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纺织机械行业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纺织机械行业研究范文1
中图分类号:TH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015-02
0引言
全球纺机投资额在2003-2007年间曾经一路攀升。但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纺机贸易开始下滑。2008年全球纺机制造商的贸易额缩减程度从3到66个百分点不等。2008年,中国的纺织机械行业的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在近10年内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在2009年的上半年,这种下降的趋势没有改变。通过对中国纺织机械设备行业协会经营的1020个国营企业的综合商业统计,在2009年上半年,纺织工业完成了218.67亿元的工业产值,同比下降了6.40%,其他的经济指数也出现下降,中国的纺织机械行业成为纺织工业所有的专业部门当中唯一一个出现负增长的行业。
1我国纺织机械发展现状
1.1 纺织机械应用广泛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的发展,中国现今已成为纺织机械的生产大国,品种繁多,数量巨大,纺织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自不必说。特别是加入WTO后,作为世界的制造品加工中心,中国更加注重出口纺织品的生产效率、质量和售后服务,并借助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在纺织机械上推陈出新,促进纺织品的销量不断攀升,以抢占国际纺织品市场份额,据保守估算,中国当前在国外的纺织品销售占有率已愈45%,而纺织机械的专业性、可操作性和便利性,更让纺织机械在未来具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纺织机械自动化增强在纺织工业中,越来越多的纺织机械生产企业开始探索并生产和推广应用自动化纺织机械,自动化纺织机械将机械与自动化相结合,既减少了操作的人力、物力,又切实有效地提高了纺织机械的利用效率,现在虽应用得不太广泛,但其良好的研发趋势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已让越来越多的纺织品生产企业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2纺织机械前景研究
虽然纺织机械在我国发展态势良好,但是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中小企业过于集多,高度分散,具有领导和领航作用的极少,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例如,我国细纱机生产企业有20多家(包括规模以下的小厂),粗纱、并条机生产企业也有十几家,而意大利、日本、瑞士等国家同类产品制造企业最多两家,第三家都找不到;织部机械也是如此,有几十个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类织机,机型多而量不大,年产接近千台剑杆织机的企业只有几家,多数企业也只是年产几百台,特别是生产喷气织机的多数企业每年有生产几台的,几十台的,而百台以上的只有1家。由此可见,意大利、日本、瑞士等工业化国家的纺织机械企业集中化程度很高,技术先进,生产效率也可见实效,已形成综合产业群,长期经历计划经济的中国,也应该考虑以下如何让我们的产品进行升级、并在硬件条件上迎头赶上这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了。
2.1 发展高新技术虽然,国内纺织机械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其在机电一体化、操作自动化水平上仍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国外高新技术的垄断仍对我国的纺织机械的发展构成一定的压力。例如,我国纺织机械中的粗纱机在纺织细沙时会产生25~30的机械波;又如,USG配套的输出速度不理想,从而导致纺织出的棉条不匀整……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要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提高纺织机械的有效利用度,我国纺织业应该将纺织机械的高新研究提上日程,同时鼓励纺织生产企业增强自身科研能力,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生产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机械,以便对纺织机械进行更新换代,不断创新,保持纺织机械业的长盛不衰。其中,建立纺织机械研究中心、培养专业研发团队不失为一良策,当然,必须保证该研究中心能够引进纺织机械各专业的高端人才,打破人才分散和相互封锁、各自为营搞研发的局面,并集中人力、物力开发,提高我国纺机研发的效能;另外,发达国家每一代具有高新科技含量的纺织机械,均是由由首席设计师应对负责研发,首席设计师一旦招标定夺后,有明确的项目总责任,责任权利十分明确,如此人才机制,从根本上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完成和新颖纺织机械的创造,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2.2 延伸纺织机械产品的系列性尽管我国的纺织器械众多,品种也不少,但大多机械都是孤立存在的,各有各的使用功能,这样不但占用场地,而且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如何加强纺织机械内在的互通性和关联性,推出纺织机械系列产品,更有效地推出横向延伸的纺织品,是当前的工作重点。由此,我们在提高纺织品数量和质量的同时,更需要在纺织机械的综合利用和一机多用上下功夫,发展延伸通用纺织机械和专用纺织机械,做好纺织机械的标准性、专用性和系列性,促使不同材料、不同工艺均能得到良好的运用和发挥,增加纺织机械系列产品的多样性和系列性。
2.3 整合优化纺织机械产品推广模式整合优化纺织机械产品推广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整合利用资本市场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国内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在纺织机械上的不合理运用,造成了部分企业的恶性竞争和惰性思维,使得国内真正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纺织机械企业少之甚少,大部分企业也只是简单的“加工制作打工者”,不具备创新意识和忧患意识,其资金链一断,企业也将会面临整顿和破产。由此可见,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并未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而资本运作在纺织机械中又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积极引进天使投资或者外资,不断加强内部调控和产业投资预算,并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和资本金利用提上日程,切实有效地将纺织机械再生产和利用作为自身优势工程来抓,方能避免没落和重组并购的不良后果。
