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教学活动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教学活动方案范文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幼儿的安全问题是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老师的我们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针对幼儿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把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确保幼儿安全健康的成长。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教师们的美好愿望。幼儿期的健康发展是孩子今后发展的根本基础,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有限,缺乏防范的基本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弱,因此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时期。作为老师的我们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针对幼儿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把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确保幼儿安全健康的成长。这学期除了每天的晨谈、放学我们专门抽时间给孩子们讲安全外,我们还设计生成了各种安全教育课。其中有一节《应该怎样做》这一活动。《应该怎样做》是一节健康活动,这一活动的旨意是通过多媒体课件让知道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危险的地方和危险物品。知道不乱碰危险物品,从而让幼儿学会保护自己,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开始老师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出示,让幼儿了解丢丢的故事。有一天,丢丢一个人在家,他最爱看电视了。可是这个时候电视突然没有图画了,丢丢会怎么做你们猜一猜?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然后再引导幼儿观看视频。看完后,师生共同观察去分析这些做法的错误,从而让孩子了解正确的做法。电是这么危险的,我们不能用小手去碰电插座,接着让孩子看丢丢带上了溜冰鞋到外面玩的情景,让幼儿了解在马路上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小心,特别是不能在马路上或者马路边上一边走一边玩。不能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还要看到红绿灯,因为丢丢的贪玩都住院了。最后又让幼儿观看丢丢独自一人去小河边游泳的视频,并提出问题,丢丢想了什么好办法呢?他去哪里游泳了?他这样做对吗?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幼儿了解小朋友们不能独自一个人去小河、池塘、水井里去游泳。如果真的想去游泳的话,一定要叫上爸爸妈妈到安全的地方去,这样玩的又开心又安全。
看完后教师进行总结:这些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再告诉幼儿原来啊,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危险事情,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比如:过马路的时候要走人行道,还要注意红绿灯。不能随便去玩水和触碰电,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很严重的后果。最后将话题拉回身边。那么你们还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危险的事情?我们要怎么样去解决呢?比如:在家里,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厕所里、操场上、各个活动室里。这个时候加入了图片,当幼儿回答到存在危险的地方时,出示相关的图片,师生共同去说说需要怎么去注意。
安全教育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枯燥的问题。但这节课通过一个一个视频的观察让幼儿明白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去做,健康本身就是让幼儿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让幼儿明白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的做法不对时会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从而让幼儿明白应该怎样做。这节课通过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使以往枯燥说教的安全教育变得生动。也让孩子们对于身边哪些能碰、哪些不能碰等安全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有了提高。从这一活动中使我明白安全教育不是光说教就能达到教育效果的。
幼儿教学活动方案范文2
一、选题和审题
这次技能大赛,每组都有三个选题,选手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制订活动方案。从选题的情况看,对于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方面的选题,极少有选手选择。此状况是否折射出平时幼儿园在这方面开展教学活动也较少,或者说有创意的、精彩的教学活动偏少呢?幼儿园肩负着“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责任,让幼儿从小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十分重要。因此,我觉得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中、在教研活动中有必要多关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教学内容。
审题对教师来说很重要。作为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活动方案应该源于选题、基于选题,名称应该比较明晰。例如选题《秋天》,有的教师能够巧妙、直观地将活动名称定为《秋天到》《秋天的水果》。有的教师则定为《水果娃娃去旅行》,水果一年四季都有,与《秋天》的主题结合得就不是很紧密。还有的教师定为《花婆婆》,“花婆婆”和“秋天”是什么关系呢?这表明教师在写活动方案前没有认真审题。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一次具体的教学活动所希望达成的标准、指标,即本次教育活动所追求的价值。在本次大赛中,大多数选手制订的活动目标表述比较清晰、准确,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又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目标表述角度不统一
例如《小班体育活动:给小鸟喂食》的活动目标:
1.学习一个接一个在直线上行走,发展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2.尝试在弯曲的小路上行走。
3.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体验游戏的快乐。
其中目标1和目标2是发展性的,目标3又变成教育性的了。目标可以是从教育者角度提出的教育目标,也可以是从儿童角度提出的发展目标。但在同一份活动方案中应该保持同一种视角。
(二)目标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
例如《小班体育活动:给小鸟喂食》中制订的“发展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目标,应该是幼儿时期都需要注意发展的目标。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到底应得到怎样的发展,应该具体表述出来。
再来看看《大班社会活动:环保小卫士》的活动目标:
1.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能够主动探索宣传环保的方式,与同伴合作为宣传环保做积极的准备。
3.初步萌发当环保小卫士的意识,积极参与爱护周围环境的活动。
这样的目标就是具有可行性的目标,是通过这一次教学活动幼儿能够达到的。因为活动的目标决定着活动的方向、影响到活动的范围、涉及到活动的难易程度,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思考每一个活动的目标。
三、活动准备
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幼儿原有经验之上,通过集体教学活动使幼儿的经验不断扩大、丰富,并在原有基础上建构新的经验。选手们在设计活动方案时都重视了物质准备,大部分选手也重视了幼儿经验的准备,但是也有一些选手只重视物质准备,而忽略了幼儿的经验准备,
四、活动过程
选手们呈现的活动过程,大多环节清楚,体现了“激发兴趣,引出话题一接触本课题新内容一多种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一提升经验,引发继续学习兴趣”的学习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创造条件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让幼儿主动与同伴、材料、成人互动,但也有选手设计的活动过程需要推敲和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清楚表达教学活动的环节,只写出教师的语言
例如《中班综合活动:秋天》的活动过程:
1.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在哪里发现了秋天?
