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技术开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工新技术开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工新技术开发

化工新技术开发范文1

关键词:开发区;控制;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作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的重要环节,是规划管理依法行政的依据,是规划实施的控制、引导与监督。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向上衔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向下衔接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设计和开发建设行为,它以量化指标和控制要求将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转化为对城市建设的微观,并作为具体指导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设计、管理部门土地出让的具体设计条件和控制要求。

2 控规的区域位置

根据《阿克苏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阿克苏市的城市性质为:中国向西开放前沿,南疆区域性中心城市,水韵森林宜居城市。

城市规模为:规划期末人口达到89万,建设用地规模90.0平方公里。

城市空间结构为:规划形成“一主三幅、三环八射、田园绿楔、滨河突湖”的空间结构结构。

本次规划的控制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为阿克苏城市的副城之一。

3 规划范围及用地规模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以法定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因此本规划范围在《新疆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产业园(西园)总体规划(2011-2030年)》的规划范围以内。控规用地22.84平方公里。

4 对总体规划的落实与反馈

本规划以总体规划为依据,主为落实以上目标,在整体落实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区现状建设情况,作出以下调整:

4.1 增加产业布局规划内容:依据《新疆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产业规划(2011-2020)》要求,结合开发区总体规划布局安排,增加装备制造加工产业分区。

4.2 用地功能调整:在开发区综合服务区增加了科研用地、图书、展览等设施用地。在开发区北部仓储用地,增加物流功能。

4.3 深化细化市政设施、公共安全设施:依据现状及规划发展要求,增加1处个消防站用地,1处加油站用地,1处公共交通场站用地,2处大型社会停车场用地。局部地段加密支路网,使其更符合工业园区的使用要求。

4.4 深化细化公共服务设施:对总体规划中的居住用地进行细分,用地分至小类,增设居住区级、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及街头绿地及广场用地等各类用地。

5 控制单元划分

结合总体规划及本次规划范围布局,将整个规划范围划分为5个控制单元,并形成控制单元划分图和控制单元汇总表,标明控制单元的名称(编码)、面积和“四至”界线,便于规划管理。

6 用地开发强度的总体控制

工业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其自身的特点,控规增加了投资强度这一控制指标、其绿地率为上限而不是下限、对配套建设用地的比例进行限制等。

本次规划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7)》(2002年版)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源部,2008)及《阿克苏市新建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办法(试行)》(阿市党办发〔2011〕46号文件)。确定开发区主要用地的建设控制指标。详见下表

7 规划中对中公益内容的控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直接涉及到城市建设中得各个方面的利益,是城市政府意图、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平衡协调的法制平台,是实现政府规划意图、保证公共利益、保护个人体权益的公共政策内容的具体化表现。

本次公益用地要划分至小类并在空间上明确具置、规模和边界,并提出控制要求。改变了以往若干公共设施定点不定位、由开发地块配套建设的做法,除个别需要独立布置的设施外,集中布置,划定居住社区中心和基层社区中心用地,综合布置文体、商业、公共绿地等设施。保证了公共设施的空间预留和用地控制。

8 景观结构

规划形成“一廊、二轴、均衡绿心、一环、”的绿化景观及生活区水系景观相结合的绿、水景观框架,构建园区和谐、生态,充满活力的景观系统。

“一廊”指南北向沿杭州路两侧的复合生态廊道。

“二轴”指东西沿浙江路为工业区与生活区的分界线,沿浙江路南侧规划布置200米的防护绿带;沿温州路北侧通过的220kv高压线,规划设置的100米防护绿化带。

“均衡绿心”指均衡分布在,各个片区为各片区服务的公共绿地。

“一环”指沿开发区外环路两侧控制的环形绿化带。

在沿西湖的环湖路两侧布置滨湖景观带;

在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布置两处绿化公园;

在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东侧的绿化广场作为景观节点,通过道路与西湖滨湖景观带对应;

