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调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冷链物流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冷链物流调研

冷链物流调研范文1

关键词:高山蔬菜;冷链物流;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fully research, firstl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the Alpine vegetable in Yichang is introduced,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government's attention to gradually guide and standardize development, strengthen the expansion and expansion,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standardize operation, improve the degree of high mountain vegetables, improve the products added value and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strategies.

Key words: high mountain vegetable; cold-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0年7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农产品冷链物流就是指禽、水产、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屠宰或捕捞或采收后,要使其在产品加工、储存、运输、流通等环节一直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从而最大限度地保存生鲜农产品的品质,保证其质量安全,减少其损耗,防止被污染的供应链系统”。由此可见,高山蔬菜的冷链物流也就是指为了确保高山蔬菜从产地到销地消费者手中的品质,减少损耗,降低物流成本,因此,高山蔬菜从采摘到储存、运输、流通等环节必须一直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状态。

1 宜昌高山蔬菜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

宜昌高山蔬菜主要分布在宜昌市的长阳县、五峰县、兴山县、秭归县等高山蔬菜基地。经走访了解,到目前宜昌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75万亩。其种植的主要高山蔬菜品种有白萝卜、甘蓝、大白菜、辣椒、西红柿等。

随着宜昌高山蔬菜产业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也催生了高山蔬菜冷链物流业,但目前宜昌各高山蔬菜基地高山蔬菜冷链物流业的现状参差不齐。

宜昌市长阳火烧坪高山蔬菜种植起步早,因此基地冷库建造也较早、数量多,目前已建有108座冷库对高山蔬菜进行储存保鲜,成为了湖北其它高山蔬菜种植基地学习的标杆,恩施利川、襄阳保康都曾组团前往此地学习取经。而宜昌五峰长乐坪、兴山榛子和黄粮、秭归杨林等地在火烧坪高山蔬菜产业迅猛发展带动下也开始种植高山蔬菜,并逐渐催生了冷链物流产业的兴起,五峰、秭归高山蔬菜基地也已开始建造冷库对蔬菜进行保鲜储存,兴山榛子乡高山蔬菜基地目前没建冷库,辣椒采用保鲜纸箱装运,以最大限度减少损耗。

2 宜昌高山蔬菜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2.1 政府重视、逐步引导、规范发展

通过调研发现,宜昌市各县镇(乡)一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冷链物流建设方面都感到引导、监管责任较大,为了促使高山蔬菜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积极谋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并落实到实处,主要包括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贷款政策等,比如建造高山蔬菜冷库优先批地政策、贷款建库和购买冷藏车补贴政策等,从而为高山蔬菜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面对各高山蔬菜基地冷链物流发展的不规范化,政府要采取逐步引导的策略。首先对各高山蔬菜基地政府要制定冷链物流规范发展的规划,然后制定本规划实施的步骤及方法策略,最后对已有的高山蔬菜冷链物流业进行规范和政策宣讲,逐步引导冷链物流业主形成规范运作的意识,然后对其行业行为进行规范要求和实施。一步一步的规划、引导,不能操之过急,慢慢使高山蔬菜冷链物流业步入规范有序运作的轨道。

例如长阳火烧坪高山蔬菜基地,蔬菜冷链物流伴随长阳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迅猛发展起来,目前,这里有108座冷库、10多家物流公司,物流业可为热闹非凡,但它们属于自发创建,各守一方、分散经营,没有统一的标准,整体市场抗风险能力弱。面对这一局面,2014年火烧坪政府提议规划建造一个物流园区,进行现有资源的整合、融合,虽遇到很多阻力,但乡政府制定相应政策,逐步引导、推进整合过程。

2.2 加强冷库改扩建、整合资源、规范运作

(1)改扩建冷库,更好服务于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

一部分没有兴建冷库的高山蔬菜基地,比如兴山榛子辣椒基地,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鼓励兴建冷库,并适当加以引导,给予政策优惠和帮扶,以确保高山蔬菜产地冷藏保鲜落实到实处。

另外,对于高山蔬菜产量大、冷库库容不足的情况,当地政府在业主征地扩建冷库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或资金扶持,使其顺利开展冷库建设,早日更好地服务于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需求。比如五峰长乐坪镇目前虽冷库不少,但随着高山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大,急需增加库容,以满足高山蔬菜产业发展之需。

(2)现有冷库的改造升级,提高技术水平

从调研来看,在宜昌只要建有冷库的高山蔬菜基地,冷库基本都采用氟机制冷设备,虽然相对来说成本低,但弊端多,所以政府在引导高山蔬菜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同时,尽量引进大项目,获得资金扶持,将现有的氟机制冷设备改为氨机制冷设备或真空制冷设备,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缩短高山蔬菜冷藏保鲜的时间,使其迅速进入配送环节,送达到消费者手中。同时,可以节省用电,加速冷库的周转,提高了冷库的利用率,降低了整个冷链物流的成本。

(3)整合资源、规范运作

长阳火烧坪乡后街被称为冷库一条街,100多座冷库,均各自分散经营,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服务价格和规范运作的标准,虽整个市场运作热火朝天、却显得杂乱无章。面对这庞大的冷库资源,政府除了日常的监管之外,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整合,提升其整体的战斗力,制定标准、规范运作,提高众多冷库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3 加大购置冷藏运输车的扶持力度,实现全程冷链物流

从调研情况来看,宜昌各高山蔬菜基地能看得见冷藏运输车的仅有长阳火烧坪,但该地使用冷藏运输车运输也不足三分之一。宜昌各高山蔬菜基地的蔬菜有很大一部分销往外省外市或者出口,长距离的运输要保证蔬菜品质必须使用冷藏车。而长阳火烧坪所用的冷藏运输车,也不是当地物流企业购买的,而是物流公司从全国各地调运过来的,存在有时调运不来、调运来的车少、调运来的车要价高等问题。而企业购车存在成本太高,没有补贴、贷款优惠的问题。因此,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购置冷藏运输车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包括购车补贴政策、贷款利息和税收减免政策等,通过政策鼓励物流企业购置冷藏运输车。另一方面,高山蔬菜基地的合作社和物流企业可联合出资购车,分散压力。外加通过货运信息平台调运冷藏车,从而改变过往薄膜+棉被+薄膜包装运输的格局,使高山蔬菜在长途运输中始终处于冷链运输状态下,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温度调控,让其一路处于最佳冷链温度下,真真切切保证高山蔬菜在运输中的品质,降低运输中的损耗,降低整个物流成本。

