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特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特色范文1
1.“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理论研究基础
我们应该首先明白校本课程的属性和地位。我们所说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际上是指同一国家课程方案内的三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类型。校本课程是我们课程改革的必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以课程门类的形式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方案对三类课程的具体设置体现了三级课程管理思想,也就是对“谁来决定儿童的课程”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使国家、地方与学校分享不同的权利,承担不同的课程责任。之所以说校本课程是相对独立的,主要是从“谁”即课程开发主体来说的。校本课程是指学校组织教师(主体是教师)或其他人士根据相关的政策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而开发的课程,它属于动态管理课程。形成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高境界,当然,特色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在整合学校实际资源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立足本校,形成体系,像经营品牌一样打造自己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最忌讳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学校创新并长足发展的强劲动力。
2.“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发展研究方向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特方面,如何充分地发挥学校、教师的自身优势形成自己校本课程,并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是校本课程特色发展的方向。农村小学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培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须的人才和新型农业科技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我们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方向,在培养具有科学素质、实践能力、研究习惯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上做文章。每个学校都自己独特的资源和环境,通过认真的研究的探讨立足本地实际,在农作物种植、管理、收获、对比和宣传中,加大挖掘力度,不仅学生的劳动习惯、研究能力、实验精神和科学意识得到提高,而且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和实验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的办学特色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之路的紧密结合是学校长足发展的最强动力支持。
3.“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价值研究取向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有必要的价值,它的成功与否关键是它能否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有的学校可能学校学农实验基地,通过多年的种植管理和研究实验,我们可以开发了“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我们的实践活动上升一个新的高度,形成自己特色的“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课题,我们的资源丰富,应该以研究主要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论述和儿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当前劳动技术教育现状为背景,以社会、家庭、学校为反馈点,以学生劳动技术素养为着眼点,通过访问、座谈、观察、操作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开发、利用,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关心经济发展、会传承地方特色劳技、具有开创性的现代人。从而开发和探索一套既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又与学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劳技教育资源体系,形成一校一品牌的劳技教育特色课程,学生以此校本教材为载体。通过实践、操作、活动、体验,掌握一般的劳动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劳动习惯、劳动技术素养和劳动情感,服务于产生、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1)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探索一套既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又与学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劳技教育资源体系,形成劳技教育特色。以劳动来传承和弘扬地方劳技人文积淀,促进乡土经济发展。
(2)通过劳动校本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劳动与技术问题,形成亲近技术、热爱劳动的情感,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劳动技术意识。
(3)通过劳动活动,了解从事劳动与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品格和态度,能够安全而负责地参加劳动与技术活动,在劳动中初步具有与他人进行技术合作、技术交流的态度与能力。
(4)通过体验和探究实践,会进行简单的乡土劳动技术学习,初步形成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及其对技术创新的意识;具有初步的技术探究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
(5)通过教学实践,注意拓展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视野,初步形成与劳动技术相联系的乡土意识、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关热爱家乡的意识。
(6)面向农村,面向未来,服务家庭,注重发展,探索一条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新型劳动后备军的新路子。
4. “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实施手段
有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明确了研究价值,于是我们就应该在建设和实施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案,通过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以下两个价值取向。
4.1 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能力是新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高级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实验体系,为学生研究搭建了崭新的研究平台。应该建立五个研究平台.(1)参与劳动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热情。(2)科学研究平台:包括观测植物种子发芽率的研究,植物种子发芽时间和发芽效果的研究。种植研究:研究用何种种植工具和其种植后的效果。管理研究:农作物的田间管理,研究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以及使用矮壮素对不同作物的影响。对比研究:通过种植对比实验,得出学生的研究结果,写出学生自己心中比较好的农作物品名。(3)专家验证平台:学生的研究成果经过专家的验证和有经验农民的指导,总结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与专家验证是否存在的误差,从而指导学生的研究方法和内容。(4)品种多样研究平台:不仅对自己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还要对相关的物种或者品种进行研究,拓宽研究空间。(5)收获喜悦平台:实验的研究归根结底是让学生享受劳动成果的喜悦,体验成功的价值,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研究意识,最终形成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高质量的基础。如:土壤湿度和墒情的研究、新科技农药的使用与研究、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研究、抗倒伏的研究、农作物品质的研究、产量的研究、新品种开发的研究、市场营销的研究等等,每项研究都有观察记录,学生通过日记交流、研究感想和图形资料的对比等多种途径进行。学生还可以成为“科技种田”的小小宣传员,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这些研究看起来很难,但是将它融入实践,通过学生亲自的观察、对比和专家的指导等研究手段,是予教于乐、乐中有趣的学习手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最佳学习方式。
