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统计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统计分析报告范文1
为了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行为,促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快速、健康、有序的运作,现就建立试点工作制度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联席会议制度
省厅联席会议由厅分管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的领导主持,厅机关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经厅领导同意,会议涉及的有关试点单位可以列席会议。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也可根据试点实际情况,适时召开。
联席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部有关重要指示精神;通报全省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讨论和研究试点工作重大事项,解决试点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分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形势;协调内部工作关系;审议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单位资格,向厅长办公会提出批准或取消试点资格的建议;安排、部署试点工作计划和任务,检查执行和落实情况。
联席会议议题收集、决定事项的落实和督查,由省厅政策法规处负责。会议组织及会务等由厅办公室负责。
二、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定期统计分析报告制度
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情况的统计工作。市辖区内只有一个县进行试点的,经市国土资源局审查后,可以将县国土资源局的上报统计分析资料直接上报省厅;市辖区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县进行试点的,由市国土资源局汇总后上报。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流转工作部署、流转的宗数、流转面积、流转形式、土地收益、招商引资数额与经济效益、流转中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统计分析报告分为季报和年报。各市国土资源局应当在下一个季度第一个月20日之前和次年元月30日前,分别将本单位流转试点的基本情况、本季度流转试点情况统计表和本年度流转试点情况统计表、本年度流转试点工作总结,报送省国土资源厅政策法规处。
各地要切实加强对统计资料的监督检查,上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应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试点情况统计资料进行检查或抽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和评优的重要内容。
三、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情况定期通报制度
各试点单位要主动报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进展情况,重大事项应及时上报。省厅政策法规处应及时收集、整理、汇总全省试点工作信息,按季度通报各地的试点进展情况,对试点中出现的重大事项应及时通报。
四、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动态管理制度
省国土资源厅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省试点的领导工作,试点日常管理由省厅政策法规处具体负责。试点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要加强对辖区内试点工作的领导,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具体承担试点工作的机构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申请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资格的乡(镇)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按照规定程序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申请,经市、县(市)国土资源局逐级推荐,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准,方可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资格。
(一)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土地市场发育程度较高;
(二)县(市、区)、乡镇土地管理基础工作扎实,基层土地管理机构健全、体制顺畅,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均依法批准实施,土地产权明晰;
(三)党委、政府依法行政意识强,对土地管理工作重视、支持,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无违法管地、违法批地、违法用地现象;
(四)基本上与省确定的中心镇相一致。
试点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厅将取消其试点资格。
(一)违反法律、法规及省政府60号文件规定,经查实有两起以上不规范行为的;
(二)试点工作一年以上无进展的;
(三)试点工作有严重失误,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
(四)强行进行转让,引起群众集体上访的;
行政统计分析报告范文2
随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文化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文化统计数据越发成为我们认识文化现状、研究文化问题、制定文化政策的重要依据。近些年来,全国各级文化统计工作者按照部党组的要求,紧紧围绕文化发展这个主题,依托“文化系统统计能力建设工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数据支撑。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统计基础非常薄弱、统计力量明显不足、统计管理比较滞后等因素制约,文化统计工作从数据质量到文化产品,从统计基础到统计制度都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需要重点加以改进和解决。
一、近年来文化统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文化统计通过完善统计制度、优化统计软件、规范统计流程等工作,在统计制度改革、统计信息服务、统计基础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发挥了文化统计工作反映文化发展、服务文化决策、引导文化实践的作用。
(一)指标体系更加完整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飞速发展,以及网络化、信息化等新兴技术在文化建设中的普遍应用,对现行的文化统计制度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们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在20__年、20__年和今年分别开展了三次文化统计制度的修订工作,在统计制度中增添了美术馆、动漫企业、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和产业示范基地等统计报表以及电子图书、实际拥有产权面积等统计指标,使统计制度基本涵盖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指标体系更趋于科学化、系统化,能够更加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当前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全貌。
(二)调查模式更加多样
为进一步增强统计数据时效性,有效提升统计数据服务文化管理决策水平,20__年在现行文化文物统计制度中,增加了7张文化文物主要统计数据快速调查表,数据实行半年度报送,包括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动漫企业以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内容。同时,结合业务工作需要,相继组织开展了全国美术馆、剧场等专项调查,形成了以年度调查为基础、快速调查和专项调查为补充的文化统计调查模式。
(三)技术手段更加先进
统计信息化是实现统计工作规范化、便捷化的根本,也是提高统计数据时效性的保障。为进一步加强文化统计工作,完善文化统计软件功能,20__年,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研制开发了“全国文化文物统计系统软件”。该软件操作界面简洁,极大减轻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和工作管理水平。今年,我们还将在单机版的基础上研发网络版,将会实现数据的在线传输与储存,有效提升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四)制度建设更加完善
