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将变得更加明确。其次,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处在更为友善的情境氛围里面时,则原本具有的心理习惯将和学习动机保持一致,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点挖掘出来。在学习到《采薇》一诗时,它里面所牵涉到的各种表现手段,在其背后都是受特殊语言思维所支配的,若是认真研究,实际上趣味性非常强,像如何对比兴手法进行灵活运用、如何把握重章叠句的策略等。正是这种近于无意识的又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创作思维,才使文章展现出了自然娴熟的技巧,教师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点挖掘出来,可谓是动机强化的一种必要方法。2.学习任务的安排我们既然关注自主学习指导的问题,便需要使学生在强烈动机的基础上,得到相应任务的鞭策,以此保证学生有快步前进的动力。再者,以任务为基本出发点和目标导向的做法,对于自主学习而言,也是契合先进教育理念的。也就是说,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即背景的安排、动机的强化之后,必须有适时的任务安排。像在学习《采薇》一诗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出两个任务型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采薇》一诗中,有哪些词汇、句子能够表达出远戍之人的心理活动?第二个问题是:本诗开头所写的“采薇”和诗歌主题有什么关联?可以说,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主动走近知识的过程,并非机械地接受知识,因此在利用目标问题时,提供学习任务的做法,会让学生更加顺畅地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当然,教师亦应注意到,语文学科的情感发散特点比较突出,所以还需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同步得到相应的补充材料,以便情感得到更进一步的激发,确保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完成环节能够专心应对。在选择拓展性补充材料时,教师应当考虑到以下几点。第一点是材料信息细节应当尽可能丰富,且与目标任务充分相关,像在完成“本诗开头所写的‘采薇’,和诗歌主题有什么关联”这个任务时,若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同属于《诗经》之中的其他作品的相关表现手法,则学生便可以在发散性思维的带动下,很快得到合理的推论。第二点是应当尽可能做到让补充材料完整且简洁,现今的高中语文课堂时数并不是很充足,精简的补充材料对学生才是适合的。第三点是要保证材料不能过难、也不能失之于简单。

三、自主学习基础和思路的关注

学生在进行语文学科知识的自主学习时,所需要面对的内容总结起来无非是两项:其一是字音词义等基础,其二是文章创作的思路。此外诸如技巧、情感、价值观等的学习,则多数可以附着于上述两项内容之中。1.基础关注在基础内容方面,高中语文教材所展现出来的东西往往具有很大难度,所以,如果让学生达到良好的自主学习效果,教师便理应给予语言基础障碍扫除的相应指导,让学生得以发挥出自主学习的优势。但由于目标内容本身较为繁琐,全部让学生自学此部分内容并不十分恰当,有的需要教师的前期提示,有的需要教师的后期总结,特别是要重点关注那些学生难以靠自身实力独立解决的术语定义及词义拓展等难点基础知识。也就是说,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研究性学习,如果可以合理融入教师的提示或者总结,则将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生动,同时又保有一定的研究严谨性。2.思维清理我们在上高中语文课时,利用自主学习指导的策略,其中一个主要目标在于学生得到知识的无形熏陶,而另一个目标则在于确保学生在能力方面有更大的进步可能性,尤其是思维水平的全面提升。所以,教师要基于目标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机会在内容面前,利用自主学习的契机,自觉理清自身思路。像在接触到韩愈的《师说》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便应当明确本文在论述“师道”这个论题时的思路特点,并使之为自身思维发展服务。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此一任务,教师可以提前对板书加以精心设计,把全篇文章的论证要点罗列出来。学生则可在此基础上,做出更加精细的研究和筛选,由粗到精,科学感悟本文行文思路,特别是自觉分析韩愈在文中所指出的几种师道形式,像李蟠型、百工型、孔子型等。

四、自主学习的稳步提升

高中语文的学情分析范文4

一、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巧妙的开始,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的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因此,教师一上课,不仅要有风趣的语言而且要有饱满的激情,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感情,时刻保持愉快的心境,一走进教室就要进入角色,情绪饱满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济南的冬天》的导人:同学们,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诗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她的春天尤其美丽:十里长堤,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着名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真正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们着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在充分调动学生情绪之后,昂扬的激情就会在师生之间顿时弥漫开来。

二、创新教学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师业务素质的标准。传统的一根粉笔,三寸讲台,一本书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广大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多媒体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融为一体,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书本知识鲜活起来,更加生动和形象。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知,提高了感性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背景和表达的中心思想。

多媒体弥补了教学手段的单一化,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密度,最大限度发挥了时间效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形成。多媒体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手段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表达工具,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表现了丰富的内涵和主体感受,是一门立体教学艺术,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三、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

