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美术教师培训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美术教师培训方案范文1
关键词:核心素养;国培计划;农村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培训的政策,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越发呈现出“需求导向、凸显实践”的动态化发展理念和地域性、体系性、多元化等新特征。教育部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它的实施为发展新时期教育,尽快实现教育为本、教育强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大前提下,必然需要依循最新教育政策,考量农村美术教师内在需求,建立契合度更高的“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方案。
1现有美术课程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国培计划”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虽有国家持续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助推和相关配套支持,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从某种角度来讲,最影响培训效果的就是课程问题。为了更深度地认知河南省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实施的现状,更好地推动改革的有效实施,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近年来所承办的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为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社会调研等方式对参培教师进行调研,以明晰当下培训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有5.9%的学员对“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初中美术)的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研修(培训)课程和活动、研修(培训)资源等方面评价一般;有2.1%的学员认为“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小学美术)在满足学习需求的程度、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教学设施与条件方面评价一般。这说明学员对培训课程的丰富程度、适切性和实践性方面等方面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学院认为当前“国培计划”课程体系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目标定位过高,课程针对性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农村教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2)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理念的宣传与贯彻力度不足,针对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有待加强。(3)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与实操课程安排不足,既没有特别贴合农村的教育教学实际,也没有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大程度的推广传播。(4)与名校以及校外机构如艺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结合力度不够,需进一步开拓参训教师的视野以及将名校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进行推广。(5)村组及家庭教育模式是农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目前课程体系中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村组教育结合方面的指导和研究内容相对薄弱。(6)针对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需求方面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2农村美术教育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基于课程凸显的问题以及对近三年“国培计划”的监测和反思,学院认为乡村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及教学研究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的提升,必然需要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并考量参训教师年龄结构、不同学历等因素的差异性,对现有“国培计划”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科学化定位,建立多元化、阶梯化的目标体系,整体提升农村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资源开发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来说,探求美术背后的文化意义是一项重要目标。美术文化的多重含义和价值决定了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增强对作品的解读力成为重要目标。其次,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技能训练、审美意识培养割裂的现状,因此,还应设置技能课和美学、艺术概论等融为一体的课程,提升教师全方面地素养。再次,当下是一个视觉文化时代,视觉符号无处不在,如何更好地衔接、解读当代艺术成为重要议题,增设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相关专题也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最后,相对抽象晦涩的理论性课程,参训教师更关注创作实践和考察类课程,对主题式和案例化教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五、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增强数据库建设,落实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建构多形态的课程体系。如随着各类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智能化,参培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明确的要求。总之,需尽可能地增强课程间的衔接性、多元性、前沿性和适配性,以专家、名师、参训教师共同建构“学术共同体”,推动课程结构的科学化。最终,学院将改革的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对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理解和对学生发展的认识,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并将之应用到教育教学行动中。(2)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升教师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的理解。(3)系统学习美术学科教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科研的基本方法,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4)提高美术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具备专业美术理论、娴熟美术技能与良好教学素养并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骨干美术教师队伍。(5)增强对地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感悟力,探索开发学校美术与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相结合、适合农村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掌握具有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6)提高农村美术教师整体素质,使其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知识与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为农村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骨干队伍。总而言之,改革目标可以简化为:了解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与主要内容;学习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掌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情境的创设与营造、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内容。
