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素养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素养的内容

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 Web素养;网络系列课程;教育技术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126―04

引言

作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信息传输和交流平台,计算机网络对教育系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从传播学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拥有诸多媒体特征,因此常被称为“第四媒体”。教育技术以各种媒体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系统研究提高教学绩效的方法,自然会把计算机网络作为对象来研究和实践,因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普遍开设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这些课程是指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教育应用相关的一类课程,其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及其教育应用能力。很多教育技术学本科生虽然完整地学习了这类课程,但并没有显著提升网络素养,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驾驭仍然停留在使用Web这个较低的层面。

近10年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状况已表明,Web是最普及的网络服务,当前教育技术领域提出的教育问题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大部分也是通过Web平台实现。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拥有多层次全方位的Web素养才能真正发挥Web的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系统,因此Web素养理应成为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网络素养的核心成分。然而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不成体系,没有技术主线和清晰架构,无法有效实现网络素养尤其是Web素养的培养目标,为此提出围绕Web素养构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的解决方案。

一 教育技术学本科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现状分析

何克抗先生强调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应用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其中的技术是指包括有形的物化形态技术与无形的智能形态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内的“广义技术”[1]。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和实践的主流技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评价和管理等理论和实践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计算机网络有密切关系,由此产生的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理论、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因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需要配置一系列计算机网络课程来实施基于网络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在参阅和分析国内60多所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开设计划及部分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后发现,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已普遍设置,但不同高校间存在明显差异。首先在课程开设数量上存有差异,约60%的高校设置了4-6门直接讲授网络技术及其教育应用的课程,其余高校仅提供1-3门网络类课程。其次在课程性质处置上存有差异,约70%的高校把部分网络类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来开设,其余高校仅把网络类课程作为一般课程来处置。最后在课时数及配套实验上存有差异,多数高校网络系列课程课时有充足保障,同时配套了足够的实验课时,使这类课程的总课时与学分达到专业总课时与学分的10%以上,而少数高校仅设置课时有限、数量较少的网络类课程,相关实验也无法保障。这些差异不仅反应出各高校在师资、设备等客观条件上有明显差异,更深刻地反应了各高校对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地位与作用等认识上存在差异。

在解读课程设置差异表象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因素进一步分析,可发现众多深层次问题。第一,各课程间衔接和配合不够紧密关系松散,课程内容相互重叠或彼此空缺,无法形成有机整合的具有严谨体系结构的课程群,使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无法形成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完整架构体系。第二,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和适用性,偏离专业实际需求,“专业化”或“平民化”的课程处理方式无法满足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对网络技术的特质需求。第三,课程热点散乱、开口众多,各自在网络框架体系中任意罗列教学内容,找不到贯穿所有课程的技术思想和应用主线,无法形成统一的集结平台,使学生在学完这类课程后无法找到各类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的归结点,总觉得学过的课程知识都有用却又很难用得上。教育技术学专业不同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没必要关注计算机网络体系中的所有内容和技术细节,因此在专业准确定位的前提下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寻找统一的集结平台并形成紧密联结的课程体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做能使各课程的热点和关键技术相对集中到一个平台,使各课程口子和应用指向相对统一的目标,使各课程虽有不同教学内容与技术侧重但有相对统一的归宿和应用需求。如今一个具有众多符合教育技术需求特征的统一平台已展示了其巨大的教育应用魅力,教育技术领域的许多理论及其实践体系都与此有关,它就是Web。因此,以网络素养为目标、以Web素养为核心构建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以Web教育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之路。

二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Web素养及其构成

1 什么是Web素养

虽然Web普及程度极高,但学术上对Web素养的提法和研究还比较少,学术界常用信息素养、媒体素养等概念来描述人们在信息化环境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名由之等[2]在2006年给出了一个Web素养定义,认为“Web素养是指利用网络主动地去收集信息,并将收集来的信息批判性的解读,并向其他人传递自己的思考,与他人交流所必须的能力,同时也包括活用网络的能力。”这个Web素养定义显然不全面,他们只是从使用Web信息服务的层面来界定Web素养的内涵,不能包含Web所涉及的其他层面。Web是一个复杂系统,相应的Web素养也是一个能力综合体,它用来描述人们在认知Web的基础上驾驭、应用、开发、管理和评价Web系统及其服务所需的稳定素质与修养,直接表现为人们在构建Web系统与服务、与运用Web信息、开发与利用Web资源、评价与管理Web服务等过程中所需的能力及态度与价值观等。在不同应用情境下Web可表现为技术、媒体、信息(内容、数据)、程序、平台,甚至是环境、文化、虚拟社会等,由此需要不同层次与成分的Web素养。由于Web是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的服务之一,可认为Web素养包含在网络素养中,又由于Web是网络体系中最普及的主流服务,可认为Web素养是网络素养的核心成分。

