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循环经济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循环经济管理办法

循环经济管理办法范文1

日前,以“循环经济新成就,绿色发展新动力”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在青岛举办。来自国内外的参展企业集中展现了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循环经济成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循环经济从理念变为行动,从试点发展为示范,从节约环保手段上升为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二五”时期,各个环节仍需共同努力,才能使循环经济的魅力更加充分地展现,使循环经济真正迎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收破烂”企业也上市

再制造产业空间大

在展会上,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展出的再制造柴油发动机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据介绍,这台再制造发动机是对旧柴油机进行无损拆解、清洗,并进行再制造工艺综合处理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与新品一样。

“再制造既解决了旧发动机处置的问题,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产业空间。”复强动力公司董事长胡伯康说,公司业务已经从单一车用发动机逐渐拓展到6大领域的30多种产品。去年,公司生产再制造发动机17000台,节能相当于7710吨标煤,节约金属102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100吨。

事实上,不仅是在再制造领域,在废钢铁、废水等再生资源领域,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中国金属再生资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秦志威介绍,该公司以废钢铁回收、加工、处理和配送起家。在起步阶段,这些业务并不被看好,他本人也常被称为“收破烂的”。出人意料的是,中金再生公司已经在香港上市,并在华中、华南等地建立起了完善的回收体系。2011年,公司实现利润18.62亿港元,同比增长110%。

秦志威认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看,日常生活中处处蕴藏着巨大商机,关键是企业能否抓住发展机遇。

专家指出,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资源产出率提高15%的目标,明确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等方面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和措施,这将给我国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和产业前景。据估算,到2015年,我国循环经济产业的产值将突破1.5万亿元。

“地沟油”能变燃料

配套政策待完善

在青岛福瑞斯生物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展台上,大大小小的玻璃瓶中放着黄色的液体。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液体全部是从“地沟油”中转化而来的生物柴油。

“提炼生物燃料是目前处置‘地沟油’最有效的途径。”福瑞斯公司副总经理郑德华介绍说,用“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既能避免“地沟油”回流到餐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压力。福瑞斯公司投资建成了设计产能10万吨的生产线,由于收购不到足够的“地沟油”作为原料,部分产能被闲置。

郑德华说,最近两年来,人们对“地沟油”流向十分关注,政府也强化了餐厨垃圾的管理办法,福瑞斯公司等企业的发展环境才逐渐得到改善。目前,福瑞斯公司在大连、北京等地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地沟油”收集点,原料供应能力明显提升。

“只有配套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才有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郑德华说。他期盼,各地能进一步细化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并对“地沟油”收集、处置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管理,为合法的回收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地沟油”走上正道。

在展会上还了解到,自2010年底财政部实施的增值税“先征后返”补贴政策停止之后,由于再生资源行业的源头单位和个人都不具备开具发票的资格,在不能抵扣进项税,再生资源企业承担着较高的税负,生存压力大了不少。

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说,国际金融危机对再生资源行业的影响远未消散,中国再生能源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有足够精力进行技术研发。而要做到这一点,国家应该首先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近年来,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解振华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采取措施,继续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投资、财税、价格、金融等政策,健全循环经济配套法规和规章,强化循环经济管理,建立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加快转型发展。

项目前期投入多

金融支持需给力

在展会期间举办的循环经济投融资座谈会上,新疆天业集团党委书记郭天业讲起了企业的发展史。他说,天业集团在创业阶段专门从事节水灌溉器材的研发和生产,公司要扩大规模时受困于资金瓶颈。

“当时节水灌溉还处于起步阶段,银行对企业进行评估时也会有所保留。”郭天业说。几经周折,2002年,天业集团从银行获得了第一笔贷款资金4亿元,使正急于进一步拓展业务规模的天业集团“如鱼得水”。

很快天业集团在节水灌溉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而在金融机构的持续支持下,天业集团通过不断开展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如今已成长为一家横跨节水灌溉和聚氯乙烯两大行业的节能环保企业,企业总资产超过200亿元。

据了解,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每年都安排资金对循环经济进行支持,投资范围不断扩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并设立了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再制造、城市矿产处理、餐厨垃圾回收等给予相应的支持。

目前仍有不少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题。一位与会者说,循环经济项目前期投入很大,但在短期内很难收到效益,一些企业虽然总体上盈利水平较高,但单个循环经济项目的效益很差,金融机构在审批时会更加谨小慎微,企业很难获得长期贷款。