4.2 实践能力的形成。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现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吃苦耐劳的品质明显下降,我们要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伴随着学校科学的学生实践评价体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在研究实践中如:耕地、播种、锄草、施肥、田间管理、收获、营销、测量、调查、生产、观察、记录等等,学生知道了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施肥;玉米还有哪些可以开发的途径和用途,还能研究出哪些新产品,使其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学生在实践中产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是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实践的极大动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实践意识得到形成,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当然,我们的研究应该按照学校事先研究的步骤进行的,校本课程不仅有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还要有研究思路和自己特有的实施方案。我们按照全员参与,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劳动实践特色范文2
关键词:科普教育;特色学校;模式
我校科普活动基地校内占地800平方米,其中,综合实践园350平方米,蔬菜实践区450平方米;校外高产对比田111亩。设有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室、劳动技术教育室、农植物标本展览室等功能教室,设置专题教育展板20余块计180多平方米。
多年来,结合本校资源优势和服务区实际情况,围绕“农”字开发建设以“爱农、知农、学农”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03年至今先后共开设镇、村培训班260余期,累计培训学员18000余人次。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632人,农村致富带头人278人,农村劳动力输出15642人,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86%,创收近亿元。推广新技术22项,高产粮食面积14.1万亩,其中玉米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推广面积已达2000多亩,占到了全镇总种植面积的30%以上。真正发挥了科普实践校的作用,为服务地域经济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构架科普实践物质支撑体系
“一室五园”建设初具规模。包括劳动实践科普教育综合室、新奇特品种综合实践园、果蔬种植园、学前果蔬供给园、德本小学大田作物园、信本小学经济作物园。其中,中心校内综合实践园分为试验示范区和蔬菜种植实践区。示范区建有绿色长廊100多平方米,设有播种区、育苗区、展示区等功能区域;综合实践园集植物种养、科研、实践为一体,是学生开展科普活动的载体,最大化发挥了学校科普实践场所的作用。
二、构架科普实践制式推进体系
一是把科普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开齐生物、地理、劳技、信息技术、美术、物理、化学等课程。重点设置了科普制作和环境教育等选修课程。二是成立了测土施肥、中草药植物标本制作、插花茶艺、天文气象等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多种科技活动,使学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三是建立了《小学生劳动成长记录》袋,按低、中、高三个年组划分,细化为自我服务性劳动(25分)、家庭服务性劳动(20分)、校园服务性劳动(25分)、社会公益性劳动(15分)、生产劳动实践(15分)五部分150小项。四是坚持每个学生每学期参加以爱农学农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去农村的亲戚家收集一件传统农具或采集一种农植物果实标本,在家长的指导下参加一次农业生产劳动。五是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为本镇的回乡青年进行科技培训。开设种植、养殖、特色食品加工等相关专业,通过培训并结合指导服务,让回乡青年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对他们的帮助很大,更看到了科技致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构架科普实践活动运行体系
一是通过科技讲座、科技录像、科技展览等活动拓展学生的科技视野,让他们了解自然,了解科学技术。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培养科技意识。二是每个学期我们都开展“科技节”或“科技创新大赛”、评选“科普之星”等系列特色活动。科技创新小发明活动是我们开展学生科技活动的特色之一。三是我们依据基地项目建设和展室资源,针对科普实践需要,组织教师进一步收集整理,编印了校本教材――《中本,可爱的家乡》。四是连续多年举办彩灯展示会活动,观灯会、猜灯谜,使孩子们在开心快乐中体验了传统灯会的魅力。五是开展“节水在我身边”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通过科普节水知识讲座、科普画板展览、科普现场咨询、节水作文写作比赛等活动,普及科普知识,增强环保节能意识,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六是开展民俗文化活动。2010年4月举办了民俗文化展,搜集整理展品,开展了民俗文化墙活动,这些藏品都是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本地民风民俗文化珍品,使广大师生深刻体验了中本、安达丰富的文化和民俗。
劳动实践特色范文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15-03
近年来,地方本科教育发展势头较快,但是却有一些不利地方本科教育发展健康运行的重要问题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其中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是最根本的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效果之间的偏差较大,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是导致这一偏差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的构建方面,都应遵循有别于学术型课程体系设置的理念、原则和策略,体现应用型特色。结合我校十几年来的应用型办学实践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构建一个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新体系。
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门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及其规律学科的专业,已经确立为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专业。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教育部专业目录的到办学经验的积累仅有十几年时间。在此过程中,全国范围内有135所高校相继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此专业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投入了大量精力,开展了艰苦的创造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逐步被社会所认可。但是,该专业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与市场脱节的地方,如专业课程体系的应用性不强、教学进程安排还不尽合理、课程内容安排不够科学等。再加上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学时间短,各个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存在专业学科定位不准、专业的市场认知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国内很多高校开展了本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培养体系的研究,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我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进行系统的思考十分有必要。
