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能降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节能降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节能降碳

企业节能降碳范文1

【关键词】宣传引导 工业企业能降

一、从宏观角度看节能降耗的必要性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作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一方面要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挑战,另一方面,也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顺势而为,共度难关。我国是一个资源消耗大国,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世界的5.5%,却消耗了全球石油资源的8%、原煤的40%、粗钢的32%、氧化铝的25%、水泥的48%、玻璃的33%、化肥的30%,每年铁矿石增量的95%。资源利用率低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经济发展成本是发达国家的1.5倍。这种落后状况如不改变,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节能降耗是企业健康、文明、和谐发展的需要,是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节能降耗被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来面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现在以及可预见的未来, “节能降耗”都将是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因此,如何合理使用能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节能降耗的具体实施者,一些企业正在顺势而动,上马节能项目、开发节能技术、加强节能降耗的基础管理,用企业的实际行动响应国家的号召。但是仍有部分企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一些煤矿中,长流水、长明灯等浪费现象屡见不鲜。这充分说明了节能降耗工作仍旧任重道远。

二、节能降耗对工业企业的重要意义

1、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节能降耗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就是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如何有效节水,节电,节约资源,提高单位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进而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利润。以煤矿为例,煤业的发展离不开煤炭资源的供给,而煤炭是有限的。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资源的利用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资源的乱开滥采,破坏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节能降耗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推动力。企业要获得长足发展,实施节能降耗势在必行。

2、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品排放,降低污染,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

在资源价格被严重低估,且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有了可能。企业的实际成本远低于其因为生产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资源使用效率低,污染物质随意排放,严重影响到职工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3、有利于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节能降耗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职工素质的提高。从知识层面上,职工通过学习,了解到很多关于节能降耗的知识,从而认识到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层面上,可以通过活动的开展使职工形成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行动方面,职工需要不断钻研新知识新技能,去改善生产工艺设备,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效率,使业务素质也有很大的提高。

三、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方法

1、宣传教育,领导推动

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宣传教育部门的节约导向,借助企业网站、舆论等宣传工具,加强节约能源的宣传,营造节约氛围,使员工感悟到节能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可以广泛动员全体员工培育企业节约文化,宣传节约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普及资源节约知识和技能,开展创建节约型组织活动,营造节约文化环境。通过文化的熏陶,员工们逐渐了解到资源不足将来会危机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就会产生忧患意识,从而会形成自觉的节约意识、效率意识和环境意识。

同时,企业领导对节能降耗工作给予充分重视,是搞好企业节约工作重要条件。“要求职工做到的,领导首先要做到。”公司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在建设节约型企业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要将节能降耗工作推向深入,领导不仅要重视,还要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节能降耗的领导形象。

2、加强基础管理,计量工作到位

企业要把计量管理作为节能降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先要做好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整理,找出产生能耗的重点部位,为技术改进和设备改造指明方向。有实际数据才知道浪费在哪,哪些地方是我们节能降耗的重点。因此企业要做好对计量员和统计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够根据企业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品种和方式、生产规模和经营管理方式、生产工艺特点,对计量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准确的收集、储存、处理、传输、反馈、控制。才能为管理者进行节能降耗制定最佳的方案提供依据。

3、事前管理,抓计划安排

企业应制定并实施规划,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计划及年度计划。首先做好物资采购的计划安排,合理储备物资。成立原料领导小组,原材料的出入都进行分类登记,领取材料实行以旧换新制度,避免材料的浪费;抓好“修旧利废,回收复用”,严格材料控制,努力降低材料消耗。生产过程中也要注重抓计划安排,合理选用节能降耗的工艺、设备和材料;在不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首先安排低谷电时间生产,直接减少电费开支;在生产车间实行合理的停机计划,根据需要该停的机器实行停机,使在生产的机器满负荷运行,避免开机待产。相同性能的品种集中生产,减少换品种调整机器的时间,从而使电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在计划进行新建和改造工程时,要采用节约型的工艺流程,采购节能型技术设备,确保建成的是节约型工程。同时对现有生产线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引进和使用,定期对落后和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设备、工艺和技术进行淘汰。

4、事中管理,抓监管监督

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产品质量问题,要加强监督检查,尽量减少废品或残次品,尽量安排各车间相对集中地进行生产,这样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次品,提高操作工的熟练程度,减少生产时间,提高效率。杜绝长明灯,行政科室及车间做到“人走灯灭”。对于生产用的可循环水要集中进入沉淀池回用,降低成本。加强对设备材料的使用监管,控制企业材料费支出。

5、事后管理,奖优罚劣,强化节能降耗的影响

加强工资、材料费、修理费、电费及各项经费的考核,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总之,要使节能降耗工作实现计划到位、目标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

