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械行业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机械行业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机械行业分析

医疗机械行业分析范文1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现状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是以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体,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软件编程等多门技术学科,它们之间互相渗透和结合,并且逐步在发展和完善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工业对生产力的增长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要全面提升机械生产能力和效率。要想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学科知识体系,我们就要具有机械自动化的基本理念,熟悉机械制造的方法,熟练掌握相关软件实现技能、硬件实现与调试技能、系统测试技能,以及一定的产品营销和技术支持能力。简单来说,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到运行控制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一门综合学科。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使计算机技术日益普及,我们随处可见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比如煤炭和钢铁都与机械制造密切相关,同时推进了我国的工业体系不断的完善,因此也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收入。鉴于此,我国政府也不断加大对机械自动化建设的投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熟练技术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实现我国向新型工业强国的转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学科包括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材料成型和控制工程等诸多分专业。无论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还是大学生,要想学好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这一学科,就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造力、敏锐的感知力和动手能力。此外,当今的就业形势严峻,市场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不但要熟悉操作系统,还要掌握语言编程技能以及动程序开发等。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前景

医疗机械行业分析范文2

【关键词】UG MoldWizard 压铸模具设计

在CAD/CAM技术日趋完善的今天,应用各种CAD/CAM软件进行设计、加工已经在整个机械行业变得十分普及。在机械行业内最初应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以AutoCAD居多,而AutoCAD也以其优异的二位绘图功能至今仍在业内广泛使用,因此AutoCAD也被称为第一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后来出现的UG(Unigraphics)、Pro/E等软件以其更为优越的三维建模、产品分析、模具设计、参数化驱动、加工程序生成等功能一般被称为第二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其中UG是由美国EDS公司开发的集CAD/CAM/CAE功能于一身的软件集成系统,它是知识驱动自动化技术领域中的领先者,实现了设计优化技术与基于产品和过程的知识工程的组合,它大大提高了汽车、航天、航空、机械、消费产品、医疗仪器等工业领域的生产率。

虽然UG软件具备诸多功能,其针对模具领域开发了两项功能,即应用于塑料注塑模具设计的MoldWizard和应用于冲压模具设计的Die Design,对于其他种类模具的设计则没有相关功能。本文以UG软件为平台,应用其MoldWizard功能进行压铸模具设计。

1 产品分析

该产品材质为铝合金,收缩率为5‰,外形尺寸为178x92x50.36,整体为片状底沿上有7个圆桶状凸起结构,图1 为产品结构图,模具结构为一模单腔。

2 模具设计

(1)浇口位置及分模面的选择。该产品为片状均壁厚,产品上下边均有U型槽结构不适合安排浇口,顾将浇口位置选在左边或右边,分型面选在片状结构底沿的上表面。

(2)型腔、型芯结构设计。该模具为一模单腔结构,为了方便加工及后期修模将型腔、型芯均设计为嵌块形式,用螺钉固定镶嵌到型腔模板和型芯模板,图2为应用UG的MoldWizard功能进行自动分模,生成型腔块和型芯块。

(3)浇注系统、溢渣槽及排气孔设计。与塑料注塑模具相比较,压铸模具在设计上对整个浇注系统的尺寸、角度、圆角等要求更为严格,这是应为熔融状态的金属其流动性比熔融状态的塑料要差很多。在压铸模具设计中浇注系统的主流道往往设计成独立的嵌块结构并有独立的冷却系统。

另外压铸模具上特有的结构为溢渣槽和排气孔,溢渣槽是为了在压铸成型过程中存储最先进入模具的液态金属形成的前端冷料,避免铸造缺陷;排气孔则是为了在铸造中将空气尽快排出避免形成气泡。

(4)脱模机构设计。此产品适宜采用传统推杆脱模,同时溢渣槽中也需要设计推杆以便推出压铸过程中产生的残料。

(5)冷却水道设计。由于产品为片状结构,故采用全包围循环水道冷却模式,同时在浇注系统单独设计冷却水道。

(6)模架选择。压铸模具的模架不需要上下底板,而是直接利用型腔板和模架垫块将模具进行固定,设计完成的压铸模具装配图详见图4。

3 总结

以上为应用UG软件的MoldWizard模块进行压铸模具设计,该模具经加工后投入生产运行正常。UG软件功能很强大,在实际应用中设计人员不必拘泥于单一模块功能,多个模块交叉使用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其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洪如瑾.UG CAD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Ibrahim Zeid,童秉枢.通晓CAD/CAM[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朱先琦.UG环境下端盖的三维建模及压铸模设计[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5(6):45-47.