循环经济管理办法范文2

论文关键词:循环经济,战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环境信息公开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发展循环经济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所付出的代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社会或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循环经济是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及其基本原则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工业化国家正在逐渐兴起的概念与实践,它是相对于传统的“自然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模式而言的,代表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引导人们的经济活动,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其含义就是可理解为,在物质的循环利用基础之上,按照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共生的原理来设计经济体系,通过废弃物交换和使用将不同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自然资源—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排放或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因此,循环经济可以看作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以物质、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为基本原则实施生产,实现资源利用“减量化”、产品的“再使用”、废弃物的“资源化”,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

1.减量化原则

又称减物质化原则,所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

2.再利用原则

又称反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3.再循环原则

又称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是输出端方式,要求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资源化有两种途径,一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例如将废纸生产出再生纸-.是次级资源化,即将废弃物生产成与原来不同类型的产品。一般原级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比例高,而次级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比例低。

3R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但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综合运用3R原则,按照“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的顺序对待废弃物才是资源利用的最优方式。

二、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缓解资源约束矛盾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高投人、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倡导循环经济范式,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减轻环境污染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势在必行。

4.应对新贸易保护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绿色壁垒日益凸显。发达国家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国际接轨。

5.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

首先,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

第三,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人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在资源开采环节,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提倡绿色消费。

第四,发展循环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拉长了产业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三)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1.法规政策缺乏

我国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求;在循环经济管理方面,中国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有利于开展循环经济的法规政策远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的有关政策比较缺乏;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未颁布比较详细的促进循环经济的政策清单,对于发展循环经济还没有明确的优先领域和产品目录。

2.制度安排不合理

企业增值税是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的主要税收来源,这种税收制度对企业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起到的是抑制作用。因为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原材料成本较低,其成本中增值部分所占比例较高,而增值税是按增值的比例缴纳税收,因此,按产值计算,循环利用资源要缴更高比例的税。再如,我国的资源税普遍较低,造成资源价格偏低,不利于激励企业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

3.企业循环网络薄弱

我国的企业规模普遍小型化,分散化,缺乏规模效益和区域集聚效益,难以形成循环利用资源的网络。

4.技术缺乏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大批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作为支撑,目前有些技术还处于研究和试点阶段,尚未得到普遍推广。

三、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1.制定、修改或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循环经济不可缺少的支点,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循环经济法来对其进行法制规范。当前要抓紧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垃圾法》等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系列专项法规。要修改《环境保护法》,增加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的内容,协调各单项环境和资源法律;修正“三同时”制度;修改预算法、统计法、会计法、审计法等,建立绿色核算制度。

2.构建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

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研究并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水价、电价等价格政策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财税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正在研究制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行业协会和专家研究提出了《节能产品目录》和《关于政府节能采购的意见》,目前正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对生产和使用目录范围内产品给予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并准备将目录中的产品列入政府采购范围。

3.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关键。国际上现有的先进技术要积极引进。但这些技术还远远不能彻底解决中国的问题。针对中国人多资源少的国情,中国更应大力发展自有技术,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体系。要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等技术,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以及开发区的盲目发展。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开发区要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4.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

循环经济管理办法范文3

经济法本身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型的法律部门,它不再像传统的公私法律那样主要通过限制和禁止做某种行为来调整社会关系①。经济法一方面通过一部分限制和禁止的法律规范来调整经济社会关系,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市场主体作为某种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并对此进行肯定性评价或者奖励来促进市场活动良性发展。

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规范当中已经有许多关于鼓励性措施和奖励制度的规定。其中,有许多以“促进法”命名的法律,主要有《中小企业促进法》、《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就业促进法》、《税收征收管理办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这些法律规范当中隐含了许多关于经济法鼓励措施和奖励制度的规定。

经济法调整的是国家经济管理关系,这关系是在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管理的过程中发生的,是以国家为一方主体,同另一方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带有一定的国家强制性。经济法的基本任务在于通过调整国家经济管理关系,保障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实现,维护经济管理秩序,促进国民经济从总体上稳定、协调和发展②。经济法的这种调整对象及基本任务,决定其既采用必要的命令、禁止强行性规范,又采用大量鼓励性规范和奖励制度,以引导、鼓励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在经济活动中,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倾向于减少强制性的管理手段,更多地运用柔和的经济鼓励措施和奖励机制来进行管理,比如,国家鼓励企业的经营者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通过一些奖励措施,激励个人对企业、集体进行监督,有效且顺畅地实现了其预想的经济管理目标。

