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的基本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冷链物流的基本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冷链物流的基本特点

冷链物流的基本特点范文1

关键词:水产品;冷链物流;构建;高效

前言

水产品冷链物流就是在冷链环境下的水产品的流通,从鲜活产品的捕捞一直到产品的零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科学管理方法,经过信息网络所产生的综合效益的物流形式。构建水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是我国从一个渔业大国发展成为一个渔业强国的关键措施。它不但能帮助渔民增收节支,还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使消费者从中获益。是防止水产品恶性食用事件发生的根本措施,能使水产品供销的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化,从而促进我国水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 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1.1消费者需求逐步上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消费者的需不仅只是要吃饱,更重要的是要生活质量的提高。年轻的消费者的比例在顾客群中不断增加,消费的观念也相应提升,从而拉动了冷藏和冷冻食品市场的发展。在水产品行业,由于冷链物流的出现,使得水产品不只是沿海消费者才能享用的美食,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尝到海鲜的美味。消费者对于海鲜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这是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一大机遇。

1.2经营模式分散,难以整合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多数是由原有的运输公司和冷藏库等企业发展而来的,其经营模式相对分散,又因为利益、体制等原因,各种信息之间的交流相对缺乏,各公司独立运营,整合的难度较大。

1.3尚未形成完整的物流体系

近几年,冷链物流在我国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站在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内需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我国冷链物流目前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距,滞后的冷链物流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业的发展。冷链物流在我国主要的运用是在大的便利店、超市和大的卖场等机构,呈现出了分散与不平衡的情况,没有完整的体系。想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必须完善多方面的工作,比如:运营模式的确定,服务标准的制定,设施和设备的规范以及管理体制的制定等工作。

2. 构建水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

我国虽然称得上是一个渔业大国,但我们不是渔业强国,建立符合国情的水产品冷链物流是发展我国水产品行业的必要手段。建立水产品冷链物流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而且还能使水产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证,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增强我国水产品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2.1合理的资源分配

规模化的生产可以使货物及时周转,同时也保证了库存的合理性,进而使得水产品加工与企业的销售和资金流向融合为一体,从而产生综合性极强的经济效益。此外,运输成本也会因为集中的优势而降低。提高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使得水产品的无效移动得到有效的降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劳动力、劳动量的需求,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2.2渔民增收,消费者受益

我国的水产品质量体系建设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冷藏库阶段,这个阶段是以冷藏和保鲜为主;第二阶段是冷藏链阶段,它是以冷藏车、冷库和恒温设备的结合来进行保鲜工作;第三阶段是冷链物流阶段,它是由前两个阶段的发展而来的,建立强大的信息网络,在维护资源、环境的情况下,更重视整个体系的运行及成本的核算。冷链物流采用软硬件的配套服务,要求在快速配送产品的基础上保证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效益最大化。构建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同时也是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体系,这是使渔民增收与消费者受益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2.3防止食用恶性事故的发生

构建水产品冷链物流,是防止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措施。在渔场和消费者之间构建一个跨越了行业和区域,并且产品温度波动较小的间断动态管理,从中体现出四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特点和可控的水产品冷链物流网络,网络中要包含有水产品个性化的服务和合理的零售价格等特点,进而提高水产品的资源利用率及其经济效益。根据某些沿海国家至今仍保持的生食水产品的习惯,可以了解到,构建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实行规模化的经营,可以防止食用性恶性事故的发生,进而保证水产品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使水产品企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2.4专业化生产更具国际竞争力

冷链物流促进了水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和批发零售企业的专业化生产,使产品更具竞争优势,这些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及其专业化的连锁服务是我国水产业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企业把产品从过剩点输送到需求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3.发达国家冷链物流的特点

发达国家水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3.1较好的软硬件设施

从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标准中,可以看出他们加强了基础设备的要求,比如,仓库、厂房及输工具等,此外,还有产品的搬运、加工、包装运输及回收等方面的要求都十分的严格。以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为例,经过国家的投资建设,自动化的冷藏集装箱等的应用和及时的更新,以及GPS、GIS等通信手段已在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得到普遍的共享和有效的应用。另外,在在实行产品原材料的安全和研制高附加值的产品设施等方面也有不少新的措施。

3.2政府的大力支持

日本提出的水产品企业基本计划,规划了未来10年其水产业的发展,政府鼓励流通业和加工业与本国渔业的大力合作,在多方企业的联合中为本国国民提供充足、安全的水产品。而且还十分重视原料的安全供应问题,指出要促进水产品的区域流通性,推进配送中心的整合作用,使水产品的流通更加地合理,促进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有效性。

3.3重视环境的保护

美国交通产业结构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规范的具有国际性,形式具有综合性,同时具有智能性的特点,对环境是极其友善的。同时,日本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减轻环境的符合,也推进开发了综合利用的技术。