街头绿地按照1-2公里的距离,均衡分布在控规范围区内。

生活区水系:规划从开发区北侧水系引水,通过沉沙池处理,水系沿杭州路结合道路两侧50米的绿化及曼妙生态的街道空间,布局蜿蜒的水系。水系流经中心区绿化广场营造生动大气的广场景观,再流经两条直通西湖的商业街,汇入西湖。水系主要在生活区主要的商业街道和行政办公及中心广场通过,汇入西湖。充分利用了园区周边独一无二的水系景观资源,凸显开发区的生态与活力。

9 规划中城市设计的引导

从城市空间景观三维角度,结合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节点及标志之间的衔接协调和控制出发,在控规中塑造城市空间特色的内容。整个控规片区形成高低起伏的空间轮廓,综合服务区中商业服务区内为相对较高的建筑群。沿西湖景观区为较低的高度。结合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等平面空间,这样在整体空间构图以及多视角轮廓线的形成上均可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纳入具体项目设施建设管理,而不是停留在规划的概念构想中和泛泛文字中。在控规中具体落实队地块高度控制和特色意图区详细的鸟瞰设计。

10 规划实施策略

10.1 分期开发

充分利用开发区现状用地条件,选择有利建设用地。利用已有的道路和基础设施,以减少前期投入,又尽快形成开发区规模,发挥聚集效应,从而带动开发区的全面建设

10.2 建立城市建设多元的投融资体制

近年来,积极尝试改变传统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单纯由政府财政投资的单一资金筹措形式,到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个筹资主体,内外资并举以及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举的多元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

10.3 加强对资源环境的开发与保护

对于本项目而言,空间、土地、水域、生态环境都是开发区发展的宝贵资源。必须结合总体规划和各控制性规划,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资源整合、生态保护区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10.4 开发区工业企业入园标准

工业企业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要求引入,及达到建立“生态经济型和循环经济型”开发区的要求。

入园企业严格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自治区有关产业政策,重点对限制类、淘汰类投资项目进行审核,限制入园。

10.5 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确保规划实施

11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规划管理的衔接

控制性详细规划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直接指导审批管理,通过一个个具体建设项目落实城市规划的意图。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要实现规划对城市发展适度超前的引导和有效管理,必须确定必要的刚性和适度的弹性。

化工新技术开发范文2

2013年9月,黔南国家磷煤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并获贵州省科技厅“黔南(国家)磷煤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能力建设”项目支持。项目实施以来,各项建设指标优异,科技产出成效明显。

三年来,基地建设坚持“创新引领、协同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原则,以把基地建设成全国西部重要的磷煤化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目标,以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为抓手,形成以福泉市、瓮安县为核心区,以瓮福、金正大、芭田、川恒等企业为骨干的化工集群,实现产业结构纵向从磷矿石开采到肥料级、工业级、饲料级、食品级、电子级磷化工产品的生产;横向从中间副产品的回收加工到尾气、废水、残渣的综合利用,初步构建清洁化循环生产、共生耦合的产业链。

在2016年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区域品牌价值提升经验交流会上,“福泉磷化工”区域品牌入选中国区域品牌价值评价榜,品牌价值高达43.60亿元。

加速发展

初步形成共生耦合产业链

截至2015年12月,黔南国家磷煤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核心区建成面积18840亩,产业项目投资达306亿元,培育了瓮福集团、天福公司、金正大、芭田等一批龙头企业,具备了400亿元的工业产值能力(其中磷化工占80%)。

基地依托瓮福集团、川恒公司等龙头企业,目前已聚集磷化工主导企业55家,聚集度达90%。同时,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成功发展了378万吨复混肥、120万吨湿法磷酸、50万吨饲料磷酸氢钙、5万吨三聚磷酸钠等主体磷化工项目。上游配套了900万吨磷矿开采、500万吨磷精矿浮选、320万吨硫酸及余热回收、30万吨合成氨联产、15万吨二甲醚、6.5万吨黄磷等项目。下游配套了13万吨净化磷酸、4万吨热法磷酸、1000吨电子级磷酸、15万吨饲料级脱氟磷酸三钙等项目。另外,磷石膏综合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利用、磷石膏堆场防渗、湿法磷酸净化等一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

