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碳的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节能降碳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节能降碳的措施

节能降碳的措施范文1

一、改造前的基本情况

我公司使用的是振动香蕉筛(型号:FLZ-1-3661X-2xFE44),香蕉筛有2个安装在圆钢圈弹簧上的侧板,两侧板之间有起吊梁、承重梁、驱动梁、入料箱和筛板托架等,筛板由筛板托架固定。驱动梁上有两个用螺栓固定的激振器,激振器由电机通过万向联轴节驱动,为筛体产生振动力。

物料由入料端加入。筛子的垂直运动和筛板上的筛缝使小于筛缝的物料落下。大于筛缝的物料由筛面上通过,最终在出料端排出。

(一)存在的问题。(1)由于入料方式为直接给料,因为高度差的原因,使物料流速过快,导致入料直接进入弧形筛中段,而上段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时,这种给料方式,在中段易形成拥堵,溢出,造成香蕉筛挡板损坏。(2)稀介段的喷水不佳,出水口易发生堵塞,不能将精煤、中煤及矸石上的介质冲洗干净,既造成介质消耗,又易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3)日常生产管理存在漏洞,存在管路堵塞,设备的跑、冒、滴、漏严重,设备检修不及时、介质消耗的日常检查不到位和计量不准等问题,导致了介质的损失与浪费。

(二)改造前介耗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40万吨/年选煤装置自投产以来,由于入料口设计的弊端和脱介筛喷水脱介效果不佳,产品带介严重,导致介质单耗高(2015年选煤介质单耗平均为2.58kg/t),而公司要求将介耗控制在2.0 kg/t以内,显然这增加了生产成本,严重影响公司的生产效益。

二、整改方案

(1)对脱介筛入料口进行改造,在入料口处加装入料箱,让物料经过入料箱缓冲后进入脱介筛,以减少对挡板的冲击。由于物料进入脱介筛的速度减缓,煤与循环液的接触更加充分,达到更好的脱介效果。

(2)喷水的作用是将介质颗粒从产品中分离出来,并且对介质颗粒透筛有很大帮助。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的介质与喷水的压力、喷水量和喷水安装角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我们对脱介筛的喷水进行了改造,将脱介筛喷水管改为两段喷水管,两段喷水管道距筛面高度控制在25cm,两段喷水管道各加一个阀门;每段喷水管道分别交叉安装12个长度为15cm和12个长度为5cm的小喷嘴对产品进行交叉脱介,喷水管道安装喷嘴后,喷嘴与筛面控制在15cm高度,喷水管道两段加装能拆卸的堵板。并且在筛面增加挡水板,使物料在抵达每段喷水范围之前先经过挡水板,这样不仅能保证水压可以透过煤层,而且煤层的翻滚可以使每个侧面都能被冲洗到,提高了脱介的效果。

(3)制定奖惩措施对介耗进行奖惩,每班核对介质消耗量,对于超标的情况一定要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通过奖惩,激励员工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员工的岗位操作技能,培养员工节约意识,降低生产成本。

三、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对脱介筛加装入料箱和喷水管道的改造,2016年1-4月份选煤介耗单耗分别为2.13 kg/t、1.47 kg/t、1.86 kg/t和1.76

kg/t,平均为1.80 kg/t,比改造前的2.58kg/t降低了0.78kg/t。按照年入洗原煤340万吨,每吨介质570元计算,一年可降低151.64万元(3400000×0.78÷1000×570=1511640)的生产成本。

四、其他建议

在选煤生产中要使产品质量保持稳定,首先必须要保证分选过程悬浮液密度的基本稳定。本系统主要是通过安装在混料泵出料管道上的密度测定仪、混料桶中的液位计、合格介质分流箱和合格介质桶上的补水调节阀等来实现悬浮液密度自动控制。

控制措施是:当仪器检测到系统悬浮液密度偏低时,将信号输入到合格介质分流箱,使分流箱加大分流量去磁选机回收,精矿返回合格介质桶,减少了合格桶的水量提高了密度;当密度计检测到系统悬浮液密度偏高时,将信号输入合格介质桶上的补水调节阀进行调节,使补水阀门开大些,增加补水量,使密度及时降下来;当合格介质桶中的液位计显示桶内液位过低时,提醒操作者需要及时加介加水,以便维持正常生产所需要的液位。

节能降碳的措施范文2

关键词:电力;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各个行业繁荣发展,对于电能的消耗也不断的增加。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进行节能降耗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减少对电能的消耗,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1降低发电能耗

1.1优化调度模式

国家对于节能降耗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出台相关的政策,要求在发电的过程当中应该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资源。因此电力公司应该对调度进行重新规划,在发电的过程当中将低能耗的发电机排序靠前,减少高能耗机组的使用量。电网中装机等级不变得情况下,平均负荷率与电网的经济性成正比,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各个机组之间的负荷进行合理的优化。