2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需要全面的Web素养

Web具有的跨平台、分布式、交互性、集成多媒体等特征使其具备天然的教育应用特性,使其比其他网络服务更适合教育领域的部署和应用。以Blog、RSS等为主的Web2.0带来的开放性、去中心化、社会化和个性化等特征,又为Web教育应用带来了很多新理念和新模式[3],可以预见即将普及的Web3.0也会为教育应用带来新的冲击与变革。Web能有效地融合与作用到教育系统的各个组成元素及元素间的相互联系上,也能有效地改变教育系统与环境间的交互方式,从而产生各种教育应用效果。普通教师和学生只需把Web作为物化技术和内容服务系统来使用,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在深刻认知Web的基础上,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系统科学方法全面研究Web如何有效作用到教育系统,探索Web的教育应用本质和规律,由此创造新型网络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提出各种问题解决方案和应用模式并开发出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近10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研究和实践的很多成果,如E-Learning、网络教育资源库、网络课程、虚拟学社、数字图书馆、WebCL、Moodle等,都与Web有直接关系。在这些教育问题解决体系中,普通教师和学生只需扮演Web系统和服务使用者和消费者的角色,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不仅要成为更高级的Web使用者和消费者,更要努力成为Web系统和服务的提供者、运营者、开发者、管理者和评价者等,他们需要深入到Web的每个层面,涉足Web系统的每个组成元素及其作用关系,把握Web系统与网络环境及社会大环境间的交互方式,还要参与控制和影响Web所形成的教育文化氛围和虚拟学区与社会等。可见,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必须拥有全面的Web素养才能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中完成专业工作。

3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Web素养的基本构成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把Web作为工作、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与支撑平台,涉及面很广,因此他们的Web素养成分很丰富。根据Web系统构成及其服务于教育系统所涉及的要素等分析,笔者认为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Web素养由三个层面九种成分构成,各成分间存在彼此依赖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在内涵和外延上也存在一定的交叉和融合,共同组成“3X3”结构的Web素养体系。

(1)Web素养基础层面。①Web情意,是在运用Web技术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应持有的情感和意识,并以此表现出对Web本身及其教育应用的态度和价值观等,它影响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运用Web技术解决问题的价值取向和积极性等。②Web认知能力,是对Web本身及其教育应用的认知能力,是培养其他Web素养和开展Web教育应用的前提,包括什么是Web、Web系统的构成与运行原理、Web服务的特征和形式、Web在网络体系中的定位及与其他网络服务的关系、Web教育应用的需求和领域、Web教育应用的模式和涉及的技术要素等内容。③Web支撑能力,是支撑Web运行、开发和应用等所需的相关理论素养和技术能力。

(2)Web素养核心层面。①Web使用能力,是驾驭Web系统提供的内容服务和应用系统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在Web环境中获取、传播、存储、运用、、管理、搜索教育信息及相关信息的能力(即信息素养)和使用Web教育应用系统及通用应用系统的能力等。②Web平台架构能力,是开展Web系统及其服务的选择、设计、构建、运营、维护和管理等工作所需的能力,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实施有效Web服务及平台的保障。③Web开发能力,是实施各种Web教育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主要涉及Web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开发等领域,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Web素养的核心成分。

(3)Web素养提高层面。①Web审美能力,是在实施Web系统及服务并利用Web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4]。②Web评价能力,是实施Web应用效果的社会评价和教育评价并由此开展Web行为的修正与调整所需的能力。③Web安全能力,是在Web系统与环境中发现、评估、解决、评价安全问题的素质与能力。

三 以Web素养为核心构建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

1 课程构建策略

(1)以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为立足点。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育技术素养,使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技术并将技术与教学系统完美地结合起来 [5]。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素养,并使其显著地高于普通教师和学生。教育技术素养的成分十分丰富,主要包含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计算机网络素养(含Web素养)理应成为教育技术素养的核心成分并作为具体培养目标落实到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上。

(2)以教育技术理想和特色为着眼点。教育技术追求用先进技术思想和方法解决教育问题达到优化教育的目标,网络和Web已成为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必须依赖的技术类型,他们的网络和Web素养成分与水平是衡量其实现教育技术理想的重要参考。在非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也普遍运用网络和Web技术的形势下,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只有更有效更全面地利用网络和Web解决问题并展现出专业魅力和“不可替代性”才能获得生存之道,由此在构建网络系列课程时应认真考虑教育技术的特色需求。

(3)以教育系统和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系统需要大量网络应用型人才来实施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具备足够的网络应用能力才能担当此任,由此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应以网络与Web技术的教育应用为核心,以提高教育问题的信息化网络化解决能力为指引展开教学。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就业领域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还要适当考虑教育系统之外其他就业领域对人才网络素养的需求。

