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报告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分析报告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分析报告的作用

统计分析报告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统计工作;统计制度;单轨制;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C8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40-01

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是发展统计生产力、改进统计生产方式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不断迈出大的新的步伐。如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新的统计报表制度,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工业统计中应用抽样调查方法……等等。但是,制度方法改革滞后、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呼声也始终不绝于耳,且日渐强烈。究其原因,除客观因素外,主观方面很大程度在于统计部门及广大统计工作者没有就改革的目标模式形成共识,以致不改不是,改也不是,怎么改都难合适;不同领导有不同思路,改过来又改回去。

一、关于“单轨制”

即建立在街乡基础上的政府统计部门终极在地统计。当今发达国家的统计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政府统计部门负责如人口、资源等一些基本国情的统计,而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一些行业经营状况的统计往往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如美国、日本等;二是主要国情国力、经济及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均由政府统计部门负责,其机构健全人员充足,其他部门基本不搞统计,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我国目前的状况是介于二者之间,但有些政府统计部门在做的事情,业务主管部门也在做。数据既不完整又交叉重复,基层负担沉重。

实行终极在地统计,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明确极少数业务上垂直领导、财务上统一核算且经营范围相对单一独立、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可实行部门统计,全国及地区性数字以部门统计为准;其次,对绝大多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满足领导和各界需要的统计工作,要逐步从双轨制向单轨制过渡,主要依靠政府统计部门采集、加工、整理、提供统计资料,部门统计以满足自身管理需要为目的,且范围仅限于本系统内;第三,在政府统计系统,将统计对象按基本单位概念分解到街乡,由基层统计部门按地域进行统计,逐级上报,既避免重和漏,又能完整反映地域经济总况。那么,街乡统计机构能否承受最基础的工作任务呢?我以为有两个前提:一是坚持一套表的唯一性;二是按企业规模区别对待。

二、关于“一套表”

即反映各行业特点和宏观微观两个层次管理需要的基本单位一套表制度。目前的基层单位一套表仅限于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执行,且还有部分对企业的调查如工业品出厂价格、施工价格、景气调查等没有纳入。因此,完善健全规范一套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完善政府统计部门的一套表。首先,要对现行的行业报表制度再进行细分,将服务业统计制度适当分解,并反映新兴行业、文化产业、知识经济的特点;其次,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按规模区别对待,将一定规模以下企业的表式适当简化形成简表,有些行业甚至可设计一张表;第三,减少过时指标,不断增加反映企业发展变化如重组转制、多种经营、高新技术程度的指标;第四,将政府统计部门对基本单位进行的其他调查统统纳入一套表制度,必要时可增设新的指标群,限定部分企业填报。

三、关于“计算机网络化”

通过系统建设,使各级统计站点不仅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统计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还能使信息沿现代化网络系统快速传递,既可以及时满足上一级统计部门的工作需要,也可以向下一级统计部门反馈综合信息,并可以进行横向资料交换,还可以在网上公众需要的统计信息。要借助网络系统强化基本单位名录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统计工作在服务科学决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计算机网络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整个国经济健康运行的主要监测手段,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主要信息渠道,统计数据反映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准确、全面、及时、系统的统计数据,是各级政府在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做出科学、合理、正确决策的必要依据。

四、加强基层统计分析工作

1.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反映了统计工作的水平

统计分析报告也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提高统计地位的重要手段。统计分析报告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比一般统计数据更集中、更系统、更鲜明地反映客观实际,又便于阅读、理解和利用,因而是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统计工作的社会地位。

2.统计分析是衡量统计工作水平的综合标准

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与统计分析写作全部工作水平的综合。前面几个环节是统计的基础工作,统计分析才是出成果的阶段。一般来说,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来自高质量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分析写作。但是,如果仅有较好的写作水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都是低质量的,也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因此,统计分析报告写不好,当然是统计工作水平不高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应该看到,还要具备方方面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统计专业知识。需要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需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等。所以,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如何,反映了统计工作水平如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标准。另外,统计分析的结果虽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如表格式、图形式、文章式等),但只有文章式--统计分析报告为最好,也最为常用。因此,统计分析报告也是表现统计成果的好形式。

3.统计分析报告是传播统计信息的有效工具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资源。统计信息又是社会信息的主体,而且是最全面、最稳定、较准确的信息。统计信息要通过载体传播,而统计分析报告是主要载体之一,适合于报刊杂志上发表,传播条件比较简便,具有较大的信息覆盖面,是传播统计信息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王艳明,杨海山.企业统计理论研究[Z].中国统计,2002,3.