2.秋天有这么多的变化呀!有哪些好吃的东西是在秋天成熟?
3.秋天真是一个美丽又香喷喷的季节,有哪些小动物出来了?
4.你喜欢秋天吗?你想把秋天的什么唱到歌曲里?
5.让我们快到小花园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唱着歌找秋天吧。
这位教师设计的环节她自己肯定是清楚的,但是这种表达方式不合适。教学活动的目标是通过教学环节一步一步推进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应该把每一个环节表述出来,比如上面的活动环节可以这样来写:
1.回忆已有的关于秋天季节特征的经验。
2.谈谈秋天可以收获什么。
3.说说秋天的小动物。
4.复习歌曲《秋天》,并创编新的歌词。
5.到小花园里继续找秋天。
(二)每一个环节中分几个步骤进行没有写清楚,往往只把教师的提问写出来
许多参赛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大环节是清楚的,但是没有把每个环节中的具体步骤呈现出来。一个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除了要认真思考大的环节,更应该仔细推敲每一个环节中的每一个步骤,既考虑教师的教,又考虑幼儿的学:既思考教师的提问,也要思考过程的组织如何层层推进,保证幼儿学得主动、积极,教师又能恰当把握,发挥引导、支持的作用。像《中班社会活动:各种各样的职业》中,活动过程3“请家长志愿者介绍自己的职业”的步骤设计就比较清晰。
(1)游戏“猜一猜这是什么职业”。
①请身着职业服饰、佩戴职业标志或携带工具的家长志愿者逐一走进活动室,幼儿与家长互相问好。
②提问:××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家长志愿者逐一介绍自己的职业。
提示幼儿认真听家长的介绍,并且积极回答家长的提问。
(3)幼儿向家长志愿者提问题。
教师:听了××爸爸、××妈妈的介绍,你们有问题要问问他们吗?
幼儿教学活动方案范文3
关键词:数学教学活动、目标制定、环节架构、材料准备、已有经验
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活动已经有了一个本质的变化。它强调在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前提,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和思考,把各种抽象难懂的数理逻辑概念“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本文就结合中班进行的数学教学活动,对设计中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目标制定和活动过程设计来阐述怎样进行中班就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的原则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设计活动方案时需要教师系统地、有目的地进行组织和设计,在具体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首先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孩子的已有发展水平。幼儿园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已有水平。如果设计的活动高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那么这个活动很难“同化”到孩子的知识结构中;如果设计的教学活动低于孩子的年龄特点或者孩子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那么这个活动就是无效的。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亦如此。在《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中班的孩子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同时“思维具体形象,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概括分类”。那么,我们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方案时,就需要考虑到这两个特点,并且思考本班孩子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兴趣点,这样的活动才会有的放矢,让孩子接受。
2、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数学是一门自成体系的学科。在活动设计前,教师首先要明确这个学年甚至是这个学期,幼儿需要掌握理解哪些数学概念。这些概念,哪些是比较容易让他们接受的,哪些是比较抽象比较难懂的。教师根据先易后难的顺序,根据正在进行的主题进行设计。
3、设计的数学教学活动是一种经验的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知识本身。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孩子作为活动的主体,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的学习、探索和思考,并非注重知识本身。应该让孩子有机会自己探索,操作材料,在操作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思考,自己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孩子有天生的好奇心,这是他们探索的动力源泉,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自己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以致掌握知识。
因此,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时,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既要考虑到他们的即时需要、他们的兴趣点和发展的可能性,又要使他们在经过活动中的思考和探索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明确了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现在可以具体落实到活动方案了。一般在教学活动方案中会出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及活动过程。活动准备及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操作材料和幼儿的已有经验,在这里就不具体展开。
(一)教学活动目标的设计。
教学活动目标的确立可以明确活动的教育方向,引导活动过程的设计。在数学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上,我们可以从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目标等三个方面来制定。认知目标既数学方面的需要幼儿理解或掌握的目标;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既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及爱思考会主动动脑筋解决问题的目标;操作技能的目标既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对他们的要求,比如会摆弄材料等。在设计原则中已经提到,数学是自成体系的,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孩子在数学方面的已有经验进行设计。比如在《我来做围巾》中,我们设计了目标1、探索用实物测量物体面积的方法。2、体验用数来解决问题的快乐。在小班我们的孩子已经认识了各种形状,并且知道一个正方形(手工纸)可以通过折叠变成两个长方形或者四个小正方形,但是用小的面积测量大的面积没有尝试过。考虑到幼儿有这个折叠手工纸的前期经验,因此设计的目标1,这是认知目标。对于目标2,让孩子们知道数学是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是情感目标。当然还有一些隐性目标,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
(二)活动过程的设计
教师是引领幼儿步入数学殿堂的引路人,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将直接影响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那么怎样的设计方案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且是行之有效的呢?