(4)以Web素养为核心兼顾其他网络素养成分。Web不等于网络,但网络的主流服务是Web,当前大量的网络解决方案都采用Web技术来实现,因此在网络系列课程体系架构中应紧紧围绕Web素养设计,以Web能力的培养与运用贯穿所有课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问题都能通过Web解决,Web技术和平台也存在缺陷,因此在Web素养的基础上还应适当加强其他网络素养成分的培养,而Web素养的高层次提升也需要这些网络素养成分的支撑。

(5)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会应用是关键。以教育理论和技术基础为保障加强网络实践技能培养并落实到应用中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取胜之道。为了使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获得良好的工作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网络系列课程体系架构中必须重视基础、拓宽视野。教育技术专业人员驾驭网络和Web的根本是应用而不是网络和Web本身,应用水平的高低与实践技能密切相关,因此须十分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且能够把实践技能有效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6)技术与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出路。教育技术学专业是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性复合型专业,如果采取完全独立设置教育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的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必然导致各类课程相互脱节彼此缺乏照应,失去教育技术学专业特色。由此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内容有机整合到技术类课程中构建复合型课程有利于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真实感知与应用技术并在技术应用中深化教育认识。

2课程设置方案

在广泛调研、比较和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上述课程构建策略,以网络素养为指引、以Web素养为核心构建了具有3个层次15门综合型交叉性课程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1)基础类课程。涵盖网络和Web相关的基础要素:计算机、多媒体、通信网络、程序设计和数据库,为网络和Web的教育应用与开发等建立基础理论和技术准备,主要目标是培养和建立Web素养的基础成分,并以此为基础把教育领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融合到这些课程中,让学生逐步形成教育与技术整合的思想和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

(2)核心类课程。以网络和Web的关键技术为线索组织,以网络和Web的教育应用与开发等为核心内容展开,主要目标是夯实和提升网络与Web素养的基础成分,培养和实践素养的核心成分,并以此为基础强化基于网络和Web技术的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习得面向社会就业需求的生存技能和持续学习能力。

(3)扩展类课程。包括网络和Web技术的高级主题与综合应用,涉及教育技术领域前沿性的内容,主要目标是扩展学生的技术视野,提升和强化网络与Web素养的核心成分,培养和探索素养的高级成分,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引领学生进入教育技术领域的较高层面,让学生在教育实践的深度应用和高层技术的探索中积累经验、挖掘潜力。

3课程实施建议

由于专业总课时有限,上述设置方案中的课程可采用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策略开设,其中基础类和核心类课程大多应作为必修课程,而扩展类课程可作为选修课程。各课程间存在密切关系并以网络与Web素养串接在一起,课程实施应注意前后次序和相互协作与配合的问题。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认真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由于把教育理论等相关内容整合到技术类课程中,合理把握教育和技术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由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的方式与评价等方面必须突破传统的模式,尽力在教育和技术间取得某种平衡并努力实现双赢。

(2)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关系。教育技术素养和网络素养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成分,但不存在矛盾,关键是如何进行协调和互惠,各课程应在厚实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应用,脱离基础理论而纯粹强调实践技能会使实践缺乏根基和灵活性,而过分强化基础理论又会使实践技能缺乏深度与广度。

(3)原理与应用的关系。计算机网络和教育技术涉及的内容都涵盖原理和基于原理的应用两个方面,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更注重技术的应用而不是技术原理本身,但不懂得必要的原理而盲目地应用必然导致不正确不合理的结果,过多地深化原理又会使应用陷入僵化而失去创新能力。对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而言,三分原理七分应用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4)应用与研究的关系。技术服务于教育通过技术的应用来体现,但这并不排除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开展技术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只有通过有效而深入的研究,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教育,而技术应用本身也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在应用性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安排必要的研究性课程内容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5)传统与前卫的关系。着眼当前、兼顾历史、展望未来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原则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学专业虽然历史较短,但已经有了十分丰富的底蕴和传统,课程体系中除了安排传承历史的内容之外,更需要安排当前正在研究和发展的技术内容,还要以前瞻性课程内容告诉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教育技术,2007,(11):5-12.

[2] 名由之 等.培养Web素养学习课程的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6,(5):15-20.

[3] 杨静,刘成新.Web2.0与学习方式的后现代转向[J].现代教育技术,2007,(1):69-71.