四、节能降耗的实施效果

随着节能降耗活动在企业的展开,给企业也带来了效益。首先是经济效益显著。以选煤厂为例:假如电耗标准为10kw.h/t,选煤厂一年生产100万吨煤就要耗电1000万度,低谷电价格为0.27元每kw.h,高峰时电价为0.9元每kw.h,一半用低谷电,一半用高峰电生产时电费为585万元,如果生产时三分之二用低谷电,三分之一用高峰电,电费支出为480万元。前后相差一百多万元。可见,通过合理安排生产,既实现了对能源的节约,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资源短缺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节能降碳范文2

关键词:自来水;企业;节能降耗

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自来水企业就承担着对原水的净化、消毒、过滤等任务,从而满足广大市民对饮用水的需求。因此,自来水企业对城市的发展、居民的生活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自来水企业实施节能降耗措施,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制水厂和机泵作为自来水企业中用电大户,对制水厂和机泵实施节能降耗措施,自来水企业可以有效的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减少对能源的损耗,提高经济的效益。制水厂通过取水泵来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然后通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的处理,生产出符合国家饮用标准的自来水。制水厂在制作自来水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水进行多道工序的处理,需要的设备也比较多,是电能的利用大户,也是能源的损耗大户。长期以来,由于用电器的型号和配置的不合理,造成制水厂对电能没有进行充分的利用。机泵作为自来水企业制作自来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自来水企业能源消耗的大户,自来水企业95%的电能都损耗在机泵上。此外,供水管网年久老化,有些输水管道漏损严重,导致企业的产销差一直居高不下。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自来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自来水企业在节能与降耗两方面,要想方设法,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首先,自来水企业应对制水厂的用电设备进行分析,采取对策,对电能要充分利用。其次,要对供水管网进行排查,发现漏损的,要及时修理与维护,已达到减少漏损,提高自来水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1 自来水企业节电的措施

自来水企业只有通过制水厂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到国家饮用水的标准后,才能通过输水管网向用户提供自来水。因此,制水厂是自来水企业制作自来水的关键环节,也是其核心环节。通过对制水厂的用电设备进行分析,提高对电能的利用率,降低自来水企业的用电成本,从而提高自来水企业的经济效益。

1.1 要充分利用变压器的最佳负荷率

变压器最佳工作效率时的负荷率是0.5-0.61,如果变压器运行在最佳负荷率以下,其效率随负荷率减小下降很快;从最佳负荷率至额定值,其效率缓慢下降至额定效率。因此,要充分的发挥变压器的最佳效率,根据负荷的情况合理配置变压器,对原配置不合理的变压器要进行更换,尽可能的充分利用变压器的最佳负荷率。从而提高自来水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节能节电的目的。

1.2 变压器最好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制水厂的变压器要选用节能型变压器,这可以有效降低变压器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提高变压器的效率。变压器的效率就是输出的有功功率与输入的有功功率之比。当选用节能型变压器时,就可以向变压器输入更少的有功功率,而输出的有功功率却相应的增大了,变压器的效率也就提高了。这是制水厂节约电能,自来水企业节能的又一重要举措。

1.3 高压电机节能

目前,我国城市的配电网大多在10Kv级和6Kv级。大、中型高压电机由于技术及经济上的优越性,在我国城市的大、中型制水厂的设计选型或技术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大大节约了制水厂的电能。具体表现为:直接连接配电网,降低了变压器的损耗;减少了低压电机线路的损耗;高压电机效率高,有效的解决了低压电机难以满足工作效率的难题;高压电机在制水厂的应用,减少了多台低压电机并联引起的电能损耗。

2 自来水企业机泵节能降耗措施

在自来水企业能源损耗的成本中,电能损耗占了很大一部分。而在整个电能损耗中,又以机泵设备的电能损耗为主,几乎占了整个电能损耗的95%。因此,自来水企业应加强对机泵设备的管理,降低机泵设备引起的不必要损耗。

2.1 充分了解机泵设备的节能原理,选择高效的机泵设备

目前,在我国城市的自来水企业中,使用的机泵主要是离心泵。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产生的离心力来工作的。在泵启动前,泵壳和吸水管内必须注满水,然后启动电机,当叶轮高速旋转时,叶轮带动叶片间的水一起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从叶轮中心被甩向叶轮外缘,动能也随之增加。当水进入泵壳后,由于蜗壳形泵壳中的流道逐渐扩大,水的流速逐渐降低,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于是水以较高的压强沿排出口流出。与此同时,叶轮中心处由于水的流出而形成一定的真空,而水面处的压强要比叶轮中心处高,因此,吸入管路的水在压差作用下进入泵内,叶轮不停旋转,水也连续不断的被吸入和压出。因此,自来水企业可以采用叶片和泵壳质量都比较高的机泵设备,对工作效率低的机泵,要及时更换。

