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范文1

关键词:网络语言;大学生;语言素质;缺憾;对策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始终是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其中,语言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因此不能忽视大学生语言素质即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语言素质,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的综合系统,是人的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表现在学习、交际、创造与自身发展等方面显示出来的言语活动的质量,是一个人语言素养和能力的体现[1]。

然而随着网络语言逐渐进入日常语言交际系统,其在标新立异、反映社会热点现象的同时也不断冲击着传统的语言规范。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语言的主流群体,其语言素质在网络语言环境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因此,考察网络语言对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语言素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有广狭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各种语言形式,包括:与互联网有关的专业术语和特别用语;网民在聊天室和网络论坛上的交际用语。狭义的理解主要指后者[2]。由于网民在网络交际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具有灵活性和不规范性,关于网络语言的争议主要在此。由此,本文所指的网络语言为狭义的理解。

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自2006年第一次官方公布网络语言使用状况起,网络语言每年都被列为重要的选题之一。此外,《报告(2009)》显示,我国语言环境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网络热词不断丰富着民众的语言生活。整体来看,网络语言因构词灵活、词义丰富、俏皮幽默而深受广大网民青睐。具体来说,其表现出数字化、字母化和符号化的形式特点,和新词新意、语法超出常规、错别字严重与事件性强的内容特点[3]。网络语言正是以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影响着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网络语言环境下大学生语言素质现状分析

(一)专项调查

1.中文专业学生调查

曾有学者对某高校中文系二年级两个班的94位学生进行了调查[4],结果不容乐观:(1)语言规范意识缺失,如要求从40个词语中选出规范写法,结果每人每词错误率达19.6%;(2)基础知识环节薄弱,如在20个常用成语中每词有一个错字,没有一人完全改正确;(3)表达能力差,如在500字的自我介绍中有58%的学生出现语句不通或错别字的问题。

2.非中文专业学生调查

笔者选定本校某非中文专业一年级8个班的340名同学,对其必修课程《大学语文与经典阅读》的课堂情况(口头表达)和作文情况(书面表达)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存在诸多问题:

(1)口头表达:课堂发言或朗读课文不自信、声音小,磕磕绊绊;不认识常用字;分词断句能力较差;对文章中心思想把握不准确、精彩语句关注度不够等。

(2)书面表达:语言口语化、网络化;随意使用英文单词;字迹潦草,且错别字较多(如:把“心仪”写成“心怡”,“烦琐”写成“烦锁”);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无题目、通篇不分段、乱用标点符号等。

(二)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7.10亿。其中,大学生群体占比为20.4%,目前已成为使用网络语言的主流群体。网络语言之所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广为流行,原因有二:其鲜明特征能彰显大学生的个性;其折射的社会百态能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诉求[5]。因此,网络语言虽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并使其进行自由的情感表达,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大学生对汉语言文字内涵的感悟能力及语言的规范使用能力。

目前大学生的语言素质普遍偏低,中文和非中文专业学生都存在诸多语言缺憾,其语言能力均亟待提高。多数大学生的日常交际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语言交际缺少语法和语义规范的约束,词汇匮乏,词不达意,内容隐晦,表达能力逐渐下降。

三、大学生语言素质培养的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势在必行。现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大学生语言素质培养的具体情况,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策:

(一)营造规范的汉语言使用环境

规范的汉语言使用环境,是培养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客观条件保障。以学校获评“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为契机,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省语委相关文件精神,加强组织领导,扩大宣传力度,组织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活动,营造规范的汉语使用环境。