作者简介

赵婉芳(1980 -),女, 硕士学历。现为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讲师,从事机械设计及制造(CAD/CAM)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医疗机械行业分析范文3

更重要的是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景气周期。考虑到这些行业的盈利复苏是趋势性的,相关股票的走势显然值得期待,

但在具体的选择上还要有清晰的思路。大同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晓辉认为,从近期政府方面透露出来的信息看,

已经开始表示要在控通胀的情况下进行结构的调整。也就是说未来对通胀的容忍度要放宽,政策的重心可能会逐渐转变。

就像2003-2005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出现一个收紧的阶段,在收紧到转为放松的过程中,

马上就带动了一些行业的启动,如煤炭、有色、钢铁、化工。

1

钢铁两项乐观指标

看好理由

1.原材料涨势依旧,影响偏负面。

2.通胀下,下游承受涨价压力增强,可提价。

3. 3月全国库存下降,对钢铁业正面影响。

钢铁板块占据2010年跌幅最大的十只股票中四席,如果以单估值论英雄的话,钢铁板块的确优势明显。

长城证券认为:尽管原材料涨价趋势依旧,但受持续高通胀的影响,下游用户对于钢价上涨的承受力在增强,且自金融危机以来大宗金属中钢价涨幅最小。另外,近期SHIBOR继续保持在2%的低位,低资金成本利于经销商拆借头寸做多钢价,因此钢材期货与现货并驾齐涨,所以钢价的上涨趋势仍可以持续。

据MySteel 统计,全国26 城市长材和23 城市板材库存总和为1688 万吨,钢材总库存3月环比下降6.06%,社会库存如预期持续下降。也就是说,三项指标中有一项维持中性,其他两项状况乐观,那么钢铁行业的乐观预期就已经可以确定了。

2

煤炭 资源类股的洼地

看好理由

1.通胀涨价预期。

2.业绩上升进入景气周期。

3.用电量上升,出口增加。

其实在通胀压力下,资源类股比较容易受到市场的青睐。虽然近期国家发改委再次重申合同煤“限价令”,但大同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晓辉向记者解释说:受国家调控影响最大的其实只是电煤价格,对生产市场煤的企业并没有影响。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出口煤炭259万吨,1-3月累计出口578万吨,同比增长1.3%。数据显示,3月份焦煤出口量为77万吨。1-3月,累计出口焦炭120万吨,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802.6%

大同证券煤炭行业分析报告中认为:受益于业绩推动以及行业回暖,煤炭板块将迎来全年最景气阶段,建议继续关注焦煤公司、以及业绩可能超预期的公司。

3

电力 行业趋势变好

看好理由

1.上网电价上调。

2.年内销售电价可能上调。

3.产能利用率回升明确。

4月初发改委上调16个省的上网电价,其中山西涨幅最高,为2.6分/度,而为避免对CPI产生冲击,终端销售电价此次暂不变,但终端销售电价上调预期增加。短期内发电企业盈利增加,电网企业承受这部分转移成本。

国泰君安行业分析师王威认为,电力行业受政策限制盈利不可能快速恢复,但目前电力企业的投资逻辑并不在于估值驱动或业绩推动,重要的是行业的趋势在变好。因为从成本、售价和产量三项衡量标准中,过去几年成本上涨、产量下降,只有价格保持不变,但现在的情况是上游成本价格方向不明朗,但政府管制下向上大涨的概率极小,而产能利用率却在明确的回升,相比于过去,趋势向好还是明显的。

4

化工 要小心国际油价

看好理由

1.股票盘子较小。

2.化工产品价格上涨。

3.利润水平高,对原料提价承受力强。

化工股票4月普遍上涨了15%以上,因为其股票盘子相对较小,产品价格和股价都具有较大弹性,而且受政策干预较少。另外,化工企业又具有创新技术和生产的发展空间,所以“优质主业 + 符合行业发展方向的新业务”的蓝筹股公司尤其值得关注,一些企业已经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拥有自主定价权,在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引导下,企业具有优化产业结构和狠抓技术进步的能力和动力。

唯一制约它的就是国际油价的上涨,但目前的行业利润水平对油价的上涨仍具有较高的承受能力。

5

机械 从来不“忽悠”