统计分析报告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统计分析方法;基层统计工作;应用

一、统计分析方法的含义

统计学作为一种方法论科W,是实施实证研究的重要方式,以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为研究对象,有效收集、分析、归纳、整理、研究数据,然后研究与分析研究对象的各种数量关系,如范围、规模、程度、速度、数量等,进而正确揭示事物之间的规律、相互关系、发展趋势,准确预测和解释事物。统计分析方法具有监督、辅助决策、咨询、信息等功能,通过整理分析和统计调查所获的资料、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得出定量结论,能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因此该方法越来越成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常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时,必须要确保历史统计数据和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慎重选择统计分析方法,否则会导致制定的标准失去作用,影响标准的科学性。值得注意的是,统计资料只能对历史情况进行反映,既不能反映出自身对标准产生的影响,也无法反映现实情况的变化,这就需要发挥出人的作用,由人进行分析。

二、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于基层统计工作的意义

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统计人员和统计部门需要完成的首要工作,其应用于基层统计工作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统计人员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且不断学习,继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当前许多人都不能全面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片面地认为其主要就是填写报表或计算数据,这些认知上的错误会降低统计工作的重视度与社会关注度。只有提高统计工作的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监督、信息、统计咨询的功能,促进统计工作社会地位的提高。完整的统计调查活动涵盖了诸多内容,如资料开发、利用、整理、设计、分析、调查等,而统计分析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体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因此在完成调查工作需要做好统计分析工作,保证统计分析工作的正常实施。统计报告的精确性对领导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以信息数据为基础编写统计分析报告,可以更加清晰客观地反映出情况及问题,便于利用、阅读、理解。

三、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

(一)选题

基层统计中的首要环节就是选题,统计人员在选题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通过了解时事、看新闻等方式进行选题,结合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对相关政策方针加以认真研究,然后科学选题,从而将后续统计分析工作的作用加以充分发挥。主动了解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了解领导层的相关决策等,准确把握工作情况,从工作实际出发进行选题,以便及时有效完成分析报告,满足工作与生产的需要。对统计数据进行积累,然后对比分析这些数据的不同之处,从中发现问题,更好地确定选题方向。

(二)收集资料

统计分析中的关键性依据就是统计资料,与选题相关的统计资料是保证统计分析准确性的基础,这就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确保收集的资料相对可靠与真实。一般若收集的数据资料不够准确和完整,则会影响统计分析工作的顺利实施,要想编写出观点明确且内容详实的统计分析报告,必须要以大量、详实的统计资料为支撑。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已有资料进行高效利用,还应该积极调查与分析相关的新资料,具体收集方法如下:统计人员可以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亲自访问与选题相关的人员,继而收集出没有反映在报表中的典型材料,提高资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收集和分析与选题相关的业务部分资料,这是因为业务部门的资料更为详细和全面,如财务部门的资料基本属于初始资料,可以为统计分析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利条件。由于统计报价具有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的特征,在统计分析工作中以此为依据,科学利用统计报表资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全球同行业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或参考,与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以先进水平为目标实施统计分析工作。制作完的专题资料相对详实,并且附带一定的文字说明,因此在收集资料时可以充分利用该类资料。