3农村美术教育改革方案的特色与创新
3.1主题设计
在具体课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学院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原理和主要内容,强调了改革方案的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农村美术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参考和研究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蒲公英行动”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吸收相关研究成果。(2)深化美术教育基本理论学习,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学习方式进行系统化的重点分析和解读。(3)掌握美术教育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以地方特色和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为契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反思和评价,使参训教师从实践中掌握课题论证和研究的基本流程。(4)提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以研修过程中的教材成果为基础,将进行地方文化特色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的设计、说课、评课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等作为课程主体。改革方案的课程构成如图1所示。(1)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模块包括两部分。师德修养:模范教师师德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新方向;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专业理念: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测评、政策解读与学生艺术实践;教师自身专业发展。(2)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四部分。教育知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发展知识: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诊断。学科知识:核心素养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及其教学;用普通人视角看艺术———美术鉴赏、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学科教学知识: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与农村应对策略实践型思考。(3)专业能力模块包括六部分。教学设计:美术教材的分析与内涵挖掘;美术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教学实施:学校美术工作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实践基地校本教研观察;典型美术课例评析;村组与家庭教育。教学评价:中学美术的观课、说课、评课、微课;新课程观下的美术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域美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及民间美术进课堂的尝试。班级管理:合作方式完成美术作品的策划与实施;美术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之微课与翻转课堂;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3.2培训方式
改革方案坚持实践性、情境性、贴近性、开放性原则,立足于培养农村美术教师的“核心技能体系”,即注重学员在实践与交流的过程或情境中,经过不断地体验、感悟和反思后形成的知识,使之不仅为受训教师的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同样满足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具体的培训方式有专家讲座、参观考察、教学研讨、实践探究、集中指导、案例分析、协同创新等多种方式。学院还开展“1+1”系列学术研究项目,即学术+实践,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硕士专业,以自愿报名方式,由硕士研究生联系参训教师形成结伴帮扶,设计系列主题课题,在自媒体平台系列培训研究成果。
3.3考核评价与成果转化
改革方案采取学员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通过问卷调查、过程管理、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全面质量监控,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为其提供开阔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的视野。此外,受训教师还需提交能体现培训理念、特色的专业论文,经专业评委会评审通过后集结成论文集或针对核心素养教学的研修报告。学院还计划在培训结束后3~5年内,选拔优秀受训教师,联合其所在单位和相关艺术馆等举办“国培”美术成果展览。
小学美术教师培训方案范文2
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装备,信息技术服务于学校教学活动,在南京的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过程中,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投入与装备,已经普及到了每所学校。通过不断地投入与更新完善,今天的教育技术装备,尤其是信息技术类教育装备,在常态化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网络机房的建设,在满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的同时,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语音教学、英语听力的训练与考试、数据采集、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给教学活动带来的种种便利。如何让信息技术、网络机房更好地为学科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服务,提升信息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率与使用空间,让我们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得到更大的发展与成功,这是我们教育部门所需要思考与研究的,也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的方向。
数字技术在美术课标教学的目标实现与要求,可以围绕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具体要求,结合课标中所涉及的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软件运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表现形式所要求的思考与运用,通过两者的结合来进行学科问的试验与尝试。
南京市教育装备在服务教学、服务学校的同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中,就数字美术画板的装备,如何结合网络机房的特于美术教学活动做了这个项目的整合计划,在该学科的拓展与实践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与设计,并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使整个项目从项目的论证,政府采购到装备、验收,再到培训、竞赛以及课题的研究与总结,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装备理念创新的尝试,为探索和诠释新课改过程中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做一些实践。
通过实践,明确目标:在数字化环境下数字美术画板与美术学科的整合与应用。体现教育活动中技术装备的新理念与管理模式上的探索。
围绕这个目标的实现,我们通过加强与教学课标、教学研究、技术应用、科技研发等领域专业人员的共同研究与探索,积极寻找一条适合新课改要求的装备与研究、管理与培训的模式与方法,体现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的建设、配备、管理、应用、研究、培训、竞赛等内容的具体体现。
二、研究方法与方式
