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范文1
关键词:初中艺术教育;信息技术;整合
一、什么是初中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艺术,是以美和审美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另一方面是教育,主要指对艺术技艺的传授、审美方法和美学理论的学习。初中艺术教育是与小学、高中相衔接的艺术教育,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校开设艺术教育对青少年美感的形成、人格的陶冶、情感的丰富、创造力的开发都具有重要价值,在青少年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学校艺术教育可能存在设备、教师两方面的问题,艺术师资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教材及纲要涵盖的艺术门类很多,意在更加广泛的了解和认知,但开展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只是某一方面更专业,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另外,由于学科、课程、编制等因素的影响,一所学校中的艺术教师数量可能很少,学科不被重视的现象较为普遍,校际间差距较大。
三、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为一体的课程,除培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感知与体验能力、创造与表现能力、反思与评价能力。对于在校艺术教师而言,学习和掌握全部的艺术门类并开展教育教学非常困难,而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正好弥补教学的不足。此外,学校艺术教育的设备一般也只能满足基本的教育教学,想要学生有更加广泛的认知和表现,就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与教学。所以,研究初中艺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就显得非常必要。
2.可行性
从课程设置方面,初中艺术教育主要是美术和音乐两门学科,对于《标准》提到的舞蹈、影视等基本没有涉及,戏剧在语文教学中涉及一些,在音乐教学中也涵盖一些,初中艺术教育的课程主要是针对美术和音乐两门学科展开。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普及与渗透,有助于艺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但作为技能型较强的学科,在整合中还需要分课程整合。除此之外,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较好地拓展学生知识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新的课堂环境,这也为课程整合奠定了基础。
四、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美术的整合,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构建包括美术技法的传授、审美理论的学习、欣赏和知识补充在内的教学环境,达到两者之间的整合;二是构建美术教育的信息技术课堂环境,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包含美学欣赏、计算机美工、影视创造等方面的教学,如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材中有画图软件、Photoshop软件、图像的处理、甚至视频编辑软件的教学内容,同时在Word、PPT等软件的学习中也涉及插入图片、排版、修饰等方面的美学知识。信息技术与音乐的整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欣赏为目的的整合,包括单纯的音乐欣赏、音画欣赏、视频欣赏等;二是以教授为目的的整合,这很好地解决了师资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传授乐理知识、教授音乐技法、认识乐器以及它的音色、学习不同地域的音乐艺术形式等;三是以音乐创作为目的的整合,音乐创作需要有比较好的音乐基础知识,并能掌握一定的乐器演奏,这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比较困难,但很多学生有音乐创作的兴趣和天赋,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机音乐模拟技术以及作曲软件来实现创作;四是以展示为目的的整合,表现力是音乐教育重要的目的,但由于授课人数、环境等原因,学生在学校内不能很好地展示和表现自己,而通过手机APP、网络录播软件等工具,就能很好地编辑录制音乐、视频,再通过校园屏幕、班级授课、网络等渠道进行展示,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课中音视频编辑软件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五、整合的模式
艺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形式上的合并,而是一种有机的融合和渗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整合的模式。
1.示范与模仿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在课堂教学中能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够引导学生相应的行为。学生在模仿中有效地掌握了必要的技能技巧,同时也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的示范,弥补了教师自身的不足。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示范展示,并让学生模仿练习;教师也可以选用名家示范教学,学生模仿后进行摄录像,再通过信息技术设备美化或者传播。
2.教学与辅助
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教师展示图像、播放声音、替代板书等,但在学生学习时,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更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如同“复读机”一样,或是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或是作为展示的平台。
3.体验与感知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学为主的教学环境已经成为一种认可度较高、应用较广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则转变为学习指导者、引导者。这种教学模式更强调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学习的主动性。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希望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教育的形式,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情境教学,能够很好地营造学习氛围。随着平板电脑进入课堂,利用一些模拟音乐的APP开展体验教学,既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又能解决设备不足的问题。
4.交流与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组讨论等都是必要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由于课时限制可能使交流不够充分,信息技术和网络正好弥补此项不足。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问、作答等方式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这种反馈也常是个别行为,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获得的反馈更加快速、全面、高效,如将摄影、表演等通过网络宣传与展示,还可以进行网络投票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教育已经不局限于课堂,APP、微信公众号、专业网站和论坛都开始涉足艺术教育的相关内容,学校艺术教育如不能有效地与信息技术整合,将逐步成为教育的“孤岛”,只有与时俱进的教育形态,才能绽放出新蕊芬芳的教育艺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郑璐.论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对艺术课教学的影响[J].中国轻工教育,2008,(B08):19-21.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整合
在目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并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应景被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2]在教育中也不例外,尤其是对于高中教育中属于学生教育阶段中的关键环节,它在学生的整个教育阶段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且高中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观、价值观以及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的高中美术教学课堂中,合理地将现代化技术有效整合在美术课堂中,有利于改革和创新高中美术教学形式、教学思想、教学手段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地在高中美术教学课堂中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其为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的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灵活性。