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1
【关键词】石油工程;信息化;发展;原则;趋势
1.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现状
石油工程板块的经历多次专业化重组,而石油工程企业的信息化也经历多次飞速发展,信息化是推动各业务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步骤,大规模的信息化也标志着石油工程企业专业化企业走向现代化企业的建设征程,通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石油工程企业将整体转变发展方式,大力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走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为石油工程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商。
2.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在各企业总部的建设推动下,在信息化基础建设、生产运行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已经部分建设了相应的信息化应用,但由于其石油工程企业的主要业务仍是工程建设,随着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来的信息化不能很好满足满足工程建设的信息化要求,石油工程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工程,石油工程施工厂所多集中在沙漠或者交通极不发达区域,工程工程密集的技术需求、使得信息化在石油企业发展中面临一定的挑战。同时石油工程的信息化发展相对其它行业,即是挑战也是机遇,石油工程企业施工的厂所不固定,信息化基础建设需要多次投入,石油工程企业的密集技术需求对应着信息化深度发展需求,这些也是信息化能够在石油企业飞速发展的基础。着眼于石油工程企业未来发展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建设以生产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化运行保障体系势在必行。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全面的技术体系建设,牵涉到的业务面广泛、技术体系结构复杂。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体制下,由于信息和网络的开放性,石油工程企业的信息安全建设也受到一定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才能保障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转。
3.石油工程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原则
3.1石油工程企业发展建设定位
建立以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系统。完善信息化与工程企业中心业务的高度融合,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综合数据信息标准与规范,实现勘探开发数据信息采集、管理、应用与,为油田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及油田地质研究、采油工程提供结构化的应用数据元和录井基础地质研究成果提供综合性信息平台,全方位的体现信息化技术在石油工程企业中心业务上的服务水平、建立符合中石化油田勘探开实际的综合数据信息服务模式,扩大信息化在石油勘探生产中的服务领域。
3.2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导思想
石油工程细分企业众多,部分企业已经部分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化系统,包括初步的基础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相关规程的制定。但以往的信息化管理规程适合原有的管理体制,信息化系统适合原有的体制架构,基础建设进行基本的建设,配备了基础的硬件设备,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应该按照部门的要求,遵照“整体规划、业务驱动、结合已有成果、突出重点、边建设边应用”的指导方针。整体规划:各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建设统一考虑,各项建设内容遵循共同的规范、标准、体系、服务。业务驱动:围绕各石油工程企业的业务应用建设,为业务服务。结合已有成果:以原来信息化建设成果为基础,进行建设。突出重点:把握重点工程和重点应用,集中解决和实现。分步实施:按计划分阶段逐步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
3.3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总体目标
石油工程企业应该按照石油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原则,遵循“化是过程、统是原则、建是重点、用是目的”的工作要求,结合石油工程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
3.3.1资料数字化:各类数据信息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地采集传输入库,规范化、合理化管理,达到一次采集,多次共享目的;
3.3.2业务信息化:以最全面的数据信息,规范、统一、优化石油工程业务流程及业务管理和运行模式;
3.3.3科研生产协同化:利用数字化应用平台打破专业、部门之间界限,加强内部联系,协同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3.4现场可视化:通过自动化监控和视频实时传输,实现石油工程企业生产指挥的桌面化;
3.3.5管理决策科学化:为决策层提供及时、全面、准确而有效的信息,使决策者对需求做出迅速反应,科学决策。
3.4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发展理念,坚持集中统一管理,坚持持续投入机制,加快整体推进步伐,为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支撑。这一战略原则可归纳为三方面:
3.4.1坚持“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六统一原则,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
3.4.2坚持“成熟”和“兼容”的技术选择,确保系统的成功建设和应用。
3.4.3坚持“实用”和“高效”的建设标准,确保信息化的协同效益。
4.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4.1以大系统为基础推动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横向发展
以大系统(石油工程原始数据采集、工程综合信息平台、石油工程基础数据、工程成果数据库系统、工程全程可视化系统等)为基础推动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专业系统横向发展,如石油工程中的水平井地质导向可视化信息系统研发、实现与现场作业单位进行工程施工数据信息化共享服务(知识、视频及数据),建立协同智能的工程施工信息化视频系统及调度系统,以大系统为基础稳步推进信息化专业纵横向发展。即是完善信息化与石油工程中心业务的高度融合,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综合数据信息标准与规范,实现石油工程施工数据各专业信息采集、管理、应用与,为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管理、生产运营以及油田地质研究、钻井工程、测录井工程、试采气等工程作业提供结构化的应用数据元和综合性信息平台,全方位的体现信息化技术在石油勘探中心业务、核心业务上的服务水平、建立符合石油工程企业施工实际的综合数据信息横向服务模式,扩大信息化在工程施工生产中的服务领域。
4.2以数据库整合为核心推进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纵向发展
信息化纵向发展以各石油工程企业现有数据库资源为根本,经过历年的讯猛发展,石油工程企业沉积了大量的施工数据,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石油工程企业应不断加强公司跨专业数据库整合力度,提升现有数据库知识挖掘力度,工程数据体再集成再创新力度,在保证原来数据成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争取更多的信息科研项目,以工程施工相关数据库整合为核心推进石油工程信息化纵向发展,在企业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石油工程企业信息资源中心建设纵向发展主要是多元异构数据库整合、多专业、跨系统的整合,数据库的整合是核心,也是信息化纵向发展的必经之路。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随着石化总部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油田战略的提出,勘探开发领域逐步扩展,而各类开放或半开放的数据库系统是成果的集中体现,数字油田信息化发展必须是各类数据库整合的前提下进行。公司信息化纵向发展将以数据库整合为核心,加强数据整合创新力度,使得数据资源能变为信息化创新资源,通过数据纵向发展及挖掘,推动智能油田发展。
4.3以新市场、新方向为契机拓展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服务内涵