(三)整理资料

对于原始数据资料而言,其需要加工整理后方可使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手工整理方式逐渐被计算机软件所取代,有利于保证资料整理工作的快捷,进一步推动现代化统计工作的发展。以Excel为例,在数据录入时利用广电输入法、语言识别、键盘录入法等方式,在计算机中输入收集的信息数据;然后估计推算调查统计中欠缺的数据,采用均值插补、平衡推算、推理插补等方法提高数据的精确度,并结合实际需要分类排序录入完的数据,筛选、汇总、计算数据,构建统计图表。总之,利用分析表和图表可以将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清晰反映,有效避免因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失误,节省人力和时间,缩减程序,促进资料整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四)统计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统计数据资料,可以达到理想的统计分析效果。企业生产运营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存在一定关联,如成本与材耗、产量与质量、财耗与质量、成本与质量等,因此在统计分析编写时需要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统计分析可以监督与校检数据重量,对数据中出现的差错加以及时发现,例如在分析中利用材料成本对材料单耗进行检测,继而发现材料单耗增加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此降低材料消耗。同时当地政府可以通过统计分析的撰写,从宏观层面掌握本地的经济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统计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平均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等,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平均分析法:借助平均指标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动态,分析现象的依存关系及构造特点;对比分析法:对比具有一定关系的经济量,说明其数量联系和变动情况;动态分析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及规律,以此为依据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五)编写报告

统计人员通过统计分析报告可以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但是这只是个人的观点,需要他人对自身观点的准确性、可行性进行判断,并通过统计分析报告的形式加以呈现。编写统计分析报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以大量统计信息数据和材料为依据,科学概括与综合报告,保证报告的全面性和具体性,使报告中的观点经得住论证与推敲;采用说明文的方式编写报告,尽可能规范用语和措辞,同时以数据为主,辅之以统计图和统计表,准确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明确说明原因和情况,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统计方法对基层统计的实际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基层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统计人员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注重数据资料的积累与收集,及时关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扎实推进。科学的统计方法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基层统计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帮助政府部门和企业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与科学准确的决定,进一步推动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虹.如何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做好基层统计工作[J].中国证券期货,2012(04).

[2]刘亚玲.浅谈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12(17).

[3]郭倩.浅析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6).

[4]吕慧明.浅谈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3(09).

[5]贾秀萍.试论统计分析方法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5(18).

统计分析报告的作用范文3

1 劳动统计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劳动统计就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和一定条件下,及时收集企业内部劳动力资源配置、劳动力使用、劳动力再生产以及人工成本等方面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的规模、水平、速度、结构以及比列关系,特别是分析其内在发展变化规律,以供企业进行决策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过程,通过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使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职业生涯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等系统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人力资本的最大增值,最终实现企业目标。

从劳动统计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可以看出,劳动统计所研究的对象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劳动统计信息及统计分析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不断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也可为劳动统计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数据基础。

2 劳动统计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2.1 劳动统计可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劳动统计可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人力资源数量、素质及结构的现实情况信息,结合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进行人员的补充、调整、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满足企业目前及可持续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劳动统计人员根据人员数量、人员构成、岗位分组以及人员变化等统计信息,对现有人员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岗位分布以及人和岗位匹配情况进行分析,形成统计分析报告,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2.2 劳动统计可为薪酬分配提供依据

劳动统计可为薪酬分配提供依据,以利于企业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薪酬分配体系,有效地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其一,提供薪酬构成及比重依据,发挥各薪酬模块的不同激励作用;其二,提供各岗位薪酬分配依据,实现各岗位分配公平。

2.3 劳动统计可为提高企业效益提供依据

劳动统计提供单位及各岗位人员数量、人工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等统计信息,为企业计算人员数量和人工成本投入以及企业效益产出提供依据,有利于控制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高企业效益。

2.4 劳动统计可为职工职业发展提供依据

劳动统计可为职工个人职业发展提供依据,以利于职工职业生涯发展,实现职工职业发展目标,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其一,为职工提供不同岗位、不同素质、不同劳动、不同绩效的薪酬信息,有利于职工提高素质,实现到价值取向高的岗位目标;第二,提供企业各岗位人员数量、素质及结构信息,职工可以知道什么岗位需要人、需要什么素质的人,自己与岗位要求和其他职工存在什么差距,有利于职工选择合适的岗位,实现职业发展。

