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技术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工安全技术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工安全技术的认识

化工安全技术的认识范文1

认识实习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实践环节,有效的实习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安全技术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目标性,提高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本文分析了以往认识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1+X”创新实习模式,为保证实习效果,建立了认识实习教学体系,从实习设备等硬件、教材大纲等软件、考核机制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均进行了创新性改革。实践证明,新的实习模式实施后,学生的理论学习和现场实习的效果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

安全工程;实习;教学

一、安全工程认识实习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安全工程专业普遍都开展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一系列实习。认识实习作为在专业实习中最早进行的实习,多在三四学期之后进行,但此时学生专业知识还有所欠缺,并且认识实习在校外生产企业进行,加上涉及内容很多很广泛,不易进行讲解。针对以上情况可以发现认识实习在其模式及效果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学生通过参加认识实习,进入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中去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等知识,将平时学到的知识与现场结合进而加深对专业的认识与了解,这是认识实习的主要目的。过去,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效果得到了各方的认可。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很多企业每年接受的高校实习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没有了亲自实践的机会,实习的形式也变成了带队教师带领学生在实习企业参观。而在参观过程中,又存在学生走在后面听不到、看不到的状况,学到东西的多少更多的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性。学生最后提交的实习报告,由于有时现场听不到记不下来,最后在网上进行搜索,报告只有形式没有实在的内容,这些情况都造成学生实习收获不大,失去了认识实习的意义。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增大,教学资源相对缺少,在实习过程中,带队教师需要负责知识讲解、组织安排,实习结束后需要批改报告、成绩评定等,工作相对繁重。同时,认识实习涉及内容很广,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要求学生的注意内容不同,而带队教师一般为1~2人,因此很难满足高质量且全面的实习要求。为了提高安全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教学效果,针对以上在学生专业知识、实习模式以及师资队伍上存在的问题,我们从认识实习的教学模式、体系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创新与改革,以使认识实习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安全工程认识实习创新模式

安全工程专业作为我校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结合我校特点,在认识实习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形成了安全工程认识实习“1+X”模式。其中“1”为矿山安全技术特色,“X”为广泛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认知。“1+X”模式的认识实习,便是把“1”、“X”同校内实习、企业实习相结合,更好的让学生形成对各种安全技术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目标性,提高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

1.在校内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对矿山安全技术形成概念性的认识,并在校内平台上进行分组实习,指导教师结合实习企业方面的其他安全技术、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内容以及生产过程等进行指导讲解。

2.在校内平台实习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熟悉现场所需的一些操作,了解相应的安全技术与操作技能,以及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等,能有效的避免现场出现意外情况。

3.在学生没有听清楚的内容或者感兴趣的方面,可以重复操作或进行实验,可以有效解决在现场“听不到,看不到,无法操作”的问题。

4.在校内实习结束后,到企业现场通过实地观察、了解矿山安全技术以及现场中出现的各类安全技术与管理知识,了解现场实物设备、工艺流程,让学生建立直观的安全概念。

5.校内与校外实习结合的“1+X”模式,让学生对实习内容进行预先认识与了解,在进入到现场后,能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场操作相结合。通过校内对矿山安全技术的学习,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能更加获得其他安全技术与管理知识,达到“1+X”的真正体现。为保证“1+X”认识实习模式的实施,校内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体系,以便学生进行有效的实习。“1+X”认识实习教学模式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教学大纲和实习资料准备;(2)实习准备,分发实习资料,学生分组,教师指派。矿山安全技术和广泛安全知识讲解;(3)校内分组,循环实习,教师指导,技能培训;(4)校内实习结束;(5)企业现场参观实习;(6)学生实习报告总结、技能学习、教师实习过程指导和教学方法总结;(7)实习报告批改和知识考核;(8)成绩录入、资料归档;(9)结束。

三、安全工程认识实习教学体系建设

安全工程认识实习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硬件系统建设、认识实习软件系统建设、以及考核评价及考核机制三方面。其中软件系统建设主要包括确定教学内容、拟定实习教学计划、编写实习教材、归纳现场材料、整理实习企业相关资料、制定组织实施方案等。