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2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Campus Culture、Network Culture and Network

Cultural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ANG Wei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ianjin 300204)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and campus culture issues in the network, presents that network culture and network culture quality should be paied more attention in campus construction. Still, it tells us some contents we should care about in campus culture、network culture and network culture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campus culture; network culture; atmosphere; quality

0 引言

近几年来,有关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研究和讨论文章频繁见诸各类学术刊物和媒体,在这些研究和讨论中,不约而同地都将网络文化素养列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而在有关和谐校园建设或者有关校园文化的研究和论述中,更是将营造良好的大学网络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得到快速普及,因特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文化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起来,网络文化素养也逐渐构成当代大学生基本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不但有助于现阶段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于将来的就业和进一步发展也有很大帮助。更为重要的是,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是意义深远。

一些学者在网络普及初期就对网络文化现象进行过一些讨论和研究。然而对于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专门研究却时间不长,对于网络文化与和校园文化的关系、网络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更是刚刚起步。虽然有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已经逐步认识到网络文化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性,然而对于如何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如何把握和引导网络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等问题还没有探索出成型的模式。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入,而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中各种负面因素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也日渐显现;因此,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如何培育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越来越成为摆在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问题。这不但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且也是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氛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应该从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对当代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内容包括当代大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的基本状况、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借助于因特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对于计算机和网络的作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等。调查和分析的目的是详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运用能力以及计算机和网络在他们日常学习和课外生活中作用和影响。

其次,是分析和把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以及和谐校园的关系,研究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网络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的目的是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以及各种流行的网络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看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归纳,把握网络文化的特点和校园文化的特点,搞清网络文化氛围与校园文化氛围的互动,探讨校园文化氛围和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从形成到不断提升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从而对和谐校园建设中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的地位问题做出判断。

最后,是探索如何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着重对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和网络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提出一套有利于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和有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模式。这部分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学校和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社会文化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影响、社会网络文化环境对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影响;进而分析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下转第29页)(上接第25页)等教学环节对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影响。

在以上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最终规划和设计出一套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有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模式。

2 结束语

现在,各大学都把和谐校园建设问题摆到很重要的位置上,为此而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但是在考虑和设计和谐校园建设的模式时,又不能回避愈演愈烈的网络文化以及各种各样网络文化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和冲击,尤其是这种冲击不但关乎大学生的现在,而且还关乎大学生的将来;不但关乎大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技能,而且还关乎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就成为和谐校园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的研究就成为十分必要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李钢,王旭辉.网络文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

[2]莫茜.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6.

[3]钟嘉鸣,祝庚.谈“计算机文化基础”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计算机教育,2008(14).

[4]龚德良.营造校园信息技术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养成.计算机教育, 2009(12).

[5]高学敏.浅析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5).

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3

【关键词】专科院校 师范生 信息素养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19-04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显著特征,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各类信息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作为衡量一名社会成员综合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和资源能力的标志,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一项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和国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6年由科技部和中央宣传部联合颁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第九项基准提出:“掌握获取知识或信息的科学方法”,并进一步细化为四项基准点:“关注与生活和工作相关知识和信息,具有通过图书、报刊和网络等途径检索、收集所需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知道原始信息与二手信息的区别,知道通过调查、访谈和查阅原始文献等方式可以获取原始信息;具有初步加工整理所获的信息,将新信息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中的能力。具有利用多种学习途径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提升在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提高全民信息技术水平,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研究表明,信息素养水平与其就业能力之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广西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该校以师范教育为主,开设有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美术教育、语文教育、英语教育、综合理科教育等师范类专业,师范生占到全日制在校学生的80%以上。学生毕业后大多在幼儿园、小学或相关培训机构从事教师岗位工作。因此,师范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当下能否合理运用各类信息资源,加快自身专业知识的习得,还在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熟练综合运用各类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分析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和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师范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信息素养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并将其概况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素养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纷纷提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素养标准。尽管我国还未制订出面向高校师范生、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相关标准,但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标准已经印发并得到了全面推广。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不仅为衡量一所学校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中小学学校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的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为深入了解专科院校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水平,专门制订了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的形式发送给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进行在线填报。调查问卷设置个人信息、信息基础知识、信息安全与道德、网络技术运用、常用软件运用、课程与教学改革等6大类共28道问题。共有668名学生在截止填报时间内提交问卷,约占全日制在校学生数的10%,其中,受调查者中女生为637名,占比达到95.36%。

(一)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调查显示,有582名学生认为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而选择从电视广播、报纸书刊、亲人朋友或其他来源等途径获取信息资源的人数均在150名左右(见图1)。显而易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访问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的性能不断提升,网络服务的费用逐年下调,通过网络获取各类资讯的方式更加便捷。因此,网络已经成为当下学生获取信息资讯的主要渠道。

(二)信息素养基础知识薄弱

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信息素养基础知识不了解,有65.12%的同学认为自己不太了解或不了解信息检索、信息源、信息道德等信息素养的相关基础知识(见图2)。院校主要是在新生入学培训时,安排图书馆的老师介绍文献检索等相关信息素养的基础知识,但在学生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院校相关课程支撑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对信息素养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

(三)预防网络信息犯罪知识不足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如今,人们不仅享受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深切感受到风险。各类涉及网络、QQ、电话、计算机病毒等工具的信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并且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特别是对于缺乏社会历练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严重。经调查,有607名同学遭遇到电信、网络等诈骗方式,占到调查学生的90.87%(见图3);有393名同学掌握一些预防信息犯罪的知识,而260名同学选择完全不了解(见图4)。数据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已经遭受到了信息安全的严重威胁,面对日益猖狂的信息犯罪,学校相关的预防知识教育不足。