看好理由

1.高技术壁垒、高毛利、高需求。

2.未来3-5年仍将保持17%增长水平。

有数据显示,机械行业在未来3-5年内仍能保持17%的增长,作为我国典型传统工业企业,高端机械制造高在技术壁垒,高毛利率和高需求空间,正如北京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所说:和容易被高科技忽悠却没有真正技术门槛的新兴产业相比,机械行业的技术比较能够被中国人理解,我们已经掌握了部分核心技术,与国外差距不大。

申银万国则认为,机械行业中装备制造技术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城市功能完善和区域转移带来工程机械新的增长契机。这样的二元结构决定了投资机械行业的策略不能单纯依赖某一细分行业,所以重点推荐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煤机、海工等。

6

水泥 仅28倍PE

看好理由

1.每股净收益率高达35.71%。

2.保障房投资继续拉动需求。

3.产品价格较煤炭原料涨速更快。

4月中旬公布水泥3月数据,1-3月水泥产量达到3.7亿吨,同比增长18.1%,3月当月产量达到1.6亿吨,同比增速达到29.8%,累计和单月产量达到历史新高,数据显示随着旺季的到来水泥需求逐步复苏。国家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需求旺盛。投资方面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9万亿,同比增长2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4560亿元,新开工面积2.0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3.2%、19.3%。

需求强劲的情况下水泥价格也水涨船高,与上游煤炭价格相比,华东、西南、西北等地区水泥煤炭价格差扩大。产量增长、价格上涨、成本涨速低于价格,三方面指标衡量下,行业景气度可见一斑。

大同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胡晓辉

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确实是在缩,但并没有缩太多。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放缓,而是在区域上由一二线城市转为三四线城市,所以与此相关的机械、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并不大。

王雅媛

香港财经专栏作者

这几年的大牛市,工业股股价严重跑输大市。之后大市大跌,工业股却跟着跌。很多优质工业股股价已经跌得非常低,四五倍市盈率的个股随处可见,再加上它们派息慷慨,吸引到了一些要重组组合的投资者买入。另一方面,工业股市值小,只要有一小部分资金流向它们,升幅都可以很可观。因此投资者不妨着眼于一些优质的工业股。

中邮证券首席分析师

田渭东

十二五规划中七大新兴产业涉及23个小行业,涉及面极其广泛,不可能很快受益,而且即使真正受到资金和政策支持,这些产业的转型期至少需要两到三年。也就是说,概念体现在业绩上的时间很难确定。

博时基金零售事业部总经理

万云

工业行业加工贸易订单充足,利润增长幅度大于新兴产业,所以在中小盘股的主体概念炒作告一段落时,今年主题投资肯定没有去年兴盛,更多的可以关注一些大主题。

国联证券

2011年1月底,美国通用电气公布了“亮丽”的季报,其股价大涨超过7%,这对一个市值超过2000亿美金的公司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为整个工业行业提供了利好。

华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医疗机械行业分析范文4

餐饮高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企业为不能找到合适的餐饮高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而发愁,要么高薪聘请或互挖墙角,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缺乏可持续性,行业竞争环境恶化;要么降低人才需求标准,导致企业人才素质难以提高,经营发展水平停滞不前,影响行业素质提升。

据预测,到2020年,餐饮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增,2010年,这一行业有技能人才144.14万人。而到2020年,人才总量需要达到240.89万人。见表1。未来这一行业人才需求将呈现以下特点:

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特点。按技能职称等级来划分,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倒金字塔的结构,即对技师、高级技师等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初、中级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据问卷显示,企业对技师、高级技师的人才需求比超过65%。

在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总量上,有超过87.5%的受访企业预测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总量上在未来将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初、中级技能人才,下降幅度最高达到20%。

在专业技能人才的能力及知识构成要求上,企业的要求呈现出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

经营管理人才需求特点。在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结构上,如果按初、中、高级来区分的话,目前中层及以上的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最需要充实的人才力量,其中中级经营管理人才需求占比为37.3%,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占比为49.6%。

在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上,经营管理人才在总体上高于专业技能人才。问卷显示,有超过一半的餐饮企业在未来5年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将以年均15%的速度递增。

在经营管理人才的能力及知识构成需求上,企业需要的是技术与管理兼备的综合型管理人才。

电子商务行业

电子商务是“十二五”计划重点支持的互联网服务,也是未来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目前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人员,除了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外,还有信息技术、工商管理以及其他专业接受电子商务培训或者在实践中转入电子商务行业的人员,构成较为复杂。根据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未来5年,国内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300万人以上。因此,必须加大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及输送,特别是那些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商务管理,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在调查企业未来对电子商务专业技能人才岗位结构需求中发现,对电子商务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复合性的人才或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对于学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一线城市大部分电子商务岗位的入门条件为专科,许多岗位的入门条件为本科。为此,电子商务专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定位应有所不同。见表2。

