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活动概述

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ege”为你整理了这篇开展班主任学期总结会简报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1月25日下午1点,洪武北路小学开展班主任学期总结会,本次会议由德育副校长华芳主持,校长戴守能、大队辅导员陈思源和全体班主任老师参加本次会议。

首先,华副校长根据各班得分数据总结了本学期的各项德育工作,肯定了班主任老师在这一学期的辛勤劳动,特别是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了显著的变化,以《一日常规歌》为抓手,洪小学生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以荣誉本为载体,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老师的细致入微还体现在学生规范的乒乓操、干净的就餐碗、准确的眼保健操等方面。

随后,两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为大家带来了家校工作的经验分享,徐九兰老师就与家长间的小故事入手,分享了与家长共同引导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戎天婷老师强调了家校合力的重要性,一个班级只有师生家长共同养成好习惯,传播正能量,才能共同进步。她们的分享精彩深入,总结的都是班主任工作的切身感受以及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

临近寒假,防疫工作也是班主任们最挂心的部分,华副校长详细传达了上级部门对学校防疫,假期学生防疫的相关要求,嘱咐老师们防疫工作不容小觑。

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2

一、文化本质范畴的厘定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但由于没有构建系统的文化理论,而为后世研究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挖掘和梳理留下了诸多争议的空间。近年来,在不断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发掘和全面系统地构建唯物史观的需要的推动下,国内许多学者都着手进行了唯物史观中文化理论的研究。构建文化理论的首要问题就是文化本质的界定。文化本质一直是学术界莫衷一是、难达共识的研究范畴。从唯物史观的文化思想出发,目前一种主流的观点是“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观点认为,文化产生于实践活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是人不断自我超越的本质存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这一文化本质的界定粗看是符合唯物史观对文化的规定的。然而,“对象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界定将物质生产实践(以下简称物质实践)的过程、结果和精神生产实践(以下简称精神实践)的过程、结果都包含在文化范畴内了。这一文化本质的规定存在以下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首先,文化本质范畴的边界在哪里?具体来说,就是在定义文化本质的时候,它的范畴怎样界定。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将文化划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个范畴。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仅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①。按照这一划分逻辑,“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观点涵盖了人们在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中所获得的所有成果,是一种广义的文化。诚然,在对人类实践活动进行划分的时候,存在着一个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边界模糊的问题。我们很难将一个凝聚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视作单纯的物质活动的成果或精神活动的成果。

例如,我们熟知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故宫、兵马俑、丽江古城等。仔细考量,每一样文化遗产,都既是人类物质实践的高级成果,同时也体现了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境界。同样,我们所熟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间手工技艺、民间医药等等,这些所谓的“非物质”的文化成果,真的是脱离物质的外壳就能够纯精神地存在和进行传播的吗?在解决这个难题之前,我们不妨借马克思对商品的解构厘清一下思路:商品的二因素,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也是同时存在于同一件商品中的,商品为之商品,二因素缺一不可。然而,商品的二因素并不能因为互相不能离开对方,而成为一个东西,成为商品的唯一规定。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一样,并不能因为它同时包含了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而把二者看作是一个东西,用所谓的“文化”概述之。马克思曾明确地表述过人类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是不能离开物质中介而单独存在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②。反过来理解,我们同样可以认为,每一样人类物质实践创造的物质成果都是不能离开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而独立存在的。否则,人类的物质实践就不是对象性的活动,更无法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有本质区别了。动物通过自己的本能,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获取生存资料,从而完成自身和种群的延续。然而,最蹩脚的工程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劳动的结果在劳动之前就“已经观念地存在着”③。也正是因为这种在观念上的高明,使得人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时候,不断地实现着对客观自然界和主体自身的双重改造。“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④。

生产同一件产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体现出来的生产资料、劳动者素质、生产效率、工艺、管理水平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重复的物质生产活动仅仅包含了过去的文化成果,而物质劳动只有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成果,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不同经济时代有不同的生产形式正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表现,也是文化不断进步的体现。实践不仅在唯物史观的阐述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于文化本质范畴乃至整个文化理论的阐述和构建都有着重要意义。实践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有时泛指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总和,例如,“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⑤,这里的“实践”包括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而实践有时仅指物质实践,例如,“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⑥,这里是将“实践”作狭义的理解,仅指物质实践。“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提法包含了“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的双重对象化,然而,如果将物质实践连同精神实践一并纳入到文化本质范畴,无疑会导致文化的外延过大,难以凸显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实质。黑格尔揭示过文化的本质内容:“人的一切文化之所以是人的文化,乃是由于思想在里面活动并曾经活动。”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论述到:“劳动生产了智慧”⑧。“劳动”即指物质实践活动,而“智慧”则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此外,马克思还认为人的类活动分为两种:“实践上”和“理论上”。他说,“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⑨。可见,尽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边界模糊,我们在界定文化本质的时候还是需要仔细区分,否则,文化本质的界定就不是唯物史观对于文化本质的界定,文化观就不能与唯物史观的理论大厦相统一。

