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机械行业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用机械行业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用机械行业现状范文1

今年以来,我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及经贸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提高企业效益为中心,以市场开拓为龙头,强化基础管理,狠抓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拼搏,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运行质量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势头。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公司经济运行情况

1~9月份共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实现利税61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比去年增长38%,实现利税900万元,比去年增长30%。

主要抓好了以下三项工作:

1、以市场开拓为龙头,靠销售拉动了公司经济的增长。

在压力机产品方面,我们抓住各地新上汽车项目多、技改投入大的现状,主动出击,得到了大批的订单,1~9月份完成销售收入435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1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在冲压件产品方面,面对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而产品销售价格却提不上去的不利因素,我们坚持让利不让市场的经营原则,不断加大老用户的配套量,并开辟出时风等大用户,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46万元。

2、以强化管理为基础,促进了企业效益水平的提高。

针对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的实际,我们狠抓了比价管理,对外购外协件采购及工程建设项目实行了招标,并采取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可比成本与去年基本持平。为加速资金周转,我们从缩短生产周期入手,做到无计划不投入,无合同的产品不投入,减少了产成品库存积压。在质量管理方面,我们顺利的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年度审核,使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势头。

3、狠抓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增强了竞争实力。

1~9月份我们完成了冲压中心面积1.5万平方米的厂房建设,自制和购置400吨以上压力机、液压机、开卷校平线、行车等大中型生产设备13台套,完成了汽车部件制造分公司的搬迁工作,使冲压中心投入运营。同时,我们先后开发出J31-400C、J31-630B、J31-630C、JH36-400E、J36-400C、J36-800B、J31-800C压力机新产品、及QTF4-15砌块生产线、三轮车驾驶室、农用车车箱等新产品。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受国家政策和同行业新增厂家较多的影响,冲压件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没有预计的宽阔。尽管我们扩大了生产规模,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仍没能完成预定的目标。

2、受原材料价格的影响,产品盈利能力下降。尽管我们狠抓了内部管理,在降低成本上大做文章,内部消化了部分涨价因素,但由于涨价幅度太大,产品利润率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二、明年公司经济运行走势版权所有

2005年我们制定了坚持“以常规产品求生存,以高新产品求效益,以管理创新求发展”的工作方针,确立了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2000万元的经营目标。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2005年,市场的多元化格局给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项目的重复投入,市场的无序和非正当竞争,也给传统的优势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近几年国家汽车产业急剧扩张,山东区域内新上生产规模达到或超过我们的汽车冲压件生产厂家就达十几个,势头迅猛,该产业发展过热的势头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自今年五月一日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实施以来,我省农用车行业遭受重创,产销量因此下降一半还多,大多数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一些企业纷纷转产自救。北汽福田农业装备公司已经成功控股河北宣化重工公司,介入推土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的生产;时风集团与一汽红塔集团合作生产轻型卡车,实现了车厢、轮胎等部件的本地化;双力集团加大了收割机、棉麻机械等农用机械的产销力度;五征集团则开始进军轻卡和电动车。

这种形势给我们的压力机产品在2005年带来了一定的发展空间,目前供货合同已签订近4000万元,并且从往年的订货时间上来看,下半年订货量要比上半年的订货量大,2005年产品销售情况应该比今年看好,所以我们应该仍以生产大型压力机为主,同时控制好小型压力机的市场。在产品开发上,主要吸收引进日本小松技术,开发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开式压力机;抓好老产品JG、JM系列的技术性能改进,提升技术档次和水平;开发油压机系列产品,增加公司产品系列,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市场是在不断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这种形势也给我们的冲压件产品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竞争对手的增多,主机厂缩产,缩小了我们的市场空间,使市场竞争加剧,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保持公司在四轮农用车车型市场占有领先地位,开发出1700新车型,切换1005、1305产品,并继续开发汽车、农用车功能部件,不断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主机厂的转产,使我们必须做出向轻、重型载货汽车以及工程机械行业进军的决择。

另外,估计明年钢材市场价格不会有大的回落,尤其是冷板价格仍然会居高不下,而我们的冲压产品每年需要大量的冷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利润率处于下降趋势。

三、冲压中心项目对明年经济指标的拉动程度

冲压中心目前已经投入生产,使公司的冲压件生产能力大增,尤其是为开发1700新车型,明年进军轻、重型载货汽车以及工程机械行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明年计划完成销售收入2.3亿元,比2004年增加1亿元,利税1500万元,比2004年增加700万元。

四、资金需求情况

2005年计划进一步提高压力机生产能力,解决目前生产能力不足,设备技术状态落后的现状,因此计划投入技改资金3000万元。

开发1700新车型,进军轻、重型载货汽车以及工程机械行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认证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大投入,计划投入产品开发资金2000万元。

农用机械行业现状范文2

1.1田间作业机械化程度

据统计,2009年辽宁省完成机耕面积2778khm2,机播面积1778khm2,机收面积335khm2。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3.8%、51.2%、9.7%,其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然而,2011年辽宁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就已经达到了66.8%,两年的时间综合机械化水平增长了21.8个百分点。吉林省在农机化生产薄弱环节也取得了显著进步,2010年水稻机插、水稻机收和玉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了50%、65%和15%,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24.4个、48.5个和14.2个百分点,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5年的33%提高到2010年的61%。而2011年吉林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较2010年又提高了4个百分点,比全国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黑龙江省耕地机械化程度已达到98.8%、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94.1%、收获机械化程度达到70.1%,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跃上90%台阶,达到91.67%,位居全国第一。农业田间作业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虽然近年来东北地区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农机化生产薄弱环节如水稻机插、水稻机收和玉米机收等实现了突破,但是这些环节的机械化程度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而,今后一段时间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薄弱环节的机械化程度,从而提高东北地区整体机械化水平,已成为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1.2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刺激下,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如吉林省2011年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发展到3174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1158个,6个列为农业部示范点,100个列为省级示范点,拥有农机原值10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超过5000户。这些农机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在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农机作业效率等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其中参加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户主要农机装备使用时间要比未参加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户高出10个百分点。总的来说,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服务组织的成员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是未来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

