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范文1
摘要:本文提出将软件知识教学融于具体应用软件的使用教学中,使文科学生不仅掌握具体的应用软件的使用,而且具有更好的灵活应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软件理论;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软件知识与具体语言相结合的教学
传统的大学文科计算机教育,一般采用第1、2两个学期共144学时来完成。第1学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第2学期选择掌握一门具体的应用软件或语言来进行教学,目前比较多的是选择Visual FoxPro语言。
但是在教学中对软件理论知识的教育不够重视,使文科学生只掌握了具体软件或某种语言的某些操作,而缺乏应用的灵活性,特别是对于新的应用软件或语言,根本无法进行自学掌握。因此必须重视对软件理论知识的教育。
由于文科学生相对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计算机的逻辑和理论基础理解能力差,如果提前进行软件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的理论理解得不好。因此,我们将软件理论的教学内容与第二学期的Visual FoxPro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将有关的软件理论知识融入专门语言的教学中。为此,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减少操作应用的讲解,增加相关软件理论知识的教学。
2教学内容设置
在传统的大学文科计算机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中,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只是介绍了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基本的计算机软件知识方面的概念,以及最基本的数据表示、编码、进制转换等基本知识。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有一些将数据结构、简单的算法介绍在进行Visual FoxPro语言教学前进行,专门作为两到三章来进行教学。
按Visual FoxPro语言的教学内容进度,在讲授常量、变量、数据类型时,结合讲授数据的编码表示、变量与内存空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变量的本质是内存空间。并进一步结合数组的概念,讲解数组的本质是连续的内存空间。并解释内存空间地址的概念,从而引入数据的连续存储和链表存储的数据结构概念。
在讲授分支语句、循环语句和函数后,介绍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概念,讲授四种简单程序结构:顺序、分支、循环、模块。结合VFP的数据表和数据库讲解关系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存储实现、数据库管理软件等概念。结合VFP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讲解数据的排序、插入、索引等操作的实现算法。
结合VFP开发用户界面,讲解应用软件的操作界面、前台、后台、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必要。并简单介绍多种主要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操作界面的特点和共同点以及使用上的特点。
这样,通过大学第二学期Visual FoxPro语言的教学,同时就进行了软件理论知识的教育,使文科学生不仅掌握了具体软件和计算机语言的使用,也具有了一定的软件理论知识,从而为他们学习使用新的软件、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3实践效果和总结
我们对我校05级、06级两届文科学生的计算机教学进行了对比,其中在经济管理、法律、英语三个系随机选择部分班级按本文的方案进行了教改实验,同时保留部分班级按传统方法教学进行对比。不同教学方案的学生参加广东省大学计算机二级考试Visual FoxPro语言的平均分和通过率见表1。
从考试成绩可以看出,通过教学改革,平均成绩提高了8分以上,通过率提高了5%以上。05级经济管理系学生学习完公共计算机课程后选修“会计电算化”课程,成绩对比也显示按改革方案教学的学生平均分提高了5分以上。这些实践结果也初步表明了本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案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武澎,杨扬. 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点体会和想法[J]. 计算机教育,2006,(10):88-90.