二是加快实施出口重点策略,虽然,我国的纺织机械主要出口亚洲地区,但欧美等地对纺织机械的需求正呈增长趋势,但这些国家对纺织机械的要求更高。因此,我们一手抓纺织机械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一手就要抓住国外市场占有率,实施出口梯度化管理策略,实现贸易方式的转变和贸易范围的逐步扩大。虽然,我国的机械产品水准较发达国家仍存在一些差距,但也比亚洲其它国家占有优势,尤其是我国的面纱设备和印染设备,自古就享誉中外,我们可以凭借我们的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价款产品的梯度转移,并在其发生过程中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当然,这其中离不开学习和引进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优良设备,以便不断总结和改进自身产品,寻求技术升级和行业支撑。
2.4 建立纺织机械信息体系正如市场其它产品一样,纺织机械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应用,也离不开信息的支撑。其中,建立各种具有推销机制,以商会和展会为推广平台,引领新机潮流,演说和推销新产品,指导客户安装、试用、护养和维修保养,即使收集和整理来自市场和客户的意见和建议,除自身总结和吸纳外,还要向研发中心反馈改进的信息体系,为下一代的研发积累经验和提供参考。
纺织机械是纺织工业的生产手段和物质基础,其技术水平、质量和制造成本,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的发展。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经过60年的曲折发展,已成为门类齐全、满足行业需求、具有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发展非常迅速。2008年中国纺织机械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726.4亿元,同比增长4.9%,毛利润为40.7亿元,同比增长9.6%。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8.67亿元,同比下降6.40%,但好于预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机械生产国家,中国可提供的产品最多样化,数量也最多,但近年来中国进口也在高速增长。具体而言,喷气织机,无梭织机,针织圆机,袜机,棉花加工机械进口都出现增长态势。这意味着,中国纺织机械需求仍然强劲。全球纺织品生产将重点转移到中国内陆,以及东南亚其他地区,中国将成为世界纺织机械最具潜力的消费国家。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克服这些差距,中国纺机行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纺机基础件设施,引进国外纺机技术,差别化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出台相应政策支持纺机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未来纺织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快速地进入传统产业,为纺机行业带来了新的生产力;二是经济全球化迅速改变了世界纺织工业的产业结构,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机遇下,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重点是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升级。要用世界最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武装中国的纺织工业,通过与世界纺机制造商的强强联合来推动中国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将和世界各国纺织机械行业加强互补与合作,实现“合作、发展、共赢”。当今社会,“绿色纺织”已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主题,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有效防治污染的技术设备逐渐受到企业的欢迎,而舒适、健康、可生物降解的环保型纤维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效、节能、环保型纺织机械成了新一代纺织机械的发展方向。值得高兴的是,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我国的纺织机械业在攻克大型成套的研发上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提高集中度、营造大型先进企业为产业链的制造加工体系,建立新型纺机推介营销体系,建立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体系,已成为大多纺织机械生产和研发企业的重头戏。
3小结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出口产品仍以加工生产型为主,而纺织品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纺织机械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新颖。在现代纺织工艺中,我国纺织机械发展态势迅猛,已进入了一个快速的成长发展期,它应用较为广泛,出口产品也遍及世界各地,然而其发展还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于纺织机械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认为建立好的优秀的销售格局,才是其发展的最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振华.论纺织机械与自动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0(7).
[2]许为民,徐春园.我国纺织机械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科技.2008(1).
纺织机械行业研究范文2
纺织机械“数控化”