4 进一步加强高山蔬菜基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4.1 加快修缮高山蔬菜基地与省道或国道连接路段的公路

从实地调研来看,各高山蔬菜基地与省道(国道)连接路段的公路普遍是道路窄、弯道多,如宜昌秭归杨林镇目前的公路无法使长度超10米的冷藏运输车进出蔬菜基地,所以,政府必须拟定一个改造计划,尽快修缮通往这些高山蔬菜基地的公路。只有把高山蔬菜基地与省国道连接路段的公路修建好,高山蔬菜才能更快捷、更高效、高品质的运输出去。

4.2 进一步加强通讯、电力设施的建设与改造

时值夏季,高山蔬菜基地易出现狂风暴雨、山体倒塌,一旦出现,高山蔬菜基地的通讯、电力设施就会受到影响。为了保证夏季高山蔬菜基地持续用电、保证高山蔬菜基地通讯24小时畅通,政府必须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进一步加强通讯、电力设施的建设与改造,以确保高山蔬菜基地蔬菜清洗用电、冷库24小时运转用电、通讯网络24小时畅通,以此保证高山蔬菜在产地冷藏保鲜过程中的品质,保证高山蔬菜销售信息及车辆调运信息的及时处理,使交易正常进行、高山蔬菜及时运出。

5 提升高山蔬菜商品化处理的程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问题,人们在选购蔬菜时对蔬菜产地、包装、新鲜度、品质等都有了明确的要求,而目前宜昌各高山蔬菜基地对高山蔬菜商品化处理的程度并不高,这无形中增加了高山蔬菜冷藏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销售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高山蔬菜基地要进一步提升高山蔬菜商品化处理程度,学习兴山榛子的辣椒运输,榛子的辣椒全部装在一个个规格标准的瓦楞纸箱里,纸箱上有注明商品名称、产地、商标、标识、联系电话等信息。通过包装,提高了高山蔬菜产品的附加值,也更好地保护了运输蔬菜的安全,更便于了高山蔬菜的装卸搬运和运输,也更让经销商和最终消费者更安心、放心的购买。

6 培育壮大一批龙头冷链物流企业

各高山蔬菜基地的当地政府要注意引导培育壮大一批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它们带动基地物流业迅猛、规范发展。如长阳火烧坪高山蔬菜基地火烧坪乡上的后街坊间有100多座冷库林立在此,大大小小物流公司10多家,但这里无论是冷库的经营者,还是物流公司老板,均按自己的方式经营,缺乏政策引导和统一的规范经营标准,缺乏大型冷库或物流企业的带动和引领。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一句话:“不抓物流,将无物可流。”由此可见,政府必须把高山蔬菜物流做强做大,否则将最终影响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目前,政府需要培育壮大一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为其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给予一定的扶持帮助,使其逐渐做强做大,并不断带动基地整个冷链物流行业有序规范的发展。

7 加强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才从日本引进物流这一名词,而宜昌的物流业也是在21世纪初才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就目前的中国物流行业来说,缺乏大量适需的物流人才,宜昌高山蔬菜冷链物流产业也不例外,急需大量从事高山蔬菜的冷链物流人才。对于高山蔬菜基地来说,一方面,要加强引进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力度,或通过与本市高校联合办学来定向培养一批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注重现代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还有一个办法:送出去学习。一是学冷链物流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学操作技能,学冷库温度、冷藏运输车温度的调节,学冷库物品的堆垛、冷藏运输车货物的装载等操作;三是学冷库的运营管理、冷库的安全管理、冷藏运输车辆的调度管理等。进入21世纪,一个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为此宜昌各高山蔬菜基地必须不断引进、培养高素质的冷链物流人才,才能确保宜昌高山蔬菜产业健康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明玉,等. 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研究:战略・模式・机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国家发改委.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EB/OL]. (2010-07-28)[2015-09-15]. http://.

冷链物流调研范文2

易腐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和消费等各个阶段,按照规定,均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进行,以保证食品的新鲜,属于一项完整的物流体系。冷链物流体系对运送过程、时间掌控、运输形态和物流成本等,均需要严格控制。冷链物流适用于运送蔬菜、水产品、速冻食品和快餐原料等,其是一个低温物流过。冷链物流需要遵循“3T”原则,也就是产品质量取决于冷链储藏与流通的时间、温度和产品的耐藏性。

二、青海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

当前,青海冷链物流的现状是,易腐食品生产企业或经销商的自建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共存。其中,前者占总物流量的80%,后者占总物流量的20%。等于说,青海冷物流体系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进入新世纪的10多年来,我国食品资源逐渐丰富,也日渐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冷链物流体系初步建立,且逐渐走向规模化、专业化,但是包含青海在内的西部地区冷链物流却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冷链物流现状可从以下方面叙述:

(一)冷链损耗大与发展需求。近年来,中国人年食物平均产值约为2万亿,但是因为没有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大于20%食物未能有良好的冷藏,在运输过程中浪费严重。而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和贮存等环节,损失率约为25%~30%,直接经济损失约为750亿元,这些损耗量在世界各国中居首。我国冷链物流的这些损耗是青海冷链物流的直接反映,同时,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势下,青海人们消费水平提高,高价值冷冻与易腐食品生产与消费大幅增加,使得冷链市场出现巨大缺口。相关数据显示,青海省现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20%~30%。因此,青海省冷链物流市场需加快完善,扩大食物冷藏容量,减少运输环节损耗,并采取相关配套举措。

