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理论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理论知识范文1
论文摘要:食品化学理论隶属于化学课程,它是根据当前我国国民营养与健康的实际情况及食品安全形势建立的,食品化学理论人才的化学素养方面的培养尤为独到和特殊。从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食品化学理论的作用的几点设想,旨在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营养科学和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需要的人才提供参考。
食品化学是中学化学课程的一项特殊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外延是食品化学污染及防范所谓食品污染指食品中含有的(或人为添加的)。它与食品微生物和食品工程原理并称为食品科学与技术学科三大基础支柱分支学科。食品化学理论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化学课程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及知识创新有很大帮助,对进一步提高整个中学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食品化学理论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食品化学理论对学生化学素养培养的一些探索。
一、食品化学理论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
食品化学理论作为化学课程的有机一环,对于学生化学课程专业素质的整体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所得疾病的种类及控制方法正在发生着变化。在传染性疾病逐渐减少的同时,非传染性疾病却在逐渐增多。许许多多由于饮食引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代文明病)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而食品化学理论正是根据当前社会的医疗发展要求而建立的学科。
本课程紧紧围绕食品化学与医学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的关系,其学习和应用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他强调的是食品化学在人类健康和疾病预防方面的作用。如有关水分的介绍,重点是阐明水的生理健康作用、水分活度与食品安全,充分说明水的营养化学及其与食品安全的相关作用。水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因此,对水质化学指标应做适当的引申,并指出饮用水中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带给人们的健康危害。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使学生深入和广泛的接受和学习化学知识,并加强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使学生充分理解学科知识之间的衔接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些有关食品化学理论的案例,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则需要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着深入的了解,这一切必然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化学基础知识作为支撑,这便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这对促进学生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并将食品化学理论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相互比较、相互融合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从而从侧面上推动了学生深钻研,广涉猎,勤探索,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化学课的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食品化学理论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化学这门学科要想具备一流的素养,除了理论上的熟稔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即通过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食品化学理论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刻领悟到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化学背景及预防方法。例如,烤鸭和烤羊肉串可以产生某些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多环芳烃和杂环胺,腌制食品和腊肉、盐鱼等食品中可以产生致癌物等。这些与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的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加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 转贴于
食品化学的概念及反应过程均是非常抽象的内容,但它却以研究型、设计型为只要特点,因此,教师在食品化学理论讲授的同时,必然会根据所学理论整合教学资源,合理利用现有设施设计一些基础实验。这些实验表现在实验结论的获得不是由教师传授或从书本上直接得到,而是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查资料、做实验、通过假设、求证,最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实验是一切自然科学研究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手段观察自然现象的运动变化,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验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好地融合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在实验中加以印证,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巩固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了教学成果,在另一方面,这样的教学方法也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关键的理论,增强学生在化学领域从事创新性科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食品化学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化学是一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学科,作为理工科,它的理论应当时时刻刻在更新和进步。因此,这要求研究者在拥有很强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具有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使这门学科时刻走在学术的前沿。
食品化学更是如此,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以单纯的理论的讲解为主,教学模式是灌输式的,这样便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即便是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的实验仪器,药品的配置等一般在实验教师准备好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常常是包办式的。此结果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增加其依赖性,那么“创新思维”更无从谈起。而我们在食品化学理论则有所不同,是验证性向设计型、综合型、探索型实验转化,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食品化学理论的学习,不但要求课上老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一些基础实验的安排。更需要一些课下的研究。这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更多的思考和观察,得出属于自己的观点。例如,由教师给出课题,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查阅参考资料,独立或合作设计实验方案,论证可行性,独立完成实验前期准备工作如原材料制备和仪器调试。学生应当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给出数据分析过程和最终结果,并进行总结。在整个设计性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给予学生创造性的发挥空间,保持与学生沟通,并给出适当建议。这样便较好地融合学生各个时期所接受的知识,巩固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引发了学生研究兴趣,训练了创新思维,并是教学成果也卓具成效。
四、结语
食品化学理论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但体现在上述的三个方面,而且是一种个人化学素养的整体提高,但这一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学生自身不断积累经验,正视现实,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经受挫折、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使自己的化学素养每经过一次学习、实践就得到一次锻炼和提高,这样才能体现出食品化学理论的作用,而这也是化学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学英.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09,(8).