1.2可再生能源发电

我国的电力构成中,大部分都是火电,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同时产生大量的废气,造成空气污染。随着世界范围内化石能源的不断减少,用于发电的一次能源也会逐渐的枯竭。因此应该积极采用新能源进行电力生产,从而减少电力生产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甚至代替化石能源进行发电。当前我国对于可再生能源应用最为成熟的应该是水利发电。但是由于水利发电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应该积极采用其它的新能源进行发电,如风能、太阳能等。这些新能源具有取之不尽,且没有污染的特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除了水利资源外,风能和太阳能在发电中的应用规模较大,技术也相对比较奥成熟。在大力建设风力以及太阳能发电场的同时,也要做好这些新能源发电对现有电网的影响。因为不论是风能还是太阳能,都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对于现有电网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挑战,电力公司想要大规模利用这些能源,必须注意这些问题的解决。

2降低综合线损技术

2.1电网规划优化

电网规划对于电能的节能降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电网建设过程当中应该做好变电站的设计,在输电的过程当中应该采用较高的电压,尽可能的降低线路产生的损耗,缩短供电的距离。

2.2电力变压器节能

2.2.1变压器降耗改造

在电网中,变压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变压器所产生的耗损是十分可观的。因此,要降低电网的损耗,变压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变压器的选择上应该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新式低能耗变压器,减少变压器运行过程当中的耗损。在容量选择上应该保持够用即可,不必选择容量过大的变压器,减少空载时所产生的电能耗损。

2.2.2变压器经济运行

变压器在运行过程当中也会产生一定的耗损,因此可以对其进行灵活的进行调节,减少运行中的耗损。变压器运行不需要对硬件进行投资,而是应该加强对变压器运行的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减少耗损。在变压器的运行过程当中,运行人员应该对变压器的参数进行科学的组合,保证最佳运行方式。

3用电侧管理技术

电力需求侧管理对于电能的节约也具有直接的意义。在电力需求侧采取最先进的技术,通过强化管理来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减少对电能的消耗。

3.1改变用户用电方式

主要指负荷整形管理技术,包括削峰、填谷和移峰填谷三种。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以某种方式将用户的电力需求从电网的高峰负荷期削减、转移或增加电网负荷低谷期的用电,以达到改变电力需求在时序上的分布,减少日或季节性的电网峰荷,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还能减少新增装机容量、节省电力建设投资,降低预期的供电成本。主要在终端用户中采用蓄冷蓄热技术、能源替代运行技术和改变作业程序、调整轮休制度。

3.2提高终端用电效率

主要有选用高效用电设备、实行节电运行、采用能源替代、实现余能余热回收和应用高效节电材料、作业合理调度、改变消费行为等。推广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引导企业采用无功补偿、智能控制技术、变频调速和高效变压器、电动机等节电控制技术和产品,有利于电网削峰填谷、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改善用能结构、降低环境污染, 提高终端电能利用率。

4楼宇及变配电站建筑节能

虽然办公楼和变配电站的建筑能耗一般占电力公司总能耗的比重不大,但是全社会的商业用电中,楼寓的空调和照明用电占了很大份额。因此电网企业作为能源供给企业,应做出节能表率,树立电力的良好形象,通过示范效应促进社会节能。

4.1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指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达到夏季隔绝室外热量进入室内,冬季防止室内热量泄出室外,使建筑物室内温度尽可能接近舒适温度,以减少通过辅助设备(如采暖、制冷设备)达到合理舒适室温的负荷,最终达到节能目的。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分为墙体节能技术、窗户节能技术、屋面节能技术、遮阳系统、生态绿化等。

4.2电气设备节能

4.2.1电气布置及接线优化

从电气设备布置而言,尽量将需要散热的设备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通风,降低建筑物内的能耗。将变压器室等产生大量热量的设备房间与需要配置空调的设备房间的隔墙采取隔热措施。

4.2.2选用环保节能型设备

变压器是主要的耗能设备,降低变压器的损耗是变电站节能的关键。尽量利用自然采光,特别是人员巡视、设备运输的楼梯间和走廊应尽可能采用自然采光。 所有的照明光源全部采用发光二极管。选用配置有变频器的风机及空调设备,即采用智能化产品,可根据环境状况自动启动和自动关闭,即仅在设备运行或事故处理的时候才启动,以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使用温湿度控制器,在环境温度和湿度未满足运行要求时,再自动投入开关柜的加热器。

4.3照明节能

4.3.1.利用自然采光

尽量利用自然采光,特别是人员巡视、设备运输的楼梯间和走廊应尽可能采用自然采光。

4.3.2选用高效、节能的电光源

光源的节能主要取决于它的发光效率。照明光源的选择,除根据使用场所的需求外,还应根据电光源的显色指数、使用寿命、调光性能、点燃特性等综合考虑。原则是根据不同需求情况积极选用新一代的节能光源,如用电子节能灯替换白炽灯,用高压钠灯、金卤灯替换高压汞灯。

4.3.3采用高效、光通维持率高的灯具

灯具是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再分配的装置。衡量灯具的节能指标是光输出比(LOR)(灯具效率)。选用优质高效、光通维持率高的灯具对照明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电气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又加重了我国电能供应的严峻形势。因此应该做好电能节约工作,通过各种技术措施以及管理措施来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永兴,祁晓枫.电力节能减排的形势和对策[J].东北电力技术,2007, (11).