2东北地区农机制造业发展迅速

农机制造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意义重大。东北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机械生产基地,尤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过辉煌,大型企业包括全国知名的拖拉机制造厂—哈尔滨拖拉机厂,全国最大的播种机厂—哈尔滨农机厂,全国最大的联合收割机厂—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等等。东北地区的农机制造业产品、农机科研院校人才、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源源不断地支持了南方新兴农机制造业的发展。但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等诸多原因,东北地区农机制造业逐渐衰弱,与其他一些省份相比,已处于明显落后状态。幸运的是,近年来东北地区农机制造业发展迅猛。跨国农业机械巨头如凯斯纽荷兰公司、约翰迪尔公司和中国本土农机企业如中国一拖、福田雷沃重工等纷纷进入东北地区进行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东北地区农机制造业也不遗余力的给予推动,谋划和建立东北地区的农机制造产业基地,并将振兴东北地区农机制造业列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方面之一。仔细分析近年来东北地区农机制造业的发展形式,不能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政府与企业配合,产业集群效应显现。东北地区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正在起步,十二五期间将迎来农业大发展的时期,发展本地化农机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东北三省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农机制造业的发展,纷纷出台各自的农机产业发展计划。如黑龙江推出了大庆高新区农机产业园、哈南工业新城、哈尔滨松北农机产业园、佳木斯农机产业园、七台河市农机产业园、齐齐哈尔一拖农机产业园、农垦北大荒农机产业园七大农机装备制造园区规划。同时,多项优惠政策的推出也吸引了包括凯斯纽、迪尔、福田雷沃重工等国内外农机巨头在内的多家农机企业来黑龙江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在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和企业的积极配合下,各地的农机产业项目进展顺利,逐步形成集整机、配套部件、相关服务于一体的农机装备产业链。二是选择高端路线,主推大型机械装备。目前,我国大型高端农用机械的普及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东北平原地区对于大型农用机械装备的需求巨大。另外,大型高端农用机械行业的技术门槛高、利润丰厚。因而,目前选择在东北地区进行投资的企业都选择了高端路线,主推大型机械装备。如一拖齐齐哈尔工业园定位在生产132.3~282.975kW大型拖拉机、高端中轮拖、大型复式作业农机具产品,爱科在大庆的生产基地主要生产139.65kW以上的大型拖拉机和大型联合收获机,约翰迪尔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建立了大功率拖拉机、大型联合收获机制造基地。这些投资计划的顺利实施使得东北地区的农机制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三是吸引内地农机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机制造业形成了山东地区、洛阳及周边地区、京津唐地区为中心的三大产业集群。然而,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农机政策向东北地区倾向和东北地区政府积极地推动,越来越多的内地农机企业将投资和产业升级重心放在东北地区。这必然影响内地三大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换代。东北地区新建产业基地的大型高端农用机械大量销售到内地,抢占国内的农机市场,而内地三大产业集群的市场地位将遭受严峻的挑战。

3东北地区农机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农用机械结构性不均衡

整体上,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很多地方耕种收全部环节实现了机械化,但农用机械结构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小型农机具数量多,大中型农机具数量还有待提高。虽然近几年东北地区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保有量增长迅速,但不得不看到这些大型农机具大多都属于国有农场、示范农机户等,广大农村地区大型农机具的普及还远没有完成。二是机耕机械化水平显著高于机播和机收。如东北地区玉米的机耕整地水平已经达到了90%以上,但玉米的机收水平才只有30%左右。水稻的机插水平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机插水平也刚刚突破50%。三是主要粮食作物农用机械多,经济作物农用机械少,很多蔬菜、果树相关的农机具还没有成型的产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3.2农机教育培训不足

虽然农机合作社近年来发展形式良好,但还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效应;农机社会化服务还不够规范;农机教育和培训机构缺乏专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农机培训条件落后、培训能力不能满足广大农机户的要求,造成很多大型农用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故障率高的局面。

3.3农机补贴标准混乱,作业收费标准不一

虽然国家在农机补贴上投入巨大,但很多地区的农机补贴各异,补贴标准没有做到公开透明,影响农户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机作业的收费没有统一的规范,有的以工作量计费,有的以耗油量计费,还有的以作业面积或者作业时间收费,出现故障、转换地块多收费等等。一些地区农机大户垄断作业,存在乱收费现象,严重影响无农机化使用机械作业的热情。

3.4农机科研、开发能力不足

农机科研单位经费短缺,吸引人才的能力弱,科研单位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创新意识不足,农机具产品更新换代慢,缺乏农机关键零部件加工产业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农机产业链。企业只是把东北作为农用机械的组装厂,影响东北地区农用机械制造业的长远发展。

4政策措施建议

4.1完善农机补贴政策,推动重点农机具普及,提高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水平

完善农机补贴政策,切断农机企业、农机经销商和农机主管部门的利益联系,减少农机补贴的漏洞,使得补贴资金真正补贴到了农民身上;努力做到农机购置政策的公开透明,提高农民对于农机补贴政策的认知度,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农机补贴的好处。应尽快总结近年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创新试点的问题和经验,尽快推出适应东北地区的农机购置补贴操作办法。鉴于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均衡性,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减少其他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将资金集中于重点农机具的推广上,凸显补贴效果。对于农业机械化薄弱环节如水稻机插、玉米机收、深松整地等要给予重点关注,加大补贴力度,尽快提升其机械化水平。

4.2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打造高素质的农机服务队伍,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机合作社是未来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力量。应继续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符合条件的农户提供购置农机的银行贷款。同时也要培养专业的农机服务队伍,吸引人才加入农机服务行业,从农机的购置、作业、保养维护全过程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服务,保证农机户尽快掌握新型农业机械。同时,要不断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规范农机作业的收费标准,保证非农机户使用农机作业的积极性。

4.3推动农机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提高农机科研、开发能力农机制造业的发展

农用机械行业现状范文3

关键词:农机企业;管理;市场

前言

作为农业机械发展的主体,农机企业直接参与农业机械的设计、生产与营销等过程,其发展水平间接体现了一个地区农业机械行业的平均水平。因此了解和掌握我国农机企业发展现状,并对其管理方式提出创新措施对于引导农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含义。