(二)开设语言类公共课程,加强对大学生语言使用的教育和引导

大学生网络语言的传播地点主要以学校为主[6],所以学校可以借助开展必要的语言教育来引导大学生使用规范的网络语言。如:设置《大学语文与经典阅读》、《基础写作》、《职业汉语》、《普通话训练与演讲》、《书法鉴赏》、《诗词鉴赏》、《口语表达》等语言类公共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真正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标点符号用法》、《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等落实到位,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和汉字观。再如:引导大学生辩证地对待网络语言,学会甄别、利用有内涵、有价值的网络语言,抛弃那些不文雅、必将被淘汰的网络语言,通过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使其成为汉语学习和使用的有益辅助工具。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大学生语言素质培养的活动平台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营造“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如:举办语言文字专题学术报告;开展主题演讲、辩论和诗歌朗诵比赛以及三笔字比赛、“书写规范字,学好应用文”课堂竞赛等;有效开展“推普周”活动,加大普通话推广力度;举办大学生读书节、全民读书月、书香校园、读书沙龙等特色活动。

随着网络的日新月异,网络语言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事物。当前网络语言环境下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所以语言素质的培养工作更应该积极引导,加强规范,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郭骏.大学生语言素质的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N].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4):50―53.

[2]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10(3):70―80.

[3][6]于丽.当代网络语言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影响与规范[N].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06―107.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素养;多维路径;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3-0083-02

2015年两会上,总理提出制订“互联网+”计划,随后“互联网+”立即成为网络热词。该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在未来,‘互联网+’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目前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

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当互联网促进了产业升级之后,各种新媒体将产生无比巨大的信息量,各种新闻消息、娱乐节目和广告等的信息量就开始以指数型的方式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信息爆炸”越来越明显[1]。大学生由于受过比较良好的教育培养,对待海量信息是相对理性的,具有一定的辨别真假的能力。但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大学生存在过度依赖新媒体的问题,同时其信息甄别能力和自控能力还有待提高。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有着重要意义。(1)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具有开放性、密集性、全面性、虚拟性的特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社会阅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面对舆论多元化甚至是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很可能不能正确甄别、解读和处理。(2)优化高校网络环境的必要条件。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剧烈转型的时期,网络上泛滥着各种社会思潮。国内外社会热点、校园生活、校内突发事件等经过网络传播,就能迅速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如果引导不当,在一些网络媒体歪曲炒作下,很可能会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是值得高校学生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分析

大学生网络素养是指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价值有良好的了解和判断,能轻松熟练地利用检索工具搜寻网络上的特定信息,并自如地处理和利用的能力。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积极方面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群体,对待新媒体平台的使用相对理性,有一定的信息甄别能力,即有一定的网络素养。这是得益于多年良好的教育。

第一,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别网络信息的真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平等自由地信息,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信息的真实度得不到保证。大学生接受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于各种信息有一定的甄别能力,能够对不实信息提出怀疑。

第二,大学生已养成较为良好的网络素养,对网络事件能够给出理性选择,不随波逐流。面对来自社会的不良情绪,大学生不会轻易被煽动,会保持住理性,并且会主动发声,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

第三,大学生善于利用网络信息主动学习,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自媒体时代各种社交软件拓宽了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大学生更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到对自身发展有利的信息。从这方面来看,新媒体平台的确是很好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人们可以免费从中获取知识。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消极方面

由于大学生多数缺乏社会经验,所学知识多限于课本,加上处于青少年到青年的过渡阶段,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因此当前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还是有不少消极方面的。

第一,新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但是海量信息不仅使人注意力分散,大学生从中所获取的信息大部分是无用信息,甚至是虚假信息。以新浪微博为例,该平台上数亿用户每天可以产生几万G的信息,庞杂的信息会分散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容易接受并相信虚假信息。

第二,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对新媒体平台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5%的微博用户平均每天用6小时甚至以上的时间浏览微博[2],网络上戏称这类用户为“微生物”。由于微博对内容有不多于140字的限制,造成了阅读的碎片化、浅层化。与此同时,海量的信息和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方式破坏了深度、连续的系统性阅读。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处于一个“鼓励粗略的阅读、匆忙和心不在焉的思考和肤浅的学习环境”[3]。

第三,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行为具有随意性的特点,使得信息的真实性缺乏保证。在新媒体平台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的平面化,从而的信息很多都带有自己的感彩,使得新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个人情感宣泄的场所。渐成习惯的随手发、随时转、随意点的“网络书写”,使得大学生成为了重要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但与此,容易造成“跟风”与“网络围观”。