[2] 李耀伟. 广东省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情况调查分析[J]. 计算机教育,2007,(9):20-22.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范文2
关键词:微型计算机安装与维护;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62-02
一、引言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岗位技能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当前在实践教学上用理论来讲实践,或单纯的操作的现象还依然存在,这样的实践教学,既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自然衔接,更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目的,使实践教学变成走马观花,失去应有的意义。微机安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是从事计算机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贯采用理论课堂加实验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一知半解,难以系统深入地进行学习。学生缺乏真正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所以等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面对微机也是局限于有限的课本知识及一些简单的应用操作,再加上日新月异的微机技术,一旦微机系统出现故障,就无从下手解决!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融合,甚至理论成为了学生实践的背景体系,淡化以往的理论、实训章节割裂的状态,打乱原有的按知识学习组织授课的章节序列,围绕一个工作任务或项目来组织教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将所学理论与实践完全融合起来。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即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设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的优点是把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到生动而有趣的实践过程中去,在实践中加以验证,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操作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微机安装与维护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
1.面对繁多的知识,教学内容的筛选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对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的结构组成部分的功能、微机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微机的种类与档次、微机的基本配置及硬件结构等是学生应具备的起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部分知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有重复的地方,可简略的讲解。微机系统的组装与维护实验则是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重头戏,应该运用一体化教学,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只有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才可针对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来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精选教材内容和重点突出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知识点分解成实践训练任务,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教、学、做三合一的思想,学生将来做什么、学生要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下面具体通过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的硬件组装来具体说明一体化教学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可结合提问的方式进行。比如在主机基本部件安装完成后的第一次加电测试时,机器未启动前,可以向学生们提问“显示器的屏幕会显示什么?”这些内容理论课上讲过,但教学反馈的结果是很多学生印象不深,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重新讲解。经过在实践中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印象会很深。另外,可使用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办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为学校、老师、同学乃至社会进行微机的组装、维修、维护服务。特别是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让他们参与学校机房的管理,协助教师维护机房,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增加他们的实际维护经验。
3.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评价。如果只有单纯的教学与实验,学生没有压力和动力,往往不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目的难以达到。上完每堂课后,教师应及时写出教学反思及作业、考试等反馈信息,如知识难点、知识缺陷、思维障碍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
考核是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考核往往只依据期末考试的理论成绩,很难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实际上,考核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既有基本的理论,又有实际操作,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的意识。因此考核应能客观、可靠地反映出该门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此,笔者对该门课程尝试了新的考核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即在本课程中结合劳动部“计算机调试工(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采取以课堂实践操作、作业和期末考试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起来就是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实际操作(应会)及期末理论(应知)考核几个部分。具体分配如下:
(1)平时考核占该课程成绩的20%。主要是根据学生出勤和课堂纪律情况,完成一系列平时作业及实验报告情况和对待实验的认真态度,来给出平时成绩。
(2)实际操作(应会)占该课程成绩的30%。它强调硬件设备动手拆装能力及检测能力。可预先设置一些计算机常见的故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故障原因,排除故障,使其能正常运行。考核时,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要求的操作。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学生要随时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提出的一些问题。教师对每位学生在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都要做记录,作为评分的依据。
(3)调查目前的电脑市场,设计微型计算机的配置单占该课程成绩的10%。
(4)期末理论(应知)考核占该课程成绩的40%,以微型计算机理论知识为主。该项考核主要反映学生对此门课程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掌握的程度。
四、结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了教学过程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乃和,张居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思考[J].内江科技,2006,(09).
[2]田建仲.《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C].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论文集,2005.