4. 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的主要问题

4.1设备老化,自动化程度低

我国不少水产品冷藏仓库老化,设备效果不佳。只是用仓储的形式来经营冷藏仓库的改造费用较高且难以筹集资金,水产品的加工以密集形式的体力劳动占多数,限制时间的加工再入库很难得以实行。低价值水产品的运输往往达不到严格的保温措施,这种情况尤其在夏天较严重。

4.2相关物流软件缺乏

与冷链物流相关的软件是信息平台得以正常运行的有力保证,也是信息运行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还缺少相关的软件,比如物流接口软件、物流规划软件和冷链物流经营核算系统等。

4.3配套机制不成熟

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构建必不可少的是与其相关的配套体制和配套机制,需要快速建立并发展成为水产品冷链物流的企业机制,流通业的诚信经营机制和信息网络共享及信息泄露的风险机制等。

4.4配送中心布局不尽合理

我国有很大一部分水产品配送中心的冷藏仓库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然而经过城市的不断改造、新建,不少配送中心周围高楼林立,形成了相对狭窄的道路,这严重影响了货物的出入。此外,由于冷藏仓库的扩建大部分是在原来的地址上进行的,这也造成了更多的交通堵塞。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建立,固有的配送中心位置不得不进行调整。

4.5特色的网络平台还未形成

具有我国特色的集渔业、加工、流通和消费为一体的网络平台尚处在培育期。构建水产品冷链物流的信息共享平台是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关键问题,它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目前,具有我国特色的网络信息平台还处在一个培育的阶段,行业协会和政府的监管在这个信息网络平台上的主导作用将直接对平台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些机构的作为及其管理机制将主导信息化平台的发展方向。

5.品冷链物流的构建及发展对策

5.1确立具体市场目标

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充分整合、利用信息资源,发挥产业功能作用,在渤海、长江三角区和珠江三角区分别建立水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把重点放在解决物流的薄弱环节上面,控制调节内地水产品的需求结构,促进东西部经济区的水产品流通,从多个渠道来降低渔民的成本,增加其收入。形成水产品冷链物流综合经济效益的同时防止片面规模的形成,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出发,用市场的手段来对生产要素进行组织,以市场的发展趋势来制定相应的战略决策。

5.2相关机制的建立

龙头企业机制:当今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可以概括为:第一,开拓市场的能力和风险的抵御能力;第二,企业与渔户之间的共同得益契约关系、有利于渔户生产和生活的环境;第三,将冷链物流带来的效益让渡给消费者,在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方面有足够的竞争力。

诚信经营监控机制:在供方和需方之间建立起诚信的机制,这个机制的特征是当当供方或需方有一方或者是双方同时受到来自市场的威胁时,双方要认真执行合同,一起承担风险。当其中一方出现不诚信的行为时,可以对其进行制约,并对弱方进行保护的机制。

结束语

水产品的冷链物流尽管在我国的物流市场上占有一定比例,但是它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国外竞争者进入威胁的同时,国内自身的企业还比较弱小,怎么样利用资源来发展壮大我国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水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在产品的分配、检验和流通环节,还是在交易信息或是市场的运作环节中,都应明确其目的,把握好相关的机制,在东西协调发展的条件下,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将会更好地发展并产生突出的社会经济效益。(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应海盛,俞树彪. 舟山水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10,6(28):132-138.

[2]周海霞,韩立民.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渔业经济.2012,4(30):19-23.

[3]吴稼乐, 孔庆源,朱富强,陈坚. 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渔业经济. .2008,05(26):219-222.

冷链物流的基本特点范文2

【关键词】冷链物流,物流

1.冷链物流的定义和特点

1.1冷链物流定义。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产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之前的各个环节中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是随着制冷技术的进步、物流的发展而兴起,它是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1.2冷链物流的特点。(1)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技术含量高。(2)商品全程温度控制。(3)冷链物流过程中也有流通加工。

2.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2.1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市场潜力大,冷链物流需求增速加快。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冷冻食品由于方便、卫生,需求增大,冷冻食品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使得冷链物流业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特殊商品,如药品的保存环境也是需要低温的,这使冷链物流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我国的肉类、速冻食品、冷饮、水产品、蔬果等对冷链的需求巨大。可见,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增速加快。

(2)冷链物流过程逐步规范,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流通领域中的食品质量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冷链标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政府不断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冷链物流业。 《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11年上海市《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食品冷链物流的地方标准,2011年,深圳了《食品冷链技术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促进了我国冷链物流过程逐步规范。

(3)食品和药品安全备受关注。食品、药品安全与冷链物流息息相关,大部分食品、药品的储藏、保存、流通都需要特定的低温环境及冷藏设备,目前食品、药品物流过程的保鲜、保质已成为众多生产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冷链物流水平的提高也成为食品、药品企业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核心。