二、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多维路径

根据美国学者麦克库劳的描述,网络素养由两部分组成:(1)了解网络资源及所得信息的使用方法,以及网络信息在学习生活中的定位和作用;(2)能够熟练地通过搜索工具,提高所获信息的使用价值[4]。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目标

第一,能够独立地对自己的网络消费行为做出判断:作为网络素养培养的首要目标,具有良好网络素养的大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地对自己需要阅读、观看、收听的内容做出选择,而不是随波逐流。

第二,能够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原理:在这方面,大学生需要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目的、过程、受众和结果。

第三,能够知道网络信息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如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涉及个人隐私的伦理道德问题等。

第四,对于网络信息,具有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面对不同来源的网络信息,尤其是意见或态度相左的网络信息,能够保持批判性思维。

第五,对于庞杂的网络信息,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新媒体的各种社交行为,能够从中获得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信息。

第六,能够以负责任的态度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行为,即不发表虚假、煽动性、违法等网络信息和评论,保持网络环境的洁净。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路径

1.开展网络素养教育,以此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其纳入必修课范围。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以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授课内容,我们不仅要教会大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新媒体,还要让大学生知道网络文化的发展和本质,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须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倡导正确的网络观、媒体观[5],打造积极健康的文化内核[6],传递网络正能量。

2.以学业为主,搭建有宣传影响力的新媒体舆论平台。如建立班级微博微信学习平台,让新媒体成为学业辅导的有力推手。首先,新媒体平台能为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答疑解惑提供便利,有利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衔接,促进师生交流和教学互动。其次,新媒体平台是同学们广阔的互动交流平台,如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党员“一帮一”、班级“一帮一”、学长制等项目的结合,并积极扶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理念的合作学习小组和学习型团体建设,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不同年级班级之间和不同年级同学之间的互助学习。

3.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系统[7]。构建联动协调机制,要建立一支分工明确、科学管理的舆情掌控队伍,在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互相协调,整合资源,化解危机;构建监测研判机制,密切关注重点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上的言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等系统,构建校园网络安全技术防控体系;构建宣传教育机制,充分占领网络宣传和教育阵地,把握互联网的优势,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构建引导干预机制,加强关注校园网络舆情,及时回应,积极引导;构建分析甄别机制和自我管理机制,大学生群体应该具有为自己传播的信息负责任的态度和精神,学会用理性甄别、判断和分析,实现大学生网络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校园舆情氛围。

当前,高校大学生虽然有较好的网络素养基础,但是面对“互联网+”浪潮下信息爆炸的局面,大学生越来越依赖各种新媒体平台上的碎片化阅读,不断挤压系统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加之大学生社会阅历尚浅,容易受网络上不良意见和情绪的影响和煽动。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和优化高校网络环境的迫切需要。针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目标,笔者提出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以积极推进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搭建以学业为主的新媒体宣传平台和构建校园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等多维路径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黄鸣奋.后信息爆炸时代的数码阅读[J].福建论坛:人

文社会科学版,2015,(2).

[2]2010―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报告[Z].2011.

[3]薛巍.止于肤浅[J].三联生活周刊,2010,(34).

[4]C.McClue,R.Charles,Network literacy:a role for

libraries?[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

ries,1994,(2):115-125.

[5]Hans C.Schmidt,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College:A Comparison of How

Media Literacy Is Addressed across the Educat-

ional System[J]Journal of Media Literacy Educa-

tion,2013,(1):295-305.