1 农机企业的主要特点

1.1 农机企业的生产特点

1.1.1 工艺路线灵活,工艺流程简单明了,制造资源协调困难

对于面向订单的企业来说,其生产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所以生产设备的布置一般不是需要依照产品而是按照生产工艺进行相应的布置。例如可以依照刨、车、铣、磨的流程来安排每个机床的位置。每个产品的工艺过程都可能不一样,而且,可以进行同一种加工工艺的机床有多台。因此,操作者应对所加工的物料进行相应的调度,并且需要搬运半成品。而对于面向库存的大批全生产的离散制造企业,如生产农用车的机械制造企业等,则可以按照工艺过程布置相应的生产设备。

1.1.2 产品结构相对清晰

我们可用树的概念对农机企业的产品结构进行描述,由于农机企业最终产品一定是由固定个数的部件或者部件构成,这些树枝的关系非常明确化、固定化。

1.1.3 营销网络独立快速

农机企业一般都会设置有专门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负责本企业的零配件、生产原材料的采购与生产、成品的销售和销售监督工作。对于那些按库存生产的农机企业,他们一般通过商场代销、办事处销售、客户经销等方式进行销售,所以很难依靠手工进行快速、准确的物流管理。一旦形成过多的库存、积压,则会严重影响到农机商品的流通。

2 当前我国农机企业面临的困难

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20年时间内,随着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的农机企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个农机工业体系也正在经历着一场由传统到现代的深刻变革。截至目前,农机企业的结构调整初具成效,大型农机企业集团、外资农机企业以及国内民营农机企业都得到飞速发展,它们构成了我国农机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我国的农机企业主要是由传统的县办农机厂以及农机大修站(厂)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所以我国农机企业普遍存在基础薄弱、规模小、整体水平低。目前国家相继调整了对农业机械的一些补贴优惠政策,这也使农机企业的运行遇到一系列困难,如:

(1)主要靠个体农民自己的资金购置农业机械,购买力低下。

(2)低端农机产品价格相对低廉,农机企业的产值和利润率较低,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对此我们应当认识到,农业机械市企业面临的困难与机遇并存,具体来说,农机企业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放缓导致其对农机具的投资额度减少,其次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农机产品结构性过剩。

3 农机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3.1 建立企业能本管理理念

现代企业能本管理理念对于文化价值观建设的要求是建立在现代形态的文化价值观和能力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它对于企业成员之间关系的要求是:企业既能够倡导每个人通过合适的平台充分、正确发挥其创造能力。企业能本管理理念对组织的形态、特征和发展目标的标准是努力消除企业内部人情关系、钱本位和权本位思想在组织中的消极影响,企业管理者努力营造能力型组织和相应的运行机制,努力消除经验型组织,把组织改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努力消除维持型组织;打造一个创造型组织;还要逐渐消除形式型组织,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组织,总之使企业管理层注重实效,反对一切企业运行中的形式主义,力图增强农机企业的实力和活力。

3.2 建立企业人本管理理念

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人的重要性,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机企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口号。具体来说,人本管理在管理实践中有着不同的形态,现在较为普遍的理念是把人本管理细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员工参与管理、情感沟通管理、人才开发管理、员工自主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管理。

3.3 优化农机企业人才资源

农机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身发展目标,就必须拥有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农机企业必须以超前的眼光,以及时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作为出发点,创造条件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尽快优化上述的农机企业人才资源,建设好企业的管理队伍、操作员工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

结束语

目前来说,我国农机企业发展的主要困难仍然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相对滞后导致技术的供给和产品质量不足。这对于中国农机企业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更是光荣的使命,对于农机企业管理者来说任重而道远。作者完全可以相信中国的农机企业的管理者们一定会不辱使命,在自身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世界的农机企业管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文涛,刘刚.国内外企业管理最新趋势[J].施工企业管理,2005.

农用机械行业现状范文4

【关键词】稀土资源;分布情况;发展前景;开发利用

1、前言

稀土有着工业“味精”和“维生素”的美誉,在电子产品、科技领域、国防建设以及宇航合金等多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且中国以拥有全世界95%的稀土量稳居世界第一,以致中国稀土资源的开采逐渐泛滥,导致稀土产量供过于求,利用率下降,价格大跌。

中国稀土储存量世界第一,而广西的稀土资源储存量又位居全国前列,因此,如何对稀土资源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对于广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2009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强稀土矿开发管理的通知》,以针对稀土矿非法采矿问题明确广西境内稀土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开发,保护稀土工业健康发展,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防止稀土的过分开采带来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严重后果。

2、国内稀土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情况

2.1我国稀土分布情况。我国稀土资源占有量稳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供应国。稀土在北方主要分布在内蒙鄂博和山东微山两地,并主要生产轻稀土产品;南方则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南、广东奥北以及四川凉山、广西等地,并逐渐形成中重稀土资源体系,稀土资源的分布形成了南重北轻的特点。

2.2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稀土本身的价值并不高,但是其应用价值却可高达自身价值的数百倍。稀土可应用到众多重要领域,包括冶金/机械行业,会使用混合稀土增加稀土钢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还可适当提高导电效率,增加强度;石油/化工行业则采用稀土作为催化剂,提高原油的转化率;稀土荧光材料则满足了节能灯行业对稀土应用材料的需求,大力推动了节能灯行业的发展;稀土永磁材料作为新材料的主导产品,极大地推动了电子行业以及汽车用电机的高速发展;此外,稀土贮氢材料、农用稀土化肥和饲料得到了充分发展,稀土在光敏材料、光传导材料、导磁材料等领域的应用都有广泛涉及。

3、广西稀土资源状况初步分析

稀土资源一共有17种不同类型的元素,而广西稀土资源就包含其中的15种,其矿石资源也相当丰富,主要由独居石、锰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等等。广西稀土资源成分含有大量氧化钇和氧化铕,氧化镧的含有量也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可见广西稀土资源的丰富性。

广西的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流、陆川、北钟山、富川、梧州、崇左等县市,其中有3处重稀土矿产地、3处轻稀土矿产地,重稀土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一,轻稀土矿氧化物资源位居全国第三;另外还有6处轻稀土独居石砂矿产地,独居石矿物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七。若干年前,广西稀土资源尚未被开发,被誉为全国唯一没有对稀土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处女地”。但是近年来,由于市场对稀土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广西多数地区出现大规模非法盗采现象,稀土资源被“自由”开发,导致稀土的开发利用进入混乱的低迷状态,稀土资源缺乏当地政府有效的管理而大量流失,其经济效益也大打折扣。