二、经济法中鼓励性规范和奖励措施的意义

笔者认为,在经济法规范中设置鼓励性政策和奖励措施是必要的,体系化、程序化的经济法奖励制度有利于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健全市场竞争秩序。

(一)制度意义

法律制度是多元化的集合体,当制裁性规范占大多数,则很难有效地构建利好的经济秩序,此时,鼓励性规范和奖励政策的规制就显得必要。首先,经济法中的鼓励性规范和奖励措施可以引导立法方向。经济法规、规章的制定不得违反经济法律,在不与上位法冲突的情况下,适当考虑当地具体的实际情况。经济法律中的鼓励性规范和奖励措施是一些原则性的、宽泛的指导意见,法规、规章的制定可以在依据法律的基础上,规定的更为具体,以便于实施,因地制宜地去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经济法中的鼓励性规范和奖励措施可以完善宏观的法律体系。其他部门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法律的规范功能正在发生变化,即从事后法转移到了事中、甚至事前法,通过一些鼓励和奖励政策,可以引导和激励人们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行为,通过人们的自觉行为,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则更为便利。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立法方式将会影响到诸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部门,整个法律体系会不断完善。

(二)实效意义

法的实施必然带来法的实效,实效的优劣取决于法实施的质量。经济法所要达到的法的实效就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协调组织性的流转与协作关系。

循环经济管理办法范文4

电力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电力企业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而电力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电力供求随时平衡的特点,因在技术、经济、管理、预测、决策上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会遇到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风险。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将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会使风险类型、特性、程度大小发生变化,因而对电力企业运营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但从目前看,我国电力企业整体水平还不够高,缺乏深度和广度。企业的战略管理、适应电力企业管理的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制度还很缺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电力企业全方位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1人力资源管理

电力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在电力企业发展与全方位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与地位。

1.1转变观念,努力营造人文氛围

(1)电力企业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办法,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上转移。把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把人力真正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利用,让其变成企业的人力资产。在人才的招聘或引入上,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招聘前的规划工作,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来确定招聘的条件,不应是过于追求高学历,还要考虑到适用性,要注重资历、经验、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还应该大力发展后备干部,让企业员工意识到在企业中还有自身发展的平台。(2)努力营造人文氛围,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阵地,在员工中广泛宣传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新思维、新理念,使员工知晓其基本内容和对自身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使员工认识到称职合格的员工,既要具备职业道德,更重要的是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

1.2努力改善人才队伍结构

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有才华的有志青年积极参加公司的建设与发展,切实“把住入口”,积极鼓励员工参加学历教育,达到岗位规范的要求。

1.3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我们应该结合人才队伍状况的实际,组织员工进行生涯设计,为培养人才、开发人才、挖掘人才、使用人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搞好员工个人发展,加强员工岗位能力建设提供基础性依据。

1.4建立和运用员工培训机制

对企业员工进行终身培训是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从知识的重要性还是从知识的创新速度来看,企业员工都面临着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压力。企业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否则就要被淘汰。作为电力企业一定要建立和运用新型培训和管理机制,积极落实年度培训计划,改进培训方式,增加能力培训含量,以此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达到增加长期竞争力的目的。

2塑造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其中心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其首要任务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向下,建设有行业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企业的迫切需要。每个企业只有不断建立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将其作为企业成员行动的导向,企业才能实现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实现超越。在新时期,电力企业已从过去传统的安全管理过渡到现代化安全管理。因此,电力企业务必重视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不仅让电力企业员工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增强责任心,同时也让他们增强安全生产的能力,为确保安全生产创造条件。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电力职业培训机构也应在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指导、培训和评价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开办安全技术学习班、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班、安全文化研讨班、安全文化建设评估会等,为企业提供安全文化宣传、培训的平台。同时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丰富安全文化的内容,例如发挥宣传教育网络的作用,利用安全日、安全周活动和各种会议、员工手册、宣传栏、公司刊物、报纸、局域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组织安全大检查、召开现场事故分析会、举办事故展览和典型事故分析、开展各种安全竞赛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查隐患竞赛、安全生产征文征联竞赛等,创造出整洁的企业生产和生活环境,营造出浓厚的富有感染力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形成全体员工情系企业,心系安全的企业文化。