高中语文的学情分析范文5

一、深度挖掘主题意蕴

深度探究文本的主题和意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文章挖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小说,需要从核心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以及的作者经历、创作动机、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等多方面综合梳理,深入把握文本的主旨;如果是短篇小说,通常不必作时代背景的联系,但要在拓展延伸上深入勘探,层层递进地触碰到小说的最深处;如果是散文,还能从更多的角度和层面上进行发掘,如文中形象、散文的特点、是非观念、民族心理、人文精神等等。总之,主旨的深度挖掘首先要求教师能够走在前面,以此为根据,为学生做好在浅阅读基础上的引导和护航。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老画家贝尔曼,为激发生病的琼珊的生命意识,半夜冒着风雨在琼珊窗外的常春藤上,画上了一片永不掉落的叶子。在浅层次的阅读下,高一学生都能够读懂小说中贝尔曼舍己为人的精神,但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较少,加之快餐式阅读方式的影响,通常不能也不会总结出更深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在讲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从“浩瀚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众多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形象”入手,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过的作品中令人难忘的形象,借指本文也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做好深度阅读的心理准备;然后让他们理清小说脉络,找出文章线索,在大部分学生完成后,再简单概括。

以上两个步骤都是为深度挖掘文本主题打基础的,真正的教学重点在第三步――文本研习。这一部分,可以在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之后,提出几个关键的问题作引导:1.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2.从直接描写之处分析贝尔曼的形象。3.小说的在什么地方?4.为什么说这最后一片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至此,学生便能够深化自己对小说的最初阅读,明白贝尔曼更全面的品质:富有同情心、善良、关心他人,挖掘出了穷人之间相濡以沫的情分和小人物的心灵之美。至此,教师再趁胜追击,提出质疑:有人认为贝尔曼牺牲自己的生命成全他人并不是最佳的方法,那么当一个人的生命处于绝境中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对待?举一个顽强与疾病作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的例子,分析主人公成功的正面和负面因素。然后请学生回顾自己曾经遭遇的挫折甚至不幸,列举其中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得出最后结论:我们应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一旦遭遇逆境要勇于自救。

二、 全心投入情感体验

情感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的情感较之常人更为丰富,因此在他们作品的字里行间,常孕育着厚重的情感。与此相似的是,高中生的情感也十分丰富,在这一年龄段因情感喷涌而写诗闻名的人不少,如纳兰性德、舒婷、顾城、海子等,所以有人说:“每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都是诗人。”然而两者之间的情感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都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因此,如何利用文本带领年轻的情感走向深沉和醇厚,让学子们尽早理解和体验他们成长之后也会亲历的感情,这需要语文教师作适时的点拨和推动。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太多可以借助的课文,必修一第一专题中的“吟诵青春”,第三专题中的“漂泊的旅人”,必修二第四专题中的“一花一世界”等都有这样的作品。其中必修一中的《我心归去》,属于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的“漂泊的旅人”,这个版块表达的都是人与故乡的关系,而本文作为韩少功《访法散记》之一,正体现了旅人对故乡的特殊情感。而高一学生大多没有离别家乡,即使有,他们也没有如此深厚的人文内涵,因此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其中的深情,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讲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基于情感体验的品读赏析和讨论上。首先以费翔的一曲《故乡的云》作情境导入,然后让学生带着歌曲的情感余韵,自主朗读课文,表达自己获得的直接感受,提出基本见解,经过整体感知后,再要求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两个要点上:一是作者对异乡和故乡的不同情状描写和因此产生的不同感受;二是找出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并表达出自己所感受到的作者心目中“故乡”一词的人文内涵。或许这样的跨度有点大,学生感受到了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在其间加进一个环节,让学生标识出自认为最能触动心灵的四句话,用自己最能融入情感的方式,借助知识的积累和亲身经历感受这几句话,并将这种感受在小组内交流。这样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有了一个很大跨度的提高。最后再以“家”作话题作文,让学生将自己获得的新体验结合实际进行反馈,达到巩固和提升。

三、纵深审视艺术形式

艺术形式是一切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再深刻的思想,再丰富的情感,没有恰当得体的介质表达出来,人们就永远无法准确得知作者的内心世界;反之,人们想要了解作者的完整内心世界,也必须深度审视作品的形式。

在高中课本中,美的表达比比皆是:《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中的意象美,《劝学》中的形象设喻,《江南的冬景》中避实就虚的写法,《景泰蓝的制作》中有条不紊的说明方法和详略得当的材料安排等等。如果说这些还只是表面的写作形式,那么紧扣主题的精确表达,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表里如一的贴切。如果教师在讲《逍遥游》时,能引导学生品味到庄子为塑造一个“逍遥”的理想境界,而使用了奇特的想象与华丽的夸张等手法,为说明“有所待”而编写寓言故事等等,这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会令学生心中产生震撼之感。