同时,基地循环发展状况良好。福泉园区发展了瓮福25万吨磷石膏制硫铵、100吨碘回收、萃余酸生产3万吨晶体磷铵、5万吨工业废水生产饲钙,泰福公司4000万平米纸面石膏板、兴发公司2.5万吨二甲基亚砜、英杰公司1万吨氟化氢铵、龙源公司2×30万吨烟气脱硫制硫酸、西南水泥130万吨水泥等项目。瓮安园区发展了利瓮公司80万吨磷石膏水泥缓凝剂,贵龙公司30万立方米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1.2亿块蒸压粉煤灰砖、恒兴公司3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恒瑞环保公司30万吨水泥缓凝剂和2×20万吨石膏粉等项目。并配套引进了1.5亿条编织袋、塑料包装桶、磷化工特种设备及工装加工等项目。

如今,基地磷化工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并成为全国行业典范。

加强研发力度

科研创新能力大幅增强

目前,黔南磷煤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实施研发项目涉及磷矿资源高效利用、精细磷煤化工产品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开发与应用、产业配套发展等领域,共承担实施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27项。基地内骨干企业申请专利总数达850余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达140件),拥有核心技术成果10余项。其中,瓮福集团研发的湿法磷酸净化、氟碘回收、尾矿再选酸性废水回收,川恒公司研发的150kt/a半水法湿法磷酸成套总体技术以及龙源公司研发的有机胺脱硫制硫酸、金正大研发的缓控释肥料、兰鑫石墨公司的换热器生产、泰福公司的石膏板生产、兴发公司利用天福尾气硫化氢制二甲基亚砜等技术均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这些技术成果将助推传统磷化工行业工艺技术装备实现大型化、成套化、国产化,并在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发挥积极作用。

入驻基地的瓮福集团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全省首批创新型领军企业,贵州天福公司、川恒公司获批为省级创新型企业,贵州兰鑫石墨公司荣获2014年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优秀企业”。川恒公司科研创新成果《CH半水湿法磷酸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荣获2014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黔南州2013―201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目前,基地入驻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9家。

由基地瓮福集团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复杂难处理磷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突破了复杂磷矿体高效无废综合开采关键技术、沉积型硅钙质磷矿石选矿技术、含稀土中低品位磷矿石富集分离关键技术等40余项关键技术,开发出电子级磷酸、三氯氧磷、透明剂、阻燃剂等磷精细化工新产品。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综合利用率,推动了磷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磷矿开采加工技术实现出口创汇。

川恒公司通过开展“湿法磷酸制食品级磷酸”“直接法生产饲料级磷酸钙盐”等项目的研究,先后开发出湿法酸制磷酸二氢钙、全湿法磷酸制三聚磷酸钠、饲料级磷酸脲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公司实施的“15万吨/年半水湿法磷酸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成果填补了该工艺技术在国内大型化、国产化为零的空白, 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凭借该工艺技术,川恒公司连续多年占据国内同类产品50%以上的市场份额。

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完成的“硝酸分解磷矿连续脱钙生产硝基复合肥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经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兰鑫石墨公司完成的“石墨换热器加工新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经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强化产学研结合

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黔南磷煤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依托瓮福集团组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磷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磷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研发服务平台。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成立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瓮福湿法磷酸资源有效利用实验室、四川大学―瓮福磷化工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大学―瓮福磷化工电子级化学品实验室、贵州大学―瓮福联合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

2015年,瓮福集团获批建设“中低品位磷矿及其伴生资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获批建设“贵州省磷化工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中低品位磷矿及其伴生资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黔南州第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针对磷化工行业前沿领域的共性和关键性问题,从“中低品位磷矿选矿技术、磷精细化工技术,磷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三个研究方向,系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