化学理论知识范文2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革命,是影响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走势的重要力量。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与教学观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其对于学习的理解赋予了新的含义。建构主义认为: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从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学习观可以概括出与其相关的教学观:
1.教学就是创设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能提供适当的认知工具,蕴含丰富资源,并且能鼓励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建构意义。建构主义主张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建构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在内的学习环境要素,使学生由外部剌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积极主动建构者、探索创新者,情感发展的体验者。
2.教师要创设有助于交流协商、知识建构和知识协作的学习共同体。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的建构可以通过交流来进行,交流是人类的天性,是检验自我观点所必须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交流过程。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动态环境,让学生通过交流对话,共同分享经验,相互促进学习。
3.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发展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用建构主义理论分析比较可知,我国高师院校现行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存在较大的弊端。如过多地强调了专业教学和系统性,实验内容落后,课程内容重复较多,缺乏相互渗透和联系,验证性实验偏多,综合训练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偏少。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不预习,实验过程中不思考,只按教师的讲解和实验教材机械地进行操作。这样的实验教学实际上不能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一)改革的思路
1999年高校大量扩招后,国家的就业政策开始改革,大量的师范类毕业生涌入社会,就业岗位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师范类专科层次的教育专业已显现出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化学教育专业按照突出“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构建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相适应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按三个环节构建,即实验、实训和实践。“实验”分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分析与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使学生不仅掌握从师技能,同时能胜任企事业对化工人才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化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基本内容,结合我校三年制教学改革方案,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努力建构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在内的学习环境要素,我们对化学实验课进行改革,探索构建一套新的化学实验教材体系。把化学实验课设计成一门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以实验技术训练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为目标,从理论教学中脱离出来,不依附于理论课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具体思路是:将原来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三大主要实验课程经过去粗取精、去旧取新,根据各课程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以实验技能为主线进行规划,从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出发,贯彻创新性实验能力为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及研究性实验,建立了一套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三阶段”化学实验体系。
(二)改革的措施
新的实验教学方案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 化学基础实验
本阶段内容包括常规实验基本操作、物理化学量和常数的测量方法、化学原理的应用、元素的性质及化合物的制备和提纯,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化学实验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室三废处理、安全维护,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阶段学期一年,共96学时,在第一学年开设。
第二阶段 化学分析与综合设计实验
本阶段实验分为化学分析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两部分。化学分析实验主要是定量分析实验,我们删除了一些没有多大意义的定性实验,节省下来的课时用于增加实用性较强的综合设计实验。如增加了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定量测定、果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硫代硫酸钠的制备和应用,通过实验,学生将系统掌握物质的合成、制备,复杂样品的分析、分离与提纯方法,使学生将学过的化学理论知识和有关实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阶段实验,时间为一学期,共48学时,在第二学年开设。
第三阶段设计与研究性实验
设计与研究性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全过程的实验。这类型的实验基本条件和程序是:给出实验题目、要求;独立查阅文献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和归纳实验数据;找出实验规律,得出结论,并通过讨论和交流,最后完成报告或撰写出研究论文。通过让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及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实验设计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铝的阳极氧化、着色”实验,要求学生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α-萘氧基乙酸的合成”实验,要求学生了解相转移催化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掌握提高产品产率的方法;“微波辐射法制备 ”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微波辐射制备化合物的方法,掌握 的定性鉴定和 的定量测定方法;“活性氧化锌的制备”实验,则要求学生学会在多种制备方法中选择工艺简单、成本低的合理路线。
这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设计与研究性实验,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实验研究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本阶段实验,时间为一学期,共48学时,在第二学年开设。
结语
将化学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脱离出来,而不仅仅是理论课程的附属部分,是目前国际、国内先进学校的一种教学模式。综合性、设计与研究性实验的增加,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想,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实验设计与研究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5):10-16.
[2]刘书银,王峰,王守兴.高师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枣庄师专学报,2000,17(5):77-79.