(四)网络应用与自身专业学习缺乏关

作为学生获取信息资讯的最主要渠道,有近80%的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达到3个小时及以上,其中3-5小时有215名、5-6小时有148名、6小时以上达到168名同学(见图5)。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为聊天和交友,有62.57%的学生很少或从来没有通过网上关注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见图6)、有87.8%的学生很少或从来没有参与过校外网络视频公开课,如微课、慕课等课程的学习(见图7)、有77.1%的同学很少或从来没有使用中文文献数据库查找资料(见图8)。调查数据表明,由于缺乏合理的引导和相关课程的支持,尽管学生每天运用在网络的时间都比较多,但都集中在与好友聊天、社区交友等方面,用来关注自身专业学习成长远远不足。

(五)常用的办公软件不够熟练

在关于常用办公软件的熟练程度上,认为自己不够熟练、不太会用或完全不太会用Word、EXCEL、PPT的学生比例分别为83.23%、89.82%、84.58%;仅有10.48%的学生表示能够熟练使用一些常用的图片处理工具;仅有2.5%的同学能够熟练使用微课录制软件。学生除大学计算机基础必修课外,缺乏时间去深入学习其他信息技术课程。当学生升入高年级或忙于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时,就会逐渐忘记原本已经掌握的软件操作方式。因此,由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缺乏连贯性,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六)学生最希望学习新技术的运用

在有关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课程存在不足的调查显示,有212名学生认为课程中缺乏对新技术运用的培养,有200名学生认为院校应开设关于信息素养的课程(见图9)。可见,在校大学生明显感觉到自身信息素养无法满足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渴望能够在校期间及时掌握新技术的运用,从而充分享受新科技带来的好处。

三、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受到传统授课方式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素养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课程模式成旧、评价方式过于应试;缺乏相应的配套素材等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信息素养课程课时有限,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不扎实

作为当代大学生所必备的技能,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的课时无法满足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特别是以文科专业为主的专科师范院校,不少专业开展“2+1”试点教学模式改革,即学生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2年。由于课时紧张,现有的专科院校除了将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其他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后续支撑,学生即便在大一期间修完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由于缺乏后续课程、项目的学习、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二)信息素养类课程内容无法应对信息技术发展新的要求和挑战

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无法应对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要求和挑战,课程内容缺少网络综合技术的应用、防范信息犯罪、常规教学软件等知识讲解,知识体系相互分割,缺乏有效的融合,教学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学生信息素养不足,导致学生在实习或毕业后在社会工作生活中面对各类信息技术的问题感到力不从心。

(三)课程尚未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开展“线上线下”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批结合新技术手段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包括以翻转课堂、微课、慕课为代表的在线网络课程。在线网络课程已经发展成为继传统课堂教育外,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途径,两者互相补充,共同发展。但现有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尚未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特别是缺少体现师范专业特色的网络课程,无法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四、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对策

作为国家未来教育事业的接班人,专科院校的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水平不仅决定着国家能否顺利实现教育现代化,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为自身专业水平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对接就业岗位需求,全面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水平,使师范生信息技术水平达到国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依据国家标准明确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培养目标

2014年5月27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共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两大模块,每个模块又进一步分解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通过对技术素养维度的分析,可以将教师应具备的技术素养归结为四点:一是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须通过长期训练,方能从行为和思维两个方面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二是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和信息处理软件的运用。通过软硬件的使用,掌握各类信息资源之间不同的转换和呈现方式,在海量数据面前能够甄别有用信息并加以整合。三是掌握网络资源的运用。充分发挥QQ、微信、在线调查问卷、网盘、图片库、视频库等各类网络资源的功效,丰富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手段。四是具备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具备甄别和防范危险的能力,抵制任何不良信息。该标准为专科院校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依“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理念设计教学内容

参照最新标准要求,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信息素养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在新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为了不脱离学生的实际岗位需求,兼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理念,通过对学生就业岗位信息技术需求调研,结合学生在社会中所必备的知识,精心梳理,设计了信息技术简介、网络运用、常用软件、教学设备共四大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涵盖若干个贴近学生工作生活的实际案例项目(见表2)。其中,旅游计划、毕业论文、找工作3个案例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网络信息检索的能力;个人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在线问卷调查主要向学生介绍如何运用网络丰富个人教学手段的能力;在常用软件模块,结合师范生的需求,讲解了常用到的6款主流办公软件和图文影音软件,其中PPT、EXCEL、WORD三个案例是复习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所讲授的内容,Photoshop、屏幕录制、会声会影等图文影音软件教授学生掌握当前教学辅助软件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每款软件的基本操作。最后一个信息安全模块,让学生了解现行社会诈骗的主要方式,提升学生识别网络诈骗、自我保护的能力。