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999年9月设立专科专业招生,并被列为我省和我校的重点建设的应用专业之一。2002年被我院列为首批升本的四个专业之一,并被列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现已经培养了四届专科毕业学生和十届本科毕业生,其中有三个班级荣获省级先进班集体,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本专业成立至今尽管只有短短十五年多时间,但是无论从师资队伍、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教育的改革,还是对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2012被评审为我校特色专业。通过对我校现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分析,按照强化“应用”二字,增强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与重组;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路重新设计、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确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一)明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类型上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所以,顺应社会需求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将“应用性”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目标,是包括我校在内的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符合逻辑的选择。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建设和谐型社会的必要前提。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建立“社会安全网”,保障和稳定人们的基本生活,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当前社会保障工作重心正在向城市基层社区和农村社区转移,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需要由理论型转向应用型,对大学生需求由大城市大机关转向城市基层和农村社区。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需要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熟悉政策、精通业务、掌握技术的面向基层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专门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地方本科院校,有必要在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上即在“应用”两字上下功夫,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修订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尤其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培养能与社会多元化人才需要结构相适应的毕业生,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二)优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明确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铜陵学院办学指导思想,以我院财经专业优势特色为依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讲求实效,以培养适应区域、地方经济,“面向基层、有理论、重操作、强能力、有创新”的应用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为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将本专业建设成优势明显、财经管理特色鲜明、全省有影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
同时我们在优化课程体系方面,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人才市场对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相互独立又彼此交叉的新兴专业,市场需求范围广,能在各级政府部门、金融保险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工作部门、劳动咨询与中介机构、各类社会保障基金组织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面对就业市场,我们要以通识和技能教育为基础,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体现专业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使本专业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结合专业理论和业务实践的发展趋势。依据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吸取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土化的特征,本着理论与实务并举的原则,遵循从服务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思想,充分突出教学实验、实习环节。把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发展趋势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理论、政策业务知识信息,以提高其解决现实专业问题的能力。(3)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都发生了变化。故此,要面向世界,在教学和课程改革中体现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课程设置要包括语言能力的国际化和思维方式的国际化。
三、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
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任务首先在于优化课程体系,科学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认真设计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动态比例关系。因此,优化课程体系的重点是优化配置课程内在结构,将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设计。把基础课分成基础课模块、基本技能模块,把专业课分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以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基本技能模块组成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组成专业模块课程。优化课程体系要强化基础平台课程以适应专业发展最新动向和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在课程设置和教学重点上,是前两年强调基础素质教育和综合技能素质发展,后两年加强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课程修习时间上,根据课程逻辑、难易程度和相应模块课程科学设计,特别是几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在逻辑联系,要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学顺序,让学生在巩固已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增强实际应用能力。为突出我校财经特色,建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如下。
(一)优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一是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相统一的原则,加大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调研、改革、研究与实践,建立一套符合突出财经管理类特色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结构合理、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建立以突出财经管理类特色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式理论教学体系。在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解和重组,建立增强人才培养的整体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以课外各种文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素质教育体系。