2.5 劳动统计可为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劳动统计可为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实现人与人、人与岗位、人与企业的最佳匹配,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能力。第一,提供各岗位人员数量、素质和结构信息,有利于企业分析各岗位人员数量是否合理、人和人之间是否匹配、人员素质是否适应岗位需要,从而合理调整和科学培训,达到数量、素质和结构的最佳匹配;第二,提供各岗位人员数量、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等信息,企业可以分析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调整岗位的人员及成本,达到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

3目前劳动统计不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3.1 统计指标和统计报表的设计不全面

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管理者越来越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迫切需要全面的、可靠的、科学的、及时地反映人力资源信息的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报告。目前劳动统计只对人员数量、人员构成、岗位分组、增减变化和劳动报酬进行核算、统计和分析,而最为主要的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的使用等没有设计指标进行核算、统计和分析,不能给管理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不利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控制。

3.2 统计调研和统计分析的开展不深入

劳动统计最终产出的成果是统计分析,而正真能提供科学依据的也是统计分析,但目前一些单位只对统计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汇总和分析,只提供表象的数据信息,有些信息不仅不能提供科学依据,相反可能提供错误的信息。没有去分析统计数据所反映的真正信息和信息背后的规律,更没有对关键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进行深入的分析,寻找原因、找出办法、提出建议。

3.3 统计人员数量和统计工作数量矛盾异常突出

劳动统计工作就是收集、整理、汇总、分析企业内部有关人员、工资的全部数据资料,形成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报告,更为重要的是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统计调研和统计分析,找出数据背后的信息及规律,为企业提供科学真实的信息,所有这些必然需要大量的时间及工作才能完成;另一方面要完成以上工作,统计人员必须具备法律法规、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知识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生产组织等知识,要掌握和提高这些知识也必须要有大量的时间。

但是目前大多数单位没有专职劳动统计人员,劳动统计人员同时兼职其他工作,统计人员精力不够,没有时间进行统计调查,更没有精力进行统计分析和知识的学习提高,只能疲于应付,不能保证报表的及时性,更不能保证统计数据、统计信息及规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4 统计人员素质与统计工作质量矛盾更加明显

目前劳动统计工作所处的地位和要求的质量都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对劳动统计工作提供的信息要求更多、质量要求更高,然而一些统计人员素质不高,知识不全面,对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不理解,人员素质和统计质量矛盾明显。有的统计人员根本没有能力去进行统计调研和统计分析,从而找出数据背后的信息和规律及保证其真实性。

3.5 统计信息化与统计持续发展矛盾日渐突出

劳动统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实现劳动统计信息化。而目前铁路劳动统计信息化程度不高,全路没有统一的劳动统计信息系统,各局各自为政;劳动统计系统也没有与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核算接轨、没有从数据的源头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更没有专门的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从而得到一些数据反映的信息和信息背后的规律。

4 适应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劳动统计应采取的措施

4.1 以统计目标和统计任务为先导,科学设计统计指标

劳动统计的目标和任务是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提供科学真实的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为企业各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其他部门和公众提供合理信息,同时实施有效的统计监督。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公共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对各类信息的要求更全、更细、更准、更快,为满足需要,实现劳动统计的持续发展,应更科学地设计劳动统计指标及形成合理的劳动统计指标体系,同时科学设计指标名称、指标内容、统计口径、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对企业劳动经济现象和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科学的分析,提供全面的、可靠的、科学的、及时的反映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信息的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报告。

4.2 以统计数据和统计信息为依据,确保统计真实有效

劳动统计工作所提供的产品是统计数据和统计信息,其产品与其他市场产品一样,也有其质量的要求,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统计数据、统计信息的真实有效;只有统计数据、统计信息是真实有效的,统计工作才是有效的,保证统计真实有效也就成了劳动统计工作的灵魂和主题。

第一,劳动统计数据必须真实有效,才能保证统计数据背后的各类信息和统计数据反映的内在规律的真实有效。劳动统计数据如果不真实,不但无用,反而会给领导提供错误信息,导致错误的决策,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第二,统计数据所反映的统计信息才是统计产品的核心部分,才是企业各层面真正需要的内容,必须真实有效。铁路企业劳动统计数据种类繁多,所反映的信息也多种多样,有时统计数据并不能反映真实的信息,同一个数据,既可反映一种情况,也可反映与之相反的情况,臆测出荒谬的结论,做出错误的决策。劳动统计工作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分析,从数据中找出真实有效的信息。