高中语文的学情分析范文6

【关键词】高职语文;语文阅读;个性化阅读

一、高职语文阅读实行个性化教学的意义

1.学情分析

高职学生群体的显著特点是,其年龄与高中生相仿,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同时,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大学生校园生活非常接近,但是高职学生的社会认知不足,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职学校面对的现实是,经过短暂的学校学习生活就要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职业技术的优秀程度无法弥补人文素养的缺失。语文阅读能够有效地对此进行补充。因此,高职院校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高职学生群体的另一个特点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大。这里的差异性既包括学生性格上的差别,也包括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差别。个性化语文阅读教学恰好可以解决这一差异性带来的问题。因此,高职语文阅读实行个性化教学对于整体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利于社会认知的成熟。

2.教法分析

高职语文教学的课时较少,这是由高职教育的总教学目标决定的。高职教育以培养具有专业职业技术的人才为教学目标,而语文学科的专业性特点并不突出。如何短时高效地提高学生整体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在没有充足课时的保障下,个性化语文阅读是行之有效的授课模式。

总之,高职语文阅读实行个性化学校,符合学生的学龄特点和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工作的需要,符合高职语文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需要。以此,在高职院校实行语文阅读个性化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教师的教学成果以及学校的综合教育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语文阅读实行个性化教学的实践和反思

1.个性化阅读之阅读材料选择个性化

在个性化阅读应用到高职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其主要特点是实现了阅读材料选择的个性化。例如,部分阅读课安排在阅览室和图书馆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爱好,进行图书类别的甄选,然后进行定时的阅读。

阅读材料选择个性化的最大优点是提高了学生们阅读的兴趣和有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书籍,学生的被书中内容深深吸引,大幅度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质量。材料学生个性化的最大不足是老师很难再有限的时间中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查。对此,提出以下有利于个性化阅读有效进行的参考意见。第一,对于在阅览室和图书馆开展的个性化阅读课堂,设置相应的读后感作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下课即现阅读成果。第二,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学生依次限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并对自己所读的书籍进行推荐。第三,阅读的场所的选择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校外进行,例如省图书馆、市图书馆、知名书店或者临近高校图书馆。这样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对书籍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都非常有利。

2.个性化阅读之阅读心得表述个性化

高职语文教育的个性化阅读课堂上,有学生各抒己见的特征。例如,在教师进行的主题阅读课上,教师提供阅读材料,学生阅读后分享自己心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思想和观点进行适当的点评。

阅读心得表述个性化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够性,打开学生思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构建。此外,学生们的见解各不相同,常常出现思想的碰撞和辩论的交锋,这有于学生养成辩证看问题的思维习惯。阅读心得表述个性化的在课堂上呈现出的不足在于课时较短无法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另外,部分学生害怕观点错误而很少发言。对此,提出以下有利于个性化阅读有效进行的参考意见。第一,老师在选取阅读材料时,要考从阅读材料的信息量大小、与学生的相关程度以及材料体裁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建议选择短小精悍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论的材料,从而节省材料阅读时间,进而留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唇枪舌战,越辩越开心,充分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第二,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所了解,以便于学生课下对材料的背景进行研究,有利于学生课堂材料评论更具有针对性。第三,教师对于学生所表达的见解,要尽量给予肯定和表扬,避免批评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所以,教师要顺应学生的思想,找到学生的思想的出发点,对其特殊见解给予合理解释。

3.个性化阅读之阅读方式选择个性化

阅读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通过看书的方式的静态的阅读,通过看电影的方式的动态阅读,通过听材料的有声阅读等等。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可知,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个体获取信息的有效方式各不相同。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静态阅读、动态阅读捉着有声阅读),能够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有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方式个性化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其缺点是对学生阅读成果的考量难以进行。对此,提出以下有利于个性化阅读有效进行的参考意见。第一,要从静态阅读、动态阅读和有声阅读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素材以利于学生进行选择。第二,成立个性化阅读小组(静态阅读、动态阅读和有声阅读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心得的分享。此外,根据高职院校的性质与大学教学模式有相似之处,高职院校要考虑引进移动图书馆,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阅读的便利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累计时长,进而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教育成果。

三、结语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介于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高职语文阅读教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像高中语文教学一样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另一方面要像大学一样指导学生阅读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个性化阅读教学应用于高职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高职语文的教育功能,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基本功和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社会认知的完善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