二是强化学以致用的原则,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从分析财经管理类社会保障岗位和相关社会职业活动入手,按照在职业岗位上活动和发展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基础理论课程以适用、够用为度,专业课程突出财经管理类针对性与实用性。根据专业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教材,开设反映先进技术成果和职业岗位新要求的课程。改革以财经管理类技术能力为中心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进行以技能应用为本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三是与财经类专业相融合的原则。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掌握财会、财税、金融等一般财经类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及实务操作,具有综合运用相关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从事劳动就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管理与商业保险管理、财务会计等工作,并达到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从业人员掌握必要财会知识、作为财会岗位从业人员掌握必要劳动与社会保障知识目标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优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设想
根据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在公共基础模块的基础上,体现财经类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分为三个模块。
一是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此模块是专业课教学的基础,课程应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基本知识。此模块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劳动经济学、人口学原理、社会学概论、统计学、金融学、公共政策分析等。
二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此模块是专业课教学的核心,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掌握的核心专业知识,此模块课程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保险学、社会保障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就业与创业等。
三是专业特色方向模块。此模块应根据我校财经特色定位来选择开设不同方向相关课程。
(1)社会保险特色方向。该方向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保险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保险专业优势,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和精算的专业人才,该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商业保险经营管理、社会保险精算、社会保险管理实务、风险管理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到社会保障部门从事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商业保险公司从事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商业保险工作。
(2)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特色方向。该方向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会计、金融、财政等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金融专业、会计专业和财政专业优势,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会计学、社会保险财务会计、证券投资理论、公共财务管理、资本市场与养老金、社会保障预算等。培养的学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管理、资金的收支管理、基金的投资管理、资金的监督等,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3)劳动关系管理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结合起来,利用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优势,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企事业单位员工劳动关系、薪酬福利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心理学、员工福利、人力资源素质测评、企业年金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培养的学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关系管理、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等人事管理工作。
鉴于我校的发展历史及学生的就业定位主要是企业,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业务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体现应用性特点,例如加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等课程、文书写作、口才与演讲、组织行为管理、沟通技巧、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课程。强化实践环节的培养,争取机会多和政府劳动部门、社会保险管理部门、民政部门、保险公司和企业等组织加强沟通交流,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机会。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和方法,增加学生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
四、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处理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办学关系。现在的高等学校应当是具有根据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人才,提供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学校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轴心作用。反之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理应为社会服务提供合格人才产品。培养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地方本科应用型人才不可能在学校完成,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可能依赖自发地与社会结合,而必须自觉地与社会结合,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2.处理好校内各系、各专业的关系。有利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跨系、跨专业选课,形成复合型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创新性应用人才。实行完全学分制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3.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把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重要的延伸和补充,特别是把第二课堂作为丰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空间载体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引导第一课堂教学。
4.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里的“学”不是“学生”之“学”,而是“学习”之“学”。教什么,应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怎样教,应变“填鸭式”为自主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靳贺玲,秦姝.优化课程体系,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2):3-5.
[2]包萍.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02):53-54,57.