2.2 合理调度,优化机组运行

根据自来水厂所使用的机泵设备的运行情况,对机泵进行单独的性能测试,分出性能和功效不同的机泵,并根据各自机泵的性能进行科学地调度使用。比如,效率低的机泵可以用作水量和水压的调节,但不做主力机泵来使用,把那些效率高、适用于偏低扬程大流量的机泵当做主力机泵来使用。此外,在白天高峰供水时,可以将高效区间较窄,但偏高扬程的机泵也当做主力机泵,用来供水。因此,自来水企业要根据机泵的性能和功效来合理的调度,优化机组的运行,可以有效的降低机泵对能源的损耗,充分发挥机泵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不但追求低碳生活,在节能降耗方面,人们的观念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自来水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能源,自来水企业对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由于自来水企业用电量大,损耗多,在自来水企业中开展节能与降耗,具有重要的意义。制水厂和机泵,作为自来水企业用电损耗的大户,对其采取节能降耗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自来水企业的损耗,提高自来水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企业节能降碳范文3

关键词:工业化;节能降耗;安徽企业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089-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水平要比2005年下降20%。为实现这一刚性计划,2007年5月,国务院向各省市自治区、各部委和直属机构下发了《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作为国民经济重要载体的大中型企业理所当然成为节能降耗任务的承担者。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和其他行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这方面的建议和研究成果,很多建议被政府决策部门所采用。本文在广泛汲取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我省企业节能降耗具体情况,特别是针对大中型企业的能源消耗及节能措施进行研究,力争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1 安徽企业能源消耗的现状

2007年安徽省单位GDP能耗较上年下降4.18%,比上年提高0.74个百分点,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十一五”期间年均下降4%的目标。国务院批复安徽省“十一五”时期节能降耗的指标是,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由1.21吨标准煤下降到0.97吨标准煤(按2005年现价计算),下降20%。实际情况是,2007年万元GDP能耗1.12吨标准煤,其中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近八成,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2.63吨标准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降低工业耗能水平是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规划目标的关键,分析和研究工业企业的能耗现状,采取有效措施节约能源,对完成安徽“十一五”时期节能规划目标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安徽能源消费结构

纵观安徽省情,作为农业大省的第一产业能耗水平处于一个相对较低水平,所占份额也较小;而第二产业占绝对大的比重,其中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又占绝对高的比重(见表1),这与安徽工业化速度加快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近年来安徽六大重点耗能行业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占全部工业能耗比重始终维持在80%左右,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近九成。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万元增加值耗能2.63吨标准煤,虽然比上年下降了8.04%,但仍比全国2.49吨标准煤的平均水平高出5.62%。由于安徽省能源消费以工业为主,又是以电力、冶金、水泥、化工、煤炭、石油加工等重化工业为主,而这些行业在“十一五”期间都将加快发展,能源形势异常严峻。

1.2 安徽工业企业能耗高的主要表现

(1)重化工业比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行业比重的变化情况来看,2007年耗能量占规模以上工业近九成的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4.4%,比2006年下降1.96个百分点,但占有较大比重。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分别下降1.31、0.52和1.48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分别比2006年上升0.87、0.09和0.39个百分点(见表2)。

(2)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增长偏快。2007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3.78%,每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15.26%,而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能耗降低速度12.06%,低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其中占比较大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耗降幅分别为8.01%、2.63%,从而使六大行业的万元增加值能耗降幅低于规模以上工业水平,整体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3)单位产品能源消耗过高。据有关部门调查,10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与大电厂相比,供电标准煤耗平均高出近100克/千瓦时,个别电厂高出近600多克/千瓦时,而百万千瓦以上的超临界机组,煤耗只有290多克。也就是说,小电厂发1度电的煤,大电厂可以发2-3度。据统计,安徽省20万千瓦以下机组占总装机容量的40%左右。小火电机组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近几年安徽电力供应紧张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小火电”规模小、能耗高的问题也十分明显。

2 企业高耗能成因分析

2.1 安徽省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耗能阶段

安徽省处于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上,第二产业比重在近年来处于逐步上升阶段,投资率呈现加快增长态势。2007年安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3.7亿元,在2006年投资增长速度创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高的基础上,又增加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43.7%。尤其高耗能行业,如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的投资均比上年同期增长40%以上。部分高耗能行业迅速扩张,致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能耗低的第三产业增速慢于工业,而能耗高的重化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又有所上升。