综上所述,我们关于文化本质范畴的边界问题的解答是,文化仅指精神实践活动和精神实践成果。其次,文化本质所反映的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的关系问题。将文化本质界定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不能凸显出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关系。是物质实践占主导地位?还是精神实践占主导地位?抑或二者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诚然,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过程,不能严格地加以区分。物质实践常常借助精神创造的成果从而发挥巨大潜能,而精神实践也需要物质实践作为载体,使自身流芳百世、发扬光大。然而,毕竟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各自具有截然相反的属性:前者具有物质的、有形的、重复性的特性;而后者具有精神的、无形的、创新性的特性。二者对于社会历史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多次出现将人的类活动划分为“理论的”和“实践的”两个方面的表述,例如:“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

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⑩,等等。这种理论和实践的二分法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或者马克思的语言习惯使然。我们深入挖掘文本,不难体察其中的深意:只有将人的类活动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划分为物质实践的和精神实践的两个方面,才能既正确阐述唯物史观,肯定物质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能给精神实践(即文化)赋予它应有的内涵和还原它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应有的地位。

唯物史观认为,文化的第一性就是它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第二性,亦即它对物质实践的依附。将感性的物质实践引入对人的本质、文化本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等的理解和诠释中,从而将文化本质从纯粹精神活动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唯物史观通过对物质实践的历史作用做出科学评定,从而扩展了对于文化本质的科学规定。而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在精神层面的展示及对象化,其产生渊源、存在样态和发展趋势必然与物质实践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第一,文化是意识的产物,意识是物质实践的产物。人类的意识在物质实践中得以产生、发展和进化。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科学地论述了劳动对于意识主体———人,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意识的工具———手,以及意识的外壳———语言的决定性作用。“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輯訛輥“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輰訛輥几乎在同时,意识的不断升级就产生了人类越来越复杂和先进的文化,“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輱輥訛这就是人如何在改变实践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人类的实践活动正是包含了自然界的和人自身的双向对象化,双向对象化的结果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达尔文将生物的进化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我们不妨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的概念来揭示文化的进化:人类社会所有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如宗教、道德、哲学、法、科学技术、艺术等等都是人们在物质实践中产生的疑惑、获得的领悟、总结的经验、体尝的美感、诞生的意识,文化就是由这样的意识进化而产生的理论体系。

第二,物质实践为文化活动开辟对象。文化是人类试图把握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从而摆脱精神能力的禁锢和超越物质条件的束缚,并获得自由的活动。但是文化在进行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活动的对象必定在人类物质实践限定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文化活动依赖物质实践为其提供对象。文化所涉及的世界只能是属人的世界,即由物质实践所指向的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由自在世界转化而来的相对自由世界。文化所追求的目标世界将随着实践的推进而不断地由相对自由走向绝对自由。

第三,物质实践的需要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物质实践创造了一个多维世界,这个世界的任何内容都可以成为文化活动的对象。然而,具体哪些内容可以成为文化活动的对象,主要是由实践的需要决定的。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文化形态,例如哲学,它的理论、形态和发展主要是由满足实践需要的程度所决定的。宗教、道德、法、自然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诸多文化形态,情形也是一样。

文化之所以不断地变化、发展,有时甚至产生暂时性的倒退,都是取决于人类物质实践的需要。“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輲訛輥由此,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揭示某一些社会历史时期的文化秘密:为什么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文化如此兴盛,为人类留下许多不朽的建筑、雕塑?而直到资产阶级兴起之后,科学技术才得到长足的进步,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经济、物质高速发展的时期?笔者认为,“文化即人化”的规定,不能准确反映唯物史观关于文化本质的观点;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视作文化的本质,既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物质实践,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精神实践。物质实践活动及结果所具有的人类文化的印迹,并不能成为导致我们在理论上将物质实践纳入到文化范畴的理由。否则,文化本质范畴的外延过大有可能导致将唯物史观诠释为文化史观,进而导致文化决定论。因此,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由物质生产实践需要所推动,并由物质生产实践能力所决定的,人类一切精神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精神层面的展示,是对人的物质生产能力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唯物史观为文化理论带来的创新,正是从对于文化本质的新规定开始的。