石油工程高端业务发展将以新市场、新方向为突破点,同时伴随着拓展信息化服务内涵,信息化也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尤其是新兴市场的发展,新市场的信息化起点特点往往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精、尖技术,只有牢牢把握工程施工市场方向,才能逐步掌握石油信息化高端业务核心技术,通过石油工程信息化高端服务能使信息化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例如工程工程中的钻井业务,现有高端业务主要是推进全新的可视化钻井、录井、导向系统研发,建立以生产综合信息平台以及生产运行管理与指挥平台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系统,加快以施工工程生产综合信息系统为基础石油的协同办公共享研究,建立信息化高速网络,使得生产信息系统到科研信息系统之间无缝连接。实现生产到科研的系统化信息服务体系,在生产综合系统后台研发上实现与其它石油工程核心信息系统对接,把综合信息系统的服务领域进行有效拓展,使得信息化技术真正服务于工程企业核心领域。
5.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企业管理;发展趋势;对策
1引言
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信息化是企业获取资源、管理财务的重要途径。企业致力于研究和建设会计信息化,从而便于掌握生产经营的相关信息,了解企业整体发展态势,及时发现管理方面的漏洞,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内部管理提供参考和方向,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将会计信息化应用于企业的日常运营中,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多益处。
2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1国际发展现状
由于经济水平的不同,会计信息化在西方国家的兴起和发展要早于中国。目前,西方国家对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和建设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并且具有较为先进的相关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走在世界前沿。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会计信息化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许多国家都逐渐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如何促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成为全球面临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国际会计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全面,并体现出传统会计工作模式所没有的显著优势,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国际会计信息系统具有数据类型多、数据整合能力强、运行速度快、稳定性强等特点,其成熟的机制和丰富的经验十分具有借鉴价值,值得推广和学习。
2.2国内发展现状
由于大环境和整体经济水平有限,国内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还不够成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和不足,若想进一步发展,则需要克服许多外部困难。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出现了新的管理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的会计工作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紧跟时代步伐,使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尽管国内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它已成为企业管理者获取资源、捕捉社会重点、整合大数据信息的重要途径,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决策都提供了思路,有利于企业实现经济管理目标,提高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
3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问题
3.1外部环境中的阻力
目前,国内并未给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企业在建设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外部阻力,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在混乱的市场环境中往往处于被动位置。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可谓是任重道远,需要政府、企业、民众等社会多方力量联动,共同努力,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积极参与,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会计信息化的深化改革。
3.2会计信息化意识不强
会计信息化若要快速发展,首先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作为基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会计信息化相关知识,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目前,国内的会计信息化程度不深,相关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措施都不太成熟,种种挑战纷至沓来,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不够强,未加以合理应用,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做好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加强全社会的关注程度,创造一个公平的、有序的社会环境。
3.3企业员工专业水平不高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这导致国内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跟不上。会计信息化工作难度较高,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目前,国内会计系信息化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专业素质不过关,这大大限制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企业必须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深层次的培训,为会计信息化建设输送人才。
4会计信息化问题的相应对策
4.1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有良好的环境为前提,而环境的建设则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首先,政府要出台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规范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流程、行业准则、从业门槛等,从制度上给予鼓励和支持,确保工作的顺利展开。其次,设立相关信息管理的网站和平台,建立庞大的后台数据库,便于信息整合,掌握市场动态,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再次,政府和各个机构之间加强联系,互相监督,共同维护平台的正常运营,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
4.2加强会计信息化意识
对于会计信息化,目前国内还未形成主动自觉的建设意识,也未形成较为统一完善的理论体系,许多企业的经营观念还停留在以前。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应用的认知不够明确和精准,企业员工也是如此,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提高管理者对此的重视程度,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会计信息化学习氛围,促使员工主动积极地了解相关理念,熟练相关技能。增强会计信息化意识,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洞悉市场信息,打造企业内部安全稳定的管理机制。
4.3培养会计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人才