2.2 地方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由于中西部省份承接了沿海地区高能耗产业的转移,多为资源型的发展模式,在这一轮投资热中普遍存在新项目结构偏重、老项目耗能偏高、小项目门槛过低等问题;个别经济落后地区由于迫切希望打经济翻身战而忽视当地环境容量问题,违规出台推动高耗能企业加快发展的种种优惠政策。

2.3 现行投资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安徽省目前推行的投资管理办法是:大型企业需国家审批、小型企业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这个政策反映出行业投资管理上长期存在的“控大放小”倾向。“控大放小”的投资管理促成产业低水平的发展,也造成能源效率低下。长期实践证明,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争上有利于当地税收的项目,绕开中央和省政府审批,投资规模呈小型化的趋势。同时也形成了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剧了实施产业结构优化的难度。

2.4 优质能源不足,节能管理薄弱

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消费超常规增长,加快了对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开采。安徽是产煤大省,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也很大,但从消费品种增幅来看,电力消费增幅一直居前。2007年安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7752.06万吨标准煤,比2006年增长了8.9%,比2000年增长了45.5%。其中,煤炭消费9756.5万吨,同比增长了9.23%,提高1.9个百分点;电力消费768.7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6.0%,提高2.2个百分点,电力消费量的增速高于煤炭消费总量的增速。

3 对策与建议

3.1 建设环境产权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降耗中的基础作用,引导地方和企业自觉施行有利于环境资源的行为,减轻经济发展对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扩张的依赖,促进环境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必须推动资源和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建立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有约束力的现代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明确资源和环境产权交易主体、产权交易规则和产权招标拍卖等制度;完善自然资源有偿开采、有偿使用制度;加快用水、用地、用电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使利益相关者和受影响者共同分担由于资源开采所带来的影响。

3.2 建立节能降耗的利益驱动机制

价格和税收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政策工具,是引导资源和环境配置的最直接、最灵敏的杠杆。当能源、水和环境资源的价税水平较低时,企业和个人可以低成本甚至免费使用,经济体的理将导致资源和环境过量消费,从而导致集体的非理性。企业节能降耗,无论技术创新、设备更新还是运行污染处理设施,都不得不花费一定的成本。如果污染物排放收费和超标排放收费低于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成本,每个趋利避害的经济体考虑机会成本后,很难作出节能降耗的决定。

企业节能降碳范文4

一、活动时间

2018年节能宣传周时间为6月11日至6月17日,全国低碳日为6月13日。

二、活动主题

xx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节能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节能降耗 保卫蓝天”。低碳日活动主题为“提升气候变化意识,强化低碳行动力度”。

三、活动目标及活动内容

(一)活动目标

围绕“节能降耗 保卫蓝天”的活动主题,根据各部门职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党政办公室要深入贯彻《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控制温室其他排放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节约能源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普及节能科技和常识,培养绿色生活、绿色办公、绿色消费的良好行为习惯。

经济贸易发展局要重点弘扬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荣的生态文明理念,普及节能低碳知识,推广高效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倡导勤俭节约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围绕《中国制造2025》,大力宣传并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在企业宣传普及节能减排低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知识,引导企业职工自觉参与节能减排,形成良好在绿色发展氛围。

建设局要紧紧围绕《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相关要求,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抓住建筑领域绿色发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环节,加强宣传引导,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社会环境。积极引导建筑行业坚持符合科学、利于节约的规划和设计理念,积极宣传绿色建筑、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等工作的良好效益。

财政局要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带头履行节能减排与低碳的社会责任,深入开展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及减碳活动。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低碳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政策法制办要组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以新闻、专题、访谈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节能低碳理念和知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

(二)活动内容

按照《xx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广泛传播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文明理念,认真落实xx市《关于印发xx市2018年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银节能办发〔2018〕13号)文件精神,组织机关干部及入区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普及节能法律法规,培养节能低碳行为习惯,践行节能降碳、生态环保的社会风尚,推广节能节水降碳新技术,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四、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任务分工

(一)党政办公室负责管委会机关的节能宣传工作;经发局负责辖区工业企业的节能宣传组织工作;建设局负责建设领域企业的节能宣传组织工作;iBi育成中心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育成中心企业的节能宣传工作。

(二)开发区用能单位、企业要根据《xx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实施方案》制定本企业节能宣传周活动方案,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横幅、展板、网络等方式广泛宣传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三)开发区被列入自治区“万家企业”的重点用能企业要及时总结和推广节能增效的经验和技术,提升节能降碳工作的精细化程度,做好达标创标工作,在企业内部以展板、厂报、广播、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加强节能低碳生活宣传。深入开展“节能有道 节俭有德”的活动,进一步发挥职工节能降碳义务监督员的作用。