1、各个环节架构围绕目标,层层递进。
在设计活动环节时,老师心中要铭记这次活动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成这个大目标,在活动中可以化成哪些小目标,这样每个环节围绕一个小目标进行,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最终达成大目标。比如在“我来做围巾”中第一环节让幼儿说说见过的围巾及其形状,巩固了所学到的各种形状并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在第二个环节中,我们设计了小熊开围巾店需要小朋友帮助的情景,让幼儿自己动手探索用实物测量面积的方法。通过第二环节,小朋友开始疑惑:同样面积的布为什么两个朋友量出来围巾的数量是不一样的。这样自然过渡到了第三个环节,让孩子们交流各自的测量方法,从中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即角对角、边对边的剪裁才是最节省布料的方法。这个环节也是幼儿自我检验、自我纠错的过程。
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环节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这些环节是否能达成活动目标,各环节的过渡是否自然,还要考虑到孩子在活动中获得的数学经验是否能迁移到生活中去。“数学基础知识来自于现实生活” ①所以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环节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孩子的知识迁移,看看他们是否会把这些经验迁移到生活中去。比如在《我来做围巾》中,教师可以设计孩子测量身高,要从脚后跟量起的迁移环节。
2、设计的数学教学活动形式是孩子以游戏情境为主。心理学家指出探索、操作和活动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内驱力。面对枯燥的数学知识,中班的孩子能一下子接受吗?答案是否定的。“学前儿童的数学教学计划,应给儿童提供机会让他们去探索、自由的操作,并由儿童来发现。” ②因此我们在确定了环节的架构后就要考虑每个环节中的设计各种情境 ,让幼儿游戏和操作。中班的孩子动手和整理能力还不是很强,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简单、方便操作的材料,如:在“我来做围巾”中,先以小熊要送围巾给朋友,邀请孩子们一起来参与的情景吸引幼儿,再通过围巾模板,在“布料”上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作品完成后,教师又引导孩子发现:同样的布做同样的围巾,怎么会做出来的围巾数量不同,逐步引导幼儿发现角对角,边对边的裁量方法最节约最科学。这样,在情境游戏中,幼儿自己动手探索,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当然,数学活动的目标可能在一个教学活动中100%的达成,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目标延伸至日常活动中,让孩子在生活中加以巩固。
注释:
① 列乌申娜等译:《学前儿童初步数概念的形成》,人们教育出版社,1982年
② 金浩主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参考书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金浩主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幼儿教学活动方案范文4
在目前状况下,我们认为集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是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从本质上说,集体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幼儿在思维层面的深度对话过程,它对于幼儿的独特发展很有价值。所以,探究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引领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在评析教学活动中总结教学方法
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我们感到教学活动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评”,更在于“析”,如:大班语言领域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研讨,教师们观摩了大班文学作品欣赏《彩虹的尽头》(绘本教学)后,进行教学活动评析。
首先,我们先针对目标的定位进行讨论,通过教师之间思想的碰撞最后总结出目标定位的关键词:理解文学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感,体验文学作品核心价值的真正含义,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多种形式表现对作品的理解:重难点的定位关键词:重点理解文学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感。这样给教师们在目标定位上有了指向性。
其次,从内容的选择上也给教师们指出了方向:包括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类型,可以是儿歌、诗歌、散文;中国传统故事:如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包括伊索寓言)、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中外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绘本故事等,篇幅不限。
最后,总结出幼儿文学作品欣赏的教学策略。
1 用夸张的声音、体态、感染性的语言传递作品,让幼儿体验作品的情感。如《彩虹的尽头》中,角色间的对话,老师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出它们当时看到宝贝的不同心态,如:小松鼠看到松果时欣喜若狂,以及为了呵护自己的宝贝对小伙伴不太友好的语言;鸭妈妈找不到孩子焦急的心情,以及找到后语重心长的教育,还有能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的母爱的声音;兔爷爷,一个历经沧桑的回忆宝贝的声音;最后,獾和狐狸豁然开朗悟出自己的宝贝——朋友时开心的场面。通过贴切的声音、夸张的表情、恰到好处的动作、将幼儿的视觉和听觉调动起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配乐讲故事,让幼儿感受故事中优美的意境。
3 分段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彩虹的尽头》中,狐狸和獾对宝贝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我们采用分段欣赏的方式,通过层层提问让幼儿也如同狐狸和獾一样,感受不同时期对宝贝的不同认识,最终上升一个层次——找到真正的宝贝。
4 提炼故事主线,让幼儿更清晰地理解故事。故事《彩虹的尽头》,它的主线索就是找宝贝。我们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狐狸和獾找宝贝的过程,宝贝由“金的、银的或者是宝石”,到松鼠、鸭妈妈和兔爷爷的宝贝,直到最后狐狸和獾找到了真正的宝贝,这样整理出故事中的主线,使孩子看了一目了然。
5 深层次地设计提问,引导幼儿多角度理解故事。在《彩虹的尽头》中,当我们重在让幼儿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时,那么提问就应围绕着情感进行,如:松鼠的宝贝是什么?它看到宝贝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孩子时心理怎么样?鸭妈妈找到她的宝贝小鸭子后心情又怎样?当我们重在让幼儿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提炼主线时,那我们的提问是:獾和狐狸先遇到了谁?松鼠的宝贝是什么?兔爷爷是怎样描述它的宝贝等线索性的问题。
6 先儿童后成人,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质疑讨论。优秀的绘本故事都配有精美的图画,应把发言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大胆提问,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
7 采用多样化的教具,呈现故事内容。在不同的欣赏阶段,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首次欣赏故事时,我们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轻松的氛围,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也是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有效方法;在理解故事时,我们根据不同的侧重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故事图片。如:挂图式的图片、可采用大书的形式、或采用实物投影仪、采用课件的形式,以声音、图像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更能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8 运用表演绘画等手段,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体验。