(4)冷链物流技术逐步推广。我国的冷链物流技术正在逐步推广。我国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发展迅速,生鲜农产品的低温控制技术、肉类屠宰企业从屠宰、分割加工、冷却成熟等环节的全程低温控制技术等冷链处理技术正广泛推广,冷链物流技术能够不断发展,为冷链物流业提供技术支撑。

2.2目前国内冷链物流主要发展模式

(1)产品批发市场经销商与原产地的“一条龙”冷链物流模式。是指产品经销商与产品原产地联成一体,形成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储运、配送和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等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业运作模式。

(2)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是指通过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配送,确保生鲜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形成了大型零售商独自兼营以配送环节为主的冷链物流模式。

(3)以加工企业为主导的冷链物流自营模式。是指以加工企业为主导的冷链物流自营模式,是指物流公司整合自有物流资源,建立多个销售终端,进而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链物流向原料供应商的延伸,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自营冷链物流模式。

(4)以冷库仓储服务为主体的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模式。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冷链服务的业务模式,能够通过全程监控冷链物流,整合冷链产品供应链的方式。

(5)国际化大企业参股、收购的外资企业,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抢占市场资源。

这五种发展模式基本构成我国冷链物流基本体系,也为构建基础性、公共性、社会性的冷链物流供应链平台奠定基础。

3.我国冷链物流未来的发展

3.1建立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利于对冷链产品的质量实施过程性的监督和控制,保障质量也节约了整体成本。并建立监管机构,对于行业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管,也提高冷链物流标准的执行力。

3.2国家政策支持。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和制度,从政策上满足冷链物流不断发展的需求。并应推进冷链物流保障体系的建设,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援助等手段,加强冷链物流的保障体系建设。

3.3推进冷链物流技术创新发展。推进冷链物流技术创新发展的具体做法如下:(1)大力推进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冷链物流业的升级提供技术的支撑;(2)加大冷链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物质上促进冷链技术的发展;(3)构建全国范围内的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平台。

3.4 加强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与冷链物流业相关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冷链物流业的发展,人才起了主导的作用。加强对于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冷链物流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3.5 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我国冷链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参与冷链物流业的程度低。加强对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冷链物流业的升级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国家应构建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使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规范,健康地发展。(2)企业自身应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冷链技术推广;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不断改善客服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革.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

冷链物流的基本特点范文3

【关键词】农产品 冷链物流 国外发达经验

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3.6万亿元,增长3.1%。另一方面,2016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增速虽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但明显低于社会物流总额、GDP增速。由以上数据可知,我国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升,但农产品物流方面,特别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而言仍十分落后,本研究拟通过对国内外冷链物流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借鉴国外成熟和先进的经验,为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建设提供些许启示。

一、国外发达国家冷链物流的特点

美国己经建立了以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为市场主体的先进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冷链物流包括预冷在内的各环节实现了无缝衔接,一体化程度高。美国的农产品大多由大农场主规模化生产,收获后的产品可以经过冷藏技术保存后直接卖给批发商或者自己销售,然后农产品再经过冷藏车等运输配送到各个销售末端,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一体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物流的费用。

加拿大建立了多元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既有产地冷链加工企业模式:以国家铁路公司(CCM和最大产地加工企业Melvin Farms为主体;也有批发市场与冷链配送中心模式:由北美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OFTB与最大配送中心Sobeys组成;还有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如Thomson Group独立运作等。这些多样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互相之间高效结合给农产品一体化的进程进行了提速。

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主要批发市场为主,以“直买所”等形式为辅的冷链物流模式,日本和我国一样,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比较低,农业生产规模较小,面临着“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r产品的流通基本会通过两个以上的批发市场,使得流通成本增加。但在日本,最主要的产地供货组织是农协,农协将农户的农产品集中起来进行冷藏后再规模化销售,提高了自身的议价能力,并使中间环节降低大大加快了农产品流通速度,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

二、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比较

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对其他物流而言算的上是一个完备的低温保持工程,具有多个环节,确保各环节的质量与安全是整个低温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从农田到餐桌”的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表1给出了国内外冷链物流主要衡量指标比较:

首先从农产品预冷保鲜环节来说,国外先进国家通常达到了80%以上,而我国不到30%,如果当季果蔬没有产地收货商及时收购,大量果蔬因为没有预冷就会烂在田间地头,造成严重的损耗。

从冷藏运输的装备上来看,中国目前冷藏保温车辆约7万辆,大部分为改装且冷冻机质量相对较低,而易腐物品装卸也不是在规范性的冷链环节中操作,即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这些冷藏保温车的人均占有率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保鲜需求;而铁路运输方面,由于铁路资源的限制,要优先满足大量民生物资运输的铁路,无法协同配合公路冷链运输,效率无法提升。