[6]Ling Lee,Der-Thanq Chen,Jen-Yi Li,Tzu-Bin Li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Literacy:The Development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J].Computers & Educa-

tion,2015,(85):84-93.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范文3

>> 是枷锁还是钥匙? 爱是打开“笨”学生心灵枷锁的金钥匙 可视化运营是如虎添翼 还是新式枷锁 微信,枷锁还是 给你一把钥匙,打开焦虑的枷锁 是谁给昆明戴上了枷锁? 巴塞尔协议Ⅲ——地方商业银行的枷锁还是机遇 内部控制:管理者的工具还是枷锁? 智慧是钥匙 朗读是金钥匙 微笑是把钥匙 自由,是枷锁中最粗的一条 尊重,是打开孩子心里枷锁的密码 过去是未来的钥匙 外部董事制度是钥匙 耐心是把金钥匙 养神是把金钥匙 “兴趣”是最好的钥匙 兴趣是把金钥匙 真情是最好的钥匙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5][7] 郭跃军.论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的构建.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6);640-644

[6] 王丽园.信息爆炸下的冷思考:娱乐底线在哪里[J].华章,2014(4).

[8]蒋宏大.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传播,2007(19).

[9]黄永宜.浅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J].现代传播,2007(3)

[10] 刘献春.浅议教师网络素养[J].现代传播,2006(5).

[11] 刘俊峰.网络时代大学生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12] 贾悦.信息时代的病症――都市青年手机依赖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J].商报,2015(11):204-205.

[13] 陈兴东.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

[14] 欧阳九根,刘文献,梁一灵.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14).

[15] 耿益群,阮艳.我国网络素养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J].现代传播,2013(1).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创业;对策研究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高速增长蕴藏了巨大的商业机会,给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面对逐年增长的毕业生人数,供需不匹配和结构性矛盾的日益突出,就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大学生对于网络创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尝试。资金少、懂技术、经营场所虚拟化、成本少、风险小、盈利快,这是大学生从事网络创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诸如信用等级低、缺乏管理营销经验、货源不稳定、缺乏资金支撑、财务制度不健全和经营者缺乏耐心和韧性等问题。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网络创业过程都充满了艰辛和危机。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国家从政策上给予了很多支持,学校也越发重视大学生创业。除了这些必要的政策支持外,国家和学校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多从大学生网络创业项目选定、创业团队组建、创业经营模式、创业者职业素养等方面入手,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成功率,真正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现状

从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自身因素来讲,有近65%的是大专高职类学生,32%的为本科生,研究生学历的不到2%,有近70%的创业者有经济管理类学科背景,创业团队在初期多为一人经营,发展到后期,多以同学和朋友为创业的合伙人。

从创业平台的选择上来讲,有近80%的学生选择淘宝网作为网络创业的平台,易趣网、百度有啊、拍拍网等平台大约占10%,还有近10%的学生以自建网站形式创业。

从创业项目的选择上,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服饰类产品,其他依次为美容护肤类产品、充值卡虚拟产品、数码产品和文体产品。产品约有55%为线下批发商供货、约30%左右的是通过在线网络交易进货。70%左右的创业者选择自主经营,15%左右的创业者采取产品的方式经营。

从创业者的启动资金上分析,约70%的创业启动资金不到1000元,投入1000-2000元的大约为15%,2000-3000元的约5%,3000-5000元的约4%,5000元以上的约6%。

从创业者销售和盈利情况来看,70%左右的创业者月均销售额在1000元以下,1000-2000元和2000-5000元的都大约占10%,盈利情况与销售额大体相似,70%左右的创业者第一笔业务都发生在店铺开设1个月之内。

从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环境来分析,有六成的学生对目前整体的网络创业环境比较满意,但是也有近三成的认为,大学生网络创业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其中创业培训指导、政府资助和税收优惠是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认为最应该提升的方面。有近七成的学生表示如果条件许可,愿意尝试网络创业,可见大学生对网络创业的认可度较高。

二、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热情很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信用等级过低、货源不稳定、流动资金较少、缺乏必要的网络营销技巧和经验、缺乏有效的创业指导和培训、与学业有所冲突、创业团队管理方法落后等,制约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发展情况。

从主观上讲,国内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国内大学生由于应试教育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传统职业还存在较大的向往性。第二,从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上来讲,大学生在观念上、能力上缺乏创业应具备的品质和特性,自主意识和动手能力较差,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较弱。第三,从事网络创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调研学习能力,对经营项目的选定往往徘徊不定,对创业时机的把握明显不到位,导致后续发展困难重重。