(四)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xx佳通轮胎有限公司、宁夏太谷能源管理科技服务有限贵公司、宁夏绿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四家公司同时做好6月11日上午在光明广场举办的节能宣传活动,准备展板一块(企业09:00之前人员及宣传布置到位),并于6月10日前将宣传活动的联系人及电话报送经发局。

五、具体要求

企业节能降碳范文5

2008上半年,我区全社会能耗6628万吨标准煤,增长12.6%,增幅低于GDP增幅5.7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5%~4.7%,好于上年同期,但与年度5%的节能降耗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若GDP要保持18%的增速,全社会总能耗约为14200万吨标准煤,全年节能量约需要控制在750万吨标准煤以上,仅完成节能量290万吨,占全年节能量的38.7%,下半年需完成节能量460万吨标准煤,占全年节能量的61.3%,完成今年的节能降耗目标形势严峻。

一、主要压力

(一)重型化的工业结构

我区资源相对富集,工业处于资源大规模开发和加工转化的快速发展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以及冶金、有色、建材等原料生产和输出基地,工业重化工型特点突出。目前已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铁、冶金、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产业为主的重化工业体系。2007年,这六大高耗能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7%,能源消费量已占到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65%以上。2008年上半年,全区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231.2亿元,同比增长30.5%,六大主要高耗能行业产品生产也呈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原煤同比增长24.2%、洗煤同比增长22.6%、发电量同比增长16.6%、精甲醇同比增长57.6%、水泥同比增长36.8%、平板玻璃同比增长29.5%。“十一五”后3年,我区重化工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新上项目中,仍然是以高耗能行业投资为主,而耗能较低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则较少,预计“十一五”后3年重化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5%,在投资累计效应和一批新的大项目的带动下,我区以能源、化工、冶金为主体的重型化产业结构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变,这必然带来能源需求量的上升,致使能源资源消耗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仍将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进一步加大了节能减排的难度。

(二)节能减排产业链不完备,补链项目少

节能减排形势下,我区原材料、资源环境等成本将逐步提高,长期支撑我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低成本优势正在被削弱,经济必须进行转型才能继续实现快速成长,因此迫切需要完备节能减排产业链,但目前,我区以能源生产加工为主要模式的产业结构还没有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有的是没有后续产业跟进,有的是中间链条出现断裂,而且受到技术含量薄弱及成本较高的双重制约,相关的补链工作严重滞后,致使能源产品被低价格出售甚至白白消耗,直接影响到节能减排产业链的推进。

(三)产业层次初级化

全区的原材料加工、能源和农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普遍集中在上游产业和初级加工业,产业层次低、产业链短,使得大量能源被浪费。近年,全区虽然对工业布局进行了调整,但只是提升了个别地区电力、煤炭等资源型产业层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层次总体初级化的特征,对环境的掠夺式开发、资源利用效益低下情况在一些地区和行业普遍存在,直接导致我区能源加工转换量大、效率偏低,能量损失严重。

(四)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粗放

从技术水平看,我区节能减排科技支撑体系尚未建立,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广泛,除部分新建项目采用技术较为先进外,多数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节能减排设施寥寥无几,许多企业长期沿用的传统工艺,导致能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主要产品平均单位产品能耗均落后于国内先进水平,发电、钢铁、水泥等产品单位综合能耗分别比国内先进水平高18.4%、14.7%、38.95%。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是节能降耗的主体,但长期以来资源能源产品价格相对较低,且对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约束性较弱,使企业对节能降耗重视程度不够,在财力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除了市场成本压力外,企业是不会主动考虑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等诸多节能降耗问题的,一定程度上导致全区企业能耗水平处于较高的状态。

从管理水平看,管理制度不完善,执法主体不明确,惩戒乏力;投入不足,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完善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机制尚未形成;节能管理队伍建设、统计和计量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我区节能减排的压力。另外,我区大部分企业缺乏掌握节能减排知识的技术、管理人员,加上相关的工作制度没有健全,企业开展节能减排主要是在市场压力和政府行政手段的作用下开展起来的,企业真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五)现行政绩考核机制影响节能减排工作进程

为加快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我区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取消了高耗能行业优惠电价,出台了差别电价,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我区能源消耗,但同时对全区各地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及规模产生抑制作用,并由此带来就业压力增大、资金紧张、招商引资难度加大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使各级政府在决策时处于两难境地,而且由于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许多地方对干部的考核主要仍侧重于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内容,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在这种以GDP为纲的考核机制下,一方面,各地方政府于两难境地中会更倾向于在GDP上多做文章,节能标准很难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硬性约束条件。尤其欠发达地区为片面追求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还在继续新上高耗能和水平落后的项目,高载能产业迅速壮大,严重影响节能减排工作进程,并为后期治理加大了成本。另一方面,地方在招商引资上往往饥不择食,很难关注引进项目的先进性、环保性,更难考虑在节能减排