从冷链物流企业建设来看,发达国家政府十分重视冷链物流,经过多年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冷链物流管理规章制度,培养了一大批综合物流企业,其果蔬冷链流通率达95%以上。而我国目前能独立开展预冷、流通加工、仓储、运输、配送等一条龙冷链综合物流服务的企业比较少,各地虽有一定数量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队,但服务功能单一、规模不大,服务范围小,跨区域服务网络没有形成,无法提供市场需求的全程综合物流服务,冷链流通率仅为5%。

从冷链物流流通环节来看,我国的农产品走上市民餐桌,流通环节往往大于或等于5个,每一个环节至少加价5%~10%:产地收货商集配―集散地批发市场―销售地批发市场―销地超市―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由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进行资源整合,这些环节没有办法进行精简,最终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大大增加。美国农产品流通体系渠道短、环节少,服务机构健全,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只需经历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3个环节。由于美国农业生产区域化程度高,且绝大部分农产品由企业化经营的少数大农场生产,供应给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市场,这使得美国农产品的产地市场比较集中,从而使流通的成木大大降低。

最后从冷藏链管理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基本建立适应各冷藏品特点的高效冷藏链,第三方物流企业冷链服务完善;而我国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占有率不到20%。另外,出于成本和质量考虑,大部分食品的物流都是由生产、零售商自己解决,变相阻碍了第三方专业物流

三、来自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启示

总体来说,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国家流通模式影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共同特点就是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在横向上实行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的集约经营,实现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管理企业化和服务社会化。要加速发展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我们需要加强以下方面:

(一)大力加强冷链物流技术应用

发展用于产地的真空预冷技术和冰温预冷技术,有效消除日间热,降低果蔬的呼吸强度,延长了保鲜期;发展并大量运用RFID技术,实时对各类生鲜农产品进行动态监控,将需求信息和经营网点信息进行整合,实时进行运力分配,确保物流信息传递畅通无阻;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和气调储藏技术,使鲜活果蔬贮藏保鲜期比普通冷藏延长1-2倍。

(二)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业转型升级

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业转型升级,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物流服务。大力发展铁路、水运冷链物流,降低整个冷链物流综合运输成本。通过创新驱动、整合物流数据资源,运用全网采购、调度、监控服务,有效减少资源错配及无效运行,提供精益、精准、精细的创新物流服务。

(三)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衔接配套

生鲜农产品的预冷、低温加工、低温存储及运输、低温装卸、低温查验及销售都需要专门的设施,而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设施整体规模不足。要为农产品提供全程冷链物流服务,就需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进行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分布布局,全面规划农产品冷链设施格局。

(四)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及技术标准化

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冷链发展,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冷链物流标准和法律法规体系,能有效保障农产品在整个冷链运输中的质量安全。而我国则没有国家统一的标准去规范冷链物流市场的运作,不同的冷链物流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无章可循,大大延缓了相关冷链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玉鸣.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对比与借鉴[J].中国农村科技,2013.

[2]张洁.发达国家冷链物流供配技术[J].世界农业,2016.

冷链物流的基本特点范文4

[关键词]冷链物流 食品冷链 措施

随着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冷藏冷冻食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虽然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相关冷链物流的标准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我国的冷链物流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加快我国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冷链物流概述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是需要特别装置,需要注意运送过程、时间掌控、运输形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物流形式。

冷藏和冷冻食品需要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根据相关的规则),以确保食品的安全;这包括装卸货物时的封闭环境、储存和运输等等;完整的冷藏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不可或缺元素,因此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二、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存在四大问题:

1.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成形。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我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大量的农产品及食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

2.冷链品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较少。我国易腐易烂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外,国内销售部分的物流配送业务多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准确性和及时性差,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亦很高。

3.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单一且建设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我国冷冻冷藏行业主体的国有冷藏库,建库较早,并且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冷库工程设计标准低,工艺流程不尽合理化,施工水平及建材、设备质量均存在问题、自动化程度低,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下对仓储和配送业务的需要。

4.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虽然产销量很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易腐食品供应链上,既缺乏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三、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可以采用的措施

1.加快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标准化使得冷链物流有了统一的运作规则。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尽快制定冷链系统技术标准,如冷链能耗与效率标准、冷链最佳作业操作标准、冷库环境温度与冷藏运输温度控制标准、易腐食品运输车辆制冷配置标准等,保证冷链物流行业规范经营;还要推行商品包装标准,也是便利冷链物流运作中储存、搬运、销售等活动的基本手段,包装的标准化有利于产品质量安全的追踪,减少产品召回成本。