同时,基地瓮安园区围绕服务基地企业创建了瓮安县创业园科技孵化服务有限公司,并于2014年6月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公司入孵企业总数达27家,已毕业2家;在孵企业已申请专利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余项,商标注册30余个。福泉园区建立了福泉磷煤电产业技术一体化专业孵化器,并经过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服务模式的实施,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企业创业服务。

化工新技术开发范文3

一、我市落实科技创新

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市科技创新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我市高新区纳税人享受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执行情况。截止20**年底**高新区共有198户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涉及国税部门征管企业所得税88户,共减免企业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17238万元。

2、“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实情况。20**年(20**年汇算清缴未结束,数据暂无),属于**高新区国税辖管的有技术开发费立项的企业共18户,但申报20**年度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企业只有9户,其中,外资企业3户,20**年度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2000万元,加计扣除额1000万元;内资企业6户,20**年度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1**5万元,加计扣除额537.5万元。其他企业都因本年度未发生或某些原因未申报加计扣除。

3、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执行情况。20**年,共有88户企业享受了软件产品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合计销售收入66057.18万元,即征即退增值税2880.68万元。

二、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税收优惠税种单一。税收优惠以所得税为主。由于新技术、新工艺不断被采用,高新技术产品成本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直接成本所占的比例不断降低,间接费用的比例大大增加,大量的研发费用、技术转让费用等无形资产往往大于有形资产的投入,并且新产品上市需要大量的广告宣传费用,而这些都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导致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增值税税负较高,抑制了企业应用新技术,从事技术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在我市多数企业目前处于微利或亏损情况下,这种优惠措施基本上起不到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的作用。

2、某些具体规定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纳税人的经营情况比较复杂,而现行相关的税收政策比较单一,具体规定不甚明确,导致优惠政策落实难度较大。如“科技人员工资扣除情况”,大多数企业往往不存在专门的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和人员,企业为了合理配置使用人力资源,往往会让技术开发人员和其他部门人员一起办公,甚至技术开发人员还同时履行与企业开发产品有关的其他职责,如市场开发调查、产品售后服务、产品质量测试等职能。

3、优惠环节设置不合理。目前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对已形成科技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的引进以及已享有科研成果的技术性收入实施优惠,侧重于研发创新成功企业的终端环节。而对正在进行科技开发活动,特别是对研究与开发、设备更新、风险投资等重点环节,税收支持力度不够大。这样,企业就把重点放在引进技术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上,而对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和研究开发新产品投入明显不足,从而造成中间产品、配套产品及一些重要原材料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

4、优惠条件过于严格。从现有政策规定来看,部分优惠政策条件设置过高,使一部分企业无法享受税收优惠。如高新技术企业相关规定,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三、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六、企业的其他指标,如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必须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

5、征纳双方主动意识不够强。目前申报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比例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企业对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不太了解。二是部分企业害怕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不好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三是税务部门政策宣传和鼓励不够,部分税务人员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对审核、落实政策规定有畏难情绪。

三、对完善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几点建议

1、明确细化政策规定。一是明确和细化现有相关规定。对于“科技人员工资扣除情况”,一方面企业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相关税收政策规定,严格核算内部科技人员按项目发生的成本费用;另一方面税务部门要积极辅导并督促企业做好财务管理,保证核算的规范性;二是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快出台相应税收政策。如对于动漫企业的相关政策,建议上级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并划分动漫产品及衍生产品的政策界限,出台一些更优惠、更宽松的减免税优惠政策。

2、合理设置优惠环节。对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重点应从对企业科技成果的优惠转向对科技研究、“中试”和转化过程的支持,提高科技创新税收优惠的实效。从税收优惠的形式上,应扩大税基式优惠的范围和幅度,特别要对“中试”阶段(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由于投入多、风险大,往往是企业不愿涉足的区域,更需要加大税收政策的扶持力度。

3、逐步放宽优惠限制。要改变我国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科研质量不够高,优秀人才比较匮乏的现状,使我国的产品结构由“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转化,逐步降低当前部分税收优惠政策设置的条件。如“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应适当放宽,并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幅度,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化工新技术开发范文4