的新形势下,如何让加强地区产业链“链接性”这一关键问题,致使产业链上下脱节,左右断档,极大地浪费消耗了地区资源,加大全区节能减排压力。

(六)扭曲的能源价格不利于高耗能产业的退出

当前相对较低的能源价格政策不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在低价能源不能全面体现能源价值的情况下,能源常被地方政府当作同类产品竞争的最大卖点和成本优势。以煤炭为例,多年来,煤炭价格并未包括资源损失、生态恢复、矿区社会负担等内容,是不完全成本的体现,而常年的过低价格使能源产区的企业高能耗成本大大低于节能成本,企业缺少节能动力。所以只要能源如电力出现富余后,一些地方就会继续鼓励高耗能产业发展。如今内蒙古的高耗能企业用电量已占全区用电量四成以上,使内蒙古由电力富余省区转为严重缺电省区,个别地区已形成了“富电―耗电产业一缺电―再发电”的恶性循环。

二、主要对策

(一)调整产业结构,化解“结构性”矛盾

我区重型化产业所占比重过大、高耗能产业规模庞大,是导致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调整优化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化解“结构性”矛盾,是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治本之策。“十一五”期间,我区要加快改变现有高耗能产业布局,建立低能耗的产业格局。一是淘汰、清理整顿工艺、技术和产品落后的“五小”企业,为解决能源结构性浪费的提供前提条件;二是通过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壮大轻工业,做大做强奶牛养殖业、乳品加工业等农副产品加工业,提升轻工业的比重,降低工业能耗;三是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在继续巩固提高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资源型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抓住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加快产业转移的时机,在国家许可、市场需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加快发展以运输机械、工程机械、化工设备及配件、风力发电设施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稀土、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食品加工、毛纺皮革制造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构筑多元化支撑的产业体系,降低重工业能耗比重;四是在项目的选择上坚持高标准、低消耗、无污染的建设标准,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大力推广节能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形成多元化的支柱产业和具有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特色的节能型产业体系。

(二)强化补链,打造节能减排循环产业链

首先要使“补链引资”成为我区招商工作的新方向,招商中,即要看项目的先进性和环保性,又要看项目在整个地区产业中的“链接性”。严格禁止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能耗和处于产业链条最低端的项目进入,着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大对该类项目的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引进力度,通过引进这些具有“节点”优势的项目,拓展产业链,弥补产业链空链,拉长地区经济“产业链”和“物质循环链”,形成“链式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上下贯通的工业“链网”。顺应招商工作新方向,更新传统的以提供优惠政策为重心的招商理念,将其转变为着重提供优惠服务这一更具长期收益的工作内容上来。

其次要突破循环关键链接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以解决构建节能减排产业链瓶颈,尤其在电厂烟气脱硫、化工厂废液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气治理等对节能减排产业链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最后对补链要从利益上进行倾斜,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要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改变外部不经济这一长期困扰的问题。二是通过财政税收手段,加大对补链工作卓有成效的地区及企业的奖励力度,促使地区、企业去追求补链,主动打造节能减排循环产业链。

(三)加大产业延伸力度,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针对内蒙古原材料工业和初加工工业所占比重大,产业层次较低的现状,要从提高资源就地转化能力和延伸产业链两个方面同时强力推进,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着力在“吃干榨尽”上下功夫,产品结构逐步由生产初级产品和半成品向生产终端产品转变。着力抓好钢铁、有色、煤化工、氯碱化工、硅产业、稀土等产业的延伸加工,规划布局和实施一批深加工项目,提高就地加工转化水平。在保证国家的能源需求外,不再发展能耗高、附加值低、未就地深加工的初级高耗能工业品,特别是电石、铁合金、小兰炭等初级产品项目,加快淘汰无下游配套产业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积极引导招商引资方向,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能耗低、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业上来,承接为优势特色产业延伸配套加工项目、大型装备制造项目、劳动和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并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切实提高准入水平。今后新上项目要严格进行能耗评估,凡单位能耗大于全区能耗平均水平的项目原则上不予核准或备案。同时,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推进生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低耗能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层次。

