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的商业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群的商业价值

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1

传统营销,企业是有抓手的。在大企业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很多小企业照样活得很好,因为大小企业都有自己的抓手,大企业的主要抓手是大众传播,小企业的主要抓手是通路。

电商出现了,却丧失了抓手,营销无处着力,世界上没有比做一件事却找不到着力点更悲催的事了。

如果说电商还有抓手的话,那就是找平台购买流量,从而形成了对引流的过分依赖。这不是找抓手,这简直是找镣铐,把自己紧紧拴在平台上,生死不如,永远受制于人。

与电商相伴出现的,是传播的碎片化。我的观点正是由此而来:碎片化恰恰是电商独立流量的重要源泉。

碎片化的现象大家都看到了,如何利用碎片却是一大难题。只要承认碎片是资源,就可以利用。因此,未来的电商可能会如同现有销售队伍一样,有一支聚集资源的队伍,正是这支队伍,源源不断地为电商创造独立流量。

电商砍掉的是什么

电商自诩砍掉了流通,实现了厂商直接见面。这是典型的商业语言。

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上任时,专程拜访国学大师季羡林如何当发言人,季老送他十个字:假话全不说,真话不说全。

看来,商业语言与外交语言是相通的。真话不说全,只说了对自己有利的一半,隐藏着对自己不利的另一半。砍掉流通环节,厂商能够直接见面,就是一例。

不要以为流通环节只是货品的流通,也不要以为流通环节只产生费用,不创造价值。

物流也伴随着信息流,物流过程也是商业的推销过程。在我与金焕民老师所著的《中国式营销》中,我们将此形象地称为“交互营销”,即买卖双方都是营销者,中国特色的讨价还价就是交互营销,大卖场的终端推广也是交互营销。

现在的大卖场,动辄数十万个单品,并非每个单品都能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拉销”,流通环节和终端本身就是信息传播手段。如果所有产品信息都要通过大众传播,消费者的脑容量接受不了这么多信息,消费者的心智更无法存储这么多信息。

逛一次大卖场,不知要与多少厂家的商品见面, 消费者在一个小时内逛完一家沃尔玛所获得的产品信息,绝对比相同时间内在天猫淘宝上所获得的产品信息多。

电商砍掉了流通环节和传统终端,也等于砍掉了消费者获取更多商品信息的渠道。那么,电商能够弥补砍掉流通环节消费者所减少的信息损失吗?当然不能。

在电商平台上,厂商固然能够直接见面,但在电商平台上能够见面的产品更少了,多数产品反而无颜得见。

天猫淘宝深似海,电商进驻天猫淘宝如入大海,阿里系近千万家电商,消费者能够快速打开的页面那么少,进驻天猫淘宝,如果没有独立流量,如同“养在深闺人未识”。消费者能够见面的厂商,都是经过天猫淘宝通过引流筛选的厂家,而引流的主要依据就是电商交给平台的流量费。

如果说营销是消灭信息不对称的话,那么电商平台在提供信息时,又加剧了信息不对称,或者说提供了对平台有利的消费信息。

现在平台电商的转化率非常低,这说明流量引导的消费信息,并没有解决消费者所需要的信息对称问题。

电商砍掉流通环节,厂商失去了信息传播的一个渠道,除非再建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否则,电商只能陷入对平台流量的依赖中。

把碎片资源组织起来

中国的传统商业,本来就是碎片化的。中国企业也正是因为把碎片化的资源组织起来而壮大的。

在连锁超市、大卖场等所谓的现代商业没有出现在中国之前,中国的商业形态,不论是杂货店,还是超市,抑或是百货商店,在产权上是独立门店,在管理上也是独立的。这些独立门店形成了终端的碎片化。

中国的通路商也是碎片化的,目前的格局基本上是以县级为主,跨区域商极少。这也是通路碎片化的格局。

为了应对碎片化的商业格局,中国企业组织了庞大的业务员队伍,业务员队伍把这些碎片化的商业资源组织起来了,连成片,形成全国覆盖。

跨国公司则不同,跨国公司基本上进驻的是现代商业,现代商业是规模化的、连锁化的。曾经出现在中国的渠道驱动与品牌驱动的营销论战,跨国公司主要覆盖现代商业,是品牌驱动;中国企业主要覆盖碎片化的传统通路,当然首先要渠道驱动。