1.认识实习硬件系统建设。

在校内实习方面,结合“1+X”模式,将学校与矿山安全技术以及其他安全技术相关的实验设备、仪器等集中起来,专人管理。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整合与共享,方便学生在校内认识实习的学习与实验,也更利于学生了解不同专业方向之间的联系,为企业实习打下基础。在校外实习方面,为了提高认识实习教学创新模式的效果,解决传统实习中“听不到,看不到”的问题,在硬件建设方面借助语音辅助设备,使现场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形成良好的实习互动模式,不仅能让学生听清讲解内容,更利于形成互动。通过调研,购置了适合现场实习的语音辅助设备,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在企业中由于不同环境造成的影响。

2.认识实习软件系统建设。

为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在实习开展前,实习带队教师深入实习基地学习、备课,将本专业矿山安全技术与企业中广泛的安全技术以及具体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等实际情况相结合,编写出适合安全工程专业的实习教材;考虑现场安全问题,现场实习时一般由企业技术人员带队讲解,由于技术人员一般不了解授课内容,因此讲解内容与大纲要求有所不同。为了保证讲解质量,我们结合大纲与现场讲解人员所讲技术联系,编写了一套适合现场的讲解提纲,供现场讲解人员使用;企业实习过程中,企业现场的资料更能体现课本中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实习效果,我们注重收集现场资料,与所编教材与现场大纲相结合,形成认识实习软件系统,为认识实习提供知识支持。

3.建立科学的实习考核机制。

传统考核主要以考试方式来进行,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为了让学生对实习内容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我们对以“参观”为主的实习模式进行了改进,将“总结”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入进来。每天对实习中学到的内容总结,并且结合书本知识进行拓展,同时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在实习中期采用面试的形式,进行中期总结。实习结束后,学生需要撰写实习报告并进行面试,通过面试了解学生对现场设备、工艺流程以及安全技术的了解认识情况,结合平时总结、中期总结和实习报告三项给出最终成绩。如此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探索性,也能有效的提高了实习效果。

四、安全工程认识实习师资力量建设

为了提高安全工程认识实习效果,实习研讨小组认真分析了师资情况,充分了解实习带队教师的主要研究领域和一贯的工作态度,为提到实习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进行教学师资培训、考核、检查等。由于实习涉及的知识领域不同,内容较多,因此结合每位教师的研究方向,尽可能把每个实习指导教师都安排到最适合的工作位置,进而组建一支师资力量强大的安全工程认识实习指导团队。教师的认知程度提高了,才能制订出更加合理的实习方案,使得实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学院里与本专业相关的博士也会加入到教师队伍中,以协助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更加细致具体的指导,这样既增加了师资力量,学生在实习过程也会得到更多的帮助与收获。最后,带队教师应写出实结,对实习过程中指导与教学方法做出总结,每年评选优秀的指导教师,对教师进行奖励,进而提高责任心,保证了师资力量建设。

五、安全工程认识实习创新模式的实施验证

“1+X”模式在安全工程认识实习实施以来,在专业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该模式下,我们将矿山安全技术特色与广泛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认知相结合,将校内实习与企业实习相结合,通过教师的实纲和教材的合理编制,在现场实现互动式教学实习,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课认知能力,也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了多元化宽思维的实习模式。新的“1+X”实习模式实施后,经过教师的指导和校内实习后,学生在现场企业实习的理论学习和积极性都大有提高,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实习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在现场参观时可以提出很多相关问题,现场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多,不再是“走马观花”;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实习内容,培养了相应的安全理念和思维,达到了实习的预期目标。经过“1+X”模式认识实习后,学生普遍反映收获较大,对培养学生工程素质效果明显。实习后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以及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好安全专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经实践证明,“1+X”模式是管理科学、组建合理、效果显著的教学模式。

作者:高玉坤 宫雪皎 黄志安 张英华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化工安全技术的认识范文2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应用互联网方面,其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量信息,但是,互联网具有一定的自由行与开放性,用户的私有数据与信息极有可能被他人侵犯或者破坏。因此,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信息社会的各个行业与领域中越来越受重视。本文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旨在通过研究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与发展特点,提升网络技术的安全性,从而保护用户的私有数据与信息不被他人侵犯与破坏。

【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国际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针对网络安全技术问题,在开发与产品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而且各项技术与产品都逐渐成熟。但是,从性能与功能方面来看,每一个单独的安全技术与产品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也就是说,这些安全技术与产品只能符合网络系统特别要求的安全需求。换言之,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对现今的网络安全技术与产品进行运用,对网络安全予以保障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随着网路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网路安全技术已经成为了大量信息的源头与集散地。网络安全技术的开放共享,让网络安全技术已经成为了新思维与新业务的集散地,播客、P2P、电子商务、CDMA、社区等各种新的应用形式都层出不穷。同时,网络安全技术也是新一代科技酝酿的源头,P2P、WEB4.0以及多媒体速发等各种新技术也不断地涌现出来。

