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1
The report of health care and hypertension of pregnancy
LI Ning,XIAO Hai-yan.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Hospital of Yulin 53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Focusing on the influenk of health care and hypertension of pregnancy.Methods Analysis of the hypertension of pregnancy which occurring in our hospital over the past 2years.(Jan2006 to Oct 2007).Results The occurring of the hypertension of pregnancy is markedly lower than the other place of whole country.incidence of a disease as show in the follow:① system health group
【Key words】Hypertension of pregnancy;System healthanalysis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流行病学调查,其发病率为9.4%[1],全国孕产妇妊娠高血压疾病死亡率居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是同期非妊娠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44倍[2],因此,如何降低其发病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分析本院近2年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的变化,总结了2个阶段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围产保健、预测情况、发病率,以探讨围产保健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结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孕产妇,分娩情况详细。
1.2 方法 根据我院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管理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6年1月至12月31日,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测及干预是随机的。第2阶段为2007年1月至12月31日,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测及干预是系统的。
1.2.1 分组 根据在本院保健门诊进行产前检查情况将2个阶段孕妇分为3组。①系统保健组:建有孕期保健卡,产前检查次数≥8次;②一般保健组:建有孕期保健卡,产前检查次数5~8次;③非保健组:未建有孕期保健卡,产前检查次数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 2006-2007年2个阶段的分娩总数分别为2 501例、3 156例,各阶段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的总例数以及其占总分娩数的百分比如表1所示,妊娠高血压疾病总发病率逐年降低,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分类中,第2阶段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率明显下降,P
2.2 妊娠高血压疾病与围产保健 表2显示,第2阶段前2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与第1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妊娠高血压疾病与妊娠高血压疾病预测 根据孕妇在本院检查情况,将进行过≥2次妊娠高血压疾病系统预测的孕妇(预测组)与从未做过妊娠高血压疾病预测的孕妇(未预测组)进行比较,结果见表3。
2.3 妊娠高血压疾病与孕妇来源 2个阶段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来源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见表4。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临床症状是由轻到重,呈阶段发展,如果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对孕妇采取有效的预测和干预,是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本文资料显示,本院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由5.03%下降到2.96%,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第2阶段保健组与非保健组、预测组与未预测组的发病率与第1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有研究表明[3],妊娠高血压疾病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本文资料显示,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中,大部分来自乡镇及农村,因此抓好基层妊娠高血压疾病预测和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应健全和加强围产保健工作,这样才能降低基层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4.
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2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发生; 文化层次
Epidemic analyze on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FENG Qiu-xia.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Zhe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7,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MethodsAccording to case-control method, 300 cases of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were selected as case group, and 298 cases of non-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usual facts such as age, cultural level, place, frequency of pregnancy were analyzed. Result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P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Genesis; Cultural level
作者单位:450007郑州市中医院妇产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的一类疾病, 约9.4% 孕妇发生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是世界上引起孕妇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安全, 但其病因至今尚未圆满阐明, 因此, 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 从而有利于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其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效地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7~2009 年某医院住院分娩病例5592 例, 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00 例, 平均年龄(29.1±8.2) 岁, 其中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8 例, 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0 例,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62 例。去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例后将余下病例进行编号, 随机抽取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例298 例, 平均年龄(28.6±9.5) 岁, 进行两组比较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2]。
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以全国统编教材《妇产科学》[1]为标准。
1.3统计学方法调查的资料经质量检查后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2.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χ2 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规定为a=0.05。
2结果
2.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年龄的关系两组病例的年龄构成见表1, 做 χ2 检验显示两组病例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发生地的关系两组病例发生地组成见表2, 做χ2 检验示两组病例发生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发生地为农村所占比例高于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