(四)坚持科技、管理创新,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科技方面,一是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落后工艺,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设备,实现节能、降耗、增效。二是围绕高效清洁燃烧、余热余压利用、高效机电节能、绿色照明、建筑节能、新能源应用、清洁生产节水、工业废水处理资源化、烟气控制治理、固废物资源化等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技术的开发、转化与应用示范,尤其在煤炭、电力、钢铁和有色冶炼等重点行业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三是培育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在财政税收上给予扶持,优先在这类企业落实技术开发费用抵扣等各类激励政策措施,加快对其技术经验模式的推广。同时依托相关高校、研究院所,建立一批节能减排产学研合作联盟,重点建设能量高效利用、工业节水、“三废”资源化、新能源等企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是构建节能减排科技工作长效机制。首先加强对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的领导,成立节能减排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全区节能减排科技工作。其次建立节能减排科技进步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将节能减排列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以及各类科技计划评价的重要指标。调整科技奖励重点,适当向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环境保护等领域倾斜。最后,加大对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的投入,设立节能减排科技专项。

管理方面,首先要抓好对重点用能单位、重点用能设备和重点产品单耗的管理,将它们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对重点耗能企业建立严格

的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以及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并且将节能减排作为对这些企业负责人的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次,在节能减排的新形势下,企业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投入、监督、考核、统计记录、反馈的规章制度,并辅之以具体的实施方案,保障资金的投入,通过管理创新推动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五)完善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

一是完善政绩考核体系,不以GDP为纲,把节能减排放到与地区经济增长同等地位对待,将其作为各盟市发展的硬任务、硬指标进行考核,综合节能减排完成情况,科学对待地区发展实效,全面考核地区整体发展情况。二是建立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在价格中体现资源、安全、环境和转产等成本,在确保为经济持续和快速发展提供相对平衡的能源供应的同时,充分发挥资源产品的价格调节功能,用价格等市场约束手段,形成“倒逼机制”促使企业主动节能降耗。三是落实国家鼓励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对生产和使用国家《节能产品目录》中的产品给予税收优惠。严格实施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节能降耗管理、节能技术改造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重大示范工程、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资金投入机制。四是严格环保区域、流域、行业限批管理。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控制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淘汰落后产能等相挂钩,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达不到重点流域控制断面水质标准及未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引发重特大的区域、流域和行业实行环保限批,对其新建项目实施限制性措施。

企业节能降碳范文6

碳足迹起源于生态足迹,其内涵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将其定义为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量,以排放量来衡量;二是将其视作生态足迹的一部分,即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所需的生态承载力,以面积来衡量[22]。本文采取排放量来衡量碳足迹,选取的碳足迹指标主要为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碳生产力,各本文所用的能源消费数据涉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根据IPCC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估算CO2排放量,公式为:CO2=2mi@Di。式中,CO2为碳排放量;mi为一次能源的消费标准量;Di为i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本文参考陈诗一[24]采用的各类能源折合标准煤参考系数和各类能源CO2排放系数(表2)。根据自贡市盐化企业能源消耗及以上估算方法,得到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碳生产力(表3)。从表3可见,自贡市盐化企业人均碳排放量从2007年的97.8069t人下降到2010年的79.3772t人,总体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就业增长率大于碳排放的增加率,2009年比2007年就业增长22.46%,CO2排放2009年比2002年增长5.21%;2010年比2009年就业增长7.65%,CO2排放2010年比2009年增长1.69%。盐化企业碳排放强度从2007年的10.75t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5.62t万元,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自贡市盐化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耗能有所减少,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节能降耗取得了一定成绩。盐化企业碳生产力从2007年的0.09万元t上升到2010年的0.18万元t,呈上升趋势,说明自贡市盐化产业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工业增加值。通过对自贡市盐化企业碳足迹的分析可知,自贡市盐化企业人均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单位工业增加值耗能减少,盐化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碳生产力呈现上升趋势,提高了单位CO2排放效益,盐化企业向可持续性发展方向迈进。但根据胡延龙等[25]计算的四川省十二五0期间能源强度结果可知,2010年四川省能源强度为1.041t标准煤万元,2011年为1.005t标准煤万元。从自贡盐化企业来看,其碳排放强度远远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由此可知,自贡市盐化企业在发展时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属高排放企业。另一方面,2010年自贡市盐化企业SO2、氨氮的排放量在全市工业污染源中的占比分别高达83.20%和73.16%,COD占全市的13左右。盐化企业污染排放对环保的影响大,是环境重点污染源监控行业,也是自贡市污染减排的主要行业之一[26]。