现在又轮到传播的碎片化、客户的碎片化了。对中国来说,这不算一个新课题。不过,现在的碎片化,主要是指社群的碎片化。

社群的价值在于强关系,社群的弱点在于规模小。这是碎片化时代传播的基本现实,碎片化的传播,要立足于这个基本现实。

传播必须形成足够的规模,才有商业价值。因为社群是强关系,所以社群的规模不必像大众传播那么大,就能够形成商业价值。

社群要形成规模,关键在于链接,即把碎片化的社群链接起来,形成规模,形成商业价值。

把碎片化的社群组织起来,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建立社群的管理体系。中国的传统渠道与发达国家相比是碎片化的,为了把中国碎片化的渠道组织起来,中国企业的营销队伍人数比发达国家多得多。

碎片化时代,为了把碎片化的社群组织起来,电商们可能要像过去建立销售队伍一样,建立自己的社群管理队伍。当然,社群不像通路是相对稳定的,社群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社群的链接将形成一门技术。通路管理,从本能管理、经验管理,到形成一门严密的管理科学和艺术,这是长期发展的结果。

把社群组织起来,难度可能比管理通路更大。管理难度包括两方面:一是社群之间的链接效率;二是通过社群的链接,达到社群渗透的目标,即没有链接的社群也形成了传播,这种效果我们称之为社群效应外溢,更厉害的社群效应外溢,就是成为广泛传播的社会新闻。

社群是独立流量来源

把碎片化的社群组织起来,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把社群组织起来干什么?

电商营销需要抓手,否则使不上劲,无从着手。

从电商平台买流量,这只是短期做法,而且会形成严重的依赖。流量是一次性的,谁付费,流量就导向谁。所以,平台的引流是靠不住的。

电商能够长期依赖的是什么呢?什么才能成为电商可以依靠的资源?我们认为是独立流量,即电商自身能够掌握、把控的流量,这是与电商平台博弈的资本。

天猫淘宝中,很多是线下品牌在做线上,甚至不计代价做电商。这样通过资源转移做电商的做法,不是正常的做法。电商一定要找到一种不依赖外部投入,并且独立生存的营销工具。

传统营销4P架构中,渠道既是物流,也是信息流,促销主要是信息流。电商虽然砍掉了渠道,传播也去中心化了,但本质仍在,即信息传播的本质仍在。

电商可以砍掉实体,但不能砍掉本质。一定要抓住信息流这个本质,即流量来源。在电商中,流量就是信息引导。

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2

在流量为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大至BAT巨头还是小到创业者,都知道拥有流量意味着拥有更多赚钱的可能。然而,如何获得企业所需的潜在用户,又如何服务好企业公众号里的用户?这是不少企业最迫切想知道的。日前,腾讯QQ对外了依托QQ群、兴趣部落、QQ公众号三位一体打造的全新移动社群生态战略,并了《中国移动社群生态报告》,通过多维度大数据洞察,全面勾勒出国内移动社群生态现状。

数据

移动社群呈现四大特征

《报告》显示,移动端QQ群活跃用户数高速增长,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月活跃用户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2%,手机QQ群消息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1%。社群的移动化趋势十分明显。

“社群1.0以2002年腾讯QQ群首创群聊形态为代表;社群2.0则是基于兴趣的陌生人社群;社群3.0时代,社群以‘连接一切’为目标,不仅仅是人的聚合,更是连接信息、服务、内容和商品的载体。”腾讯即通应用部总经理张孝超表示,如今社群正进入3.0时代,本地化、碎片化、去中心化以及富媒体化,逐步勾勒出一个全新的移动社群时代。

以去中心化为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健康的社群生态:从依赖热点话题聚合效应,转向长尾分布式的细分兴趣组织;2.精准标签重构用户画像:通过大数据采样,将用户进行精细化分类,精准匹配用户的社群互动偏好;3.社群分裂的“蒲公英效应”:将传统的单维度社群,根据地理位置、学校、工作单位等信息,将用户分流,增加群成员的新黏性,也有利于打通线下服务。

