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体育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体育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体育的特征

现代体育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产业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现代产业体系

作者简介:刘文勇,男,经济学博士,黑龙江大学生产力研究中心教授,从事宏观经济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2B061;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转型期多层面消费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1252G043;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延期消费的功能与调整研究”,项目编号:jc2011w4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4)02-0052-07

自从费希尔(1935)[1]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方法以来,霍夫曼比例(1931)、克拉克法则(1940)[2]、钱纳里标准发展模型(1989)[3]等研究成果表明,一国的产业结构演进总是遵循着某种规律变化的,其中主导规律变化的主体就是所谓的“现代产业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目前,理论界对于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等尚未达成一致,如陈建军(2008)[4]认为在中国语境的背景下,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刘明宇、芮明杰(2009)[5]认为现代产业体系是当前一国产业的结构及其运行状态;张耀辉(2010)[6]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适应多样性需求和服务与创新竞争、推动知识创造与知识转化、追求灵活的外部协作和追求外部规模经济、快速沟通与流通以及政府的深度参与、低消耗与低污染等特征。张乐夫(2011)[7]认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需要把握三个原则,即充分就业、人力资本素质提升与构建富民型收入体系。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来看,我们是可以在未来现代产业体系的践行中,深化其理论认识的;同样也可以从以往发展的历史实践中,总结其理论经验。基于这样的思想,本文通过对现代产业体系演进历程进行历史考察,总结其基本特征与发展的规律性路径,并结合中国实践,为中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出具体建议。

一、 现代产业体系演进的历史考察

考察曾经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演进过程,对于解析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机制具有参考价值。产业体系的实质是一种生产关系,“制度”即契约安排也是一种生产关系,因此可以按照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逻辑,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考察现代产业体系的演进。“现代”从广义理解应该包括“现在这个时代”和“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两个层面,因此,对现代产业体系演进的历史考察应该从历史上几次重大技术创新所引发的生产关系变革,进而诱致发生的那个时代的现代化科技的生产关系开始。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机械化大生产方式被正式确立。那个时代出现的重大技术创新催生了那个时代的“现代”产业体系产生,包括珍妮纺织机、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富尔顿发明蒸汽动力轮船(1807)、史蒂芬逊发明蒸汽动力火车(1814),这些重大技术创新推动了纺织等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可称其为那个时代的“现代”产业体系。当时的“现代”产业体系下的代表性生产关系表现为国家提供的专利制度和工厂组织形式的产生。专利制度保护和激励了技术创新动力,国家法律赋予创新者的收益权在水力纺纱车等的发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机器工厂取代手工作坊,分散型小生产模式被工厂组织模式替代是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必然要求。以上的制度创新所确立的生产关系迎合了技术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产生的需要。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电气化生产方式被正式确立。摩斯发明电报接收机(1838)、贝尔发明电话(1876)、爱迪生发明电灯泡(1877)、马可尼发明电波发射机(1894)以及发电机、内燃机等重大技术创新推动了那个时代以电机、汽车、飞机、石油化工等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的产生。当时的“现代”产业体系下的重大制度创新表现为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和研发活动,企业内部化发展并制度化。尽管在16世纪末一种叫作“康梅达”的股份制雏形已经较为普遍,但是其规模很小。电气化时代交通和通信产业发展形成的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要求大量资金投入促使20世纪初确立了股份制在企业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如果说第一次科技革命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那么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发展则具有技术创新的复杂性特点,独立发明人越来越难以承担,当时的西门子、杜邦等大公司已经开始在企业内设立独立的研发部门从事技术研发活动,其不但具有规模优势,而且研发活动内部化还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

20世纪4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生产方式被正式确立。第一座大型原子能发电厂(1956)、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1946)、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57) 等重大技术创新在电子、通信、核能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波及全行业,引起物质生产现代化、劳动方式与生活方式现代化,随之产生的是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的比重上升,此时的“现代”产业体系主要包括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半导体、宇航、激光、人工合成材料工业等领域。这段时间内的技术创新周期明显缩短1,主要源于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政府采购、风险投资、股票期权以及以纳斯达克为代表的新型证券市场等制度安排为分担创新风险提供了全社会的融资途径与风险分担机制。曾经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如英特尔、戴尔、微软等,都是按照风险资本模式发展起来的。

20世纪80年代,第四次科技革命以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纳米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为标志的虚拟经济生产、生活方式被正式确立。80年代智能计算机出现、90年代光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出现、1995年美国国防部国防前沿研究项目署的ARPA网向商业开放网络(现代互联网产业的产生主要源于该项技术)、1991年碳纳米管被人类发现等,以上的重大技术创新具有集成和融合的重要特征,多学科、多领域合作研发与应用的结果是新的组织模式不断出现,电子商务在将商务流程电子化、信息化与数字化加速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不但降低了商务成本,也改变了自然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产生了诸如e-mail、“微博”等通信形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速了城市化进程。随着此次技术创新的继承与融合,企业的网络化组织模式、市场的多元化与全球化发展成为重要的制度创新内容。

时至目前,第四次科技革命是否结束,第五次科技革命到来与否的定论尚未得出。但是,从发展趋势上来看,“低碳、绿色、可持续”将是下一次科技革命的引领目标。

以上的历史考察,为我们提供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首先,现代产业体系的产生源于重大技术创新。从纺织、钢铁、石油重化工及电力、汽车到IT产业,每一个当时的新兴产业中生产力创造物质财富能力的提高都伴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而生产工具的改进正是重大技术创新的结果。按照技术本身的含“金”量和市场前景,即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化应用程度来划分技术创新,有三个层次:低级的技术创新带来生产能力在小规模范围内的小规模的改进,一般是企业生产工艺的改进;中间层次的技术创新带来特定行业或特定区域的生产力能力的改进,一般是一个行业内或者一个国家内的生产技术标准的改进;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带来多个行业和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能力的改进,一般是具有对其他行业的高渗透性、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高关联性和市场化程度好的高成长性的技术创新,如IT技术带来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高渗透性),形成了与信息产业内部的微电子、半导体、激光、超导等产业的互动发展(高关联性),产生了美国持续近2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新经济时期”(高成长性)。上述科技革命中的高层次的技术创新正是因为具有这种高渗透性、高关联性和高成长性,才带来了现代产业体系化发展。