二、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文化理论

在研究和发掘文化思想的时候,一定要从文化本质范畴出发来构筑系统的文化理论,这样才能保证文化理论是的文化理论,是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文化理论。笔者在文章开头提及过,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系统地构筑文化理论,关于文化思想的论述零星地散布于理论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科学、系统的文化理论。文化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理论的唯物史观是不系统、不完善和不科学的。而文化理论也正是在唯物史观的论述中得以呈现的。首先,文化批判与社会批判。黑格尔曾进行过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批判,他综合分析了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质,并把文化的自我批判、自我扬弃看作是绝对精神的演变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遵循绝对精神自我批判而不断发展的。黑格尔将文化批判构筑在绝对精神的空中楼阁之上,尽管分析过程具有合理的因素,但是撇开劳动批判而对文化进行批判,是不能达到对社会的正确批判的。

马克思的文化批判则主要是通过文化异化理论得以证明的。马克思对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所遵循的逻辑是:从劳动批判上升到文化批判,再上升到社会全面批判。劳动异化有四个规定,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的关系的全面异化。在第一个规定中,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劳动者与他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分离,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丧失了作为劳动者的主体性。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分离是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相分离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认为,“劳动生产了智慧”。物质生产决定文化生产,物质生产主体也应该是文化生产主体。而在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生产的主体与文化生产的主体相分离。在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中,由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失去了主体性,他们作为劳动主体,与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活动相分离,第二个规定因而也包含了文化异化的萌芽。劳动异化的第三个规定和第四个规定,是第二个规定的必然结果。人的类本质是人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人的内在规定性在于人的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也就是人在文化实践中与自己作为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的本质特征相分离。人与人的关系的全面异化是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全面展开,也就是将人与自己的主体性相分离的这种状况扩展为人与他人的关系的疏离。人与人关系的全面异化除了物质生产和物质占有的不平等之外,还必然包含了文化实践和文化占有的不平等。

文化创造过程由部分人掌控、文化成果由部分人享受,背离了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的本质。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对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然而仅仅这样是不能直接达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的,必须要经过文化批判这一中介,即工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异化,直接导致文化生活的异化,从而最终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的结论。文化批判是社会批判的必要环节,缺少文化批判就缺少了精神批判的中介,缺少文化批判的社会批判在逻辑上和现实性上都是欠缺的。其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近代世界历史是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前提条件,以追求剩余价值的扩大化所直接驱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铺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分工演变为世界分工,交往扩大为世界交往,市场扩展为世界市场都是必然的社会历史现象,而这也带来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历史必然———世界文化。唯物史观包含了丰富的世界文化理论以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理论。世界文化总体说来是社会历史的进步的结果,是历史进入资本主义阶段所产生的必然社会现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包含如下内容:第一,“民族的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曾在著作中充分肯定民族文化的社会历史意义,认为不同民族由于地域、传统、习俗等等的不同而创造的文化都具有独创性,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对世界文化的特殊贡献。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第二,“三个从属于”的文化秉性。“三个从属于”思想可以说是一语中的地揭示了各国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世界文化的格局。因此,发展中民族国家要想在世界文化中拥有话语权,必须从经济发展入手,只有在牢固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改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世界文化尽管是对以往未开化的民族文化特殊性的消解,但它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还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固有矛盾的激化。由此可见,资产阶级统治时期所出现的新兴的世界文化,在本质上是新兴的工人阶级的文化。第三,“在中国这块活化石上”的文化信息。马克思曾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冷峻地批判过中国封建文化,并以“活化石”作比喻。他从世界历史的眼光出发,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封建民族国家被迫打开国门,参与世界经济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在客观上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再次,文化价值理想与文化发展趋势。唯物史观认为文化价值理想有如下的规定性:第一,人的需要。

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3

江苏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五年级上册家政学习内容是烹饪,教材安排意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家庭厨房设备,学会安全、合理地使用灶具、炊具。围绕项目主题开展买菜、择菜、洗菜、烧菜等系列实践活动,学会从营养、卫生、经济、环保等角度鉴别和选购食品,学习掌握切、拌、煮、炒等基本的烹饪技能。可我们学校没有专用的烹饪教室,这部分教学内容是放弃,还是照本宣科走过场?我们经常会埋怨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家长依赖性太重,其实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没有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大领域,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以一个项目主题为统领,整合四大领域,充分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带领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下开展活动。因此本次烹饪学习活动,我采取教师在校提出任务,学生和家长在家实践,借助信息技术把实践过程传递到课堂上分享,制作PPT全班展示,师生互评。利用社会网络平台好看簿、学生微群、家长QQ群、开源系统创建网络交流空间,形成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社区,以“厨房”、“健康饮食”为关键词,用互联网传播DIY厨房的乐趣,促进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人士之间交流(如图1)。

案例实施过程

本次活动以自己设计生日聚会方案为引线,在父母的指导下,了解厨房、菜场采购、学做蛋糕和家常菜。如果条件允许,小组成员和各自家长可以一起来经历一次别样的生日聚会。具体任务就是策划一次体现DIY理念的生日聚会。

学生分组讨论活动方案,教师提出分组要求:

每个小组四至五位学生,尽量住在同一个小区,便于交流。

生日聚会所用生日蛋糕和菜肴自己做,水果、礼物、食材自己采购,活动流程自己设计。

聘请家长作为课外辅导老师。

组长要做好协调,保证小组成员都有事做,并在综合学习社区上建立小组主页。

以下是每一个活动每一阶段的实施。

1.展示我家的厨房

(1)厨房小调查

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家的厨房,我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进行调查或向父母询问:

我家厨房面积大约有多少?是如何计算的?