移动社群力量爆发

趋势

有专家认为,最强的互动并不是在好友之间,而是在有同好的人之间。《报告》显示,有27.4%的用户在兴趣类的陌生人社群里更加活跃,其次为交友情感社群和网络游戏社群。目前,在兴趣部落的社群世界中,1522万喜欢自拍的用户聚集成了自拍部落;1367万骑行爱好者聚集成了骑行部落;1092万TFBOYS的粉丝聚集成了TFBOYS部落……这些总月访问用户量达到亿级的兴趣部落直接证明了:兴趣是移动社群最强的粘合剂。

“移动社群彻底突破了传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人与人交互提供了全面便捷的服务和体验,进而由兴趣社交进一步向资源协作和价值共享延伸。”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如此表示。

社群分析为商业变现提供支持

价值

去年5月,吴晓波开始做自己的公众号——吴晓波频道,粉丝每天大概新增两千左右,到现在有91万。“我找到了将近100万的读者,并且经常互动,虽然给我带来很大的快乐,也给我带来很多的苦恼,他们可能要看我穿什么牌子的情趣内衣。”吴晓波调侃道。

但同时吴晓波也在这次运营公众号的经历里发现社群的力量。“在这个社群中,有三个60%。第一个60%是男生,关心财经的大部分是男生;第二个60%是80后和90后,第三个是60%的人集中在北上广深地区。”吴晓波表示,自己的读者此前是以50后到70后为主,有了公众号后,年轻人增加了,变得更加活跃。

而对于企业而言,社群最大的商业价值在于,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指数,为商业变现提供支持。数据显示,16.4%的用户通过线上社群参加过陌生人组织的线下活动,还有83.6%的用户并未参加过。“社群从线上到线下的窗口已经打开,”汤道生透露,QQ公众号最早将在第三季度上线,而QQ群开放平台的推出,让基于垂直场景的海量应用,批量、长尾的社群运营者和开发者大规模商业化变现成为可能。

1、如何引爆用户?

阅文集团副总裁张蓉:

首先你的内容要很优质,生产出优质、有价值的、能产生共鸣和用户喜欢的内容。另外一个环节就是一定要让粉丝有参与感。互联网社群之前,如果一位作者想了解用户粉丝对故事情节怎样发展才会喜欢,成本很高,但在社群工具逐渐完善和逐渐综合立体的情况下,获取粉丝的成本是很低的。

BILIBILI董事长陈睿:

在社群时代,真正内容引爆的要诀就是大家真正感兴趣,包括我们运营的人,我们可能从过去站在用户上面的人,要变成站在用户的下面,我们给用户一些支持,让他们去发掘和传播真正好的内容。

2、如何实现社群商业化的变现?

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3

学术界尚没有明确定义。

如果你用手机,碰巧又用手机上过网,那么你几乎不可能没用过微信;

如果你用过微信,你又几乎不可能没看过“朋友圈”;

如果你看过“朋友圈”,你不可能没受到过“朋友圈”里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影响,也不太可能不给个点赞、给个评论;

如果你们正好兴趣爱好相投,又想在一起讨论勾搭,又不可能不会建个群,而且各自会拉入各自认为的有相应调性的朋友,当然这个群的规模可大可小;

手机可以随时上网,可以随时上传信息,群内可以持续互动,于是群内日益活跃,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成员也会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各种交往形式。

如此一来,这些有强烈的社交色彩的群,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调性、情怀、情感、文化、价值观,形成了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圈子,这就是现今火热的“社群”。

基于社群所产生的生产力,则被称为“社群经济”。用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的话说:“一旦一群人聚集起来,他们就会产生占便宜的能力。”

海尔“社群化”的榜样力量

在工业时代,员工与企业属于层级关系,用户与企业属于企业主导关系,与各方面的合作方更是处于博弈状态。而进入信息时代,张瑞敏看到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关系发生了变化。

