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冷链物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产品冷链物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产品冷链物流

农产品冷链物流范文1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德州市软科学“德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德州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日

冷链物流是农产品从产地收购之后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转入消费者手中,将其始终保持在规定的温度下,以保证品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供应链系统。德州市农产品经济比较发达,为克服运输过程中的严重腐损、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等制约因素,全面分析德州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议,对德州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目前,德州冷链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随着农产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冷链农产品的消费逐年递增,前景光明。总体上看,德州市冷链物流的发展呈以下特点: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德州是传统农业大市,全国重要的粮棉果菜畜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蔬菜常年播种面积210万亩以上,总产量650多万吨以上;果品面积80万亩以上,常年产量62万吨,其中乐陵金丝小枣枣粮间作面积百万亩以上,年产小枣15万吨;畜牧业快速发展,全市发展各种畜禽规模养殖厂和小区3,700个。2012年,全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1,200家,实现销售收入947亿元。其中,速冻食品、蔬菜、水果、肉禽、乳制品都需先入冷库预冷或冷藏冷冻,再通过冷链物流配送至各农贸批发市场、超市及其他地区。因此,德州市食品冷链物流的市场需求比较大,而且随着德州市经济的增长,人口规模的扩大,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龙头企业作用渐显。201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200家,农民合作社7,000多家,物流企业达到1,100多家,其中有能力提供冷链物流配送企业有90多家。尽管具备冷链物流服务企业不多,但一些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如齐河美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椒英潮辣业有限公司、德州华商冷藏物流等的示范带头作用逐渐显现出来。以齐河美东农业科技公司为例。齐河美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资金投入5,000多万元,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冷链物流,实现了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温度控制。为了保证蔬菜的品质,该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建设了“蔬菜生产及采后冷链物流保鲜项目”,建起了3,5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蔬菜加工车间及2,000吨的预冷、储藏库,购置了5辆冷藏车,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实现了对蔬菜的全程低温控制。2013年,该园区投入使用了10,000m2的冷链物流区,冷藏保鲜蔬菜达2,000吨。该公司还引进蔬菜智能分拣设备,可根据蔬菜颜色、质量进行自动分级、分拣。目前,该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同比实现翻番。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得到初步发展。20世纪,德州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既缺乏高效、实用、节能、安全的果蔬保鲜技术和装置,更缺乏产地预冷装置和冷藏运输设备,大大限制了农产品的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采后损失达农产品生产总量的20%~30%,直接影响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的经济效益。而现如今,德州农产品采后预冷已初步建立,传统的储藏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产生出经济实惠又操作简单的预冷方法。农产品采摘后的流通冷链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德州市已在着力引进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减压保鲜、高温处理保鲜、涂膜保鲜等保鲜技术和湿冷预冷技术、真空预冷技术等先进的现代贮藏保鲜技术。

二、德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配套设施不足,信息化水平低。现阶段德州农产品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完整的冷链体系包括冷链产品从冷链产品的养殖、收获、加工、储存、运输,最终到消费者手中。如果冷链中任何环节欠缺,就将破坏整个冷链保藏系统的完整性。目前,德州市只有齐河美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起了较为完整的冷链物流,其他农产品冷链大多被分成了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各个节点衔接不畅,“断链”现象严重,难以发挥整体效益,大大影响了整个冷链系统的运作效率。

良好的冷链物流配套设施是发展冷链物流良好的保证。目前德州农产品冷链行业的制冷技术只相当于国外八十年代的水平。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损耗极高,物流费占到冷藏食品成本的70%,远远高于国际通用标准的50%。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技术保证。但是德州的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十分有限,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缺少统一规范的设备。从对83家物流企业抽样调查来看,使用GPS与GIS的34家,占了41%,使用EOS和EDI的分别为42家与16家,占了51%与19%,而对于先进的RFID、ASS都仅8家,比例仅为10%。