关键词:兰州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产业选择

一、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体概括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处在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38°之间,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浑壮雄阔,又展现了江南的清奇秀丽。

兰州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和永登、榆中、皋兰三县,全市总面积13085.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规划面积953公顷(9.53平方公里)。安宁区位于兰州市中心西北面,黄河以北,境内东西长19.6公里,南北宽2.7-7公里,总面积8679公顷(86.79平方公里),其中除北山外,川地面积约4300公顷(43平方公里),总人口20.93万人,现辖区8个街道办事处,是甘肃省重点布局建设的高教文化区,曾经也是兰州市面向中心城区提供农产品服务的近郊农业蔬菜区,素有“十里桃乡”之美誉。科技人才多、土地可开发利用面积较大是安宁区的基本区情。为此,1993年,在安宁区范围内规划设置了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后与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合并运行,2002年,上报批准为国家级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安宁区也是兰州第三版城市规划确定的兰州新城区的主要区域。

二、兰州经济开发区产业选择与定位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1、兰州经济开发区产业选择与定位的原则

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选择是指根据园区自身的综合优势和独特优势,合理选择和布局园区所要发展的产业,确定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形成有效产业链。具体而言,对经济开发区进行准确的产业定位,产业选择首先需要考虑在经济开发区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和分工协作体系,重点把握“产业链”这条主脉。

坚持发挥大项目“火车头”作用,用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和工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因此,兰州经济开发区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集约化利用经济开发区的空间考虑,充分把握全球产业的发展趋势、发展技术和人力资本密集度高、市场前景广阔、规模经济效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性强、环境污染少或无污染的产业。同时,结合当地的工业发展特点和经济开发区内部企业之间的网络联系。确切地说,兰州经济开发区是以区域经济和资源特点为基础,以现有企业自身优势为依托,以对外拓展市场,促进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专业化工业园区。

2、兰州经济开发区产业选择与定位的影响因素

对兰州经济开发区进行产业选择与定位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兰州经济开发区的区域工业经济和资源特点;第二,兰州经济开发区现有的发展产业与发展状况;第三,经济开发区的区位特点和交通物流因素;第四,邻近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选择;第五,兰州经济开发区所处的兰州市以及甘肃省在推进开发区发展和整体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规划等。

三、兰州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选择与定位

基于以上影响因素,兰州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选择与定位主要体现为:在“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下,建设以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为主体,以现代化、高产出的工业项目为主导的现代化经济发展园区。

1、行政商务服务园

行政商务服务园主要以房地产建设为基础,重点建设农村宽裕型小康住宅、各类中高档次住宅、办公写字楼等。以将要开工建设的世纪广场为核心,规划1平方公里左右用地建设中央商务区,要充分利用其良好的设施和一流的环境,大力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分销中心和结算中心等,并吸引大型企业集团的核算本部入区办公和金融、证券大厦入区建设,规划建设千万元大楼、亿元大楼、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以提高经济的聚集度,从而形成一个聚集各方面生产要素的中心区域,建设成为经济的高产出区、税收的高征收区和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集中展示区。同时,要充分利用区内诸多高校较强的科技研发优势,发挥聚集效应,建设教育基地。以商贸流通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首先重点发展零售餐饮业、现代物流配送业、品牌汽车4S店、会展服务业、交通通讯业、金融服务业、担保咨询服务业、研发服务业、旅游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等。

2、高新技术产业园

高新技术产业园应该依托现有企业的扩散和辐射,抓住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产业扩张的机遇,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联合与技术合作,同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优先发展以IT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的高科技产业;另外以220亩交大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新技术项目;同时,在园内规划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园,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和若干产业孵化器(中心)的建设,并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吸引技术含量高、发展灵活、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入园发展。