2012年6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组织制定了《“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行动计划》。在工程实施初期,《计划》将重点围绕纺织机械、塑料及橡胶加工机械、中小型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印刷机械、包装机械、食品加工机械、制药机械、高效节能产品等,积极推广应用数字化控制技术,切实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原创产品,受专利保护”
2012年6月12日,在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会上,天门纺机展区打出“原创产品,受专利保护”这一醒目标牌。天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家首批定点生产棉纺并条机的重点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11年底,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5项、授权专利23项。2012年以来,又申报专利6项,并将并条机设备上的一些主关件或重要机构以及有特色的产品外观基本上都申请了专利,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纺织装备高档数字化与产业化
2012年9月15日,“高档数字化纺织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在杭州通过科技部验收。该项目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通过对机械动力学、流体传动、新材料新工艺等研究,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于纺织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开展新型纺纱和纱线准备装备、高速大型电子提花装备、数码印花、绣花装备、绿色节能印染后整理成套设备五个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一批纺织装备的共性技术,研发了一批高档纺织装备,提升了纺织装备的整体水平。
国内首个智能纺机产业园落户马鞍山
2012年9月28日,为更好地发挥马鞍山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马鞍山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签订了建设纺机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投资建设国内首个大型智能纺织机械产业园,打造纺织机械器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会展基地。
二纺机“变身”市北高新
2012年10月20日,上海市北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将取代二纺机,以“都市型产业园区”综合运营商和服务集成商的全新面貌亮相证券市场。受纺织行业不景气影响,主营纺织机械业务的二纺机陷入困境,自2006年起,连续亏损的二纺机面临退市风险。随后,在上海市国资委的支持下,二纺机控股股东太平洋机电集团决定放弃这一壳资源,将所持公司41.92%的股权无偿划转至上海市北高新集团。
编后
纺织机械行业研究范文3
中国特色的国际盛会一路走来
在与“ITMA AISA”联合之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分会、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以及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联合承办的“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CITME)”每两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是我国国际化、专业化程度最高的纺织机械类专业展览会,并于2002年成为UFI(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展览会。与“ITMA ASIA”联合以后,展会引进和借鉴了许多先进的国际办展理念,并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无论在展会的管理水平还是服务理念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并且符合国际惯例的完整的展会管理体系。
被誉为世界纺机业界的“奥林匹克”的“ITMA展览会”是由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举办,众多全球先进的纺机技术正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2006年4月22日,两大展会主办方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从2008年开始正式将双方旗下的“CITME”展览会和“ITMA ASIA”在上海联合举办。
“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与“ITMA AISA”的联合举办,不仅是为了有力地推动亚洲纺织机械领域的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加强各国纺织与纺织机械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纺织机械类展览会的融合,更为重要的是,这两大全球著名的纺机专业展会的联合,将会大大减少全球纺机企业和纺机用户的参展和参观成本,并促进国内以及周边地区纺机专业类展览会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本次展会是“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和“ITMA”两大国际品牌展会第三次联袂在中国举办,展会不仅得到了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和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及其9个成员协会的鼎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日本纺机协会、美国纺机协会、韩国纺机协会、中国台湾机器工业同业公会以及印度工程出口促进委员会等专业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更在纺织行业的全新形势下,展现出了新的特点。
适应市场需求的纺机聚会
来自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300家纺机企业在本届展会上全力推出了自动化高、节能降耗、适应绿色环保要求的诸多新工艺和新技术,在全球经济尚步履蹒跚之时,中国再度成为吸引世界眼球的焦点。