节能降碳的措施范文3

【关键词】汽轮机;节能降耗;调节级;轴封结构;经济效益

一、热电厂汽轮机在节能降耗上的有效性分析

通常来讲,热电厂在节能降耗方面有很多措施,因此在实现管理措施逐渐完善的基础之上,还需要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进行节能降耗的有效分析。也就是说,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要想保证并不断提升热电厂节能降耗的效果,就需要注重燃煤系统自身机组性能的提高,邀请相关专家对其进行节能降效措施的评估,然后才能按照相应的热电厂机组运行环节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汽轮机的运行研究工作,真正找出影响节能降耗的主要原因。

从本质上来讲,利用对热电厂汽轮机运行的设施运行情况的调研,不能单纯降低热电厂的运营成本,也就是所谓的节能,这样只能获得短时间的发展,得不偿失。并且从大量的实践经验上看,大多汽轮机在技术改造的成本上要远远低于采购的成本,通常经过改造的汽轮机的能耗会有所下降,这就有利于热电厂经济利益的长远发展,并且在改造的实施上也具备很强的可行性。因此,热电厂就需要有效了解和掌握机组人员的操作实际情况与细节,及时发现当前汽轮机在热电厂运行过程中所具有的节能降效措施的利用空间。这样一来,就可以从这个方面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技术改造与控制优化,最终获得最佳的节能降耗效果,花费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企业的成长。

二、影响汽轮机运行经济性的主要因素

(一)机组概况

机组主要技术指标:

1.型号:C6-3.43/0.49

2.额定功率:6MW

3.额定转速:3000r/min

4.进汽参数:P=3.43MPa T=435℃

(二)影响汽轮机运行经济性的主要因素

1.设备运行工况的影响

低背压机组的运行工况远远偏离设计工况且高于设计下高背压工况,这就使得低背压机组在高背压工况下带不满负荷,吨蒸汽发电偏低(汽耗率偏高),从而导致机组出力不足,效率低。

2.设备本身存在的其他问题

根据近年来该机组检修及运行情况综合分析,设备本身还存在以下影响设备出力及效率的问题:

(1)汽轮机关键作功单元(相当于汽轮机进汽的喉部)调节级喷嘴叶片结垢、腐蚀严重,影响汽轮机进汽量;

(2)汽轮机调节级转向导叶片结垢,腐蚀、影响蒸汽导入,限制了部分蒸汽流量;

(3)汽轮机汽封结构不合理,汽封易磨损,造成较大漏汽量(1~1.5t/h);

(4)汽轮机动静叶片径向密封阻汽片磨损严重,造成级间径向漏汽较大,使部分蒸汽在汽轮机部分工作级未充分作功;

(5)汽轮机部分动,静叶片型线设计不合理,叶片损耗较大,减少了用于作功的蒸汽能量,使蒸汽流动性差,增加了蒸汽能量的作功损失。下图1所示某型汽轮机部分动,静叶片吸力面表面压力等值线分布:

图1 某型汽轮机动,静叶片吸力面表面压力等值线分布(单位:bar)

通过计算分析,该级内存在强烈的激波、较强的二次流动以及激波与边界层、二次流的相互作用,流动的三维特性非常明显。

该透平级的激波损失主要来自三个区域:静叶内伸斜激波与吸力面相交的区域、动叶吸力面进口处过速区以及动叶内伸斜激波与吸力面相交的区域。从图1可以看出,优化后静叶吸力面内伸斜激波前后压力突跳明显降低,斜激波强度在整个叶高方向明显降低,有效的减小了静叶的激波损失。优化前,动叶吸力面入口处有一从根部延伸到顶部的过速区(见图1a)。特别是在1/4叶高到1/2叶高之间,产生了强度约为0.4的激波,导致了较大的激波损失。优化后,吸力面入口过速区仅局限在吸力面根部(见图1b),其范围和强度(约为0.08)明显降低,有效的减小了动叶的激波损失。

图2是优化前后动叶出口前损失系数等值线图。从图中可看出,透平级出口处的高损失区域集中在在吸力面边界层、距根部1/4叶高的下通道涡区域、叶顶部的上通道涡区域以及叶根区域。优化后,下通道涡区域的最大损失系数从0.76减小到0.71, 下通道涡位置更贴近吸力面,其影响范围明显减小,强度明显降低;吸力面边界层明显减薄;上通道涡的强度和范围有所减小;根部区域的最高损失系数从0.72降低到0.69,高损失区域的范围也明显减小,透平级的气动性能有着明显的提高。