新的教学内容避免照本宣科的传统讲授式教学,将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融入每个项目,更加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避免知识结构过于分散、单一,使学生能在项目中学到更多的真技能、真本领。

(三)充分发挥网络课程优势,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水平

在当今网络运用普及的时代,网络课程的发展获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并迅速得到了普及。为了满足校内学生、校外社会人员自主学习的多样化需求,许多高校、企业都加大投入力度,研发网络在线课程平台。作为广西首批入选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专科院校,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13年引进了网络教学支持平台,顺利实现教师线上线下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开展教学活动。该平台极大地支持了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改革,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借助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部署,院校应在师范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适应网络课程的发展趋势,针对性地开发、引进面向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学生的网络课程、微课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行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促进学生自身信息素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文炯.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5)

[2]路强,刘颖.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与培养途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3(10)

[3]郭玮.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以兰州大学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3(6)

[4]刘晓华.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标准的制订[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2(9)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职)一般项目“专科院校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5JGY007)

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4

关键词:网络环境 信息素养 培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学会应用网络,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同样成为现代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的一个基本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作为以普及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的信息技术课来说,更应该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作为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笔者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在此作一些探讨。

一、学生网络应用能力的现状分析

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每周有一到二节课。到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都购买了电脑,并接入了网络。学生操作计算机、上网的机会大量增加。据调查,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够使用邮箱QQ等工具进行网络交流,浏览网页,玩网络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少部分同学还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网络应用能力,这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学生基础。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现在各级政府都在教育信息化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学校的计算机和网络硬件都得到了完善,并在省“校校通”工程中接入了教育城域网,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网络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校或老师害怕学生沉迷于网络,以及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恐惧。再一就是没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教会学生识别、抵制不良信息,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切不可因噎废食。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充分利用局域网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搭建课程专题网站,论坛等形式构筑网络学习平台。将每节课的内容、重点、难点及课件收录其中便于师生、同学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作品展示平台。

例如我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就搭建了“信息技术学习网”的专题网站,设置了“office专题”,“图像、音频处理专题”,“FLASH专题”“网页制作专题”等,各专题内收录了相应章节的教学内容,操作视频,重点难点指导等,学生可以按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边学边操作练习,实现同步学习。不会的部分可以反复学习,已经掌握的同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实现了分层教学的目标。同时在网站中搭建学习论坛,让学生展示作品,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建立师生,同学间交流的平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班级限制,不同班级的学生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的能力。

2.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互联网上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且更新较快更加贴近实际应用,是对课本知识很好的补充。如何用好这些资源呢?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精选一些如:网易学院,新浪科技,闪客帝国等网站上提供的教程、示例,推荐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学习目标或进一步深入学习,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并且于此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学习“FLASH制作动画”这部分内容时,在学生完成课本的“风车”制作后,结合本节内容,我们选择了“IT世界网”上的“Flash实例:可爱的小青蛙闹钟”让学生自己按教程制作,从此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动画的绘制,动画补间的设置,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图层的概念和用途,并学习到了利用“复制变形工具”制作表盘刻度线等课本上没有的新知识。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到论坛上进行评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良好信息素养。

3.合理利用搜索引擎获取合适的问题解决方案。网络的海量信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而搜索引擎又是我们获取这些资源的有力工具。引导学生在碰到问题时,能够合理利用搜索引擎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能够从多种方案中筛选出最佳结果。培养学生借助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获取网络信息”这部分内容时,正好一台机器内存故障,发出报警声。学生都比较好奇,又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就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让学生以当前情况输入合适的关键字进行搜索,看谁搜的结果既快又准确。通过这个实例操作学生既掌握了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又理解了关键字的选择对搜索结果的影响。同时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利用网络交流工具,掌握现代通讯方法。在现代生活中,网络通讯以功能强大、方便快捷、易用等特点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所采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师生,同学间借助电邮、QQ、MSN等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多种网络通讯方式,增强他们的网络交流能力。

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5

关键词:网络媒介;解读;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246-02

网络媒介相对于早期诞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被称为第四媒体,网络媒介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的文化载体。“解读”在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被解释为通过分析来理解。一切解读的目的都是要缩短或消除网络媒介与解读者之间的距离,同化网络媒介,使最初隐藏的东西成为变成自己的、再现自我的理解,把客体的隐含意义显露出来,并被其他人所认同。解读的过程能够揭示网络媒介的深层含义,在解读中受众把自己的理解力置于网络媒介之上,向媒介敞开自己,以便接受自我和创造自我。