为进一步规范文化统计工作,加强文化统计管理,保障文化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20__年我们以部长令的形式正式颁布《文化统计管理办法》。该《办法》对管理体制、统计机构、数据质量等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重点对统计项目的制定和审批、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统计人员的设置与培训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文化统计工作,为我国文化统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五)数据质量更加准确
数据质量是文化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是衡量文化统计工作水平的根本标准。为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我们在工作中采取设置审核公式、加强审核力度等措施,将数据控制重点前移到基层填报单位,并在年报数据会审过程中,采取按文化发展情况分组交叉审核的方式,将一些经济情况类似、发展水平相当的地区分为一组,相互交叉比对审查,有效地确保了各省数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文化统计数据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统计服务更加优质
通过创新性地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和统计产品改版,形成了以《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文化统计提要》、《中国文化统计手册》、《中国文化发展统计分析报告》为主打的系列产品。这一系列统计产品内容翔实,观点明确,形式美观,可读性强,在各部门统计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对文化决策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特别是《文化发展统计分析报告》,是文化系统第一本正式公开发行的统计分析报告,引起了业内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相关宏观管理部门的高度肯定,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今年,我们又在年报数据中选取部分核心指标,试编了《文化发展统计公报》,用数据向全社会直观解读文化改革发展成就,进一步提升了文化统计数据权威性和影响力。
(七)统计影响更加深远
近些年来,文化统计数据在体制改革、规划编制、经费测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文化统计工作也受到了部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近期,我们依托历年统计数据,联合国家统计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演艺设备协会等科研机构共同开展了“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我国新建剧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等课题研究工作,在文化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其中,《我国新建剧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还得到了刘延东同志的重要批示,极大拓展了文化统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二、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文化统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体制机制、历史沿革、思想认识等多方面原因影响,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障碍。突出表现为三个不适应:一是统计任务与统计力量不适应。随着统计工作任务的不断加大,各级文化统计部门人员不足、素质不高、统计经费欠缺的问题越发突出;二是统计需求和统计水平不适应。随着文化内涵不断扩展,文化统计调查范围不断扩大,当前部分领域的文化统计数据还存在着范围不全、口径不一、质量不高的问题,难以适应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三是统计责任和统计服务不适应。当前统计服务还仅仅停留在数据年度比对分析的层面,没有对数据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难以充分实现统计数据研判发展阶段、预测发展趋势的作用。
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程度不够
文化统计工作是各级政府部门进行科学决策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指导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 由于统计观念和统计意识淡薄,一些单位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认 为统计工作只是简单的数字加加减减,实质意义不大,甚至把统计工作定位为“闲职”,可有可无。
(二)队伍建设薄弱
据了解,在全国文化统计人员中,基本上均是兼职从事统计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下,兼顾统计工作,且不少文化统计人员工作变动频繁,专业素质欠缺,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专业性很难保证,统计报表存在迟报、缺报、误报等现象,严重影响统计数据质量。
(三)业务经费欠缺
近年来,随着文化统计工作量不断增多,文化统计工作任务逐渐加大,文化统计工作专项经费不足的问题越发突出。据了解,目前统计培训、统计调研、统计监察等统计业务活动基本上均无专项预算,相应统计经费的落实也极其困难,严重制约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数据分析不足
由于各级文化统计人员大多为非专业人员,在统计分析能力方面较为欠缺,目前的统计分析多停留在统计数据的文字描述层面,深度分析、能够提出观点和建议的分析较少。而且,受编制少、软件对比分析功能欠缺等因素的限制,统计人员往往耗费大量时间在数据审核汇总上,难以抽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对数据进行挖掘,致使大量的数据失去了生命力。
(五)考核机制缺失
目前,文化统计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地方各级统计人员报送数据、撰写分析仅仅凭借自身的工作责任心,容易形成“报不报送一个样,早报迟报一个样,数据好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想法。加之目前各基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等行政主管部门基本上均已合并,文化统计人员还要负责广电、出版和体育统计工作,据了解其他部门均已对数据报送情况、数据质量和统计分析撰写等内容开展考核评比工作,致使统计人员工作重心很难放在文化统计工作上,严重影响文化统计工作水平。
三、下阶段的工作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文化统计工作的主要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文化统计管理办法》,继续努力实施“文化系统统计能力建设工程”,通过建设文化单位名录库系统、文化统计信息化系统、文化统计分析监测系统和文化统计人才保障系统等四大文化统计系统建设,高质量完成各项统计工作任务,为新时期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保障。计划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文化统计工作力量
按照《文化统计管理办法》有关要求,一是督促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加强对文化统计工作的领导,健全统计机构,并把统计数据作为规划编制、资金下拨的依据,提高统计数据的权威性;二是进一步充实统计工作人员。要求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必须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各级地方文化行政部门承担统计职能的有关业务机构应当配备相应的统计人员;三是加大统计工作经费投入。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保障统计工作所需经费,将统计培训、统计调研、统计监察等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部门预算;四是加强对文化统计人员培训工作。着重提高统计人员的数据加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报告撰写能力,全面提升各级文化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五是建立文化统计工作考核机制。制定具体考核标准和量化指标,定期开展检查督导工作,提升文化统计整体工作水平。