其次,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源于重大制度创新。从产权制度与规模化工厂组织的社会化生产形式、股份制与企业研发制度化到融资与风险的社会分担制度,再到企业组织网络化与全球化。以上制度变革主要体现在市场组织结构改变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改变两个方面。市场组织制度创新影响的是市场交易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企业内部制度创新影响的是技术创新与应用的行为与效率。二者是那些现代化的产业能够扩展、扩大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如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的供给学派在里根政府的政策舞台上占据了中心地位,其对西欧各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80年代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私有化和放松管制的浪潮。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供给学派和里根政府做出的大多数预言和承诺没有兑现。但是,其“减税”和“放松管制”的做法激励了个体积极性,市场机制作用发挥鼓励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与创造性,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为90年代克林顿执政期间的“新经济”打下了基础。而“新经济”下的“知识经济”、网络经济、IT产业等正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来看,适应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要的网络型产业组织也是在这个时期经历了由“科层组织、扁平化组织”向“网络型组织、立体化组织”结构的转变以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转型。

最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作为一种产业创新,它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具有辩证互动关系。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是对作为生产力的工具在中、微观层面表现为知识形成的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拓展,其直接作用于生产力;产业创新是对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在宏观层面表现为分工形成的组织结构的升级,其直接作用于经济基础;制度创新是对技术创新路径的优化,优化的对象是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具有约束作用的制度条件,其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依据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明确三种创新之间的关系,即技术创新是核心基础;产业创新决定于技术创新的程度并制约技术创新的发展;制度创新直接作用于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发展,促进其进步。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解析

通过对现代产业体系演进历程的分析与总结,可以深入地解析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当代的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是指与传统产业体系相区别的产业,从时间序列来看,它是与过去时态相区别的现在时态发生的产业形态,具有动态性、相对性和进步性的特征。所谓“动态性”即现代产业体系与社会发展进步阶段联系在一起,不断演进。从传统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到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演进总是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进步的阶段联系在一起,现代产业体系是支撑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力量,社会进步引致现代产业体系日趋进步。所谓“相对性”即国情差异决定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国别差异,虽然相对于每一层次社会发展阶段的产业本身可以称为现代(当代)产业,但是同一产业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因其技术进步性不同,发展中国家所谓的现代产业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内涵已非如此。所谓“进步性”即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总是以技术进步为引领、组织创新为支持、制度创新为驱动的过程。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阶段中,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由政策层面来进行推动和实施,其时点往往发生在社会转型、升级阶段,其动因一般来自于外在赶超压力的逼迫,重大自然、经济、社会事件引发生存与发展的危机胁迫,这就要求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能够超越现代(当代)社会的发展,体现出其进步性。目前的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是指20世纪80年代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的融入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现代服务业及其向传统产业渗透产生的新兴产业,包含了一、二、三次产业在内的融入现代元素的国民经济产业的统称。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这对于中国在工业化发展后半程内实现跨越式发展与赶超,提升经济内涵式发展质量,其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就是围绕“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这就定义了目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所谓“结构优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优化产业层次结构,围绕十大主导产业等重点产业,加强技术改造、改进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所谓“技术先进”就是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研发、使用、改造、升级的过程中,技术层次要有前瞻性、引领性、推广性与渗透性,努力实现“一流的企业争取做标准,二流的企业领先做技术,三流的企业做好产品”,争取在现有层次水平上实现提层次、上档次。所谓“清洁安全”是指在可持续开发与节约利用的基础上,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多元能源发展,构建起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这既包括满足能源开发与使用技术和环保达标,也包括能源供应上立足国内,避免因为能源对外依存度过高造成的输入性经济扰动因素的影响。所谓“附加值高”主要是指由技术标准与水平、产业价值链位置、市场组织结构等因素所决定的投入产出比水平要高。所谓“吸纳就业能力强”是指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伴随着资本、技术密集度提高引发的“劳动被替代”情形下的企业组织规模、企业组织形式等要有所创新,围绕为现代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协作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与现代服务业提升整体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

现代产业体系的一般性特征与中国化特征共同刻画和影响着中国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基本路径。

三、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分析

基于现代产业体系是建立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基础之上的产业创新的认识,以及“动态性、相对性和进步性”的一般性特征、“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国化特征,这里,探讨中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路径(参见图1)。

图1 现代产业体系演进路径的支撑系统

当技术创新发生在单个企业时,凭借其技术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其获得超额利润,此时表现在图1中的情形就是在0ADB平面上的一个圈或点,如IT技术最初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如果此时发生制度创新,或者是某种生产管理制度、企业组织形式,或者是市场组织形式等发生变革,使得技术创新效应外溢,在某个行业中形成扩散效应,则该行业表现出整体的技术进步性与高附加值,此时的情形如0A’GB’平面所示,如动漫产业园区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推出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高(0A’长度增加)以及适应性制度的不断推出(0B’宽度增加),此时与该产业相关的其他产业创新层出不穷(0C’高度上升),立体化的产业体系开始拓展形成,如IT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渗透、关联与成长,最终形成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综合性的产业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穿越这个立方体的0K’K曲线代表了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即从传统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化与信息化社会的进步。该曲线的形状变化反映的是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所走过的路径,目前从各国发展的实践来看,一种是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之路;一种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走过的“先城市、后农村”的赶超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一种是目前中国倡导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其背后体现的理念是包括“清洁安全”所要求的环境保护、低碳模式、多元化能源供应保障安全,以及“吸纳就业能力强”所要求促进社会机会公平、提高就业水平等在内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小的立方体仅代表与某个社会发展阶段对应的“现代”产业体系,随着社会进步,小的立方体会沿着0K’K曲线发生空间移动,这体现了现代产业的“动态性”和按照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进步性”。小立方体(产业体系)内部的结构反映的是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状态,高新技术与制度变革在三次产业中最终沉淀下来形成生产能力的状态以及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配套协作生产能力等最终反映出的是小立方体内部结构是否合理,影响的是该立方体(产业体系)的健康与可持续,如果其内部结构不合理则在其沿着0K’K曲线的空间移动过程中,该立方体(现代产业体系)无法维系与沿革。