从客观上讲,第一,整个社会缺乏创业的氛围,从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就可以略见一斑,社会对网络创业在一定程度上认同感不大。第二,由于互联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网上的个人信息容易泄漏,特别是对网上银行的不信任。第三,政府、高校在推动大学生网络创业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创业指导不到位,资金支持审批较难等。第四,网络创业后期,如果想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这是很多大学生网络创业上的“拦路虎”,成为创业能否成功的瓶颈。

三、促使大学生网络创业成功的对策研究

1.通过社会和高校的创业指导教育,帮助大学生选定网络创业项目和方向。在创业之路上,“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作为大学生,知识储备较好、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快,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创业指导,在创业前期的准备阶段,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如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创业的受众群体分析、创业的营销技巧处理等等。导致从事网络创业的项目往往随大流,创业项目没有任何差异性,因此,盈利能力就大打折扣。就目前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项目选定而言,通过淘宝网等开设网店经营依旧是主体方向,需要在经营上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准确定位产品的价值和受众群体,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

2.通过参加网络创业的竞赛活动,提高团队作战能力,优化人员配置。在创业的初期,绝大部分是单枪匹马,到了后期,如果资金充裕,网络创业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整个网络创业团队的能力了。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分析,一个配置合理的创业团队至少是应该具备以下四种特质,即研究型、社会型、企业家型和事务型。这四种类型的人在创业团队中的作用是很不同的,各自有各自专长的方向。如事务型的成员适合盘整库存,管理团队财务;研究型的成员适合对产品的差异性提出建设性意见;社会型的成员在团队中会更容易处理与客户以及成员内部之间的关系问题;当然企业家型的成员往往是整个团队中的领军人物,有很强的说服能力和坚毅的品格。这样的团队组合模式通过参加与网络创业相关的活动,在实战中不断积累经验,在合理的团队制度基础上,会产生最大的合力,为网络创业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3.认真分析市场规律,着力于寻找网络创业的空白点,先入为主。目前,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进入健康发展的道路,网络创业也有章可循,目前的网络创业准入门槛普遍较低,科技含量明显落后。大学生应该多分析市场规律,寻找网络创业的空白点,提高个人创业的科技含量。就目前市场形势而言,伴随着苹果系列的爆发式发展,全球的互联网已经从单纯的网络时代向移动互联时展。电脑不再是唯一的网络终端,手机被赋予了更加强大的功能,手机网购、手机搜索、手机音乐下载、手机网络社区、手机电视等将成为网络创业新的一个业务增长点。在未来的3G时代,还会产生大量的网络创业项目,只有先入为主,不断巩固和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才有可能取得网络创业更大的成功

4.政府、社会和学校要从不同层次培育良好的网络创业的环境,从外部环境上提高网络创业者的自信心。尽管国家制定了很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措施,以其通过创业促进就业,但是真正实现就业,提供就业贡献的还是少数。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从事网络创业的环境、资金支持、税费减免、创业指导等做的比较到位,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在创业政策、扶持方式和力度上,比较固化、繁琐,不能适应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需求。另一个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存在一定的信任问题和安全问题,这些不是创业者可以办到的事情,需要政府加强市场调控力度和方式,保证网民的安全,维护网民的利益,为网络创业者免去后顾之忧。

大学生网络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工程,不仅需要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创业经验,还需要敏锐的洞察力,长期坚守和不断创新,作为最有激情和创造力的大学生需要摒除传统的就业观念,国家、社会和学校担负起应有的使命和责任,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大学生通过网络创业实现梦想。

参考文献:

[1]耿耀敬.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问题.河南社会科学,2007.

[2]陈聂.电子商务引领大学生网络创业.商场现代化,2008.