劳动实践特色范文4
自2008年起,学校在实施磨砺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开展诸如“磨砺教育从晨跑开始”“磨砺教育在劳动实践中体验”等活动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此同时我校也遇到了困惑,如,“我们应该如何开展一些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活动?”“怎样的艰苦环境更有利于实施磨砺教育?”“对于娇生惯养的小学生,磨砺的‘度’该怎样把握?”等等,这些问题促使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再实践。
活动课程的开展应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各种能力,培养优秀思想品德。我们发挥本校的传统优势、以及学生兴趣特点,将学校少先队仪仗队、劳动基地实践活动、香雪文化节主题活动等内容不一、形式多样的活动按照课程理念加以整合,使之成为领域广泛,复合交叉的综合校本特色课程。
1. 少先队仪仗队训练活动。在家长眼中,往往关注的是不让孩子输在学习的起跑线上。那么,心志和体魄的起跑线呢?在素质结构中,心志和体魄上的吃苦耐劳,是青少年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而学校仪仗队训练中的那份坚持,最能体现这些品格的培养。仪仗队是我校的光荣传统,为萝峰小学取得了很多荣誉,也是学校实施磨砺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每个星期都坚持进行常规的训练。在日常训练活动中,学生需要克服的,无论是寒冬酷暑的考验、还是枯燥无味的动作重复、还是腰酸背疼的身体疲劳,都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恒心和毅力,小学生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把“磨砺”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经过仪仗队训练洗礼的学生无论是身心健康、意志力都比其他学生要好得多。实现了“在实践中磨练,在活动中成长”的磨砺教育目标。
劳动实践特色范文5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时代先锋的英雄气概,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做出了巨大贡献。30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工人阶级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广大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立足新起点、顺应新期待、按照新要求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落实十七大精神、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是我国工人阶级肩负的光荣使命,也为我国工人阶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增强主动性、发挥创造性、发展先进性,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展现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入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广大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这就要求大力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积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关爱劳动者,努力改善广大劳动者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条件。贯彻《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等关系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民利。作为职工利益的维护者,各级工会要抓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个工作主线,健全完善工会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努力维护好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战略任务。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不论面临什么样的复杂局面,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办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还有不到一百天就要举办北京奥运会了。为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极大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把庄严承诺转化为奉献奥运、参与奥运的自觉行动,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建设祖国、强大祖国的实际行动,是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投身推动科学发展的火热实践,在各自岗位上、各项工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更高文明素质展示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以更加出色业绩迎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劳动实践特色范文6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一、明确融合内容
学习人文知识,培养国际化视野。例如在学校旁边的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飞鸟世界隶属全国首批国家级5A旅游景区,集动、植物的保护、研究、旅游观赏、科普教育为一体,被誉为“中国最具国际水准的国家级野生动物园”,是全世界动物种群最多、最大的野生动物主题公园。长隆游乐园则集世界多种顶尖的机动游戏项目。这些著名旅游景点每年都汇聚大量国内外的游客。这是孩子们接触外界,培养人文精神、国际化视野的良好窗口与平台。
了解古建筑知识,激发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番禺既有水乡风貌,又保存了大量完整的明清建筑,其古建筑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教材库。目前,保存完好的宅第园林有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它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另外“宝墨园”集古建筑与高水平仿古建筑一体,而大石、南村、沙湾等镇街的古村落也有不少独特色的古建筑。通过将这些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让同学们从中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又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人民、爱科学的情感。
树立环保意识,感受大自然风光。番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其中莲花山、滴水岩、大夫山等自然保护区仍保存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每逢节假日成千上万的居民就会到达这些地方休闲、聚会。从政府实施宜居城市的理念到人人都用心去爱护身处的环境,这些都是教育的方向与目标,同样也是综合实践学科课程内涵。
二、开发特色课程
在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既以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为主,又要有效利用了学校校园资源。学校可结合当地景点资源,通过组织“读、说、写、画、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组织歌颂比赛、书法比赛等文化活动,通过营造乡土氛围,达到丰富学生文化涵养的目的。具体框架如下: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首先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了解本土特色旅游文化,分享研究成果,w验文化内涵;其次是形成对本土特色旅游文化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传承的责任感;三是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理解课程资源开发理念,掌握课程开发技术和方法;四是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课程内容:分类整理本土特色旅游文化。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建设的研究。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课程实施的研究。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课程评价研究。
课程实施: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实践活动交流活动展示活动
课程评价: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通过与综合实践课程的融合除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外,还力争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将研究资料整理归类,撰写成立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节的报告,并提交给上级有效部门。
三、融合的意义
挖掘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民族情感。学生通过参观家乡特色景观,领略乡土文化的芬芳,深刻领悟乡土文化底蕴,继而激发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脉源的神秘向往,并在社区民情体验中,与长辈们发掘景观新内涵等,既能继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又能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气息。运用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也能使学生发现旅游资源面临的不良环境影响,通过重视和宣传做好本土特色旅游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