3重视战略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3.1强调战略管理模式创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各电力投资主体都在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证战略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企业应在管理模式上力求创新、力求突破。如有的电力企业坚持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推进公司股权多元化,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以精细化管理促进集团化运作和集约化发展。有的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深化企业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建节约型、创新型企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等。

3.2坚持科学发展观

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是电力企业的重任。从战略角度和社会需要出发,不少电力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大力开展资源节约与环保型企业建设,注重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原则,通过节能、节电、节水、节地、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力工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新路子。超级秘书网

3.3协调发展

自中央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将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由“持续、快速、健康”六个字改为“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八个字以来,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中重复率较高的关键词之一。如何适应这种发展方针的变化,是企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3.4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的道德规范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企业在生产产品、获取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推进协调发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提高信誉、创建品牌的需要。这也进一步拓宽了管理创新的领域,(1)改变生产方式,整合资源,减少对土地等资源占用和浪费;(2)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3)协调企业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公众等)的关系;(4)讲诚信,树立企业公信力,使之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建立合理的业绩管理指标

电力体制改革给中国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致使电力企业不得不对自身内部管理的高效性、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等在内的综合业绩予以极大的关注,良好的业绩管理体系可直接支持电力企业通过改善运营效率迅速提高经济收益,帮助电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为应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做好准备,它是帮助电力企业提升综合业绩、释放巨大价值潜力的金钥匙。建立合理的关键业绩指标包括三大步骤:第一步,建立企业的价值链,形成价值树,深入了解达成企业总体业绩目标的深层驱动因素;第二步,确定对业绩最具影响潜力的关键业绩指标和价值杠杆,并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使之都能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个人的努力与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第三步,建立相应的考核和奖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考核频率、决策支持系统的要求、业绩审核会制度等,明确各部门领导在业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将各个员工的业绩指标完成水平与奖惩机制密切挂钩,否则,再好的业绩指标体系和犯规机制,如果缺乏后果管理作为约束,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不能建立起真正的业绩管理体系和文化。

总之,电力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建企业的全方位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与时俱进,真正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向市场经济管理的跨越,由一般的科学管理向现代化的知识型管理跨越。

参考文献

[1]徐德蜀.安全文化、安全科技与科学安全生产观[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5).

[2]曾昌祥.以人为本建设先进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体系[J].电力安全技术,2005,7(11).

[3]张文泉,沈剑飞.管理咨询与企业诊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4]李万宝.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厦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9).

循环经济管理办法范文5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SWOT

一、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1],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K.J安德鲁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战略决策理论。该方法依据经济实体的发展目标,通过对研究对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作出系统分析,从中判别出研究对象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行动战略,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和优势,利用机会,规避风险,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SWOT分析,可以明确主、客观条件,更好地发挥优点,避开不利因素,抓住当前机遇,正确面对挑战。

SWOT分析步骤如下[2]:(1)分析目标对象的环境,列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要素;(2)确定相互关联因素组合:S-O、W-O、S-T、W-T;(3)从要素组合中找出具体解决方案,择优采用。

在应用SWOT分析法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经济战略决策时需把握以下原则:(1)把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SWOT分析的核心;(2)把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关理念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3)把目标区域的实际情况作为SWOT分析的根本出发点;(4)对提出的战略决策要进行检验并持续不断地改进。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SWOT分析

如前所述,SWOT分析是将目标对象的内外部环境、资源及战略能力分析进行总结,从中找出关键性因素,系统地确认行业内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的因素。现从SWOT理论的四个角度,就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展开分析。

(一)优势(S)分析

1.区位优势。鄱阳湖经济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该区域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2.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年均入江水量达1 45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在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鄱阳湖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区域良好的发展为生态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江西省对鄱阳湖地区的开发治理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先后实施了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昌九工业走廊建设、九江沿江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有机食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新型工业初具规模,初步建立了以汽车、航空及精密仪器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加工、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初步形成了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旅游业发展较快,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善。