[3]王艺荣等.求职与创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范文5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网络创业;SWOT分析;策略

一、绪论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观点被列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并且,国务院办公室在近期更下发了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阶段,大众创新创业蕴藏着经济发展的无限生机。在国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的同时,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为实现自己更高远的人生追求,凭借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自媒体时代来临之际,选择进行网络创业的人数正在增加。自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网络创业呈现着新的情势。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数据显示,我国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114万人到2015年已激增至749万人。日益庞大的大学生群体使得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对于渴望自我实现的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怀抱着相对较高的期待往往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在这种现实情境的逼迫下,创业成为新的选择。但大学生群体自身有着特殊性,诸如缺乏资金,社会资源等。网络创业此时由于具有进入门槛低,机动灵活的特点则成为了众多大学生创业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在自媒体网络发达的今天,微博营销,微信商铺的兴起更是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了无限便利。由此,网络创业成为了大学生自我实现的新选择。面对日益庞大的大学生网络创业群体,大学生网络创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关于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最早在欧美国家进行开展,以美国为代表最早进行创业教育和创新实践。欧美国家由于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早已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相对国内而言其创新创业教育也已形成了系统的体系。同时,创业学等更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关理论正得以不断的发展完善。创业教育目前正逐渐向世界上各个国家进行传播。目前我国在创业教育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相关理念至今,各学者正不断通过研究西方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将理论本土化,我国的创业方面的理论知识逐渐完善。同时,国家也通过出台各种扶持政策鼓励创新创业。大学生网络创业在这种背景下正通过不断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曲折前进。

二、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网络创业SWOT分析

(一)优势

1. 大学生群体与非大学生群体相比较的优势

大学生群体与非大学生群体相比较,其接受教育程度更高,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同时,通过在校的不断学习训练,其具有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进行网络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更易于发现商机,创新商业模式,进行高质量的网络创业。

2.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的优势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人际关系的“六度分离理论”。他指出,在人际交往的脉络中,任意两个陌生人都可以通过“亲友的亲友”建立联系,这中间最多只通过五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这一理论成为社交媒体发展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传播,不断拓宽信息传播范围,使得信息覆盖面更加广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具有独特的优势。

3. 网络创业与实体创业相比较的优势

首先,网络创业与实体创业相比,节约了店面租金、一定的人员工资等成本。其所需资金成本较实体创业更低。其次,网络创业的经营时间更为灵活机动,给了创业者更多个人时间。最后,网络创业在经营模式方面更具创新创造力。以上三点成为网络创业较之实体创业较为明显的优势。

(二)劣势

1. 大学生群体自身存在的不足

大学生群体由于初入社会,自身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创业需要相关资金支持。大学生由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往往难以支持创业过程中大量的资金需要。其次,大学生网络创业相关知识技能储备不足。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在具体创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理论与实际操作不能很好结合导致失败。最后,大学生网络创业形式单一。目前大部分大学生主要选择开办网店,网络自有职业者等形式进行网络创业。未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使得大学生网络往往缺乏竞争力,难以取得成功。

2. 自媒体的固有缺陷

自媒体作为新兴事物,正吸引越来越多人的眼球。但是零碎的关于自媒体的知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大学生虽然对新生事物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但即便如此大学生对自媒体的了解仍然不够充分。距离规范化的操控自媒体进行商业活动这一层级仍有差距。同时,自 媒体平台上的商业行为目前尚缺乏完备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因此,以交易安全为代表的一系列问题成为阻碍自媒体时代网络创业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3. 网络创业存在的不足

网络创业带来的一系列基于网络平台的商业活动缺乏相关的监管方进行监管,不能很好的保护消费者权益,成为限制一部分实体商业活动和新型商业模式在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同时网络平台上商品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也影响着网络创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机会

1. 国家对于互联网络安全的政策发展

1994年2月18日,由我国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有关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由此开始了我国网络立法的畜牧。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安全领域相关立法正不断得以完善。我国真正的互联网立法开始在2000年,在此之前主要由信息产业部和公安部颁布一些部门规章进行约束互联网安全。到目前为止,我国成为世界上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较多的国家。已出台相关法律共计200多部,涵盖了网络安全,电子商务,个人信息保护以及网络知识产权等众多领域。

2. 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科技进步使得自媒体蓬勃发展

根据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同时,手机网民方面,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并且在中国的网民中,53.1%的网民认为自己比较或非常依赖互联网。