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京都议定书6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其中以清洁发展机制(CDM)为代表的基于项目的交易目前普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2006年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简称晨光0)三氟甲烷分解CDM项目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成为四川省第一家实施CDM项目的企业。2009年晨光0共生产5814.06tF22,实现焚烧可参与减排量计算的F23为174.068t,合计减排CO2达到203.66万t[27]。根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7月,晨光0已签发9330237tCO2e。目前自贡市盐化企业实施CDM项目的仅有晨光0一家,是以工业减排为主,并不具备区位优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之间尚未联合起来开发CDM项目,国内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碳交易市场,不利于争夺碳交易的定价权。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简称能效对标活动0)是指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节能管理和采取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实践活动。对自贡市主要盐化产品单位能耗(表5)进行分析可以得知,2010年自贡市离子膜烧碱98%的能耗指标为517.45kgcet,天然气制合成氨的产品单位能耗为1330.35kgcet,联碱法纯碱产品单位能耗为256.11kgcet,部分指标已达到或超过能效标杆指标或能耗限额,或已成为领跑企业。但2011年度能效领跑者自贡市盐化企业无一上榜,说明自贡市盐化企业节能的空间和潜力很大。就自贡整个盐化而言,总体上与国家先进水平、能效标杆还有一定的距离,自贡市盐化产品单位能耗的减排降耗任务仍然艰巨。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是产业链上游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产品的原料或燃料,做到分级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废弃物的排放,提高产业整体附加经济价值。自贡市于2006年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其中试点的盐化企业有鸿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久大盐业集团贡井分公司等,并计划到2010年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5000t和700t内,削减SO27300t,烟尘、粉尘各3000t[28]。2007年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相继投入近4000多万元,建成了从放空尾气中回收含氟化合物的四氟乙烯尾气、从残液中回收全氟丙烯、高沸物回收等20余套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装置,经过污染治理,COD减排585.8t、CO2减排200万ta、尾气排放量减少20万m3a、酸性废水减排5.6万m3a,原材料节约1868.26万元年,回收副产品年销售收入达1426.6万元[29]。久大集团年产100万t真空制盐项目在2010年底开工,总投资3.28亿元,投产后制盐工序能耗为89.60标煤t盐,制盐冷凝水实现全部利用,可实现年节能5.86万t标煤,间接减排SO2852t、氯离子5500t,可重复利用水资源397.2万t,从而实现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经济社会效益突出[30]。自贡作为老工业城市,盐化企业较多,因此自贡市大力开展盐化产业循环经济项目,如中昊晨光研究院的全氟丙烯、全氟异丁烯等都作为有毒残液而焚烧。通过技术开发,这些物质或用于生产新产品或回收为产品;鸿化公司综合利用粉煤灰生产水泥技改项目,每年将消耗粉煤灰和石灰22万t,实现了废渣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将该装置产生的CO2气体作为联碱生产的原料,返回生产系统中。值得注意的是,自贡市盐化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还存在一定的问题:¹认识不足。除了企业领导、政府主管部门外,还应让广大市民充分认识到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º资金缺乏。资金问题是制约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缺乏可持续性。有些企业在审核通过后,企业的持续清洁生产工作却处于半停止或完全停止状态。目前,自贡市形成了以久大制盐为龙头的舒坪工业集中区、以昊华鸿鹤为龙头的沿滩工业园区、以晨光院为龙头的晨光工业园区,自贡盐化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从卤水、制盐到盐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化工全产业链的对接[31],工业园区的发展为企业集群发展提供了载体。舒坪工业园区主要以制盐及盐业配套加工产业、食品加工业和仓储物流业为特色的工业园区;以久大盐业为龙头带动的舒坪工业园区对自贡盐化工企业的带动,不仅是在前端提供丰富的原料生产,更大的意义在于带动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的集群发展。目前,久大盐业已经吸引二三十家企业为其日化产品生产进行配套[32]。舒坪工业园区已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企业集中、协作配套紧密的链式产业集群的态势。2003年富顺晨光工业基地成立,目前园区聚集了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浙江成华聚氨酯有限公司、广东硅氟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生产性企业96户,其有机氟产业链是中国最大最完备的产业链[33]。园区已被列为四川省首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四川省新材料出口基地、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四川省15250工程特色园区[34]。2011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目前该园区正在积极申报四川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11年中国化工昊华自贡产业基地0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成都签订。从2012年起昊华鸿鹤公司将高标准推进整体迁建至沿滩工业园区,陆续展开60万ta联碱升级改造、20万ta离子膜烧碱升级改造、1.1万ta五氟乙烷、3万ta五氟乙烷、3万ta二氟甲烷、14万ta甲烷氯化物配套联产8万taPCE等6个项目。同时,在昊华鸿鹤公司老区续建氯碱系统节能减排技改项目,第一期总投资571000万元,2012年计划投资185100万元[35]。自贡市盐化企业的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正在不断的建设中,产业集群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集群内没有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企业带动高新技术服务业不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联动需要加深研究,工业园区还没有升级为生态工业园区。

盐化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