[3]在当前高中实际美术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课堂中,它可以根据教师要讲解的教材内容进行实际的效果展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在大脑中的记忆力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提高美术学习的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实际的高中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前制订好本节课要讲解的教材方案,积极地在教学课堂中引入教学环节,在课程开始之前的导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教师提前准备好的视频题材或者图片,让学生观看,在学生进行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如:“学生们可以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思考一些问题,同学们认为这个播放的视频中,表达的是什么意境,并且大家可以构思一下,如果让同学们通过绘画的方式,你们可以将视频中的意境用什么方式变现出来呢?”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一边观看视频培养视觉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养成及时思考的习惯。然后在播放视频完毕以后,教师可以针对之前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回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或者看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然后教师可以让大家于问题进行集体思考讨论一下,这样可以活跃美术课堂的教学氛围,在学生集体思考讨论的同时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增进之间的交流。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讲解出最后正确的方式,供同学们参考和对比之前自己的观点不同之处,以便及时做出纠正。另外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们充分自主的学习,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的教学思想,教师对教学的内容还可以相应地进一步拓展和帮助学生查阅更多世界各类优秀的美术作品以及视频资料讲解,供学生观看,进而充分地提升学生的借鉴能力和对事物的审美能力。积极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整合,不仅可以丰富实际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方便教师大量教学资料的查阅,提升学生的借鉴能力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审美能力,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基于学科融合的有效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高中学科教育中一门基础但又是十分重要的学科。[4]为了将其与高中美术更好地有效结合、有效互动,教师可以考虑从建设自身的角度出发,充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功能在美术教学课堂中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比,引入现代化技术的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能力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的信息技术中突出其基本的教学应用,比如:办公软件、表格软件、曹组系统等,并没有涉及深入的理论编程和程序开发,所以,从整体上来讲,课业负担相对比较小,教师可以根据高中美术教学的需求性进行相应的开发一些全新的课程,如:如PS软件应用、Fash动画制作等。利用这些与美术教学结合较为紧密的软件,教师可以有效地实现信息化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有效整合。比如:教师可以展开一些联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自己查阅到的经典美术作品扫描然后发送给班级内部的学生,可以让学生通过PS软件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展开创新,由于每个学生之间对问题思考的观点和方式不同,所以每个同学和每个同学对作品的创作也是不同的。这样可以根据学生自己观点和看法,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独立自主完成作品的能力,又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脱离固定传统的绘画方式,进而满足美术基础理论的实践需求和增进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视写生,基于任务驱动的有效策略整合
艺术的创作本身就源自生活之中,所以学生学习美术绘画创作同样也需要回到生活中熟悉生活,从中获取创作的灵感。高中时期的能够进行美术创作的学生,大多数还是表现在教师为其提供的‘文本’上的东西,很少数学生可以从课本回归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灵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面向生活、面向自己。在写生过程中可以基于任务驱动展开整合策略,以美术教师为主体,结合外出写生的美术教学任务,为学生策划相关的美术任务。例如,每年的暑假时期是学习和创作美术很好的一个时期,由于课程没有像在学校时期那么紧张,所以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去练习绘画技能、去思考,去创作,去认知大自然,回归生活。美术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假期,安排学生们去山水景区等地方去学习创作。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教书一路随从,而且教师可以在报名去写生的学生中选出一个负责人,负责平时学生们的纪律问题、安全问题等。教师提前订好学生的住宿地方,安排好一切所需。到写生景区以后,教师要管理好学生的安全问题的同时,带领学生去创作、去学习。在此同时,写生期间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三部分进行:第一步,素描绘画技能的温故而知新,查漏补缺,加强技能训练。第二步,教授学生创作方法、如何去创作,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第三步,根据前面的绘画写生练习,总结心得,让学生总结自身的学习感受和收获。这样可以很好的将课堂上仅能用言语表达的事物,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触摸到。从而增加创作灵感。其次,还可以查漏补缺,在之前学生不懂的绘画技巧可以重新加深学习,例如素描中几何结构、比例结构、有主有次、松紧有度和素描步骤讲解(观察、起稿、深入刻画)等方面的技巧。而且,写生也是绘画创作中最重要的训练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学生可以结合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按照教师要求从互联网平台上下载对应资源,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对比、分析,自己创作的见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积极的利用信息化技术与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整合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美术教学成果,充分发挥美术学科育人的教学功能,还可以顺利实现美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且,美术创作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高级艺术院校培养人才,更重要的而是在于进行全方位的细化美化教育,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考虑,注重美术创作技能与学习文化课技能共同进步和培养,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丰富美术教学课堂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同时在加强活动的探究性和综合性的同时,还丰富了学生们的文化艺术课、陶冶学生的审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生活中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美,感知自然。使之以崇高的、积极的、上进的、将康的审美态度来认知事物和未来。从而也缓解了学习带来的压力,积极迎接学习带来的新挑战,完成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以此实现美术教育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海波.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
[2]尹卫.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育的有效整合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116.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范文3
人类迈入了21世纪,迈入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曰新月异,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并导致从经济到上层建筑,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教育属于上层简单的范畴,它为经济基础所决定。作为的唯物论者,研究教育创新和知识经济教育发展的方向时,不能不正视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通应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问题,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完全可以说,以电脑化,网络化,教学化为重要内容的“信息化”不仅是知识经济到来的标志,也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要标志,离开了教育信息化,教育创新失去了载体;而没有这种载体的所谓“创新”,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而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一门学科而存在,也要适应“知识经济”这一时代的要求。而信息技术对体育教育的发展将起着巨大的堆进作用,信息技术将影响体育教育的各个方面,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需要信息技术的配合,体育教育的改革需要超前的规划和发展。在此笔者将从四个方面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初步的论述。