基金项目:本文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化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研究”的成果之一。
化学理论知识范文3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
象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
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六、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七、形象比喻记忆法
形象比喻记忆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打这样个比方就可以理解了,也易于记忆了。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能力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再如有机化学烯烃中有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乙烯发生聚合反应时生成聚乙烯,可形象地运用手插尹“C=C”和手拉手“-C-C-”作比喻,这样较易记祝总之,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诸如图示记忆、归纳记忆、借曲填词记忆等。
化学理论知识范文4
一、多元智力理论
1.对“多元智力”的认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同时具有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等多种智力。
2.尊重差异,因人施教。言语――语言智力突出的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较强。根据这类学生的特点,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听力训练或根据相应的图片、问候卡帮助学生读懂小故事或简单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自由谈话、复述课文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
逻辑――数理智力突出的学生,善于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数字统计、运算或推测对话结局等项目,通过这些他们喜欢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视觉――空间关系智力突出的学生,善于辨别、记忆或改变事物的空间关系。教师在教学时,可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采用实物、幻灯片等直观教具,来吸引其注意力,加深其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音乐――节奏智力突出的学生,对节奏、旋律非常敏感,善于感受、记忆和表达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乐曲或歌曲,让学生唱英文歌,来促进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
身体――运动智力突出的学生,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表情、动作、手势等恰当的演示,能有效的吸引这些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而围绕所学知识让学生进行短剧表演,可使他们更好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应用
1.尊重差异,开放教学。学生不同,学习方式和方法也会不同,根据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不同智力特点和优势,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
A组属独立自主、探究型,主要包括逻辑、自我反省、自然观察智力类型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下独立的思考问题,而且课上的反应也特别灵敏。
B组属合作、交流型,主要包括语言、人际交往智力类型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是在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来掌握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C组属空间、运动型,主要包括空间、运动智力类型的学生,在教学中这类学生就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或根据课文内容做出动作表演来进行学习。
2.落实主体,开放教学。在《新课标》当中同样体现着加德纳关于多元智力的理论,新课标强调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角色要转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学生不断向上攀登。在此不难看出,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由舞台的主角变成了幕后的导演。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钻研的空间,鼓励引导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自主的进行学习,从而有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1)自选方法。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方法要远比教师教给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同一种学习方法的学习效率高的多!做为教师,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提供机会帮助学生反思自身的特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擅长的智能,以及让他们知道怎样寻找乐趣。
化学理论知识范文5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学生素质能力;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
一、有效利用化学实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就形象的指出了合作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沟通教育环境,有助于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集思广益,分享、研究信息,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多方面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对实验成果进行反思,从而完善实验方案.
二、通过自由、开放的实验模式,启发学生思维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很多实验,确实编辑合理、设计科学、紧扣原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进行改进与革新,增强化学知识的趣味性,则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化学学习活动.例如,在探究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这一实验中,很多教师总是按部就班的进行规范操作,不断强调实验过程中一定要防止试管发生爆裂,但是学生并不知道试管什么时候会爆裂,为什么会发生爆裂,只能遵照教师所说的小心操作,实际上,每一个学生都想看到试管爆裂的现象.作为化学教师,应注意到学生的这种心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设计一个故意爆裂试管的实验:①实验器材:若干玻璃片、单孔橡皮塞、试管、带铁夹的铁架台、水槽、酒精灯、水、胶皮管.②实验过程:在玻璃片上滴上水,用试管夹夹着加热,观察玻璃片是否爆裂,当玻璃片加热后,再滴上几滴水,观察玻璃片是否爆裂;将连接好胶皮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的试管安装固定在铁架台上,并将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进行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先将酒精灯撤掉,再慢慢将导管撤掉,引导学生观察水槽中的水是否被倒吸到试管中,并引发爆裂?这一实验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使他们明白试管爆裂是由于热量传导不均匀而引发热胀冷缩的物理变化,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实验要注重环保,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有些化学实验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如何才能运用最经济的处理方法,来减少实验污染,是广大化学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例如,在“CO还原CuO”的实验中,首先要考虑到CO的毒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降低CO的毒性,学生经过讨论认为:应将CO转化为CO2,以此来进行尾气处理,降低排放物的毒性.然后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有的说将多余的CO用酒精灯点燃烧尽;有的说用一个气球将气体收集,然后引爆;还有的说将CO转化为CO2后,将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学生所提出的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教师要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但是问题是要选择最为经济的方法,就是尽量采用廉价的药品来处理有害物质.例如,酸碱中和,可以利用Ca(OH)2,可见,用药品处理有害气体,是一种普通廉价的方式,而且效果比较好.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总结,不但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关注家庭小实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初中化学新课标提出:“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而家庭小实验所需的化学仪器和化学原理相对比较简单,而且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尤其对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家庭小实验的取材更加方便,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取材、自行设计家庭小实验,以促进学生化学技能的形成,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广大化学老师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设计和指导作用,以教师的教来带动学生的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得到各种素质和能力的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杨眉.对新课程下教师转变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希望月报,2007(9).