第三,求得统计数据背后的规律的真实有效是劳动统计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劳动统计工作的最高要求。劳动统计数据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很多信息的发展变化又受到一定的规律支配,统计信息发展变化中的规律是企业领导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领导决策的根本依据。如机车乘务员一次性作业中有5%以上的工时可以通过规范乘务员作业标准、规范作业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作业环节、分流一些作业环节、提高调度的科学性等措施得到减少,从而提高机车运用能力、减少成本支出、提高劳动生产率等。

4.3 以统计数据和统计调研为基础,深入开展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对劳动统计工作中各种统计数据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是劳动统计最终产出的成果。

第一,劳动统计数据复杂繁多、本身不会说话、价值不是很大,也有可能提供错误信息,只有以统计数据资料为依据,运用科学方法,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对人员、劳动工资等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客观事物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分析统计数据所反映的统计信息和统计信息发展变化中的规律,全面反映人力资源管理情况、企业劳动经济发展情况,为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发展提供依据,为领导决策、职工参考提供依据。

第二,只对劳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进行专题调研分析。根据单位各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关键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探索问题发展变化的动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出较高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满足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深化劳动经济改革发展等方面科学决策的需求。

4.4 以人员建设为基石,提供统计工作持续发展动力

一方面劳动统计工作要全面完成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科学真实的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实施有效的统计监督;另一方面劳动统计工作必须根据经济发展、技术革新、社会需要不断创新发展,这就必须要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劳动统计人员队伍才能完成。

第一,在平常的劳动统计工作中,所有的数据本身是枯燥的,是不会说话的,数据的异常变化,稍不注意就一晃而过,这就需要劳动统计人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分析能力。

第二,劳动统计是对单位劳动经济的数据信息进行甄别梳理、分类整理、汇总分析,劳动统计人员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作为依托,对单位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分析报告。

第三,统计数据本身是不会说话的,是没有价值的,所反映的信息也不一定是真实的,更加不可能反映数据内在的规律,劳动统计人员必须提高统计、数学、财务、计算机等相关理论知识,才能对数据进行甄别梳理、分类整理、汇总分析,形成有用的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报告。

第四,劳动统计必须立足于本单位及服务于本单位,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劳动统计人员必须提高经营管理、生产组织、工艺流程等知识,才能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数据收集、整理汇总,进行统计调研和统计分析,形成有用的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报告。

4.5 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实现统计工作现代化

建立高效、完善、实用、易用的劳动统计信息系统是实现统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可确保统计信息真实有效、降低各类系统成本、实施有效统计监督、减少统计工作量、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以及提供更全面、更准确、更及时的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报告。

第一,建立科学的劳动统计信息化管理体制,对劳动统计信息系统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业务操作流程及安全管理做出明确规定。

统计分析报告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统计分析 企业 发展

一、统计分析的概述及其特点

1.统计分析的概述

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它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在前几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它又是在一定的选题下,集分析方案的设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而展开的研究活动。系统、完善的资料是统计分析的必要条件。

2.统计分析的特点

运用统计方法、定量与定性的结合是统计分析的重要特点。随着统计方法的普及,不仅统计工作者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可以运用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只将统计工作者参与的分析活动称为统计分析的说法严格说来是不正确的。提供高质量、准确而又及时的统计数据和高层次、有一定深度、广度的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分析的产品。从一定意义上讲,提供高水平的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数据经过深加工的最终产品。

(1)运用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以总体现象的数量关系为对象的一类特殊科学研究方法的总称,从运用的角度可分为经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经验方法是指人们长期的统计实践经验相关的方法。在统计分析中常用的数量比较法、分组分析法、指数及因素分析法等就属于这一类。对于这一类方法如能正确运用,可以提高统计分析的科学性。

(2) 定量与定性的结合:统计分析面对的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通过其数量表现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因此,熟悉和掌握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二、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