基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移动终端的逐渐普及,这些都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了机遇。伴随着互联网络广阔的发展前景,自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网络创业也有着更多的机会。

3. 高校内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将创业教育引入国内。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更进一步掀起大学生创业的热潮。伴随着相关创业竞赛的举办,政府和高校日渐认识到发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关于创业教育的各种理论研究开始大量刊登在各大学术期刊上。同时,各高校也纷纷在自己的教学中开设了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并在校内提供创业孵化器帮助想要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创业教育方面的发展完善为大学生进行网络创业提供了机会。

(四)威胁

1. 网络创业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目前电子商务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不同于以往直接的以钱易物的交易,突破时间和空间局限的网络购物消费模式更需要一种信任感。然而目前由于整个社会处于信任缺失的大环境之下,致使网络创业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

2. 网络安全仍然存在问题

网络安全虽然不断发展,但短期内仍然很难有很大突破。因此,网络安全问题目前仍然是大学生网络创业面临的最大威胁。一旦遭遇骗局,大学生网络创业往往夭折,很难东山再起。

3. 来自其他竞争者的威胁

网络创业由于门槛较低,吸引了大批人蜂拥而至,网络中产品丰富多样的同时,产品质量也良莠不齐。因此,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学生网络创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三、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网络创业策略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创业的良好发展需要国家,学校,个人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基于上面的SWOT分析对于大学生网络创业方面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以下策略。

(一)国家层面,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创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创业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等多个方面。为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从国家层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1. 积极建设各项扶植创业的基础设施,诸如不同地区依据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打造不同类型的创业园;

2. 出台一系列扶植创业的政策,进一步降低创业者融资的难度,保证创业者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进行创业;

3. 积极开展有关创新创业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在高校中,鼓励大学生依托学科优势进行技术创新创业。

(二)学校层面,继续加强创新创业相关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目前还在发展过程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日益得到高校的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不只包括理论学习,也包括实践训练。因此从学校层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积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课程,鼓励教师针对创新创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理论素养;

2. 鼓励并积极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如积极开设相关创业实践的模拟竞赛,提供场地扶持优秀的创业项目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带领同学参观创业园区,与创业者深入交流等。

(三)个人层面,提升作为创业者的基本素质

个人作为创业活动,其基本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创业活动的成败。因此,创业者为提高自身素质应做到以下几点。

1. 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技之长,为实现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2. 积极学习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投身各类创业实践的模拟,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战能力;

3. 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积极面对企业经营中的困难,冷静处理,同样也要能积极面对创业过程中遭遇的失败;

4. 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一支高效协调的创业团队有利于促进创业活动的成功,因此创业者要慧眼识珠,努力组建一支合理的创业队伍。

参考文献:

[1]李念.当代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分析[J].人才,2013(09).

[2]郭眨褚叶祺,吴悦,金深海.大学生创业研究――兼论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功能[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3]丁于芹.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基于SWOT分析[J].考试周刊,2012(62).

[4]胡桂兰.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03).

[5]胡鹏,T岸柳.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4月上).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伦理道德 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TU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38-01

当代社会,网络交往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位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指出,“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直逼7亿人口大关。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6.9%。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约3.02亿,占总网民数的47.8%。截止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人。”[1]

高校辅导员作为培养中国的新生代力量教育者,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迫在眉睫。

一.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价值观的意义。

1.人文意义

大学生的年龄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上位惩处,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文化的思想侵害,因此,作为高校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我们要抓住大学生思想成长关键期,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观的建设,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努力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

2.社会意义

法律对人的伦理道德限制极为有限。它更多地控制的是人的外在行为,而伦理道德确实人的内在修养,是一种内在的责任意识,对于大学生群体,我们需要以教育为主,强制为辅,探究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观教育有助于从根源处解决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真正成为有情感、有态度的高端型人才,更多地在网络上播撒正能量。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现状。

1.中国互联网的兴起

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络时代,在国家发展方向的指导下,中国互联网在这段时期迅速发展壮大。我们也开始慢慢熟悉并开始使用Internet,从而,“网民”这个词也逐渐流行起来。