于是,作为传统企业的代表,海尔提出网络化战略。张瑞敏也率先提出了“外去中间商,内去隔热墙”的海尔号召。

这种转变,可以概括理解为:

对内,史无前例推行“组织社群化”变革,就是希望能先把坚固的金字塔打碎,成为网状,以节点带动僵化的组织边界的延展。

对外,则推行主动地构建和培育“用户社群”,重新构筑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方式,形成有交互与黏性的用户生态圈,把产品和服务放到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而不是传统的广告侵入。

当前在营销界,几乎已经成为共识的是: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话语权越来越大,传统消费理念、传统品牌塑建的方式明显受到挑战。在消费者时代,社群有可能弥补传统客户关系的裂痕,而新社群层出不穷,消费者社群化将是解决消费碎片化的路径。

但目前,社群化似乎是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形式,在海尔依然处于摸索阶段。

海尔的实践,却坚定了大批企业(尤其是初创品牌)与个人(尤其是各个群主和准群主)的“社群心愿”。

凤巢社就是一个例子。

“凤巢社”社长梁洪军,最早一批社群的组建者之一,群友称呼他为“战神老梁”。

“凤巢社”来由与西凤酒有关。当初他拉起社群,组建圈子,似乎可以与商业品牌嫁接,于是与西凤酒一拍即合,西凤酒参与投资,老梁操盘,在北京建基地(兼产品体验功能),达到以酒会友、以友售酒的目的。

但老梁隐晦提到过,结果并不理想。此番合作,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酒不好卖”。“因为消费者的消费路径已经发生变化,加上酒行业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在社群里单纯卖酒很难。”

几经摸索,甚至一度停滞。凤巢社最终形成“资源互换免费自助平台”的社群定位,希望通过人际资源的裂变和结合,诞生各类创业项目。

海尔的网络化变革,给了他“理论证实”,所以他推崇张瑞敏为“社群化第一人”。

海尔对组织内部推行“打散重聚”,对外推行消费者重新聚合。老梁则设想着“从散到聚”:

以“凤巢社”社群为平台,各个个体自由结合,形成各类小型自组织,即小微(小型创业项目);

借助其社群内的消费动力,借助C2B,实现产品优化和产品迭代;

而且还寄希望于社群内社员们的发散性,实现产品的群外扩展和推广,包括吸引外来投资等等。

社群维系难题

老梁承认,社群是基于社交而建,而每个人的朋友体系的参与,也就产生了社群信用作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脉圈,每个人都能吸引N个人,只不过每个人的名望、信誉不同,而吸引的人数或交往深度不同而已。”

但一个人对深度交际关系的维护范围通常是148人。这来自于著名的“150定律”(“邓巴数字”),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他证实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约为150人。邓巴数字理论后来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以及SNS的基础。

“现在不管什么都拉群的,规模越大,死得越快,因为各类人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不同。”

所以,现在很多社群都会根据价值观的不同,形成拆分,自发筛选,分群而建,对社群形成分层,大社群之下有小社群,小社群之下有微社群。

“先无序,后有序,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

这就必然引起一个所有社群都在面临的问题:社群的质量如何控制。如果说社群强调的是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的话,社群也应该是有边界的,社群过大,情感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便是有的宗教派系也不例外。

“比如,我们正在建立商学院和培训体系,需要推出多个大师坐镇,各围一圈,能够形成传递,形成不同圈层。”

老梁也承认,“现在一个社群挂几块牌子的太多,社员在不同社群的重合率极高。”其中,观望者众(毫无参与)。

凤巢社也是如此。社员“成分”参差不齐,有小型创业者,也有只是观望、毫无参与感的“纯丝”。

社群商业化:“表面光鲜,兜里没钱”

多数社群群主,内心狂野,雄心勃勃,但或许是出于害怕伤害群内人民感情的考虑,在口头上大都会回避一个现实问题:社群是否需要商业化。

老梁也承认,现今,社群“去商业化”是等死,而“商业化”则是找死。

此话怎讲?