(二)劣势(W)分析

1.环境污染问题。鄱阳湖地区人民的资源忧患意识薄弱,少数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国家产业政策与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未建设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对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生产能力没有及时处理;在农业生产上,还停留在原始的粗放型经济阶段,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使得大量有机物随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进入鄱阳湖,污染水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网收集系统不健全,生活污染没有得到有效防治。这些都造成部分地区无富余环境容量,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2.生态破坏问题。鄱阳湖湿地资源被当做荒滩、荒地、荒水无度无序开发利用,使得湖区湿地资源萎缩,生态质量下降,湖泊生态系统日益脆弱。据调查,近二十多年来,湖区湿地一些较常见的水生、湿生、沼生植物至少减少了18种,更有一些已严重退化或消失。与此同时,土地植被退化,森林防护效益低下。随着人口的增长,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和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毁林开垦、开矿、筑路,使鄱阳湖区森林资源持续下降,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林种结构不合理,用材林比重大,防护林比重小,单位面积蓄积量低。由于森林质量和林地资源流失,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功能大大削弱,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3.区域竞争力问题。与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不足,产学研一体化作用难以发挥,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绩综合考评体系尚未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强化污染综合防治的宏观统筹机制仍然存在障碍。

(三)机遇(O)分析

同时,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面临良好的机遇。

1.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已形成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中国确立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举措。

2.良好的政策环境。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推进,中部地区的发展条件逐渐改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所有这些,为鄱阳湖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奠定了良好基础。

3.民众生态经济意识提高。当前民众的消费结构正在向生态型转变,对环境友好、循环经济型的需求日趋旺盛,其生态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这位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支持。随着政府在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视,民众对生态经济概念的接受以及觉悟度的提高,为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面临的挑战(T)分析

1.面临全球环境挑战。由于区域内外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鄱阳湖水位变化异常,连续多年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鄱阳湖水体污染呈日益加重趋势,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威胁鄱阳湖的生态功能,同时,低水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血吸虫滋生繁殖,威胁着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2.面临环境容量挑战。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建设对生态环境尚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未来一段时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需求将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高效利用资源、合理分配有限环境容量、实现区域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3.发展生态经济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亟待拓宽。生态经济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发展生态经济的前期投入大,资金相对短缺将会制约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现阶段,鄱阳湖地区正在发展环境友好新型工业体系,需要生态经济大项目、好项目作为支撑,资金需求量较大。同时,如何降低以资金需求大、回收期长为特点的生态经济项目的投资风险,也是开辟生态经济投融资渠道的重要挑战[4]。

三、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建议

1.企业层面——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推进鄱阳湖地区企业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构建企业内部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使资源产出、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管理等各项指标达到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的目标,努力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加强科技的研发和推广,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要加强对节能、节水、链接、新材料和生态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降低能耗、水耗,实现废物资源化和效益最大化。用可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用高新技术解决新型环境污染问题以及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

2.产业层面——创建新型工业体系。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突出特色、严格准入、优化布局,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

干企业为依托,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节能减排降耗,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体系。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按照环境友好、集群发展的要求,重点在特种车船、装备制造、高精铜材、光伏产业等领域实现突破;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二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低碳能源的开发和产业化,提高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提高地热能、太阳能利用的经济效益;适当开发风能、生物能等其他清洁能源,缓解区内能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淘汰高耗能落后装备,对拟建高耗能项目先行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突出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社会层面——构建循环型社会。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培育生态文化,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自醒意识,倡导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为,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的自律机制。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公众对湿地、流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推进形成崇尚自然、善待万物、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价值理念;倡导新型绿色、健康、环保、节约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氛围;培养公众生态经济意识,开展绿色政府、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绿色饭店、绿色企业等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完善社会监督和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案件举报系统,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强化人才支撑和就业服务。适应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快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加强职业院校和技能培训机构能力建设,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训模式,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各级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功能;引入专业人才,搭建信息平台,强化支撑体系;搭建高效完备的生态经济信息平台,在生态经济信息的搜集、宣传、建立信息库以及促进企业间交流方面发挥有效作用最终建立新型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