(二)冷链软硬件配套设施进入快速发展期。青海省冷链上下游的小冷库少,不过中间环节出现了明显断链。比如一些产品,如果出现冷链中段,则对食品品质会产生较大影响。青海冷链物流的现状正处于多处断链期。从整体来看,青海省内不少产品已经实现了冷链覆盖,但未能有一条完整冷链,未能实现产品的全覆盖。青海省的货运车辆约70%为敞篷式,约有30%为密封式或厢式,而配备有制冷机和保温箱冷藏车辆不到10%。在公路运输中,易腐食品冷冻冷藏运输约占总体运输量的20%,且其中的80%为水产品、水果、禽肉和蔬菜等,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

(三)青海冷链物流发展迎来新机遇。近年来,民众食品安全意识水平提高,我国食品加工业集约化程度提高,加上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有利因素叠加,使得青海冷链物流迎来新的机遇。在2009年的时候,中央政府将物流产业列入国家十大振兴产业,冷链物流属于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上,交通运输部给予了优惠支持,且随着青海省公路、铁路里程的增加,降低了冷链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使得冷链物流成为未来食品、医药和家产品物流安全的重要保障。

(四)需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入驻。处于起步阶段的青海冷链物流,综合服务与完整配套性质的冷链物流企业还很少。由于冷链物流业投资规模大、对技术要求高,所以通常第三方物流公司都拥有雄厚的实力。而青海省第三方冷链物流业比较少,无法促进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根据相关数据,青海省冷链物流业第三方企业的贡献率不足5%。

三、青海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加强引导。青海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支持,需要行业与政府通力合作。因此,商务部门、交通部门、科技部门等,均要支持冷链物流发展。近年来,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了行业规划方向性引导。同时,政府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系列法规政策,加强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建设,合力推动青海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另外,还需要加强冷链物流公共基础设施与硬件建设。

(二)健全冷链物流软硬件配套体系。要提高青海省冷链物流体系水平,必须对现有冷藏运输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重点推进和推广冷藏集装箱、冷藏半挂车等,并逐步建立起食品冷链物流与质量信息系统。从食品冷链现代化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准确把握食品冷链物流信息系统,有效实现信息沟通。另外,加快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培养,青海政府应加强与高校合作,加强在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培养大批适应现代冷链物流发展的人才,并为这些人才提供优惠的就业政策支持,以政策带动人才发展。

(三)冷链物流企业应积极推进冷链设施建设。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之一,为了扩大内需,冷链物流企业应加快相关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流通网络功能,注重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城市居民消费,构建一个运转高效、安全顺畅的冷链流通网络体系。在新形势下,青海省的冷链物流企业应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做好市场调研,并加大对冷链物流研究,积极推进冷链设施建设。从未来冷链物流发展趋势看,青海省的冷链物流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导向,让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参与进来。另外,整合规划冷链物流,建立服务标准,提高下游企业、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冷链物流意识,提升青海省冷链物流业发展空间,使其尽快发展成为规模行业。

四、结语

冷链物流调研范文3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如何做到保质保鲜,成了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从菜农勾兑甲醛喷洒蔬菜保鲜,产生“甲醛蘑菇”、“翻新土豆”和“甲醛大白菜”,到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变质肉类重新返工,再次销售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表明加快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是提升农产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同时,通过冷链物流的发展对降低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腐损率、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产业和我国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内涵及特点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含义

我国“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以制冷技术、冷冻工艺、特殊装置为保障,严格要求运送方式和时间掌控的一种特殊物流方式,相对于一般物流形式而言,其物流成本更高,要求更严格,流程更复杂。

(二)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低温加工、低温贮存、低温运输、配送及低温销售四个环节。从保障作业对象质量和延长保质期的角度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复杂性。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最终质量不仅取决于农产品自身的耐储藏性,而且与冷链运行过程的储藏温度和流通时间密切相关。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质量极易于受到外部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必须按照不同产品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温度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复杂性。2、高成本。为了确保生鲜农产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流通各环节需要专门的设施和设备,为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又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等,冷链物流建设资源投入较多。3、协调性。我国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比较分散而消费具有一定的集中性,生鲜农产品的时效性强,每一个冷链物流环节必须做到无缝对接,因此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的组织协调性的要求更高。4、信息化程度要求高。生鲜农产品物流必须使用现代化的物流信息技术。例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采用RFID技术,实时监测产品和储藏环境的温度,定期记录温度数据,确保产品安全。

二、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长0.9%,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全年禽蛋产量2894万吨,比上年增长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长5.5%。2014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较上一年增长了近22%,达到11200万吨左右。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4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3320万吨,比2013年增长36.9%。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要淘汰老旧车辆600万辆的任务,商用车大幅升级换代,冷藏车2014年产销量达到2万辆,与2013年相比翻了一番。据中物联冷链委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运营的重点冷链项目超过40个,投资额已经超过550亿元。3、冷链物流环境得到改善。2014年由中物联冷链委负责起草的《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指标》、《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正式。《鲜活甲壳类海产品冷链运输规范》、《肉禽类冷链温控运作规范》、《药品阴凉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三项行标正式立项。《道路运输易腐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2014年7月1日开始执行。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改善了冷链物流环境,加快了冷链标准化进程。4、生鲜电商发展迅速。2014年,随着我国冷链政策环境改善、互联网崛起,很多传统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进入冷链领域,不仅为冷链行业注入新的血液和基因,而且对传统冷链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014年京东联手万家便利店,一号店则携手沃尔玛,顺丰依托“顺丰冷运+顺丰优选+顺丰嘿客”布局2500家门店,纷纷“入侵”冷链“最后一公里”。生鲜电商直接连接产、销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对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腐损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