我家厨房设备有哪些?分别是什么品牌的?

请你重点说明某一种设备的使用方法。

我家的特色菜是什么?

(2)用数码相机拍摄厨房照片

要求一张全景图,3~4张某种厨房设备的特写。把照片以附件形式发送到教师指定的QQ邮箱。

(3)统计数据

在班级分组统计厨房设备品牌,然后各组数据全班汇总。这是数学课上所学的数据表与统计图知识的实践应用。

2.小小采购员

(1)利用思维导图规划采购方案

到社区菜场或超市采购食物原料,需要制订计划,如要烧哪些菜、要选购哪些东西、购买数量是多少、购物的技巧等。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维,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分组绘制购物导图。学生初步接触思维导图,因此教师先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图(如上页图2),学生进一步完善。

(2)开展实践体验

利用双休日,在父母陪同下一起去菜场采购,可以通过文字或照片记录的方式,向全班学生分享实践历程。

3.DIY美食

(1)电饭锅做蛋糕

我在优酷网上找了一段用电饭锅做蛋糕的电视视频节目,嘉宾边做边解释,整个流程非常清楚。结合教材光盘的演示,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讨论做蛋糕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回家尝试,可以撰写做蛋糕心得,也可以拍摄照片。

(2)学做家常菜

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爱吃的菜肴或是家人最拿手的菜肴,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同时明确对要制作的菜肴需要确定一个标准,如原料易备、营养丰富、操作简便、价廉物美等。

其次,结合小组生日聚会方案,在家长的指导下,确定自己准备的菜肴名称,估计购买制作原料的价钱,学会合理预算,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

再者,每位学生在自己家里练习,并收集制作照片,分享到综合学习社区的小组空间。

整个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举行生日Party。

教师反思

1.整合资源,开放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同样的内容出现在不同的学科中,如“保护环境”,在语文、社会、科学、环境教育等学科中都有,我们何不来个“大串连”呢!应该软化学科边缘,开展综合性学习,利用社会网络,利用技术搭建学习平台、精选教学资源、变革学习方式。

图3表达了我对开放课堂的一些想法。

2.带动家长共同参与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活动方式有采访、调查、参观等,有时需要走出校园,但因为安全问题,就会省略掉,如果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利用周末出去活动比较好。在本次烹饪学习活动中,学生实践的主阵地就是家庭厨房,家长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专门建立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家长群。我说明学习任务后,家长都非常乐意和孩子一起去做,还说这是一个让孩子动手的契机,平时家长叫不动,而老师的话还有影响力的。

3.相信学生的潜力

在展示我家的厨房环节中,我只要求把厨房照片发送到我的邮箱,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让我赞叹不已,有的把照片插入到Word,有的做成了PPT,还有的把几张照片做成一个压缩文件,这些我在课堂上还没有教过。在用电饭锅做蛋糕环节中,有的学生还把网上教程进行了整理,用Word文档发给我,让我提供给其他学生参考。有的学生和妈妈一起,利用烤箱做了蛋挞、土豆饼。有的学生把自己外出旅游的照片发到了好看簿,有的学生用手机拍摄美食发到微博,很多学生给长辈发送QQ贺卡。我相信,只要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方向,他们一定会给走得更远更好。

相关链接:

好看簿:http:///event/17469/

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4

【关 键 词】教育;本质;现象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05-03

教育本质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会接触到的最基本的教育理论,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可以直接地反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现如今教育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对教育的本质理解不透彻、有偏差所造成的。因此,客观理性地透过表象去认识教育本质是极其必要的。

一、概述教育本质争论

教育的上层建筑说,将教育视为置于经济基础之上,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种意识形态范畴的活动。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该事物的性质,所以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的生产力说,则是针对教育是上层建筑说的观点而提出来的,着重指出上层建筑说中未充分考虑的“非上层建筑的成分”。从实践角度出发,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许多方面都要受生产力的制约,且教育目的、思想等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教育的双重说,即教育一部分是上层建筑,一部分是生产力。不能简单地将教育归于上层建筑,亦不可将其归为生产力。教育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教育不纯粹是上层建筑和生产力,不能简单归属于上层建筑和生产力。持有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观点的人考虑到了“人”这一主体。教育的反本质说:该说是受到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把本质问题当作虚无的哲学问题予以排斥的一种教育本质观。持此观点的人认为,“本质主义在为中国教育学研究带来表面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历史性后果”。