虽然,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接口可以比较有效的对网络数据进行控制,但是在服务质量、MCD等有效性方面还是比较低下的,再加上不支持实时图像与电话功能,而且宽带也不够快捷,使得整个网络安全技术的接口安全性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低下的。详情请见图1。

现阶段,企业用户基本上都已经在制造、研发、销售与管理等部门将较为完善的网络协同环境建立起来了,并且将其关键业务从线下成功地转移到线上。所以,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技术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同时,因为网络用户量过多,应用网络的环境与结构也较为复杂,所以出现网络故障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故障的种类也非常多。

2 网络安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1 基于MSDN架构的基础发展

在标准组织方面,将SIP作为基础MSDN在现阶段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结构体系,其标准组织ITU-T与ETSI等已经拥有了较为固定的应用领域,而且在运用倾向方面已经较为明确地对IMS架构展开了运用。日后,对固定的NGN多媒体网络架构进行运用时,极有可能将MSDN作为基础并展开发展。而且,根据ETSI、ITU-T定义出来的NGN业务需求主要包括信息、计算机以及娱乐等业务,也就是说,移动性已经成为了固定NGN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NGN网络将通过IMS架构这一基础,进行扩展,从而对固定接入予以支持。

2.2 网络安全技术的产业链可能转变成为生态环境

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很多领域都实现了跨界融合,网络安全技术也不例外,其概念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这样,网络安全技术的产业链也就随之慢慢地发生了各种变化。新的进入者不断涌入网络安全技术链中,使得各开发商对战略合作伙伴进行选择的时候,已经走出了原先“谁有钱就跟谁结盟”的旧思维,也就是说在计算机产业链中,战略合作伙伴将成为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因素,广告公司等极有可能成为各开发商新的合作伙伴。此外,因为合作伙伴的背景愈来愈复杂,而他们在各个产业链的环节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发展与复杂,计算机产业可能将从价值链的时代中走出来,转变成为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

2.3 自动化、智能化的网络安全技术优化发展方向

对网络安全进行优化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整个网络发展中,始终贯穿于全过程。对网络进行优化需要通过采集参数、信令跟踪、分析与统计数据、采集分析以及测试信息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整个网络的安全技术,从而对网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明,并通过软、硬件配置的调整,使得整个网络的运用状态可以处于最佳的位置。不过,随着网络优化工作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引入进来,那么合理的无线网络优化知识库就能够建立起来,从而通过有效的推理机制运用,便能够将网络中存在的各种服务质量与运行问题查找出来,并将合理的解决方案提供出来,做出相应的解释与说明。

3 结语

综上所述,进入新世纪之后,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潮流已经逐步形成起来了,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未来的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正确的认识,并展开相关的部署工作,这在指导今后研发工作方面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学锋,黄晓江.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相联合的防护体系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安全,2010,01(08):122-124.

[2]任薇,湛成伟,张自力.1种基于可变精度粗糙集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01):208-209.

[3]陈雯菁.一种基于核心节点的信息安全设备联动协议模型[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09(12):172-174.

化工安全技术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 剧场;舞台技术;电气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8-0164-02

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即教学实习演出中心)是一个集教学、实习、演出为一体的一体化剧场,主要组织和实施学院戏剧专业学生从事相关专业的创作实习演出活动,同时还作为学院进行戏剧领域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主要场地。无论是教学实习演出还是国际学术交流,其活动的主要群体大都是从事各类戏剧相关专业的学生,由于其正处在专业学习或实践过程,对于舞台电气专业技术的驾驭能力还尚在探索和推敲阶段,那么这类教学实习型剧场的电气安全管理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则迥异于那些以商业演出为主要职能的剧院团剧场,因为他们的舞台空间所活动的主要群体大都是接受过相关专业技术训练多年,且是具备娴熟舞台专业技能的专业化工作群体。