2.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文化层次的关系两组文化层次组成见表3, 做χ2 检验示两组病例文化层次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文化程度低者所占比例较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高。
2.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次数的关系两组妊娠次数组成见表4, 做χ2 检验示两组病例妊娠次数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病例的年龄构成
组别年龄(岁)≤2021~2626~3131~36≥36合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6(2.0)118(40.1)116(39.5)42(14.3)12(4.1)294(100)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6(2.0)118(39.6)122(40.9)44(14.8)8(2.7)298(100)注:χ2=0.46,P>0.05
表2两组病例发生地比较
组别农村城市合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222(75.5)72(24.5)294(100)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152(51.0)146(49.0)298(100)注:χ2=19.10,P
表3两组病例与文化层次关系比较
组别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合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34(11.6)206(70.1)38(12.9)16(5.4)294(100)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14(4.7)180(60.4)58(19.5)46(15.4)298(100)注:χ2=14.37,P
表4两组病例与妊娠次数关系
组别初产妇经产妇合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192(65.3)102(34.7)294(100)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170(57.0)128(43.0)298(100)注:χ2=2.12,P>0.05
3讨论
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因素很多, 如:文化知识水平,保健意识,及经济收入、营养、享受医疗水平等,影响因素的不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也有很大差异。本次调查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5.25%,处于国内较低水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文化程度、发生地关系密切,可能与年龄、妊娠次数关系不明显。文化程度越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可能越高,因为文化程度低者,卫生保健意识比较淡薄,尤其是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者对孕产保健知识缺乏,不重视卫生期保健,不能及时防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且常延误治疗,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增高、加重[3]。病例发生地的影响也大概如此,农村患者相对城市患者卫生保健意识比较淡薄,另外所享受的医疗保健水平也偏低,从而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
有报道称不同年龄段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不同,随年龄增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增加[4],尤其是35 岁以上的高龄孕产妇,但此次调查未发现年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的影响,这可能与所选人群有关,如本地区人口构成或其他调查因素。
总之,本调查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孕妇的所在地以及文化程度有关。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农村人口占绝大部分,今后医疗工作的重点仍应坚持不懈地放在农村,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尤其是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更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她们按时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予及时处理,同时提高农村基层孕产保健医生的诊疗水平,抓好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 进一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
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第1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4.
[2]李立明.流行病学.第5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3.
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3
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痰病并发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预后及预防。方法 对新乡市中心医院院产科1997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1例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血管痰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并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1.44%,且多产、高龄孕妇易发生;妊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9例(9/21);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7例(7/21):妊娠出血性脑血管疾病5例(5/21)。21例病人中15例临床治愈,4例遗留轻偏瘫,死亡2例(为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结论 并发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为血管痉挛、血压增高和凝血功能障碍;应予以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血栓前状态各指标等,给予预防性治疗。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最根本措施。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R714.24 R255.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7-0654-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我国发病率为9.40%,严重先兆子痫及子痫的发病率为0.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脑水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常有报道,因其发病突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故应引起广大产科医师的重视。本研究对21例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血管疾病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从而为该类疾病的正确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1例人选病例均为新乡市中心医院产科1997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血管疾病病人,同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期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病例共1.460例,发生率为1.44%。21例病人中,年龄21岁~42岁,平均32.8岁;初产妇4例,经产妇17例;单胎妊娠19例,双胎妊娠2例;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血管疾病发病时间妊娠≤32周3例,32周~37周10例,≥37周2例,产后6例。
1.2 诊断标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既往无肾病史,均经神经内科确诊,具有典型神经定位体征,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参照《神经病学》的诊断标准,确立诊断。
1.3 临床表现 临床上均有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症状、体征,血压(160~220)/(110~150)mmHg(1mmHg=0.133kPa),24h尿蛋白>5g,低蛋白血症,水肿(++++),其中合并贫血12例;入院前有不同程度眩晕、头痛、胸闷、视物不清或视物模糊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出现头痛、眩晕20例,呕吐18例,意识障碍13例,癫痫发作8例,语言不流利6例,双眼视水肿17例,眼球活动障碍、瞳孔对光反应消失2例,偏瘫6例,双下肢瘫1例,单下肢瘫3例,病理反射阳性9例。实验室检查:周围白细胞10×109/L者12例;腰椎穿刺11例,示脑脊液压力升高(21~41)mmHg20,9例,蛋白增高7例,白细胞增多7例,红细胞增多6例。