基于以上分析,中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路径应该是:以和谐观、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合理的产业、区域规划为引导,形成“点、线、面”的推进,防止产业结构“盲同”与产业布局“同构”;鼓励和引导“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围绕“标准和技术”的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建设,实现价值链的升级,尤其注重技术创新在产业和地理空间的扩散;以保护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为核心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以现代企业制度、信息化企业管理模式为核心建立高效的企业管理与运作流程,以财税、金融政策为核心建立有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推进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促进产业融合与发展,形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发展、协同推进与协同互动的格局。

四、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外部环境分析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还需要考虑国际因素的影响,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必须置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来讨论。目前来看,发达国家依据传统比较优势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长期的低附加值贸易是中国面对的主要困境,以及随机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趋势化带来的全球要素资源价格上涨与人民币升值压力都要求中国产业体系必须升级,同时这也是中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所必须面对的外部现实环境。中国产业资源禀赋与产业价值链分工的劣势必须向优势转化。

从产业资源禀赋来看,按照迈克尔·波特(Porter,1990)对要素的分类,其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主要是指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简单劳动力、资本等先天或初级生产要素;高级要素主要是指物化在资本与劳动力中的高精尖技术。产业资源禀赋的增值主要是指增加高级要素的同时,优化基本要素配置,取先天优势之长,以“后发优势”造就后天优势。杨小凯(1991)曾在新古典超边际分析框架下提出,即使没有先天比较优势,通过物化在人力资本中的技术进步行动也可以获得具有先天特性的内生比较优势。因此,这需要通过正规教育与职业培训等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变简单劳动为复杂劳动;加强科技成果在初级要素的加工与使用中的转化,提升要素产品价值在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中的转移比例;有序地开采战略性、稀缺性矿产资源等初级要素,有策略地进口与出口比较优势资源与短缺要素。

从产业价值链分工来看,按照施振荣(1992)提出的“微笑曲线”进行分析,研发、设计与品牌、渠道、营销等产业价值链环节位于高利润的“微笑曲线”两端,而加工、制造环节位于低利润的“微笑曲线”底端。产业价值链位置的转换主要是指改变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垂直分工为水平分工,这需要利用产业禀赋优势形成规模经济下的产业内分工。刘明宇、芮明杰(2009)提出,突破发达国家通过价值链区域分割和等级制安排形成的产业价值链“治理权”,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区域一体化获得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市场基础,形成独立的“话语权”。在开放经济下,中国产业体系转型升级需要借助国际市场提供的分工机遇,企业需要学习技术与市场知识,发展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东北亚、东南亚、“金砖”国家间形成区域分工市场,建立地区间垂直分工体系,向更低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部分低附加值业务,提升企业价值链分工位置,把资源和能力转移到与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水平分工上来。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等因素决定了中国目前发展阶段内,必须将部分过去承接发达国家垂直分工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重新定位与发达国家间的关系为产业内的水平分工状态。这既符合中国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需要,也满足区域内承接中国产业转移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阶段需求。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通过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市场基础来突破区域分割和等级制安排是一种在目前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价值链分工框架外的“另辟蹊径”安排,如果要想实现在世界范围内与发达国家间的水平分工与产业内分工,则需要中国具有核心的比较优势,我国高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提升是至关重要的支撑。

另外,从本轮金融危机后的欧美发达国家国内产业体系发展趋势来看,它们在吸取经济过度虚拟化教训的同时,正在重拾实体经济,发展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对于中国来讲,存在着技术合作的机遇,但同时就与发达国家间形成产业内水平分工来讲,竞争与压力更大。应该说,经济虚拟化曾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随着20世纪90年代美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不断提升,各国的鼓励性发展产业政策层出不穷,至21世纪初期,发达国家基本上全部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服务化,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70%以上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与就业率成为代表性特征。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跨国集团和公司向服务产业转移,如以制造业闻名的美国GE(通用)公司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通过实施“数一数二战略”,将“第三、第四”竞争能力的分支机构与业务单元出售和转移,置换出来的资源全部用于发展服务业,并确立了所谓的“服务化”转型战略。以GE为代表,许多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更是通过兼并与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了所谓的“向现代服务业的低成本、高收益扩张”。应该说,中国客观上被动地成为“制造业大国”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后金融危机时期以来,发达国家反思经济过度虚拟化的教训,其现代产业体系向实体经济的回归趋势,启示着我们:首先,中国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需要吸取经济过度虚拟化的教训。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中高科技网络股的集体暴跌引发的新经济泡沫破灭以及“9·11”事件后,美国经济进入低谷期,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采用了低利率和放松金融管制的做法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2002年以后的美国经济的确走出了低谷,但是作为伴生物的金融衍生品泛滥也出现了,其典型代表就是“次级贷”。因此,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对其他服务产业具有支撑作用的中国金融业,其深化改革中一定要辩证地认识麦金农与肖等人所谓的“金融深化”理论的实质,“华盛顿共识”强调的放松资本市场管制、利率与汇率自由化、私有化等主张在拉美、苏联、东南亚等国的实践中,已经证明是失败的,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必须沿着“中国模式”来进行。其次,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来看,通过提升资源禀赋质量发展产业内水平分工是改变“中心-”依附状态,形成等价值比较优势贸易的重要途径,这是原本在金融危机之前不考虑非经济因素条件下的发展思路,后金融危机期以来,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和发展高端制造业,使得这种等价值比较优势在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势差”缩小,所以,中国现代产业体系中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主导思想应该是不放弃与发达国家间建立产业内水平分工的同时,努力形成与其他发展中国家间的稳定、可持续、双赢的贸易分工格局。

参 考 文 献

[1] A G.Fisher. “The Clash of Progress and Security”,in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36,(3).

[2] C.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 London:Macmillan’3rd edition,1957.

[3]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4] 陈建军:《关于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考——以杭州为例》,载《浙江经济》2008年第7期.

[5] 刘明宇,芮明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模式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5期.