图2 优化前(左)、后动叶出口前损失系数的分布

比较优化前后透平级的总体性能。优化后,透平级的等熵效率提高了1.6%,流量增加了0.26%,出口绝对气流角和出口绝对马赫数都在约束范围内,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三、节能改造方案的确定及改造实践

(一)改造方案的确定

针对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方案一:考虑到设备已运行多年,设备不同程度老化,设备运行工况与设计工况相差较大,可根据目前热用户所需背压重新设计、更新一套新机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由于电力紧张,新上电力项目较多,汽轮机生产厂家新机组交货周期在一年半以上,新机组更新施工需半年,这样汽轮机更新需等到两年以后才能实施,且投资巨大,故该方案目前暂不具备实施条件。

方案二:可根据目前热用户所需背压重新设计加工汽轮机配汽机构、汽轮机通流部分(喷嘴组、隔板及静叶片、叶轮及动叶片)在原汽轮机上更新。该方案可基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投资较方案一要小很多,经综和考虑各方面因素,决定采用方案二对汽轮机进行节能降耗改造。

(二)改造实践

1、改造汽轮机调节级结构

(1)重新设计、加工调节级喷嘴组。喷嘴叶片高度增加2mm,对应第四个调节汽阀增加3个喷嘴汽道,使调节级喷嘴增至30个,对原喷嘴组予以更新。

(2)更换调节级转向导叶环全部导叶片,并增加6个导叶汽道。通过上述改造,可扩大汽轮机进汽的喉部,增加调节级通流面积进而增加汽轮机进汽量,改善蒸汽流动性,减少蒸汽做功损失。

2、改造汽轮机汽封结构

采用高低齿型迷宫式结构,即重新设计加工汽轮机主轴上汽封套筒,汽封环,汽封环背面与轴封体之间装3Cr13弹簧片,弹簧片的作用是箍紧轴封环,并利用其弹性使套筒与汽封环上汽封齿碰撞时有退让余地,防止轴封损坏。调整汽封间隙0.15~0.20mm,将轴封漏汽量控制在510kg/h以内以减少漏汽量。这种改造方案的优点是汽轮机主轴上汽封套筒没有汽封片,减少了大修更换汽轮机主轴上汽封片的工作量。若汽封环上汽封齿磨损,可在大修时更换汽封环,这样可缩短检修工期。

3、提高机组真空

(1)在运行调整方面,凝汽器运行时,要特别注意可能给真空带来影响的热井水位、凝汽器端差、循环水进水温度等;轴封系统要调整好轴封供汽母管正常的供汽压力和温度,防止空气从低压轴封漏入影响凝汽器真空,小汽机轴封漏空气的现象应特别关注;注意轴封加热器疏水U型管和给水泵密封水回水U型管的水封情况;对运行的真空泵,重点要关注分离器的水位和水温情况以及冷却器的工作效果。

(2)加强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确保拦污栅、清污机、旋转滤网的正常投运,定期进行凝汽器水室的清渣、循环水取水口的清理;利用低负荷机会进行凝结器半边清洗,利用停机机会进行凝结器水室清理及铜管清洗;运行人员应根据循环水温和真空情况及时增开循泵;投入胶球清洗装置,安排专人负责胶球清洗系统的运行,及时统计收球率,发现收球率下降应立即检修。

4、加强机组运行参数监控

运行参数应保持稳定, 尽量不用过热器、再热器减温水, 主汽温度、再热汽温等参数尽量接近设计值。

5、其它技术措施

(1)更换转向导叶环与调节级叶轮径向密封片,调整间隙为0.8~1.2mm,减少漏汽损失。

(2)更换压力级隔板及压力级叶轮径向密封片,调整间隙为0.8~1.2mm,减少漏汽损失。

(3)汽轮机转子动叶片,压力级隔板静叶片,温水盘车清洗,及时清理盐垢,提高蒸汽流动性,减少蒸汽做功能量损失。

四、改造效果

本次改造总投入833388元,在不增加锅炉出力的情况下,每小时净增利润187.7元,185天的正常运行即可回收成本。每年通过改造产生的经济效益为164.63万元,由于原设计技术落后,机组热耗、汽耗都比较高,经济性差,发电成本也高,环境污染严重,采用现代技术对老机组进行改造是非常必要的,本次改造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改造后对整机内效率有3%~5%的提高,汽轮机在额定工况运行时应比较在改造前同等运行方式下汽耗值降低3%~5%,发电机功率可相对提高出力200~300kw左右。

五、结语

综上,电厂汽轮机节能降耗的措施还有很多,本文着重从设备更新改造方面对节能降耗进行了分析。节能降耗手段应是多样的,不局限于设备方面更新改造。关键在于我们平时的细心观察及运行经验的总结。节能降耗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只要每一位员工关心节能降耗这项工作,并投身于这项工作中去,发电成本一定会大大降低,从而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宏洲,范丰慧,王秀江,鲁宝全.GE350MW汽轮机节能取向[J].黑龙江电力,2008.1.