(二)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短缺。德州农产品销售部分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自营物流或经销商完成,第三方物流发展严重滞后。德州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含自营)有几十家,但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拥有一定功能规模且布局合理的自有冷库、有较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很少。几乎没有物流供应商能够保证对整个冷链进行温度控制,而绝大多数从传统的冷藏运输商演变而来的冷链物流供应商一般只能提供冷冻储存和冷藏运输服务,而不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市场程度低进而竞争缺乏,还会导致冷链物流服务不完善以及较高的服务费用。

(三)冷链物流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制约德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的瓶颈是人才。冷链物流的运作管理涉及多门类学科知识,包括食品学、物流供应链、冷冻工艺学、物流运输与配送等,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这些专业知识的人才。德州物流人才总量偏少,素质偏低。目前,德州市物流从业人员约有10万人,仅占德州市总人口的1.7%,与物流产业需求不对等,并且物流从业人员中,大部分从事的是运输、保管等初级业务操作,冷链技术人才更少。物流人才培养、培训及引进工作滞后于物流业发展的需求,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加剧了物流人才的需求。

三、德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一)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鼓励采用先进管理信息技术。完善配送仓储基础设施,以保证在配送、仓储环节能保障生鲜活农产品的品质,减少产品的损耗。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推进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建设。对田间的农产品进行产地加工、包装时,要实行预冷技术,这样能快速地消除田间热,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要加快低温自动化冷库的建设,实现低温加工。在运输大量大批的生鲜活农产品时要采用冷藏集装箱的多式联运,这样不仅能减少损耗、实现门对门服务,还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让物流企业使用条码技术来获取农产品的具体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递,从而使货物的信息能顺利地流到下一环节,以便能更准确地掌握产品状况。物流企业的运输车辆要配备GPS系统,通过GPS的车辆分布、当前位置、连续监控等功能,能实现对农产品的在途情况及时掌控,能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防止造成更大地损失,从而降低货损成本。条码技术、EDI、GPS的应用将是物流管理实现现代化、标准化的技术手段。

(二)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推动农产品物流外包。冷藏物流过程是一个需要完整设备和技术的系统工程,德州传统的配送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物流形式的要求。从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根据德州实际情况,可以采取横向整合冷链资源的方式,以形成规模效应。实施虚拟化经营战略联盟,通过集中大型农业和商贸企业的自营物流优势资源,与第三方物流核心企业进行整合,突破单个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资源先天不足的障碍和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行政壁垒,形成独立完整的现代冷链物流链,实现第三方物流的规模化和网络化。

(三)建全冷链物流人才引进机制,提高在职人员素质。根据德州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相关鼓励政策,建立有效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机制,在安家落户、医疗保障等方面为冷链物流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以提高物流人员整体技能水平为目标,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与考核方案。一要鼓励员工学习先进的科学理论和作业技能,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举办研讨活动来增强作业人员现代化物流意识,切实提高各学员工作能力;二要进一步加强职称资格认证,利用考试鼓励员工努力学习现代物流理论,以便提高整体专业技能。

德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诸多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应摒弃自身发展的不足、吸收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并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德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红菊.农产品冷链物流浅析[J].物流技术,2009.28.

农产品冷链物流范文2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从田间到餐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这也正体现了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农产品独有的鲜活性、易腐性等特性确定了农产品对物流过程的时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严格标准。但由于冷链的问题,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已经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1,000亿元以上,因此加快建设冷链物流体系迫在眉睫。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体系。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相比,具有高投入、高要求的特点。第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管理与运作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设施,建设投资较大、回报期较长;第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生产和消费较分散,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较大,天气、交通等各种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较多,其运作和能耗成本较高、较不稳定;第三,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冷链的各环节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性,保障物流环节和物流交易次数较少,保证易变质农产品的时效性强;第四,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较高的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或实时跟踪。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

1、冷链物流市场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年产禽蛋近2,000万吨,水果6,100万吨,蔬菜近3.5万吨;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194家;年产量15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800万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这就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产生了较大的需求,尤其是以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农产品对冷链物流的要求更高。广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形成,加之我国人民生活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