(1)座谈与研讨。通过与课程编委、学科教研、教学一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教师、产品研发等专业人员座谈、研讨,同时通过积极组织撰写文章等形式收集意见与建议,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框架研究与素材构思。
(2)对数字美术产品的了解与实验。针对教学要求,通过与产品研发人员的沟通,引进、推荐不同产品进行对应功能的了解与认识,在向使用产品的学校教师深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教学中的内容进行调研与产品性能试验,收集整理出适合教学需求的功能与要求。
(3)策划培训计划与量化培训内容,明确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应用数字美术画板的教学要求与技能要求的掌握程度及实现目标。
(4)组织竞赛活动与作品(论文、课件、作品)的收集。
(5)课题的研究。新技术应用与学科整合的意义与价值的研究,为形成新的装备理念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三、项目的实践
1.认识阶段
2009年度至2010年度初期,我们在主任室领导下,根据教学的需求与目标实现,在美术教学课标的研究与学习过程中,注意到未来美术课标中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与要求,为能够准确地达到这个环节的要求,主动与课标组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其教学课标的要求以及目标的实现,并结合对数字技术产品的研究与了解,针对数字美术画板系列产品,加大了研究力度,通过不断深入研究与研讨,对数字美术教学活动的情况及目标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信息技术的特性与产品本身所特有的优势,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活动,并通过专家、教师的一些前期试验结果的分析与验证,得出了充分的论断,明确了数字美术画板这个新项目装备对美术教学所产生的意义与价值,为后期的试验项目装备、项目研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依据。具体内容参见参考文文献[1][2][3]。
2.筹划与启动阶段
2010年度,为了让学校教学人员更好地了解与使用该系列产品,使其更好地服务教学、融入教学,在主任室的领导下,我们在进行装备计划编排的同时,针对这个新项目的特点,做了全面推进的思考,并使该项目的建设与研究完整地呈现出技术装备与管理应用的体系特色。具体做法为:项目的标准制定工作、项目的装备过程管理工作、项目的教师培训计划工作、项目的应用拓展与作品竞赛等实践工作、项目的课题研究工作,内涵形式整体提出并分阶段地进行,最终将形成一个系统的工作系列,为后期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根据项目设计与布置,在完成数字美术画板装备启动的同时,安排了一系列的培训与活动:
(1)下发《宁教备通知[2011]14号》。
(2)汇总并落实区县学校申报教师培训名单。
(3)培训计划的实施。
(4)培训人员情况:分别组织了3个班(A,B,C),安排了近10位优秀教师、专家讲座,其中计划培训人数为126人,A班每人分别达20课时;B,C班每人12课时。
(5)落实数字美术画板教师技能培训课程。
(6)“数字绘画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开题、结题会议。
3.计划实施与过程管理阶段
第一阶段:
装备先行。在将此系列工作计划做了充分准备后,2011年下半年启动了10所试点项目学校的装备工作,并根据装备计划采取了1+1模式f即每所学校1套网络版数字美术画板+1套单机版,含软件),并通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项目招标公示、产品展示推荐、政府采购、装备事实与验收等),完成了该项目的调试、验收等装备工作。同期,召开“数字绘画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的开题会议,启动工作正式开始。
第二阶段:
整体推进。在2011年度,依据工作整体计划,我们通过联合市教研室、电教馆、小教培训中心和白下区进修学校、区装备办和南京茂立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技术与专业人员,组织专家与学科人员集体讨论研究,在做好常规技术应用培训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份相对完整的《2011年南京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数字化美术教育培训计划》。在培训计划与项目中,针对已装备项目的学校以及没有装备该项目的学校教师,分别组织了不同课时、不同要求的技术培训计划。并分别在玄武区南师附小启动了一期基础培训,组织在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后五期系统性和三期基础性的技能培训班的计划落实工作。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在执行的计划中,根据培训内容的进展情况再结合项目的验证工作,在培训计划完成的同时,我
们还进行论文、课件、作品的提交、评比等工作。2011年9月,组织专家、评委,分别就教师的论文、课件、作品和学生作品进行了收集整理,通过评选推荐出一批教师与学生的优秀作品,并于2011年10月10日在鼓楼区芳草园小学,举办了南京市中小学数字美术作品颁奖活动,为该系列活动的圆满结束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
课题开题。课题开题是伴随着项目的启动,同时结合整个项目的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计划的执行同步进行的,在执行项目开展与活动落实中结合着课题内容。体现在课题实施计划、课题研究内容等项目上,明确课题目录、名称等,确定任务与要求。
4.成果展示与展望
通过这次活动,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在计划和落实中注意收集整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收获一:各类作品
(1)作品上缴情况
根据装备计划的落实情况,要求10所试点学校及前期参与过装备的学校,在对该项目的试验装备与管理应用培训的同时,对教师、学生进行论文、课件、作品的收集与上交,作为培训与学习考核的成果。共收到258份作品(经过筛选后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作品获奖情况
通过专家评选,分别优选出:
①教师论文: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名。
②教师课件:二等奖2名。
③教师作品:一等奖8名,二等奖15名。
④学生作品:一等奖24名,二等奖34名,三等奖48名。
收获二:资料与队伍建设
(1)资料的收集
①教学光盘。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做好计划的同时,同步收集相关教学活动的录像,将每节课程都做了高清录制,并分别整理,形成了一个系列的教学模板,为后期教师的进修与学习、观摩与赛课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与样板,为今后数字美术学科的交流互动与推广提供了基础数据与资料。
②课件、论文、作品。通过对课件、论文、作品的收集,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学习与体验新技术的应用,通过不同形式的阐述,分别对信息技术产品与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应用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让教学理念在新的技术载体中能充分展现出来,让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③艺术鉴赏与学习途径的拓展。通过网络技术环境的搭建与应用,增加了对艺术鉴赏条件的改观。通过网络进行资料、作品的收集与整理,扩充了教学鉴赏途径,给教学活动带来了更便捷的鉴赏环境与学习条件,让更多的名家与作品展现在教师与学生面前,让视野更加宽阔。
(2)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一线教师重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学习与应用,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技能掌握和学生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数字美术画板培训计划在学校装备建设与学科整合应用的实践中启动,只是该项目在装备过程的一个阶段,就组织培训情况而言,有几点体会与感受。
①区县装备部门在配合报名上积极性很高,报名人员踊跃,体现了学校教师对该项目的重视与关注,也体现了对新技术与学科整合及应用方面的关注。
②教师冒着酷暑积极参与这个培训活动,让人感动,尤其是高淳、溧水、六合等路远区县的教师,体现了教师队伍自身对业务知识提升的愿望。
③培训中,教师态度认真,求知欲强。表现在有一定美术功底的教师身上,他们在掌握基本要领后,能很快地运用新技术手段达到培训与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达到了培训的目的,为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期的学科发展与推广提供了借鉴。