节能降碳的措施范文4

关键词:农村电网:降损节能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理论指导:

大部分县供电公司尚未开展线损理论计算,线损管理缺乏理论依据,造成线损分析不准确,存在凭经验进行线损管理的现象。

2.部分县供电公司执行“三级线损”管理制度不到位,尚未制订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

3.未能较好发挥经济运行方式的作用,存在迂回供电的现象;存在设备检修重复停电的现象,设备检修停电时间长,尚未开展设备停电检修偏差管理;部分能耗较高的配电变压器仍在运行。

4.抄、核、收工作管理不够严格,抄、核、收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现象。

二、农村地区节能降损的技术措施

(一)建设措施1.配变台区放置在负荷中心,缩小供电半径一般不超过500-600米。该项技术措施目前正结合农网继续完善工程进行。

2.改造或新建低压线路。线路负荷依据电力负荷发展规划确定,一般按5年考虑,导线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线路末端电压偏差,三项不得大于+-7%;单项不得大于+7%,-10%;满足热稳定要求;满足机械强度要求;到县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导线的允许在流量。

3.下户线的长度不得大于25米,截面一般为10平方毫米(不得小于6平方毫米)。

4.低压用户电能表集中安装,集表箱一律安装在用户门外墙上,淘汰机械式电能表,逐步采用防窃电的电子是电能表,可将地表损。

5.每户装设家用漏电保护器(一般为10-20安的漏电保护开关)。

(二)运行措施

1.调平三相负荷。试运行达到效益最好的状况。

2.增设无功补偿装置,尽可能减少无功输送。

3.合理调整负荷,提高负荷率。

4.配电变压器容量的配置和理性。

5.电能表节能等。

(三)开展降损效果测算及效益分析

配电网的节能降损在现行的电力企业中,尤其是电力体制改革的促使下,显得尤为重要,它的降低直接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降低成本,但是,节能降损工作不是一句话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从管理、技术两方面共同着手,管理工作加大力度,严格要求,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线损率上升,在技术方面,应从投资换利润的方向入手,线损率的下降不能一味从管理上入手,例如一台高耗能变压器,人员管理再好,也不能降低它的自身损耗,要想解决问题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换新型低损耗变压器,例如S10或S11系列的变压器。

三、科学管理降低线损的组织措施

(1)科技降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建设一流的硬件基础是实施科技降损的基础。配网采用节能变压器,关口表采用多功能电子表,无功电压自动调节装置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保证了电网和设备的优化管理与经济运行,结余额了大量的人力和管理费用。

(2)创新降损管理机制

1.健全管理机制,利用多种手段降损

对专用变压器,重点搞好空载变压器的停运工作,制定《变压器经济运行管理制度》和《空载变压器停运制度》,针对农村排灌台区较多,负荷季节性较强的特点,要求各单位要定期对专用变压器进行检查,对于空载配变坚决予以停用,轻载的配变尽量进行负荷转移,并积极推行字母变运行方式。对于公用变压器,重点做好三项负荷不平衡的调整工作,实现了低压线损的稳步下降。

2.健全组织机构,形成线损全员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线损管理网络,并建立线损管理责任制,在制度中明确职能科室和生产单位之间的分工,不断完善线损承包考核制度,使线损率指标与全公司职工工作质量挂钩。

(2)搞好线损统计,坚持做到年部署、季总结、月分析考核,逐季兑现奖惩的管理制度,及时发现解决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公司主管部门每月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一次线损分析会,分析指标完成情况,针对线损较高的线路,从线路质量、表计接线、是否窃电、无功补偿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责成有关部门进行落实,下月线损分析会必须汇报问题查找、处理结果,通报有关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3)合理安排检修,及时清除线路障碍,合理安排检修,尽量缩短检修时间,提高检修质量。另外,在春、秋两季输电部门应认真组织清除线路障碍,对线路绝缘子进行擦拭维护,减少线路漏电。

3.优化流程管理

(1)加强制约监督,控制线损波动。首先加强抄核收管理,堵塞抄核收漏洞,制定“抄表管理制度”,要求抄表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日期完成抄收工作,抄表时间及抄表人公开公布,公司主管部门不定期组织抽查,杜绝抄表不同步、漏抄、估抄或不抄现象,确保抄表及时准确,核算细致无误。同时对大客户表计缩短轮校周期,实行重点监控,防止因大客户电量变化而引起的线损波动。