1、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偏低。我国每年消费的易腐食品高达10亿吨,需要冷链运输的超过50%,但只有10%左右的产品实现了冷链运输。相关资料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较低,仅为19%,而发达国家的生鲜产品冷链流通率在90%以上。其中发达国家肉禽、果蔬冷链流通率分别为100%和95%,而我国仅仅为15%和5%。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大都处于常温环境下流通,产品腐损率较高,价值损失较大。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目前我国冷链运输车很大部分采用国际海运报废或即将淘汰的海运冷藏集装箱,现代化的冷冻冷藏车严重不足。中国产业信息网的《2014-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冷链基础设施、设备匮乏、陈旧。我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3320万吨,大多数冷库仅用于肉、鱼等产品的冷鲜储藏。据估计,目前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总需求的20%-30%,冷库容量约为美国的一半、印度的60%,人均冷库容量为美国的1/9,日本的1/4。冷藏运输设备方面,全国铁路冷藏车辆仅占铁路货车总量的1.1%;公路冷藏车运输占货运汽车比例0.3%。而英国、德国冷藏保温汽车占比分别为2.6%和3%。3、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规模小,信息系统建设缓慢,物流服务覆盖网络有限,冷链物流质量难以保证。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相关资料,2013年全国冷链百强企业总收入为109.02亿元,仅仅占到全国冷链总收入的10%左右,行业集中度较低。日前,我国冷链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攀升,而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只约占20%。需求不足,是直接造成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企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4、冷链物流人才缺口较大。由于冷链物流的时效性强和作业要求较高,作为冷链物流企业,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员工,都必须具有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我国冷链市场规模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冷链物流人才需求也大幅增加。从北京、上海等地的冷链物流企业调查中发现,企业“无人可用”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不仅管理人员面临断层,货车司机和冷库作业员工也越来越稀缺难找,冷链人才出现脱节。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一)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要鼓励生鲜农产品农户建造使用微型冷库,果蔬恒温气库,完成现代化冷藏库,公路冷藏保温车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一大批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产业链条。同时,还要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化的冷藏车与冷库设备,借鉴国外研制的公、铁两用,公、航两用等车辆,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的多式联运。

(二)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现代物流人才是我国最紧缺的人才类型之一,冷链物流人才缺口更大。学校教育没有跟上是冷链物流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首先,要向冷链物流发达的国家学习科学、先进的冷链物流理论和经验,因地制宜地指导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实践;其次,建设冷链物流相关的学科,展开学术研究,形成学科体系;最后,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从业主体的职业培训,全面发展冷链物流相关的职业培训教育,改善当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三)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

第三方冷链物流作为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将成为今后物流发展的新模式。冷链物流作为基础设施、技术含量和运作要求都较高的特殊物流模式,生鲜农产品相关企业更希望与具备完整冷链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外包自身冷链物流业务。因此,相关部门要出台政策,促进冷链发展,落实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强化冷链规则的执行和监督。第三方物流企业也要积极开展工作,引进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培养专业人才,合力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逐步发展。

(四)做好生鲜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

生鲜农产品“最先一公里”指的是农产品产地采摘后至移交物流运输之前,为了保持农产品质量、延长保质期,需要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预冷、分级、加工、包装及仓储等。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往往放弃农产品产地加工,把初加工和精加工放在综合成本居高的北上广沿海地区,使得生鲜农产品的整个冷链物流变成高成本的“长物流”,造成流通成本过高,流通过程损耗严重。因此,做好“最先一公里”,事先控制农产品质量,才能根本解决产品品质差、损耗高的难题。

作者:王红梅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丽华,巩天萧.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68-69.

[2]王志刚,王启魁,钟倩琳.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展望[J].农业展望,2012,(4):56-58.

冷链物流调研范文4

       

        一、引言

  冷链是根据物品特性,为保持其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 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冷链物流是一种新兴的物流 方式,对于保障食品安全,降低食品和农产品损耗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近年来以“互联网+农产品+冷链”为特色的生鲜电商成为 物流行业的亮点。据有关资料显示,2015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预计 为521亿元,且年均增长将保持在50%以上(如表1),更是对冷链 物流专业人才提出了非常迫切需求。

 

但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晚,冷链物流人才相当缺乏,目前国 内大多数高校物流类专业尚未开设冷链物流相关课程,基于冷链物 流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还处于探索阶段。我校自2004年成立 开始就将冷链物流作为物流学科与专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在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委和学校的共同资助下建立了国内首座“冷链物流技术 条件仿真试验台”之后又完善相关生化检测功能和模拟计算软件, 该试验台可模拟各种气象条件下冷却储藏、运输设备、货物的各种 状况。在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我校依托冷链物流技术试验 平台,开设了特色课程“冷链运输管理’、“食品冷冻学”并为本 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相应的实验项目,每年约四分之一的本科生毕 业论文或设计均以冷链物流为专题:有3届全国挑战杯作品均以冷 链为研究对象,所完成的作品分别获国赛一等奖、国赛交叉创新二等奖、省赛特等奖、省赛二等奖等,在冷链物流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二、“二位一体”基本思路

 

物流管理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兴专 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1]。因此要求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中,能够应用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结合企业生产实习,发现 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社会输送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因此,鉴于 物流管理专业偏于工科要求和应用性强的特殊性,有必要在物流管 理人才的培养中引入工程化教育这_理念。[2我们在冷链物流的本 科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基本思路(图1),即整个毕业设计应包括市场调查、冷链实验和物流方案3个部 分,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市场调查是冷链实验的基 础,即冷链物流实验方案必须以实际的食品或农产品物流过程为参 照:而冷链实验又是物流方案的基础,物流方案和措施的制定必须 基于实验结果,有的放矢,不能泛泛而谈。

 

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主要对象是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花卉、药品等,因此 技术性和工程化色彩较浓,如果没有具体食品的冷链物流实验做支 撑,没有市场调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物流方案肯定没有针对性, 也就没有深度,达不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但是,如果单 纯以一个冷链物流实验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则对物 流管理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应用不够,毕竟我们是管理类专业, 不同于食品和制冷类专业,必须将设计重点放在物流方案的制定 上。冷链实验结果仅是对物流方案和措施的设计提供量化的支撑。