2.加快建设低温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冷链物流是以保证易变质物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产品在低温环境下流通的供应链系统。冷链物流不仅要有渠道功能,更要形成完整体系。发展冷冻冷藏产品流通,就必须建立商品的冷冻冷藏供应链,从冷库的规划和建设,到冷冻冷藏设备的制造和使用,再到冷链物流温控技术的应用,从冷藏集装箱运输到按规定温度展销产品等。这些都是低温冷链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3.加快推进冷链行业信息化建设。冷链物流要对商品从产地到销地进行全过程的温度控制,车内、库内的温度感应系统,是温度信息传递系统的重要因素。政府要搭建局域网络共享平台,各物流企业建设自己的冷链管理系统。通过GPS,GIS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内部网络与企业外部运营车辆对接,进行信息的快速传递,将商品温度信息进行汇总和实时的,使冷链由不可见变为可见,确保商品的质量安全。从冷链现代化出发,通过物流信息系统为冷链有关方面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和信息沟通,既可保证物流方向正确、提高周转速度,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冷链设施,降低冷链产品成本,减少冷链产品的在途时间和在途损耗。

4.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优势。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业务中对基础设施、技术和操作要求都很高的物流形式,是企业物流的薄弱环节。目前,许多生产商愿意选择能提供完整冷链的第三方物流来外包自身冷链物流业务,这种市场需求将促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考虑选择整合现有资源,成立独立运作的冷链物流事业部,针对不同商品开展不同水平的冷链配送服务。

5.冷链物流服务要合理定位,创新服务模式。合理的冷链物流服务定位,企业可以取得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确定本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位置,以吸引更多的冷链物流需求。企业拥有冷链物流资源的有限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企业必须区分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冷链物流企业首先要对顾客需求、竞争对手和自身特点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市场细分和选择目标市场,最终确定自己的服务领域,同时加大支持核心业务技能组合的投入力度,整合冷链物流功能,尽可能地满足其所服务的不同顾客的需求。各类大型批发流通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要通过批发交易与物流配送网,将生鲜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与零售门店销售衔接起来,以商业模式和创新带动物流配送模式创新,加强相互合作逐步建立健全与生鲜食品供应链相适应的冷链物流服务模式。

6.科学规划,硬软结合。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先进的设施技术只是基础条件,各项设施技术的配套衔接、各个环节的组织协调才能确保食品物流的链条不断,需要充分发挥各个层面的积极作用。冷链物流系统的硬件规划内容包括:厂房规划、仓储设备规划、运输设备规划等。冷链物流需要注意隔温及防止温度散失,有些特殊的与温度有关的仓储设备是必需的。由于冷链物流的设备昂贵,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规划出最符合经济效益的设备,也是冷链物流规划考虑的一大要素。冷链物流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库存控制系统、顾客服务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四个子系统。库存控制系统包括销售系统、安全存量与产品组合、库存状况与存货成本分析和货品流动与策略分析。顾客服务系统包括配送通路的订货系统、缺货与延迟送货的督导和配销体系服务品质的追踪评价。仓储管理系统包括装卸作业、拣货理货作业、储位摆放规则和温度品质管理。运输管理系统包括路线安排计划、定时定点配送、不同温度产品的复合运输、温度记录存查和送货频率规划。合理的软件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冷链物流运作的效率。

7.国家政府部门给予政策鼓励和支持。冷链物流属新型产业,要想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良性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引导。首先,对企业冷库建设、购买冷藏车辆等给予资金扶持,设立冷链物流市场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减轻企业前期投入负担;方便企业融资。其次,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包括税收政策和产业支持政策,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政策的执行,满足冷链物流不断发展的新需求。

冷链物流的基本特点范文5

关键词:冷链物流;易腐货物;冷藏集装箱;冷藏半挂车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013-02

1 引言

今年4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报告说,到2015年全球将仍有约9.2亿极度贫困人口。当约占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人口还在忍受饥饿的同时,由于冷藏运输能力不足,我国每年估计有近100万吨的水果腐烂变质或贬值处理,捕捞的鱼类每年也有40万吨左右烂掉。冷藏运输是指使用装有特制冷藏设备的运输工具,来搬运易腐食品(如水产品、畜产品、水果和蔬菜,特别是新鲜食品)等。在整个运输过程中,通过低温降低食品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以保持食品的鲜度、味觉和营养价值。比如马士基今年上半年使用了旗下Star Cool最新开发的CA系统成功的将香蕉从菲律宾达沃运往荷兰鹿特丹后。香蕉在冷藏箱内经过34天的运输,达到鹿特丹后,还像在原产地一样新鲜。一些专家指出在市场需求高涨压力和利益驱动下的全球冷链行业不断火红起来,由此带动冷链服务行业在不断发展,其中包括冷藏船、冷藏集装箱、冷库配送中心等运营能力在大幅度增长。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当前虽然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体系,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冷链发展明显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不能够满足我国13亿人口对冷链食品供应的需求。

2 我国冷链物流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基本状况是,易腐食品的生产企业或经销商的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共存,但两者的总物流量比例前者约占80%,后者仅占20%,所以我国冷链物流还处在发展初期。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食品资源的丰富和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冷链物流体系基本上已初步建立,如国内沿海城市的冷链物流这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且越来越完善并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距离。