(二)进一步改进文化统计工作手段和方法
一是加强调研,对文化统计的功能、组织方式、指标体系、调查方法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形成一套既满足国家和地方管理需要,又符合文化发展实际的统计调查制度和方法;二是针对文化领域不同门类的特点,探索运用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科学测算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三是拓展文化统计数据来源,加强与国家统计局、工商、税务、民政、商务等其他政府部门以及各文化行业协会、文化咨询机构的沟通、协调和合作,实现统计数据的共用共享。
(三)进一步加快文化统计信息化建设
一是根据文化统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目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尽快建设文化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系统,缩短文化统计数据的采集、审核、汇总、查询、管理和的时间,有效提高统计数据采集效率,确保数据的时效性;二是利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积极推进文化单位名录库系统建设,全面准确掌握文化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有效避免调查对象的遗漏和重复,确保填报单位的真实性;三是加大对基层的扶持力度,适当配备信息化设备以改善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环境。
行政统计分析报告范文3
【关键词】高校;高等教育;统计
高校教育统计作为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重要工具和高校发展的参考依据,它的准确、及时、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管理部门、学校本身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管理的效果。高等教育统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已初步形成完整、全面、科学的体系,按照国家《统计法》的要求建立健全了高等教育统计方面的有关法规和政策,为规范统计行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大幅度增长,办学规模的扩大,在高等教育统计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仍有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和探讨。
一、高校教育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许多高校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高校统计工作仍然属于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多数统计工作只是简单的满足于完成上级下达的报表任务,使得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从而制约了高校统计工作的正常发展。
1、高校统计工作中,由于统计人员大多是兼职,缺少必要的协调和统一。上级部门各自向下部署报表,要求不同,角度不一,出现了数出多头,数据“打架”的现象,影响学校政策的制定和领导的决策。
2、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当面对一些反映学校现状和今后发展的重要数据,如师生比,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图书等教学评估指标时,不能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和处理,不能提供正确的信息,给学校的长远和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3、统计制度不够完善,基础统计工作相对薄弱,各个部门没有原始记录和台帐制度,有时为了完成填报,便临时凑数,甚至采用“三分统计、七分估计”的态度应付,使统计数据的严肃性、真实性、可比性大打折扣。
二、为了更好的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提高教育统计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领导重视。高校统计工作的任务不仅是完成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例行报表,更重要的是为学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学校领导应不断完善统计制度,加强统计管理,全面评价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创新知识等方面的差距,进行差异分析, 找出薄弱环节和有利因素, 预测学校的办学前景及学科设置方向等。并由此确定最佳的办学方案, 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化铺平道路。
2、提高素质。高校可在现有条件下,配备一支业务精干、阵容完整的专(兼)职统计人员队伍。形成一个以学校为核心,学校各单位为连接点的统计网络。这就要求统计工作人员不仅要精通自身业务,而且要了解宏观教育形式;不仅要了解统计,而且要学习教育管理、经济理论、计算机开发运用及外语等方面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理解数字所提供的信息,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把握统计工作的内涵。为此,要加强对统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
3、强化管理。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要高要求、高标准地做好统计工作,切实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信。凡是向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的各类报表,都应通过一个口子,搞准源头数据,严格规范统计流程,坚决抵制弄虚作假行为,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统计失误。报表涉及到全校的基础数据,填报前应与领导和学校综合统计员联系,以做到学校数据的统一性和口径的一致性。同时定期汇总统计数据,建立统计资料月报或季报制度。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应对统计资料,层层把关,严格审查,对统计工作进行业绩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措施挂钩。
4、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充分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不能只满足于提供统计数据,应该加强分析研究,形成统计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统计分析是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是发挥统计的信息、管理、监督和决策咨询功能的重要环节,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个工作阶段。对已搜集和整理的信息资料, 采用多种统计方法, 如分组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指数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 来揭示隐藏在资料内部的客观规律, 挖掘出学校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提升统计信息的价值量。紧密跟踪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校办产业创新能力等相关工作的进展,捕捉信息及时归纳总结,形成分析报告, 提高决策的科学化程度。
高校统计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如何处理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三者关系的量化依据。牢固地树立整体意识、依法统计意识、数据质量第一地意识,使高等教育统计工作能够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及时、准确地报告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为高等教育工作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服务,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贤郁,王吉利.《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中国统计出版社
[2]朱飞.高校统计工作的现状及改革探讨 《中国统计》,2000.9
[3]曾梅凤.高校统计与高校管理.《经济师》, 2006.7