④通过此次培训与活动的开展,让一部分教师在得到基础知识学习与掌握的同时,也让一批孩子得到了对该项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为后期新课程的学习、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收获三:课题成果
课题的成果是在结合装备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各个项目成果,也是这次数字美术画板项目装备管理过程中的一部分,与课题的研究成一个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①经教学实践检验,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案例及其配套使用的教学课件;
②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③数字绘画课程产生的美术创作作品;
④数字绘画课程教学教程录像;
⑤课题组在综合实践课程与课外活动方面的经验总结;
⑥数字绘画课程公开教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录像;
⑦数字绘画教程发表。
收获四: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与实践
教育技术装备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与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互动)与成效。加强课标学习,加强与教研、教学一线教育专家、教师的联系与沟通,加强同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做好新技术在数字校园环境下的学科整合与应用的整体项目策划与方案实施。为使学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提供技术装备硬件的同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多部门联合做好指导、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效率。
5.感悟
数字美术画板的装备工作,是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2010年度工作计划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学科教学活动中的一项尝试性建设工作。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标准研究与方案论证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组织并形成了采购计划与标书。通过政府采购,分别在南京市的10所不同学校(高中、初中、小学)进行了装备,加上此前一些已经试验过学校,通过数字美术画板在学校装备建设与学科整合应用实践计划的实施与应用研究,整理并总结出了一些装备管理工作中的探索与体会。在得到区县、学校装备与教学人员一致好评的同时,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在应对未来新课改要求与装备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研究与项目建设,应在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牵头的形式下,以信息技术装备为龙头,由各有关教育理论研究部门、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教学一线的专业人士和科技研究、产品研发企业等部门、人员共同组建一支队伍,通过对技术装备的研究,形成指导、利用技术装备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全新现代教育模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此次对数字美术项目的装备管理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实践,收集并获得了一些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方面的资料与体会。希望这次的实践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信息技术服务学科方面走得更远,使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知识的学习能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我们作为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的一员,有信心、有能力使技术装备服务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为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彭博,信息、美术共创奇葩冲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6:21-23.
小学美术教师培训方案范文3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以深化“制度改革、管理方式改革、评价改革、学生团队活动改革”为突破口,以典型带动、整体推进为基本工作思路,以管理创新和评价机制改革为动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1、明确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办人民满意的小学教育,让农村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
2、健全三级课程体系。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开齐国家课程科目;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要求开设课程,并开足课时。
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足学科专(兼)职教师,音体美、英语学科配专业(专任)教师,建立教师自主研修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以课标理念为指导,构建各学科新授课教学模式,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各年级学生合格率达98%以上,优秀率达70%以上。
5、加强教学常规过程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推行教学常规检查结果公示制度,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的精神,制定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案,多方面、多角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6、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小学教研会的作用,建立教研会工作制度,制定教研会活动计划,定期开展本单位的教学视导活动。
7、强化校本教研管理力度,学校开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专题研讨活动,组织开展经常性地听课评课活动,在课题鉴定的基础上推广一批课题实验成果。
8、以活动为切入点,继续深化“十好”教育活动,认真实施“五个一”工程,扎实开展各项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9、按照“习惯育人、生活育人、活动育人”的理念,学校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在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10、强化“亮点”,突出特色,打造有影响力的办学品牌,努力打造一批“镇名校、区名校、市名校”。
三、工作措施
1、解决好学校定位的问题,从2011年开始,各学校必须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以墙壁展板的形式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教学管理、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六个方面的内容展示出来。此项内容列入2011年上半年教学视导检查内容。
2、加强课程管理,规范课程设置,健全三级课程体系,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开齐国家课程科目,开全课程;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要求开设课程,开足课时。同时,要加强对各学科师资配备管理,配齐配足学科专(兼)职教师。英语、音体美配专任(专业)教师。
3、以省、市、区教学管理有关规定、要求为依据,各学校要对备课,上课,课堂教学,作业设置与批改,辅导,当堂当课练习与检测,理论学习,论文撰写,教学计划,个人研修,执教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课题实验,团队活动,听课与评课,教学反思,家长会等各方面的工作制度进行重新修订与完善,使其更加符合课改理念,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各学校要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的精神,制定本校教师教学评价方案,将常规检查结果列入评价方案。学校应按计划组织相关人员组成检查小组定期对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并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跟踪管理。同时,各学校要建立常规检查结果公示制度,每月检查一次,在学校适当位置设公示栏,将每次检查结果进行公示。