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有所改善。随着农产品物流需求的提升,政府和农产品流通主体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为实现农产品物流专业化运作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目前,我国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机械冷藏列车1,910辆,机械冷藏汽车2万辆,冷藏船吨位10万吨,年集装箱生产能力100万标准箱。

3、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兴起。在业务外包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各农产品经营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冷链物流业务。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冷链物流市场有待细分。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对物流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的要求存在差异,而我国冷库库温一般为0℃~4℃和-18℃~-22℃两种,少数冷库库温为-28℃以下。这种库温适合大多数农产品的储存温度要求,但是对有些农产品来说并不是最佳温度。因此,从提高农产品储存质量、延长保质期的角度出发,应对冷链物流市场进行细分,对不同的农产品设定其最佳储存温度。

2、我国农产品冷藏配套设施建设不足。我国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发展和分布不均衡,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导致我国冷链物流落后。目前,我国农产品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方式。在公路运输中约有80%的生鲜农产品采用开蓬设计的普通卡车运输;铁路运输中有6,970辆冷藏车,但60%以上为加冰冷藏车。在储存环节,我国冷库储存量只占其库容总量的20%~30%,有的甚至不到20%,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在销售环节,大部分企业没有专业的冷藏冷冻设备,使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效果大大降低。

3、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我国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供应商或自身完成,较多的分散了企业的精力,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现有的冷链物流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实力弱,辐射范围小,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仅有极少数物流供应商技术和设备能达到国际冷链标准要求,一般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冷藏运输,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物流服务。

4、缺乏冷链物流专业人才。要维持农产品冷链的正常运营和顺利发展,需要有对物流发展有全局认识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物流体系,也缺乏对我国本土物流理论与实际的研究。在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缺乏理论的引导和实践的教学。因而,大多数物流人员不能达到冷链物流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5、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不健全。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使得政府在对农产品物流的疏导监控环节缺乏理论与制度依据,许多不良商家因此有机可乘。加上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同时,我国冷链物流技术指标也不完善,导致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而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四、改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议

1、加快冷链物流设施的改进。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投资领域中包括冷库建设工程、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工程。借助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应尽快淘汰陈旧的冷库车与保温车型,研制出能全程控制温度、降低农产品物流损耗、保证其品质及安全性的速冻机及冷库;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遇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改进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低温物流中心。

2、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冷链物流供应链中,它应该同上下游企业拥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如果供应链上的成员经常变动,会降低此供应链的竞争力,所以合作各方应以多边共赢为原则,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此外,着力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并推动其向以综合物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转变。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开展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

3、鼓励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开展岗位培训、抓好物流人才的基础教育等措施来培养市场急需的物流应用人才,尤其是要引导和推动高等学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发展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鼓励相关单位开展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激励和柔性机制,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4、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博科资讯武兴兵在进行了大量有关冷链物流信息化市场调查后指出,目前冷链物流信息化缺乏统一的平台,90%的冷链物流信息化仅承担企业自身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保鲜控制等职责,一旦产品交付给下家,就不会再进行跟踪。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优化配置冷链物流资源。鼓励3s、自动识别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系统平台。促进冷链运输管理的透明化、科技化、一体化,从而真正有效提高冷链运输的效率,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物流网产业发展建设。

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加拿大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得益于其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健全的检查与监督机构,同时其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相互合作”的管理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应尽快完善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力度,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及全程质量检查与监督机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冷链物流指导准则和相关标准,包括整个冷链物流节点良好的操作规范,如原料基地生产标准与规范、预冷与贮藏标准、加工标准、运输标准(特别是农产品运输温度标准)、销售标准、标签标准以及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服务标准等。

五、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意义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意义重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既保护了农产品的品质,减少营养流失,保证食品安全,又可以减少农产品的产后损失,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还有助于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

整理

主要参考文献:

[1]董红兵.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产业观察,2008.12.