 

三、实践分析

 

毕业设计一般包括选题阶段、调查和实验阶段、论文撰写阶 段。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选题难,据我们调查,大部分学生在论文选题阶段花费的时间 要1~2个月,有的甚至更长;二是管理难,目前,很多高校毕业实习、考研、找工作和撰写论文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在以就业为导向 的思想支配下,很多学生整天忙于实习和找工作,无暇参加讨论、 调研和写论文。一些指导教师鉴于当前的形势,也对这种行为网开 —面,往往只在毕业论文的最后阶段,才将学生召回,平时疏于指 导;三是难综合应用,论文往往只能针对物流管理的某个方面进行 较深入的研究,既没有深度,也没有广度。3针对以上问题,我们 进行了以下探索和实践。

 

(一)结合项目提供设计选题

 

近年来,我校冷链物流团队承担和完成了几十项相关研究课 题,在国内系统开展冷藏物流技术条件的试验研究,先后承担了包 括东亚运输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等在内的_系列国 际、国内冷链物流项目。在选题环节,鼓励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的专 业特长和承担的课题,提供毕业设计选题;并在召开选题动员会 时,洋细介绍自己指导毕业设计的课题来源、主要内容以及要求, 吸引有兴趣的主动报名参加。由于毕业设计来源于指导教师的课 题,简化了选题环节,又基本上杜绝了抄袭和雷同的现象。如指导 教师根据承担的生鲜农产品物流安全方面项目,分别提供了木瓜、 龙眼、荔枝、鲩鱼、鲫鱼、冷鲜牛肉等品类的冷链物流设计选题。 而且,部分指导教师改进论文选题方式,采用将毕业设计与学生科 技创新等活动相结合起来等形式,使学生更顺利地进入毕业设计 阶段。

 

要求指导教师根据课题编制设计任务书。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教 师承担了较多的食品冷链物流方面的课题,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和素 材。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编制设计任务 书。设计任务书不是课题项目的简单分解,而是在其中加入对物流 管理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杨桃冷链物流实 验及物流方案设计”任务书中,要求通过杨桃供应链问卷调查,结 合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确定实验的关键指标,模拟杨桃从采摘、贮 藏、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研究不同温度变化对采后杨桃品质的影 响,最后,从运输方式选择、货物摆放、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素质 等方面提出了杨桃冷链物流的改进措施。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学生的 毕业设计相结合,解决了教师精力分散、指导时间不够等问题,部 分优秀毕业设计成果成为指导老师课题研究的一部分。根据我们4 年来的实践,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也是非常欢迎的。2011年即有 17%的毕业生参加毕业设计,2012年后参加毕业设计的人数均超过二分之一(如表2)。

 

(二)加强调查和实验阶段的过程控制

 

目前,学生在冷链物流毕业设计过程中,基本上需要指导教师 “手把手”教,否则其往往不知如何开展,所以必须加强过程控制,保持经常联系。要求参加冷链物流毕业设计的学生,首先要在大四 第一个学期末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明确市场调查和冷链实验的时 间,最好在1个月之内集中完成市场调查和实验:在调查和实验阶 段,要求学生不能外出实习,将学生分成若干2〜3人的小组,指定 小组长负责管理。指导教师除了每周在指定的地点进行答疑外,还 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日常指导。如针对进行冷链物流实验的 学生,首先要带领他们到食品生产和物流企业进行调查,然后制定洋细的实验方案、指导实验工具的使用,最后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和 提出物流管理改进措施,每一个步骤都有具体的时间和目标。

 

这个过程中,冷链实验方案的制定是重点。冷链物流实验方案 制定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和毕业设计的质量。因此,冷链物 流实验方案在调查的基础上,要明确实验流程图、实验材料制备和 实验方法。如针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杨桃冷链物流实验及物流方案 设计”将实验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1°C条件下运输 24h,置于1°C陈列柜销售2天;B组:5°C条件下运输24h,置于 5C陈列柜销售2天;C组:常温30C条件下运输24h,置于常温 30C陈列柜销售2天;D组(包装组):用微孔聚乙烯保鲜包装袋 对新鲜杨桃进行单果套袋包装,5C条件下运输24h,置于5C陈列 柜销售2天。对每一组实验,要求注明实验开始时间、检测间隔时 间、检测指标,且有洋细记录表格。对冷链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 时纠正,甚至重新制定方案。

 

(二)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政策支持

 

基于冷链物流实验的毕业设计必须提供冷链物流模拟和相关检 测的设施和设备。随着学生数量增加,实验室资源越来越紧张,因 此必须在大四第一学期末排好实验室使用表,确定各小组的具体实 验时间,每组实验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此外,冷链物流实验需要 购置原材料、检测试剂、试纸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费用。一方面 可以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中支持一部分,另外,尽力争取学校、企 业的经费支持,最好校企合作能解决一部分经费、场地、设备仪器 等问题。

 

另外,目前来看冷链物流毕业设计还处于探索阶段,相比论文 写作而言,指导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在评价指标和 要求方面,可能需要适当降低。如冷链物流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可以 适当放低要求,毕竟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设计的目 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能将大部分时间放在 重复性的实验过程上。另外,还可以适当取消外文文献研究的硬性 要求,重视对毕业设计本身的评阅和考核,让学生把主要的精力都 放在有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毕业设计的撰写等核心工作上。在答 辩过程中,可以对毕业设计的创新性不予要求。

 

四、结语

 

冷链物流和生鲜电商的迅猛发展对冷链人才培养提出了急迫需 求。在毕业论文环节中引入冷链物流毕业设计,可以加强学生应用 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突出专业特色,解决本科毕 业论文难选题、难创新、难管理、难综合应用等问题,实现培养应 用型人才的目标。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而言, 毕业设计仍然是毕业论文的补充,应当根据本专业特色和师资情 况,针对部分毕业生提供该选项,并保持怡当比例。

 

【作者】 邹毅峰; 谢如鹤; 刘广海;

冷链物流调研范文5

关键词:冷链物流;模式;江苏;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residents of fresh, seasonal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other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mand is increasing, which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preserv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ects. Jiangsu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market requirements, the need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This article throuth to the Jiangsu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researc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Jiangsu, the anatomy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problems in Jiangsu. In the E-commerce era environment, combined with Jiangsu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roposed a new model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Jiangsu, to solve the cold chain“chain breaking”problem.