(1)冷链损耗巨大及冷链发展需求。我国平均食物年产值约为2万亿人民币,由于缺乏完善的冷链体系,超过20%的食物由于没有很好的冷藏,而在运输过程中被浪费。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0%,经济损失达到约750亿元,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近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居世界首位。与之对应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高价值的冷冻和易腐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在增加,这大大增加了冷链市场的巨大缺口,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现有的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20%至30%。所以大力发展我国冷链市场,扩大食物冷藏容量,减少易腐货物在运输、储存环节的损耗是解决我国未来几年人们对易腐食品需求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与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相配套的必要举措。

(2)进入冷链软、硬件配套设施加速建设时期。我国冷链上下游不缺乏一些小冷库,但中间环节断链明显。对于某些产品来讲,冷链中途断开对品质的影响甚至比不使用冷链的危害更大,而中国的现状正是冷链多处断裂。从表面看,国内很多产品都已经有冷链覆盖,但仔细研究没有一条冷链是完整的,没有任何一种产品做到全程覆盖。当前我国内地货运车辆约七成是敞篷式设计,只有约三成为密封式或厢式设计,而备有制冷机及保温箱的冷藏车辆连一成都不到。公路运输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冻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水果、蔬菜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与发达国家相比,全球除集装箱船运载的国际标准冷藏箱外,发达国家均有适用内陆冷链运输的车载冷藏集装箱或冷藏半挂车。如日本12英尺,31英尺冷藏陆路箱,欧洲45英尺冷藏超宽托盘箱和25英尺冷藏交换车体,北美的53英尺冷箱和53英尺冷藏半挂车。所以我国的冷冻冷藏运输行业与国际标准以及在硬件设施和运输效率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2009年2月25日中央宣部将物流产业列入国家十大振兴产业,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产业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冷链物流企业必将借此机会,寻求交通部对冷藏运输装备建设的优惠政策,并投资冷链设备,提高社会冷链装备质量和数量。国家目前在不断建设大量的调整铁路、公路,提高国内交通水平,这将大幅度提高冷链物流途中运输速度,并能不断降低冷链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3)我国冷链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无论是经济水平的提高、食品加工水平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还是民众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鲜活食品的增多、生活方式的改变,种种迹象都表明我国冷链物流已经到了必须有所发展的时候。据了解到欧美肉类的冷链覆盖达到100%,果蔬在90%以上,与之相比我们的差距非常大。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追求食品的高品质和高安全性,冷链物流成了未来食品、家产品、医药物流的必然选择。提高冷链物流水平是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必要途径之一。目前食品物流过程的保鲜、保持已成为众多食品生产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冷链物流水平的提高也成为食品企业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核心。

据统计,我国商用库房面积约15000万平方米,其中冷库及冷藏库面积约为900多万平方米、冷冻冷藏能力达600多万吨,其中外资、中外合资和私营冷库冷藏冷冻能力约100万吨,国有冷库400多万吨。我国商业系统拥有果蔬储藏库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仓储能力达150多万吨,其中机械冷藏库80多万吨,普通库为70多万吨。冷库建设较快的地区集中于沿海和大城市。我国年产禽蛋近2000万吨,水果6100万吨;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200家,年产量16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1000万吨,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5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以上数据标明我国冷链市场容量巨大,而国民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扩大了发展冷链物流的必要性,所以我国的冷链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

(4)亟待专业性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的冷链物流企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综合及完整配套的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业具有投资高、技术要求高、设备价值高的特点,一般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如果没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很难开展冷链物流,所以导致我国冷链物流服务增长水平远远低于经济发展对冷链物流服务的需求。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服务更是微乎期微,国内大部分在流通的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当前存在的部分冷链物流企业业区域性比较强,市场规模还不大,主要承接外贸出口业务。而一些冷链物流企业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准确性和时效性较差,冷链物流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造成生鲜易腐农产品的区域性过剩的特点也极大制约了冷链的持续发展,影响生产商的积极性和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亟待专业化及良好的发展质量,需要更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加入。

3 我国冷链发展策略的建议

(1)政府发挥引导、服务职能。一个国家的冷链保障体系建设,单靠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有效推进的,它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去年6月《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食品安全与冷链开始被广泛的联系起来,冷链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的价值终于得到了普遍认可,并且已经逐渐上升到国家高度,这对于冷链发展无疑是一个空前的机会。从商务部、农业部到工信部、科技部,冷链已经进入它们的视线,看来政策与项目的落实仅是时间的问题。政府后续应当进一步制定食品冷链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鼓励措施,加强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制度,健全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确保冷链物流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指导相关机构加强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和冷链食品标准的建设。行业组织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制定并落实行业整体规划和行业规范;相关企业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力推动我国冷链物流的逐步发展。加快冷链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硬件建设。