农产品冷链物流范文3

>>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浅析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探究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 低碳时代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障碍与思考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对策探讨 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问题及对策 我国新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创新模式探究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优化改进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模式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研究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邵瑞银. 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问题与对策[J]. 企业经济,2013(6):127-130.

[3] 杨君. 深圳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 孙春华.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395-399.

农产品冷链物流范文4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0-0144-01

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模式,根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冷链物流是指根据物品特性,为保持其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蔬菜、水果、鱼、肉、禽、蛋等农产品在采购、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配送、消费等物流环境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最大地保护农产品质量,减少农产品消耗的一种物流模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呈现长距离、大规模等特点。然而,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及运用水平仍比较落后,冷链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冷链物流水平不重损坏了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因此,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不仅有利于维护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提高我国食品行业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丰富物流发展理论,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一、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化程度较低,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较少。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加上冷链物流前期投资大,回收慢等特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缓慢,市场化程度较低,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冷链物流的需求。此外,目前虽然我国物流公司较多,但提供综合性全程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则较少,而专门针对冷链产品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则微乎其微。目前,中国仍没有一家冷链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能覆盖全国,加上冷链物流企业对设备以及技术的要求均较高,一般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后盾,很难开展冷链物流。(二)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目前硬件建设仍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冷链物流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冷藏车、冷库、物流设备、加工设备、码头设备与存储设备等。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从利用上来看,我国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大多集中在生产型企业手中,冷库与车辆只为企业自身服务,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较为严重。(三)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中国的农产品冷链大部分只是某一环节的冷链,针对全程的冷链体系尚未形成。目前80%的蔬菜水果、水产品,90%的肉类在运输销售途中基本上没有冷链保证。首先,由于信息不畅造成农产品在运输途中耽搁的现象时常发生;其次,易腐生鲜农产品装车、装船工作往往不是在国际标准要求的保温场所或冷库进行,而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露天进行;最后,现代化的冷藏卡车大部分都较为肮脏、陈旧,功能不全,无法满足冷链的要求。(四)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从国际经验来看,严格的行业标准与监管是推动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编辑并发行了很多物流国家标准,这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我国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仍不完善,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业没有全面的规范,如冷冻冷藏洁净度控制等。(五)冷链物流人才匮乏。目前我国高素质、高技术的物流专业人才不多,训练有素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更为稀少,严重阻碍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二、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对策与建议

(一)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我国现有的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储运部门转型而来的,其经营管理方式仍然比较落后。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应从全局把握,合理利用与配置资源,健全经营网络,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细分市场,发展增值服务,提高国际竞争力。此外,应基于整个链条建设的考虑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并促使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改进原有的冷藏运输设备,通过电子交换系统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冷库与冷藏车的全面动态监控。其次,根据冷藏食品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建设低温仓库。低温仓储主要有特殊冷藏库、冷冻库与冷藏库等。如新鲜蔬果的冷藏需要建立特殊冷藏库,熏制品、火腿、冷冻食品的存储则需要冷冻库,鲜奶、鲜鱼肉、鲜鱼子等则需要冷藏库来保存。(三)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冷链物流各结点的有效连衔接。即冷链物流的下游结点如超市、农贸市场、酒店、餐馆、家庭等,中间结点如配送中心、冷藏库、中间商等与上游结点如生产加工基地等是否能有效衔接。各结点的有效衔接一方面与有赖于完善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则要求联合各方力量,成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四)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首先,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与推广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如冷运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等,以确保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规范经营。其次,建立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有效的检查与监督机制。再次,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形成信息化标准,促使各结点的有效衔接。(五)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人力资源建设。目前大部分冷链物流企业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而忽视了人才的培养,从而影响了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因此,加强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与高校合作,引导高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专业,由学校负责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部分则由冷链物流企业来承担,培养冷链物流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二是通过培训需求调查,分析现有员工的不足,并积极举办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高级培训班,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多加相比,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农产品冷链物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良培,李淑华,陶建平.基于时间竞争的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运营模式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9:2320-2324.