1.4 治疗 一般措施包括吸氧、冰敷保护脑组织。药物治疗在应用硫酸镁解痉、酚妥拉明和(或)硝酸甘油降压治疗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础上,对于妊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分别给予病因治疗,甘露醇脱水降颅压;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钙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液黏稠度,疏通微循环;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维护脑细胞营养及抗感染、对症治疗。对于妊娠出血性脑血管疾病,除控制血压外,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有1例孕36周合并脑出血病人,剖宫产同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1.5 终止妊娠方式 利凡诺引产2例,会阴神经阻滞麻醉、侧切、阴道分娩2例,采用全身麻醉剖宫产17例。孕期并发上矢状窦静脉血栓病例经内科积极治疗同时终止妊娠;妊娠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均按急诊处理。
2 结果
21例中妊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9例(9/21),其中脑血栓形成7例,脑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梗死的低密度灶位于基底核或放射冠区5例(大面积梗死1例,延髓梗死1例),腔隙性梗死2例;孕期发生2例,产后7例。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7例(7/21),孕期1例,产后6例。妊娠出血性脑血管疾病5例(5/21),其中脑出血4例,蛛网膜下隙出血1例;孕期3例,产后2例。21例全部为高龄多产孕妇,年龄35岁~42岁。临床治愈15例,无任何肢体功能缺损,复查脑CT和(或)MRI扫描病灶消失,遗留轻偏瘫4例;死亡2例(为大面积脑梗死1例,脑出血1例)。
3 讨论
3.1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 美国脑卒中、颅内栓塞发病率分别为17.7/百万及11.4/g万。本组资料中严重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1.44%,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且两胎以上孕妇、高龄孕妇发病率较高,提示对多产、高龄孕妇更应引起注意。
3.2 妊娠期血液系统改变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部分凝血因子如Ⅱ,Ⅴ,Ⅶ,Ⅷ,Ⅸ,Ⅹ均有增加,妊娠晚期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活酶时间轻度缩短,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较非孕期增加50%,这些改变为产后胎盘附着面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形成了血栓形成的血流动力学基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常存在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平衡紊乱,存在明显血栓前状态。血浆PT明显缩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凝血酶一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等均高于正常非妊娠者及正常妊娠者,且随病情加重,提示内皮细胞损伤严重。因此,及早监测上述指标含量变化,对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血栓形成危险及病情轻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3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预后 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孕妇,部分病人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影像学异常,大部分仅表现为数日至数周的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和神经影像学改变,而无真正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脑血栓、脑水肿发生与脑血管痉挛、血压快速升高、血管自动调节能力丧失和血-脑脊液屏障破坏有关。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最常见的部位为上矢状窦,这与上矢状窦的解剖结构有关;另外,大脑上静脉注入窦内血流方向与上矢状窦相反,上矢状窦壁凹凸不平,血液在其内流速缓慢、迂曲、回旋,也是血栓易于形成的原因;本病多发生于产后1周~3周,如治疗及时,预后较好。并发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预后较差,死于子痫的孕产妇尸检80%有脑出血,为严重高血压及血管痉挛导致自动调节控制丧失和血管壁破裂引起,凝血功能障碍也起一定作用;少数病人如合并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凝血机制障碍,在血压不很高的情况下也可有脑出血;脑实质出血轻者仅见淤点,重者呈大片状,出血部位多见于双顶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区,其次为基底核和矢状窦,血液还可传人脑室系统。
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4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并发症;母婴结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HDCP)以全身小动脉痉挛为基本病变, 是妇女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HDCP在我国的发病率为9.4%~10.4%[1]。HDCP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是引起母婴病率及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选择吉林省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HDCP患者182例, 同时, 随机选择同期182例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 探讨HDCP对孕产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HDCP患者182例, 依据Williams产科学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诊断标准进行分类, 其中37例妊娠期高血压(20.3%), 61例轻度子痫前期(33.5%), 72例重度子痫前期(39.6%), 7例子痫(3.8%), 3例产前子痫(1.6%), 2例产后子痫(1.1%)。同时, 随机选择同期182例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
1. 2 方法 比较两组孕产妇并发症出现情况, 包括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窘迫、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比较两组孕产妇母婴结局, 包括剖宫产、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孕产妇并发症出现情况比较 HDCP组中有62例患有孕产妇并发症, 其中9例有2种及以上孕产妇并发症;对照组中有17例患有孕产妇并发症, 其中1例同时伴有胎膜早破和产后出血, 具体情况见表1。HDCP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34.1%,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仅为9.3%。HDCP组中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5, P
2. 2 两组孕产妇母婴结局比较 两组孕产妇母婴结局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HDCP组剖宫产148例、早产40例、低体重儿23例, 与对照组剖宫产48例、早产2例、低体重儿3例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HDCP属产科常见疾病, 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 但可诱发HDCP的多种危险因素已逐渐明确。研究发现, 妊娠年龄是影响HDCP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妊娠年龄的增加, 出现先兆子痫、血压升高的危险也逐渐增加[2]。收入状况、文化水平与HDCP的发病率也密切相关。收入低导致孕产妇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医疗保健;文化水平低导致围产保健知识匮乏, 常延误治疗, 也会增加HDCP的发病率[3]。另外, 在妊娠过程中, 孕产妇情绪容易受外界环境和生理变化的影响, 从而出现冲动、急躁、紧张、焦虑等特征, 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失常, 进而诱发HDCP的发生[4]。除上述因素外, HDCP家族发病史、双胎或多胎妊娠、胎儿性别等因素也可以诱发HDCP。在本研究中, 通过与健康孕产妇比较, 发现HDCP患者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明显高于健康产妇, 且剖宫产、早产及低体重儿也显著增加, 表明HDCP可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 产科工作者应做好孕产妇保健工作, 尽量避免或减少诱发HDCP的危险因素, 降低HDCP的发病率, 最终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92-101.