现代体育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 奥运会 职业化运作 模式 研究

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开始,国际奥运会一直按照《奥运会克》的基本原则,为全世界的青年服务,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公众对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选手和奥林匹克理想评价很高。从1994年职业化足球的改革以来,中国足球的前进道路和整个发展环境遭到了最严重的挑战。中国足球联赛推行职业化、市场化十多年来,出现了许多负面效应,但不可否认,对职业化认识的片面性、管理的失控,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学术界,把体育赛事的职业化运作和市场化运作等同起来,亦不乏其人。那么,真正的职业体育的特征如何,体育的职业化过程如何进行,这些都有待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和明确。

一、奥运会职业化运作的特征

1.奥运会职业化运作国际性特征

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为近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应该借助古希腊体育的经验和传统来推进国际体育,现代奥运会应该像古代奥运会那样,以团结、和平友谊为宗旨,但应该比古代奥运会有所发展和创新,它应该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顾拜旦的倡议,使现代奥运会从一开始便冲破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具有鲜明的国际性,同时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息。奥林匹克盛会不仅包括奥运会,而且在整个节日中补充着各种奥林匹克活动,加深了人们对奥林匹克的体验,进一步表达奥林匹克理想。

2.奥运会职业化运作的服务排他性特征

服务的垄断性,非成员不能拥有提供服务的必要知识和能力。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的专属财产,国际奥委会拥有与之有关的全部权利。特别是不加限制地设计该运动会的组织、开发、转播、录制、重放、复制、获取和散发的全部权利,不论以何种方式或以现存的或未来发展的何种手段或机制。国际奥委会拥有任何以广告、商业或赢利为目的而使用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的专有权利。国际奥运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

3.奥运会职业化运作服务的复杂性特征

服务不是例行公事、按常规典型办事,而是个体具有判断地应用特殊的基础知识。服务的复杂性对于使工作获得职业地位,即职业化过程起到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职业化过程是复杂性、动态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系统的过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批判地继承了古奥运会的组织形式,经历了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艰苦探索,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确定了自己发展的基本模式。在政治上,国际奥委会加强了联合国、地区政治机构以及各国政府间的体育运动和青少年教育的合作。在经济上,1983年国际奥委会成立了市场营销委员会,并提出了奥林匹克伙伴计划。在组织内部,奥林匹克团结基金委员会团结了所有成员,凝聚了最大力量。

二、奥运会职业化运作模式

1.设立以基金投入的经营管理的运作模式

基金在体育产业投资中主要利用自身专业和信息优势,开展体育企业投资理财、企业购并、资产重组、融资策划、风险投资、担保等资本运营业务,以保证基金增值。基金主要投资于体育产业,并适当投资国债和与体育关联度较高的旅游、服务、交通通讯、科技、文化、建材、饮食等行业。体育产业投资基金资金来源包括:政府专项拨款,社会捐赠、赞助,发行体育彩票的收益提成,按一定比例征收的体育经营收入,以及通过各种渠道面向社会吸纳的社会资金。

2.设立国家体育信贷的经营管理的运作模式

国家体育信贷所,是一家在奥运会期间专门以资助体育场馆、体育公共设施为主并进行投资的具有政策性质的金融机构。其服务对象包括:地方政府、公共团体、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促进团体等赢利性或非赢利性体育组织。对赢利性体育组织,其信贷方式以投放中长期抵押贷款为主,资金主要用于建造、扩建、装备、购置以上单位组织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体育活动建筑物,甚至土地;对非赢利性体育组织,以低息或贴息形式开展信贷。国家体育信贷所日常资金运作的主筹资渠道是,在国家政策法规条件下,发行体育基金、体育彩票、体育债券甚至体育股票,以及接受社会捐赠和赞助。

3.设立公司管理的经营模式

借鉴国内外大型运动会体育场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经验,可采用公司管理的经营模式。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作如下制度安排。在组织机构上,筹办奥运会阶段,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主要是发挥政府职能,负责统筹、协调期间各项工作。举办奥运会之后,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可改为公司组织,履行公司运作职能,对政府主导投资的体育场馆和运动配套设施采用委托、租赁、承包、限期买断等方式开发与经营管理。在投资体制上,采用政府投入与市场投入相结合,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积极投资。在投资方式上,对于由于奥运会而提前投资的城市公共工程项目,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同时要提供各种优惠措施,如贴息或低息贷款、担保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非政治化与政治化、非商业化与商业化、业余化和职业化的长期冲突中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形成了奥运职业化运作的基本特征。现代奥运会职业化运作的基金投入的经营管理、国家体育信贷的经营管理公司管理的经营模式,是奥林匹克适应时代,融入当代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奥运会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原。

参考文献:

[1]任海: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邱招义:奥林匹克营效[M].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现代体育的特征范文3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代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及总体特征,揭示作为一项体育活动的高尔夫运动其背后所承载的社会属性,从而探讨高尔夫运动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所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 高尔夫运动 经济产业 社交功能

高尔夫起源于15世纪的英格兰,当时作为一种劳动之余进行娱乐的趣味游戏而被人们接受,直到19世纪才逐渐发展为现代高尔夫的雏形。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随着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以及人们对运动、身体锻炼的日益重视,各类现代体育运动不断兴起并得到改良,最终演变成了现今时代丰富多元的体育项目。其中,现代高尔夫以其独特的运动魅力及其所承载文化内涵深受众多人喜爱,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呈现出诸多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内涵。本文立足于现代高尔夫作为体育运动的本质,来深入分析高尔夫运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属性,探讨其在社会经济与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现代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及特征

(一)作为现代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

高尔夫运动起源于早期人们劳作后进行娱乐的“游戏”项目,随后逐渐演变并发展为一项以体现参与者竞技能力的表现性和准确性为目的的竞技体育运动。从竞赛类运动的角度来讲,高尔夫虽然目前还不在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名单中,但是它早已成为亚运会的比赛项目。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尔夫运动已渗入了不少经济与文化的内涵,但从本质上而言,高尔夫仍然是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以竞技运动为手段,在一定的运动规则的指导下,通过合理有序的比赛过程,以表现参与者在专业的竞技水平与能力的体育运动。因此,作为现代体育运动整体发展的一份子,高尔夫体现着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竞技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双重性特征

高尔夫作为一项现代体育运动,其本身的发展不仅具有一般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身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想要寻求一种能够集锻炼、休闲于一体的项目来进行对工作、生活和学习的进一步调节,于是对以休闲娱乐为主体的健康项目、户外消遣活动的心理诉求越来越高。高尔夫的基本运动方式及其户外运动的基本特点,使其不仅仅能满足人们锻炼身体的诉求,更集运动竞赛、休闲健身、商务社交和度假娱乐等多重功能为一体,因而成为被社会大众日益推崇的体育休闲项目。因此,高尔夫不仅具有一般体育项目的竞技特征,而且还具有越来越被现代人所青睐的以娱乐休闲为诉求的休闲体育文化特征。