二、在“连环跟进式”的操作中,好课多“磨”
“连环跟进”的教研活动即“一课三研”活动。
一研:平行班集体选材-理论学习-执教教师设计方案说课-研讨方案-调整设计;
二研:观摩活动-研讨反思梳理问题-调整方案:
三研:再次实践活动-研讨反思-调整方案:
多研:再次修改活动方案-实践研讨反思-形成适宜的研究案例。
这种连环跟进式的研究,使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更加关注幼儿的表现和反应,并在实践中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有效的师幼互动。
以小班语言领域活动为例:
幼儿教学活动方案范文5
[关键词]实践教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9―0029―03
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和途径,是认识发展的源泉,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实践可以不断地扩大人的认识领域,发展人的认识能力与水平。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的重任。要求其既要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又要适应幼教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是促进学生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一、实践及实践教学的内涵
(一)实践的内涵
实践是指改造社会和自然的一切有意识的活动。即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凡是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必然无法成功。
(二)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管理、实际操作、社会调查等。主要指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与宗旨,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资源主动进行实践操作,从而获取一定的感性经验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方式。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的一般价值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的具体内涵
该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它是指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即学前儿童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其核心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重点培养学生作为幼儿园一线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
(二)实践教学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中的价值
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另一条主渠道,与理论教学共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中具体表现为:首先,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经验。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材料,如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教案与视频),帮助学生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为提高教学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切实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现场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方位把握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再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教学能力。通过模拟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备课、授课、说课的综合能力。最后,科学地整合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目标及存在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界定为:熟知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并结合幼儿教育相关理论要求科学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能够做出初步评价的基本能力。具体为: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设计撰写教学活动方案的能力、创设教学环境及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组织实施教学的能力、教学评价反思的能力。
(二)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模拟教学中教学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思路的分析整理能力较弱
表现在:活动方案的设计意图表述不明确,常将设计意图表述为设计的具体内容;活动流程的归纳提炼能力较欠缺,学生往往能够设计出活动的具体过程,但要将活动过程总结归纳为简明扼要的流程,则会表现出不相符的特点。
2.幼儿园教学心理环境创设能力较弱
表现在:模拟教学中试讲教师更多地关注教案的完成情况,忽视了良好心理氛围的营造,使“幼儿”得不到充分的关爱、尊重和支持,不能较好地营造互动、交往、合作的氛围,形成了虽基本完成了一节教学活动,但课堂氛围生硬、紧张不活跃的现象。
3.幼儿园教学组织能力较弱
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容易忽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对幼儿兴趣的激发与调动较差;教学方法显得单一刻板,游戏活动利用率不高且效果不明显。
4.教学评价反思的能力较弱
表现在: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反思的能力较弱,学生设计完方案后不善于修订方案;对活动重点、难点解决程度的意识不清晰;对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反思能力较弱,评价容易表面化,不够深刻,效果分析较为粗浅。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定位的问题
该类课程一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被定位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普遍比较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师资力量的问题
在师资选择上,应考虑专业理论水平较高、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同时,可以吸引幼儿园一线教师扩充到该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来,发挥幼儿园一线教师教学感性经验丰富、实战经验丰富的特长,为学生提供真实、可模仿的范例,更好地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高。目前,该类课程多以高职高专专任教师主讲为主,缺乏有生动案例、丰富幼儿教育经验的一线教师及“双师型”教师。
(三)教学条件保障问题
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需要良好的校内、校外实训软硬件的保障。而校内实训室建设不够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少、利用率低,难以保障学生的校内外实践顺利进行成为切实问题。
(四)实践教学实效性问题
在该类课程实施中,或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或虽原则上突出实践教学,但具体操作中出现实效性差的现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力度不够,对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及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教学中容易流于形式,无法真正突出实践性。