导致广西稀土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状态主要是由于当地政府缺乏对稀土资源开采以及管理的明确规定,有关稀土生产的国有大型企业未能参与广西稀土的开发和利用,大多数私营、民营企业缺乏专业技术,只简单地对含有稀土的矿石进行简单的采挖分离加工,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及其严重。因此,自2009年以来,当地政府相继颁发各种法律法规以及专家评审的稀土矿贮量核实报告等,以确保广西稀土矿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4、广西稀土资源的发展前景

目前稀土资源的需求量仍在不断上升,丰富的稀土资源给广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据估计,如果广西的稀土资源全部被开发利用,将会带动总价值达3亿万元超大型产业,因此,广西稀土资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当地政府也加强了对稀土资源的管理,使得稀土产业发展时机也逐渐成熟。

4.1编制开发与利用战略方案。根据广西境内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有关广西稀土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战略方案,战略方针要积极配合国家产业的发展,力图发展特色产品,并积极引进具有开发经验的大型企业以加强对稀土开发和利用的管理,开发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广西稀土开发与利用形成总体的产业链,以最大程度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4.2以科学手段彻底查清广西稀土资源情况。广西稀土资源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发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低迷状态,对稀土资源的分布及含量、组成元素缺少必要的勘察工作,稀土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要想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稀土资源,为当地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首先必须做到对稀土资源的数量、分布情况、属性等情况调查清楚,真正掌握稀土的全部特性,做到“知彼”,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稀土资源,并寻求突破点,提高工作效率。

4.3利用科学技术改变稀土产业的单一性。目前,对稀土资源的开发还不够充分,形式过于单调,技术含量过低,生产的是稀土初级产品。因此,建议当地政府引进稀土开发利用方面的专业人才与技术,加大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经费,保证稀土能够有雄厚的基础保障来进行更深层的开发。广西稀土资源丰富,可根据当地稀土资源特点应对市场需求开发相应的副产品,以带动当地经济向多元化发展。

4.4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在现代化市场的需求下,目前稀土主要在稀土荧光材料、耐热合金和光学玻璃等领域利用比较多,而稀土贮氢材料、农用稀土化肥和饲料、超导材料等领域还处于发展阶段,而这些领域正是以广西稀土成分中的氧化钕和氧化镧为主要材料。因此,广西稀土资源可在传统产业上以其自身的特点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做到与世界接轨,引导稀土资源走向更广阔的领域,丰富广西稀土总体产业链。

4.5统一规划稀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稀土开发过度问题已引起人们对稀土利用的高度重视,鉴于稀土资源的重要性和不可再生的特点,一定要从多方面综合控制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经政府授权的情况下按照一定开采秩序设计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针对稀土资源的分布、数量、属性以及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严厉打击非法的开采行为,防止稀土资源被无节制的开采、低效率利用。

4.6稀土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策略。和谐社会的创建要求各行业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尤其是对如煤炭、石油以及稀土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利用,要做好长远的规划。含有稀土的某些矿石还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因此再进行大规模的开采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矿产资源,还要防止其放射性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5、总结

目前,不管是业内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士对稀土的重要性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广西稀土资源的优越性对我国的稀土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对广西稀土资源的分布情况做到熟悉掌控,以便对这一不可再生资源做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建忠,车丽萍.中国稀土资源开采现状及发展趋势[J].稀土,2010,31:(2)12-13.

农用机械行业现状范文5

近10多年来,欧、关、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有关环保法规,对那些不易回收利用或在自然环境中较难降解的塑料材料和制品,实施局部禁用、限用、强制收集或者收取污染费等措施。由于塑料在包装领域中的用量非常大,其中不少对于塑料包装回收的法规附着于处理包装废弃物制度之中。

废塑料回收产业中的能源价值

随着塑料制品消费量不断增大,废弃塑料也不断增多。目前,我国废弃塑料应用的市场价值在1000亿元以上。2013年仅国内废塑料回收量达到1700万吨。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本身具备极高的环境经济价值,废塑料回收利用节省了土地资源和填埋废塑料所消耗的资源。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塑料回收利用行业迅速发展,通过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国部分地区已改变了传统的废塑料回收经营模式,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是世界塑料生产大国、出口大国、消费大国。2013年中国五大合成树脂的产量为4626万吨,进口量为1730万吨,表观消费量为6349万吨,塑料制品表观消费量超过8400万吨,约占世界塑料消费总量的1/3。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废塑料回收量逐年增长,废塑料回收总量已累计达到4600多万吨,回收总值约2950亿元,回收量年均增长率为14.47%,有效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共计节能1860万吨标准煤,减少废水排放46.5亿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1.4亿吨,减排二氧化硫232.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463.8万吨。

塑料的惰性都比较强,在自然环境下不易被降解。将废塑料变废为宝是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在再生资源领域流传着一个公式:回收1吨废塑料=节省6吨石油,这还不包括提炼新料过程中所节省的大量水资源等,从这个角度看,再生塑料的环境经济价值远远大于原生塑料。以PVC和聚酯为例:收集和机械化循环再生1吨的废旧PVC将生成大约120千克二氧化碳,这些循环再生材料可以直接代替原材料使用于产品中。来自Plastics Europe的最新环境数据显示,使用原材料(盐类和石油)生产1吨纯PVC材料将产生1900千克二氧化碳。这样,使用循环再生材料将比使用纯原材料节省9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另据EPA报告,生产再生聚酯只需要原生料1/3的能源,减少2/3的二氧化硫和50%的-二氧氮排放,用水量减少10倍,碳排放量减少2.5倍。中国的制造业大量依赖塑料原生料,而塑料原生料的来源主要是石油资源。我国塑料制品出口量逐年增长,生产制品的原料需求越来越大,如果全部依赖于原生料,则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等资源,因此,在产品性能条件允许下,使用再生料来代替原生料,可以作为对我国石油资源的战略性补充,以弥补资源的不足,降低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由于废塑料能够缓解对于石油的需求,具有强替代性,成了中国经济发展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市场需求的最佳选择。资源的压力迫使各个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对资源进行回收,2013年我国进口废塑料在800?/吨左右,国内回收量在2800Z吨左右,总共节约石油数量在1.08亿吨。2010年以前,我国国内的废塑料回收数量在1000Z吨左右,回收率仅有20%左右,废塑料进口量和国内回收的废塑料总量相差并不多,而在2010年以后,随着国家对循环利用的重视,大力提倡国内回收体系建设,因此国内回收率提高幅度较大,已实现30%的回收率。