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积极参与和投入。一方面,要制定合理的行业从业准则,促使会计从业人员不断充实内在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调动员工的学习自主性和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要建设优秀的人才梯队,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各种复合型人才。同时,引入高素质人才,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引入前沿的会计信息化理念,使员工紧跟时代潮流,优化企业团队,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整合,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现代化建设中,会计信息化是极为关键的一环。目前的大环境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阻力。一个企业若要长远发展,就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推动会计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管理者可以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及时掌握许多有效的市场信息,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和重大决策,使企业始终能走在市场第一线,从而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珏.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17(5).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3
论文摘要:以高新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典型性代表的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发展可归纳为六种较典型的趋势。在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应相应地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发展,以保持企业文化的时代性来符合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的需求。
引言
在现代社会,企业文化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对于不同文化特征的重视正在形成千姿百态的企业行为。企业文化是一种知觉——“难以给它下十分准确的定义,但看到它的时候就明白”,是对企业内涵的描述,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它组织。企业文化是全体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体系,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企业文化具有指导全体企业员工行为表现一致、引导员工、约束员工的作用,有利于员工进行企业优质产品与卓越服务的价值传递。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是企业成长的催化剂。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更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在以高新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典型性发展方向的新经济时代,动态地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并进行适应性调整、更新倍显必要。本文对企业文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归纳,希望能对现实企业文化管理工作有所借鉴。
1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由美国著名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时代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自20世纪8o年代以来,这种战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如从震动一时的国际级汽车巨擎德国梅塞德斯一奔驰汽车公司与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合并计划,再到计算机业巨头惠普(HP)公司与康柏(Compaq)计算机公司的联姻等事例即可见一斑了。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也给我们的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一般来说,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形连心不连”现象。所以,只有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在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在梅塞德斯一奔驰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合并案中已经出现了,文化融合的危机几乎让这家合并后成立的世界级汽车制造巨擎丧失了原本所据有市场地位!而要妥善地解决好这个棘手的问题,企业各级管理者必须注意和认识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其次,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2加强对学习氛围的培育
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透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未来的能量。这也是学习型组织的真谛。
故而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形式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围绕其管理的核心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专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的论断。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但是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和团体的搭配问题,搭配的状况不同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结果: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及搭配良好,会对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从而推动企业的迅猛发展;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但是搭配不好,“个性”太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与生态文化有机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这是因为:
第一、一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二、现代消费群更青睐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来提高企业产品的生态含量;
第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4更注重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所在社区机构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尤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显必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l世纪,企业间的竞争除去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一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领先占据市场而获得超额利润并不断扩大企业经营效益。
5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在这方面上,海尔电器的文化建设可谓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海尔集团极具远见,公司对职工的工作给予不断激励——这种激励作用不是体现在消极被动地满足企业员工的心理需要,而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使每个企业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献身精神、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并使他们对工作经常保持新鲜度,责任感在无形中得到了加强。
6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升华出来更重视“人"