以上争论虽都存在片面性,但都有所启示。正如教育的上层建筑说,教育是上层建筑,当且仅当教育相对于政治而言才为真。推而广之,只有把教育落实到各种具体关系所定义的语境中,才能确定教育本质到底是什么。各种教育本质观表达的意义不在于宣称某种稳定唯一的教育本质,而在于启发人们从多视角更全面地看待、理解教育。

二、教育本质之我见

对于反本质论,者相信事物有本质存在,也就是承认事物具有各种性质,否定事物本质,便也否定了万物之差别,并不具有说服性。何谓教育本质,首先应该明确何谓本质。普遍解释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哲学普遍观点认为本质是相对于现象的,“凡事应该从现象看出本质,从效果看出动机”。本质与现象是表示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反映人们对事物认识水平和深度的一对哲学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因此,教育本质研究应避免教育现象干扰,明确教育根本属性,透过教育现象去认识教育本质。

(一)教育的现象

教育现象起源,早在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就已经存在了。劳动过程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维系人类社会繁衍需要,教育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纵观历史发展,原始社会中教育现象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劳动生产及经验的传递,如钻木取火、狩猎技巧、石器的使用等。在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生产力低下的历史背景下,教育并没有从生产劳动、社会经验中脱离出来。此时,教育内容也仅局限于生产劳动、社会经验等方面,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着。随着阶级社会出现,物质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有些人从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脑力活动,标志着人类教育活动走向正规化的古代学校便逐渐孕育而生。奴隶社会的出现使得教育产生了阶级性,体现为奴隶主与奴隶接受不同的教育。随后的封建社会教育体系日益正规化,也产生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及经验,学校教育阶级性更显著,学校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严重脱离生产劳动并充斥着浓厚的宗教性。到近代,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发展到现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逐步走向结合,教育是以适应社会生产需要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教育体制。学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教学手段、方法以及内容逐渐科学化。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

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提到,“教育非它,乃是心灵的转向”,教育是关注人们心灵,引导人们追求那真知的世界,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夸美纽斯则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使人成为人的过程”,教育是生活的准备。裴斯泰洛奇指出,“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是教育应该做到的。杜威则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乌申斯基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自觉地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过程”。从教育活动产生至今,不难看出教育与人以及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人与社会这三方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

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5

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先提出了“服务学习”这一全新的科研教育与教学模式。由于服务学习的形式、内容与规模的实用性、创新性以及多样性,其自诞生伊始,便被美国、新加坡、日本及我国的港澳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加以实施与应用。服务学习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使其各方面的优势条件更加显现与突出。因此,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创新性为主的服务学习教学模式越来越引起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然而由于高校服务学习教学模式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晚,加之我国在高校服务学习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致使诸多高校对服务学习教学模式的认识也相对肤浅,在社会实践方面的应用更是不足。因此,对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对提高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相关范畴阐释

1.1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概念

服务学习这一概念于1967年由美国南部地区教育董事会最先提出,之后并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服务学习的教育理念才被众多学者再次提起,于90年代被整合进学科课程,同时以立法形式推广。发展到今天,服务学习课程已经在美国广泛普及,并得到较大发展。当前,学术界对服务学习的概念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主要是指把服务和学习相互结合,在服务中得到学习,这与杜威的“从做中学”有着相似之处。因此,美国高校服务学习就是指将社区、学校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将学术性课程与社区服务加以整合,给学生安排社会需要的服务任务,帮助学生成长或学习,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分享服务心得与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1]。

1.2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特点

1.2.1内容形式的多元性从内容与形式方面来说,社区服务与学生学习都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相应的服务学习内容和形式也均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内容上的多元性。服务学习的具体内容都是依据各种各样的需求决定的,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服务范围,凡是符合社区需求且能够满足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内容皆可。形式上的多元性。在不同的社区条件下,服务学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形式以满足学生学习成长的需求。人群上的多元性。服务学习的对象是不同年纪、年龄、专业的学生,同时学生在进行社区服务时所接触到的人也具有多元性。1.2.2实施过程的互惠学习不仅解决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同时也给社区带来了一定利益,比如清理垃圾等。学生在具体的行为中能够获得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相关知识,社区也因为学生这一行为有了较为整洁、干净的环境,节省了专人清理所需要的费用。学生在参与社区服务时可以对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再认识,搭建起了学习与服务之间的桥梁,使得服务学习的效果更为明显,同时也能够不断完善服务学习的内容[2]。1.2.3终极目标的价值性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有责任心的公民。这种教育理念一方面摒弃了传统教育中隐藏的利己主义倾向,另一方面加入了项目研究,有效加强了学生彼此间的交流、沟通、互助,提升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学生通过服务学习,更加关注集体主义与道德观,从中可以增强其责任意识,为其成为一名合格的、有责任心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