[2]杨维霞.农产品供应链物流金融模式初探[J].商业时代,2010,15:64-65.

[3]张学志,陈功玉.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模式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09,10:57-60.

农产品冷链物流范文5

江门冷冻厂有限公司是江门市冷链物流龙头企业,也是广东省第一家实行“冷藏+市场”经营模式的冷链物流企业和广东省大型冷藏仓储企业之一,还是经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指定的、江门市唯一一家进口冷冻食品定点冷藏仓库。该公司拥有1个全五邑地区仅有的1.4万t大型冷库和1个大型冻品批发市场,主营水果和水产、肉类、冷冻食品的冷藏和批发业务,平均每天都有上万人次客商、800多车次货车进入该厂交易。江门远洋冷冻厂有限公司是江门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占地面积12万m2,于2005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并建成。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350万元扩建江门市远洋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包括冷库、仓储物流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达3.58万m2,包括6大功能区:冷库物流仓储区,冻品交易区,鲜猪肉交易区,水产交易区,禽畜交易区,腊味、海产、干货交易区。江门振业水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江门市最大的罗非鱼冷冻加工“出口型”企业,总投资2.65亿元、占地面积6.7hm2、加工罗非鱼日产能力550t,也是江门地区创建全省海洋综合开发示范的重点项目。2012年5月,该公司顺利取得检验检疫注册备案资格,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企业以最快的速度对美国注册;5月30日,江门振业水产有限公司出口首批25t冷冻罗非鱼片发往纳米比亚,正式开启江门罗非鱼“游”向世界的征程[5]。1.5行业协会发展2009年11月,江门市冷冻食品行业协会成立。其宗旨是加强沟通、做好协调、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促进发展,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为会员服务的新路子。

2江门市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1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规模小、不稳定

江门市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而分散、产量低且不稳定、质量及上市时间不统一等问题,导致农产品冷链在运输和终端销售保存环节出现“断链”,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难以保证,严重影响农产品加工、贮藏和运输。

2.2初级农产品市场混乱

经营环境脏乱差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一个不争的事实,江门市区27家农贸市场中,超过70%的市场环境较差,一般为铁皮棚,卫生差,市场秩序较为混乱。超市农产品大部分是初级加工产品,有商标出售的很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6],不能保证冷冻企业设施设备的有效利用,以至于普通百姓食用的大部分果蔬禽肉,都是由环境较差的批发市场流向超市、果蔬店,端上百姓的餐桌。

2.3农产品物流电子信息平台利用率低

电子商务在产品销售过程的广泛应用已被世人所认知,而江门市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很少,以至于影响了农产品供需信息的有效传递、区域内供需双方的网上交易、农产品价格的传送及多渠道农产品交易信息和行情等[7],造成冷链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2.4冷链技术落后

江门市冷链技术仍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阶段,冷藏专业技术以原始冷冻技术为主,缺少针对不同农产品品种贮藏运输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特别是双温冷库的建设近似于空白,加之专业技术人才也比较缺乏,冷链成本高、损耗大。

2.5组织化程度低

冷链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专业、多产业和多学科的集合,更需要生产者、管理者、相关企业组成有效的战略联盟,而江门市冷链物流业恰恰缺少这样一个组织协调部门,已有的江门市冷链物流协会,其协调作用有限,以至于上下游企业间互利共赢的结果无法实现,成为制约江门市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2.6没有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目前江门市冷链物流仅仅局限于提供农产品的储贮、运输、超市保鲜和市内配送等基础服务,至于配货、分拣、贴标签等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功能却没有,导致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生产销售环节对冷链物流业的依存度低,影响了冷链物流业的发展。

3江门市发展冷链物流的优势

3.1地理优势

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部,毗邻港澳,承接珠江三角发达地区传统产业转移最有利的地区和珠江三角西部大物流中转区。