[2] 雷马香,刘筱娴.妊娠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9, 26(3):177-179.
[3] 段涛,应豪.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预防.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4, 20(10):584-586.
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5
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广东惠州 516081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不同的诊断标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定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前后,临床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及母儿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采用新标准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17.44%)较旧标准发病率(6.81%)明显升高。但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机率、初次剖宫产率、巨大儿/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新标准组均低于原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新标准虽致发病率大幅升高,但通过孕期积极的规范化干预,明显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更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母儿结局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c)-0100-02
[作者简介] 刘婕(1973.7-),女,湖南邵阳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妊娠期糖尿病方面研究,邮箱:liujie-73@hotmail.com。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二种情况,其中8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常见并发症,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内外学者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意见存在分歧。随着国外多中心大样本关于高血糖与妊娠不良结局关系研究(HAPO)结果出台,修订了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这一标准迅速在学术界达成共识[1-2]。该研究就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前后其患病率,母儿近期妊娠结局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及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正规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初产妇,分别为94例和280例。2009年孕妇年龄平均(30.7±3.7)岁,2011年孕妇年龄平均(31.1±3.4)岁。
1.2 方法
将2009年按原标准诊断[3]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2011年按新标准诊断[4]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b组,两组患者孕期均规范化予以糖尿病宣教、医学营养治疗、适当运动、必要时予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率、巨大儿/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情况的差异。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
2009年共分娩1512例,诊断妊娠期糖尿病103例,其中初产妇94例,a组发病率为6.81%。2011年共分娩1 732例,诊断妊娠期糖尿病302例,其中初产妇280例,b组发病率为17.44%。二者间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母儿妊娠结局
a组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例,剖宫产35例,巨大儿/大于胎龄儿21例,新生儿低血糖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例。b组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6例,剖宫产64例,巨大儿/大于胎龄儿24例,新生儿低血糖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3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该研究提示采用新标准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大幅升高至17.44%,此与近年来生活方式改善,育龄妇女中肥胖和2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加,以及2011年ADA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新标准血糖切点下降,新标准中仅需1项值异常而非二项就可明确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有关。众所周知,孕期严重的血糖升高可导致流产、胎儿畸形、胎死宫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危及母儿生命。然即使是轻度的血糖异常,通过孕期血糖的管理,该研究证实也可明显降低母亲胎儿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如剖宫产、巨大儿/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等风险。此与HAPO研究结果一致,且大多数并发症无风险阈值[5]。
目前提出的健康与疾病胎儿起源学说,认为成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发生的影响因素作用始于孕前配子的生长发育环境(配子质量取决于其祖父母的营养健康状态),孕期(胚胎,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母体的多方面影响)和生后2年内的快速生长阶段(营养供给和生长环境因素产生的作用),且可持续至成年[6]。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其成年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呈“U”形关系。胎儿暴露于高血糖,营养供给过剩,脂肪组织堆积均增加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目前我国孕期营养缺乏明显减少,但营养过剩对胎儿乃至成年健康的影响值得重视。
鉴于妊娠期糖尿病日趋增加的发病率及对母儿健康的严重危害,一方面应加强对育龄及孕产妇宣教,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更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重视孕期营养管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规范化的诊治,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1[J].Diabetes Care,2011,34 (1):13-60.
[2] 杨慧霞. 推进循证依据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治实践中的应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193-195.
[3] 乐杰. 妇产科学[M].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154.
[4] Metzger BE, Gabbe SG, Persson B, et a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hyperglyeemia in pregnancy[J].Diabetes Care , 2010, 33:676-682.
[5] The HAPO study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J].N Engl J Med, 2008,358:1991-2002.