机械行业

机械工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支柱性和战略性产业。机械行业企业数量大,从业人员多,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子行业之间差距明显。与其他行业相比,机械行业存在高技能人才紧缺,技能人才内部结构不合理,企业间技能人才状况差距较大,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

而随着机械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发生以下变化。

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成为技能人才供需中最突出的特点。据预测,2015年,机械行业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占技能人员的比例将分别增加0.38%、2.91%和16.63%。

对中级技能人员的需求将有所下降,2015年,中级工的需求将下降2.06%,初级工供给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

新生岗位对技能人员的技能要求显著提高,数量要求将明显增加。

随着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一部分岗位的技能要求将由中低技能转向中高技能。

交通运输行业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人才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对专业人才有了新的需求。据测算,到2020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类专门人才将达到1500万人。见表3。交通运输全行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到2015年将达到25万人左右,2020年将达到30万人左右。见表4。全行业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人员的技能人才到2015年将达到50万人以上,2020年将达到70万人以上。见表5。

未来几年,综合运输、现代物流、道路运输、城市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路桥梁养护、港口航运、应急救援等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十二五”时期,支持公路建养、运输管理、航道建养、船闸运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现代物流、汽车维修、港口航运、交通安全、救助打捞与应急管理等技能型实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

粮食行业

粮食行业承担着粮食物流管理职责,肩负着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落实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保障国内粮食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等重要任务。截至2009年12月底,全国粮食行业从业人员为154万人,其中技术工人23万人左右;国有粮食系统职工总人数71.4万人。人员队伍呈现出学历层次偏低、年龄层次以中青年为主、高技能人才匮乏等特点。见表6、表7、表8。

粮食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有了新的需求。目前粮食行业工人队伍约有42.5万人,10年内预计有15%(48500人左右)将面临退休,其中5年内即将退休的就有5%(15053人);作为上规模的民营与外商企业,技术工人预计10年内也需补充10%至15%(10840~16260人);再加上其他粮食经营企业(13899人)10年内对技术工人的补充,按每个企业平均补充1人测算,共需14000人左右。10年内对新技术工人的需求总的预计为73300人,即每年单位自然减员后需补充新技术工人在7300人左右。

从职业岗位上看,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制米工、制油工、制粉工、粮油购销员6个工种未来10年至少需有24万个技术工人才能满足粮食行业企业工作需要(由于非国有粮油加工企业统计不全,制米工、制油工、制粉工等职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肯定更多)。见表9。

煤炭行业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煤炭大约占77%以上,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71%以上,煤炭工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煤炭行业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煤炭生产、运输、矿井建设、煤炭地质、矿山测量、煤矿机电设备运行、安全监测监控、煤炭综合利用等领域。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在高职高专、中专、技工等不同层面各有侧重,形成了煤炭行业技能人才的基本结构。

2010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有职工510万人左右,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39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2.43%;技术工人344.8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67.61%。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74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10.63%;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2.7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5.81%;初级专业技术人员33.95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53.56%。

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师0.72万人,占技术工人的0.21%;技师6.55万人,占技术工人的1.9%;高级工38.62万人,占技术工人的11.2%;中级工78.55万人,占技术工人的22.78%;初级工220.37万人,占技术工人的63.91%。

“十一五”时期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职工总数约为489万人,按照增长20%预计,2015年职工总数大约为587万人。预计到2015年,煤炭规模以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82.1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14%左右;技术工人416.6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71%左右。

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4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10.23%;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2.9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0.07%;初级专业技术人员40.7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9.57%。

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师1.4万人,占技术工人的0.34%;技师8.5万人,占技术工人的2.04%;高级工52.1万人,占技术工人的12.51%;中级工110万人,占技术工人的26.40%;初级工244.6万人,占技术工人的58.71%。

“十一五”期间,煤炭行业技能人才数量有了较大增加,人才结构趋向合理,但是与煤炭工业发展的速度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十二五”时期和今后10年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层次和比例,减少低文化、低水平、无技术劳动人员的数量,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是根本出路。