3.2交通优势

江门市境内拥有全长32.38km、贯穿江门市江海区、连接京珠高速公路和105国道的中江高速公路;全长26.9km、联络国道主干线同三高速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快速通往珠三角、粤东及香港地区的江鹤高速公路;全长53.3km、连接珠江东西两岸及通往泛珠江三角的江珠高速公路;全长107.7km、连接江鹤、佛开、广明及广肇等高速公路的江肇高速公路;全长52.92km、与佛开高速公路和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南北立交相接的新台高速公路;全长80km、途经佛山、鹤山、江门、新会、开平等市(区)的佛开高速公路;全长201.194km、连接开阳高速公路的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全长126.41km、江门市开平、恩平及粤西地区通往珠三角及港澳地区主要通道的开阳高速,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2013年,江顺大桥完成投资5.35亿元,广珠铁路全线贯通,佛开高速扩建主线工程完工通行,江门大道北线、建设路———迎宾路立交、胜利南路、开平环城公路、广中江高速、江罗高速建设扎实推进。高新区公共码头项目建设启动;325国道鹤山收费站和潮连大桥收费站取消收费,与珠三角其他城市实现年票互认[7];广珠城际轨道建成通车,“和谐号”直达侨乡,江门融入大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随着江番高速及江珠北延线、江罗高速公路、中开高速公路、新台高速公路南延线、江顺大桥、广佛江珠城轨、江恩城轨(含台山支线)、广珠铁路、深圳至茂名铁路,以及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通车后,江门作为珠三角通往粤西陆路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更为突显。另外,江门水路至香港95nmi,至澳门53nmi,拥有国家一类货运口岸新会港和台山广海港,银洲湖水域可通航万吨巨轮,广海湾及川岛地区具备建设30万t深水港的优越条件[8]。

3.3人才优势

江门市的两所职业技术学院和一所本科院校设有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了物流配送、国际货代、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等专业,其中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正在申报广东省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全市每年都有500多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其中大部分毕业生留在江门市工作,为江门市物流行业的发展努力奋斗着。

3.4产业优势

江门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产品品种多而且齐全,特别是水产和肉类资源也比较丰富,又是港澳地区鲜活农产品重要的供应基地。目前,江门市拥有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82个,全市有22家猪场列入广东省重点生猪养殖场,创建国家畜禽标准化示范场6家,国家肉鸡标准化养殖扶持项目4家;优质肉猪年出栏量达300万头,规模化畜禽养殖占总出栏量的85%以上。畜牧业生产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调往珠三角发达地区生猪约130万头、家禽约8200万只,分别占出栏量的41%和65%。

4江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与建议

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销售业、运输业、制冷业、包装业及电信业等各种专业和行业的配合。针对江门市农产品生产规模小、且以鲜(活)产品形式流通为主要销售模式的特点,提出如下几点发展冷链物流的对策措施。

4.1整体规划

政府部门应该召集江门市规划局、建设局、农业局、畜牧业局、电信局、统计局、工商局及政府办公室等各个行政管理和政策研究机构一起研讨,根据江门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农牧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区域交通设施建设、电子信息技术及人力资源等诸方面的情况,借鉴国内外发展冷链物流业的成功经验,制订优惠政策,科学统筹,全面规划,避免资源的不足与浪费。

4.2扩大农牧业生产规模

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推动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代替小农经营模式,提倡生产—加工收购—冷藏流通为一体的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为发展江门市冷链物流奠定基础,解决冷链物流断链的问题。为了减少因规模化生产而带来的农产品贮运过程中的损失,建立以生产基地为区域的初级农产品冷藏仓库,发展生产基地—批发商(农产品加工)—冷藏—运输—市场(各地经销点)的冷链物流模式,延长农产品保鲜期并提高农产品保鲜质量,开拓江门市农产品走向省内外市场的通道。