“本届纺机展看热闹的相对少了,真正的参与者增多了,这些与会者多为企业家、实业家、经济实体的驾驭者,还有更多熟悉业务技术的专家、学者,他们通过展品的展示和相互之间的交流中学到新知识,受到启发。”这是主办方对观众严格筛选的结果,更是纺织业界自发而成的新风尚。
“纺织机械工业的发展围绕纺织工业发展这个主题,有的放矢地实现发展”,这正是本届纺机展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参展企业所展出的产品不论是新品种研发,或者是传统产品的改进提高,都紧跟高新技术发展,向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发展,生产适应市场需求可以减少用工,减轻体力劳动,更加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的产品,服务于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本届展会的展示,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纺织机械制造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通过先进制造工艺,制造出精益求精的产品,展品可能很快成为商品。市场无边界,为了提高商品的技术含量,展品或商品生产,实行优化设计,精细制造,择优配套,行业内外技术的相互移植,也在展品的展示中得到启示。
为了配合参展企业完整展示体现高水平的自动化设备,此次展会容许超长设备整体展出,比如经纬的粗细络联、上海太平洋1224锭带集体落纱的细纱机长车以及同和配全自动理管箱的粗细联,康平纳的装卸纱机器人等都成为本届展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中纺联领导高度肯定展会成果
开展首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名誉会长杜钰洲、许坤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张延恺、徐文英,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树田、副理事长祝宪民等领导参观了展会。在W1馆的中国恒天集团中,王天凯对粗细络联纺纱系统表示赞许,他说,“该系统可以提升产量、节约用工、如果该系统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将为中国纺织行业做出突出贡献。”
欧瑞康、立达、萨维奥等海外纺机代表性企业,此次都将在ITMA2011展出的最新机型带到了本次展会中,无论从展馆布置还是展品本身,都能够看出国外展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立达此次携4种纺纱技术,为中国及亚洲市场带来了J20喷气纺纱机等改进机型。欧瑞康则为参观者准备了一间“虚拟展品室”,通过3D技术,使参观者亲历非织造布、合成短纤及BCF地毯纱设备复杂的安装过程和每道处理工序。从这些展品中,我们能够看出,国外先进企业现在对中国市场比较了解,而且基本都在国内实现了本土化生产,进一步缩小了与国内设备的价格差距。另一方面,国外先进纺机设备的确在节能、环保、自动化等方面具有优势,值得国内企业学习。
国内企业在本次展会上也让人眼前一亮,王天凯在参观了国内重点纺机企业的展品之后,表示国内纺机设备近几年进步很快,其中有几类性能特色较为明显的设备以及一些老机改造项目让自己印象深刻,说明国产设备进一步贴近了中国纺织市场发展的需求,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并注重节能、环保等方面性能,与国外先进设备的差距越来越小。今后国内纺机企业还应继续缩小与国外进口设备的差距,为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基础件难题得到关注
每届纺机展的亮点很多,但展会的亮点有大有小。除了主机之外,为主机配套和生产维修服务的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也得到更多地关注,品种多、规格全。布展的方式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有按产品类型的集中,又有企业集团的特殊展示,这也是一个组织形式的亮点。“一年有变样,两年大变样,”这成为本届纺机展留给观众留下的最大印象。
每一台机器的组成都是靠无数个零部件构成的,每一个零部件的好坏,都决定着这台机器的好坏。这一点在今年的交流中,苏州市京都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晓感触很深,他说,“在本届展会上能够感觉到这些龙头企业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这是非常欣慰的一面”。面对困难,但是也要看到机遇,在国外,对于服装的一个纽扣也有严格的要求,在国内一些看不到的细节要求并不是很高。真正做企业的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要足够关注细节,如果不关注,你的机器不可能做到完美。“本次展会上我看到很大的变化,恒天、郑纺机等国内龙头纺机企业都来到京都的展位上进行贸易洽谈,作为国内纺机企业的龙头,今年对技术改造和升级更加关注。原来一些大的企业对基础配件都不太感兴趣,今年更加关注一点,恒天负责技术的开发部部长等都来到展位进行了深度交流。我相信这些纺织大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竞争的加剧,必须去也必将会去关注这些细节问题,否则都会在市场竞争中失利。”
中国市场潜力再获全球认可
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主席Stephen Combes在本届展会上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纺织机械最大的买家和卖家,因此许多知名的欧洲纺机制造商纷纷瞄准中国市场,并已经设立工厂或者选择合作投资生产,以实现成本节约的优势。今后会员企业会继续在一些关键市场实现本土化生产,比如瑞士纺机协会成员立达集团,正在扩张在中国的运营范围。最近有报告指出,他们会在未来两年双倍增加在中国的工人数量,达到1800名员工。另外,许多德国公司也在中国建立了生产线。要想在竞争环境中生存,纺织企业需要投资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方案。其中一个关键目标就是发展高科技,使商业及生产更节能、更灵活。纺织机械市场非常巨大,市场分类也较完善。
“中国纺织机械制造商跟其他地区的纺机制造商一样,在技术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Stephen对中国纺机企业表示肯定,他说,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成员也希望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为纺织制造者创造巨大的价值。这一点从他们参加ITMA展会并持续地展示新产品给全球的观众就能体现出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地买家的需求已无分别。不论来自哪个国家的买家,都普遍关注生产率的提升、成本的节约及服务质量。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的会员将继续寻求为客户开拓产品价值及增值的发展之路。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的制胜策略。Stephen强调,“我们会员企业一直视亚洲为重要市场,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的诞生就是我们重视亚洲地区市场重要性的见证。”