4、继续深化校本教研改革,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学校建立听课、评课制度,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听课、评课”活动。人人上研究课,人人参与评课。同时,按照“问题即课题”的原则,组织教师认真开展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专题研讨活动,每个学期、每个学科力争解决几个教学中突出的问题,并写出问题研究报告。对于已经立项的实验课题,各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开展研究,积极准备课题鉴定,在课题鉴定的基础上教研室将以现场会的形式推广一批实验成果。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打造精品教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乡镇、街道教育指导中心要认真总结前段集体备课的经验,在教师自备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好集体备课与研讨活动,优化教学设计,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本学年要特别重视当课、当堂练习题与检测题的设计,并把此项作重点检查的内容之一。本学年,区教研室将推出部分学科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各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并进行创造性地运用。
6、强化教学视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办学水平的提高。本学年,区教研室将继续组织上下两个学期的教学视导活动。增加视导成绩在教学评价中所占的权重,强化教学视导的指导、评价功能。同时,降低视导重心,将教学点纳入视导范围。各乡镇、街道教研会要切实发挥作用,真正担负起培养骨干教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责任,每学期要对本单位的所有学校进行一次综合视导,将视导成绩纳入对学校的评价方案,并以现场会的形式进行反馈,各单位开展教学视导的情况列入区教学视导内容,年终要以总结的形式报区教研室。(1)
2011年小学教研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7、以活动为切入点,继续深化“十好”教育活动,认真实施“五个一”工程,扎实开展各项兴趣小组活动。各学校不仅要制定活动方案、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评价打分表、评价结果统计。更重要的是不作表面文章,扎实、认真地开展活动。既要有班级活动,又要有校级活动。活动记录既要有文字材料,又要有照片、音像资料。照片资料要装订成册。班内及学校均要有评选结果展板,校级小明星、小标兵要佩戴标志牌或奖章。
8、按照“习惯育人、生活育人、活动育人”的理念,各校要在“十好”教育活动、“五个一工程”、“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的基础上,可有选择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感恩教育活动”、“爱心教育活动”、“激励学习教育活动”、“爱家、爱校、爱国教育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生活安全教育活动”、“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法制教育活动”、“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少年儿童自我保护教育活动”、“个人卫生与疾病预防教育活动”等等。各学校要将“十好”教育活动、“五个一工程”、兴趣小组活动,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及其他团队活动按“校级”、“班级”活动统一进行规划,以墙壁展板的形式列出“校级”、“班级”活动安排一览表,直观地把活动内容展示出来。学校成立团队活动中心,有专人负责各级各类活动,做到定内容、定计划,定期开展活动。
9、按照“五园”创建要求,优化校园环境,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每个学校要在卫生、绿化、美化方面自我严格要求,做到持之以恒。“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同时,各校要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多挂教师、学生的作品,每个学校都要设计墙壁、楼道文化长廊,展示教师的教学成果,展示学生的精品佳作,展示学校活动的过程、成果。每位校长都要清楚:学校的墙壁是会说话的;从学校的墙壁上别人会知道你做了什么,知道你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育成果及办学水平。创建有品味的校园环境应当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附:2011年小学主要教研工作安排
2011年小学主要教研工作安排
一月份
1、2011年小学教研工作总结。
2、第二学期单元测试题修订、编写。
3、小学部分课题实验鉴定。
4、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命制。
二月份
1、2011—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部分学科寒假教师培训会。
3、德育学科化课题实验情况调研。
三月份
1、参加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
2、全区小学各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
3、上半年小学教学视导。
四月份
1、教学视导。
2、小学美术教学观摩研讨。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
五月份
1、全区小学教学视导反馈会。
2、“快乐英语”课题实验研讨。
3、区级课题实验调度会。
4、德育课堂教学研讨会。
六月份
1、“十好”教育、兴趣小组,考查学科现场考查、测试。
2、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3、期末考试命题。
4、小学“攀登英语”课题研讨。
七月份
1、参加省、市各学科教学研讨会。
2、上半年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八月份
1、部分学科教师培训会。
2、新教师岗前培训会。
九月份
1、全区创新课评选活动。
2、参加省、市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
3、下半年教学视导。
十月份
1、教学视导。
2、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3、区级课题实验鉴定准备。
4、小学英语多媒体新授课教学研讨会。
5、小学体育教学研讨会。
十一月
1、教学视导反馈会。
2、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3、“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研讨会。
4、全区美术教师外出写生、作品汇报展。
5、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评选。
十二月
1、部分课题实验鉴定。
2、教科研工作总结。
3、编制单元测试题。
[2]
2011年小学教研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师培训方案范文4
蔡琳,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美术教师,校骨干教师工作站主任,南京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工作以来,求真务实,乐学善思,勇于创新。师从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傅幼康,个人主持省级课题《回归与超越――小学“故事美术”课堂教学创新的案例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积极探索“故事美术”课堂教学新思路,并逐步形成了个人教学风格。在学校,她与学生为伴,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绘画比赛,培养了一大批绘画特长生。曾获得江苏省中小学美术、书法说课比赛一等奖,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全国说课大赛一等奖、录像课例评比二等奖等。
每当手执画笔坐在画架前时,周围的一切就似乎随之沉寂了下来,那簌簌的铅笔摩擦声会把我带进无比美好的人生体验中去。这种感觉伴随着我从儿时到成年,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美术教师这份职业,它给我带来了许多天真可爱的绘画小伙伴。“老师,请问这怎么画?”这句话转眼间便从我对老师的问话变成了学生们问我最多的话。望着那一张张粉嫩脸庞上渴求的眼神,我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作为美术教师需要探究的教育主题是什么。
“老师,我能画得和你不一样吗?”