商业服务行业

商业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是衡量和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截至2010年底,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300万人,占服务业人才比例为5.2%,其中批发、零售行业从业人员达500万人,占商业服务业人才比例的38.46%。预计到2015年,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将达到1530万人,商业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30万人。

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结构来看,截至2010年底,初级工440.36万人,占比36%;中级工450.37万人,占比37%;高级工256.21万人,占比21%;技师61.55万人,占比5%;高级技师12.55万人,占比1%。

从专业技术型人才的结构来看,截至2010年底,初级专业技术人才41万人,占比52%;中级专业技术人才30.5万人,占比39%;高级专业技术人才7.5万人,占比9%。

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即将推出的一些人才发展工程,预计我国到2015年,商业服务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总量为1530.27万人,2020年将达到1719.93万人。

其中,预计到2015年,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为:初级工519.62万人,占比36%;中级工531.44万人,占比37%,高级工302.29万人,占比21%;技师72.62万人,占比5%;高级技师14.71万人,占比1%。见表10、表11。

在商业服务业人才中,需求最大、门类最多的是“门店店长”,最紧缺的营运管理、生鲜管理、物流仓储、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

石油和化工行业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现代经济的根基。石化行业从业人员中,化学工业从业人员占76%。根据《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我国行业技能需求预测如表12、表13。

连续多年,石化行业从业人员总量年递增不低于5%,每年自然减员不低于3%,年净增量不低于56万人。到2015年,全行业产值将达到15万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总数将不低于850万人;2020年,产值预计将超过20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见表14,图1。

2010年调查结果与2005年的同类调查相比,石化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需求比例明显提高,从2005年数据看,本科、高职、中职各占三分之一,2010年职业教育占到四分之三,见表15。在职业教育范畴,企业对高职教育毕业生的需求上升幅度更大,石化行业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物流行业

“十二五”时期,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现代物流业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的同时,对物流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业将会继续面临技能人才紧缺的局面,特别是生产一线的技能人才将更为紧缺。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物流行业人才需求随之保持较快增长。根据2004年以来我国物流人才发展形势推算,2010~2020年我国物流人才将以每年5.2%速度增长,至2015年我国物流岗位从业人数将超过3000万人,2020年物流岗位从业人数将达到3900万人,占城镇从业人数比例达9.5%,2010~2020年年均将增长155万人,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显示,物流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比例约为10%,我国仍将低于这一水平。见图2。

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各类技能型人才将达到600万人,10年年均增长达8.5%,高于物流人才总规模增长率3.3个百分点;各类专业人才将达980万人,10年年均增长13.1%,高于物流人才总规模增长率7.9个百分点。见表16。

2010年物流岗位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合计占物流岗位从业人数的23.6%,预计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20年两项人才所占比例可达到40%,见图3。

从技能人才看,2008年我国中级工以上从业人员达201.9万人,占物流岗位从业人数的9.5%。预计2020年中级工以上人员将达605.7万人,占比将提高至15.5%。

要特别说明的是物流行业中技能型岗位占全行业从业岗位的85%。根据目前统计技能人才的方法,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被纳入了统计范围,由于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低,大多数在岗人员虽然从事一线技能型工作,但技能水平没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要求。加之我国物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出较晚,所以我国物流技能型人才占从事技能岗位人员比例偏低,2008年技能型人才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9.5%,按照目前的增长率,到2020年也只有15.5%,人才供给与85%的岗位需求仍有巨大的差距。见图4。

从专业技术人才看,2008年我国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从业人员达到194万人,占物流岗位从业人员的9.1%。预计到2020年,中级工以上人员将达到988万人,占比将提高至25.2%。见图5。

医疗卫生行业

医疗卫生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关系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卫生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卫生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卫生事业培养大批高素质卫生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卫生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未来几年,医药卫生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如表17所示。

护理行业技能人才需求:护理专业人才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培养和造就一定规模、结构优化、配置合理、素质优良的护士人才队伍,使护士队伍建设与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健康服务的需求相适应。2015年、2020年护士总量分别达到300万人与450万人。护士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见表18。护理人力资源结构预测,2020年中专护士占30%,大专占50%,本科及以上占20%;初级职称占50%,中级占45%,高级占5%;男护士比例增加。

检验专业技能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约有检验技术人员22.1万人,需要47.5万人,缺口约25.4万人。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54.9亿人次。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4人次和住院1.6床。医学检验技术人员日均承担诊疗人数约70人次(包括所有的医学检验服务)。2009年我国临床医师和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的比值为100∶10。如果按临床医师和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的比值为100∶20计算,2015年需要44.88万人,按100∶40计算,2020年需要109.2万人,基本达到发达国家100∶45至100∶50的水平。