一、现代信息技术将有效地优化体育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手段提供了现代化模式的框架,其构思基于:“以计算机作为储存、传输数字化“了的教学内容的载体;以“网络化”、“智能化”了的信息技术作为驱动载体高效率的储存、传输教学内容的动力。“数字化”是引发信息技术革命的契机,实现了“数字化”,图像、声音、视频、动画、文字材料等教学内容中的元素就能以一定数字格式输入计算机,从而达到借助计算机进行存储、传输的目的。网络促进了信息技术的腾飞,拓宽了信息技术传播时间。“智能化”的多媒体、超媒体、人工智能等,可以提高体育教学软件的功能,更好协调教与学的活动的互动性。当“智能化”与“网络化”融合一体,则现代化教学如虎添翼,相得益彰,功能奇妙。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建设,主要通过校园网来实现,而校园网的建设需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完成实现。以现代高新技术的设备和师生的智慧可以使校园网的各部分之间都能互相联通,互相渗透,融为一体,这样可以使校园网发挥更好的效益。
当今学生对于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的客观事物的兴趣比较浓,乐于接受,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恰恰会满足他们的这种兴趣,并且能适应他们理性思维不强、学习的持久力弱的等持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引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开扩了知识领域,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促进教学效果达到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往体育课教学由教师边讲边示范,学生已经对这种教学模式感觉枯燥土无味,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截然不同。学生面对的是一台电脑,在这里边有一个神奇的世界,体育教学软件中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里,远远超出了体育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授课时学生顿时会精神百倍,劲头十足,兴致盅然,课堂气氛异常地活跃,以此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锻炼欲望。体育课教学中重要的一点是如何把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理解,让学生掌握动作。而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动作的重点与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讲解,一堂体育课中重复多次,遇到复杂迅速的动作,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仔细了每一个动作细节。例如:在山羊分腿越的教学中,学生初学时,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不一定能完全听懂、看清楚,对动作的了解多数依赖于观察,但是此项动作迅速连惯,不一定让学生看清楚,分解教学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形成分解做动作的习惯,忽视了迅速连惯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授课,就会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学中体育教师的动作讲解与示范直接播放给学生听与看,对于重点与难点进行反复慢放,并用特定的声音、图象显示,突出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全面的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应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所学动作的理解、记忆和掌握,而且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思维,观察学习的能力,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效率。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终身体育教育的第一选择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许多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技术特点,这些特点对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起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资源——网络教学为学习和锻炼者提供必要的信息环境,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主观形式。学习内容的非线性传递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强大的数据库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学习者的极大需求,为他们提供多方位的信息资源。
2) 锻炼者——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加大锻炼者的参与程度,帮助锻炼者协作意识的形成和学会协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上,强调更多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协作学习。网络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大参与程度。信息时代的新型公民不光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的能力,也要学会进行协作学习与他人交流,共享信息,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信息资源来促进更多新知识和新思想的产生。另外,网络提供的检索功能,使锻炼者能够根据自己的信息 需求分析问题,选取恰当关键词进行搜索、筛选、存储或做出相应的变换,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3) 教学活动——网络的交互性促进师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习与锻炼环境的营造、学习与锻炼团体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用价值的支持。学习与锻炼者在决定锻炼目标后,分析问题,利用信息工具获得相关资料并加以分类、综合、建构,通过网络与体育教师或服务器联系,或在学习与锻炼之间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现场讨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应乐于听取其他人学习者的异同点,慎重考虑后,对自己的原始资料做出调整,进行再整理,从而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与目标。由于在整个过程中锻炼者可以通过网络多方面地取得相关信息,使有价值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可以得到体育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启发,因此,锻炼的目标能更好地完成。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及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3.1 转变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提高体育教师对教育的深刻认识
信息时代的突出特点是开放性和跨时空性。信息时代教育对所有地区、所有学校和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才能站在时展的前沿,把握时代脉搏,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真正成为实现现代化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学生锻炼兴趣的培养,关键于体育教师,教师教育学观念的改变,不仅是时展的象征,而且对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正确、合理、高效的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不仅可以培养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从而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以便于“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使“以人为本”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潜能,构建学习的良性循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3.2学生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符合锻炼规律提高锻炼效率。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师道尊严”,以传统教师的主动传导和学生的被动吸收为主,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的原则,学生只有在体育教师固定的思维模式下去吸取知识和锻炼方法,学生学习与锻炼的主动性和思维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这样培养的学生在今天是很难适应时展的。随着网络的出现,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充实了人们的大脑,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信息资源,是一个教师远远不及的,学生在互联网的海洋中,可自由自在地获取他想要的东西,这一发明,摆脱了教师固定思维的束缚,在锻炼活动过程中迫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能力与锻炼能力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知识资源使教育教学内容与教法发生一场深刻改革,它鼓励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锻炼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3.3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