(2)加快计量标准化建设,配备高精尖的计量装置。公司应在变电站关口表及全部采用高精度多功能电子表,10千伏出现全部实现独立回路计量,并采用高精度双变比CT,严格执行校验和轮换制度,加快防窃电计量技术改造,强化计量装置巡视检查。

4.加强线损分析,实现闭环管理。

为做到降损工作的闭环管理,公司要认真做好线损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先后制定了《各级线损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和《线损分析例会制度》等制度,统一了线损统计口径和报表格式,使统计数据和图表更跟加清晰。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线损管理网络人员参加的线损分析会议,部室、班组每月召开一次本部门的线损分析会议,各级管理人员,在会上对指标升降、负荷增减、设备运行、电网潮流,管理方法等开展全方位分析。对线损高的认真查找原因,因症施策,提出解决办法;对于线路运行良好,线损稳中有降的,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对会议确定的降损措施,会后由职能部门督促落实,纳入考核并在下一次分析会上对完成情况进行通报。真正做到分析全面、措施合理、有效落实,实现线损的可控、再控。

5.建立健全线损考核制度

(1)加强用电管理,建立健全线损考核制度,搞好营业普查,要建立健全用电管理制度,切实落实管理责任,严格进行线损考核,要认真做好防窃电改造工作,增加供电计量设施的防盗可靠性,同时发挥负荷监控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 ,减少窃电损失。

(2)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反窃电队伍,加大打击窃电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由于配电网络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管理难度大,而窃电行为具有隐蔽、量大、技术 性强等特点,甚至一些高科技成果也用于窃电,增大了供电企业管理难度,供电部门应与公安建立联动机制,同时取得一定的执法权,便于及时、有效地打击窃电行为。

四、在技术上低压电网推荐采用台区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1.集中补偿设在台区配电变压器位置,补偿容量占总补偿容量的40%,并采用相位检测自控投切方式作精确补偿,补偿对象为:台区本身无功消耗;靠近台区配变1/3供电半径范围内的无功消耗;调解各分散点的无功电量。

2.分散补偿点设置的台区配变1/3供电半径范围外,设置7-10个点为宜,并采用定时控制投切方式,补偿量占总补偿量的60%。

3.分散补偿点考虑适量“溢出”补偿,以补偿设置点20-40米范围的零散用户无功需求。

节能降碳的措施范文5

关键词:煤炭企业;节能降耗;策略

一、矿井供电与配电系统降耗

对于当前煤炭企业生产而言,电力系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电力系统的优化与完善是企业实现节能降耗的一个主要途径。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对矿井工作中所需的变压器进行选择的时候,必须选择具有MA标志的标准产品,同时需要该产品具有低损耗的特征。其次,要提高对静电电容补偿设备的重视程度,根据企业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装补偿设备,确保其作用可以在系统运行中充分发挥出来。最后,配电系统的布局设计不能存在随意性,应从根本上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给排水系统节能环保

水资源在煤炭企业生产中同样不可或缺,从水资源方面实现节能降耗也应引起企业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实现需要通过对给排水系统的完善来完成。给排水系统节能环保措施主要体现在对各项系统设备的优化方面,首先,可以通过增加泵压的方式提高防火灌浆的节能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煤矿生产所需水泵进行选择的时候,必须保证产品质量,严把质量关。其次是对水泵吸水管进行优化,通常情况下,水泵吸水管都是在强压条件下工作的,将该设备优化之后,可以大幅度提高供水的稳定性。

三、场地建筑节能措施

在对煤矿建筑进行节能减排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煤矿建筑的节能减排,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根据矿井的具置、地形特点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对建筑物的位置进行合理选择,使其能够将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充分利用起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其次,建筑物的占地面积也尽可能缩小,可以通过提升高度的方法把消耗降低。最后,建筑物的假设还要充分考虑对生产中产生的各类气体的排放,这一要求可以通过使用窗户和气楼的方式实现,以此来实现节能与降耗。

四、对于设备选择要择优

目前,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了诸多设备,实现各个设备的合理优化,可以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主要以通风系统中的各项设备为例进行分析。煤炭企业的通风系统都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若想从根本上优化通风系统,其关键就在于减少矿井的通风阻力。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对通风机进行优化,优化的措施可以通过安装风机变频器来完成,安装完成之后,通风系统就可以实现无级调节和变频调速,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同时,在当前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通风机房、压风机房以及抽放泵站都会大量消耗电能,因此,为了切实提高煤炭企业的节能降耗效果,工作人员还需在上述设备的优化上下功夫,要根据煤矿企业的生产需求,对与之相匹配的设备进行科学化选择,进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五、煤矿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是当前煤炭企业节能降耗的一项主要措施。就目前煤炭企业的生产现状来看,会产生诸多废弃物,比如说废弃煤渣、煤矸石以及废水等,在过去的时间里,企业对于上述废弃物的处理通常采用直接排放的方式,这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而且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污染。在煤矿生产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中,煤矸石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包括了多种物质,例如,C、SiO2、MgO、K2O以及TiO等,这些物质均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无论是在农业方面还是化工产品生产方面,都有很大用途。此外,废弃物的利用还包括煤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生产垃圾,通常情况下,生产垃圾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可供回收垃圾、有机质垃圾和无机质垃圾,对于可供回收垃圾的处理,我们可以采用袋装的方式将垃圾分类,然后分拣,最后将其分别处理;对于有机质垃圾的处理,我们可以将其经高温腐熟后制成有机肥料;而对于无机质垃圾的处理,我们则可以将其直接填坑。将生产垃圾进行有效处理,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由此可见,对煤矿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非常重要,需要引起煤炭企业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