Key words: cold chain logistics; mode; Jiangsu; agricultural products

近些年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迅速,物流技术和物流设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强和易腐蚀等特点,对冷链物流的要求极高。江苏省发改委编制的《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4-2020)》近日出台。所以,随着移动互联和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生鲜农产品电商呈现爆发式增长,江苏迫切需要改变传统冷链物流模式。

1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含义

1.1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的主要对象是易腐食品,国外又称为易腐食品冷藏链,是一种特殊的物流形式。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果、蔬菜、禽、鱼、肉、蛋等为主的生鲜产品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从产地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以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

1.2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

一方面,农产品在商品流通中质量会随着温度和时间而变化,每种产品都必须要有对应的温度控制和储藏温度时间,需要提供不同的贮藏条件,所以农产品冷链物流复杂。一方面,生鲜果蔬等易腐烂不易储存,物流某环节运转不当,都会导致产品的损坏,所以要求农产品冷链物流协调运转,每一个环节都高效运作,物流系统化运作,形成规模经济。另一方面,生鲜果蔬等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必须要有低温的储藏条件,所以无论是运输、储存,还是流通加工、包装等各物流环节,都必须安装温控设备和先进的信息系统。要实现生鲜果蔬等农产品的物流,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因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比其他物流产品的成本偏高。

2 江苏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问题

2.1 现 状

江苏既是农产品的生产大省又是农产品的消费大省,建成了南京、苏州、淮安等肉类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和批发市场,江苏已初步形成了区域性的冷链物流网络;在南通海门、盐城、滨海分别建设了猪肉、蔬菜冷链加工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了3年4万吨速冻猪肉和蔬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2014年12月江苏省发改委编制的《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4-2020)》出台:到2020年,江苏省将基本建成上下游有效衔接的冷链物流体系,新增现代化冷库库容200万吨,新增冷藏运输车5 000辆,以促进农民增收、保障消费安全,解决冷链“断链”难题。江苏省冷链物流比例大幅提高,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0%、40%、55%以上,流通腐损率分别降至12%、4%、5%以下。

2.2 问 题

2.2.1 农产品物流环节多,物流成本高

农产品物流环节多,一般要经过产地收购、中间运输、销地批发、终端销售等多个环节,增加了农产品运输路线、装卸搬运和包装次数,加大了物流损耗和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益。市场主体对农产品层层加价,直接导致了终端价格的提升。严重损害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江苏依然是以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为主,直销的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很少,而且很难运作。

2.2.2 储运设施简陋,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少

由于经济发展与地理位置的原因,江苏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较多集中在苏南地区,苏北地区设施简陋且原始;缺乏专业储存、保鲜、冷藏和运输设备,冷链物流技术装备不足。比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库等严重短缺,农民散藏、混藏甚至露天堆放现象相当突出。运输工具大多使用普通货车,使用冷藏等专业车辆的非常少。另外虽然公路“村村通”工程已开展多年,但是农村公路还是存在着总量不足、通达深度不够、技术等级低等突出问题。

2.2.3 第三方物流在农产品市场发展落后

目前江苏省的农产品物流大多由小型物流企业承担,相关物流技术大多十分落后,导致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极大。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损耗一般控制在5%以下,江苏省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远高于这一数值,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物流损耗甚至达到25%~30%。这使得优质农产品常常因为物流质量得不到保证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江苏,由于人们意识的问题,由于物流企业发展的原因,极少有物流企业能够保证对整个冷藏物流过程进行温度控制,一般只能在流通环节提供冷藏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冷藏储存,而在生产采摘环节基本无法实现。

2.2.4 无规模化的物流体系,没有形成供应链合作

小农经济分散经营,所以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在生产地就没有进入冷链物流系统;市场运作中也缺乏统一的物流标准,即使有冷链物流标准,由于农民的传统思想,也较难以执行;种植户、采购商、物流企业分散经营,缺乏合作,无法进行供应链运作。

3 电子商务时代下江苏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选择

3.1 直销零售模式

根据江苏省农产品发展特点,可以发展“电商+冷链快递+智能菜柜”的生鲜农产品直销零售模式。扩大南京e鲜美、常州万家鲜、苏食肉品电商、连云港菜篮子、1号农场等生鲜电商的影响力。推进雨润、苏食等食品加工企业和江苏凌家塘、南京众彩等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快递企业加强合作,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产品配送直销平台。为了充分利用冷藏设备,节约成本,在同一辆常温车上既装载常温农产品,又装载鲜活农产品,实现“多温共配”,进行集约化和规模化的配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先商流后物流,即先确定购买者,购买者下订单,鲜活农产品再从储存的仓库中进行物流和配送,防止农产品先物流后商流,导致农产品等待销售或者销售不出去,在销售场所占用时间,带来农产品的保鲜度下降,以致腐烂损害。

3.2 依托农民合作组织,产地冷库化模式

江苏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分散,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个人土地规模小,基本上以农户为单位。以批发市场为主的流通模式能有效地解决小规模农业生产和大市场、大流通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农产品经由批发市场的流通比率高的特征。可以借鉴日本经验,鲜活农产品主要通过产地中介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向批发市场出货,农民合作组织将农产品集中运输到产地冷库,采取从预冷、整理、储藏、冷冻、运输等规范配套的流通方式,进行产后的处理化。运输工作可以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完成,也可以依据自身的能力采取自营冷链物流。根据市场的需求,依据商流与物流分离的优点,物流企业可以从产地仓库运输农产品以满足需求。物流企业物流作业集中,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同时物流过程中,鲜活农产品始终处于合适的低温环境中,商品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初级农产品得到有效的集中供应。