当今全球工业的焦点是环境污染及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节约问题,市场对环保纺织品需求的增加有助于推动对环境友好型纺机设备的需求。消费者、工人、决策者视可持续性的生产过程为必须,因此,纺织企业除了开发绿色环保生产技术之外别无选择。Stephen说,“我们许多会员协会正在从事相关项目的研究并为环保技术的发展做出努力。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会员曾在ITMA2011展会上展示的最新绿色环保设备,也会在2012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上进行展示,我们希望能在展会上收到参观者好的反馈。自从ITMA亚洲展览会于2008年移至上海后,该展就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市场买家和卖家首选的展会平台。”
纺织机械行业研究范文4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6月10日,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简称纺机展)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召开。上海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副总裁卞国荣介绍,自1984年首届召开以来,上海纺机展已经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历史最为悠久的展会,作为业内企业首选的展示平台,历来受到国内外纺织机械生产商和纺织企业的重视和关注。
本届展会以“云集全球顶尖纺织机械,引领行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紧贴纺织服装行业及市场发展新需求,全面展示国内外纺织行业的机械设备以及新技术和新工艺。10万平方米的总展出总面积中,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一千家纺机行业优质企业参展。
展会期间,主办方还将举办20多场专业研讨会及论坛,包括“2014至2015年运动装设计及流行趋势论坛”、“环保印花解决方案”等。在与观展客商的交流与行业内的切磋中,中国纺机制造商正在探索纺机行业转型升级的思路。
技术创新仍在引领市场
尽管今年纺机展看点颇多,但仍有多家参展商反映,今年展会的形势不比往届。牛牌纺机总经理孔德华认为,其原因在于纺机行业的市场行情依然不景气。他告诉记者,在全国五百余家大大小小的喷水主机厂中,今年参展的喷水主机厂只有四家。
“好多客户还在观望,一般人不敢上(新机器),估计过了这段时间,好多订单就要上来了。”在同和纺机董事长崔兆星眼中,纺织行业企业信心普遍不足,是纺机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
与此同时,参展商普遍对展会同端午假期在时间上的重合而可能导致客商减少的情况抱有不满。“他(主办方)如果把这个时间差落开的话,效果会更好,”华毅机械总经理马才宏说。
但是,“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正如红旗纺机副总经理毕全聚所言,市场趋势再不景气,总会有善于适应环境的企业能够找到新的增长点。
本届展会划分为七个专业展区,其中,“数码印花机械专区”首次登台亮相上海纺机展。这一专区集中展示了数码印花技术的最新发展,其中,既有国际老牌大鳄如富士胶片,也有国产新秀如宏华数码。当今市场需求正在日趋个性化,小批量、个性化、快速反应已成为时尚工业对面料生产的核心需求,而传统纺织印染躯体肥大,恰恰无法适应新的形势。而如今,数码印花作为一项革命性印染技术,正在改变这一切。
不论行业形势走向如何,只要产品能给行业带来新的价值,盈利是毫无疑问的。此前表现突出的多家纺机企业在本次展会上同样没有使观展客商失望,国内纺机企业作为后起之秀,依然有着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
本次展会,天一红旗推出多款新产品,如JA11A/JA11系列喷气织机,市场相当火爆。“由于目前纺机及市场走向并不乐观,今后我们会将开发重点放在一些中高档产品方面。”天一红旗副总经理毕全聚介绍,光边式喷气织机、玻璃纤维喷气织机、自动落纱式粗纱机等产品将会被红旗纺机作为研发重点,研发投入还将进一步加大。
鑫港纺机参展的订单形势同样火爆,总经理郑春华介绍,鑫港目前推出的新设备在速度上已经超过了德国Karl Mayer的水平,居于全球领先的地位。“我们这次展示的设备,一台可以顶过去三到四台。甚至我们有一位同行,展位都预定了,看到我们这款纺机的数据,连展位都撤了,不敢参展了。”
老马黑马同台竞技
由此观之,参展的企业无不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次纺织工业展正如跑马场一般,老马识途有之,出群黑马亦有之。
本次展会上,纺机霸主恒天集团秉持一以贯之的参战策略重装上阵,试图为国内纺机工业重拾被冲散的信心。恒天集团旗下棉纺织、化纤、染整、无纺布机械四大板块在E1馆集中亮相,参展子公司20余家,整机及单元机17台,展出面积达1600平方米,气势恢宏。
而慈星作为电脑横机行业的领军者,在本次展会上着重展示了其逆势上扬的操盘能力。在行业形势走向低潮之时,慈星果断控制成本并收缩规模,并深入探寻新的增长点。“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下游企业提供创新性的技术方案。”副总经理李昌仁告诉《中国纺织》,慈星一直在追逐纺织企业对于消费升级和劳动力替代的需求,在纺织行业面临挑战的当下,这方面的需求正在愈发旺盛。
纺织后整理行业的巨鳄鹰游纺机带来了12款产品亮相纺机展,在技术上大为改进提升的同时,碳纤维等新材料的运用彰显着全球纺织整理专家的技艺愈发纯熟。不仅如此,鹰游集团计划将现有的两个板块扩张为六个,将已有的后整理、印花两个传统板块组合为两个事业部,在此基础上成立四支新军,成立纺机集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业巨头若是缺乏继续进取的锐气,势必会为后起之秀所取代。金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永良告诉《中国纺织》,日本岛精和德国杜布斯特两大巨头缺席本次展会,昭示着国产电脑横机已经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完全的主动权。
在多项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的技术创新之外,在“物联网”的新概念指引下金龙科技推出电脑横机物联网系统,将多台电脑横机以控制计算机为中心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可以大为增加生产的稳定性、研发的灵活度以及研发团队的配合默契。对本次展会体现的行业水平与动向开展研究的天津工业大学宋广礼教授对此评价极高,“金龙科技此次对于这一新理念的尝试,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领先的。”