2.当代大学生占据网络社会的主置

网民的壮大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社会产生,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有很多人甚至把网络的虚拟社会当成了生活的全部。“人类社会不经意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网络社会”[2]。虽然网络社会看上去比较虚拟,但它又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虚拟社会,在网络虚拟对象的背后是一个真实的人的存在,差别在于除了这个真是的人,其他的物理环境都是虚拟的而不是实物。

“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不断迅速扩张的社会”[3]。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加入网络社会,科技手段也为网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让人们在闲暇之余可以随时随地地运用网络。

随着网络的普及,思想活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成为了网络社会中的主力军。

3.网络交往的现状

面对网络交往人们可以更多地将自己放开,说话也更加随性,当然也可以遮掩很多自己性格方面的弱点。网络交往中主体身份缺失、身体被隐藏、交往以符号为中介,这些使得网络交往呈现出虚拟性。

现在网络上论坛遍布,很多大学生和社会网民一样喜欢在网络上“吐槽”,说了什么可以不计后果,隐私性吸引了更多大学生的加入。有些大学生平时性格内向,自身缺乏安全感,不爱与人交流,但思维活跃,呈现出来的状态是面对真实的生活时一言不发,在虚拟网络交往时滔滔不绝。

三.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措施

1.教育引导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学生在整个网络社会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最具有代表性,而且网络中各种诱惑对大学生的危害也最大。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缺乏分析和自我保护能力。大学生正处于生理的特殊阶段,渴望自立却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国外过于前卫的思想通过网络肆意传播,有意无意地毒害这大学生群体,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很大冲击。大学生受极端思想侵害的后果比任何群里都严重,研究和建立完善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体系是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2.结合国学伦理道德教育

儒家的“仁爱”观是代表思想,它不但是道德准则,也是处世的道德精华,《论语・颜渊》中记:“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可见人在社会中友爱互助、与人为善其实是大智慧的体现;儒家的“诚信”观,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不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在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4]”这就表达了人必须要诚实守信;“慎独”指人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也能谨言慎行,遵守道德,是一种道德情操的高度自觉自律。“‘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朱熹的这段话充分地阐述了‘慎独’这种道德修养方法的精髓。”[5]

中国的国学思想博大精深,我们要加以利用,把国学的思想在高校大学生中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国学,追随先人足迹,严守道德准则。

3.借鉴先进经验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就开设了计算机伦理学课程,九十年代后已经大面积覆盖到了大学中。从理论角度来教授大学生如何遵从网络伦理道德,从根源浇灌,使大学生能够支配和调节伦理道德思维。

对伦理道德深入讲解,使学生能够建立起深刻、正确的伦理道德认知。还可以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体会到要远离伦理道德失范,自觉尊重伦理道德规范。

4.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观的灯塔。“网民自身的道德良心与道德选择,决定其在网上行为的道德与否,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根本在于加强对上网者本身的道德教育。”[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很好的提纲。除此之外,“八荣八耻”也是中华荣辱观一个很好的概括。它们都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正确的伦理道德规范,也使我们的教育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结论:

当代大学生个性非常突出,受挫能力较弱,易产生极端想法并在网络上发表;也有些大学生喜欢在网络上跟风,以讹传讹。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观需要尽快正确地教育引导。

首先,要做好“家校合一”的教育体系;其次,要在校园网中占据主要阵地,以便及时更正;最后,要深入钻研,开拓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在这个大力发展“互联网+”的新时代,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底线和基本原则,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必定会在这场网络伦理道德的攻坚战中获得最终胜利。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互联网天地.北京.2014.

[2] 张鹏.网络社会伦理基本问题研究[D].学位论文.江南大学.2008.

[3] 张鹏.网络社会伦理基本问题研究[D].学位论文.江南大学.2008.

[4] 《论语・为政》

[5] 王菲菲.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建设的思考[D]学位论文.安徽工业大学.2011:44

[6] 班婕、陈震.现实与虚拟的互动―网络道德问题略论[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