2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现状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指的是高校学生走出校门、走入以及服务社会并在进行社会服务中所学习到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知识的总和。从形式上看,主要有专业实习、问卷调查、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生产活动等;从内容上看,指一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活动,尤其是与本专业有关联的活动项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学生群体的日益壮大,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

2.1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缺乏关联性

当前,许多高校在安排社会实践活动上并未认真考虑学生的专业性特征,而是一把抓或者一刀切,将学生集中安排在寥寥无几的实习地点进行短暂的实习,就等于完成了社会实践任务与学习。这种既不考虑学生专业的对口性,又不重视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性与实效性的现象,不但无法实现社会实践的目的与任务,甚至会使得所谓的社会实践活动毫无价值与意义,无法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3]。

2.2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过于单一

当前很多高校在组织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时常常采用辅导讲座的形式,即教师集中培训完之后,让学生自由分散进行实践。然而,实际调查显示,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这种单一化的组织形式使得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实质性的意义与价值,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丰富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是提升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必要途径与举措。

2.3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

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需要食宿费、交通费等多方面的资金支出,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有充足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储备。然而,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的经费都十分紧张,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难以有效开展[4]。造成这种现象既有资金筹措途径过于单一的原因,也有高校教育不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锻炼的原因,资金缺乏保障造成当前很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或者空喊口号。另外,尽管高校每年都有相关的项目经费,但是对于参与人数众多、涉及范围极广、持续时间较长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3美国高校服务学习对提升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几点启示

3.1加强高校与政府、社区等的联系,促进协调合作

当前,虽然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由国家倡导提议,但是国家同高校之间的合作往往局限于下达命令与总结评估这两个环节,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缺乏监管。与此同时,大学生与社区之间的接触也较多地停留在勤工俭学和志愿服务层面,缺乏积极性与引导性,并没有充分发挥高校与大学生自身的优势。因此,我国高校应该借鉴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成功经验,加强高校与国家、社区、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协作联系,努力增强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监管力度,尽可能地从资源、资金等方面为社会实践活动做好保障,同时还要在我国社区服务中心或者基层群体组织设立专门机构、专门岗位,注重各方面的实践细节,保证社会实践在启动、实施、评估方面都切实可行[5]。另外,要尽可能地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其中企业、公司、行政单位等都是可供选择的平台,高校可通过与这些社会机构、组织、单位等之间的沟通合作,构建充足的、多样化的实践基地,以满足大学生的实践学习要求。

3.2推进社会实践与学生专业的真正结合,激发学生积极性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模式在各个环节都非常注重学以致用,在开展服务学习时,强调社会实践的实用性,倡导以实践和服务督促学生理解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时,普遍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等现象,不能实现大学生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无缝对接。因此,通过借鉴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促进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专业之间的紧密结合,积极鼓励大学生多联系、多应用专业知识,强化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最大程度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实现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又好又快发展。

3.3大力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队伍建设能力,增强实践效果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与社会、企业、政府等部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教师作为这两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其自身素质与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对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6]。然而,由于许多高校选择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而这一时期正是教师的休假时间,因此相当一部分教师都不能尽职尽责地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有效指导,直接导致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必要指导,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没有明确的实践目标,导致社会实践在实效性方面大打折扣。因此,对我国高校而言,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业性以及责任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指导队伍,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提供帮助、给予指导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3.4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考评机制,提升实践实效性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实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都陷入了过分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认识误区。因此,突破这一思想误区,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高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考评机制作为监督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对确保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目前我国高校所采用的服务学习考评机制主要有教师考评与自我考评、形成性考评与终结性考评两大类,其中大学生的自我考评与教师考评能够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优缺点,并提升其学习成就感;形成性考评与终结性考评则能够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很好的考评,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反思与改进。因此,将学生自我考评与教师考评、形成性考评与终结性考评进行有效地结合,不但可以有效避免教学与实践中容易出现的“走形式”问题,还可以最大程度杜绝大学生只重视学习结果而不进行社会实践的现象。因此,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考评机制,能够引导、督促我国高校大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真正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与水平。发展至今,诞生于美国的服务学习这一社会实践模式与教学模式,已经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在依然被美国的广大中小学以及高校应用与实施。服务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展现出了新时代所追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即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与综合素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高校的服务学习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并不代表美国的服务学习教学模式完美无缺。服务学习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与实施方式,我国高等院校中的社会实践,尽管有诸多需要提升与改进的地方,但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特性,因此在学习与借鉴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取精华弃糟粕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发展状况,不断努力寻求突破与创新,争取探寻出提升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科学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马怀专.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模式及其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郝运,饶从满.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特点、实施程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63-167.