商业化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以物为中心,以全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人的因素,在管理上着迷于铁的纪律、绝对服从和至高无上的权威。这里,劳资之问变成了纯粹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著名经济学者温铁军在《我们到底要什么》中指出:2l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是中国超越发达国家的主战场。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地发掘企业职工的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活的因素。与以往的管理理论相比,现在企业文化理论更注重的是“人本”,更多地强调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环境,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管理思想,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所以,企业不能再受商业化的束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强“人”的建设——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提高人,要从产品导向向服务导向过渡,要从个人享受向共同快乐过渡。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 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难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228-02
目前,电力企业已经广泛应用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网络平台进一步加强了电力系统数据传输。同时,网络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电力信息网络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其安全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对电网供电造成影响。所以,维护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稳定十分必要,但这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大规模工程,往往涉及到多种经营管理活动,包括电网自动调控、继电维护和安保措施、核定电量控制等,内容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应当看到,研究电力系统信息管理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现阶段电力信息化发展情况作为切入点,从而展开问题研究。
1 我国电力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作为国家主要产业支柱,电力产业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人们日常生活,最近几年,随着电力信息化发展,电力产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实施电力信息化发展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产业领域,包括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在各个具体环节过程中信息技术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就电力信息化发展总体情况来说,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像信息部门不完善、信息资源缺乏联系、技术手段混乱、信息化标准不规范、安全隐患严重等。我国电力信息化建设经过近些年快速发展,在资产、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产业信息化初具规模。同时,信息产业有关部门应积极应对纷繁复杂的应用平台变化,采取充分有效的措施,规范引导我国电力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2 我国电力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企业信息化逐渐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伴随着我国实施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加强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改造的基本国策,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开始重视信息化发展问题,并致力于加强自身信息化改造建设。
电力企业通过信息化改造后可以促进业务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信息流通速度,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业务经营体制完善发展。本人通过调查发现,电力企业使用信息系统后,特别是使用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时,要整合完善企业业务程序环节,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系统功能,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整合规范各业务环节,在计算机平台上实现流程管理,减少了流程交接的时间消耗,推动经营管理效率极大提高。另外,通过信息化改造,电力企业可以进一步规范业务程序,实现信息公开,扩大企业管理范围和效能,从而节约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获得更好收益。
3 我国电力信息化发展中的难题
3.1 电力信息系统单调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业务系统技术落后、形式单一,造成信息资源分割严重,不同系统间的信息无法及时交换传输,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影响企业管理效率。由于原来系统基本都处于不同运行平台,导致不同系统间缺乏联系,信息资源不能很好整合,造成大量信息资源相互孤立存在。这样一来,企业最后虽然有大规模的系统和数据信息,但都没有建立联系,不能实现共享,所以业务信息化操作的优势很难发挥,同时造成企业投资信息系统得不到应有回报。
3.2 电力信息化过于封闭
实际上,单纯克隆业务流程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实际服务需求,也造成企业服务社会目标难以实现,严重威胁系统使用寿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电力企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实施电力信息化发展,就是为了在电力企业中推广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管理制度规范,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这对于电力企业实现“两型两化、领先世界”的战略目标,推动改革完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好服务于人民大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但是,电力行业安全标准较高,加上本身相比比较封闭,使得保守思想充斥整个行业内部,对待信息化建设比较谨慎。目前,电力企业往往都是由专业人员负责运营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并没有推广到所有员工,因此社会服务作用十分有效。
3.3 缺乏统一的标准去研发信息系统
在研发建立信息系统过程中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造成信息资源兼容滞后,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很难实现全面使用和资源共享。现阶段已建成的信息系统规模较小,各部门职能往往取决于电力企业本身特点,所以只能依据自身需要独自研发,很难协调统一,这使得系统功能单一、结构混乱,提供的信息资源十分有限,而且服务对象部门寥寥无几,无法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因此,这些信息系统只是供少数几个部门独自使用的。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系统开发没有目的性,脱离了“从自身出发,实现全面合作”的基本要求。在硬件购置和软件维护过程中,缺乏全面细致的考察分析,造成系统设备、软件不能实现预期理想功能,这就使系统使用寿命缩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测试时间过长、投资成本增加、维护难度加大等。
3.4 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结构陈旧
由于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规模大且比较冗杂,使得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通常企业部门种类较多,机构繁杂。在企业信息化改革过程中,各部门间的协调统一十分重要,企业内部各机构和管理部门要相互合作,加强沟通交流。如果不同部门间由于利益和权限问题相互排挤、推托,不顾企业整体利益,就会降低工作效率,阻碍企业正常运营,这对于信息系统建设十分不利。另外,企业在开发建立信息系统时,缺乏专业技术团队,忽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发掘。从目前状况来看,电力企业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短缺,开发队伍素质不高,人员变动较大,而且大量技术人才流失。
4 目前电力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电力信息化发展到目前为止,电网企业和供电企业都把重点放在经济效益上,资产水平、成本代价、安全稳定性已经成为电力信息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把技术、应用、管理三项策略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企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关注企业创新能力价值和未来核心竞争力。随着电力企业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方法,企业发展目标会更加贴近社会公共服务,从根本上说,这体现了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三大战略的有机整合,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逐渐从业务方面转移到管理决策方面。