3.3 因地区制宜发展模式

根据江苏省各市的地理位置及农业特点,建立江苏省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模式。江苏主要的果蔬主产区分布在徐州、盐城、南通等地区,在这些地区建设具有产后预冷、分拣加工设施的果蔬冷藏保鲜仓库;江苏省的水产品主产区分布在南通、连云港、扬州、泰州、苏州、淮安、盐城等地区,在这些地区建设配备水产品需要的封闭式站台、耐低温设施设备的低温库;苏北地区拥有较大规模的养猪生产基地及家禽养殖基地,因此建造其所需要的节能环保、经济适用的冷藏冷冻加工储存设施,从而打造一批面向周边大中城市的生鲜农产品直供基地。合理规划布局,利用地区特色,建立协调有效的地区间冷链物流体系,确保区域之间冷链物流渠道畅通。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 江苏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研究[J]. 江苏商论,2013(2):3-5.

冷链物流调研范文6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日本已经构建起了完备的从产地到终端消费地的冷链物流系统。从衡量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指标如冷库容、入库量、存储量、营业用冷库量和自用型冷库量的比率等数据来看,日本冷链物流产业近年的关键指标都保持在较为平稳的水平,这说明日本冷链物流已进入了平稳的发展期。

日本冷链物流在技术、设备系统、运营管理、市场成熟度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日本政府大力推进冷链物流聚集地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港口城市对冷链物流设施进行了合理规划。另外,日本的商品配送中心大都建有低温和常温仓库,同时进行食品流通加工、小包装分解、电子商务配送、订单式食品配送等冷链物流相关业务。此外,日本由于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稀缺,很难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组织化、集约化和规模化。为了解决分散的农产品结构,降低农户单独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日本的农业合作组织(简称农协)为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了合作平台。日本农业合作组织通过建立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保障了城市生鲜农产品的供应和流通。

冷链物流温度带的分类

食品物流中心温度带的划分。日本的食品物流中心按食品的3个类别被分为3个温度带。第一类:干货食品。冷冻食品、冷藏食品和蔬菜水果以外的食品都归类为干货食品。包括面包、点心、方便面等食品。第二类: 冷藏食品。即-5℃~+5℃保存的食品。包括芝士、牛奶、火腿、布丁、豆腐等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变质的食品。第三类:冷冻食品。即在-20℃以下保存的食品。包括冰激凌、冷冻加工食品、冷冻鱼类、冷冻肉类等食品。

在日本,按照上述食品类别划分设置的物流中心温度带,称为三温度带。日本的大型超市都有自己的冷链物流中心。但是,建设在地方的中小型超市大多没有自己独立的冷链物流中心,须在同一冷链物流中心里保存三温度带商品的情况较多。

冷链物流中心温度带的分类。日本冷库是对肉类、水产品、冷冻食品等食品在10℃以下进行仓储保管,并具有冷却设备而且可以隔热的仓库建筑。冷库温度带有4种分类方法,按照《日本冷库法》规定,以第一类分类方法为主。

第一类:7等级温度带的划分。如表1所示。目前,日本冷库85%以上均为F级冷库,并且以Fl级冷库最多,而C级冷库中又以C3级冷库居多;第二类:3等级温度带的划分。如表2所示;第三类:4等级温度带的划分。包括冷藏(-5℃~+5℃)、冰冻(-3℃~0℃)、冷冻(-3℃)和定温(+15℃前后)共4个等级;第四类:8等级温度带的划分。包括加温(+20℃以上)、恒温(+10℃~+20℃)、制冷(-5℃~+5℃)、冰温(-3℃~0℃)、微冷(-8℃~-3℃)、冷藏(-20℃~+10℃)、冷冻(-40℃~-20℃)、超低温(-40℃以下)8个等级。

冷库的变化

2009年,日本食品综合自给率只有40%。其中,蔬菜、水产品和肉类的自给率较高,分别为84%、62%和58%;而谷物类和水果的自给率较低,分别只有30%和41%。随着日本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水产品、肉食品、面食和水果的消费量逐渐增加。但是,日本的这些食品自给率较低,大部分须依赖进口解决。由于生鲜食品、冷藏冷冻食品业需求的增加,促进了日本冷链物流管理和技术的创新,同时也推动日本冷库行业的快速发展。

日本的冷库按使用性质划分,可分为营业用冷库和自营冷库,冷链物流企业自用仓库占有的比例较小,大部分为营业用的公共仓库。1950年―1970年这20年,日本的冷库能力平均每年增长14万吨。到1980年,日本的冷库能力发展为754万吨。从1970―1980年,日本的冷库能力平均每年增长41万吨,年增长率为7%。如图1和图2 所示。

2011年日本全国共有冷库数量为2855座,冷库容积达3266万立方米(1306万吨)。其中,在国土交通省登记的营业用冷库1523 座,占全部冷库数量的53%;冷库容积2799万立方米(1120万吨),占全部冷库容积的86%。自营冷库1333座,占全部冷库数量的47%;冷库容积467万立方米(187万吨),占全部冷库容积的14%。由于日本冷库的规模化与社会化程度很高,近30年冷库企业减少了8%,但冷库容积却增加了175%。如图3 所示。从存储产品来看,日本冷链物流的主要入库品种依次为水产品、畜产品、农产品和冷冻食品。近年来,随着水产品大量外销中国、泰国等国家,导致日本国内水产品库容量呈下降趋势。同时,水产品产业结构也出现变化,而畜产品则呈现增长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日本冷链物流系统的不断优化,明显减少了在库商品的滞留时间,有效提高了冷链食品的周转速度。1989年的货物年间周转数为5.14次,2009年的货物年间周转数为7.87次,十年间货物年间周转数提高了1.5倍。日本的冷库布局也很有特点,即冷库主要分布在东京等12个大城市中。2011年, 12个大城市冷库按容积量排序依次为东京(132万吨)、大阪(91万吨)、川崎(69万吨)、福冈(53万吨)、神户(51万吨)、名古屋(48万吨)、横滨(42万吨)、船桥(32万吨)、札幌(31万吨)、仙台(24万吨)、广岛(7万吨)和松山(4万吨),12个大城市的冷库容积总和占日本全国冷库容积总量的52%。此外,12个大城市冷库的年均库存率也高于日本全国水平(如图4所示)。