电气作为一种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有限空间和环境的能源,早已根深蒂固于各种剧场的舞台工艺与演出活动之中,在为我们的观演所需的舞台灯光、舞台音响、舞台机械等提供必备能源的同时,电气也具备着对人身和设备的一种毋庸置业的危险性。教学实习型剧场如何规避电气事故,正确树立和认识电气安全管理的技术层面、制度层面、意识层面的相互关系,也就成为了舞台电气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电气安全管理工作,以电气安全为目的,对舞台中的教学与实习活动进行有预见性的管辖和控制,才能使得剧场中的教学实习演出等舞台活动有条不紊的顺畅进行。

1 剧场电气安全管理的技术层面

舞台艺术是一个综合创作的过程体现。舞台艺术的技术化也就成为了其创作呈现的根本途径。技术无论是作为一种方法手段还是作为一种工艺手段,其共同的目标都是通过舞台把自己所想要表现的主题思想传达给观众。舞台恰恰正是这样一个桥梁与纽带的硬件平台,以它高度集成的电气结构化方式为创作者服务。

如今,电气安全与电力可靠性早已成为应用科学领域的二级学科。可见,电气安全管理在电气技术领域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实践意义。舞台电气安全管理,就是以舞台专业技术为依托,以演出工艺流程为具体管理对象的一种安全管理。而在教学实习型剧场中,恰恰正是尚处于专业学习阶段的学生,他们正是作为亟需与这些舞台电气安全技术打交道的主要群体和服务对象。在这个电气能源与设施无处不在的舞台中,电气安全技术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基础保障。舞台专业技术工作者不但要保证自己的职业群体能够娴熟的驾驭电气安全技术,还更要兼顾教学实习过程中的学生群体安全。这是种责无旁贷的职业使命。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剧场这一特有的文化产业展现平台也就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舞台技术也随着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的系统理念而不断被推陈出新。针对教学实习型剧场,这些舞台专业技术中有演出工艺的效果要求,也有教学实习中的实践需求。那么如何把握这些主要依赖电气能源为核心的舞台专业技术,使其能够安全可靠的按照我们所设想的为教学实习活动服务,而不是成为舞台电气安全技术观念实施上的瓶颈。这就需要统筹和规划学生在专业教学实习舞台活动中的不同阶段,以及在不同阶段中做为舞台专业技术工作者应该如何把握电气安全技术的实施方式。首先是专业现场教学阶段,这一阶段往往是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实践阶段。此时,舞台成为了课堂。对于舞台电气安全技术术语和基本工艺理论方法,学生大都有主动了解和学习的积极性,这同时也是舞台专业技术工作者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对其进行普及电气安全技术较为有效的阶段;其次是演出排演合成阶段,这一阶段的专业学习是学生以按照演出工艺流程进行分组的专业实习阶段,他们将在这个阶段进入一个准舞台专业技术工作者的模仿角色。有时他们有着生动的舞台技术想象,然而却受到某些具体客观逻辑条件制约的时候,技术的呈现便会触及到电气安全技术的底线。这时舞台专业技术工作者就需要以舞台电气安全为前提,统筹兼顾的以折中方式进行指导;最后是实践演出阶段,这一阶段往往就是正式的演出拉开序幕,相关舞台专业技术的学生经过舞台技术的现场教学与演出排练合成阶段的磨砺,已经初步掌握了舞台技术和设备的驾驭能力。但并非这时候的职业舞台专业技术工作者就要归隐到幕后,相反同时更要有成熟完备的电气安全技术预案措施,以应对突发电气安全事件的处理。对待一些有电气安全技术隐患行为的学生就要以演出安全为前提,坚决制止,并且即时进行现场纠正,以避免下一场次不在重复发生。

作为舞台电气专业技术工作者,无时无刻不在遭遇着艺术呈现与技术局限之间的矛盾,仿佛艺术与技术之间横亘着难于逾越的分水岭。但这些都只是不同专业之间的思维差异,树立冷静的舞台电气安全技术观念和操守,特别是对于教学实习型剧场的电气安全管理是有益无害的。

2 剧场电气安全管理的制度层面

制度是以规则和运作模式来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电气安全制度非同其他领域的管理制度,由于电气能源的特殊性与危险性,也就决定了这类制度是通过多年的电气事故乃至鲜血的积累所产生的,并且需要不断完善的。舞台电气技术是作为一种方法或工艺而独立存在的,而技术工作者是个群体,做为群体中的个体又总是存在着某种意志或行为的不确定性,由此便需要一系列严格而高效的统筹程序来规约,即电气安全制度,这样才能使这个特种专业技术群体可靠的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使每个舞台电气专业技术工作者在其各自的技术环节中发挥各自的专业技术作用。海因里希在1959年的《工业事故的预防》一书中指出,事故的发生是由五个因素发生连续反应的结果:人体本身;按人的意志产生的行为;潜在的危险与故障;发生事故;产生的危害。显而易见,事故的爆发时机就是当人的错误作用于故障的设备,而一系列电气安全技术措施制度和组织措施制度也正是规避人的错误与故障设备的。