电力企业在进行电网供电时,会重点管理设备财产,以保证对运行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性做出准确评估,计算运营成本。随着电力信息化深化发展,逐渐从转型期进入到稳定期,电力企业管理越来越受到开放、共享的信息资源影响,变得愈加完善和稳定,这种影响对电力产业的作用会更加明显,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当然,要真正实现电力企业信息化任重而道远,需要从各方面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研发设计、平台搭建、投入运营、维护保养等,而在当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形势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要从实际经营情况出发,不断优化改进信息系统,整合信息资源,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可以预见的是,为了电力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就是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且有巨大潜力的产业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其巨大作用,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5 电力信息化发展的的未来策略
5.1 立足电力企业本身,做好基础工作
电力企业应立足自身实际抓好基础环节,真正落实信息化发展要求,加强管理层以及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分享信息。切实推动应用系统建设,脚踏实地、开拓进取。而且还要把握时机加大宣传力度,让管理者、客户和各部门充分理解和认同,最后达到企业信息化发展目标,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在设计运营系统过程中,有关制度规范要不断改进调整,形成规范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实际上,企业信息化改革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形式,主要是调整创新管理体制、思想理念和结构组成。长期实践证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在于管理决策者的积极领导和参与。
5.2 电力信息化发展要结合企业实际
组织结构的信息化改革要求把实际技术操作和技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不能把技术管理、系统运营和维护简单地分割开来,假如长时间缺乏实际信息技术操作经验的人负责技术管理,就不能对信息技术动态做出准确判断,往往会受外部专业人士和信息技术企业影响,这样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是不符合电力企业自身实际的。考虑到目前我国电力信息化发展情况以及信息技术水平,可以仿照金融、电信行业的模式,采取集中规模经营,这是当前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5.3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电力信息化的实践能力
加强部门机构信息化建设,形成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团队。人才对于企业发展十分关键,实现企业信息化发展离不开具备优秀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突出的专业信息技术团队。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建设创新能力强、操作技术过硬、知识储备丰富的高级专业人才队伍,从根本上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同时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完善部门体制建设,把技术作为管理驱动力,用管理推广技术。当然,电力企业的信息部门应建立和其他部门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
6 结论
信息化是如今时代的潮流,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虽然起步相比于其他行业要早,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电力信息化发展不能够原地踏步,否则就会渐渐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电力企业一定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实际管理中总结问题和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付诸于实践之中,实现电力信息化的发展。这样,电力信息化发展才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为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梁玉琴.浅析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困难和措施[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5
论文(设计)名称
**市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
论文(设计)
来源
论文(设计)类型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内电信设施的普及与完善为网络商务交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世界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传统的经济贸易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贸易手段和经济活动的开展已经难以满足现今信息时代世界经济的要求,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手段充分运用了现今的网络条件,利用网络这样便捷的工具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方面紧密联系起来,企业可以在同一时间了解员工、经销商以及顾客的情况并结合各方面信息及时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自身的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在网络上了解市场状况寻找商机,及时把握不断变化的市场信息并将它迅速反映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使企业的决策更加迅速准确。产品设计和资金的投放更加合理。所以,我们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这是企业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决胜的关键。
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信息化过程中,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息知识,缺乏信息技术资金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管理基础薄弱。再加上市场环境不稳定,安全体系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缺乏信息需求。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新问题,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部分电子商务发展较早的国家,如美国,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经济管理方面已有相当成熟的发展和改革经验。Rarl、Smits(2009)
都提出信息战略应与商业需求相一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Levy
M
和
Powell
P
(2010)研究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结合其电子商务发展程度提出一个合适的模型,使用这个模型来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和信息化战略。Gunes
(2016)研究了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与电子商务的匹配策略,总结了业务创新、组织创新与支持文化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同时,关注电子信息有效的使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建立了公司战略、信息战略与电子商务发展实际战略匹配的概念模型。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中,尤其是大数据、Saa
S、云计算等的企业应用时间不长,主要是近几年的事,特别是电子商务和
IT