冷库运营要求

日本的冷库除了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先进的专业设施外,同时也非常注重内部运行,寻求集约化、高效化的冷链物流管理,以确保安全营运,最大限度地降低差错率,提升企业品牌和信誉度。

结构概况。日本冷库的结构大多是多层仓库,实行梯级温度设置。由于日本国土资源紧张,受土地成本影响,单层冷库成本较大。目前,日本冷库大多设置是以3~5层、每层5~7米层高为主。根据储存商品和客户的不同需求,冷库各层的温度设置也不同。

功能配置。日本冷库功能齐备,流程合理,全程实现无断链。日本冷库一般都包括存储区、流通加工区等基本功能分区,同时根据客户的需求,还有预冷区、解冻区等特殊功能分区。在流程设计上,充分考虑冷链作业环节的连续性和合理性。实行全程无缝式冷链管理,尤其是在容易出现断链的冷库作业环节,实现了冷藏车车厢与冷库装车站台的无缝衔接,既避免了冷链的断链,又提高了货物装卸效率。

信息化管理。日本冷库的信息化水平很高。如日冷物流集团东扇岛物流中心,就已采用脸部识别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有效地保证了冷库食品的安全性。同时,大量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搬运设备、堆垛系统,不但有效提高了冷库的自动化程度,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

制冷方式。由于日本将在2020年实施“脱氟利昂”政策,从制冷方式上看,日本以后将主要采用氨制冷、氨加二氧化碳制冷两种方式。

防震措施。日本是地震多发国,所以在冷库设计上特别注意强调防震性。受2011年“3・11”地震影响,日本的一些冷链物流中心已经采用了全新的抗震技术,抗震性能大幅提高。

节能方法。日本冷库制冷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是电能,加上日本能源供应不足电费较高,日本冷库一直把节能降耗放在重要位置。目前,日本已通过减小冷风机的功率、推广使用新型保温材料、使用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冷库温度等方法,使得冷库温度有效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冷库耗电量所占比例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日本品牌冷库企业。如表3 所示,日本最大的冷链物流企业为日冷物流集团,目前在世界排名第6位。该公司现有79座冷库,总库容为130万吨,占日本冷库总库容的10%。该公司在欧洲以及我国上海都建有大型冷链物流中心,其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体系、精细化的管理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在日本都处于领先地位。

日本冷库投资运营模式

目前,日本投资建设冷库的主体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食品生产流通企业投资建设的自用冷库或冷库法人企业,另外还有原来食品经营企业转型的冷链物流企业;第二类是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或冷链物流企业;第三类是各级政府与政策性银行以及大型商社等。为保障食品安全,有效利用资源,节约社会成本,日本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许多大型仓库设施的投资,或提供土地、资金,或投资组建企业,日本政府投资的冷库设施均出租给私人企业经营。目前日本冷库运营模式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冷库自营模式,另一种是冷库地产模式。除政府外,在日本投资冷库地产的还有一些没有经营经验但有投资实力的大型商社。政府投资公共仓储业。一方面,有利于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节约社会成本,避免在土地等稀缺资源方面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可解决企业一次性投资较大资金不足的难题,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同时,政府只投资建库,不具体经营,也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冷库自营模式。即由冷链物流企业负责从冷库规划、设计、建设到冷库投产后运营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关键是要具备冷库运营管理的行业经验,能够根据入库企业的不同物流需求,提供全程可靠的物流服务。

冷库地产模式。即由日本政府、投资银行、物流企业等多方投资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冷库项目,冷库项目完工后合资公司以资产租赁和日常管理为主营业务,采用物流地产模式向社会公开租赁冷库。在确定租赁客户后,合资公司按照客户需求,采用量身定制的模式为客户提供冷库地产服务。同时,为吸引企业入驻冷库,日本政府制定实施了相关优惠政策,如给予入驻企业优先使用港口集装箱集散站的政策倾斜。冷库租赁期有长期和短期之分,租金水平可以依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土地价格等情况确定。

多年来,日本存在两种冷库开始向流通型冷库转变。但是,目前一些为食品生产企业服务的食品原材料冷库,仍然作为储存型冷库发挥着作用。

政府及冷库协会的作用

日本政府通过各种法律对冷库实施管理。但不对冷库设施进行强制性年检。目前与冷库有关的法律主要有《建筑法》(承重)、《消防法》(防火)、《仓库业法》(防火、隔热材料、卫生)和《高压安全法》(冷冻设施)。其中,《日本冷库法》由冷库相关法律构成,是冷库业施行的规则及运用的方针。包括冷库的基准、防水防潮防灾、保温、防火、冷藏设施明细书和食品卫生法等内容。另外,对C1级、C2级、C3级、F1级、F2级、F3级、F4级冷库的冷却方式,直接及间接膨胀式的氨机,R22机选型,保温层厚度,温度,风速,热流,盐水速度,温差和温度计放置地点数量等都有相关规定。

日本冷库协会成立于1973年,从日本冷冻事业协会内部的冷库部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团法人。

在日本各都道府县都有冷库协会分会,所有地方协会与日本国内几乎所有的营业性冷库企业都是其会员,会员企业的库容占全国冷库库容的90%以上。

目前,日本冷库协会包括日本47个地区的48家正式会员单位及1386家赞助会员单位,会员单位的冷库容积共计2454万立方米。现有会员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由于更新换代能力弱,冷藏仓库会员企业所辖冷库的平均“库龄”为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