二、现代高尔夫运动的社会属性

(一)商业模式下的经济属性

如今,高尔夫日益成为房地产行业、酒店行业、旅游行业等众多商业领域中的重要一环。高尔夫运动的产业化成为常态,高尔夫球场附近区段的商业价值提升成了房地产商争夺的热点,以高尔夫球场或高尔夫俱乐部的设计建设与开发为主体,外延至诸如房地产建设、旅游项目、酒店服务、娱乐休闲等多种经济形式的规划项目屡见不鲜,甚至逐渐形成了生产制作市场、服务市场和消费市场齐头并进日趋完善与壮大的产业结构,衍生出多元组合、综合开发、互补互动的经济发展链条。高尔夫别墅、高尔夫花园、高尔夫小区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不仅有高尔夫球爱好者为了更好地满足运动的需求购买高尔夫球俱乐部附近楼盘,许多注重健康时尚、讲求生活品质的人士“高尔夫球房产”所吸引。此外,高尔夫球场自身也演变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从旅游行业的角度来讲,当前国内的不少旅行社纷纷开始尝试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将高尔夫球场资源和旅游结合起来推广逐渐成为旅游业拓展旅游业务和创造利润渠道的最具前瞻性的高起点发展途径。高尔夫己成为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的一项产业,例如近年来,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来华旅游人数增加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高尔夫球度假”。这类由高尔夫“加热”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一种经济文化的产业形式,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转变了产业结构,而且对提高一个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文化品味,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尔夫球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产业形式,具有很强的经济属性。

(二)休闲娱乐中的社交属性

现代高尔夫运动及运动竞技、休闲度假、商务社交等为一体,因而广受世界各地人士喜爱。许多人常常将高尔夫运动与高雅、文明和贵族运动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甚至认为它是少数人参与的一项运动。其实不然,如今高尔夫运动逐渐走向平民化、大众化,可以适应各年龄、体能和技术都有差异的人群,它不仅能通过锻炼及休闲的形式让参与者的得到放松,更能达到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增进彼此感情的社交功能。一方面,人们通过参与高尔夫运动、通过打高尔夫球向身边的朋友呈现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个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个过程也是对自我形象的管理,即让周围的人看到自己积极正面的印象,从而建立社会交往最初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参与者在竞技或合作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增进对彼此了解,从而使双方的社交关系更加紧密。因此,高尔夫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社交属性。

三、结语

由于高尔夫运动所具备的集竞技与休闲为一体的特征,使其成为象征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文化特征的特殊文化载体,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独特的文化现象。同时,由于高尔夫运动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属性,使其作为一种相对独立发展的社会产业,具有很强的经济延展性和社会交际的互动性。因此,高尔夫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和巨大社会发展潜力的产业形式,将继续在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提升中发力。

参考文献:

[1] 范旭东.现代高尔夫运动的发展趋势:从贵族走向平民[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1:78+124.

现代体育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高校体育;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发展

后现代思潮在全球范围带来的巨大声势引起了后现代教育的研究热潮,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更是后现代思潮不断发展和回应社会质疑的结果。所谓“后现代”是历史与逻辑发展进程中,针对“现代”而言的一种时代社会变化趋势的理论策略,它从思维方式、感知方式、认知框架和社会结构的维度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回溯我国高校体育的变迁过程,对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进行分析,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眼光对我国高校体育的现状进行审视,为推动高校体育科学、和谐、可持续性的发展提供帮助。

1我国高校体育发展与变迁

我们从高等学校体育的功能,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可以看到,它受大学教育、社会制度、国家需要等方面的影响颇大,但它仍然是一个大学教育过程中独立存在的一部分。在高校体育的发展历程中,有两大阶段较为突出:一种是倾向于“体”,认为体育应以运动(sports)为核心,建立身体练习的关注。判断课堂优劣的标准来自课的练习密度、练习强度、学生的平均心率、课堂心率曲线图等严格量化的检验评价体系。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一代体育教师有着严谨的教学态度,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他们坚定地认为,这种体育课才有“课”之说的资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另外一种鲜明的观点,认为体育的核心是“育”,主要功能是教化(education),这种教育倾向在当前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影响下,认为体育课堂就是给学生提供体育氛围的机会,只要与“快乐”、“终身”相联系,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自由度相当大。但稍有不慎,局面失控,便有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回归“放羊式”体育的嫌疑。

上述体育教育思想反映的是以时代背景、教育思路、政策方向为依托的不同体育教育主流形式,引领各个历史阶段体育教育的前进方向。体育教师通常会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本着完成国家、社会、学校赋予的体育教育任务为使命,在相对固定的教材、教具、教法中完成教学。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受经济全球化、资源共享化的影响,我们不断开阔眼界,解放思想,调整认识;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再完全受制于某些模式或内容,而是拥有了巨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在这个转型期间,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矛盾和困难,战胜它们,机遇便随之而来。

大学体育的存在价值随着主流教育思想的演变发生着变化,学生自主选课、选教师、选教材、选时间已是大势所趋。不论目前高校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在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权利应得到尊重。今天的教育理念提出:摆在增强体质的前位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到体育的快乐与成功。打破一种固化的教学常规,建立一种新式教学习惯,从理念到形式的置换,不仅是设计、构想便可以完成的,更需要与具体情况相结合,拿到现实中尝试、检验、改进和完善。

2后现代意识下的高校体育

2.1后现代主义对高校体育的社会学影响

“后现代”概念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新术语的广泛流行,来源于法国人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Lyotard)的《后现代状态:一项关于知识的报告》(1979)一书,他对现代与后现代所作的区分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因而并不意味着某种历史分期。按照利奥塔的解释,现代性总有一种超越其自身的冲动,在次意义上后现代是隐含于现代性之中的———后现代性并不只是一个新时期,而是对现代性所具有的一些特征的改写(rewriting);而这种改写长期以来一直是在现代性本身中进行的。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高校体育的发展是必然的。