记得二十年前,初为人师的我坚定地认为美术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技法上的勤学苦练,只有不断地练习,绘画技能才能提高。于是,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业余时间我跑公园画速写,在家练水墨、画油画。教学时,我沉迷于美术教材中的植物、圆柱体、手电筒等内容,为学生们画了一张又一张的范画,让他们参照临摹。为了让学生理解事物前后的遮挡关系,我制作了直观的互动教具,为了让学生画好起风时的场景,我制作了能够牵引转动的活动教具……同时,我积极参加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先后获得了区、市一等奖,这增强了我作为美术教师的自信。
直到有一天,我在美术课堂上巡视辅导时,一位学生壮着胆子向我轻声询问:“老师,我能和你画得不一样吗?”看着他那怯怯的样子,我很诧异,问:“现成的样子,你不照着画,你想画什么?你会自己画吗?”一连串的疑问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我觉得画范画不好玩,我想试试画我喜欢的东西,可以吗?”为了不抹杀他绘画的兴趣,也为了不让其他同学发现老师给予了他特权,我勉强轻轻地点了点头算作回答。
下课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他的作业本,一幅生动的校园生活场景展现在我眼前:稚嫩的线条勾勒出自己在篮球架前飞身投篮的场景。我不禁感叹:童心世界是多么丰厚的艺术沃土啊!毕加索曾经在自传中说:学习像一个儿童那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此刻我才领会大师的肺腑之言。这位学生的画改变了我的教学观念,让我从带领学生钻研单调的绘画技巧的迷途中走了出来,真正踏上了钻研美术教学艺术的道路。
我贪婪地翻阅各类美术教育杂志,课堂教学研究的视角转移到了创作画、想象画等发散性绘画创作课题上。此外,我还成了一名听课爱好者,走进各个学科的名师课堂,语文课中教师生动、贴近学生的教学语言,音乐课中学生优美、活泼的节奏体验,科学课中学生的小组讨论与合作实验等都给了我很多的教学启发。如饥似渴地学习使我发现了各科教学其实都有着共通的研究主题和教学方法。我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谜语、游戏、表演、小组讨论等等,并钻研这些手段对各年段学生的适切性,我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绘画教学探索。我还参加了市美术骨干教师培训班,聆听美术教育专家前沿的教学思想,代表培训班教师上的汇报课是我个人自编的教学内容《小小泥人》,小组活动式的教学方式获得了好评,我也实现了自身教学水平阶段性的突破。一次区教研员李欢老师听了我的课,说:你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想法还不够深入,要做一位有思想的美术教师。反思自己当时的课堂教学,改变的是表面上丰富的教学活动,而真正每个活动是否必要,化解了多少教学难点,热闹的课堂背后学生习得了多少?不得而知。由此,我又确定了新的教学研究方向――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今我都感谢李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我从不敢懈怠自己的美术教学研究,渐渐地,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先后多次在市里或区里上美术教研课,参与省、市级美术教师说课竞赛并获一等奖。
“老师,能再给我讲个画画的故事吗?”
当各种荣誉接踵而至时,我清醒地知道,学生们对美术的喜爱才是对我教学真正的认可。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喜欢美术?我不断地寻找着答案。
那一天,我在上三年级的一节美术课《鸟和家禽》,我遴选了毕加索画的和平鸽给学生欣赏。有一个平时不喜欢画画的学生问我:“老师,毕加索为什么画这么多和平鸽啊?”看着他一副十分不解的表情,我乘机打开了话匣子:“那要从二战时,一个法国养鸽子的小男孩说起……”我简要地给他们讲述了毕加索创作和平鸽的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那节课他也画得特别认真。下课后,那位学生冲上讲台,急不可耐地问我:“老师,能再给我讲个画画的故事吗?”