3、生态农业园

对于生态农业园,应该按照农业生态学与生态旅游学原理,以保持并改善城市生态平衡为主导思想,坚持充分保护绿地,通过园区建设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原则,重点建设一个集观光、娱乐、休闲、民俗、购物等为一体,具有自然、清新、质朴农业文化内涵的农业生态园,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之成为兰州市城市居民休闲、度假、观光、避暑的最佳区,成为经济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的重要基地。

4、沙井驿工业园

对于沙井驿工业园来说,应该充分发挥沙井驿工业园土地资源优势,高起点规划,依托雄厚的机械制造加工能力,以一汽重卡、吉利汽车、英国黑色出租车等拟建项目为基础,引进汽车整车生产项目,以整个西北为市场,发展 汽车制造业,形成汽车制造园;依托兰州石化产业发展的拓展和外延,不断延伸产业链,带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石化下游产业发展,同时建设大型石油化工产品交易市场,形成以石化产品深加工、经营、仓储为一体的石化产业园;依托沙井驿建材公司较强的建材生产能力,对电厂粉煤灰和城区塑料废弃物进行回收,作为原料来发展新型建材业,形成以高附加值建材产品为主的新型建材及新材料工业园。

参考文献:

[1]阚滨等.地区支柱产业选择的标准[J].经济研究参考.1997.3.

[2]陈福民.加长产业链,变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J].经济纵横.1995.9.

[3]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学家.2004.3.

[4]王缉慈.产业集群:产业竞争优势的源泉[J].战略与管理.2001.5.

[5]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一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胡皓东.开发区:改革开放的触角[C].国际商报,2004年6月13日.

[7]蔡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6(10).

化工新技术开发范文5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建立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以多元化投资为支撑,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和机电一体化四大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及沿江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全面推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进程,促进全省经济的结构优化和持续快速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02年,全省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高新技术在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规模,沿江火炬带成为我省参与2l世纪国际竞争的战略基地,为我省经济结构调整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是:

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000-35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0%;沿江火炬带成为国内高新技术产业最集中的区域,火炬带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2%-25%;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和机电一体化四大高新技术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70%,并形成20个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科技水平高、辐射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高新技术产品群;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50-60亿美元,占外贸出口额的20-25%,并建成2-3个年出口10亿美元以上的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切实抓好400家省市重点企业集团建设,认定1300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100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取得显著成效,工业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份额达到42%左右,农业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份额达到55%左右。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把建立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企业研究开发机构,重点抓好“一站两中心“(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省、市重点企业集团都要建立健全技术中心,争取有20-30家重点企业建设博士后工作站或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民营科技企业(集团)、转制后的科研院所中建设一批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选择8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机制灵活、产品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科技人员以自有专利、专有技术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积极探索建立民营科技企业贷款担保机制。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素质,规范运作,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2002年,培育80家具有持续自主创新能力、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民营科技企业。

进一步深化科研、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以重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基地的知识、创新体系。按照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的要求,加快省属科研院所结构调整与定位转制步伐,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到2000年全部完成改革和转制任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切实提高高等学校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同时,统筹协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类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农药创制“、“专用集成电路“、“超细粉体“等一批重点实验室,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对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科研成果,提高发明专利的比重,为技术创新储备后劲。

建立社会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新技术推广中心、科技信息中心、技术市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充分发挥项目库、专利库、载体库的作用,面向市场,开展社会化服务,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建科技服务机构,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行有序的科技服务机构体系,增强服务功能。

(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建设

加快培育高新园区的特色主导产业。规划引导各高新园区在现有产业、人才、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要,培育主导产业,发展拳头产品,办出产业特色,形成合理布局,增强高新园区的整体竞争能力;到2002年,南京、苏州、*、常州四个国家级高新区形成以参与国际竞争为目标的产业分工格局,省级高新园区完成以提升地方产业结构为目标的产业部署。