行政统计分析报告范文4
关键词:统计分析;企业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C8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作用
统计分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指以统计的分析资料为根本依据,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并联系分析对象的主要特征,从全方位的角度结合对分析目标进行的研究活动,统计分析是统计设计、调查及整理后的一项重要步骤,是利用把统计数据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的验证,得出企业发展的规律,为企业高层的决策部署提供可信的信息来源。企业的运行模式都是以统计分析报告为根本的。统计分析是企业控制生产规律的重要凭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将各个生产阶段的生产统计表统计出的生产内容结合在一起,联系企业的实际生产进行合理的科学分析,再结合过去的经验教训,指导当前的阶段工作,并对将来企业发展方向做出规划;统计分析运行的过程同时也是统计监管过程,应正确并及时做出统计分析,找出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予以校正。
统计分析其本身与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以及统计整理一样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但它还具有自身的独特特点。第一点,创造性,统计分析是一项较为复杂的逻辑思维活动,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对同一问题在不同时间所作的分析理解,也都会在方法、思路、结论上有明显的不同。第二点,灵活性,统计分析无论是在选择的范畴、所依据的材料、还是时间上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第三点,相对应的独立性,统计分析活动是在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的基础上完成的,它与前几个阶段的工作密不可分,但却可以相对独立于以上几个阶段。第四点,统计分析具有时效性。统计分析要随时能够抓住当前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尽可能快速地提出分析成果,马后炮的统计分析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二、加强企业统计分析的对策
因为统计分析工作涉及人力、财力、物力、生产、供销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操作过程。所以,当前我们应进一步加快改变工作方法,完善统计法制,产生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形式,真正展现统计分析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
1.创建全企业统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
一直以来,在不同类别的企业中,各种统计分析工作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分别向各自主管部门领导报送并对外报出。这种原先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模式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如果没有一个独立专业的部门从市场竞争的全方位、从营业管理的多角度来综合考虑企业必要的各种统计信息,那就更加谈不上企业当前搜集总结的各种统计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分析理解,企业各部门之间也难以出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的现象。对于近几年来新成立的企业公司,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建立统计制度,仅仅只是由财务会计代报统计报表,毫无疑问这更难以在企业管理经营决策中发挥统计分析工作的作用。对于这些问题,加强企业统计分析工作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当成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责任。不管何种行业,各种规模大小的企业,都应成立综合统计机构。如果一些企业从减少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的话,没有设单独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工作机构中单独设立综合统计岗位,确定其职能,并应当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其工作要求主要是筹划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确保各部门的统计责任,收集、审核、总结、提供各种统计信息。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责任。在现代企业中,对企业扩大规模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决不仅限于统计机构内部。如基础建设部门掌握投资信息,技术部门掌握的技改信息,营销部门掌握销售信息等等。所以,为保证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能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规定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关的统计信息。
2.推进统计信息网络发展,为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网络信息中包含着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巨大推进能量。企业应充分意识到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创建一个健全统计信息网络,落实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提速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衔接,完成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及时供应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求,又可立足自身企业,创建适合本企业特征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迅速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状况。这样,就要求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应该做到标准、统一。总而言之,企业应充足利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大量收集信息,提高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3.应用统计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与观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科学的根据
企业统计人员应能依据管理与决策的需求,对集中起来的详细数据进行排列组合研究,应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应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状况;二是利用多方面多层次信息进行综合详细分析,例如利用生产、盈利亏损、质量检验、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解析产销增减因素;三是应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方向前景进行推断。分析研究的办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方向不同而有所不同,其结果可以按照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全面、精准的参考依据,发挥其他任何工作都难以发挥的顾问参谋作用,提高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这就需要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职业技能,不但拥有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而且应熟练掌握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
三、结语
统计分析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自始自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安有.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7).