小小的故事点燃了学生的绘画兴趣,也给我带来了新的教学启示:能不能用故事嵌入的方式来进行我美术课堂教学的改革呢?我先对美术教师的教学语言进行了思考与分析。美术教师大多因为专业特点,常常善于绘画而拙于表达,我也不例外。修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成为了我努力的方向。我常常问自己:作为美术教师怎样把自己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色”是指课堂上呈现的视觉素材,例如精美的图片、视频等。“声”则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了。美术知识具有专业性,但教师过多地运用专业术语会让美术课堂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也很快淡忘。通过课堂教学积累,我发现了故事教学的奇妙力量,当我多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绘画流派中的小故事、经典美术作品创作背景中的小故事等,用简洁的语言讲给学生们听时,发现他们的小眼睛一下就被擦亮了。由此引发我进一步思考,我开始深挖促进美术教学的小故事,并形成了美术欣赏故事、美术创作故事等系列教学小故事。学生在故事中学习美术,用美术创造故事,让我的美术课堂变得鲜活了起来。
“老师,我画的故事你没看出来呀?”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将故事元素嵌入美术课堂,教学语言就变得言之有物、言之有趣了。于是,我一头扎进了“故事美术”的教学研究当中。
2007年我设计了一堂故事美术创作课《树上树下》,教学环节包括多个分层体验板块:
1.经典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
2.审美拓展牵引:树的四季欣赏;
3.小练笔:我心中的树;
4.森林探险:寓教于乐;
5.故事创编:七嘴八舌说故事;
6.教师故事画示范:我与大树捉迷藏;
7.教学评价展示:我的大树故事;
8.绘本故事推荐《两棵树》。
这节课我精心绘制了FLASH动画《狐狸和乌鸦》,用白板软件制作了用放大镜观察的“森林探险活动”,并可以随机拼贴组合故事场景。在多次磨课中,学生都积极参与,玩得不亦乐乎!但作业的效果却不理想。教研员李老师在他密密麻麻的听课笔记中总结了一句话送给我:一节课不能处处靓,要有所取舍,才能突出重点。这句话掷地有声,直击要害!
反思自己的课堂:过分精心的课前准备让我对课堂框架的把握失去了重心;过多的故事元素让学生的兴趣高涨,却缺失了教学的重点;过度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玩过了火,却忘记了静心创作!我又重新拿起了教材,问自己:这节课故事画的创编难点到底在哪里?要突破什么绘画难点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绘画的灵感,帮助学生创作呢?我一张张翻看着学生的作业,想去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忽然,一张黑乎乎的画映入了我的眼帘:画面上大树的主干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黑色线条,期间还有或大或小的黑团,实在不知道这位学生想表现什么?于是我拿着这张画,求教那位学生:“不好意思,你这幅画老师没有看懂,画的是什么故事呢?能给我讲讲吗?”这个学生一下来了劲:“老师,我画的是一大群虫子在树上进行跑步比赛,现在春天到了,树上有好多虫子呢!但是这个树干我一开始画得太细,我好不容易才在上面分了这么多跑道,嘿嘿,我画的故事你没看出来呀?”
这位学生画完树之后才有了创编“昆虫赛跑”的故事灵感,但是细细的树干限制了他的发挥。他的话让我的教学设计一下子明确了方向,创编大树故事对学生们来说并不难,但是能否提前构图并预设好故事的背景环境,往往是学生们思考的盲点,而不同故事的背景构图将直接关系到故事的内容与画面效果。于是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大刀阔斧地修整,删去了语言故事欣赏等无关紧要的环节,在故事创编环节中我请学生畅谈故事,并在课上现场组合,利用白板软件中的拍照功能展示树干上、树冠中、树根下等不同的故事场景,并进行直观地比较,有效解决了构图难点。同时我又给予学生故事场景的启发,这样学生创作的故事画构图就更加自由多样、题材更加丰富,富有童趣了!
这一课的教学在市级课堂教学的展示中获得了好评。不久之后,我又带着这节课参加了在常州举办的省级赛课,获一等奖。正当我有些沾沾自喜时,我的师傅特级教师傅幼康老师找我谈课,说:南京的课和常州的课,我都听了。一样的内容和教学设计,在常州上的效果为什么没有在南京效果好呢?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师傅的话虽然平和,却让我感到羞愧。备课重要的是备学生,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下学情是千差万别的,一份教学设计方案又怎么能应万变呢?不同地区美术的学情也会有所不同,重视美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备课的前提,观察与了解学生是上好课的关键。
在反复的磨课与赛课中,我越来越体会到教学之路是曲折的,这曲折的深处正是教学的唯美所在。蒙德里安说,我们在静观中忘我,并走向纯美。而我就是在这蹒跚学步中忘我,寻找教学的纯美体验。
“老师,我能画自己死后的故事吗?”