正因为废塑料具备能源的价值,因此废塑料资源在国际市场竞争越趋激烈,发达国家本地的再生商以及东南亚、印度等地的采购者采购力度越来越大,不断加大力度控制资源,再生资源已经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越来越重要。大部分类型的废塑料在《巴塞尔公约》中明确界定为无害废物,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贸易,近年我国不但每年进口约800万吨以上的废塑料,全球各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大量的废塑料贸易。自2000年开始,我国废塑料进口数量除个别年份受到金融危机、政策等影响外,每年的增长率都较大。相比出口废塑料,我国仍以进口废塑料为主。由于对资源需求量旺盛、劳动力廉价等因素,全球每年约50%的废料均被运往中国。此外,根据国际废料回收工业协会(ISRI)华盛顿研究所的数字显示,2011年美国出口2300万吨废料(而美国国内回收总量还不到这个数目的一半),其中2/3出口到了中国。长久以来,中国_直是美国废料的最大市场之一,据了解,美国75%的铝废料、60%的废纸、50%的废塑料都被运往中国。显示出中国对废塑料总量需求巨大。

作为一种资源型的产品,我国废旧塑料的应用同国内合成树脂的使用密切相关,同时随着国内合成树脂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废旧塑料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2012年国内废旧塑料的消费量在1910Z吨左右,约占新料的33.2%,2013年废旧塑料的使用量在1680万吨左右,约占新料的26.4%。目前国内废旧塑料主要应用于农业、包装及纺织等领域,改性料行业同样是废旧塑料应用相对集中的领域之一。

中国废塑料产业进入大工业园区模式

2005年-2013年,再生工业园区成龙头引领行业规模。2005年-2013年的10年,是废塑料经营和竞争最激烈的阶段。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废塑料再生利用国家。回收的废塑料品种除了五大通用塑料、聚酯外,也有很多性能高、品质好的工程塑料如尼龙、聚碳酸酯、有机玻璃、聚甲醛、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薄膜、氟塑料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企业环保设施逐步完善,二次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行业散乱差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观。塑料再生利用产业正在由低质量、高能耗向高质量、低能耗、多品种、精细分类、高技术应用的方向发展。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2)》显示,废塑料再生利用产业已成长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型环保产业,作为可再生资源的废塑料已成为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和减轻环境污染贡献了力量。

为缓解正规塑料加工增加的成本和治污压力,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引导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对废塑料加工利用散户实行集中园区化管理,集中处理废塑料加工利用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建设一批具有国内一流、国际水准的再生资源产业园区,是再生资源领域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战略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据统计,截至2013年上半年,我国已建、在建的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以及生态工业园区多达29家,并且将在2015年达到50家,这些循环经济园区展示出了强大的活力、生命力和发展力,对区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塑料回收利用加工交易市场逐步走向规范经营,产业聚集度在增加,规模化发展条件日渐成熟。废塑料回收利用产业正在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的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大中型塑料回收再生利用企业为主体、废塑料专业交易市场为基础的综合利用格局。目前我国从事废塑料加工的生产企业达1万多家,大中型企业正在成为废塑料行业的主体,其废塑料的再生利用量占总再生量的40%以上。这部分企业大多分布在沿海塑料加工发达地区,有相对稳定的废塑料货源和销售渠道,资源集中,利润较高,经济效益良好,市场竞争力强。而且,这部分企业的塑料分类技术及装备生产线较为先进,加工成本低,效率高,可规模化、集中化处理废塑料,环保设施较为完善。

“绿篱”行动成为废塑料产业变革的转折点

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中2013年海关总署开展的代号为“绿篱”行动,就是加强进口固体废物监管,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大格局中发挥海关的积极作用。

“绿篱”专项行动是从2013年2月1日-11月30日开展的,为期10个月,有两个重点打击对象:第一是打击走私“国家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列名的废矿渣、废催化剂、废轮胎、废电池、电子垃圾等工业废物以及旧服装、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和危险废物等;第二是打击通过非设关地走私以及采用藏匿、伪报、利用他人许可证等方式通过设关地走私、海上偷运走私,不符合环境控制标准的进口固体废物。通过“绿篱”行动,海关要求企业严格落实进口固体废物分类装运规定,对经审单、查验后发现“混装”等不符合规定的进口固体废物,严格办理退运手续;完善进口固体废物分类管理目录,严格落实进口废物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完善鉴定机制。同时逐步实施进口固体废物“就近口岸”报关制度。严格进口固体废物转口、转关管理,不得允许任何企业开展进口固体废物的转口贸易,也不得允许将进口固体废物存放于保税区内仓储。加强承运进口固体废物进出境运输工具的实际监管,完善运输工具实际登临检查制度,加大对进口固体废物的监装监卸、途中监管力度,有效掌控运输工具申报、停靠、移泊、装卸等实际情况,提高船舶登临检查比例。

据海关总署监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3年2月1日伞国海关开展打击“洋垃圾”走私“绿篱”专项行动以来,全国海关共监管进口固体废物5538.9万吨,价值341亿美元。现场查出进口固体废物走私违规案件1090起,涉及货物88.3万吨,货值38.3亿美元,一大批可能污染我国生态环境的固体废物被封堵于国门之外,对固体废物的监管得到有效落实。

在“绿篱”专项行动的强力威慑和严格管控下,我国进口固体废物贸易秩序得到有效整治,呈现两个向好态势:一是进口企业进一步了解了国家关于固体废物管理要求,环保意识、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二是进口固体废物行业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企业加强管理,合法经营,进口固体废物品质出现逐步提高的趋势。按照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进口废塑料788.2万吨,价值60.5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11.2%和5.5%。占进口废物总量的14%,平均价格为767美元/吨,同比增长46美元/吨。其中来自中国香港22%、日本14%、美国11%和德国8%,合计占废塑料进口总量的55%。企业涉及22个省区市,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27%)、浙江(15%)、福建(14%)、江苏(12%)、山东(9%),合计占废塑料进口总量的77%。共有1410家企业参与进口废塑料贸易,占进口废物企业的56%,同比减少82家;较2011年减少169家,平均年进口废塑料规模约5553吨。