结语:综上所述,煤炭企业的节能降耗是一项全面而又系统的工作,实现节能降耗,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资源浪费,提高煤炭利用率,而且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煤炭企业若想实现节能降耗,除了可以从配电系统、排水系统以及建筑节能几个方面着手外,还可以通过设备的择优选择和废弃物资源有效利用等途径来实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时间里,随着煤炭企业的飞速发展,节能降耗途径必然会越来越多,并且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节能降碳的措施范文6

工作目标:2014-2015年,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一)积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严格项目管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或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依法依规全面清理违规在建和建成项目。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在提前一年完成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基础上,2015年底前再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

(二)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加强对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力争到2015年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47%和8%左右。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组织实施一批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完善节能服务公司扶持政策准入条件,实行节能服务产业负面清单管理,积极培育“节能医生”、节能量审核、节能低碳认证、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机构,在污染减排重点领域加快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

(三)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行煤炭消费目标责任管理,严控煤炭消费总量,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及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上耗煤项目,要严格实行煤炭消耗等量或减量替代政策,京津冀地区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力争实现比2012年负增长。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地级以上城市大力推广使用型煤、清洁优质煤及清洁能源,限制销售灰分高于16%、硫分高于1%的散煤。增加天然气供应,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气优先用于居民生活或替代燃煤。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提高到11.4%。

(四)强化能评环评约束作用。严格实施项目能评和环评制度,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效水平和排污强度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钢铁、有色、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地区,暂停该地区新建高耗能项目的能评审查和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的环评审批。完善能评管理制度,规范评估机构,优化审查流程。

二、加快建设节能减排降碳工程

(五)推进实施重点工程。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运用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节能等成熟技术改造工程设备,形成节能能力3200万吨标准煤。加快实施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工程,推广应用低品位余热利用、半导体照明、稀土永磁电机等先进技术装备,形成节能能力1100万吨标准煤。实施能效领跑者计划和合同能源管理工程,形成节能能力2200万吨标准煤。推进脱硫脱硝工程建设,完成3亿千瓦燃煤机组脱硝改造,2.5亿千瓦燃煤机组拆除烟气旁路,4万平方米钢铁烧结机安装脱硫设施,6亿吨熟料产能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安装脱硝设施,到2015年底分别新增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能力230万吨、260万吨以上。新建日处理能力1600万吨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到2015年底分别新增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能力200万吨、30万吨。加强对氢氟碳化物(HFCs)排放的管理,加快氢氟碳化物销毁和替代,“十二五”期间累计减排2.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六)加快更新改造燃煤锅炉。开展锅炉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调查。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2014年淘汰5万台小锅炉,到2015年底淘汰落后锅炉20万蒸吨,推广高效节能环保锅炉25万蒸吨,全面推进燃煤锅炉除尘升级改造,对容量20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面实施脱硫改造,形成23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40万吨二氧化硫减排能力和10万吨氮氧化物减排能力。

(七)加大机动车减排力度。2014年底前,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到2015年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油和柴油;全国淘汰2005年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基本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500万辆黄标车。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强化新生产车辆环保监管。加快柴油车车用尿素供应体系建设。

(八)强化水污染防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编制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较好湖泊,重点治理劣五类等污染严重水体。继续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严格水功能区管理。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大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控制污水灌溉。强化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控制。到2015年,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下降30%以上。

三、狠抓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九)加强工业节能降碳。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推动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开展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21%以上。持续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推动建立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报告制度;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落实奖惩制度。到2015年底,万家企业实现节能量2.5亿吨标准煤以上。 (十)推进建筑节能降碳。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达到20%,新增绿色建筑3亿平方米,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3亿平方米。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十一)强化交通运输节能降碳。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开展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深化“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实施高速公路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全国联网工程。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继续推行甩挂运输,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行动。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公交都市”创建活动。公路、水路运输和港口形成节能能力1400万吨标准煤以上,到2015年,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比2013年降低4%以上。

(十二)抓好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及考核办法。推进公共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将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将40%以上的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办公区建成节约型办公区。2014-2015年,全国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年均降低2.2%,力争超额完成“十二五”时期降低12%的目标。