五、合理构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一)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
该课程的总课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很大比重,充分体现了其重要性及地位。但在教学中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的现象。为适应职业教育要求及人才发展需求,应合理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在保证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及教学力度,从源头上重视实践教学。
(二)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管理
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实践教学组织实施环节管理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三)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
目前,校内实训场地有限、教学设备不足;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较少且利用率低,难以保证学生实践教学中的见习观摩及模拟教学活动。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提供保障。
(四)鼓励产学研合作办学,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产学研合作办学理念适应日益发展的职业教育现状及需求,该类课程的实施现状决定了高职高专应承担其理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实践教学应不断吸纳有经验、能力强的幼儿园一线教师参与教学,共同开发研究幼儿教育科研课题,并可让部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项目中来,锻炼学生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现场问题的综合能力。这能有效解决高职高专教师专业理论水平较高、幼儿园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的困境。还应鼓励教师一专多能,通过在职培训、从幼儿园引进等方式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服务实践教学。
(五)开发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
该类课程较为常见的教学模式有:模拟幼儿园模式(仿真幼儿园教学模式)和幼儿园教育活动项目导向模式。基于以上模式整合开发出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较有代表性的有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顶岗实习法等。
(六)开发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系列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材建设上,应由以往的理论、实践一本书的局面发展为实践教学相对独立的体系。应完善其实践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指导训练方案或教材,开发与理论教学配套的实训教材,并由零散向系列化发展,形成鲜明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系列教材,从而更好地辅助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七)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开展多角度评价
该类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应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打破传统的单一笔试的考核方式,开展撰写教案与说课方案及自评报告等文案形式考核、幼儿园模拟教学(试讲)考核、幼儿园教育活动见习心得总结考核、模拟幼儿心理与行为考核、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环境与制作教学具考核等多种形式的考核,综合地衡量学生的基本能力。
(八)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与竞赛,促进实践教学发展
该类课程实践教学,可以以岗位技能培训、竞赛等形式促进其发展,如开展教师普通话培训、幼儿园课件制作培训(比赛)、幼儿园保教技能培训、幼儿园工作管理方法和技能培训、绘画与手工技能大赛、幼儿园环境设计大赛、幼儿舞蹈创编大赛、幼儿歌曲演唱大赛、幼儿故事表演大赛、心理剧表演大赛等具体活动形式,带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不断发展,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夏焕章.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29-31.
[2]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构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新模式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省教育厅,2006.
[3] 雷群安.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8-60.
[4] 程宜康.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C].2001年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1.
幼儿教学活动方案范文6
一、初试锋芒
两位体育教师面对的是比自己原来所熟悉的教育对象年龄小得多的幼儿,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中学来的H老师看到幼儿园操场就傻眼了:“太小了,这是操场吗?怎么活动得开?”看到大班幼儿那么娇小,更是有些发懵。而Z老师在小学带的是高年级,他也觉得不适应。因此,我们决定花一个月的时间先让他们跟班熟悉幼儿,了解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形成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请男教师回去备课。再过来与我园大班教师一起讨论和修改活动方案。
Z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练习跑和跳。我们看了他的活动方案后发现,他的教学方法比较直接、单一,更适合小学生。于是,我们建议他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Z老师深受启发,提出可以让幼儿模仿各种动物来练习奔跑、跳跃。到了实际组织教学活动时,Z老师拿来了青蛙等好几种纸折动物,他一会儿拿“动物”演示,一会儿自己示范,教得满头大汗:“小朋友看看,青蛙怎么跳的?”“大象走路是很笨重的,把你们的腿伸直了走,‘长鼻子’甩起来!”“小兔子一蹦一跳多可爱!小兔子,你们的耳朵呢?”孩子们虽说很兴奋,但你说你的,我玩我的,整个过程比较混乱,活动目标并没有达成。观摩活动之后我们进行了反思:中小学男教师来带幼儿园的活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虽然活动方案像那么回事了,但显然对困难估计不足,对幼儿特点的把握也不够准确。于是,我们一起就这个活动进行了研讨:首先,需不需要那么多纸折动物?我们认为,这个活动中教具的作用是激发幼儿兴趣,起导入作用,教具过多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使活动偏离目标。其次,用纸折动物演示动作有必要吗?学习动作可能还是通过教师的形体示范才能让幼儿看得更清楚,把握得更准确。第三,活动目标明确吗?内容有针对性吗?本是练习跑、跳动作,却又加入了学大象走路等内容,容量太大了。通过研讨,Z老师对活动方案作了修改,第二次教学就顺利多了。
经过几次实践、研讨,男教师们也有了更多思考,摸索出了一些门道。他们不但学女教师送幼儿卡通贴纸以示鼓励,还有自己的一套鼓励方式:抱着幼儿,把他们高高举起来,逗得他们咯咯地笑。
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让男教师保留他们原有的教学风格,不过多地用我们的标准去约束他们,以免他们被我们同化,失去阳刚本色。我们觉得,只要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能保证幼儿的安全,且教学内容和方式不要小学化就可以了。
二、渐入佳境
一段时间后,我们也尝试请小学音乐教师来参与大班的教学活动,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尽管这位教师在声乐方面的专业能力很强,但他比较注重教孩子怎么唱,忽视孩子的体验过程,且舞蹈表现能力较为欠缺。我们不禁思考:如果男教师来幼儿园做的事女教师也能做,甚至做得更好,那还用得着这样大费周章吗?那么,让男教师做什么才能充分体现他们的价值呢?