“在社群组织体系下,如果单纯以兴趣、爱好、吃喝为主,这类社群一定是垃圾社群,结局注定完蛋,很难深度凝聚成为固定群体。”

在社群体系下,“要想让更多人跟着你干,一定是打土豪、分田地,分到他手里去,所以一定是利益当头。”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利益指引和利益凝聚,就很难形成共同目标。而知识、兴趣、爱好、价值观这些东西,在利益面前,是永远被首先牺牲掉的。

那么,诸多社群在商业化尝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

“跟谁都合作,门槛太低,这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一旦一个垃圾产品出现问题,再或者是销量很小,就会让这个社群的品牌信誉丧失,会丢掉社群品牌的调性。因为,对上游品牌来说,他们说你销售力不行,缺乏黏性;对下游会员来说,认为你推荐的产品不行。

“所以现在的社群,多数都是表面光鲜,兜里没钱。”

但各大社群又都在积极尝试着商业化的道路。

有的社群选择高端产品切入,做的产品很酷很炫;有的社群选择大众必需品切入,依赖于刚需。有外品牌嵌入,也有社群各自定制的自有品牌。

可能成就微信上的“宝洁”,但不会成就微信上的“安利”

老梁同样按捺不住,已经全面开始他的商业化构思。

老梁乐观地认为,在凤巢社这类社群中,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集合四种身份:第一,参与创业者;第二,消费者;第三,售卖方;第四,信用人,即品牌传播者。

他承认,现在只是借助社群营销,可能造势起哄(品牌传播效果),但不一定能带来销量。

但他又强调:“社群未来商业化一定是可以带来销量的,但这种销量一定不是通过微信卖出去的。而是通过社群的资源,通向各类渠道卖出去。”

他的观点是,社群的盈利方式在于它社群内的资源交互,单单在微信圈里分享几种产品是完全错误的。只有在资源交换的基础之上寻找到新的渠道和路径,才可以称之为社交的商业价值。

换个角度看他的话,可以理解为:社群商业化,可能成就微信上的“宝洁”,但不会成就微信上的“安利”。

于是,凤巢社计划在三大商业化方向同时尝试:推荐产品,即社群外产品;特品,即原产地直采或企业直供,双品牌运作;自有产品,则指社群内成员的创业项目,与社群总部形成股份关系。

“凤巢社首选我们自己生产、可控的产品,因为当产品不可控,产生问题时无法改正,产品无法迭代也就很难往下发展。”所以在导入外来的推荐产品时,“必须选择值得大家分享并且物超所值的东西。”

由于是利用社群为产品代言,则可能产生产品质量风险,伤害社群信誉,“社群商业,必须当还要立牌坊,维护社群信用。”社群树立信用,社群也才有价值。

他希望被其社群导入的中小品牌,能够拥有更多创意和逼格。这些中小品牌越有凝聚性,才可能形成更有可信度的销售平台,平台品牌效应大过单品品牌效应。人们的信息量过大,能记得的品牌越来越少,品牌聚合是更有效率的方式。类似于宜家,再或是品牌卖场。

至于选品,则由凤巢社各地分社推荐。产品路演之后,哪些商品能进入凤巢社体系,又会取决于凤巢分社各地负责人的集体投票,团队支持率及格,则可以全面上线。

销售产品环节,是直接从厂家发货,凤巢社只是作为订单体系。对于自有产品,则各地分社决定采购量,总社负责集体采购,分社负责对各地资源(包括社群内聚集的传统渠道成员)推动,收入归入分社。

老梁称,其当前另一个主要工作是分社公司化。针对那些分社成员中,有的自组织愿意全职投入,愿意联合成立公司化的分社,总社参与分社股份。据称目前有十几个城市已经成为此类直属分社。

此类公司化运作,出自两个目的:一是规避政策和法律风险,二是增加控制力。老梁解释说:每个“自组织”一定不是自己形成、自生自灭的,“自组织”一定要通过“他组织”的引导,才能形成有序。他希望通过社群直属化,同时扮演“他组织”的职能。

“十大社群联推”梦想

在老梁的社群商业化构思中,他更看好其社群内自有品牌的商业化路径。

比如他们的第一个生活用纸“纸小微”项目。

“纸小微”最初由社群内5个“义工”创意推出,然后他们自组织、自驱动成立5人创业小组,号称“中国第一支小微创业团队”。作为“总公司”,凤巢社参股。

“纸小微”产品号称对标清风、维达、心相印同等品质,价格却便宜不少,“我们相信最牛×的产品自己会自传自说,我们拒绝虚伪和吹牛×!”