统计分析在一个企业的运转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统计认识的全过程来看,通过统计设计、调查和初步整理所取得的统计资料,可以对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点取得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却只是初步的、表面的,只有对这些资料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使统计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由于统计分析具有深化认识的作用,使得统计分析在企业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统计具有数量性的特点,统计分析所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定量的分析来实现的。统计分析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对客观事物量化,包括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数量表现;二是根据量变程度确认事物的质,即确定区别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三是揭示新的规律,即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发现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的规律。统计分析工作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在企业正确处理好统计分析工作,可以从整体上更为全面地看清现状,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发挥统计分析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就社会经济领域而言,统计分析还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提高统计工作地位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级领导部门和决策者仅凭个人能力和经验已经很难把握瞬息万变的局面,更难以正确做出科学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统计分析的优势随之显现。它可以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比一般统计数据更集中、更系统、更清楚地反映客观实际,又便于阅读、理解和利用。因而是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也提高了统计工作的社会地位。

统计分析在企业发展中应用广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统计分析在企业预测中的应用。在统计预测中,一般强调静态分析预测和动态分析预测相结合,以静态分析预测为主。首先,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重点进行年度、季度统计预测分析,确保企业目标管理和考核的有效性。其次,要根据企业的计划目标和历史销售数据确定各项数据指标,找出经济运行波动的共性和差异性。再次,要根据企业的总体规划和行业的特殊性,综合运用一定的预测模型来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公司的市场份额取决于该公司的产品、服务、价格、沟通等与竞争者的关系。如其他因素相同,则公司的市场份额取决于它的市场费用在规模和效益上与竞争者的关系。 转贴于

第二,统计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企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加深,这就要求企业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一是对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的分析。主要包括居民的购买力、商品的潜在和实际市场需求量、品牌成熟度、订单满足率、消费偏好等。通过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赢利空间、供需缺口等,为领导层确定商品销售规模、制定阶段性营销策略等提供依据。二是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分析和影响。主要包括国内、国际的宏观环境对我国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对地方法规、民风民俗对企业的发展的影响。三是对企业竞争力的分析。通过分析本行业其他企业的经营情况,在对比中认识自身发展的差距和潜力,从而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第三,统计分析在企业过程分析和阶段分析控制中的应用。在计划方案的落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状况。需要及时的进行过程分析和阶段分析。企业利用统计数据定期分析计划完成情况、进度情况等,可以及时的发现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完成阶段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确定指标完成率。便于衡量市场潜力相同的不同市场之间的业绩。也作为销售目标制定的依据。

在企业当中,统计分析工作是了解现状、预测未来,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方法。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我们要提高对统计分析的研究,使统计分析工作更好地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统计分析[EB/OL]. baike.baidu.com/view/680978.html?wtp=tt.

统计分析报告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企业;运用;作用

第一章 统计分析概述及特点

1.1 概述

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和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活动。它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项更为重要的统计工作。它是前几个阶段工作的升华,统计分析能对普通的数据产生深刻而鲜明的认识。它又是在相关的题目下,进行方案的拟定,资料的收集,最终展开的研究活动。统计分析需要系统而完善的资料。高质量的统计分析会对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1.2 特点

1.2.1 运用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是以总体现象的数量关系为对象的一类特殊科学研究方法的总称,从运用的角度可分为经验方法和数学方法,随着统计方法的普及,不仅统计工作者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可以运用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企业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投入产出法、时间数列法、因素分析法、柯步-道格拉斯函数。

在偶然中寻求必然是应用统计方法的核心,通过有效收集、整理分析对象的相关数据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推断的原理,对大量数据进行规律性挖掘,并以部分(样本)推测全体(总体)的特性。原始数据不经过整理和分析,只是一堆没有用的数据,而有用的信息则会包含在大量的数据之中,统计方法是用来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可以用在设计阶段的市场预测、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初试样试制、小批量生产等;应用在生产阶段的工艺设计、过程控制、能力研究和质量改进;应用在销售阶段的营销策略研究、预期销售额的测算、顾客回报率的评价、安全性评价和风险分析等。统计方法是一种能使企业管理体系增值的资源,是一种投资少、简单、便于提高企业潜力、企业效益的高效技术。统计方法可应用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应用的越早越有效。如果企业能认真地实施统计技术,就一定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