[2]王金凤.企业领导应更新八种观念[J].当代贵州,2005(06).
行政统计分析报告范文5
一、整合资源,建立动态跟踪监测指标体系
根据提出建立“5432”动态跟踪监测制度的思路,我局从重点行业和产业入手,对全区50家规上工业企业、40家批零住餐和规上服务业企业、30个重大项目、20家房地产企业实施动态跟踪监测,充分利用各方资源,集聚统计力量,搜集、整理、分析资料,形成动态监测体系。
1.整合专业资源,实现专业与企业互动
区局各专业科室牵头,分别下发《关于做好重点工业企业运行情况监测的通知》(扬邗统〔2014〕19号)、《关于开展重点批零住餐、服务业企业统计监测的通知》(扬邗统〔2014〕 22号)、《关于开展重点房地产企业运行情况监测的通知》(扬邗统〔2014〕30号)、《关于开展重大项目投资情况监测的通知》(扬邗统〔2014〕31号)。列出各专业甄选出的110个重点企业和30个重大项目,监测内容为各重点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当前企业运行情况判断及预测等,主要从企业的规模实力、投入产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整体风险指标着手,分别对相关先行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进行调查,提前获取企业的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监测报告,从而达到监测预警目的。
2.整合部门资源,实现数据与信息共享
一是联合部门组织实施监测。为充分利用部门资源,实现统计信息利用价值的最大化,缩减行政成本,减轻基层负担,区统计局与区服务业发展局、区商务局、区发改委、区经信委、区房管局等部门联合制定监测方案,共同组织实施监测工作,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二是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为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区政府发文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搭建部门统计监测工作的业务联系平台。每月召开一次部门统计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
3.整合系统资源,实现区局与镇园联动
为加强统计动态监测工作在全区的整体推进效果,根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按照“逐级审核,逐级上报”的要求,各镇(街道、园区)负责本辖区范围内重点企业报表和文字分析材料的布置、收集和审核整理工作。对涉及的五个统计专业,镇级对口管理部门二产办、三产办和统计办协同配合,跟踪推进,组织完善监测资料的梳理上报工作。
二、监测指导并重,确保信息收集准确可靠
根据“协调促进、形成合力”的原则,坚持动态跟踪监测与统计行政指导相结合,积极促进区、镇、企业三个层面的统计规范化建设,提高企业数据质量,着力提升区、镇两级统计机构服务能力。
1.注重夯实基础,力求规范性
一是进一步加强企业统计基础建设。规范源头数据采集管理,加强原始资料管理,分不同专业建立统一规范的电子统计台账,加强对企业统计法制宣传,提高企业依法统计意识;进一步提高区镇两级统计机构专业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大培训力度,邀请专家讲解统计分析方法、写作技巧等,提高统计人员对经济形势的正确研判能力。二是注重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建立统计动态监测管理考核机制,完善数据质量评估检查制度。源头数据质量方面把关要严,加强数据采集、搜集、审核、汇总、评估、分析等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
2.注重分类指导,力求代表性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不同对象,有的放矢,加强统计行政指导,减少影响样本数据误差的主观因素,增强监测样本的代表性。一是对镇园指导重协调管理。针对镇园统计机构职能偏弱,人员、经费、任务繁重等问题,结合统计规范化建设和监测工作的实际,区局对镇园级统计机构人员配置、经费拨付、硬件设施等问题进行有效督促,并由区政府下发《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关于镇、街道、园区统计机构设置的意见》,明确机构和统计人员的配备,适应统计任务的需要。二是对企业指导重答疑解惑。各专业动态监测调查问卷中既包含定量指标也包含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直接从企业有关财务报表中取数,不容易产生歧义,而定性指标却是模糊、笼统的概念,没有具体的标准和规定。为此,除了开展必要的动态监测问卷业务培训,在监测信息的搜集过程中,区局各专业人员对企业统计员在填报时提出的各类问题作详细解答与释疑,有效避免了因理解不透彻而产生的主观偏误。
3.注重监测实效,力求科学性
一是把握前瞻性,立足“早”字。动态跟踪监测先于一套表数据上报,能够发现重点企业的异常波动,及时了解各重点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对经济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发挥预测预警职能。二是富于针对性,立足“准”字。区局每季度有针对性地对全区经济运行中热点、 难点、焦点等敏锐性问题开展动态跟踪监测,并以此加强对重点指标的分析,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准确预测走势。三是体现时效性,立足“快”字。信息的实效性与可利用价值成正比。动态监测制度要求各重点企业每季上报监测问卷并简要分析,由各镇园负责汇总数据并整理分析资料,区局收到资料后快速形成监测报告。
三、强化预测预警,充分发挥决策参谋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监督职能,我局对数据监测、信息咨询、统计服务产品等方面的服务效能常抓不懈。
1.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提供准确及时信息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愈加严峻,债务危机和楼市萎靡带来的各种因素变数较多,给我们准确判断形势、预测走势增加了难度。因此,我局适时提出开展“5432”动态监测工作,拓展服务内容,为领导提供有充分利用价值的服务。一是统计目的趋于明确化。实施动态跟踪监测后,全系统的重大变化就是由原来工作目标模糊转向清晰思维,分析报告素材少转向内容多,统计职责更加明确,服务理念得到改变,监测预警能力得到提高。二是服务产品趋于多样化。加大信息、分析、监测报告报送频度,提高报送质量,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统计咨询信息;每月编印《经济信息汇编》,包括国家、省、市、区的重要信息;每月7日前汇总各部门、各专业经济指标预计数据,每月15日前提供各镇、街道、园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给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按时收集、整理、编印《邗江统计月报》、《服务业统计季报》各160份。