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才促使其真正的投入到实践中来。温丽丽(2016)认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信息化管理中的误解,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从基本条件、管理哲学、业务创新和人才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整个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刘荣娟(2016)认为,信息化管理是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必然路径。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不高,很多方面待完善。基于此,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胡红一、郑有(2014)、赵志鸿(2016)、李永宁(2017)等学者则针对缺乏资金,低水平管理下的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途径做了探讨。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二、企业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关系探讨
(一)电子商务概述
1.电子商务的内涵
2.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2
(二)企业信息化概述
(三)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1.企业信息化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
2.企业电子商务是对企业信息化各方面的整体运用
三、**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概述
(二)**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市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2.**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情况
3.**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情况
(三)本章小结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发展策略
(一)增强领导者的信息化意识
(二)加大企业信息化管理投入
(三)以企业发展实际为基础建立信息化网络
(四)寻求合适的企业信息化模式,满足企业信息化需求
五、结论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以**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为例,探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其一,经过学习,已经掌握了本篇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其二,图书馆、互联网等可以搜集到较多的资料;
其三,有导师的指导;
其四,自身在中小企业实习过,可以获得一手资料。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选题、定题阶段,及任务书下达(201X.XX.XX-201X.XX.XX)
第二阶段:搜集资料、形成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201X.XX.XX-201X.XX.XX)
第三阶段:撰写论文,中期检查(201X.XX.XX-201X.XX.XX)
第四阶段:论文的评阅及答辩工作(201X.XX.XX-201X.XX.XX)
第五阶段:毕业论文资料的整理归档(201X.XX.XX-201X.XX.XX)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6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网络化;市场环境;制度建设;人才培养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3-000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3.003
近些年,我国的信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马云为首的企业家们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企业发展的商务环境也和过去完全不同了。电子商务正在影响着企业信息化的前景,传统的企业生产销售模式正在受到巨大的冲击,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企业信息化发展,不融入电子商务的浪潮中,那么它将面临着巨大生存挑战。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必将是电子商务和企业相结合的运营模式。
1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概述
1.1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利用高科技互联网技术,将商务交流与企业的信息需求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为企业的商业经营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壮大有其必然的结果,一方面是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确实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盈利水平和品牌效应。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狭义的电子商务指的是用互联网进行商品信息交易,广义的电子商务指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困难,降低企业成本,创造更多利润。
1.2 企业信息化
所谓企业信息化,就是现代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来帮助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经营范围,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一般的企业信息化可分为三步:第一步,利用电脑软件来完成全自动化生产;第二步,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第三步,企业利用信息化平台来更好地完成电子商务。
1.3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
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刚刚在浙江义乌闭幕,会议上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成为了最热门的讨论话题,两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电子商务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前提,而企业要想在电子商务领域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就必须实现企业信息化。全球经济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商务更是利用自身的优势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宝。企业信息化也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必须同步进行,并将企业活动、供应商选择、客户关系有效地融为一体。
2 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1 市场变化的因素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企业竞争越发激烈,市场需求动力明显不足,要想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为企业谋取利益,就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变化,电子商务能敏锐地捕捉市场动态,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使企业随时处在市场信息前沿,减少企业盲目生产的概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2.2 企业的经营管理因素
企业的经营管理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模式,要具有新的思维和经营理念,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技术的引进给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一方面,企业信息化技术能使企业内部的管理和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企业效率;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能够提升自身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例如: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原材料价格情况,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也可以知道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便于做到知己知彼。