在一次体育活动中,H老师秀了一下他的篮球技巧,他帅气的运球动作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欢呼,也让女教师们惊叹不已。在一次科学活动中,树人小学的W老师拿来了酒精灯等仪器,为幼儿演示了“水的三态变化”实验,还给他们讲其中的科学道理,孩子们都兴致勃勃。这两个活动让我们眼睛一亮,也触发了我们对男教师定位问题的重新思考:要请男教师做那些女教师不擅长的事,发挥他们的强项,与女教师形成优势互补,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男教师的加盟也对我们固有的教学观念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如,Z老师和H老师都提出,幼儿园玩的球都轻飘飘的,没有挑战性,能否试着让幼儿玩真正的篮球、足球?我们有些担忧:一直以来幼儿玩的都是小皮球,换成大球幼儿的能力行吗?两位男教师一致说:“孩子们行的。”换成大球后,幼儿兴奋不已,不仅活动强度增大了,而且有了更多的挑战,他们都觉得很过瘾。又如,W老师提出,可以让幼儿分组,亲自尝试用酒精灯做实验,并提出幼儿在操作时,教师尽可能不要插手,让他们独立完成。多数教师都提出异议:让幼儿玩火?万一发生危险怎么办?W老师则认为,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孩子们讲清楚操作方法,孩子们被有趣的实验现象所吸引,就不会去玩火了,而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所获得的经验是最可贵的。于是,我们决定放手让孩子们试一试,结果发现孩子们在实验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专注,一切都有条不紊。
几次活动下来,我们在反思:我们在设计活动时是不是过于谨小慎微,放弃了很多原本可以进行的活动?孩子们是不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变得胆小怯懦,做事婆婆妈妈、畏首畏尾的?而男教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了活动的挑战性,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果。他们的举手投足无不体现出一种阳刚之气,他们身上的自信、勇敢、乐观等品质也带给了幼儿有益的影响。
三、多方合作
中小学男教师在自己学校的教学任务已很繁重,入园参与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次数有限,为了扩大幼儿的受益面,我们想到了“家长助教”这一招,即请常常因工作忙而在孩子教育中“缺席”的爸爸们来参与。我们贴出海报,进行“爸爸助教团”的海选,鼓励家长发挥各自特长为孩子的教育贡献一份力量。考虑到爸爸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师,我们就和他们一起讨论和设计活动,并采取“一次备课多次利用”的方式,在班级间轮流教学,以最大化地利用资源。
小班幼儿辰辰的爸爸是一位建筑师,他对孩子们说:“你们搭的房子碰一下就会倒,可我搭的房子从中间抽掉几根积木也不会倒!你们信不信?”他请孩子们和自己一起尝试,孩子们发现果然如此,他们好奇极了,和辰辰爸爸一起探究其中的奥妙,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些关于力的平衡的知识。
中班幼儿凯凯的爸爸是一位牙医。他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嘴里有几颗牙,不信你们自己数一数。”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凯凯爸爸还带来了一副牙齿模型,耐心地演示如何正确刷牙,让孩子们知道了怎样才能赶跑牙细菌。
托班孩子恪恪的爸爸是我园所在辖区派出所的副所长,他准备了安全教育的内容。第一次,他拿来了两幅红绿灯的图片为孩子们讲交通规则,谁知孩子们兴趣不大:第二次,他提前来园向教师了解孩子的情况,又回家给儿子试讲,准备充分了才来。活动中他利用喜羊羊和灰太郎的故事形象地给孩子们讲述了相关的安全知识。“不过下次到中大班去,教学方法又要换了。”他很认真地说。
大班幼儿东东的爸爸为难地对教师说,他很想加入“爸爸助教团”,但自己实在没什么特长,怎么办?我们就建议:“你不是地道的北京人吗?不如就给小朋友们讲讲老北京胡同里的风土人情吧!”于是东东爸爸准备了很多照片,并精心制作了课件,操着一口京片子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故事,还拿来了冰糖葫芦分给孩子们。一轮活动下来,全园孩子都认识了他,他成了“明星爸爸”。通过这样的活动,很多孩子的爸爸都很感慨,他们认识到了自己也应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出一份力,纷纷表示以后不再做“隐形爸爸”了。