儿童既有喜爱听故事、说故事的特点,同时又有喜爱绘画的天性,故事美术就是顺应孩子的这两种天性,教师用故事美术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在故事和美术之间为学生们架起一座故事美术之“桥”,通过这座“桥”激活美术课堂。
近年来,我逐步清晰了自己故事美术教学的研究方向,故事式的美术教学为我营造了更加亲切的师生关系和文化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我教学水平和学生绘画水平的提高。我想:普及美术教育,其目的不是要培养多少个小画家,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用美来指导、表达自己的生活,激发对生活的热情。我将故事美术教学细分为感受故事、欣赏故事、故事探索、创作故事、讲述故事等不同层次的体验环节。教师从审美体验的过程入手,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在各种类型的美术课中灵活运用不同的体验环节,变化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审美直觉、知觉及创作灵感。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将故事作为创作题材时,学生们最易于摆脱依葫芦画瓢的依赖心理,画出童真的一面。于是,我分年段设计了不同难易程度的故事画教学内容。学生小学毕业时的最后一次作业,我总喜欢让他们创作《画画自己的成长故事》的连环画。这是一个比较开放的主题,它既可以画记忆中的美好往事,也可想象自己未来的形象,学生有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还记得那是夏日的一天,天气特别闷热,六年级的学生也即将毕业,我给六(1)班的学生上《画画自己的成长故事》一课。一位思维独特的学生苏?菖?菖向我发难:“老师,我可以画我死后的故事吗?”这时全班哄堂大笑。他是位内向但内心世界十分丰富的学生。虽然对他我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这个问题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凭借以往的经验,我觉得他不是故意搞怪,而是确有想法的。我想宽容与理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我微笑着给他一个更大的绘画范围:“当然可以,只要是表现与你自己有关的内容就行。”我采取的策略是先认可与宽容,再附加上小小的限制要求。浑身是刺的他得到肯定之后开始挑战自己的绘画极限。只见他一个人顶着酷暑想想、画画,又想想、再画画。那股认真劲儿让我看了觉得有些感动。当下课铃响起时,一张连环画递到了我手上。我欣喜地看着他的作品:
第一幅画的是一个圆形的细胞,注释:一个受精卵;
第二幅画的是一个小人坐在书山的夹缝中,注释:目前我发奋学习;
第三幅画的是人坐在桌前伏案做实验,注释:青年时我进行科研;
第四幅画的是人坐在火箭上,注释:中年的我探索宇宙;
第五幅画的是一个行星,注释:晚年我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
第六幅画的是人的骨骼,注释:死后我成为化石。
他作品中的绘画技法虽不是很成熟,但思维活跃,饱含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敢于大胆地去表现,这些往往是进行美术创作的灵感之源。这不正是当下很多中国学生所欠缺的吗?时代在变,我们的学生也在变。教师的教学要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更乐于参与美术活动,并能在美术活动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永远待续的童本化故事
和学生们一起讲故事、画故事成为我生活的主要内容。近二十年的美术教学生涯没有磨掉我的教学热情,而是让我学会了和学生沟通,学生们绘画思维的灵动让我的每一天都那么新鲜。
我喜欢和学生们聊大自然的季节故事、夜晚的梦境、身边的生活故事……
我和老人的故事
――《老人与儿童》课堂实录片段
师:你们家里年纪最大的人是谁?
生:爷爷、奶奶。
师:还有吗?
生:外公和外婆。
师:哦!那么,据你的了解,你知道他们都有些什么特长呢?
生:我爷爷擅长钓鱼。
生:我奶奶烧菜最拿手!
师: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家中的老人,还可以说说他们的爱好!
师: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夸夸自己家中的老人,说说他们开心和生气时的样子。
生:我奶奶最爱打扮,很时髦!(众笑)就是她的牙齿不好,所以照相的时候总是抿着嘴笑!
生:我爷爷喜欢和我算24点。我赢的时候他笑得比我还开心!
生:我爷爷就喜欢发火!(众笑)他发火的时候皱纹像打了结一样!
师:看来你们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知音哦!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画画自己和老人的故事。
这一课的夸老人是让学生们能更加尊敬自己的长辈,描述老人的样子是为了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作为一线教师可以灵活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同一个课题的内容,我常常在一个年级的平行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并从中寻找最佳教学方案,这也成了我的教学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