(2)对冷链进行整合和规划。建立健全冷链物流服务标准,确定企业从业标准,以进一步规范冷链物流服务业务标准水平。提高政府、机关、下游企业和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冷链物流意识,给予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的空间和市场地位。在目前冷链市场散、乱、差的情况,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定一系列国家冷链物流技术及服务标准,并严格专业认证制定,实行市场准入。如欧美发达国家拥有一系列标准和规定,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主要包括涉及农产品和冷冻冷藏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容器和包装等有关标准和规定,涉及食品添加剂、污染物、兽药残留物、杀虫剂残留物等允许含量的有关标准和规定,涉及农产品进出口的检验和认证制度等。

(3)完善冷链物流的软硬件配套体系。要迅速提高我国冷链物流水平,必须大规模改造和更新现有的冷藏运输设备。应重点推广应用冷藏集装箱,冷藏半挂车,并建立食品冷链的物流和质量信息系统。从食品冷链现代化和食品安全出发,通过食品冷链的物流信息系统为冷链有关方面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实现信息沟通,同时也为食品安全核查提供可溯源性信息支持。

制定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目前冷链物流人才十分缺乏,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这主要是因为冷链物流的发展在中国时间不长,同时冷链在物流行业又是一个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冷链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建立更好的管理体系需要时间。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加强合作,加强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

(4)冷链物流企业抓住扩大内需机会,积极推进冷链设施建设。当前商务部将搞活流通作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切入点,充分发挥流通网络的功能,扩大农村消费,提升城市服务消费,着力构造高效、安全的流通网络体系。冷链企业应该抓住此次扩大内需的机会,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及资源,积极进行冷链物流研究和积推进冷链设施的建设。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

第三方物流企业需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加大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扩大自己的冷藏运输规模。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把物流服务质量作为企业竞争因素之一。加强配送管理,高服务水平与降低配送成本。目前冷链物流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的运输已成为必然趋势,针对保质期极短产品的大量小订单、众多配送网点、复杂时间窗等问题,采取合并小订单整合配送网点、合并不同产品的时间窗,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降低运输成本。

4 结语

可以预见,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食品、水果、医药等市场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未来几年我国的冷链发展将进入快速增长期,而且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如果能够将目前的年产值约为2万亿元的食物损失率减少一半(即降低10%),则能够减少经济损失2000亿元。而且冷链的发展将进一步保证食品安全,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民收入等。在国家对物流产业的重视及扩大内需的政策指导下,振兴冷链产业将会给中国的冷链物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刘敏娜.冷链时代来临中集[P].让城市更美好中集世博特刊,2010,(6).

冷链物流的基本特点范文6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 冷链物流

一、农业物流的重大战略意义及其内含

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高度重视农业物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粮食、棉花现代物流,推广散粮运输和棉花大包运输,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农村物流体系。”要“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农村物流工程。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支持发展农资和农村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并明确“农产品冷链”要制订专项规划。

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既是一个工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制造业、商贸业的物流先行,工业、农业物流并重。没有农业物流的现代化,谈不上中国物流业的现代化。落后的农业物流不仅拖了物流业发展的整体速度,也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2007年4月16日,我在《经济日报》上发表了《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提出农业物流的四大内含:第一,满足农业生产资料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水利灌溉、饲料,也包括钢材、水泥、柴油、农用车等等。第二,满足全国人民消费需求的农产品物流与为了实现农产品总量供需平衡而进行的进出口物流。第三,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再生产需要形成的生活消费品物流。第四,为推进循环经济与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而形成的可再生资源的回收物流。

农业物流有四大特点:第一,物流量特别多;第二,物流难度大;第三,物流时空要求高;第四,农业物流是一个城乡双向物流系统。

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新农村建设,工业反哺农业的推进以及农民生活逐步迈入小康社会,这使农业物流的发展正当其时,我深信,经过10~20年的发展,农业物流将有一个新的面貌。

二、对中国当前冷链物流的基本估价

冷链物流是指易腐变质食品从产地采购开始,经过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配送、销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目前有三类产品必须经过冷链,一是生鲜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等;二是加工食品,如速冻食品、熟食制品、奶制品、冷饮制品等;三是药品等特种商品。本文将着重分析前两种冷链物流。

(一)取得的成绩

1 发展速度快。由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从生活数量的追求向生活质量的追求转变,特别是食品安全已越来越引起全民的关注,所以冷链物流很快提上了议事日程,2000-2008年,中国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以年均26%速度增长,2008年已达1.35万亿元。据仲量联行测算,2008年中国人均冷冻食品消费量为3.47公斤,比2002年提高70%。据科尔尼预测,未来10年中国冷藏车与冷库平均增长量为28%和30%。