在舞台专业技术的电气安全中,有两个层面的安全概念。第一,安全用电:即要使一切舞台电气设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电气设备事故的发生;第二,用电安全:即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避免发生人身触电事故。而在教学实习型剧场,舞台作为一个独特的工作环境,还需要保障学生,这一舞台活动主要群体在教学实习中的过程安全。电气安全管理制度也就更加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制度的强制性就体现在不光要约束舞台专业技术工作者的技术行为,同时还要悉心指导还尚处在专业学习阶段的学生,告诫他们在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才是教学实习型剧场的电气安全管理制度所应该完成的,且应该起到的最根本的管理目标。

其次,由于教学实习型剧场的舞台电气设备所服务的是特定的学生群体,建立健全和运用完备的剧场电气技术手册、舞台电气工作日志、舞台电气备件登记表、舞台电气维修和应急情况记录表等电气技术管理资料,来充实和量化舞台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将会对组织与实施专业教学实习活动起到更加严谨和实际的指导作用。

3 剧场电气安全管理的意识层面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是每个具体事务普遍具有的自主、自新、自律的主体性质和能力。任何高端的技术和完善的规约制度,若没有一个好的技术意识和制度意识,那么一切的一切就都是形同虚设,只是形式性的存在。让技术和制度成为人的潜在思维心理习惯和直接反应,是做为安全管理中的主体和客体所应追求的最高目标境界,也只有这样才能将舞台技术中的方法和工艺从制度中的呆板与制约的形式中解脱出来,使其存在而不刻意。

舞台电气安全意识也是同样,经过长期的培养与历练,就会演变成为惯性模式,形成一种工作指南,形成舞台电气技术工作者扎实的职业操守。只有舞台电气技术工作者树立了正确的习惯性的工艺方法,树立了安全来自长期的警惕,事故来自短暂的正确理念,才能更好的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对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过程,为专业学生的教学与实习工作提供更坚实的技术保障。

化工安全技术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消防信息化工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消防信息化工作中得以有效利用,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消防信息丢失、信息泄露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威胁着消防工作的安全。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并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使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消防信息化工作。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消防信息化

1.1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指的是用一定的设备将多个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一种信息技术形式。这种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功能较齐全的高科技网络,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实现各用户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协调用户之间的工作进程,促进合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节省数据与信息传递的成本,扩大数据与信息传输量,并能将世界各地的信息在短时间内传递到不同的用户端,省去了用户查找有用信息的麻烦。

1.2消防信息化

消防信息化,是指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呼叫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进行消防信息的收集、处理以及储存等工作,实现消防信息的高效共享与消防资源的共同使用。消防信息化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①消防信息化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消防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效率,提升日常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省去了以往许多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从而提升了消防工作的质量和速度,增强了消防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和救援能力;②消防信息化在消防队伍网络内部实现了信息公开,提升了工作的透明度,有助于督促广大消防官兵改善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信息公开也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消防工作的监督,使消防队伍的良好形象得以进一步确立;③消防信息化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扩大了有效信息的获取范围,增加了信息传送的准确程度,从而使消防工作走向规范消防安全化,有效地降低了工作误差率。

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主要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要加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消防工作的通讯网络,努力构造多层次的网络体系,实现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和体系化;②要加强消防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消防信息网络运行安全、信息数据真实可靠。应当着重采取措施,防止外来人员对消防信息的窃取和骗取,为信息设置密码和客户访问权限,防止信息出现被盗现象。在发生信息丢失等突发事件时,应当能够启动应急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③要加强对于消防信息网络的管理。在确保网络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完善网络体系管理的相关制度,为消防信息的便捷高效传递提供制度保障。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2.1缺少信息安全监测措施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刚刚兴起的时候,网络的设计者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建设资金也不够充足,这导致计算机网络建成以后,在信息安全的监管方面存在很大隐患:①计算机主机没有得到有效监控。网络设计者只考虑到了对一些接入计算机的外部设备进行安全监测,却忽视了对主机本身的控制,从而对整个消防网络的安全构成威胁;②可以移动的信息存储设备没有得到有效监控。很多消防官兵在使用消防计算机网络时,习惯用硬盘等下载数据并存储工作信息,而这些硬盘本身有可能是计算机病毒的携带者,它们一旦接入计算机,就可能造成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并影响到其他网络体系的正常运转;③外部的来访用户没有得到有效监控。由于消防网络具有分布比较分散的特点,每一台机器都有可能成为外部用户访问的对象,这些用户自身携带的病毒和异常程序也会因此进入消防网络系统内部,造成重要信息泄露或丢失、网络瘫痪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影响消防部门的正常工作进程。