4.3创新与普及冷链技术

政府要出台一系列补贴政策推动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采用各种先进的制冷、节能、冷藏保鲜技术和冷库设施设备。促进冷藏及冷藏运输向多品种、小批量及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并实现节能与环保。

4.4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农产品冷链物流范文6

[关键词]宁夏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9-0015-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尤其是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对于宁夏这方塞上净土,其出产的农产品,不仅颇具区域特色,而且品质上乘。然而,虽然宁夏有如此品质的特色农产品,但却由于没有先进的冷藏储存设备以及完善的低温运输链条,导致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腐损率高达25%~30%,不能保证鲜活农产品到达消费者餐桌时的品质。宁夏的农产品也只能“墙里开花墙内香”,不能走向全国。为了使宁夏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我们必须发展冷链物流以降低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1 宁夏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宁夏目前农产品物流运输主要以敞篷卡车、厢式汽车为主,现代化的冷冻、冷藏车使用率极低。且处于运营状态的冷藏运输设施也相当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缺乏规范式的保鲜冷藏运输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同时,低温仓库等存储设备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提供系统的低温保障。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一是易腐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由于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高于国际标准20%;二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1.2 农产品冷链市场化程度较低,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

除外贸出口部分的农产品以外,宁夏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是经销商实施的。而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作过程多是以自营物流为主导,农户基本上处于分散经营状况,市场化程度低。同时,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宁夏区内能对整个冷藏供应链进行温度控制的物流供应商非常少,绝大多数都是由传统的冷藏运输商演变而来。他们并不能提供包装、预冷、冷藏运输等“一条龙”的冷链服务,且信息系统和服务网络不够健全。导致农产品的保鲜运输只能由农场自行承担,这样既增加了销售成本,又加大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腐损率。

1.3 冷链物流人才缺乏,管理相对落后

宁夏目前低温物流管理方面的专家相对较少,大多是临时改行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以前经营过物流的人,并没有经营过农产品的冷链;以前经营过冷藏、冷冻仓储的人,也没有对物流有过专业的研究和学习。由于整体发展的滞后,研究人员和学者也只能是摸索前进。

1.4 温控设备落后,情况实时反馈系统不够完善

宁夏目前的温控设备及反馈系统相对落后,不能及时掌握、调控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致使农产品的保鲜运输率极低,大多只能晒干远销。这样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本来进行晾晒,而且收益不高。同样,在农产品的销售环节,大多超市的低温陈列柜设备陈旧,不能保证24小时控温,导致农产品变质,造成二次浪费,降低消费者的认同度。

1.5 农产品物流环节过多,冷链物流模式落后

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农产品验收、预冷不及时,导致货物变质。例如,宁夏枸杞由于大多数农场在运输前没有做到及时预冷,使得每年都有大量枸杞的品质和药理稳定性降低,严重的则导致枸杞腐烂变质。第二,流通环节、装卸次数过多,农产品腐损率增高。宁夏旧式的农产品冷链运输过程中环节过多,农产品要经过多次装卸,而每一次的装卸都是对农产品新鲜度及品相的破坏。同时,由于装卸搬运没有合理计划和调度,导致农产品因常温时间过长而变质。而且还会导致二次污染,降低安全性。例如:硬脆度是灵武长枣的直接反映。由于运输中装卸次数过多、操作不当,使长枣品质降低,其形态、结构、色泽、质地、风味等诸多方面都会出现变化,储藏时间减少,易腐烂。

1.6 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宁夏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信息设备不够齐全,没有健全的信息网络。由于缺乏准确的信息,往往造成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具体表现在:①农产品市场上没有统一规划的信息系统,仅有提供财务、库存管理功能的软件;②各企业之间信息化程度差距较大,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③供应链上缺乏供企业之间进行交流的统一的信息平台,造成本应多边共赢的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阻碍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2 提升宁夏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2.1 加快冷藏、运输等硬件设施的研发,减少运输损耗