[3] 裴新宁编著.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化学理论知识范文6
关键词:智能体系 实验导论 讨论小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45-01
目前,综合来看,国内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多元化教学,在化学教学环节上,化学教师除了对本课程的学习教授外,还需要加强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人格形成的教育等。但就化学课程本身的教学来看,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是化学教师需要急需掌握的一种教学技能。掌握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能力的不断加强,从而加深对化学课程的兴趣度,加深对理科学科的兴趣点,加深对其他学科的不断探索的兴趣。脱离了实际的教学是一种空谈式的教唆式的教学,多样化的教学体制正在我国逐步建立起来,未来的人才不再是以纯粹的取得好的成绩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纵观教育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唯有不断的创新,才可以适应时展的潮流,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体制,不断以新的教学方式替换旧的固有模式才是教育改革不断前进的动力。
1 化学实验基础性推论
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直接的动手能力,在动手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的能力,对化学现象的掌握,提供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联想实际当中的类似情景,不断扩展学生的思维边界。探究化学实验是产生的需要借助多元智能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系统思维工程,提出课前预习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在化学实验开始之前便进入到角色当中去。
但化学实验的实施首先起步于化学基本知识掌握上,即对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点的消化程度的检验,脱离了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化学实验无疑成了无根之木。因此,在化学教学的大方向上,必须要把握住学生的基础教学,有些学生一旦喜欢并且着迷于化学实验后,便脱离了课堂学习,从而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靠,在基本的书面考试过程中很难达到理想的成绩,而在更多的化学实验出现后,由于前面的知识的不牢靠的原因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不能很好的弥补,从而使得后面的化学实验无法正常进行。
2 多元智能实验体系
多元智能教学体系的建立是化学实验的新型教学体系的一种,多元首先针对的是单元和双元,不是单纯依赖实验的准备和开始及结果这个普通的实验过程,而是通过对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的探究而推导出如何使学生更能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实验的一种教学方法。
多元智能体系容动手、动脑,交流与合作于一体,重在发挥学生的多种技能的统一体现。通过一个化学实验来展现智能教学体系的宏观控制,在智能多元化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参与到整个实验过程,把握实验节奏,将实验当作一个社会小实践来做。在多种思维并存的前提下,不少学生会提出多种实验的可能性,在一个实验团体内,不同的学生负责不同的项目,对于专门负责实验的总体设计者,可以由团体内的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而不同分工的体现反应在较为复杂的实验上。对于学生可以单独完成的小实验,不同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不同思维的交流,提出自己对实验的看法,对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探讨,都可以实现多元智能学习实验的目的。
化学实验充满了科学性,针对每个不同的化学实验,需要教师提出整个实验的进行过程,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多元智能针对化学实验不是随意的改变其实验步骤以及对实验结果的不重视,而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利用现代教学的新媒体学习化学实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对于观察事物的细心程度的提高以及严格的科学的实验方法的学习,都是必须的。脱离了实验本身的严肃性而盲目的追求多元化,是一种不科学的多元化。
3 多元智能化的进程
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提高是实验的较为重要的内容,学生的思考能力非常强或者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很强,抑或是对实验的过程的探讨也很努力,但在动手方面却出现了反常,动手能力异常的差,这与学生的成长有很大关系,加强学生在课外时间的培养兴趣,多参加社会活动,鼓励学生之间加强合作,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带动能力较弱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要得到体现,对于每个实验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实验的失败要进行及时的分析。对于失败的实验,要进行实时的回补,在得到成功的结果后,要进行前后对比,得出对比结论。
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是抓住重点,即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本次实验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不能脱离实验本身所设定的学习要点,在探究的时候才可以引领学生朝着正确的思维方向思考,处于思维活跃期的高中生,对于实验本身所产生的化学现象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致,也因此,可以由单一的实验扩展到多项实验上。联系本次实验所取得的效果,扩展实验的内容由谈论小组共同确定,并由教师作出最终是否通过实验。在实验室的操作步骤严格执行化学实验的操作规范,不能出现任何因实验引起的爆炸或者火灾等事故,对于课外小组的讨论,引导老师应该在课后进行跟踪调查,以确定学生的实验场所是否符合规范,在没有完整实验仪器的情况下,一般建议采取在学校实验室内完成。
多元智能的进程体现了高中生在思维与行动控制方向的优势,通过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论出结果,进而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显示了学生控制力的不断提升。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社会能力。讨论小组的出现对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的理化思考能力以及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是多元智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