[3]耿旭东.计算机组装课程教学的思考[J].现代技能开发,2003,(5).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范文3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的过程与方法需要系统观和整体观,高职院校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作用、特征及设计这个系统的所用的“软件”设施。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即LIMS,在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有一个专门的处理信息的系统,最终实现数据网络化的资源共享,无纸化记录和办公室资源等先进的技术支持,力求在构建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过程中具备有效性与实用性。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网络架构
随着高校教学管理的进步,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处理的事务变得更加让人不省力。很多高职院校将实验繁琐性工作分解到下一级的实验教学单位,以便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智能生成教育部数据报表,帮助高校在悠然自得条件下,不知不觉就完成了相关的资料的传达,实现信息网络即时沟通。
实验室管理系统根据实验室相关数据生成实验教学计划数据,环绕着实践教师良好的教育方案,我们需要联系高校实验教学的全新的想法,结合实验室的管理特点与高职院校的真实情况,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科普技术,把实践实验室教学管理、实验室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相关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管理系统。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系统的构建,通常就是选择一种物理网络拓扑结构。但是,在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适应的的组网的架构在不断改变,形成了不同种类的拓扑结构,每一种不同的结构都有不同的功能,所以,高职院校要选择适合自己学校需要的实验室管理系统。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网络架构常见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拓扑结构、环形网络拓扑结构、混合拓扑结构等。每一种结构都有自己的功能,有自身的优势和缺点,所以,高职院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学校的规模,学生人数,实验室计算机的数量,硬件设备环境等,来选择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网络结构。让它更好的服务于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提高管理的效率。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硬件设置与软件设计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硬件首先自然应该是各终端计算机。通常使用国产机或者进口机均可,在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组成中的双绞线和网络接点,如果学校的规模大,学生多,实验室使用人数多,就可以使用中型交换机,用网线相互连接,构建实验室的硬件系统,当然,课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一台电脑做主机,课根据使用的软件,设置单独的服务器,也可以让主机同时兼有服务器的部分储存与运用功能,而且所有的实验室所用的计算机在硬件装配上差不多都是一样的。在保护还原的设备方面通常采用蓝光卡LAN专业版标志的硬件还原卡,这种卡集成在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网卡上,从而可以支持网络对拷,同时还支持单个及多个操作系统同时共存。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提供用户工作所需要的信息,多数用户并不关心系统设计的细节,我们看到的只是最后的成效。我们通过看系统数据的结果能帮助我们完成自己的工作判断整个系统的好坏。他所针对的对象是实验室管理者、实验室教师、学生。如果能有一个好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我们就能更好地进行相关的工作。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有操作系统的选择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设计。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软件的设计,主要是在计算机实验室相应的操作系统安装完以后,根据实验室管理和教学的需要,安装软件,相应地有可以进行一般软件安装,同时可以开展专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同时专用软件主要指的是计算机实验室上网操作系统里的网络管理软件,通常采用专用的机房管理系统软件。实验室上网的操作系统所安装的最重要一个操作软件当然是对上机进行管理的软件,上机管理软件的实用性与相关需求分析可以得出其功能。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多机传输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系统的关键技术实际上是多机传输。但问题的关键是怎样有效的进行统一的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尽量在蓝光硬盘保护卡功能下灵活地进行多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来达到高效的管理与维护计算机实验室的目的。实验室管理的网络传输准备,需要对网络的硬件进行仔细检查与调试,认真开展网线接口一直到交换机仔细的连接。逐步把所有的计算机全部开启,进一步使开机界面均停留在蓝光硬盘保护卡所选择操作系统的常规界面上,甚至可以采用网络唤醒功能来进行接受相应数据的计算机良性开机[3]。可以把安装好所有系统的计算机作为传输大量数据的服务器,从而以它来进行引导多机开展数据传输。并且可以开展硬盘复制与网络拷贝,以及进一步进行多机数据传输。对安装好的实验室计算机相应的磁盘分区来选择进行数据传输,还可以设定IP地址自动分配。
系统的测试是为了找出错误,所以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系统多机传输的测试,要根据系统的结构进行相关模块的测试,先进行单元测试,然后整体测试,最后是确认测试,在这个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测试方法。那么系统测试的方法有哪些呢?一般有黑盒法、白盒法、静态分析法等,多台计算机在传输过程中显示传输的状态,同时还可以随时查看实验室各计算机的正常数据接收情况,而且当传输完成后,一定要验证各台计算机数据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实验室所有计算机,在进入各个操作子系统的时候,都要进行相关的软件测试。因此最终完成了对计算机实验室里所有计算机系统与软件的安装,力求促使实验室里所有计算机成为一个完整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系统。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发展和运用是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相信在未来有很多高职院校都会采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来进行对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工作,虽然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还不是很完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还有教育的要求,在系统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及时做出改进研究,以保证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彭栋.校园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04,15.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范文4
一、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中职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着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包括认知内驱力及自我提高内驱力。教师对学生的鼓舞也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可以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 向学生提问,运用启发式教育方式。学生刚接触计算机课程时会感到很难理解又很陌生,从而丧失了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让学生一开始就对学习计算机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应当进行适当准备。例如教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时,在简单讲诉计算机有关基础知识时,可以问学生有没有上过网、聊过QQ、玩过电脑游戏等,这些都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话题。在讲到计算机的具有哪些功能的时候,可以问学生计算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等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后,告诉学生,设计计算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计算,而如今,计算机远远不仅能计算,还具有能上网、玩游戏、进行信息处理等功能。