社区专业技能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总数为29.51万人,全科医生数量仍有较大缺口,按最低标准计算,我国城镇地区现在至少应配置118758名,而目前全国具有全科技术资格人员为10670人,仅占配置需求的8.98%。按最低标准计算,2015年与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总数预测见表19。

乡镇村专业技能人才需求: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卫生人员总数为238.5万人,存在人力总量不足、地区分布不平衡、专业结构不合理、村卫生室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低、乡村医生过渡困难等问题。利用第1~4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与新农合的数据综合预测2015年与2020年需求,结果见表20。

康复专业技能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全国共有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员1.37万人,其中各级综合医院1.25万人,康复专科医院0.12万人,平均1.03人/10万人口。中国现阶段需要康复治疗师11.47万人,目前缺口10.09万人,尚不包括8946所未定级医院对康复治疗师的需求。考虑到未来医疗机构数量的增长,2015年共需要治疗师20.57万人,2020年共需要治疗师24.12万人。

有色金属行业

有色金属行业拥有近300万职工,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有色金属行业技能人才队伍无论在总量、结构和素质要求上,都不能完全适应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需求,劳动者的等级结构与发达国家有色金属工业相比不够合理。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度不够,与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还存在差距。据调查,我国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有色金属企业中,初级技工占45%,中级技工占35%,高级以上技工,包括技师、高级技师仅占20%。技术工人的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形,这与发达国家技师、高级技师占到30%的水平相差很远。

在未来一段时间,有色金属行业企业技能人才需求会有一个缓升的过程。预计各类技能人才在有色金属行业总的需求量在5~8万人/年。紧缺的技能人才首先是在有色金属工业的主体专业上:地质勘探、采矿、选矿、金属冶炼和材料加工等。其次是在与有色金属工业主体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物理化学性能检验分析、机械设备、计算机控制等。通用工种虽然在需求的量上占有很大份额,但是由于供给相对充裕,因而没有上述专业方向紧迫。有色金属行业未来部分职业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参见表21,有色金属行业未来部分职业技能人才结构比例变化预测参见表22。

中医药专业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截至2009年底,全国中医机构3.49万个,中医类医院3164所,全国中医类医院和中医类门诊部工作人员共计58.3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7.97万人。

医疗机械行业分析范文5

关键词: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优惠政策

融资租赁起源于20 世纪中叶的美国,系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动。融资租赁行业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蛰伏,从目前来看,虽然中国的融资租赁行业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从政府监管、行业规范、税务政策到实物运作都较之前出现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市场渗透率是反映一国融资租赁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融资租赁对固定资产设备投资的贡献程度,目前中国融资租赁市场的渗透率已经从2000年1.5%发展到了2013年的5.5%,市场规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中国融资租赁发展现状

按照目前中国有关部门的规定及监管和审批的划分,专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主要有三类:银行系金融租赁、内资融资租赁和外资融资租赁三大类,前者由银监会管理而后两者由商务部负责。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1026家,比上年底的560家约增加466家。其中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23家,商务部和税务总局共同监管的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为123家,商务部监管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880家。外商融资租赁公司以其注册资本及利用外商的通道优势,一直受到境内外投资机构的追捧,近几年公司注册数量占比始终保持在80%以上。另外,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21000亿元人民币,比年初15500亿元增加约5500亿元,增长幅度为35.5%。其中,金融租赁合同余额约8600亿元,比上年底的6600亿元增长30.3%;内资租赁合同余额约6900亿元,比上年底的5400亿元增长27.8%;外商租赁合同余额约5500亿,比上年底的3500亿元增长57.1%。

二、中国融资租赁市场容量预期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将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另外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传统行业的升级、保障房的建设、新兴行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都将带动相关设备投资需求持续增长,为融资租赁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预计未来5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务将有年均20%~25%的复合增长率。