2.2缺少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从表面上看,大多数消防单位都有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但实际上,这些制度在工作实际中的落实情况却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有些消防单位对于信息安全不够重视,没有将信息安全责任落实到人,致使安全管理制度只停留在书面层次上,而没有实际起到预防和监督作用。有些消防单位在遇到网络安全威胁等突况时,就采用消极的方法进行回避,如干脆将网站的入口关闭,或者不让用户继续使用信息等。这种做法实际上破坏了消防安全制度的严肃性,使制度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2.3缺少信息安全教育培训

很多消防官兵认为,自己的工作任务就是组织好与实施好具体的消防工作,至于消防信息安全知识,他们不需要掌握得太详细,只要能看懂计算机上显示的信息,会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常识就可以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对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系统自身的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例如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如果广大消防官兵不加强信息安全意识,不注意提高自己的信息安全知识水平,就有可能难以识别一些新型的消防系统信息安全问题,难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从这个角度来讲,消防官兵有必要接受专业的信息安全技术培训,消防官兵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网络安全技术的培训班,有条件的消防单位也可以组织官兵开展专门的消防信息安全学习,督促他们做好学习笔记,并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

3保障消防信息网络安全的具体对策

3.1技术对策

要解决消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改善技术是基础。在技术层面,我们要全方位加强信息监管,确保系统内部的信息安全,并有效阻止外部的有害信息侵入计算机系统内部。具体来讲,可以完善信息防火墙,隔离消防系统自身的网络与外部的网络,阻止外部的用户违法进入消防信息系统,从而保护系统内部的信息不受侵害,又不妨碍信息之间的互通;可以定期更新和升级计算机杀毒专用软件,使杀毒软件的更新能够赶得上计算机病毒种类的增加速度,从而有效实现杀毒功能;可以对于消防信息系统内部的重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使信息的具体内容不会轻易暴露给外界,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3.2管理对策

要解决消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规范管理是关键。规范消防安全网络管理,主要应当从日常工作中的细节入手,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将制度责任具体化,确保规章制度能够得到全面实施。例如,可以建立负责人制度,指派专人对信息系统的某个领域进行专项管理,带领小组成员开展实在的网络安全监管工作;可以确定信息安全监管重点,对于经常出现安全问题或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领域实施重点监管;可以进一步完善监管程序,保证消防官兵在信息化工作中按流程办事,提高程序意识。

4总 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消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广大消防官兵有必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网络安全知识水平,完善信息安全技术措施和信息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消防信息化工作安全开展、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付鹏.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和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7).

[2]段秀红.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和对策[J].科技传播,2012(23).

[3]苑晓凡.消防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问题[J].2006年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2006(09).

化工安全技术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要点;问题

当前我们生活中所用的很多物品都是化工产品,化工产品已经使我们生活密可不分的一部分,我们生产生活中需要大量使用化工产品也就使得化工企业的数量很多,且这些化工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化工企业在进行生产多数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且其加工过的物质具有加大的危害性和污染性,一旦发生泄漏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化工安全生产管理,自然需要我们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和要点进行研究,便于我们制定更好的措施去预防。

1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概况

我国为了规范化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专门出台过相关文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并结合该文件进行相关管理,保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同时针对化工企业中氯碱、合成氨这两个高危行业的安全技术标准得到规范,国家根据化工企业中的不同工艺安全技术的特点,颁布了《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以及《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等法规,这些都夯实了我国在制定安全生产体系时的基础。有了较好的安全生产基础还是需要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落实,对安全生产管理和要点进行研究,才能真正保证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2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