妊娠高血压发病率范文6
一、非药物性预防
1.1加强围产保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与围产保健质量有一定关系。苏莉等研究产前检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母儿并发症的关系发现,无产前检查的重度子痫前期比例显著增加,子痫孕妇中大部分无产前检查并来源于流动人口。也有研究表明,未参加孕检的子痫患者以农村及流动人口为多,在起病早晚、严重程度上有明显差异,提示孕检质量与子痫发病密切相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复杂、要针对病因进行预防目前尚难实现,但探索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是可行的。袁蜀豫等采取对孕妇实行开放与参与式管理,对管理的孕妇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进行筛查,将诸多因素分为可预防因素、可转变因素、可控制因素、突发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9%、1.49%vs9.21%、3.80%),认为通过科学有效管理和预防,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特别是重度患者的发生率。朱茂灵等研究表明,对孕妇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筛查及对筛查阳性孕妇进行动态监测和临床干预,可以大幅度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1.30%vs7.49%)。有资料表明,孕妇缺乏保健意识,不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重度)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外来流动人口的孕妇是发生该病的高危人群。高度关注外来人口孕产妇早孕保健、产前检查、健康教育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因此,只有健全和加强产前检查和围产保健,才能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及对母婴的危害。
1.2生活习惯和饮食调整
1.2.1养成良好的性格,保持心理健康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日渐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A型行为、应激生活事件及焦虑情绪等心理社会应激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型性格孕产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危险是非A型性格孕产妇的4.841倍。孕早、中期具有A型行为、焦虑情绪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个性心理孕妇,分别为15.53%、17.39%和6.02%[12]。A型性格孕产妇在妊娠过程中,会表现出易紧张、急噪、易冲动、情绪变化大等特征,致使神经内分泌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因此,针对以上高危因素,做到早发现、早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努力纠正患者的A型行为,疏导焦虑情绪,改变心理健康状况,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1.2.2适当的体育锻炼流行学调查显示,职业和业余的体育活动者子痫前期发病率低,认为规律的产前运动减少该病发生的机制为:①刺激胎盘生长和血液供应;②减少氧化作用,减轻过氧化损害。③使母体内皮功能障碍恢复。
1.2.3饮食管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量资料显示其发生、发展均与营养过剩、营养缺乏和多种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钙和硒。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钙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孕妇,低钙摄入与该病发生有密切关系。孕妇应加强营养,合理膳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钾及其他微量元素(镁、硒、锌等)的食品,减少脂肪和过多盐的摄入。许多研究证明,高蛋白饮食,特别是动物性高蛋白对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重要意义。高蛋白食物可以改善机体动脉血管的弹性,蛋白质中的甲硫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牛磺氨酸还能促进钠盐排泄,起到降压作用。增加高钾食物,可促进钠盐排泄,调节细胞内钠与钾比值,对降低高血压有重要意义。微量元素中的铁、钙、镁硒、锌等均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管和神经肌肉敏感性的作用,故可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维生素A、C、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内皮细胞损伤。维生素C还能促进钙、铁吸收。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其他维生素能促进和调。
节物质代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均有利于防止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资料显示,通过合理的营养管理可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冯启明等通过对孕妇实施营养教育、制定膳食原则和配制食谱等营养干预措施,实验组妊高征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15.5%。这可能与实验组孕妇的热能、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素摄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营养状况得到全面改善有关。认为营养干预可提高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全面改善孕妇营养状况,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何梅等研究发现,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食纤维素较正常孕妇少,认为妊娠妇女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其膳食中纤维素的含量较低有一定的关系,增加孕妇膳食中纤维素含量对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益,但对是否通过增加膳食中纤维素的含量就能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尚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1.3控制体重肥胖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表明,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BMI增加值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关系密切。Vambngue等的单变量分析中提示孕前BMI增加的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进一步的多变量分析均表明BMI>27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Morris等[20]调查了4589名美国妊娠妇女,发现体质指数的上升与先兆子痫的发生率直接相关,体质指数26~34的孕妇发生先兆子痫的危险度,比体质指数<19.8的孕妇增加2.55倍;体质指数≥35的孕妇,危险度增加4.16倍;黄涛等研究结果也显示,孕妇的体质量指数越大,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越高,孕期体质量的增加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病率呈正相关,并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时体质量均进入回归方程。所以控制体质量,是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药物预防