“后现代”依赖于“现代”,是现代的继续和发展,甚至是重写。一方面,后现代在时间上后于现代,是历史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从价值观、文化态度、社会精神、思维方式等方面看,后现代是对现代的反省、批判和超越。现代精神强调的是人的主宰和核心地位,理性决定一切,理性选择成为现代性的典型特点。而后现代性恰恰与之相反,表现出很强的差异性。后现代以主体发现、价值张扬和理解阐释为理论诉求,通过对边缘群体、边缘声音的发掘,运用结构策略和建构尝试来表达自己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体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其发展历程更是有赖于社会、受社会所制约。在“个人本位”或“社会本位”教育目的的现代教育体系中,高校体育主要表现出课程设置单一化、规范化、固定化的知识结构。后现代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思想渊源,这种思潮能赋予高校体育研究复杂的社会影响和坚实的哲学基础。因此,在对现代性进行审视的同时,在反思与超越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产生了以自我发展内容为灵魂和归宿的高校体育改革核心。

2.2后现代主义对高校体育的教育学影响

后现代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领域,对其开放性时代特征的解读,必须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活跃,表现在对新问题的兴趣和持续关注,以及对确定性追求的质疑与兼容、开放的学术主张,我国高等学校体育的发展同样有着这种过程。追溯我国高校体育中关于教育目的、功能、形式的变迁与发展,尤其是从2002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践证明目前高校体育所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动态性,都与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

在现代传统高等学校体育的惯例中,预置性教育活动模式带来了教育进程的线性化,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就是目标既定、内容凝固、方法确定的按部就班的制约,就像一支“正步走”的队伍,成为高校体育改革中的突出问题。这种僵化了的思维、缩小了的生态,既违背体育自由、自然、生命、生存的本质精神,又桎梏了高等教育目的的开放性,在后现代的发展进程中矛盾表现日益尖锐。

因此,我们认为后现代教育思潮为高等学校体育提供了整体改革的依据,我们看到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及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全面和谐发展的高校体育功能。这种改变过去以项目为教学目标的做法,在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和途径上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的空间。学生拥有的自主选教师、选上课时间、选教学内容的权利,赋予高校体育人性化、个性化的后现展趋势。

3高校体育的建设性后现展

在后现代主义内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是高举“否定”与“怀疑”旗帜的解构性后现代主义或消除性后现代主义,其根本性战略目的,是以批判、破坏、断裂、分解等概念对历史和现实既有肯定又有批判的审视。它是后现代主义发展历程的一个阶段,也曾对现代教育“不理性”的认识有所推进,终究缺乏现实性和可行性的品质。

另一种是以建设为目的,对现代世界的“理性主义”、“本质主义”教育教条进行否定,同时又承认现代世界空前进步的,较为谦和、宽容,并赋有建设性

价值的后现代主义。

本文有关后现代高等学校体育的研究,已不再针对高校体育“惯习”形成批判和挑战,而是承认这种沿袭多年的高校体育模式客观存在的合理性。在后现代高校体育理论研究中,恰恰是继承现代性高校体育教育的合理内核。对高校体育不断进行反思、建设和超越,而不是全盘解构、摧毁和否定,这也是建设性后现代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

3.1后现代高校体育的接受复合性

建设性后现代高校体育要具备接受复合性,即开放性特征。多层次、多阶段、多内容的高等学校体育构建是后现代主义发展趋势,同时又是较有代表意义的窗口,可从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健身性,教学空间的拓展性和自由性窥见一斑。新兴运动如拉丁、街舞、形体、跆拳道等项目的介入,成为高校体育价值寻求的新焦点。

高校体育的接受复合性,不是简单表现在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的狭义层面,而是从教师、学生对高校体育的认识的彻底重建。高校体育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同时接受了后现展的关注,具有时代特征和办学特色的教学内容是其一,现代科学技术对教育手段的帮助是其二,德智体三位合一相互促进的思想观念是其三,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体育教学评价是其四。

在复杂的高校体育系统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观念将为其健全与合理运行的体制提供支撑和引导。

3.2后现代高校体育的多元性

建设性后现代高校体育具备告别单一性,即多元性特征。在全新的以知识教育、人格教育、情感教育、创新教育为载体的高校体育发展中,将形成机动灵活的多元化格局。以后现代思想和观念处理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全面发展的关系,能较好地解决传统高校体育存在的困惑和缺陷。

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学生,后现代高校体育将提供不同的培养目标设置,即共性与个性的灵活多元化。

已经出现的形式,表现为选项课、训练课、野外生存、社会生存、保健课、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等类型的多种课程设置,能够满足大学体育教育需要,符合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对多元性特征的表现形式、思想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只有时刻对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中的反思和重建进行调整,抓住高校体育发展的核心这个长期性、延续性的发展才能满足开放、丰富、多元的追求。

3.3后现代高校体育的不确定内在性

建设性后现代高校体育具备不确定内在性,即流动性的特征。高等学校体育的与时俱进,使其未来的内容设置与结构重整更加具有不确定内在性,会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和流动。传统高校体育中,内容与课程、方法与手段、过程与管理等完全相同的“工厂式”教育时代已然被颠覆。

高校体育要看到一切都是变化的趋势,总结过去、立足现在、发展未来,用不断的综合与分析来修正高校体育的秩序而非模式。高校体育现有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体系,都将伴随社会、时代的发展逐步改善,如果总是把研究的眼光投向目的、方法、内容或模式上,很容易在理想世界框架中,为高校体育的发展设置另一种程序化的“预先计划”。既要清晰看到现实世界的暂时性缺陷,还要通过宽容、理解、实践等来丰富高校体育的未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改良心态和实体思维,提供了哲学支持和理论帮助。我们认为这是时展、社会进步、中国改革推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汪霞.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3]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的走向[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现代体育的特征范文5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方面的研究,文献资料整理发现,常见的观点主要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它具有技巧性、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游戏性和趣味性等特征;从体育史学的角度来看,具有民族性、传统性、时代性、地域性、民俗性等特征;从项目特点的角度来看,多以竞技为主、与生产密切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民族风格、地理传播性、高度的综合性和突出的季节性等特征。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如倪依克、胡小明(2006)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活态性、地域性、民俗性、群体性等特征,这和他们在前文对定义的界定是一致的;任莲香(2008)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经济的制约性,民族文化的多类型、多元化、多样性和亲和力等特征,该研究主要从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体现了一定的新意。还有其他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和价值体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具有种类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分布的地域性、文化的同质性、民俗性和娱乐性等特征。