2.1未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上文提到,我国为了保证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已经颁发过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这些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实施就是为了保证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事故依然时有发生。这些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化工企业的管理者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而是将短期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减少了化工企业原应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投入,使得化工企业已经化工企业周边的安全无法保证,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就会导致人身安全和环境受到较大危害,同时也会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名誉受到较大影响。

2.2生产技术及设备不达标

化工行业进行生产过程采用的生产技术必须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并且生产过程中所用的设备也必须是达到国家相应标准的设备,如果采用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不达标,也会引发安全生产事故。例如,部分化工产品具有高腐蚀性,这就需要化工生产过程中选用的设备有较好的防腐蚀性,如果选用的设备不达标,那么设备很可能会被腐蚀导致设备损坏和化工原料泄露,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2.3操作人员违规

化工生产过程中部分操作人员违规操作也是造成事故的一大原因,现在化工企业中的部分工作人员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对各项设备的操作技能也不够熟悉,同时自身的制度观念比较薄弱。这部分员工在进行设备操作时往往不遵守标准的安全操作规程,工作中也缺乏纪律性,当设备发生问题时他们若不能及时根据预案进行处理而是自己违规进行操作就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

3提升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点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利用相应的企业制度、领导决策、安全预案等方式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研究提升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点问题主要是将化工企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导致事故造成危害,总结提升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点如下:

3.1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必须要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首化工企业要对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内审,如果安全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缺陷那么就将这些制度进行补全,如果这些制度已经能够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就要狠抓落实,确保制度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

3.2保证设备安全

化工企业的设备可靠性极为重要,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化工企业在进行设备选用时一定要注意设备的安全性,选用质量较好的设备进行生产,同时也要针对设备建立相应的保养制度,使设备的安全性真正能够得到保障。

3.3对员工普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仅仅是要求管理者重视安全生产管理,还需要基层员工也对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有相应的了解,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化工企业的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化工企业可以利用安全知识讲座等方式向员工传达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使他们能够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内容,首先使员工能够保证自身安全,进而使整个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

4结语

化工企业要长远的发展,必须要将安全生产管理放在关键位置,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化工行业作为高危行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带来的后果较为严重,所以化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用以及意义,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全体员工所具有的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预防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安全隐患,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作者:张晓哲 贾佳 单位:河北安科检测检验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冠甫.化工安全生产及管理模式研究[J].化工管理,2015,(36):33~33.

化工安全技术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定期检验;检验周期;耐压试验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0-0110-02

0 引言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是进行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与保障压力容器安全运行应用、提高压力容器生产制造水平的重要技术规范与管理要求,尤其是1999版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其在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与安全运行保证、提高压力容器制造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更为突出。在实际管理与规范应用中,已实施近十年,是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与定期检验的主要依据之一。

1 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与问题分析

1.1 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情况

在实际管理应用中,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是压力容器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复杂压力容器的日常安全技术管理,对于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某地区压力容器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定期检验情况的调查统计,在进行压力容器的日产运行应用管理与检验过程中,每个压力容器使用单位都有一套适合自身压力容器运行应用特点的管理模式。根据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规模的大小,小压力容器应用企业在进行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中,多以设置设备科等传统主管部门为主要管理模式,进行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与定期检验实施;一些大型化的工矿企业在进行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中,则是以HSE以及OHS、ISO18000等现行安全管理模式为主,并且在该地区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对于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各企业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以及配备都较为齐全,在进行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过程中,也具备有一定的安全管理与压力容器专业知识,能够满足对于压力容器管理的需求。

但同时,在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与定期检验过程中,一些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尤其是小规模的企业单位,在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与定期检验中,尤其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实践中缺乏主动性,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过程中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多流于形式,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制度设计制定与执行,只是停留在以应付安全管理检查上,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此外,在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过程中,尤其是某地区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情况调查统计,一些应用企业单位还存在着法规意识比较淡薄,在进行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要求规定执行过程中,对于相应的规定条例执行不到位现象比较突出,以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中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为例,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对于这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实施中,有一半企业是在监察部门与检验机构的督促下完成实现的,企业自身对于安装管理要求遵循的主动性意识非常差,并且在到期后主动报检方面,企业的主动性意识也非常缺乏。