针对当前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宁夏回族自治区应淘汰冰冷车和机冷车等陈旧车型,并结合具体情况和实际市场需求,加大对多品种、小批量且能适应冷藏快运业务、适合长距离运输的冷藏车的投入,以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应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的研发投入。对于低温仓库的建设,我们应该根据农产品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建立能时时温控、保证其品质及安全性的大型低温仓库及中转中心,并在农产品产地建立小型预冷、保鲜仓库。如新鲜蔬菜的预冷站。

2.2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物流外包业务

根据实际情况,宁夏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考虑整合现有资源,成立独立的低温物流运作部门;在农产品重点输出县市,开展低温物品区内配送;与生产商联合,按块开展低温运输服务等物流业务。建议整合周边一些中、小生鲜农产品物流企业和小型蔬菜集散地,建立一个大型的生鲜农产品收购及冷链配送基地,帮助农产品生产企业储存农产品、联系订单、低温运输。这样,既能提高冷链物流的作业效率,降低农产品生产企业营运成本,节省资金、设备、土地和人力,又能使他们集中精力经营核心业务,扩大市场范围,消除有封闭性的销售网络。同时,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强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执行和监督规则,引导第三方物流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3 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

基于宁夏缺乏冷链物流管理人才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引导和推动自治区内各高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专业及课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建议宁夏大学开设物流专业并设置冷链物流相关课程,来培养理论性较强的高素质本科人才,鼓励他们研究开发先进的冷链物流管理技术;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校和高职商学院开设物流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具有充分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政府应该加大对这些高校建立此类专业的资金扶持以及政策上的优惠。

2.4 建立低温物流安全追溯体系

根据宁夏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当前冷链物流发展趋势,宁夏应积极发展以核心企业为轴心的农产品冷链体系,整合供应链上下游,逐步形成覆盖农业的规范的冷链保障体系;并在“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基础上,建设连接农产品主产区和消费地的食品冷链物流主干网络,提高大批量农产品物流的安全保障水平。建议在原有的冷藏运输设备上,建立一个有统一标准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对各种冷藏车和冷库进行全面动态监控,即建立宁夏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追溯系统。

首先生产者自行打印产品追溯码,之后在此批产品以后的流通过程中,各个参与者通过读码器,读取产品信息,并通过各自账号,进入追溯系统,输入产品流通信息。同时在各个冷库和冷藏车中配备温度敏感装置,定期检测特定批别产品温度,并上传至追溯系统。最后通过公共查询系统实现数据对公众的可获得性,达到冷链产品从生产—加工—储运—批发、零售市场的全过程质量追溯。

2.5 改造传统的物流模式,培育新型的物流通道

宁夏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链”的建设上,尽量把链条做到最完整。并以《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为纲,因地制宜推进宁夏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新型体系的建设。

针对宁夏冷链物流环节过多的现状,应考虑在冷链物流中加入“预冷站”和“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两大元素来开辟两条新型农产品冷链物流通道。第一,“在订单条件下”发展:农田—预冷站—零售商—消费者的物流通道,以最快的方式把生鲜农产品运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第二,“在无订单条件下”发展:农田—预冷站—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零售商—消费者的物流通道。在这种情况下,重点发挥的是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配送中心在为农户保证了销路同时也为消费者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

2.6 完善政府部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及物流监督机制

首先,自治区政府应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成立农产品冷链安全管理委员会,协调卫生、农业、质检、工商等部门,对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农产品标准制定、农产品流通加工以及消费等环节实施管理,并推进政府部门问责制度和危机处理制度建设。同时,根据当前社会存在的农产品冷链安全问题,加大行政部门对农产品在流通加工领域中的监管力度。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强规划和指导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农副产品的交易信息采集和工作,建立农业生产信息普及、农业技术指导、农业发展规划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开展信息收集、筛选、网上、市场预测等服务,使得信息服务平台能真正为民服务、为民创收。

参考文献:

[1]张春颖,王秀云,李娜.我国西部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0(10):53.

[2]洪玉兰,肖其荣.浅谈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物流科技,201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