2.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著名创新专家郎加明在2010年首次提出创新思路的公式:创新的思路=方向*方法。选择在全区建立动态监测制度的方向已定,那么,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创意方法尤为重要。一是创新机制,激发潜能。今年我局着力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全局人员工作热情,挖掘最大潜力,打造一支优秀的统计队伍。二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动态跟踪监测制度的有效实施体现了部门资源和统计系统力量的有机组成,是一支分工明确、高效合作的大团队的形成雏形,有助于达成工作目标。
3.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提供深度分析报告
行政统计分析报告范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统计;统计分析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时代,统计在各行各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在工商管理领域,通过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的统计分析,企业决策层可以直接了解到企业员工和顾客的需求,从而更多的挖掘员工的潜力并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在重大的投资项目,统计可以用于投资风险分析;在财务的管理方面,统计可以用于企业的财务分析,使企业决策层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据此建立起企业的财务预警监测系统。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采访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馆藏质量和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质量。采访统计是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采访统计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提高采访工作质量,更是高校图书馆决策层进行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在高校图书馆,决策层对统计在现代化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统计数据与统计分析未真正运用到科学管理决策中。
1 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的内涵
统计工作是指搜集、整理、研究和提供统计数据的活动。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就是在采访工作中对各种数据进行搜集、整理,揭示采访工作的现状及任务完成情况,并通过对各种数据研究分析,找出规律,发现问题,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过程。
2 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重要意义
2.1 采访统计信息是高校图书馆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
著名经济学家曾说:“学者不能离开统计而究学,政治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施政,事业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执业。”统计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采访统计信息,能为领导者提供各种经费的流动现状,能提供各种文献的购置进度、各学科文献建设状况,不同载体文献占用资金的比例,能反映各供应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等等。通过对采访统计数据地静态与动态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决策层可以掌握采访部的工作情况以及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评价文献采访计划以及经费预算合理性,预测文献建设及经费支出发展趋势,是决策层制订工作计划,文献建设发展方向,经费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
2.2 采访统计信息是采访部门制定检查计划以及调整采访策略的重要依据
采访统计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应采访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是部门领导掌握工作进度、检查计划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通过采访统计信息的分析,采访人员还可以对采访策略进行调整。有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作为基础,采访部门制订工作计划将会更加实际、合理。
采访统计信息,是采访部门调整采访策略的重要依据。如订单的到书率统计,能让采访人员及时了解预订图书的到书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如果不是按计划进行,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如有些订单发出已有一定的时间,但到书率一直为零,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应引起采访人员注意,及时查找原因。原因一般为以下两种:一种是订单已发给书商,但由于业务员工作的疏忽未录入订购系统;另一种情况就是图书馆采访人员的疏忽,订单未发给书商就直接在采访管理系统里报送,造成已下订单的假象。通过到书率的统计,可以发现订单处理上出现的问题,重新发送订单,让书商及时订购,或通过现采,购进已出版发行的图书,否则,错过订购时机,很多书是无法订购到的,必将会影响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系统性,连续性,影响藏书的质量。