“纸产品,本身没有太高技术限制,主要是因为成本和竞争因素带来的低质低价。而我们通过减少层级,走低价高质的尝试。”

在笔者访谈老梁时,“纸小微”尽管已经经过其“社群内的C2B”,但产品包装等方面虽几经修改,依然显得稚嫩生涩。

他承认,现在依然是其“产品迭代阶段”。而且,他同时梦想着能够将“纸小微”以更大的声势推向全国,他说正在积极奔走于“海星会、K友会等各大社群”之间,动员“十大社群”以入股方式,将“纸小微”形成十大社群的共有产品,联合推动。

“靠一己之力想做成改变历史的事情是不容易的,所以要讲融合,停止各大社群之间的互斗互争。”

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4

大学里关系最好的王老师在微信群里发了几张教授跑团的照片,这是管理学院的教授们自发组织的跑步团,照片里还看到以前的班主任老师,一位狂热的马拉松爱好者的身影,引发一片赞叹。

群里谈到跑步的话题也越来越多,谁又去奥森跑步了,谁又在操场刷圈了,谁又参加马拉松了。

最近几年,许多人觉得无聊的跑步正成为一项越来越热门的运动,甚至是时尚。

我现在所在的天津武清每年都会组织一次马拉松比赛,比赛的起点和终点就在我家门口,每次马拉松比赛,都热闹无比。

除了专业选手,还有各种凑热闹的选手,比如打扮成卡通人物的,带着小朋友的,挥舞着公司旗帜的。

发令枪一响,专业选手们飞也似的跑开了,凑热闹的选手不紧不慢地跑几步,照照相,简直是一场节日般的娱乐盛事。

人们觉得跑步越来越好玩,甚至越来越酷,从全民健康的角度来看,这当然是好事,而且背后还有巨大的商机,有机构预测中国的跑步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这个数字无从考证,也许多一点,也许少一点,但毋庸置疑,跑步正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投身其中。

我觉得有这样一些机会,有心的创业者可以关注一下。

首先是生产或销售跑步装备,在传统印象里,跑步还需要什么装备,有双运动鞋就行了,要这样想,你就OUT了。

跑步需要的装备现在已经多到让人眼花缭乱,而且许多都价格不菲。

比如跑鞋,市场上许多运动鞋并不适合跑步,选一双专业的、合脚的跑鞋,对跑者非常重要。

选鞋要参考身体的各项参数,比如性别、身高、体重、跑龄、跑量、有无伤病或是手术史、足弓类型、内旋情况等,有些专业跑鞋店还有专门的测试仪器。

跑鞋的寿命一般为800公里,超过800公里,最好退役成日常走路鞋,平时跑步最好两三双鞋交替使用。

有家网站跑步频道的编辑粗略地算了一笔账,按40年跑龄算,仅跑鞋这一项,就需要花大概6万到18万元。

除了跑鞋,还有各种跑步装备,比如压缩衣裤,护膝、护踝,擦汗的头巾、遮阳的帽子、防水的耳机,防尘挡光的眼镜,测心率的心率表,放零钱钥匙的腰包等等。

有资深跑友表示,自己置办一套跑步装备,一年下来需要1万元,这么多消费背后有着巨大的商机。

其次是跑步社群,除了跑步装备相关的商机,帮助跑友连接交流的跑步社群也很有商业价值。

要是一个人跑,也许跑几天就坚持不下来了,要是一群人跑呢,互相监督鼓励,交流经验心得,就容易坚持下来了。

现在每个地方都有大量的跑步社群,还有一些是收费的,这些跑步社群对经营跑步装备的商家很有吸引力,他们很愿意和这些社群合作,投一些广告,赞助一些设备。

许多跑步社群的运营者本身就是经营跑步装备的商家,社群成为他们销售的重要渠道,效果非常好。

还有些人为社群成员提供更多跑步相关的专业服务,比如很多马拉松爱好者都想去参加国外的马拉松赛,但对个人来说,从办签证、订机票、订旅店到比赛报名,都非常麻烦。

有人就为有需求的社群成员提供海外马拉松的全流程服务,有创业者2015年5月做了提供这样服务的创业项目,很快拉到500万投资。

除了跑步装备、跑步社群,还有一个离钱最近的创业方向,就是跑步应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同时存在着不下140款跑步相关软件。