纺织机械行业研究范文5
1、总量规模不断做大。到20__年底,全市有大大小小的纺织单位6.4万家,从业人员68.7万人,全年完成销售收入1995亿元,分别比20__年底增长25、43和121。其中规模以上大纺织(含PTA、聚酯、纤维、织造、染整、服装服饰、纺织机械等,下同)企业1804家,从业人员39.5万人,经营资金1403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48.8、56.6和48.4。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大纺织完成销售收入1537亿元、实现利润60.5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50.2和38;占全省纺织的29.8和28.8,占全国纺织的7.8和8.8。我市的织造印染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二个行业20__年综合区位商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位居第一,服装服饰业、纺织装备制造业同时位居第三。已拥有“化纤原料生产量(185万吨)、织布生产量(120亿米)、印染布生产量(132亿米)、领带生产量(3.5亿条)、袜子生产量(110亿双)、绣花机生产量(3.8万台)、纺织品成交额(276亿元)”七个全国第一。20__年__大纺织占全国、全省的比重如下:
指标单位__大纺织全省全国总量总量占比总量占比企业家数家18041012917.8359785职工人数万人39.5188219784销售收入亿元1537515029.8197947.8利润总额亿元60.521028.86908.8
2、产业链进一步拉长。我市的纺织工业已拥有从生产最初的纺织原料到最终的服装服饰加工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涵盖了PTA、聚酯、纤维、织造、染整、服装家纺、纺织机械等重要的纺织领域。其中:PTA我市拥有120万吨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0,全省仅此一家。聚合装置260万吨,占全省的43、全国的20;化纤产能299.5万吨,约占全省的50,占全国的18.5;聚合和化纤产业主要聚集__县和市区,约占全市的80。全市具有近150亿米的机织面料和80万吨针织面料生产能力、180亿米的印染面料和15万吨的色纱、色丝的印染能力,为全国最大的织造、印染区域集聚基地。织造主要集中在__县和诸暨市,20__年产量分别为50.3亿米和43亿米,占全市的75;印染主要集聚在__县和市区,印染量占全市的78。服装家纺已拥有10万余台缝纫机设备,20__年全市服装家纺产值161.4亿元,占全省的17.5;年产各类纺织机械8.5万余台,占全省的70;其中绣花机械3.8万台,占全国产量的40,占有绝对优势。20__年规模以上纺织各环节销售收入及所占比重如下:单位:亿元合计PTA纺丝织造印染服装家纺纺机销售收入153730264102816154占100217.266.910.53.4
3、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经过近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工艺装备,我市纺织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华联三鑫的PTA装置,其主要关键设备引进了德国、瑞士、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先进技术;化纤行业如远东的80万吨、纵横的60万吨、赐富的50万吨、南方的18万吨涤纶熔体直纺以及诸暨华海年产1万吨的氨纶熔体直纺都是近3年建成投产,所用设备基本是国际、国内较先进的装置,其中进口比例高达75,在全国处领先地位。织造行业已有各类织机近20万台,其中__县和市区拥有织机5.5万台,进口比重占80,诸暨市拥有织机总量达12万台,以家庭式生产为主,无梭化率在90以上;同时全市拥有大小圆机2.2余万台,其中大圆机占60,主要从台湾、香港引进,进口比重达35。印染行业拥有各类印染设备7000多台(套),其中280余台(套)平网印花机和220余台(套)圆网印花机,全部从日本、韩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引进,设备档次较高。服装行业共有进口服装生产流水线180余条,占全部生产线的30;袜机11.5万多台,其中进口袜机占40。
4、科技品牌不断推进。目前全市纺织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包括3家为众多企业服务的研发机构--__县纺织科技创业中心和袍江工业区的纺织孵化中心和大唐镇袜业研究所,42家为本企业服务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0余家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的产、学、研企业,他们正在为积极推进整个纺织产业进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5年,我市纺织行业的新产品开发速度大大加快,新产品产值以年均32.3的速度递增;新产品产值比重不断提高,20__年达9,比5年前提高2个百分点。目前全市纺织行业中,已有不少企业申请获得了国家授权专利。另外,如诸暨的洁丽雅毛巾、虹?丝绸,市区浙化联,新昌的日发控股、印花机械、泰坦纺机,__阻燃集团、嵊州的巴贝和上虞的华孚色纺等9家企业参与了反映行业制高点的国家行业标准制订工作,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推进。此外,企业产品的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争创品牌成为企业自觉行动,目前全市纺织业中拥有中国名牌11只、驰名商标5只。
5、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纺织原料在现有涤纶化学纤维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棉、毛、真丝等天然纤维和竹浆、蛋白等特种纤维得到不断拓展,化学纤维中氨纶、绵纶、丙纶等长丝以及细旦丝、抗菌丝、阻燃丝等功能丝和产业用丝也进一步得到扩展,20__年全市化学纤维差别化率达到25。纺织产品结构也得到改善,所用原料由过去的以涤为主,变现有的涤、棉、毛、麻等多种纤维同时使用,产品也由过去一般面料向功能性面料和绣花面料发展,特别是__县梅盛布业的麂皮绒布、天圣集团的羊绒布、阻燃集团生产的阻燃布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市场上立足发展,以及__县的新中天集团、市区耀龙集团和嵊州市乐芙纺织等企业日用、医用、航空用无纺布领域开发,全市纺织面料高档、中档、低档,服装、家纺、产业用布比重得到一定的调整,分别达15:35:50和65:28:7。服装行业近年也得到较大发展,20__年完成销售161亿元,占全市纺织业的10.5,特别是家用纺织品行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床上用品、窗帘、沙等家纺产品占服装家纺行业的比重达35。纺织机械除生产原有倍捻机、剑杆织机、印染整理机等产品外,绣花机械和加弹机迅速崛起,生产量占全部纺机产量的50以上。