[3]张丽娟.美国服务学习实践对提高我国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3(3):277-278.

[4]陈静.美国服务学习与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比较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5):78-81.

[5]邵敏灵.建立“两课”社会实践机制拓展“两课”教学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2):70-71.

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6

(一)大学德育的“可能世界”

德国的莱布尼茨最先提出了“可能世界”这一说法。他认为上帝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创造了无限多个可能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并非上帝所创造的唯一世界,而只是上帝创造的其中之一。我们这个世界是上帝认为的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个,于是就让它成了我们的现实世界;而其他的可能世界虽然不如现实世界完善,但也有完满的可能性,从而有理由获得存在。“可能世界”在某些方面可以弥补我们现实世界的不足,在某些方面也是优于现实世界的。人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社会的所有活动都与人相关。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其有“可能世界”,而动物只拥有“现实世界”。认为人类本质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人是改造对象性世界的能动主体,进而克服了自身的被动性。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其进行了实践活动,这种实践使人超越自然性的束缚而走向创造性。人是一种精神性的、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活动应体现并提升人的类本性,这也是进行教育各项活动的最重要的“轴心原则”。人的类本质就是进行自觉而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具有行动性和创造性。人本质的生长需要在生活中得以实现。大学德育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本质也应该是以人的“可能世界”为逻辑起点,那么大学德育的本质就应该是在人的实践、交往和创造性的生活中得以实现,并促进个体发展自己的“可能世界”。人类的实践活动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生活世界”的本质是人类的实践以及人类在实践中的交往活动。生活是人创造的,它也为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提。我们想成“人”才能成“才”,可见德育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性。若不以人的本质作为德育本质的出发点,那么德育活动就很难发挥其作用。“生活世界”是人的本质世界,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德育回归人类的实践。生活世界就是人的交往活动和实践活动,是人在与他人交往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生活世界”是回归大学德育本质的要求,就要求大学德育要致力于生活的回归。德育回归“生活世界”遵循了人的本质,实现了人的“可能世界”就是达到了德育的最高“善”。回归“生活世界”遵循了人的本质,实现了人的“可能世界”就是达到了德育的最高“善”。

二、当代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

大学德育的“可能世界”是近似乌托邦的理想,但这种理想也并非可望而不可即的。“可能世界”可以成为可能的“现实世界”。改造了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就可以使“可能世界”成为现实世界。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在发展过程中也是不够完善的,“假大空”似乎成了当代大学德育的代名词。究其原因,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于没有从人的本质出发,也就是没有认识到人的“可能世界”。人的“可能世界”要求人去实践、行动、交往和创造。而当代大学德育却没有能够从这种实践性和交往性出发,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德育目标“大”,其更多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而忽视了个体的利益诉求,造成大学德育目标“不接地气”。大学德育内容政治色彩仍然浓重。提到德育,大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政治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殊不知,德育的内涵很丰富,政治教育只是其中之一。大学德育方式重视说教。“知行脱节”是当代大学德育的严重问题。大学生习惯了说教方式,教师说教完成之后,学生仍按照自己的行为处世。这与大学德育缺乏实践性相关,学生没有养成实践和行动的习惯。“听一套,做一套”“说一套,行一套”,这也是与人的实践性相违背的。大学德育的评估标准“空”。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品德是重要的一方面。但是纵观学校的德育评价指标,很难实现具体化,可操作性不强,很难对学生的品德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上就是当代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归根到底是忽视了人的“可能世界”,在德育活动中没有聚焦于体现人本质的实践性和行动性,忽视了人需要通过实践和交往而获得发展的本质。

三、孔子的德育思想概述

孔子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在孔子看来,传授知识和培养道德是在同一过程中完成的。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为基础,在道德行为上就要出现偏差,好的德行就难以形成。道德发展的结构包含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关于德育过程,孔子也提出首先要有道德认知,只有心中有辨明是非善恶的标准,才能形成道德信念,进而进行道德行为实践。实践是德育过程中最重要环节,也是德育的最终追求。但是现实中往往“知德者”多,“行德者”少。在德育内容上,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和“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两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能真正充实。实行仁德,遵循“忠恕之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己”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德育原则上,孔子强调道德修养不是依靠外加强制,而是依靠自觉努力。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立志:人不应当仅满足于物质生活,还应有对未来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会指导人的行为,成为自己的理想。

2.克己:孔子主张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要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克己的人能以同情心待人,“将心比心”。人不要痛苦和麻烦,也不要将痛苦和麻烦强加到别人身上而损人。