“绿篱”行动对整个再生循环利用产业促成了涅式的变革和提升,通过严管政策倒逼废塑料回收产业形成革命性的创新和变革示范,并形成了二次性的完善“固废”产业链商务模式。“后绿篱时代”是中国废塑料协会提出的时代或时期界定概念,已经被中国官方使用并认可,这也标志着废塑料行业历史性新时代的到来。

“绿篱”政策对国际废塑料产业的影响巨大

“绿篱”行动对于整顿良莠不齐的行业局面、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将是一个里程碑。在2013年12月13日,国家环保部固废中心3"2014年的废料批文情况,其中废塑料的获批量并未降低,而且较2013年同期增长17.5%,较2012年同期增长65.2%。与此同时,多家公司的进口废塑料获批总量在10万吨以上,预计2014年大部分企业会实现扭亏为盈。受全球经济影响,国际废塑料市场在2013年基本处于微缩状态,各国的废塑料企业也在寻找各自的出路,从加强本土的废料处理能力,到寻找缓解中国市场冲击的新市场、新地区。

中国环保理念升华,影响全球回收体系。近几年,我国由于国内经济增长迅速,对原材料需求旺盛,因此我国―直控制很大一部分的全球回收市场,每年从欧洲、日本、美国等地装载大量的货物销往内陆,据统计,2011年仅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废料总值就已达113亿美元。废料的进口―方面补充了国内对原料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环境资源形成了挑战,尽管处理1万吨废塑料相当于节约了5吨石油、减排3.75万吨二氧化碳,但是国内外废塑料的分拣、清洗等方面的水平存在差异,国内的再生方法以及市场格局的整体环保水平略低,因此对环保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我国海关开展的旨在打击“洋垃圾”走私行动,将不符合要求的废塑料拦截在国门之外,对世界废塑料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截至2013年8月末,我国海关已经严查并暂停了247家企业的进口许可证。“绿篱”行动给依赖于低成本出口到我国的西方国家和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这些国家不得不面临本国回收基础设施缺乏、本国对二次原料需求较低这一现实。在对我国出口的高度依赖下,国外不得不改进回收利用技术,出口更环保、更高质量的再生产品。同时,也有一些企业选择将废塑料运至东盟等地经过处理,达到我国进口水平后,再出口到中国,这也是今年东盟市场增长的原因。我国对废塑料回收的标准提升也将影响全球的塑料消费习惯和回收利用体系,2012年中国政府限制从欧盟进口废塑料的规定就迫使英国政府将其再生指标调整为2017年达到57%。

以废塑料为原料进行生产,比石油提炼的成本要低很多,并且适用于大部分塑料制品,可以有效缓解原料供给不足与需求增长的矛盾。从2006年起,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废旧塑料都在500万吨以上,废塑料进口量年年攀升(图1是2006年至2013年1月-8月废塑料进口情况)。

在2006年一2012年间,进口废塑料量逐年呈增长状态,今年上半年首次出现同比下降情况,主要原因是全国海关开展的重点打击走私国家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的“绿篱”专项行动,“绿篱”撬动了进口废塑料的格局,对于整个进口废塑料来说影响颇大。

市场平衡改变让进口废塑料呈现量跌价涨。据初步数据统计,2013年1月-8月我国进口废塑料共460.5万吨,较往年同期降低17%(图2是2012年与2013年月度废塑料进口量比较)。2013年1月进口量同比增长,而2月开始的“绿篱”行动,让进口量急剧降低,跌入谷底。之后持续不断的“整治”行动,让进口废塑料市场压力巨大,一直在低迷状态徘徊。

受“绿篱”行动影响,各废塑料出口国投资加工设备、改进工艺,当地再生行业投资增加,进一步提升了进口价格水平(图3是2012年与2013年1月-8月同期废塑料均价比较)。据统计,2013年1月-8月废塑料平均进口价格766.2美元/吨,同比增长8%。以福州为例,据福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福建省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699.5美元,同比上涨2.6%。

整体来说,2013年1月-8月废塑料整体呈现量跌价涨状态。

传统废塑料市场从欧美向东盟转移。2013年1月-8月我国废塑料进口主要来源于欧盟、东盟、日本、美国、中国香港等发达地区,占比接近78%。欧盟仍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地,约占同期废塑料进口量的23%。但从具体数据来看,与往年同期比较,废塑料来源地已经发生微妙变化,欧美等传统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渐降低,并被东盟所取代。

受国内政策影响,导致很多来自欧盟、美国等地的废塑料货物被退运,让国外的废塑料出口量急速下滑,例如以前美国50%的废塑料被运往中国,“绿篱”行动致使美国2013上半年废塑料出口同比下降11%。另一方面,由于东盟在地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因此国内外很多废塑料企业将目光转向东盟,很多企业将废塑料运往东盟,在当地完成分拣、切碎、清洗后,再销往国内。

“后绿篱时代”改变中国废塑料循环利用格局

“中国梦”中最重要的内涵是“建设美丽中国”,这种理念导致了进口废料行业政策的变迁。“后绿篱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它意味着机遇,也同时让企业面临着挑战。废塑料行业的弊端在严格的管控措施下暴露无遗,企业生存和发展受到了遏制。有效地控制废塑料再生对环境的污染,被提升到一个受多方高度重视的地位。废塑料行业的产业特征、经营模式都需要创新以适应新时期。

废塑料产业集聚东部。据抽样调研数据显示,今年80%固废厂家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严查整顿,60%以上三四线城市流动摊贩面临洗牌。对废塑料进口批文的审核也日渐严格,全国仅有1400家-1700家,即不足10%的厂家具有进口资质的现状,进口门槛显著提高。虽然进口废塑料量减少,但是国内对塑料的需求量却在增长,这部分的供应缺口则有新料填充。“绿篱”行动以前,尤其是在广东,很多货物通过运输公司提供进口服务,他们通过包装,通过一些批文,把废塑料运到工厂去,“绿篱”行动以后这些情况减到很少。