2.3 采访统计信息是评价供书商信誉与服务能力的重要依据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已实行了政府采购招标,通过采购招标,规范了图书馆的采购工作,使图书馆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实行政府采购招标,图书馆在标书中提出的相关服务要求,供应商往往都能承诺履行,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中标供应商是否能真正履行承诺,或者提供的服务能否达到图书馆的要求,这就需要图书馆方进行严格的监控,监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有关数据的统计,让数据来做客观评判。客观的统计数据,是评价、对比各供应商信誉与服务能力的依据,也为新的一轮政府招标提供证明供应商信誉与服务能力的事实依据。
3 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领导对采访统计工作的重视不够,采访统计制度未建立建全
对于采访统计工作,图书馆决策层也会有一些数据的统计要求,如经费的流动状况及文献购置总量的统计,但往往是重“数字”不重分析,统计数据对图书馆的管理决策并未起到实际的参考意义。领导对采访统计工作的重视不够,因此未建立建全采访统计制度,未能对采访工作的各项统计进行指导与监督,致使采访工作人员也不重视日常统计工作,主动统计的意识不强,没有参与统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2 无专职统计人员,统计的连续性无法进行
高校图书馆一般无专职统计人员,各部门甚至未指定专门的兼职统计人员。一直以来,采访部工作人员只顾忙于完成自己的采访、验收工作量,而无暇顾及日常的统计工作,只有在年终总结或临时需上报数据时才匆匆进行统计。但是,往往由于平时不注意原始数据的登记或原始凭证的搜集整理,因此统计无法在准确的基础资料下进行,以至于有些统计数据出现前后矛盾,有些数据的来源不明确,甚至出现拼数字的现象,这样统计报表的质量,准确性,科学性无法得到保证。
3.3 统计手段简单,未注重统计分析
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系统设置有统计功能,但设置的项目不齐全,需辅助一些手工数据统计。有些统计人员也不主动熟练掌握统计功能的运用,往往只能手工做一些数据的累积、汇总。简单的统计手段,统计项目设置不合理,使统计工作只能处于统计的初级阶段。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分析研究一直是统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对统计数据未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使采访统计工作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4 完善高校图书馆采访统计工作的建议
4.1 增强统计意识,建立健全采访统计制度
决策离不开数据,数据来源于统计。高校图书馆的决策层要充分意识到采访统计对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重要性,建立建全采访统计制度,明确采访统计职责,制定并严格执行统计报表的上报制度。采访统计工作要按一定的程序、规范正常进行,统计原始数据,统计台账要认真保管,统计报表要真实、准确,报表分析要客观、科学。馆领导要对采访统计工作经常督促检查,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无误;重视和支持采访统计人员做好统计工作,具体指导采访统计人员做好统计报表信息分析工作。
4.2 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确保采访统计工作正常进行
统计工作是一项连续性、理论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统计知识和相对稳定的人员来完成,因此馆领导应该指定专门的人员进行采访统计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般对图书馆业务精通,但具有统计知识的很少,因此馆领导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统计业务培训,让统计人员掌握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原理,确保统计人员在科学的统计理论指导下进行统计工作。统计人员要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提高统计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4.3 加强统计分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采访统计的作用
统计分析是整个统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个过程。在准确的统计数据基础上,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揭示发展规律,预测发展趋势,这是统计工作的最终目标。统计数据如果不经过“人脑”的分析,就只是“死数字”而已,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统计分析。采访统计分析不应单纯停留在采访进度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而应该根据掌握的统计数据,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分析各种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找出原因,提出建议,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将分析结果写成分析报告提供给领导者。统计分析报告能将数据、图表、情况、问题、建议、未来预测等融为一体,比一般统计数据更集中、更系统地反映客观实际,又便于决策者阅读、理解和利用,是领导者做科学决策、制订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