2.3 政策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在我国完全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将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一切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都应该加强引导,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发展已经被证明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良好动力引擎,我国政府也在加大扶持力度,刚刚结束的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3 我国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的企业,不论国企、合资还是私营企业,基本上都配备了台式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先进的电子设备,互联网使用率也超过了80%,没有互联网和电脑,企业基本无法开展正常的办公业务。进一步看,有超过3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和独立域名,而且基本上每一位企业办公人员都会使用Word、Execl等办公软件,专业的财务人员还会熟练地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然而,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环境还不够发达、网络资源还不够丰富,电子商务离不开完备的电信市场,而我国的电信市场开放度和法制性还有待提高,一些网络资源受到限制、网络收费过高、网络环境不安全等现象还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3.2 电子商务发展滞后
一方面,我国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不高,很多企业仍然对电子商务持观望态度,过度依赖传统的商业模式,绝大多数企业仅仅是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企业信息、网上查询一些相关新闻和政策,而对于产业链集成、网上支付、网上贸易转账等方面的应用还不够普及,据统计,企业网站上有在线支付功能的仅占17%,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商品采购的仅占23%,绝大多数的企业网站仅仅用来宣传企业形象、接收邮件等功能,很多企业几年都不会更新自己的网站;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较其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很多企业经营者都是靠传统模式盈利并壮大的,他们很大程度上对电子商务有一些抵触情绪,而网络上经常出现的网络诈骗等消息,也让很多企业经营者对电子商务望而却步,因此如何保证合法经营者的权利和利益,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3.3 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虽然我国信息化水平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地区间差异过于明显,总体情形是:沿海好于内地,东部好于西部。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仅仅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信息化企业就占据全国的60%左右,而我国欠发达省份的企业信息化比例只有5%左右,这一数据差距在未来可能还会逐渐拉大,可以看出,经济基础好、市场规模大的地区,企业信息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也较快。另外,大国企、大型外资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相当,但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为落后,这和企业自身实力、人才水平都有密切的关系。
3.4 认识程度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认识还停留在产品宣传、人才招聘等较为初级的层面上,对这些还缺乏与时俱进的新认识,还不清楚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能给自身带来什么,企业领导者还是认为应用电脑和打印机就是电子商务的全部,很多网络资源还没有被合理地开发出来,电脑也仅仅是处理文字、财务记账的工具而已。实际上,信息化发展需要有先进的理念作为支撑,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普及任务迫在眉睫。
4 我国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4.1 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制定出一部完善的符合市场规律的法律法规,让电子商务市场实现公开、法治、公平、诚信;针对电子商务中一些不法分子“钻空子”的行为,政府必须对其进行严厉打击,并利用先进的电子科技彻底解决网上交易安全问题,甚至可以引入电子警察对交易进行监管;对一些不守信用的经营者给予网上公示,对诚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给予一定的政府奖励。从国家层面上改善企业网络条件,改进网络速度、降低资费标准等,从而降低电子商务的成本。电子商务离不开物流配送,我国的物流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然而如何保证物流的安全性和时效性,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4.2 加强制度建设
重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放眼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致力于积极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战略布局,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国家可以对市场进行培育,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资金支持,也可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促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建立一个各类型企业都能良性发展的制度保障,市场具有不稳定性和复杂性等特性,这些都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来进行指导,促进不同规模企业、不同地区企业的电子商务协调发展,使企业信息化保持在科学合理的水平上。
4.3 重视人才的培养力度
要想发展好电子商务,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关键。目前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人才短缺的现象,很多企业员工年龄过于老化,急需既懂得信息化建设,又懂得电子商务管理运营的人才来充实到队伍当中。企业要尊重知识和人才,选拔任用人才要突破旧的体制机制,要想办法将对企业信息化发展有用的人才保留住,并有意识地对年轻人进行培养,可以请专家来公司进行培训,更可以将员工送到先进的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培训。
4.4 发挥专业公司和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
企业自身培训人才需要一段时间和成本,想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实现企业信息化,不能不重视专业公司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专业公司和中介组织往往具有完备的培训模式、最新的资讯信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他们也能为企业推荐优秀人才和管理体系,为企业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5 结语
电子商务和企业的信息化是现代经济的标志,要想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也要积极稳妥地引导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也要重视电子商务的作用,并积极推进自身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北伟,徐越,单既民,等.网络信息生态链评价研
究――以淘宝网与腾讯拍拍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
践,2013,(9).
[2] 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
[3] 孟祥铭,汤倩慧.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与对策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
[4] 孙嘉成.电子商务促进国际经贸发展的策略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4,(3).
[5] 霍宏.制约国内电子商务活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