进口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进口关区与产业聚集地特征明显。2013年8月,上海、宁波、厦门等海关进口废塑料量呈不同幅度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3%、3%、2%。广州、天津、青岛等海关进口废塑料量有所降低,同比分别减少2%、4%、15%。

整个行业开始向环保安全转型。应该说在1995年前中国的废料进口是无序的。从2002年-2005年废塑料进口已经从无序走到有序。在海关召开的一个网上座谈会上,有专家专门提出城市矿山这个概念,“城市矿产”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于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城市矿产”是我国战略资源的有效补充,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就是要树立新的资源观,打破传统上“原生资源才是资源”的旧有观念,将废弃资源作为“城市矿产”,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高度进行物流、能流优化,统筹技术、环境与经济,形成高层次的“城市矿产”开发模式。

国家发改委和商业部、工信部联合在全国分两批建立以“城市矿产”为文化理念的再生产业工业园区。同时,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全国建立50个“城市矿山”示范基地。从而有效的减轻和遏制再生产业在回收、加工、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侵害和影响。经过几年的建设,我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资源供应地,29个示范基地形成每年约3500万吨的再生资源聚集加工能力,并吸引了大批再生资源经营户和企业入园发展,实行污染物的集中治理、统一监管,实现了基础设施共享,土地集约利用,大大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了再生资源利用的水平,有效解决了分散经营状态下行业二次污染严重的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环境状况。

从短期来看,“绿篱”行动虽然影响企业采购原料,增加企业采购成本,但是企业采购原料品质提高,生产的产品品质明显提升,产品价格现在因为“绿篱”行动有了一定的上涨空间。其次,很多家庭式作坊的关闭,市场供需关系短期内被打破,对正规经营的企业来讲,是大大的好事。很多废塑料产品采购商直接到企业订货,产品不愁卖,这也是现实。“绿篱”行动也促使企业把真正的心思用到生产经营和技术研发及投入方面,促使企业尽快转型,从以前的简单加工走向深加工和精细加工的路子上来,提高整个废塑料行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显著提升。

前行的中国废塑料产业还需穿越重重障碍

在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方面,我国整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率很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差别仍然很大。据美国化学委员会统计,2009年在美国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酯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塑料生产的塑料瓶中,回收塑料瓶已超过99.7%;据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塑料制造和回收集团统计,2008年欧洲塑料回收率已达到54%,2009年欧洲塑料需求增长至5280万吨,其中有50%的塑料被回收利用,20.6%循环回收,29.5%回收用作能量;瑞士废塑料回收工作做得最好,回收率达99.5%;丹麦和德国紧随其后,回收率分别达96.5%和96.3%。2008年日本废塑料废弃总量为998万吨,包括市政废弃502万吨,工业废弃496万吨,回收利用废塑料758万吨,占排放总量的76%。和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国内的废塑料回收行业依然处于正在爬升阶段。

公众审视角度需要更科学的认知。尽管经过多年的整顿和规范,我国发展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进口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但我国废塑料加工利用行业还很不规范,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而分散,进口废物加工企业和国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的管理尺度不一致,也导致了走私固体废物、倒卖进口废物相关许可证、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产生危险废物等现象。使得废塑料行业在公众的理解中就是垃圾处理产业。实际上,这种南辕北辙的印象让废塑料行业的生存苦不堪言。

目前国内各部委对所谓的废塑料“洋垃圾”使用的名词不同,环保部门称为“固体废物”,住建部门称之为“垃圾”,发改委在循环经济相关文件中使用“废弃物”一词,海关则是按具体货物名称,没有统称。在循环经济学家眼中,“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进口再生资源的加工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节约了自然资源和能源,大大减少了用矿石冶炼金属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业内专家将其概括为“两个保护,三个效应”:保护社会资源,保护社会环境;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循环效应。该产业已经被联合国列为21世纪绿色产业之_。

据了解,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的原料基本是工业废弃物,不管是进口料还是国产料都以工业生产的边角废弃料或工业塑料制品库存料为主,即使有一部分生活废塑料也由于我国垃圾分类不完善而少之又少。

目前,我国整个社会的垃圾分类意识很薄弱,对废塑料行业的整体认识单纯地停留在“捡破烂”、“收垃圾”层面,没有深刻体会到其对国家的巨大贡献。因此,改变公众视角,突破审视瓶颈,是废塑料行业经济升级的必由之路。

装备与技术创新的空间潜能巨大。目前,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塑料消费国,巨大的市场需求造成了塑料原材料的巨大缺口。进一步加强废塑料回收加工生产再生料,不仅可以填补国内大约25%的塑料原料缺口,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消耗。由于行业发展的速度过快,使得我国废塑料行业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的面貌一直没能改变,行业内的资源浪费问题严重,分类不细,技术过低,利用率低等问题层出不穷。

对于废塑料行业的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废旧塑料再生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无论是处理技术还是制造技术,只有掌握高科技技术的企业才能具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发展扩大的根本。近年来,中国废旧塑料机械设备市场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外企业的关注,许多大型国际企业―方面与中国废旧塑料机械企业不断加大合作深度和广度,另―方面采用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的方式来占据中国市场。国外企业纷纷登陆,虽然对中国废旧塑料机械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将会威胁缩小国产废旧塑料机械市场的空间,将对国内废旧塑料机械生产企业、对中国废旧塑料机械行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国际上,塑料回收再生方法有物理再生、能量回收、化学还原和用作固体燃料等,应用技术比较先进。反观我国废塑料回收,主要还是以物理再生为主。大部分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企业基本没有条件引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从而阻碍了废塑料回收利用的发展进程。

中国废旧塑料机械同欧美发达国家的废旧塑料相比而言,技术水平仍是制约中国废旧塑料机械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废塑行业加工企业和机械企业走进中国,国内企业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应该正视挑战。

大产业小企业使得中国企业缺失话语权。就废塑料行业而言,目前国内塑料再生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废塑料回收机再生利用企业部分是中小型个体企业,存在技术水平落后、回收渠道散乱、环保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有些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忽视环保,以廉价设备和廉价劳动力对废塑料做简单的初级处理,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虽然回收了资源,却又污染了环境。中国国内和进口回收量已经达到3000万吨,市场价值总值超过了2000亿元人民币。但是最大型的企业占的单体份额也不足1%,也就是说行业总量非常大,但是单体非常分散。