此外,我们还尝试利用社区的男性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恪恪爸爸的支持下,我园和辖区派出所结成对子,邀请警察叔叔来上课。警察叔叔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演习。告诉幼儿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找穿制服的人求助,还教幼儿如何拨打110报警。他们还组织幼儿进行队列训练,培养他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品质。今后我们还需继续挖掘可利用的社区资源,联合多方力量,为幼儿园的教育注入一股阳刚之气。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对“阳刚教育”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我们认为,阳刚是一种代表乐观、开朗、勇敢、大气、坚强、进取的个性品质,它在男性身上有着集中的体现,但并不是说女教师就无法培养幼儿的阳刚之气。在当前幼儿园教师性别失衡问题尚无法立即解决的情况下,女教师也需为“阳刚教育”出一份力,有意识地将“阳刚教育”与现有课程资源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让幼儿学习面对挫折、应对挑战,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园需要男教师,就像孩子的生活中需要父亲一样。然而,我园在唯一的男教师离职后,一直都招不到让我们感到满意的男教师。当我看到与幼儿园一墙之隔的树人小学和拱宸中学进进出出有好几位男教师时,我就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能不能把中小学男教师“借”到幼儿园来?这个想法得到了树人小学和拱宸中学两位校长的支持。考虑到幼儿园的需要和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男教师的适应性问题,我们决定先从中小学各请一位体育教师每周来幼儿园组织大班体育活动,如果效果不错再考虑深入到艺术等其他领域。就这样。杭州市拱墅区首个“阳刚教育联盟”在我园成立了。
一、初试锋芒
两位体育教师面对的是比自己原来所熟悉的教育对象年龄小得多的幼儿,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中学来的H老师看到幼儿园操场就傻眼了:“太小了,这是操场吗?怎么活动得开?”看到大班幼儿那么娇小,更是有些发懵。而Z老师在小学带的是高年级,他也觉得不适应。因此,我们决定花一个月的时间先让他们跟班熟悉幼儿,了解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形成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请男教师回去备课。再过来与我园大班教师一起讨论和修改活动方案。
Z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练习跑和跳。我们看了他的活动方案后发现,他的教学方法比较直接、单一,更适合小学生。于是,我们建议他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Z老师深受启发,提出可以让幼儿模仿各种动物来练习奔跑、跳跃。到了实际组织教学活动时,Z老师拿来了青蛙等好几种纸折动物,他一会儿拿“动物”演示,一会儿自己示范,教得满头大汗:“小朋友看看,青蛙怎么跳的?”“大象走路是很笨重的,把你们的腿伸直了走,‘长鼻子’甩起来!”“小兔子一蹦一跳多可爱!小兔子,你们的耳朵呢?”孩子们虽说很兴奋,但你说你的,我玩我的,整个过程比较混乱,活动目标并没有达成。观摩活动之后我们进行了反思:中小学男教师来带幼儿园的活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虽然活动方案像那么回事了,但显然对困难估计不足,对幼儿特点的把握也不够准确。于是,我们一起就这个活动进行了研讨:首先,需不需要那么多纸折动物?我们认为,这个活动中教具的作用是激发幼儿兴趣,起导入作用,教具过多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使活动偏离目标。其次,用纸折动物演示动作有必要吗?学习动作可能还是通过教师的形体示范才能让幼儿看得更清楚,把握得更准确。第三,活动目标明确吗?内容有针对性吗?本是练习跑、跳动作,却又加入了学大象走路等内容,容量太大了。通过研讨,Z老师对活动方案作了修改,第二次教学就顺利多了。
经过几次实践、研讨,男教师们也有了更多思考,摸索出了一些门道。他们不但学女教师送幼儿卡通贴纸以示鼓励,还有自己的一套鼓励方式:抱着幼儿,把他们高高举起来,逗得他们咯咯地笑。
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让男教师保留他们原有的教学风格,不过多地用我们的标准去约束他们,以免他们被我们同化,失去阳刚本色。我们觉得,只要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能保证幼儿的安全,且教学内容和方式不要小学化就可以了。
二、渐入佳境
一段时间后,我们也尝试请小学音乐教师来参与大班的教学活动,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尽管这位教师在声乐方面的专业能力很强,但他比较注重教孩子怎么唱,忽视孩子的体验过程,且舞蹈表现能力较为欠缺。我们不禁思考:如果男教师来幼儿园做的事女教师也能做,甚至做得更好,那还用得着这样大费周章吗?那么,让男教师做什么才能充分体现他们的价值呢?