6、出口市场不断拓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来,出口市场成为我市纺织产业不断发展的主要拉动力,20__-20__年纺织品服装出口以年均41.2的速度递增,大大快于同期产值增长速度(纺织业递增速度为26.1),纺织出口对纺织产值增长贡献率为26.4。20__年,全市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实现58.4亿美元,占全市自营出口的71.7,占全市大纺织实现销售额的30,占全省纺织品服装出口的23.9,全国的5。20__年底,全市已有近1600家有自营出口实绩的纺织企业,其中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10家,占全市的60;有近70家生产企业在国外设立营销窗口,部分企业如诸暨市的东伟服装、__县的南方集团等在国外设立多个营销窗口,个别企业如诸暨市的越美集团在国外设立生产基地。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占居主导地位,比重达88,显示出我市纺织行业产业链自我配套能力在不断增强。
纺织机械行业研究范文6
继海宁马桥、常熟梅李和常州润源之后,2012年7月,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共同主办、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承办的“走基层 看纺织”中国经编万里行活动正式启动第四站,走进德国卡尔·迈耶集团公司。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延恺,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副会长赵洪,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祝宪民等行业领导拜会了卡尔·迈耶集团公司董事长弗里兹·迈耶(Fritz P. Mayer),并参观了卡尔·迈耶公司总部工厂。张延恺详细介绍了中国经编万里行活动的开展情况。他表示,经编产品涉及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终端领域,卡尔·迈耶公司的设备进入中国,凭借先进的技术、设计和管理经验,为中国经编产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灵感,未来双方的合作空间无限广阔。
卡尔·迈耶带给世界的惊喜是触手可及的,其产品已经渗入了真实的日常生活:经编机领域的特里科机、拉舍尔机和花边机生产的非弹力、弹力和半技术织物,主要用于汽车织物、运动织物、毛毯、花边、窗帘等;整经机领域的分段整经机、打样整经机、牛仔染色机等可以为经编机提供整经准备;浆纱机、并轴机等可以为从棉纤维到玻璃纤维的所有类型的纱线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而生产产业用纺织品的机型可以提供复合纺织品、涂层织物、无纺布等,并运用到医疗、土工、建筑等行业。可以说,无论私人生活还是职业场所,这些高科技经编机械生产的纺织品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安全。
而在1937年,卡尔·迈耶先生在德国奥博茨豪森建立第一家机械厂来生产零件的时候,他也许从未想到,75年后,卡尔·迈耶已成为世界经编机及拉舍尔机领域的领跑者。从1948年第一台经编机交货到1954年第1000台经编机交货,公司开始驶入全球化运行的快轨,在世界各地设立公司和办事处。1955年,第一家海外子公司在美国新泽西州的克利夫顿成立。在随后的几年中,又分别在巴西、英国和美国的格林斯博罗成立了子公司。1968年,卡尔·迈耶开始在日本生产机器。现在,位于日本福井的日本迈耶有限公司是一家销售和服务公司。1985年,亚洲地区的第二家子公司在香港成立。1991年,其第一台用于机织的整经机投放市场。1992年,卡尔·迈耶集团接管开姆尼茨的马里莫机械公司,并建造了新的生产与管理大楼,该公司即现在的“产业用纺织品”业务部总部。1995年,卡尔·迈耶开始了在中国的投资,选址武进建造了占地28000平方米的卡尔迈耶纺织机械有限公司。1998年,集团接管了位于意大利的罗塔公司。2007年,在卡尔·迈耶集团70周年庆之际,德国总部成立了新的研发中心。当年8月,“整经机”业务部的涉及领域再次延伸。卡尔·迈耶相继收购了祖克-米勒、格蕾芬和贝宁格的相关生产领域。2008年,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2010年,第100,000台机器顺利交付客户。
神话背后的利器
探问卡尔·迈耶神话背后的“秘密”,汲取其成长精华,转化为中国经编机械产业发展的养分,正是此站中国经编万里行活动的目的。“我们关注您的未来。”——这是卡尔·迈耶网站上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其创始人卡尔·迈耶先生及其家族始终信奉技术的创新和优良的产品性能。跨越世纪的发展、遍及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卡尔·迈耶制造”字样等同于非凡的质量和功能、一流的效率和易操作性,以及创新和灵活的设计技巧。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不断提升最初卡尔·迈耶先生创立小工厂时实现的价值,确保客户的需要,创新研发及面向未来,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及高标准的生产车间以求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与客户及供应商保持信任、公平的伙伴关系,尊重各国不同的文化。”——现任董事长弗里兹·迈耶先生如此诠释卡尔·迈耶集团的成功之道。他表示,未来的市场竞争是技术与服务的竞争,而卡尔·迈耶致力于为所有客户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结合广泛的服务和免费的培训,与客户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在欧美和亚洲设立分支机构,在全球主要纺织生产区域还有88个机构,足以体现卡尔·迈耶与客户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据介绍,卡尔·迈耶集团的主要服务中心在德国、中国常州和香港、美国、孟买。在中国,卡尔·迈耶同样提供5个本地现场备件库存服务中心。维修中心则在德国总部及常州。除此之外,所有卡尔·迈耶的现代纺织机器都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服务中心,这使客户能即时咨询并得到帮助。卡尔·迈耶的远程视频网络服务在开通的5年内,已为大约500台机器提供过帮助。