由于废塑料行业缺乏一个权威、统一的行业组织,不能形成合力,所以对于国外废塑料进口行情、定价等都没有话语权,相对弱势。尤其是国外的很多供货商都很精明,不是明码标价,而是搞好几家国内的企业,就像竟标似的,让我们的企业自己出价,谁给的价格高就卖给谁。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之间矛盾重重,人家坐收渔翁之利。废塑料企业迫切需要一个由国家、政府主导的强有力的行业协会,对外形成统一的声音,对内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企业行为,这样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废塑料行业―方面要引进并吸收国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促进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另―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措施,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引导外商向再生资源行业投资,鼓励外商到中国投资建立再生资源加工处理中心。同时,要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再生资源协会建立广泛联系,吸取他们在工业化过程中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的经验教训,借鉴其对再生资源行业的管理措施和相关政策,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政府管控还需符合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中国已经建设成了全球最完整,也可以说是最严格的进口废塑料的监管体系,环保部负责二级审批、废塑料目录管理、许可证制度、进口废塑料标准;质检总局负责监管国内收货人、国外供货商、装船前检验;海关负责分类装运、就近报关、海关监管、海关估价。近年来,国家还颁布了有关进口废塑料管理要求,包括《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进口废PET饮料瓶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进口废塑料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风险监管指南》、广东试点“就近口岸”的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但国家对废塑料监管政出多门,也让废塑料企业有点不知所措。按照进口固体废物的规定,海关的任务是进口征税查验放行,商检的任务是控制污染源符合我国的进口标准,地方环保局的任务是监管加工。目前我国在宏观层面上还没有对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的专业性、综合性规划,社会上普遍认为再生资源行业是传统的所谓收破烂的,十分片面,并没有被作为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朝阳产业来对待,所以政策扶持、废塑料分类技术规范、对企业认定和鼓励方面比较欠缺。生活垃圾分类不明确,整个社会的垃圾分类方式需要提高。相关制度不完善,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废旧塑料回收行业长期以来呈低水平徘徊状况。

目前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只能维持企业的生存,不能解决行业的发展问题。应制定有效的措施,在财政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研究加大公共财政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支持力度,并在信贷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对经济效益差,但社会效益显著的不易回收的再生资源,国家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回收和利用,包括支持一些经营好、符合上市条件的物资回收企业上市,为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对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处理中心、再生资源信息网络等方面的示范项目,优先安排技改投资并给予财政贴息,缓解开发的资金压力。

据悉,海关部门已经感觉到目前整体固废管理政策法规与固体废物产业发展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也意识到严密监管尽管出于保护国民安全的好意,但与企业高效运作需求产生了突出矛盾。国家海关总署的相关负责人已经提出今后海关对废塑料进口监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确保“绿篱”专项行动成果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同时也在认真思考“后绿篱”时代固体废物监管理念的定位,从规则制定、标准修改、职责分工等根本制度入手,积极推进相关制度的修订和完善。今后“绿篱”专项行动有关措施会对相关规定进行细化,在关于进口固体废物分类转运、转口、转关、指定口岸进口、分拣作业须经批准、夹杂物超标不予放行等措施,海关将长期予以坚持,且不能降低标准。对AA类企业进口固体废物,将按照“由企及物”管理理念,除特殊情况外,不再实施必查必演,对其进口的固体废物以后续监管为主,并进行重点稽查。国家海关总署希望废塑料行业推进圈区管理,同时也正在配合环保部,对圈区管理规定进行细化,集中发挥圈区管理的示范作用,在完善就近报关制度方面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海关部门将广泛收集各方面意见和信息,了解企业的合理诉求,不断探索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加强进口固体废物监管及便利守法企业创造条件。将与环保部污染防治司适时对试行固体废物“就近口岸”报关情况进行评估完善,并根据试点情况进一步论证该制度在全国进行推广的可行性。

另外,中国废塑料协会希望国家监管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着手制订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再生资源回收制度,明确工业废弃物和产品包装物由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建筑废弃物由建设和施工单位负责回收,生活垃圾由政府负责回收,排放垃圾的居民和单位适当缴纳费用;制订充分利用再生资源的鼓励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再生资源回收采取激励措施。同时,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行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愈趋重要,应当作为特殊行业来管理,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纲要、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按照方便、卫生、规范、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城市回收网络体系,包括:社区回收站点设立;集回收、分拣、市场交易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加工交易市场;综合利用加工网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环境卫生差、城市综合管理难的问题。

废塑料行业准入机制或将在今年着手制定。中国废塑料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的建立一直是个悬念,近年来,主管部委多次提出颁布《行业准入机制标准》,行业协会和企业也在不断呼吁。就目前而言,行业产品标准不细化,分类也不完善,准入和退出只靠固废管理条例某款规定是否违规而认定。这样,行业职业培训、职业教育都没有准确依据。行业技术继续教育更无从谈起。所以,行业组织很难发挥作用,企业制定发展规划也是茫然。

据记者了解,中国废塑料协会将在今年组织相关部委及专家开展我国废塑料行业准入标准的调研工作,从企业布局与建设要求、规模、工艺和装备、产品质量、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人员培训、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社会责任、监督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其意义就是要提升产业门槛,通过标准促使我国废塑料再生行业由低质量、高能耗向高质量、低能耗、多品种、高技术的方向发展,作为保护环境、解决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严格规范生产过程的环保管理,解决生产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与效益。

从中国废塑料协会设计标准的思路上看,十分注重环境安全的要求,强调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划确定或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居民聚集区和其他严防污染的企业周边1公里内,不得新建塑料再生加工运输企业。已在上述区域投产运营的塑料再生加工运输企业要根据该区域规划要求,在一定期限内,通过依法搬迁、转产等方式逐步退出。同时对新建、改扩建项目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的是限制低水平、低技术含量的项目重复建设,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和行业的整体水平。准入条件明确规定了应该限制、淘汰的工艺方法和生产设备,对未达到准入条件的现有企业,将作出限期整改、依法撤销或责令关闭的规定。

中国废塑料协会希望能通过行业准入标准,鼓励企业选址选择在有资源、能源及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以及产品上下游产业链比较集中的地区,并建立起点高、能力大的生产线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降低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