2. 教学内容中将科学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简单的用文字讲解知识,学生肯定会觉得计算机枯燥无味。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丰富课件内容,还应当结合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和自身的心理特点。经调查得知,中职学生高度集中注意的时间大约在25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就应当充分利用这25分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图片和声音。例如,教师在讲授关于Word制作艺术字时,可以将艺术字背景调成颜绚丽的颜色,同时配上音乐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不会觉得课程内容枯燥无味,丰富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因此,教师运用一个丰富多彩的课件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二、利用学习结果使学生进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教师在上课时向学生提问或者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的情况,还可以让学生有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例如,在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中有一道课后练习:Word 2000有哪些文档查看的模式?在教材中只说明了五种视图模式,然而在计算机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别的视图方式可以用,这就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完整地回答问题,学会联想,大部分学生只能想到教材中所讲到的,只有小部分学生会联想到还有其他的预览视图。教师应当给予这部分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其以后更努力的学习,同时指出其他学生的不足并激励向这部分学生学习,从而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对不同程度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对学生满满的期望,对学习也有着积极作用。秉持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可以鼓励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之后,去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激励他们参加各种技能考试。对于较差的学生,尽量要求他们努力学好课本知识,给予其充分的鼓励,让他们找到学习的信息和兴趣。
四、组织目的性比赛活动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范文5
关键词:学习现状;非智力因素;教师情绪
一、技校生计算机学习现状
1.缺乏计算机学习动机
技工院校的主要生源是来自农村的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生。计算机基础薄弱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就连相当一部分报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还只是片面地认为计算机能上网、玩游戏才报读,而并非对这个计算机专业真正感兴趣。在计算机专业知识面前,学生接触不久,就表现出很强的畏难情绪,真正接触一段时间后,基本就失去了学习计算机的动力。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则大都是因为计算机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并需要参加计算机资格考核的情况下才被迫去学习的。计算机学习缺乏自身内在的动机,没有学习的热情。
2.缺乏好的学习习惯
技校学生大多缺乏好的学习习惯,不能集中精力去钻研,学生在接触一段时间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后,发现原来计算机专业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而且专业知识也缺乏趣味性,久而久之便开始对计算机课程失去兴趣,心理上害怕、厌恶,甚至抵触计算机,成为计算机课程学习上的“弱势群体”。
二、非智力因素对计算机学习的影响
一般来说,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以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对计算机学习影响较大、关系较密切的主要有学生个人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因素。
计算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需要各种因素的积极参与。在学生智力因素相差较小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是否参与到计算机学习活动中影响着计算机学习效果。换句话说,计算机能否学得好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针对目前技校生的计算机学习状况,计算机课堂上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想学,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可以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自信心和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等非智力因素着手培养,从而改善该现状,提高计算机实习的教学质量。
三、非智力因素在计算机课堂上的培养
1.激发学习动机
麦克莱伦认为学习动机强的人学习和工作都很积极,能够控制和约束自己,并且善于利用时间,更有可能取得优良成绩。学习计算机的动机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内驱力。
在给新生上第一节课时,我会先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畅谈学习计算机的用处。在学生畅谈完后,我会给学生进行一个小结。告诉学生,计算机现在已经贯穿我们整个生活,计算机不仅可以玩游戏、玩QQ,其实生活中,我们也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如摄影,离不开计算机的图片处理;监控,离不开计算机的图像处理及数据贮存;印刷广告,离不开计算机排版;制图,离不开计算机绘图软件;做会计,离不开计算机统计汇总;还有我们现在流行的,有问题,找“度娘”。这充分说明,学好计算机,对自己今后从事各行各业均有非常大的帮助。学生通过这些思想的灌输,能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2.启发学生情感
学生情感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是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认知活动起着动力和组织的作用,决定学生对知识的努力学习程度。学生情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1)发挥教师情绪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情绪饱满,学生的情绪也会高涨,教学也是非常高效;反之,若师生的情绪消极、低沉,课堂的效率将大打折扣。教师积极的情绪传染给学生能调节课堂教与学的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积极的心境中学习。良好的情绪长期贯穿于课堂中,必将形成学生好学、乐学的积极学习情感。布卢姆认为,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2)平等沟通师生情感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先让学生喜欢要他学习的人。”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耐心地与他们交流,在细微的言行中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让学生感觉到我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