2 政府高度重视,加快立法与规划。政府已制定粮食物流规划,正制定冷链物流专项规划,为了贯彻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生猪屠宰管理条例》(2008年8月1日施行)、《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商务部、农业部等9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猪肉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制定了“鲜冻肉运输条件”、“肉与肉品物流规范”等国家标准,“速冻米面食品”、“初级生鲜食品配送操作规范”等行业标准。商务部正制定“放心菜”、“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意见。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3 生产商、物流商、经销商开始联手打造冷链物流链。目前中国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的运作模式大体分为4类:一是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营运商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二是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三是以食品加工企业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四是以冷库为主体的冷链物流模式。目前,生产企业如上海光明乳业、河南双汇、内蒙蒙牛、江苏苏食集团、上海食品公司、天津水产集团等冷链都有新的突破。上海百联、北京物美、江苏苏果等连锁集团以及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北京二商集团冷链物流大步推进。锦江低温、山东荣庆、重庆雪峰、中外运裕和、上海天天大众低温物流公司等冷链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烟台冰轮股份公司生产的制冷设备年销售额突破30亿人民币。

4 外资快速进入中国冷链物流、冷链装备与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冷链物流巨头英格索兰在中国已投资4亿多美元,设立11个生产厂,3个贸易公司。其下属冷王与开利合资生产冷藏库与冷藏车。美国另一冷链巨头普菲斯将在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进军冷库市场。日本三井联手上海食品公司与大众交通股份合资组建新天天大众低温物流有限公司。澳洲太古公司与广东食品进出口集团合资成立广东太古冷链物流公司。进军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的还有普洛斯、夏晖、怡之航、世界速递、意露国际等企业。

(二)存在的问题

1 农副产品冷藏运输率低,损耗大,物流成本较高。目前中国大约有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果蔬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率达25%~30%,而发达国家控制在5%以内,美国只有2%。

2 冷藏运输设备陈旧落后,数量很少,现代化冷库容量不足。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统计,2008年中国有保温车、冷藏车和保鲜车3万辆,而美国有20多万辆,日本12万辆。冷藏保温汽车只占货运车总量的0.3%左右,而美国为0.8%-1%,英国为2.5%-2.8%,德国为2%~3%。据《中国交通年鉴》统计,截至2008年底,铁路冷藏运输量仅占易腐货物运输量的25%,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铁路冷藏车有7,492辆,占运行车辆的1.34%,机械式速冻车辆与加冰冷藏车大多是国外要淘汰的产品。目前冷库总容量达到3,800万立方米,但大多只能供肉类、鱼类的冷冻与贮藏,功能单一,使用率只有20%-30%。多功能的、适用于果蔬冷库、加工型冷库,批发零售冷库严重缺乏。

3 冷链物流是一个系统,缺乏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出现冷链断点,冷链产业链断裂,严重影响冷链物流的效率与效益。冷链物流涉及到生产商,如生产地头、

牛奶场、食品加工厂等等,存在滥用农药、添加剂等问题;涉及到冷链物流商,存在冷链运输车辆不合格,有的为省油而人为不制冷;涉及到经销商,在销售环节存在储存、货柜不达标,一些本合格的产品变成不合格;涉及到消费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也涉及到政府监管,职责不清,执法不严,缺乏全过程监控。

4 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由于工业品物流可以规模运作,利润率相对较高,所以起步早,发展快,而农副产品物流由于中国农业是小农生产方式,物流难度大,特别是冷链物流一次性投入大,回收慢。所以,农副产品物流相对来讲市场化程度低,特别是专业冷链物流公司发展严重滞后,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冷链物流需求。

三、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六大任务

(一)政府统筹规划,大力推动。对粮食物流、棉花物流、烟草物流、冷链物流等作出相应规划,定出目标与达到目标的措施,并给予人、财、物方面的大力支持,国家发改委仍要把支持农副产品物流发展项目作为贴息贷款与技改项目的重点。商务部2006年以来已支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冷链项目92个,新建冷库55万立方米,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冷链项目171个,应当继续加大力度。财政部的支农物流项目仍要推进。冷链物流要实行政府推动力与市场推动力并举。

(二)把冷链产业上下游结成供应链,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行全过程监控,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改变各自为战的局面。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以追溯,找出真正的原因。特别是推进信息共享,提高冷链全程透明度,要加快冷链标准化的制修订,并与国际接轨。

(三)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研究与新技术推广,加强现代冷藏车、冷库建设。包括生鲜农产品采后低温加工包装保鲜技术、连接生产、加工、储藏、销售全过程的冷冻、冷藏链技术,全程监控的信息化技术,机冷式冷藏集装箱技术等等。要加快发展现代冷藏车与冷库,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冷链物流需要。要推进冷链物流中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的多式联运。

(四)加快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建立冷冻冷藏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推进集约化共同配送。对现有冷链资源进行重组与整合,提高效率。对综合性或专业性冷链物流企业要给予必要的支持,特别是政策与金融支持。

(五)进一步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运作模式与管理经验。可以派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创新,享有中国自主的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