4.政府层面——加强导向,切实实施规划。政府应强化政策导向职能,通过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以及政绩考核制度引导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形成生态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还有创新机制[6],为生态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确保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7]。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激励湖区、老区农(渔、牧)民实施生态管理;加大中央财政对区域内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入,重点安排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对资源综合利用、替代能源和清洁生产、节能节水、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以及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对产生污染、大量消耗资源的项目征收相关费用或税收,达到防止过度使用的目的,减少系统内的物质投入,诱导生态经济的发展。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模式,广泛利用项目进行融资,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投入。建立支持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设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股权(产业)投资基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和行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并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条件给予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探索推进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信贷的示范项目;加大对政策性险种财税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开设农业保险、环境保险和科技保险等专业保险品种;开展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试点。重点推进重大环保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工业示范园、循环经济实验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强化组织实施。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快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资源消耗综合评价制度和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的能耗、水耗、地耗、污染排放等综合评价制度,配合国家相关指标体系的出台,建立和完善具有鄱阳湖地区特色生态经济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做好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公告制度,保障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8]。

参考文献:

[1]SMITH G A,CHRISTENSEN R C.Suggestions to Instructors on Policy Formulation[M].Chicago:Richard D Irwin,1951:3-4.

[2]沈安,黄志斌.中国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SWOT定量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1):58-60.

[3]国家发展改革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S],2009:12.

[4]崔培培,李慧明,崔晓莹.天津空港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J].港口经济,2010,(4):9-12.

[5]王英伟,杨成江,东.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SWOT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5):154-156.

[6]谢志铭.珠三角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1):273-275.

循环经济管理办法范文6

关键词试验区;生态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制约因素;对策;贵州毕节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14-02

毕节试验区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由于岩溶地质成土慢、易淋失等特点,加之人口增长、陡坡耕种等原因,水土大量流失、环境污染严重,严重阻碍了山区经济发展,影响了山区人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严峻的现实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努力地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造成威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切实致力于把开发扶贫和改善环境结合起来,把综合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结合起来,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寓生态环境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确保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开发,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生态的良性循环,促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试验区基本概况

毕节试验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总面积26 853 km2。最高海拔2 900.3 m,最低海拔457 m,高原山地占总面积的93.3%。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土地破碎。全区辖7县1市1管委会,250个乡、镇(办事处)。2007年末总人口759万人,农业人口704.49万人,占总人口的92.8%,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8%。2007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44.76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63.27万t,农民人均纯收入2 458元,人均占有粮食346.9 kg,全区现有贫困人口55.91万人。

据国土部门2007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数据,全区国土总面积268.53万hm2,其中:农用地236.74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88.16%。其中:25°以上的坡耕地15.69万hm2,占坡耕地面积的17.55%。《毕节试验区第三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显示,全区有林地面积562 264.88 hm2,疏林地7 036.89 hm2,灌木林地438 317.22 hm2。森林覆盖率37.26%,林木绿化率37.68%,活立木总蓄积18 589 688.47 m3。

2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

20多年来,试验区牢牢把握生态建设这一主题,结合全区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现实,以改善生态、发展经济为目标,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发展之中,全面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2.1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取得成效,水土流失明显降低

全区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防治面积7 913.37 km2,在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6 830 km2中所占比例为47%。土壤侵蚀模数从5 446 t/(年・km2)下降到3 389 t/(年・km2),每年水土流失减少量可超过2 000万t。

2.2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试验区始终把保障饮用水质安全、解决水污染防治等问题作为该区环保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开展了三岔河流域毕节试验区段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区进行了划定,标定了各饮用水源保护区地理界线的实地,设立了界碑及界桩,并制定了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保证了试验区饮用水的质量。

2.3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森林资源实现3个同步增长

试验内森林总面积从1987年的40.12万hm2,增加到100万hm2,年均增加3万hm2;林木蓄积量从1987年的872万m3增长到1 859万m3,年均增加47万m3;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14.94%增加到37.26%,年均增加1.1个百分点。

2.4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将生态、扶贫、移民等相关项目进行有效整合,经营模式可推行合股经营、产业化综合协调、能人带动、引资经营、部门扶持等多种形式,以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兴林与富民的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路子。如赫章县充分利用该县品质优良的核桃乡土品种,目前核桃年产量已突破5 000 t,产值达1亿元以上,被国家有关部门评定为“中国核桃之乡”、“全国核桃林业标准示范区”,同时该县核桃产品被推荐为“奥运推荐果品”。

2.5源头污染得到控制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审批关应严格控制,以在源头上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行控制。若治污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总量达不到控制要求、布局不合理、不成熟可靠,应坚决否定,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成为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控制闸”及宏观经济管理的“调节器”。