在一次体育活动中,H老师秀了一下他的篮球技巧,他帅气的运球动作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欢呼,也让女教师们惊叹不已。在一次科学活动中,树人小学的W老师拿来了酒精灯等仪器,为幼儿演示了“水的三态变化”实验,还给他们讲其中的科学道理,孩子们都兴致勃勃。这两个活动让我们眼睛一亮,也触发了我们对男教师定位问题的重新思考:要请男教师做那些女教师不擅长的事,发挥他们的强项,与女教师形成优势互补,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男教师的加盟也对我们固有的教学观念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如,Z老师和H老师都提出,幼儿园玩的球都轻飘飘的,没有挑战性,能否试着让幼儿玩真正的篮球、足球?我们有些担忧:一直以来幼儿玩的都是小皮球,换成大球幼儿的能力行吗?两位男教师一致说:“孩子们行的。”换成大球后,幼儿兴奋不已,不仅活动强度增大了,而且有了更多的挑战,他们都觉得很过瘾。又如,W老师提出,可以让幼儿分组,亲自尝试用酒精灯做实验,并提出幼儿在操作时,教师尽可能不要插手,让他们独立完成。多数教师都提出异议:让幼儿玩火?万一发生危险怎么办?W老师则认为,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孩子们讲清楚操作方法,孩子们被有趣的实验现象所吸引,就不会去玩火了,而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所获得的经验是最可贵的。于是,我们决定放手让孩子们试一试,结果发现孩子们在实验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专注,一切都有条不紊。
几次活动下来,我们在反思:我们在设计活动时是不是过于谨小慎微,放弃了很多原本可以进行的活动?孩子们是不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变得胆小怯懦,做事婆婆妈妈、畏首畏尾的?而男教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了活动的挑战性,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果。他们的举手投足无不体现出一种阳刚之气,他们身上的自信、勇敢、乐观等品质也带给了幼儿有益的影响。
三、多方合作
中小学男教师在自己学校的教学任务已很繁重,入园参与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次数有限,为了扩大幼儿的受益面,我们想到了“家长助教”这一招,即请常常因工作忙而在孩子教育中“缺席”的爸爸们来参与。我们贴出海报,进行“爸爸助教团”的海选,鼓励家长发挥各自特长为孩子的教育贡献一份力量。考虑到爸爸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师,我们就和他们一起讨论和设计活动,并采取“一次备课多次利用”的方式,在班级间轮流教学,以最大化地利用资源。
小班幼儿辰辰的爸爸是一位建筑师,他对孩子们说:“你们搭的房子碰一下就会倒,可我搭的房子从中间抽掉几根积木也不会倒!你们信不信?”他请孩子们和自己一起尝试,孩子们发现果然如此,他们好奇极了,和辰辰爸爸一起探究其中的奥妙,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些关于力的平衡的知识。
中班幼儿凯凯的爸爸是一位牙医。他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嘴里有几颗牙,不信你们自己数一数。”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凯凯爸爸还带来了一副牙齿模型,耐心地演示如何正确刷牙,让孩子们知道了怎样才能赶跑牙细菌。
托班孩子恪恪的爸爸是我园所在辖区派出所的副所长,他准备了安全教育的内容。第一次,他拿来了两幅红绿灯的图片为孩子们讲交通规则,谁知孩子们兴趣不大:第二次,他提前来园向教师了解孩子的情况,又回家给儿子试讲,准备充分了才来。活动中他利用喜羊羊和灰太郎的故事形象地给孩子们讲述了相关的安全知识。“不过下次到中大班去,教学方法又要换了。”他很认真地说。
大班幼儿东东的爸爸为难地对教师说,他很想加入“爸爸助教团”,但自己实在没什么特长,怎么办?我们就建议:“你不是地道的北京人吗?不如就给小朋友们讲讲老北京胡同里的风土人情吧!”于是东东爸爸准备了很多照片,并精心制作了课件,操着一口京片子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故事,还拿来了冰糖葫芦分给孩子们。一轮活动下来,全园孩子都认识了他,他成了“明星爸爸”。通过这样的活动,很多孩子的爸爸都很感慨,他们认识到了自己也应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出一份力,纷纷表示以后不再做“隐形爸爸”了。
此外,我们还尝试利用社区的男性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恪恪爸爸的支持下,我园和辖区派出所结成对子,邀请警察叔叔来上课。警察叔叔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演习。告诉幼儿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找穿制服的人求助,还教幼儿如何拨打110报警。他们还组织幼儿进行队列训练,培养他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品质。今后我们还需继续挖掘可利用的社区资源,联合多方力量,为幼儿园的教育注入一股阳刚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