跑步应用被视为流量入口,通过提供工具服务或者社交,聚集了数量庞大的跑步爱好者,也吸引了资本的眼光,许多跑步应用都获得多轮融资。

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5

一切貌似都在改变,但静下来看,貌似,又什么都没有改变。

我在北京飘荡的时候,曾经有幸和罗永浩老师有过交集,知道他不爱吃“猪下水”,当时他在新中关村大厦做他的英语培训学校,一次楼下大门口,他穿着民工模样,手提两台台式电脑机柜,喊我“曹老师”,我愣是几天没缓过神,因为他,罗永浩老师,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大神级人物了。

大神在几年前做了锤子手机。如果我们现在来看,其实罗永浩老师,就是一个“网红”,而且是超级的。他当时“一穷二白”的能跨入手机领域,靠的就是他超级的知名度、号召力、以及潜在的粉丝群众。只是“网红经济”有着天然的局限性,那就是罗老师错误的估计了他的粉丝能够为他买单的能力。罗老师确实有本事将一本理科偏门书炒热,大卖几百万本,但是那毕竟只是客单价几十块钱的生意,小资党们、知乎党们拿个几十块来涂脂抹粉或者可以,但是让他们硬生生几千块钱来给情怀买单,必定让他们犯难、踌躇,只能四十五度角假装仰望天空了。

所以,“网红经济”确实存在,但是必需BUSINESS IS BUSINESS,按照“网红”的标签来做你的生意,罗老师如果继续委身一个出版机构,内外结合卖卖卖书,再不济,也可以学学其他的写字党,做编剧、做公众号,都比现在憋屈又委屈的站台卖手机强。

也所以,那些淘宝店的网红都比罗老师--这个超级大网红,都要赚钱,她们不做锤子、钉子,她们只需要在网上搔首弄姿,卖衣服、卖首饰、卖化妆品,卖色相,随便一个视频直播,大把的打赏就足够她们乐开了花。

要而言之,“网红经济”客观存在,但是它具有先天局限性,“网红”身上标签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它所能荷载的商业的范围与深度。同时,我们还要留意到,网红还有一定的时效性,只要是“网红”,它就有人老色衰的那一天。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社群经济,我在这里必需严肃认真的讲清楚我的观点:社群经济就是一个“一加一等于二”的“废话经济学”。所有无法证伪的理论都是伪理论,社群经济就像一个大大的筐,什么都可以装,别说移动互联网时代,PC的淘宝时代,我们就知道组织无数个旺旺群在那里激活老用户,服务新用户了,你敢说,那就是不社群经济?人天然就是群居动物,只是移动工具的便捷使用,放大了个体的社交属性而已。社群经济,它压根就不是一种可靠的、可执行的、可度量的商业存在,而且最诡异的是,“网红经济”我们尚能找出一些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案例来进行说明,对于社群经济,我们拿什么来证明它客观有效?当然,隔壁小姑娘卖面膜,我老婆一天发二十条微信做她的首饰生意,这些案例要除外,哦。

所以,所谓成功的“社群经济”,其实还是摆脱不了“网红经济”。一两个“网红”背后天然就有其“社群”存在。一个成熟的有着商业价值的社群,没有“网红”是没办法想象的。真正的个体化和去中心化的社群营销极少出现(即便出现,那也是类似“主要看气质”这样来无影去无踪的流星式话题),许多打着去中心化的商业动员,其实际采用的还是典型的传统传播模式。