1.2.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

定量分析是对分析对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主要依据统计数据,建立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模型来对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进行计算分析的方法。

定性分析则是一种凭着分析者参考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其最新的信息资料,以此来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做出判断的方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对象内在规律。主要包含分析综合、比较 、抽象和概括三个方面。

要想合理地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就要准确全面地认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整体统一性。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基础,定量分析主要是由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务决定的,定性分析作为分析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只有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之后,才能找出适当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使事物的定性更加科学、更加准确,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统计分析面对的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通过其数量表现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因此,熟悉和掌握研究对象有关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对对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从众多的现象中揭示出其内在的本质,只有进行了这样全面科学的分析之后,才能正确地揭示出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这种分析方法对于人们准确的认识和判别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第二章 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

2.1 统计分析在企业预测中的运用

在统计分析预测中,静态分析预测和动态分析预测相辅相成,这其中以静态分析预测为主。首先,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除日常统计和月度统计外,应该重点进行季度、年度统计预测分析,确保企业目标管理和考核的有效性。其次,要根据企业制定的计划目标和历史销售数据确定各项数据指标,找出企业经济运行波动的共性和差异性。便于及时制定企业的下一步运营战略,提高企业效益。

2.2 统计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运用

2.2.1 对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的分析

随着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企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加深,这就要求企业及时对与自身相关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包括群众的购买力、商品的潜在和实际市场需求量、品牌成熟度、订单满足率、消费偏好等。通过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赢利空间、供需缺口等,为领导层确定商品销售规模、制定阶段性营销策略等提供依据。

2.2.2 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分析和影响

主要包括国内和国际的宏观环境对我国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地方法规、民风民俗等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

2.2.3 对企业竞争力的分析

通过分析相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经营情况,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从而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2.3 统计分析在企业过程分析和阶段分析控制中的运用

在企业计划方案的落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状况。需要及时的进行过程分析和阶段分析。企业利用统计数据定期分析计划完成情况、进度情况等,可以及时的发现企业计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对完成阶段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确定指标完成率。 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企业一直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行。

第三章 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

3.1 企业统计人员应注意统计分析的选题

选好统计分析的题目是做好统计分析的关键,企业统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对企业进行管理,统计分析应当以企业经营的各项准确的经济指标为基础,并提出科学的统计预测,并且统计分析的选题应当是领导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论据要充分,要能够准确、及时的反应企业急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我们的分析结果要以企业的经济基础为依托,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宗旨。

3.2 企业统计人员应注意收集各种数据和资料

就生产方面,应当收集如企业的生产计划、任务以及产品的质量有利于发现并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收集企业生产数据对企业的统计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就销售方面,应当着重收集客户的详细资料、售后产品客户评价这些信息可以从用户的角度反应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督促企业进行质量改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经营方面,应当收集企业近期的发展策略和经营目标、企业重大的技术改造项目可以发现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针对企业领导最为关心的经营问题我们可以进行重点的分析,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3.3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企业统计制度

企业应当实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统计管理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统计工作实行统计监督,以保证企业统计工作的质量,另外企业应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的稳定,如果统计人员有调动时,应当提前征求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并安排合适的人员接替其工作。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高效的企业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把握全局,权衡利弊,抓住每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使企业的发展始终处于一个正确的轨道上,在提倡科学化管理的今天,无论是管理决策还是质量监督,统计学方法以及统计分析在其中的作用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统计制度,企业的统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统计工作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4.2 建议

4.2.1 注重统计方法的改进

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统计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传统的统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改进统计方法,运用信息时代带来的先进的统计方法非常重要,相比传统的统计方法简单的对数据进行处理,单纯对照,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具有准确性、及时性等特点。这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4.2.2 注重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统计分析研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知识面要求宽的综合性工作,要写出高水平的企业统计分析报告,对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企业应当组织相关的员工定期参加统计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以保证统计工作能够准确、及时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赵井霞. 试谈如何进行统计分析.商业经济. 2008,2(4): 16-18