一、问题提出

伴随高校校园网络的发展,各种网络平台和网络信息不断地涌现,网络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拓展社会关系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渠道,网络更是呈现出了“主体创造性、功能集成性、价值多元性”等一系列特征。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一个重点课题。笔者进行了大量文献整理与考察,在中国期刊网(期限:1997―2015年)以“媒介”、“网络媒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等为主题跨库检索,对检索出的文献分析得出,研究总体分布如下:其一,对国外相关理论及在高校发展概况的借鉴与反思,如张开、蔡琪等学者对美国、英国等国家媒介素养理论的概述与思考;其二是基于多元理论的思考,如卜卫、陈昌凤等学者依托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理论对青年媒介素养展开的研究;其三,闫欢、郑保卫学者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其四,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相关实证调查与分析,如鲍海波、陈燕、刘佳、李天姣等多位学者对大学生网络媒介接触等的实证调查研究。研究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重要性、内涵、提升策略考察较多,但在提升策略研究上较少地投入到网络媒介方面的研究。网络媒介生产、传播、流通、评价等一系列的规则和内容对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个陌生的字眼,阻碍了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综合培养,在当前的网络媒介文化氛围下,媒介能力培养更需本土化、层极化、精细化,网络媒介研究作为媒介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其解读研究不容忽视。

二、解读网络媒介的理论与框架

(一)解读网络媒介的多重理论

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展开从具体概念到抽象事物的教育。倡导在教学中引导大学生用多重理论去分析网络媒介:一是从符号学相关理论去分析网络媒介;二是从媒介再现理论去分析网络媒介;三是从话语理论去分析网络媒介。

首先借助于符号学理论。“媒介是象征或符号的体系。”符号(symbol、sign)作为符号学中的核心概念,它是各种传播的通道,大众只有通过各种符号才能够做到相互沟通。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认为符号由两种元素构成:能指与所指。从符号学视角出发,一般来说传播都包含了符号、符码两种重要元素。符号作为一种表象,是表达信息的基本元素,都是一套套有组织的符号系统即符码。这也同英国“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所提的“编码”与“解码”相吻合。

其次从媒介再现理论(Representation theory)去分析。“再现”一词用来表达如何将不同的符号放在一起,使得复杂与抽象的概念变成简单与具体的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手法,“再现”融入到了通过各种符号形式进行表达的过程中。美国著名新闻学者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指出了媒介对于现实的呈现并非是一种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充满了选择与建构。网络媒介有其独特的表意系统和表现手法,通过这些系统与手法,兼“他者把关”不断弱化,建构者悄无声息地将自己的态度注入其中。所有的表意活动即所有带有意义的实践都涉及到权力关系,网络媒介产生的过程也是遵循一般的意识形态立场的过程。

再者从话语理论去分析网络媒介。在某个网络语境中得出的结果将会传达到另外一个语境中,鼓励人们去声明自己的观点,或者把话收回去保持沉默,直到经过一个螺旋的过程。某种观点在公开场所占统治地位,而其他观点在公共意识中消失,这便构成了一个“沉默的螺旋”。网络媒介在一个虚拟的传输通道上,传者更是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话语分析、再现分析是媒介分析的侧重点,二者都强调超越构成网络媒介中形形的能指,去揭示符号表象背后的多元“所指”。

(二)网络媒介解读框架

从表面看,虽然网络媒介能够及时提供多重信息,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事件进行立体式、全景化地呈现,但其仍然无法完全客观而全面地来表达现实,同时,海量的网络媒介更新频繁,所接触的网络信息一般缺乏条理与逻辑,这都呼唤着大学生提升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的辨别、整合能力,对网络媒介进行敏锐地捕捉和客观地评价。文章归纳出网络媒介一般来说包含如下5个方面的内容(见图1)。

一是结构:以什么形式(纪实、劝服等)出现?这些形式对网络媒介有何影响?二是元素:产品是否体现了传者的目标?这可以从网页编排、链接选择以及文字等组织等元素来考查。三是内容:如何评价网络媒介?评价内容的标准包括信息的流通性、可靠性、客观性、一致性。四是载体:网页有些什么功能?遗漏了什么信息?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五是产生的背景:该网站上曾经提供过的媒介是否是大学生的兴趣所在,所持的态度是否代表了社会中的主流观点?它在现实中被认可吗?

围绕上面五个方面,笔者搭建了一个大学生网络媒介分析的框架。在网络媒介实践教学方法中“提问法”是一个典型的方法,搭建的框架内容以“提问”的方式展现每个环节的内容,问题的设计通常从传者与受者、真与伪、表面与深层等视角出发。该流程的思路为:构建―解释―表征―评估―反思。

1.构建――网络媒介是怎样表现事实的?它采用了什么技术?

2.解释――所持的态度是否支持社会中的主流观点?每个人对同一解释为什么不相同?

3.表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或语言?这些表达准确吗?表达的方式和语言潜在问题还包括:受众是如何理解媒介信息的含义?媒介如何生成意义?规范和惯例在如何起作用?叙述的结构有什么潜在的意义与作用?