(1)机械设备融资租赁。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的关键阶段,需要淘汰部分经济效益低下、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产能,建立以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科技、新经济为代表的新型产业结构,进而催生对国内外各种先进或适用的生产设备的需求,另外先进机械设备的价格一般较高,给机械设备的需求方造成了较大的资金压力,而融资租赁作为产业和金融结合的最佳纽带之一,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将发挥其提高资产流动性、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资金成本、促进产品销售与流通的将会起到重要作用。据工程机械行业协会预计,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需求总额将达到6000亿元,按照国际机械设备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25%推算,工程机械租赁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500亿元,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2)汽车融资租赁。汽车产业在经过半个多世纪高速发展后,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不断升级转型的挑战。截至 201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37亿辆大关,从2400万辆增长到1.37亿辆,近十年间汽车年均增加1100多万辆,是2003年汽车保有量的5.7倍,比十年前提高了29.9%。但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给城市道路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目前国内政府出台各类政策整治道路拥堵。例如,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地的汽车限购政策等,并且随着一、二线主要城市交通状况的继续恶化,不排除有继续出台类似限购措施的可能性。可以说,目前的国内汽车市场已由快速发展时期进入到了汽车普及限制时期,新车销售比例会逐渐下滑,新兴的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业务会不断扩展其份额。目前汽车租赁市场增速基本在 20%~30%之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15年,我国汽车租赁市场的整体租车规模将达到30万辆,未来几年,随着信用体系的逐步健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中国汽车租赁业将会有更快的发展。

(3)航空融资租赁。航空运输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竞争激烈等特点,2013年我国航空运输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539亿元,增长21.2%,利润总额427亿元,下降13.9%,其中航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7亿元,增长17.9%,利润总额319亿元,下降17.7%。航空业营业收入不断增长,但利润率却在下降,部分原因就是航空运输业的运营成本、购买及维护飞机的成本较高。而国际上解决这一问题的通行做法就是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在较短时间内调整飞机机队结构,控制维护成本,同时增加运力和航线,以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国际航空运输业所用的飞机60%都是通过租赁方式获得,预计到2025年,我国民航机队规模将达3000架,假设30%的租赁率,这意味着我国民航租赁市场金额将将达到近1000亿美元。

(4)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医疗器械的先进程度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在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该行业已成为现代临床医疗、疾病防控、公共卫生和健康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并形成一个规模庞大、需求稳定的行业。而在我国,医疗机构中所用医疗设备有15%左右仍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已经到达更新换代的期限,并且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民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医疗器械将会释放出更多需求。但现阶段,对于绝大多数医疗机构来说,医疗设备所需的资金仍将对其产生较大的资金压力,而融资租赁方式则可以有效缓解医疗机构的资金压力,在美国采用这种融资方式的比重已经超过了80%,在我国医疗设备租赁正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3年末,我国医疗设备融资租赁额为71.28亿元,仅占医疗设备销售额的4.8%,以发达国家30%的渗透率为基准,2015年我国医疗设备租赁市场将达到1200亿元,发展空间广阔。

(5)船舶融资租赁。船舶航运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船舶购置是航运企业最大的成本支出,绝大多数船东在新造船或购买二手船时都要考虑融资问题,可以说船舶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航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根据《2013-2017年中国船舶租赁行业产品市场需求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在全球航运融资市场,租赁占据相当份额,全球每年与航运相关的金融交易规模高达数千亿美元,其中船舶贷款规模约3000亿美元,船舶租赁交易规模约700亿美元,每年的融资规模仅次于银行贷款,相当于银行贷款规模的四分之一,远远高于资本市场融资。并且目前我国在国际各航线上航行的船舶将近三分之一处于老化状态,包括中远集团,中海集团及中外运集团的中国的三大航运集团正在着手改善船队结构,这对造船业无疑是巨大的潜在市场,而其中远洋运输市场和沿海运输市场以其运输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是我国船舶运输行业的重点,也是船舶融资租赁的重点业务方向,预计到2016年船舶租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568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4695亿元。

三、中国融资租赁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础

(1)开放的准入标准。目前国内的租赁公司分为金融租赁公司、内资租赁和外资租赁公司,分属银监会和商务部监管。2014年3月13日中国银监会了新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放宽了准入门槛,对之前的限制规则进行松绑,为金融租赁行业的繁荣发展作了重要铺垫;2004年10月22日,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开展内资租赁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工作,纳入试点范围的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享受差额缴纳营业税的优惠政策,为内资租赁企业进入融资租赁市场打开了政策大门;2004年2月13日商务部《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允许外商成立独资融资租赁公司,提前实现入世承诺,2005年2月18日商务部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为外资企业进入融资租赁市场打开了政策大门,2009年2月7日商务部将外资融资租赁公司的审批权限下放,进一步降低了外商融资租赁公司的审批难度。