[2] 梁玉金. 改革企业统计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3(8): 26-29

[3] 王小静. 浅谈企业统计由生产型统计向管理型统计转变的必要性. 甘肃科技纵横. 2006,4(5):38-42

[4] 苏永明. 中国企业统计管理体制创新中的几个问题.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5,2(2): 49-53

[5] 宋安. 统计分析在企业管理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经济师. 2001,21(4): 371-365

统计分析报告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统计工作 统计人 统计资料 统计分析

统计是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认识社会、认识自然都要借助于统计。人们常说的“统计”有三种含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科学。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是统计的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统计的实践活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因此统计一词在不同场合下具有不同的含义。统计活动及所形成的统计数据都具有客观性、数量性、总体性特征。

统计的基本作用是认识作用。为了改造世界,必须首先认识世界。所以统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统计的这种作用,具体体现为统计同时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种功能。

是不是能够做好统计工作,将会对各级领导的决策产生直接的影响;统计数据对于统计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想保证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就要做到以下几点:完善的统计机构、优秀的统计专业人才,认真做好原始记录、统计台帐,还要制定和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总之,是不是能够做好统计基础工作,对于统计数据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实施这一具体工作是就是统计人员,如何做好统计工作,将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将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为此我们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统计人应实行依法统计

依法统计具体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统计活动开展应以《统计法》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即一切统计管理活动及统计业务活动,都在统计法的规范下进行。第二,在统计管理活动及统计业务活动中依照法定的权限办事,不,不超越权限。第三,统计机构及统计人员的活动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2 统计人应具备敬业精神

关于统计工作,可能会有一部分人对此有一种误解,将统计工作仅仅看做是写写算算的一份工作,实际上,它是市场经济运行发展的晴雨表,党政领导决策管理的参谋部,社会各界咨询服务的信息窗,统计产品质量保证的守护神。每一个数字都需要认真推敲,每一张报表都需要细心核对,“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的重要意义在统计工作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尽管只是在小数点的错位,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能会给国家及地方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我们要求统计工作人员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3 统计人应具备创新精神

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获得发展,对于统计工作亦然。细节上的一点变化,更能体现观念上的更新和进步。要想更充分的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作用,就要从细节做起,慢慢拓展到大的方面,尽心尽力的做好统计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进一步展开深层次的研究,寻找市场经济运行发展的新思路。

4 统计人应善于学习和思考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了能够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就一定要不断的学习,努力充实自己。统计工作者,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要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学习过程中要制定好详细具体的计划,而不能无目的地泛泛而读。要针对工作实际,缺什么,补什么。要克服浮躁心理,要有毅力,能够耐得住寂寞。要把学习和实际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并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这非常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作为一名统计工作者,必须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对于某个专业统计调查的范围,报表涉及的对象和计算方法必须弄清楚,然后按照报表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布置、收集、审核,录入汇总。经领导审查无误后,方可上报。一名合格的统计工作者,必须是一个勤于动脑,勇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的高手。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在工作上就很难有创新和发展。

5 统计人要善于分析

报表交上去之后,要做好相关的数据分析。统计分析需要将文字和数字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是用具体的数字来“说话”。关于统计分析的编写,可以遵循以下技巧:一是数字和观点要一致。统计分析报告的观点就是论点,数字是依据;二是完整的表述概念。具体要做到:简洁、明快、精练;三是既要全面,又要有典型,同时要将二者进行合理的分配,有效的结合;四是合理运用修辞判断。具体来讲就是形容词和判断词要准确、简明;五是计量标准要规范。计量单位要容易让读者理解,要做到易看、易读、易写、易记和通用;六是使用确切的统计术语。在统计分析报告中会用到很多的统计术语,所以我们要注意使用严密的统计术语,尽管是一个字不一样就可能会影响整个统计分析报告的准确性,因此一定要严格掌握;七是正确提炼观点。保证观点的全面综合、客观、周密。

6 小结

准确及时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实事求是是统计工作的核心。为适应统计管理规范化、方法科学化、反映灵敏化、手段现代化、服务优质化的要求,统计人在工作中要不断磨炼自己,充实提高,把“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作为统计人终生不悔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应用统计通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