努力提高高新园区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园区内科研开发机构、特色科技园和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增强高新园区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实现工作重点由“招商引资“为主向“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并重转移。高新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都要建立科研开发机构,推进30家科研开发机构进入高新园区,吸引30家国外大企业的科研开发机构落户高新园区;在国家级高新区内建设4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建设18个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及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形成6家专业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2-3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同时,探索建立高新技术创业基金和信息网络。充分发挥高新园区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到2002年,争取使全省高新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60%以上,国家级高新园区工业总增加值年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

全省各类开发区都要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工作。有条件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努力提高开发区内企业的科技含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在提高区内技术创新能力、招才引智方面做好表率。充分发挥开发区在推动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三)积极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

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着力抓好50个重大高新技产业化项目,集中精干力量,精心组织实施,项目完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约100元。

进一步提高实施火炬计划项目的组织程度。强化火炬计划项目与“863“计划、国家和省科技攻关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的有机衔接。2000-2002年,全省组织实施600项火炬计划项目,争取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00项以上,投入100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400亿元。

加大技术改造项目的组织实施力度。重点实施500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升级项目,完成投资25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600亿元。突出抓好列入国家“双高一优“计划的重点项目,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开发。

(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群

加快培育数字通信、计算机网络设备、数字化视听设备、软件及系统集成、生物技术药物、新型高效农药、超细及纳米材料、新型中成药、新型电子元器件与新材料、新型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汽车关键零部件及其新材料、新型输变电设备等20个高新技术产品群;围绕高新技术产品群的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0家、高新技术产品800项,集中实施100项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及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份额。

以建立持续自主创新能力、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组织实施“三药“(新医药、新农药、新兽药)科技示范工程。加强“三药“创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产业化基地、以及“三药“共用评价和条件保障设施建设;探索利用风险投资支持知识生产,开发10-1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

(五)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制定实施《江苏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施方案》,重点抓好首批三大项目30个课题的研究开发工作,力争使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在我省农业上的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10个左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

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全省农业现代化的基地。重点实施并推广智能化设施农业技术、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节水排灌设备系统、优质抗病虫种子产业化技术、动物基因工程疫苗、航天园艺育种等现代农业技术,结合引进国外农业新技术加以吸收和创新,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开展农业重大科技攻关。重点实施农作物优质抗病高产品种的培育、现代化抗病抗灾节约高效农业技术、优质果树林木花卉品种创新和高效新品种选育、畜禽鱼动物优质高效品种的培育和动物防病技术、生态重建与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后备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技术、智能化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装备等一批农业攻关项目,培育农业新品种(系、组合)50个,创新农业新技术20项,示范应用面积1000万亩。

(六)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

化工新技术开发范文6

要围绕“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支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工业领域节能、节水和降耗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自主创新或引进技术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着力培植光电子产品、软件、新药等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群,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使我省传统的资源型产业达到国家所确定的节水、节能、降耗的目标,不断推进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要以推动与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提高资源节约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一是努力研究与开发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关键技术,如玉米深加工上、下游产品链的延伸与废物的再利用技术;肉类加工产业的副产品如骨胶、皮革再加工的清洁生产技术开发;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品的绿色设计技术及生命周期评价技术研究与开发;可与上述主导产业相链接的相关产业的开发研究与设计。二是循环经济发展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开发:主要包括吉林省主导产业循环经济结构设计、产业链条延伸及相关产业链接技术的开发;不同类型与规模的循环经济示范区(或生态工业园区)的设计及规划的研究与建设;以四平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平台,建设好国家级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要搞好节约资源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示范。近期应对我省资源领域的主要关键性技术进行攻关,加大投入,争取“十一五”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化示范。重点应对我省主要行业的节能、节水、原材料节约等方面进行技术开发,重点突破一批资源节约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建立若干示范性工程。

要搞好资源综合利用、特别是可再生资源的再利用的关键技术的开发及示范工程建设。本领域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包括:一是工业及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和再利用技术:二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技术与设备,切实可行的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如发电、菌肥以及绿色建材生产技术等)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三是包括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对各类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进行研究,开发出一系列废旧物资的再利用技术,并逐步促进其产业化。四是研究与开发农作物秸秆(重点是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