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建于武进的卡尔·迈耶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可谓卡尔·迈耶集团与中国缘分的起始,这也是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的前身。资料显示,2008年,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占地170,000平方米,一期建设面积约55,000平方米,二期厂房于2011年3月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准备设备装配车间的生产。占地8400平方米的二期厂房的交付意味着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的生产领域更为广泛,其年生产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目前,正在建造的三期厂房面积达到15000 平方米。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开业当年,取得了2.05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并在第二年上涨了104%,销售额达4.18亿人民币,纳税752万元。2010年全年销售额10.16亿元,较2009年翻了一番,全年共纳税5861万元。
短短4年的时间里,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赢得了世界市场的认同和信任,也收获了全体员工的支持和努力。企业年生产能力从2008年的158台跃升至2010年的1061台。2011年,随着新厂房的投入使用,该数字再次被刷新,企业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达到了16.27亿元,纳税则达到了1.25亿元。
参观位于德国德累斯顿大学的产业用研究中心是此次中国经编万里行第四站活动的一大亮点。该大学与卡尔·迈耶合作,在多轴向高速经编机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产业用领域,多轴向高速经编机可用于生产建筑工程用碳纤维、玻璃纤维格栅布,平行铺纬经编机可用于生产广告布、蓬帐布和印花涂层基布。这些领域设备先进、用工少,形成了市场竞争洼地,因此被一些企业看好。据了解,2011年,卡尔·迈耶产业用纺织品设备部向中国出口多轴向高速经编机400台,仅浙江海宁地区的经编企业就购买了300台。其中,生产产业用格栅布的多轴向设备有30台被中国企业购买,分别是北京、内蒙、山东等地的企业。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卡尔·迈耶在全球最主要的销售市场。“卡尔·迈耶在中国销售的经编机占其总销售额的比例高达60%,且近几年每年出口到中国的设备均呈增长趋势。而排名第二和第三的销售市场分别是土耳其和印度,他们却只占公司大约6%的销售额,由此你可以看到中国市场的明显优势。”弗里兹·迈耶先生如是表示,并满怀信心地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依然能稳固这一优势地位,“而这也是我们在常州建立25000平方米新厂房,使生产及办公区的面积从原有的65000 平方米扩大到90000 平方米的主要原因。”对于应对欧债危机等不利形势的影响,他表示,卡尔·迈耶已做好克服危机的准备,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并认为中国应从刺激内销入手,抵消出口方面的损失。
1960年,一个针对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便已经启动。而由于中国市场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面对卡尔·迈耶机器的不断更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大量新员工的技术培训问题。“这些经验丰富的中国客户现在对于通过使用卡尔·迈耶研发的新产品作为他们下一步赢得市场的筹码更为感兴趣,这就要求他们的员工拥有更高级的设计及生产工艺能力。因此,2008年,我们成立了卡尔·迈耶中国学院。” 据弗里兹·迈耶先生介绍,该学院为亚洲客户提供中英培训机会,在地理上更具优势,并且与在德国培训具备相同的效果。除了提供整洁干净的培训教室、现代化的培训设备、在中国生产的最先进的机器以及中英文版本的培训材料等等,卡尔·迈耶中国学院还得到了卡尔·迈耶德国学院的大力支持,两个学院一直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的培训教师都拥有大学文凭,并具备纺织背景,在经编行业拥有丰富的经验。根据客户的相关知识水平,会为他们提供1~3周从初级到高级的培训课程。课程内容以织物知识、机器操作、错误检查分析以及先进的技术知识为主。”他告诉记者,“至今,已有超过500名学员顺利从卡尔·迈耶中国学院毕业,其中包括印度、孟加拉、越南、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等。每年的学员数量都保持10%~15%的增长率,这一数据无疑给卡尔·迈耶中国学院带来了更加积极正面的鼓励。”
期待“中国卡尔·迈耶”的崛起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在经编机数量、出口规模和产品应用等方面均位于世界前列,已经成长为名副其实的经编大国,世界经编产业格局目前已转移到中国。然而,在经编机械的发展等方面,比起以卡尔·迈耶为代表的国外经编设备强手,仍存在不容小觑的差距。在位于德国小镇奥博茨豪森的卡尔·迈耶集团总部的现代化科研大楼内,中国经编万里行的调研团队看到,200位工程设计开发人员正在电脑前忙碌地从事着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位于德国东部的卡尔·迈耶马利莫是产业用纺织品设备工厂,负责市场销售的副总经理阿克司·温特迈耶带万里行团队参观了生产多轴向铺纬经编机设备的车间。卡尔·迈耶的高速经编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带有平行铺纬装置的新款RS拉舍儿经编机和速度达到2000转的多轴向编织机,令参观者无不为卡尔·迈耶先进的技术感叹。特别是多轴向铺纬技术是经编设备的技术难点,既要高速铺纬频率,又要高运转速度,而这个“两难”的问题却被卡尔·迈耶成功破解了。正如“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一样,这其中包含的无形技术层面的东西,要比实际看到的多得多。据了解,国内生产的高速经编机达到1000转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想达到2000转,并实现铺纬均匀,技术差距还不小。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是我国较早进入高速经编机生产领域的企业,目前该公司生产的高速经编机转速在1000转左右,1500转成为其努力的目标。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协会副理事长祝宪民在观看了卡尔·迈耶生产的多轴向高速经编机后坦言,我国纺机制造企业整体技术还与德国卡尔·迈耶存在差距,亟需向国外先进技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