就目前来说,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定义和特征等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缺乏重要基础学科(如母学科民族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等等)的相关理论支撑。例如,人类学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重要基础学科,目前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中,很多学者仅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些原始资源、素材、现象进行表面化的描述,很少有人从人类学理论的原理与视角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探究,很难发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本质特征,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因此,必须要从人类学等基础学科的视角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问题。例如,可以从体育人类学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分析,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全人类体育中的共同文化要素,探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生、演进、发展和传播的原因与方式等等;另外,还必须要借助现代的先进理论和方法走现代化之路,综合运用体育学、文化学、美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甚至经济学的知识来进行全面合理的理论构建和技术整合,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面走向世界打好理论基础。

2发展研究

大约有60%的文献都是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代表性的是白晋湘教授(2003)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对两者的对立统一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指出了两者矛盾存在对各自健康发展的价值等等,该研究借助了马克思主要哲学基本原理的三大规律之一即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进行的,具有一定的高度。其他观点主要有:黄涛(2006)认为,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概括为以下主要趋势:一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物质特征将被弱化,精神特征将被强化,民族性内涵将被丰富;二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统特征与时代特点将互补共存;三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将和世界性特征融合。刘远航(2006)指出,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既符合各民族人民感情的需要,又能够起到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完善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任莲香(2008)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是,将从区域性封闭形式向广泛性全球化方向传播,并与其他民族体育和民族文化相融合,走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道路。刘大铎(2011)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然要吸收外来西方体育文化,才能得到发展,才能融入现代社会,这说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的有机结合,将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姜广义(2011)提出,孔子学院作为当今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强势输出提供了路径和载体,体现孔子文化精髓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为孔子学院的发展充实了内涵,而且也解决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输出瓶颈问题。刘小学(2012)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北欧传播的受众特征的调查,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国外的顺利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数据支撑。

张祝平(2012)从太极文化的角度指出,太极文化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典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提出了太极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要遵循文化自觉的准则,必须紧密依托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极主动地走向世界,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并要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对自身的文化进行必要的修正与完善等观点。在文化体系多元化的今天,妥善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文化冲突与融合之间的关系,合理解决好太极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是太极文化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重点领域。卢伟芬、邢志杰(2012)研究了文化认同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异,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进行建构,根据建构框架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可见,当前的研究侧重于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方面的研究,体现了国民的忧患意识和强国愿望。实际上,在人类文化日益趋向世界性与民族性的21世纪,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一方面,必须像崔乐泉博士(2001)所强调的:要采取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向世界体育文化开放的战略。例如,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和举办,大大加快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化定位和全球化传播就是最好的例证;另一方面,必须要大力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的普及和提高,必须要和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面镜子,这对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十分重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健身、娱乐、教育和激励等功能,无不闪烁着文化的光芒,教化的强大,这对学生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等等,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培养中华民族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的根本所在之一。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把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事情当成是提高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和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政治任务来抓。实际上,如果没有学校体育教育的土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难以继承和发展。在韩国,几乎所有学校都开设跆拳道课程,基本上每10个韩国学生,就有7个是学过跆拳道的,现在已经吸引了我国青少年的积极参与;而我国的目前情况是,每1000个孩子里面也难以找到1个学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的。另外,国家武术研究院的调查还显示,有70.3%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这非常值得我们反思。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例如,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已经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实际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以自己独特的育人方式在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可以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和竞赛等形式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体现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观愿望和文化品位,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可见,学校不仅是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3产业研究

文化产业是发展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关系着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这正如同志(1940)所指出的那样:“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可见,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被称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我国必须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大局中的独特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在学术研究层面,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产业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且多与当地民族风格和节日风情结合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外有关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报道和研究中,都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关注,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于无形文化,是隐藏在民族内部的文化珍珠,因此,必须要尽快将其产业化,即将其部分有形化,这就必须依据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大力拓展这个原本局限于无形文化的范围。吴健等人(2007)通过实证考察方式从文化层面对重庆市少数民族主要群居区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分布特征、历史形成与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并从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角度阐述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进一步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对拉动旅游产业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发体育文化资源等,为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将超过4000亿,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超过0.7%,从业人员将超过400万。可见,随着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多元化的,兼健身、休闲和娱乐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机,从而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纵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相关研究还发现,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一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还不够清晰,相关理论研究薄弱;二是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缺乏科学性论证。除了上述理论研究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理论研究,如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途径研究,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和举办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等等。

4研究展望

现代体育的特征范文6

论文摘要:通过论述社会转型期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的休闲特征,指出今后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休闲体育将成为女性终身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体育、单位体育、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将“四体联合”;休闲体育消费等级将不断提升;社会各阶层的女性休闲体育生活方式将出现差异。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人,国民的体育观念发生质的改变,体育现代化不断加深,全社会的体育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尤其是终身体育的理念已经基本达到共识。体育产业的现代化促使体育消费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体育场馆的加大投人、人均场地面积增加,使得体育消费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稳步提高,特别是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体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让体育的功能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女性体育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和世界社会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它符合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社会发展目标与主题。

1社会现代化与女性体育生活方式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上篇中提出:在未来5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需要完成两次社会转型。第1次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第2次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城市社会向城乡动态平衡社会的转型。与此相适应,全国人民的空间结构(人口分布结构)、生活方式、劳动结构(就业和职业结构),都将发生两次转变。这两次转变,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五千年形成的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社会利益和社会角色的重新调整。

    2006年全国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等16个省市已经完成或基本实现第1次现代化,如果按照中国19802004年的速度估算,中国第1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100%大约需要8年时间,也就是说,中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1次现代化,达到1960年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中国的现代化的道路还很漫长。作为哲学、社会学、女性学、体育学、经济学等理论范畴下的女性体育生活方式,是社会中女性的整体结构及体育活动具体而生动的反应形式,也是女性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全部体育活动的总体模式。因此,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可这样理解:在一定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的指导下,社会中的女性群体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满足自身多层次的需要,并达到社会的和谐统一,这种体育活动的全部形式和行为习惯的总和称为女性体育生活方式。