(2)有力的税收优惠保障。2012年实行的营改增试点方案,虽然对融资租赁企业税收存在进项、销项税不对称、售后回租业务征税基数过高等不合理之处,但根据2013年12月13日和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的《关于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和《关于铁路运输和邮政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政策的补充通知》的两项通知,使进项税得到明确,从而销项税和进项税可以相互抵扣,消除了税务处理的不确定性;并且进一步明确了融资租赁纳税人的销售额确认方式,保证了回租业务的税基口径,尤其在外汇借款方面赋予了外商融资租赁公司更多的税收优惠,可以说这两项通知的对融资租赁企业来说是一项重大的利好消息。

(3)不断完善的行政支持政策。2005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开办融资租赁业务,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租赁公司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及中国保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呼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行业,以扶持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2011年12月,商务部公布《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十二五”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2013年6月,商务部《融资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内外资融资租赁公司逐步纳入商务部统一监管;2013年7月,商务部《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审批与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及推动国内外商融资租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云.2014年新公司法实务操作指南[M].法律出版社.

医疗机械行业分析范文6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应用;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程机械行业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同时也对其领域相关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发展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给工程机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对机械、液压以及电子控制技术进行了有效的融合,进而大大提高工程机械的性能,延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工程机械现代化发展需求,同时也是工程机械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使得工程机械和现代科技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机械工程的科技水平和运行效率,改善工程机械的相关使用性能,进而推动工程机械的进一步创新与改革。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随着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目前正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方向发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其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模块化。模块化是机电一体化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实际应用中,机电一体化具有多个动力单元,这些动力单元可以实现工程机械图像处理、识别以及测距等操作功能,并自动化生成一套完整的标准单元,迅速开发出新的机械产品,进而满足项目工程的实际需要。同时,规模化有助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促进即机电一体化企业的快速发展。第二,网络化。网格技术的发展给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带来新的方向,并将全球经济与生产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促进企业发展的全球化,进而扩大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销售渠道。除了销售渠道之外,同时也促进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技术革新和完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现场总线与局域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第三,微型化。微型化主要是指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又称微电子机械系统,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立方厘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1】。

二、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一)工程机械作业精度控制

在实际的工程机械生产中,成本的精度是工程机械的主要标准与要求,若成品精度发生较大的偏差,会大大降低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进而影响工程机械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机电一体化的实际应用很好的解决了成品精度问题,通过自动化数字监控系统,可以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操作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实现对机械生产的实际监控,保证成品精度和整体质量。例如,在使用搅拌机进行混凝土搅拌施工中,要对混凝土各个原料重量进行人工计量,这样很容易会造成数据误差,进而影响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降低混凝土整体质量。在机电一体化应用后,可以通过微机控制电子称量系统对各种施工原料进行称量,降低传统计量方式的误差,实现混凝土原料配比的高精度,保证项目工程施工质量【2】。

(二)实现工程机械自动化

在工程机械中引进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实现项目工程的自动化与半自动化作业施工,有效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与劳动量,降低施工人员的使用,有效节省项目工程的人力资源,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减少了施工成本,有助于项目工程经济利益最大化实现。除此之外,在施工质量方面,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失误,提高工程作业精度,保证工程机械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

(三)提高工程监控水平

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先进的电子监控系统,可以在工程机械生产中实现监控系统与操作系统的高度结合,利用模拟摄像头和模拟硬盘摄像机实现工程机械的实际监控,采用300万像素逐行扫描CMOS,捕捉运动图像无锯齿,提高监控画面的清晰度,支持同轴高清输出,实现工程机械的无死角循环监控。同时,其电子监控系统还包含传动系统、执行装置、制动系统以及液压系统等,在工程机械生产中可以准确找出故障的位置,并对对故障位置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发出警报提示管理人员,进而保证工程机械的正常运行。

(四)节约工程能耗

在传统工程机械生产中,为了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往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其主要原因是在机械生产会带动额定负荷进行非正常运作,使得机械运行效率没有达到规定功率,或者是存在过载运行的情况,大量增加了工程机械的运行能耗,不利于工程机械的可持续发展。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实际的工程需要,自动对机械功率进行调节,进而节省了不必要的能耗,达到工程机械运行节约能耗的目的。另外,在燃料能量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在保证工程机械运行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机械利用率,达到节省燃料的目的。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让我们知道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工程机械现代化发展需求,同时也是工程机械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提高工程机械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因此,本文主要提出工程机械作业精度控制、实现工程机械自动化、提高工程监控水平等措施,不断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良秀. 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分析[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0: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