2.6农村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

以沼气为纽带,上联养殖,下接种植,将改圈、改厕、改厨等进行结合,发展畜、草、沼、粮(林、果、药、菜)四位一体的农村循环经济。截至2008年底,建成沼气池11.5万口,配套改圈5.5万间,改厕6.4万间,改厨5.3万间。建立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等模式的生态示范村100个。

2.7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对落后的产能企业进行淘汰,对土法炼锌、小炼焦及小炼铁的生产厂家依法进行取缔,定点监控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定量考核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施情况。通过努力,试验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达51%,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33.92%。2007年全区化学需氧量及排放实现了同比双下降,是全省2项主要污染物均比2006年下降的地区之一。

3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毕节试验区人口密集、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通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虽然取得了巨大的阶段性成就,但仍处在生态建设的相持阶段,局部地方破坏与治理同时存在,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3.1水土流失状况依然严重

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全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共7 015 km2,但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危害仍十分严重,全区尚未有效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超过1.2万km2。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全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不仅导致极其珍贵的土壤大量流失,还造成水库、河道等的淤塞;另外,在遇暴雨时还易导致泥石流的发生,冲毁农田及房屋,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导致人畜伤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2土地石漠化趋势加剧

根据国家林业局《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结果》,毕节试验区有石漠化土地面积65.40万hm2,潜在石漠化面积43.47万hm2,石漠化面积增加的速度为平均每年1 333.33~2 000.00 hm2,“山上石化,山下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该区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农民种粮的土壤只能从石头缝里抠土获得,且营养贫瘠,导致“种一坡,收一萝”等现象出现,人们长期生活处于贫困线上,有的地方甚至失去了人类生存的条件。

3.3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在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气候异常,再加之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大自然对灾害的抗御能力,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逐年加重和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前,平均5年发生1次重灾,平均3年发生1次轻灾;70年代,平均4年发生1次重灾,平均3年发生1次轻灾;到了80年代,平均2年发生1次重灾,每年发生1.5次轻灾;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期,连续的干旱造成了大范围的旱情,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90年代,灾害更是频繁发生,有的地方遇雨则涝、遇晴则旱,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

4生态环境建设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4.1有利条件

目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一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强农村改革发展,给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二是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内需,加大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力度的机遇;三是国家林业局明确毕节试验区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四是省委、省政府在毕节地区建立“毕节生态文明示范区”。

4.2制约因素

4.2.1地方财力薄弱,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困难。近几年来,由于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生态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只有指望上级投入,但有的县由于财政资金周转困难,连上级投入资金都难以到位,生态建设步伐难以加快。

4.2.2生态环境建设成本越来越高。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国家“长防”工程,国家投资不到150元/hm2,加上地方配套资金,也不足300元/hm2,工程的大量建设工作要靠农民无偿投工投劳来完成。1998年开始启动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投资达到了600元/hm2,如果地方配套资金能够足额到位,投资可达到750元/hm2。2000年开始试点的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投入种苗费750元/hm2,退耕地造林除投入750元/hm2的种苗费外,国家还按每年2 250 kg/hm2粮食、300元/hm2现金的标准给农民予以补助,营造生态林的补助8年,营造经济林的补助5年。退耕还林的投资标准达到了1.5万元/hm2以上。

4.2.3生态环境建设体制僵化。生态建设涉及林业、水保、环保、农业等许多部门,但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部门改革滞后,体制不活、机制不灵的问题正在日益凸显。目前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不适应生态建设的特点,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落后的林业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也严重地影响了生态建设的进程。

4.2.4人口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试验区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岩溶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9.3%。据相关资料,喀斯特地区人口容量以150人/km2较为合理,但目前全区人口密度已达272人/km2,高于全国137人/km2、全省224人/km2的人口密度。人口基数大、人口密度高、人均受教育年限不高的状况将对该区资源和环境的发展造成直接影响。

5对策

以工程带动建设,把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促进科学发展作为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开展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治理、特色经果林、城镇绿化、绿色通道建设和草海湿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切实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1-2];另外,完备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应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大力发展林特产品精深加工、森林生态旅游及林下种养殖业,进一步将林业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加强对森林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以对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革命纪念林进行有效保护,充分挖掘森林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