4.评估――网络媒介是否会影响我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网络媒介是否真实?有没有比它更真实的网络媒介?

5.反思――谁发言了,谁又沉默了?网络媒介中包含了什么,又隐藏了什么?

网络媒介解读应使大学生对不同网络媒介所使用的符号与形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即对网络媒介的构建进行剖析。网络媒介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在以话语符号传送的环节中,原始事件遵循语言所依托的较为复杂的形式规则,用悖论的方式讲,这个事件在变为能够传播的事件之前,必须要变成一个故事。经过编码的网络媒介是一个多义且开放的系统,受众不得不对其中的意义进行解码,在多元表征的情况下产生了多元解释。网络媒介解读还需要大学生对产生的环境进行透视。受众所采取的行动是要作用于现实环境的,不应盲目被动接受而应主动对环境认知。大学生在关注网络时,反思的环节必不可少。

网络媒介解读的最后一个隐型环节就是“创作”。虽然在网络媒介分析框架中并未列出,但是作为媒介教育本身便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在解读的基础上创作网络媒介也是对解读的一种成功性应答。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校园博客写作评比、网页与网站设计大赛、开展网络道德论坛等,提高学生对网络媒介的分析、鉴别、评价能力和主动参与媒介互动、自主信息的能力。为此,高校可以搭建一些宣传与交流平台。

文章提出了大学生网络媒介实践的框架,课堂教学、开展一系列网络媒介实践与练习等,对提高学生鉴赏、甄别网络媒介,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经过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将会灵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对现实中的网络媒介运作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逐渐实现从盲目的网络消费者到理性的网络掌控者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雷跃捷.互联网媒体的概念、传播特性、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现代传播,2001,(01):97-101.

[2]王文N.校园网络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10,(07):35-38.

[3]袁磊,刘丹,程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论文内容的分析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03):83-88.

[4]汤书昆,孙文彬.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评述[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2):16-20.

网络素养的内容范文6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概念的提出和对其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保罗?泽考斯基作为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的主席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能够将信息资源应用到工作方面的人,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习惯通过各种信息工具和主要信息来源的技术和能力以形成信息方案。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定义:“能够认识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以及有效使用信息能力的人才是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图书管理员协会对有信息素养大学生的定义:第一,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第二,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第三,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总之,解决信息问题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大学生信息素养是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型人才的要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2 当前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2.1 信息意识不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利用网络仅仅是进行聊天和娱乐,如果不能够充分地了解图书馆的馆藏并且满足仅仅获取课本知识,这样就造成了既没有扩展课本知识的意识,更没有利用图书馆网络以及数据库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

2.2 信息能力出现障碍。缺乏信息检索知识,网上搜索仅仅依赖搜索引擎,不了解数据库及数据库资源内容,不知道如何检索数据库,外文数据库检索更是无从下手,对信息资源加工、归纳、鉴别、评价和综合能力欠缺。

3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丰富实践内容,为信息素养教育服务

信息检索的内容随着信息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扩大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检索是其发展的主要标志。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其代表有百度、GOOGLE等。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内容庞杂、类型丰富、分布广泛以及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因此,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应当顺应网络信息的变化,应当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应用检索的知识,这也是对当今大学生的要求。

3.1 为了充实信息检索课程教材的内容,将信息检索与利用代替原来的文献检索课,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介绍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第二,使用信息检索工具,包括少量传统的手工检索工具、计算机信息检索基础、网络信息检索、数据库建设以及多媒体信息检索;第三,信息加工整理评价利用;第四,论文方法写作,包括综述文摘报告立项研究报告以及学术论文撰写方法等;第五,人文素质和信息道德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存在很多的不良信息造成侵权信息犯罪时有发生,每个人都应在未来的信息化社会中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和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

3.2 为了提高学生的检索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恰当地使用案例进行教学,通过案例以及演示或组织讨论等在教学中形成互动,从而激发了大家利用检索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应当能够充分体现各种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介质的特性。此外,还应当选择合适的案例提高学习应用各种检索系统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检索能力。为了将学生引导到具体的案例研究当中,在编写教学案例时应当根据检索工具的教学目标来进行。通过探索研究来解决各种检索问题并获得相应的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3 加强上机实践,重视上机实践教学内容设计。OPAC公共书目检索系统:其功能日益强大,学习信息检索最根本的内容是学会使用OPAC,让学生学会简单检索、高级检索和全文检索。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学生在学习文献课之前获得学术信息的主要工具。但多数只会简单使用搜索引擎,要引导学生掌握搜索引擎的高级语法。电子期刊与学位论文:以学校图书馆拥有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一般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重庆维普三家,在教学中应针对专业特色调整教学重点。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主要集中在图书馆,通过图书信息的查询,学生能复制图书内容,熟悉工具软件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