3.力行:孔子要求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依靠道德行为验证道德认知。

4.中庸:孔子认为人的行为不一定总能合乎道德准则,常有做得过分或不及的情况。为了防止发生偏向,待人处事都要中庸。所谓“择乎中庸”,就是能辨明各种行为过或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吾日三省吾身”,不论道德认识或实践,都需要主观积极地思想与行动。各方面的行为都有必要依靠内省的方法来提高修养。

6.改过:孔子认为人总是会犯错误的,积极改过是正确的态度。首先不要掩盖自己的错误;其次,有时候改正错误需要得到别人的及时指点帮助。

四、基于孔子德育思想回归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

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是其“可能世界”的诉求。为了回归“生活世界”,大学德育要改造其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孔子的德育思想追求“知行统一”,在本质上也是为了实现“生活世界”。其德育思想为改造大学德育的“现实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方法。大学生的道德结构包含着知、情、意、行等几个方面,大学德育就需要从这四方面加以提升。

(一)开设课程,提升道德认知

孔子强调道德认知的重要性,苏格拉底也曾说“知识即美德”。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是进行大学德育的基础环节。

1.开设通识伦理学课程

“礼”和“仁”作为孔子的道德教育内容,对当代大学德育仍有价值。伦理学讨论的就是人与人交往之间的原则。学习了伦理学,才能明白人与人交往的本质。为此,高校可以开设通识伦理学课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2.开设人际交往课程

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相关知识。学校开设人际交往课程,有助于澄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误区,使他们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3.树立“不为恶”的底线伦理原则

“不去为恶”的伦理原则就是行为的“底线伦理”,也是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要求。每个人都不希望他人损害自己的利益,那么自身也要做到“不去为恶”,不去侵害他人的权益。将心比心,你所希望得到或讨厌的也正是他人之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种“底线伦理”的要求所在。做到了彼此互不为恶,其实已经达到了“己他两利”,保全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是一种互惠的“善”。

(二)目标“接地气”,树立道德信念

道德情感和信念是指导大学生践行道德行为的动力。为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极为重要。孔子强调立志,也就是要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生活世界”要求大学德育在设定目标上考虑多方面因素,目标既要符合国家的核心利益和教育方针,还要符合个体的发展需求,实现个体的“可能世界”。改变只关注德育政治功效的目标维度,使大学德育目标关注点多维化。大学德育目标体现政治上的要求,首先需先满足个体的需要,体现出对个体“可能世界”的关注。大学德育目标关心“人”才能“接地气”,设定目标既要注重国家的核心利益,又要体现出对个体利益的保全。为此,回归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学校就要看到国家和个体的双重需要。大学德育不能再完全置个体利益于不顾,只有既保全了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大学生个体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完成和践行道德行为。

(三)内外约束,锻炼道德意志

大学德育为了回归“生活世界”,也需要锻炼学生约束力。

1.自身的约束:孔子强调内省,大学生同样可以通过内省形成自我约束力。“吾日三省吾身”,做错了事情要及时改过,并牢记于心不再重蹈覆辙就是一种“善”。

2.学生管理制度的约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仅靠自身约束还不够,还需要外在约束力的保障。外在制约体现了平等和公平,迫使个体不得“为恶”。大学制定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现外在约束力的作用。但是学生管理制度在进行约束的同时,还要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人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德育的“生活性”,才能在“生活世界”中实现自己的“可能世界”。

(四)加强实践,践行道德行为

大学德育的最终目标不在于“知道了”,而在于“做了”,是否践行道德行为才是评价的标准。现实中,道德行为上屡屡出错,只是在“仰望星空”,而未能脚踏实地践行,“行之甚少”。孔子强调行和实践的重要性。人的“可能世界”就是行动的、实践的和创造的,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实现自我,才能开创新的“可能世界”。大学德育更要为实现人的“可能世界”提供条件。

1.德育方法要上注重践行

大学德育要强调“知行统一”。说教式德育方法没有太大价值,“知德者”往往夸夸其谈而不做“行德者”。大学德育要加强学生实践和力行的程度。南京某些高校在评估学生的品德时,已经将劳动列为必修课程。这种方法有助于改善“知行脱节”的现状。此外,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和开展学校集体活动也可以使学生在行动中“行善”。

2.集体活动是开展德育的重要方式

大学生集体主要包括宿舍集体、班集体和社团集体等。大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同一宿舍生活至少四年,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产生矛盾。大学生宿舍也就成了学生不良行为的高发区。为此,德育可以首先将宿舍作为阵地,关注大学生的宿舍德育活动。学校可以开设不同的活动,如开展宿舍和谐文化活动、文明宿舍评比活动等,让学生在宿舍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价值。除此之外,班集体也很重要,学校可以开设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如运动会、知识竞赛等。社团活动同样是学生实现自我的场所,学校要鼓励设立社团,开展社团活动。

3.“中庸之道”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