3.提高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针对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反感的,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是受学生欢迎的。以小组为单位,把学生生活中的游戏、比赛、讨论结合教学内容搬到课堂上来,力求做到组织教学“全面化”,设计活动“情景化”,活动形式“多样化”,以真实的生活感染学生,既可以增强学生兴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计算机运用的实践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强大的内部推动力,浓厚的计算机学习兴趣会使学生感到学习计算机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愉快地去努力求知、勤奋钻研,因此,计算机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兴趣。
在计算机教学中有必要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计算机教学内容相结合协同作用以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为适应经济飞速发展时代的职业要求,为今后学习新知识及接受再教育打好基础。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范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信息技术;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242-01
严谨的内部控制不仅要对会计核算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把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全面置于监控之中,而且要对会计核算过程的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面的控制与点的控制要有机结合,内部控制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益。那么,在实施电算化内部控制时,如何找到控制点,通过点的控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手工记帐与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一致的,控制的本质内容也是一致的,因此,要实施好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就要着重分析会计电算化与手工记帐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如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原先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先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因此,要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程序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加广泛,更加复杂。
(2)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由于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无纸化交易等的推行,每一项交易发生时,有关该项交易的有关信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原先使用的每项交易必备的各种凭证、单据被部分地取消了,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原来书面形式的各类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很大的不同,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控制为主的,控制的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程序相一致。
(3)计算机的使用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不仅难度大、复杂,而且还要有各种控制的计算机技术手段。由此可见,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相比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范围大、控制程序复杂的综合性控制,是控制的重点为职能部门和计算机数据处理部门并重的全面控制,是人工控制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相结合的多方位控制。
根据以上变化,笔者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后所改进的会计电算化控制的具体办法进行总结归纳,与大家一起进行探讨。
(1)加强会计人员的计算机业务素质。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当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所见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而且这些会计人员操作很慢,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之东流,造成财务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使会计电算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实施会计电算化时,必须首先培养电算化人员的会计和计算机专长,两者缺一不可。
(2)建立和加强计算机环境的安全控制。在会计电算化中,主要财务数据都保存在计算机中,一旦计算机遭到损坏,将使计算机中保存的会计资料永久丢失。因此要建立计算机的环境保护制度,主要包括:机房环境保护,保护性设备配备,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及防火墙的安装,装有财务数据的微机不能同时上互联网等。
(3)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维护管理。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础,只有做好软件和硬件的维护工作才能保证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软件维护是指当单位会计业务发生变化时进行的软件修改和软件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进行的排除修复工作,硬件维护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时的检查修复,以及在设备更新、扩充、修复后的调试等工作。会计部门应设立系统维护岗位,设立专门的系统维护人员负责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的维护工作,根据不相容原理,该人员不得操作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4)建立上机操作控制制度,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保障会计资料的安全、准确、完整,应制定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的办法,这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体体现,主要内容包括:①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机房,进入机房的人员不能随意操控用于电算化工作的计算机。②开机后,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场,如需离开,应退出工作界面,等回来后重新进行登录。③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④数据录入员对输入的数据如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⑤对于外来的移动存储介质,在应用前必须进行杀毒处理。⑥发生输入内容有误的,应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⑦要做好数据备份,包括每日工作完成后进行备份、周备份、月备份等。
(5)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下的档案除了与传统会计下相同的纸制会计资料,如打印输出的各种帐簿、报表、凭证外,还包括存储会计资料和程式的光盘及其他存储介质,这些档案的管理与纸制档案的管理有很多特殊的要求,为防止发生损害,应通过制定与实施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来实现,一般包括:①存档的手续必须有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②采取安全保证措施,如备份的磁盘介质应贴上保护标签,存放在安全、洁净、防潮防磁的地方,最好进行双备份或三备份,并存储于两个空间位置不同的地方分别保管。③对保存的磁盘介质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防止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资料丢失。④对于磁盘介质原则上不予外借,如有必要,可采取复制的办法借出。如果原件借出,必须严格进行登记并告之其使用办法,收回时应严格检查存储内容的完整性及安全性(是否染毒或删除文件等)。
参考文献
[1]常士剑.会计电算化应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