动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基本运用现代信息进行体育教学时的教学模式的教师、学生、媒体三者的关系。( 如图1)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信息是多种双向传输方式,即师〈——〉 生、 生〈——〉生、网络 〈——〉生(网络)、师(网络)〈——〉生(网络)、生(网络)〈——〉网络、师〈——〉网络。网络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可以直接获取网络上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与锻炼,也可以通过网络间接从教师、其他学生处获取信息,师生、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师生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自行获取信自主学习与锻炼,师生、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协作学习与锻炼,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或师生之间的交流,组织、引导、帮助学生学习与锻炼。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4.1 教学内容问题化。根据体育教育学科的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有价值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探索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4.2 教学过程探究化。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他网络资料,在获取基本知识之后,围绕相关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内容以传统型转变为探究型。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范文4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特殊语文教育课程 应用实践 应用反思
1.引言
所谓特殊教育学校,就是指学校里的教育对象主要是一些具有接受能力障碍的学生,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听力障碍、视觉障碍、智力障碍等,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弱。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较差,对于语文材料的感知能力和语文知识点的接受能力,往往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更不用说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应该采取何种办法强化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程教学效果,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认为,应该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特殊语文教育课程的开展,优化语文教学环节,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障碍学生的语文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强化特殊语文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2.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特殊语文教育课程的实践方法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优质高效的特殊语文课程教学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来说,其语文教学本身就面临较大的压力,这是因为学生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接受能力障碍,他们的听觉、视觉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或疾病,对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与分析能力较弱的。那么必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更新语文教学理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把特殊语文教育课程以全新的模式展现在特教学生面前,让他们对语文学习的认识进行重新定位与思考,提高他们对语文信息与知识的感知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选择一些声音、图片或视频,从而给予特教学生更多的刺激,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望,把原先较为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变得更形象而生动,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让语文内容变得简单易懂,从而大大提高特殊语文教育课程的教学效率。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障碍学生的语文辨别能力
特殊教育学校的障碍学生对语文的辨音识字能力较差,尤其是对于语文中较为枯燥的文字、读音等,感到非常陌生,更难理解和接受语文知识。此外,这些障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身就是较弱的,临时记忆一些语文信息知识时,往往很容易忘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应该针对这些特殊障碍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特点,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巧妙地把一些语文中的字母或生词较直观地展示出来。教师还可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把一些语文汉字设计成漂亮的艺术字,激起障碍学生对这些字幕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还可以把这些汉字拼音或词语设计成不同的颜色,运用多媒体课件发出准确且动听的读音,从而让特殊障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通过反复的视听、泛读和跟读,提高语文理解和感知能力,创设图文并茂的学习情境,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语文新词与新字。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障碍学生的感知能力
在特殊教育学校里,这些障碍学生的字词和语法知识较为薄弱,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感知速度较慢,语文素养存在较大的问题。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针对障碍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避免先天性学习缺陷,尤其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培养障碍学生的感知能力。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要把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应用于特殊语文教育课程当中,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编写出电子版语文教材,让其实际运用于特殊语文课程教学当中,通过这种现代化的电子式语文教材,让语文课堂变得动静交互、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让障碍学生能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巨大魅力,进而培养良好的学习意志力,提高语文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障碍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障碍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他们在某些方面有缺陷,就也许有其他方面的巨大优势。比如,在视觉方面有障碍的学生,其听觉方面就非常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其模仿能力则较强等。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这种缺陷补偿性理论,对这些特殊障碍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对策,最大限度地运用优势,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语文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让他们真正理解语文教材中的核心思想与内容,并引导障碍学生有机结合实际生活情况发挥想象力与联想力,通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培养这些障碍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特殊障碍学生提供较生动有趣的教学画面,让他们看自己喜爱的动画片,教师可以在一边教学并乘机提出一些问题,还可以在对应的图片周围写上相应的汉字,从而让特殊障碍学生在较为直观形象的展示下,获得更形象生动的学习画面,培养视觉、听觉、感觉反应力。这样的特殊语文教育课程,将大大利于障碍学生理解语文内容,综合提高语文能力。