1.2 压力容器的安装技术管理问题分析

在压力容器的实际管理应用中,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大体上有两种类型,即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而实际安全技术管理中,这两类企业对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状况差别很大。首先,大型企业大多使用数字集散控制系统进行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与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并且在对于设备的修理改造中投入比例也比较大,注重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设备的整体运行状况比较好,因此,相应的这类型企业对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水平也就比较高,安全技术管理中的主动性突出,对于压力容器运行应用的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针对性比较强,同时由于定期的进行练习,使得员工进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也相对比较高。而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在以上对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各个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不仅设备运行应用状况相对比较差,并且对于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比较低,甚至还存在有拼设备的情况,进行设备安全技术管理的主动性也非常差,多是忙于被动的应付检查,对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应急预案等多流于形式,针对性不是很突出。

针对上述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中问题和情况,在进行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监察与检验中,应注重对于小型企业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与管理状况进行更多关注,并注意加强对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与规章力度的宣传,强化安全技术管理措施,提高对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

2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与问题探讨

2.1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情况分析

对于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分析,主要从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对压力容器的年度检验以及定期检验的基本情况上,对于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定期检验特点等进行分析论述。

根据某地区压力容器使用的单位的定期检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进行压力容器运行应用管理与检验中,有一半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对于运行应用压力容器设备进行了年度检查,并且主要检查项目为宏观检查与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检查,此外,还有一些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对于压力容器的壁厚进行了测定检查,并做了相应的检查结果记录。结合某地区对于压力容器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与定期检验情况调查,可以看出,在进行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与定期检验开展过程中,虽然开展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企业单位数量比较多,但是压力容器设备的检查项目以及检查结果不够理想。首先,表现为进行压力容器设备检验实施的检验人员层次水平差别比较大,设备的安全隐患检出率比较低,一些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对于设备检验人员的资格要求不是很明确和清楚;加之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开展不到位,检查过程中也没有按照相应的检验要求与规定标准进行,以致于检验结果填写与记录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通常情况下,压力容器设备的检验记录以及案例是设备缺陷与损伤集中反映的重点,而在进行压力容器设备定期检验开展过程中,因上述检验情况和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压力容器设备的运行和应用缺陷问题、损伤的及时发现,对于压力容器设备的运行应用作用影响比较突出。

此外,在进行压力容器设备的定期检验分析时,还包含对于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的检验周期以及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调查,而在某地区参与调查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中,它们对于压力容器设备的定期检验周期有“一年一修”、“两年一修”等不同形式,甚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进行压力容器设备定期检验中,一些大型企业的压力容器设备检验周期改为“三年一修”或者是“四年一修”等。而在一些较小的非连续性生产企业中,进行压力容器设备定期检验时,对于设备的定期检验周期长短,企业的生产运行作用影响并不非常的大,这类企业对于压力容器设备的检验周期长短重视程度也并不十分高,但是对于设备安全性的关注程度比较突出。同时,在对于压力容器设备的检验周期调查分析中发现,压力容器设备安全技术管理规范中对于检验周期要求过于刚性,与压力容器使用企业的生产周期之间的相互适用性比较差。

2.2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的问题分析

根据上述对于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的年度检验以及定期检验、检验周期情况的调查统计与分析,与压力容器设备安全技术管理要求规范相比,要求规范中对于压力容器设备的定期检验规定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且认为对于设备的定期检验是为了保证设备在检验周期的安全稳定运行实施。而在压力容器设备的定期检验中,年度检验是为了保证更好的进行压力容器设备的在线检查,对于年度检查的周期次数要求也是每年至少一次,而在进行容器设备的检验过程中,多是以委托专业检验机构检验的方式实现。结合容器设备全面检验的目的,在检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编制有效的检验方案,加强对于检验人员层次水平的培训,以保证压力容器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应用。

3 结论

总之,对于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与定期检验,是为了保证压力容器设备的安全生产与运行应用。进行压力容器设备安全管理与定期检验分析,有利于提高安全技术管理与检验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涛,韩勇,韩立柱.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中几个问题的商榷[J].化工机械,2011(4).

[2]谢永诚,徐雪莲,窦一康,贺寅彪.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容器老化管理大纲开发[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2).

[3]孔德萍,李华,郑宏练.秦山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容器寿命管理[J].核动力工程.2008(6).

[4]包继旺,席与珩,刘荔.电力企业压力容器可视化动态监督管理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4).

[5]杨兴华,王威强,赵希波,唐委校.压力容器管理及安全评定辅助专家系统[J].压力容器,2012(2).

[6]闫宇航,蒋校丰,张少泓.反应堆压力容器快中子注量计算方法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