所有的经济学、理论,或者商业模式,首先要有实际的成功案例,其次要可复制。我们再来拿小米做例子,小米火的时候,无数的商家企业号称要学小米,结果呢,谁学到并且成功了?所以小米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商业模型存在,但如果要说什么小米经济学,那就是十足的骗子,尤其小米当时被称道的“粉丝经济”,中国的粉丝群体是一个超级见利忘义并且没有安全感的族群,尤其是以“性价比”(低价的代名词)所吸引来的粉丝。我敢打赌,现在左手用小米,右手用华为、三星等其他品牌的可以以千万来计数。我一直在讲,肯德基麦当劳不可能卖鱼翅,即便卖,我们也不愿意拿个速食盆排老长队,去店里蹲守,等掌勺阿姨给我们来几大勺。

人(消费者)是有多重标签的,但是“网红”的标签是有限的(个位数存在),我们如果能掌握好这一点,我们在移动互联网的营销上就能少犯错,少花冤枉钱。

未来的移动互联网营销,将告别CCTV的标王模式,我们已经很难借助单个的宣传平台,有意识的成功推动某个商业事件,它需要更为细致、综合的全盘功夫。

社群的商业价值范文6

当下热热闹闹的内容创业风潮,脱颖而出的大多是传统媒体人,只要不拘泥于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其实在大的内容产业范畴里,在传统媒体受过良好训练的人机会多多。在我看来,当下的内容创业当然有泡沫,但却是健康的泡沫。

我所看好的几个内容创业的赢利方向:

一,高级软文。内容创业者所拥有的必杀技之一就是优质内容的制作能力,聪明的广告商应该买下的是这一能力,而非渠道价值。写高级软文并不丢人,我一向认为正确的商业信息就是广告,事实上,受众正在新媒体上爱上这类广告,比如假装在纽约、胡辛束、六神磊磊读金庸、深夜发媸等几个自媒体做的那样。当然,我不是在说那些出现在公关公司软文报价单上的那谓自媒体们。(嗯,之前写的那篇《如何在新媒体上机智地做广告》已经详述了这一逻辑)

二,故事化电商。电商即媒体,未来,每一个想售卖的商品都应该有一个故事在讲述。比如本来生活、开始众筹等正在探索实践的那样。我曾YY过做一个微信公众号叫:“绝世好东西”,只发掘和讲述一个你所不知道的真正好东西的背后的人、物、制作的故事。简单来说,就是传统媒体擅长的非虚构写作+电商的模式。酷吗?

三,情报+社群。重度垂直的各个细分领域都有机会诞生“主流媒体”,只要极致专注、服务于极致细分人群。不要提供概览世界功能的信息服务,而是提供类似于情报那样的有用之用信息。类似于餐饮老板内参、雪球财经之类的做法。纯情报服务并不足以做大事,关键还是由此开始的社群经营。

四,非虚构写作。有几个项目在孜孜以求做这件事,比如谷雨故事、地平线、正午等。首先,在中国这片土壤上,非虚构故事的确有太多超过玄幻小说的精彩剧情,大为可为;但是,大家似乎都把这件事当作是一个特悲壮的事业,求供养、求转发、求打赏。个人觉得,非虚构写作要和大电影产业勾连起来,商业价值无限。

总之,你也许看出来了,我不是特别鼓励非要原创;必须不能依赖广告;纯口水的喷骂文很难持久。以这类内容而创业则危矣。

在界面-好问频道接受读者提问,有朋友问:我个人见过的最好的内容创业项目是什么,评判标准是什么?

就“当下”、“中国”而言,个人目力所见,还真是“一条”。我个人觉得,内容创业者需要自问的三个问题是:是否有优质内容的制作能力;是否有精准用户的获取能力;是否有品鉴事物的审美能力。

就此来看“一条”:

1,徐沪生没有浪费传统媒体人最宝贵的能力:鉴赏力,在传统媒体时代养成的对文字、排版、图片、视频等的审美能力,完好地在手机端展现和发挥,使内容迅速脱颖而出。

2,幸福地抓住了初创期广告业剩余红利,即广告业还在按千人成本、注意力经济的公式进行投放,而在新媒体世界里可从投放的媒体太少了,有一个“一条”,还不蜂拥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