3.结语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障碍学生,他们的语文接受能力是较弱的。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主体性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挖掘潜能,发展个性,从而让特殊教育学校的障碍学生,无论是智障学生,还是听障、视障学生,都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效对象。由于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较弱,因此他们更需要良好的语文教育,习得语文知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进而能让他们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杜国胜.多媒体在聋校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4).
[2]高超.活动教学让智障儿童识字课堂“活”起来[J].现代特殊教育,2011(08).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范文5
——鲁 昕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是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把握脉搏,以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国家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指出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强调了信息化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那么,什么是信息化教学呢?“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它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在更深层面上,它还涉及到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晏兴耀给出了定义。
在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闭幕式讲话中站在全国的高度,强调: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至关重要的基础力量,是改造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不二选择,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鲁昕提出六点要求:第一,树立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基础建设,加快部署推进,使现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全过程。第二,全面加强职业教育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开发整合、征集评选、质量认证等多种形式,汇聚和共享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建设。根据不同区域、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不同特点,分级分阶段建立标准,推进分段达标。第四,以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建立平台、开发资源、优化管理、完善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第五,以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建设开放灵活的网络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区域和学校之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全社会。第六,不断扩大与其他国家的现代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职教模式,搭建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中国职教模式走向世界。
骄人成绩,彰显广东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长足进步
从职业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大力推动职业教信息化建设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一是可以使职业教育管理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管理转变;二是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扩充教育资源,开阔视野,培养更全面的人才;三是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通过人机对话,可获取所需要的更多信息,减少实训设备的基础性投入;四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广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五是能扩大受教育者的范围,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职业教育信息化不仅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教学组织、教学内容与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更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面。在职业教育的实训和实习环节,一些专业由于实训设备昂贵、经费限制难以一时开展真刀实枪上机操作,而通过多媒体仿真教学软件的仿真模拟操作则一样可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信息化教学设计图文并茂的画面、动画的模拟实操、动态的视频展演,配以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则让原本艰深的专业知识浅显易懂、易于掌握。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近几年来,广东省开始注重加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2010年,广东形成全国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职业教育大省之后,全省的职业教育进入了稳定规模、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服务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能力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求学校与时俱进采用现代教育手段,特别是信息化技术。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如今举行了两届,全省各中等职业学校踊跃参加。据悉,今年 “金智杯”2012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多媒体教学软件170件、信息化教学设计301件,2个项目共收到参赛作品471 件,经过第一阶段组织专家评审,《蛋白质》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共99个作品脱颖而出进入了决赛。最终,在决出了10个一等奖、20 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39 个优秀奖。
而在2011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广东选派的11名参赛选手取得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广东省教育厅获教育部颁发的最佳组织奖。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范文6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就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要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和开发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要适应工作需要首先应掌握现代媒体技术。如果只有现代教学媒体,教师不能很好的应用在教学中,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教师还应该具备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师掌握了现代技术,有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增强教师对工作的适应性。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具备在教学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算、推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应用教学媒体的能力,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应变机智,创造能力。
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我在原有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创造型人才。为达此目标,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材性质,建立各种现代教学方法体系,是当前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当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网络资源的开发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和实验的模拟情景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有关学习资料。所以说,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