四、强化技术支撑

(十三)加强技术创新。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和重点行业低碳技术创新示范工程,以电力、钢铁、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为重点,加快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生产。在能耗高、节能减排潜力大的地区,实施一批能源分质梯级利用、污染物防治和安全处置等综合示范科技研发项目。实施水体污染治理与控制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化工、印染、医药等行业源头控制及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瓶颈。鼓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引导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投入。

(十四)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完善节能低碳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以目录、召开推广会等方式向社会推广一批重大节能低碳技术及装备,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能改造,实现新增节能能力1350万吨标准煤。在钢铁烧结机脱硫、水泥脱硝和畜禽规模养殖等领域,加快推广应用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实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

五、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

(十五)完善价格政策。严格清理地方违规出台的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政策。落实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滞后地区要进一步加大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执行力度。对电解铝企业实行阶梯电价政策,并逐步扩大到其他高耗能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落实燃煤机组环保电价政策。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研究将污泥处理费用纳入污水处理成本。完善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提高收缴率。

(十六)强化财税支持。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节能减排的资金支持力度,整合各领域节能减排资金,加强统筹安排,提高使用效率,努力促进资金投入与节能减排工作成效相匹配。严格落实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所得税减免政策。实施煤炭等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清理取消有关收费基金。开展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加快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

(十七)推进绿色融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快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加大对节能减排降碳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券等,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节能减排与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信息共享联动机制,促进节能减排信息在金融机构中实现共享,作为综合授信和融资支持的重要依据。积极引导多元投资主体和各类社会资金进入节能减排降碳领域。

六、积极推行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

(十八)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定期公布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空调、冰箱等量大面广终端用能产品目录,单位产品能耗最低的乙烯、粗钢、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高耗能产品生产企业名单,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名单,对能效领跑者给予政策扶持,引导生产、购买、使用高效节能产品。适时将能效领跑者指标纳入强制性国家标准。

(十九)建立碳排放权、节能量和排污权交易制度。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研究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制定节能量交易工作实施方案,依托现有交易平台启动项目节能量交易。继续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二十)推行能效标识和节能低碳产品认证。修订能效标识管理办法,将实施能效标识的产品由28类扩大到35类。整合节能和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制定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将实施节能认证的产品由117类扩大到139类,强化对认证结果的采信。将产品能效作为质量监管的重点,严厉打击能效虚标行为。

(二十一)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完善配套政策,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建设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推广电能服务,继续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电网企业要确保完成年度电力电量节约指标,并对平台建设及试点工作给予支持和配合。电力用户要积极采用节电技术产品,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电能利用效率。通过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机制,2014-2015年节约电量400亿千瓦时,节约电力900万千瓦。

七、加强监测预警和监督检查

(二十二)强化统计预警。加强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物排放计量与统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降碳的计量、统计、监测、核查体系,确保相关指标数据准确一致。加强分析预警,定期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公告。各地区要研究制定确保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目标的预警调控方案,根据形势适时启动。

(二十三)加强运行监测。加快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2014年完成试点,2015年基本建成。进一步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确保监测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到2015年底,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有效传输率达到75%,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达到80%,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达到95%。

(二十四)完善法规标准。推进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推动开展节能评估审查、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等工作,加快制定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研究制定节能监察办法。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制(修)订一批重要节能标准、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落实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值要求。

(二十五)强化执法监察。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发挥能源监管派出机构的作用,加强能源消费监管。2014年下半年,各地区节能主管部门要针对万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专项监察。环保部门要持续开展专项执法,公布违法排污企业名单,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公开通报或挂牌督办。依法查处违法用能排污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实行节能减排执法责任制,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严等行为,严肃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

八、落实目标责任

(二十六)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各省(区、市)要严格控制本地区能源消费增长。严格实施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责任考核,减排重点考核污染物控制目标、责任书项目落实、监测监控体系建设运行等情况。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节能减排降碳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地区,必要时请国务院领导同志约谈省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有关部门按规定进行问责,相关负责人在考核结果公布后的一年内不得评选优秀和提拔重用,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对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地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贡献大小给予适当奖励。 (二十七)落实重点地区责任。海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节能降碳目标完成进度滞后的地区,要抓紧制定具体方案,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完成节能降碳目标任务。云南、贵州、广西、新疆等减排工作进展缓慢地区,要进一步挖掘潜力,确保完成减排目标。强化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污染减排,尽可能多削减氮氧化物,力争2014-2015年实现氮氧化物减排1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年能源消费量2亿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地区和东中部排放量较大地区,在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前提下要多作贡献。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对年能源消费量30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市县实行重点管理,出台措施推动多完成节能任务。18个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要争取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或到2015年超额完成目标的20%以上。低碳试点省(区)和城市要提前完成“十二五”降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