2社会转型期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的休闲特征

    社会转型期对女性的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大概有以下3个方面,首先是制度方面,通过社会结构的转化间接作用于女性群体的体育生活方式,包括社会体育的推广与余暇时间、体育消费与产业、体育与健康教育等等之间的关系;其次是物质层面,集中在信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先进科学技术作用下,体育与女性群体的衣食住行及社会交往之间的碰撞与磨合;最后是精神方面,女性群体的思想在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价值观念、自我实现、健康理念等之间的融合中逐渐成熟进步。因此,在物质硬件具备的前提下,有各项制度的保证,以及女性文化素质、价值观念等软件的提升,体育就会成为女性终生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社会转型期提出女性休闲体育生活方式这一理念是为了解决如何通过体育提高生活质量,如何通过体育丰富休闲生活内容,如何通过休闲体育提高人类生命健康的问题。因此,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提高综合国力、满足我国小康社会逐渐实现的过程中,在强调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在满足社会对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下,休闲将是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形式和内容。

2. 1女性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涵义

    休闲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高度自我、强调个体生理及心理满足、重视个人兴趣爱好、非功利、以人为本的生活方式。早期的文献对休闲生活方式有过界定,例如方心清[[3]对休闲生活方式的定义:所谓休闲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安排业余活动,以实现修养身心的生活活动方式。但对于女性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还没有过详实的描述。在此,我们综合不同体育生活方式的分类方法,从生活方式主体角度分类,提炼女性这一群体,从人的生活内容方面,提炼休闲方式这一领域,在众多的休闲方式领域内选择体育这一活动方式作为本文研究的关键词,组合为女性休闲体育生活方式。女性休闲体育生活方式可认为是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女性群体为一定的价值观所引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休闲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图1是女性生活方式、休闲生活方式与体育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女性生活方式”(b)与“休闲生活方式”(c)交叉的区域是“女性休闲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d)与“女性生活方式”(b)交叉的区域是“女性体育生活方式”;“休闲生活方式”(c)与“体育生活方式”(d)交叉的区域是“休闲体育生活方式”;而三者交集的区域就是“女性休闲体育生活方式”。他们全部属于人类“生活方式”(a)其中的一部分。

2. 2女性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

    人类的生活方式有许多种,分为劳动生活方式、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休闲生活方式等7个领域。其中的休闲生活方式包括了休闲体育生活方式,休闲体育生活方式从群体的角度又分出女性休闲体育生活方式。同时,我们的政治、劳动、物质生活方式是休闲体育生活方式形成必不可缺的外界条件,而精神、家庭、社会交往方式又与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社会转型期女性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方向

3. 1女性成为休闲体育生活的重要成员

    伴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女性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有了进一步改变,她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支配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休闲生活作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一部分,也在女性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了越来越大的比重,注人许多新的内容,发生了新的演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5天工作制和节日长假,2008年后虽然取消了“五一”黄金周,但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法定假期,短假期将增加家庭团聚和消费的机会。根据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77.3%的已婚女性决定着家庭“吃”、“穿”以及“日常用品”的选择和购买,说明女性已经成为家庭日常消费的主要决策者和购买者。另外,22.7%的已婚女性在家庭买房、买车、购买贵重物品等大额支出时会“自己做主”,77.3%的已婚女性会和丈夫共同商议后再决定,但她们的喜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家庭重大消费的最终决策。女性消费中,用于购买服饰的花费最多,排在第2和第3位的分别是用于通讯以及旅游的花费,其他依次为健身、化妆品以及购买书籍的花费。从调查结果看到,在余暇时间里,参与体育活动或各种形式的旅游成为时尚,体育消费占有一定的比例。根据调查,上海市91%女性消费者选择“元旦”、“三八妇女节”和“十一国庆节”等节假日期间进行体育消费,女性消费者已成为体育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

  3. 2社会转型期女性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

    1)休闲体育将成为女性终身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体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学校女子体育和大众体育的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内容。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从生命开始至结束,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活动,使体育真正成为一生教育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的实践过程。

    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深化,使得劳动本身创造性的增强以及整个社会知识的升值,休闲的内容应将目标锁定在促进每个女性的个性发展和较高的生活质量上。女性们希望在工作时身心健康充实,在闲暇生活时充满乐趣和满足,单纯为谋生服务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终身教育是各级各类体育所有功能的综合与提升,以及以人为本为中心,寻求既与工作联系起来,也与闲暇时间联系起来的途径。这样,女性休闲体育将与职业女性体育共同构成终身体育的完整体系,成为终身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女性休闲体育完善和健全了终身教育,把女性休闲体育作为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重要目标,对于实施终身体育和培养女性一生追求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学校体育、单位体育、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四体联合”。

    学校体育、单位体育、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是我国体育教育的几个不同的渠道,也是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始至终从不同空间、不同侧面、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国的终身体育的推行。其中,学校体育是其他3种体育的基础。

    单位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和补充,随着近几年社会的转型和单位职能的分化与部分功能向社会的转移,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在体育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开始与单位体育平分天下。总的来说,学校体育为单位、家庭、社区体育提供场地设施,培养体育指导员及提供科研服务,社区体育则为学校体育提供了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的场所,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在职女性的休闲体育生活方式则以单位体育为基础,社区体育、家庭体育为辅助,在学校体育的帮助下,借助国家、政府、企事业、学校、社区的力量与支持,4个方面联合起来,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打造女性在学校、家庭,乃至进人社会后都能自觉地从事体育活动的生活习惯,并逐步提升我国女性群体生活的质量,完善她们的生命周期。

    3)休闲体育消费等级的不断提升。

    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相对应,人的消费也具有层次性,生存性消费属于低层消费,享受性消费属于高层次消费。随着女性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她们努力寻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休闲体育、健身娱乐作为满足女性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在假日经济中越来越重要,这也标志着我国女性居民的休闲体育消费结构的全面升级。同时,随着消费等级的不断提升,女性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的休闲体育消费大军,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且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并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有助于增加社会就业机会。

    4)社会各阶层的女性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差异。

    卢锋在《休闲体育学》中依据我国的国情在进行阶层划分和分析时,是按照收人、职业、教育程度和权力4个方面为标准的。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的结论中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l8]。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根据个人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拥有量来划分在职女性的社会分层。在这4个资本的持有程度上,每个在职女性会各不相同,其中个体的年龄、职业、身体状况、闲暇时间、居住条件、受教育内容形式等状况对女性休闲体育生活方式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体育生活方式的表现上也具有很大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