用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的药物旨在纠正一定的异常,例如生化失衡,病理生理机制或饮食缺乏,目前文献报道用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药物有钙、阿司匹林、维生素C、维生素E、硒、镁剂和一些中药等。
2.1钙剂目前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钙代失常有关,其原理可能为血清钙水平降低,刺激甲状旁腺(PTH)分泌,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减少钙离子丢失,但PTH能使钙离子跨膜内流,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兴奋性增强,导致血压上升。吴曼祯等研究总结表明,妊娠中期妊高征患者血清钙含量低于正常妊娠者,且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加重而更为显著。国外有学者用妊娠期补钙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从妊娠20~24周/24~28周开始服用钙元素12mg增至2g,经观察不补钙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征发病率为18%,补钙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7%~9%,补钙组发病率4%,效果最好,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孕24周起每日补充2g钙的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率由27.9%降至4.1%。对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倾向的孕妇于20周后予补钙治疗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率比未补钙者明显降低,而与正常孕妇比较无差异。补钙剂量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关系为补钙1200mg组<补钙600mg组<未补钙组。认为补钙能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安全、有效措施。有人通过实验主张维生素D?3与钙补充联合应用,比单纯补充钙更能有效地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目前,补钙在人体试验中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作用有着争议。一些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显示补钙未能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Levine等将4589名健康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前瞻性、双盲、临床对照试验,从孕13~21周起治疗组每日接受2.0g的元素钙,对照组服安慰剂,结果发现,补钙并不能显著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和严重性,也不能延迟发病时间。最近多个关于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系统评价表明,补钙后子痫前期的子痫发生率中度下降,有高血压危险的妇女受益最大,低基础钙摄入者受益也大。认为补钙对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者和低基础钙摄入者有益,但最佳剂量有待进一步探索。而补钙对低危孕妇和基础饮食钙摄入充分者的预防作用尚需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证实。
2.2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20世纪70年代未期兴起的。主要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强烈收缩血管的血栓素(TXA?2)和强烈舒张血管的前列环素(PGI)不平衡。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降低血栓素水平而对内皮来源的PGI的环氧化酶抑制性弱,从而改变两者的不平衡。同时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纤维结合蛋白生成和减少血浆抗凝血酶Ⅲ的作用,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阻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的病理变化,起到预防子痫前期的作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由于患者全身小动脉痉挛,造成管腔狭窄,周围阻力增大,以及血管内皮损伤,从而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肢体水肿等。血管内皮的损伤可进一步诱导血小板聚集,引起小血管血栓形成,聚集的血小板产生并释放血栓烷,刺激血管壁,使其强烈收缩甚至痉挛,从而加大外周阻力,促使血压持续增高,成为先兆子痫及子痫的发病基础。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栓烷生成的药理作用,可以预防小血管内血栓形成,防范血栓烷引起的小血管收缩和痉挛,降低血管对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血管扩张,周围循环阻力降低,从而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压,降低先兆子痫及子痫之发病率。Hauth随机抽样604例初产妇于妊娠24周,每日服阿司匹林60mg,服药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1.7%,安慰组为5.6%(P<0.01)。上海妇产医院对孕28周妇女开始口服阿司匹林,50mg/d,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8.2%,安慰组为20.8%,差异显著。
因此,小剂量阿司匹林(50~150mg/d)被认为在低危和高危孕妇中能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但近年来一些大规模的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的研究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没有作用,而有显著的不良反应(增加胎盘早剥的危险),其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待进一步研究。最近有关阿司匹林的一项系统评价涉及2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3598例孕妇,分析后认为小剂量阿司匹林在低危人群中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没有作用,在高危人群中应用有小~中度的益处,下一步的研究需确定哪些孕妇最受益,从何时开始治疗最好以及最佳治疗剂量。
2.3维生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做为抗氧化剂,可抑制磷脂过氧化作用,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孕期补充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可预防和中断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先兆子痫的发展。
Chappell等对160例孕妇自16~22周始至分娩,每日服用维生素E400IU和维生素C1000mg或安慰剂,结果维生素组先兆子痫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安慰组的26%。满冬梅等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队列研究方法,认为口服维生素E(每日补充维生素E0.3g直至预产期)对阻止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向重度发展有着重要的预防价值。而最近Beazley等的研究,将109例14-20周的高危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每天口服维生素E40U和维生素C1000mg)和安慰剂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17.3%vs18.8%,(P<0.05),认为补充维生素E和维生素C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作用比我们预想的要小,并分析出以后的随机对照研究需要两组各500例以上才能在临床上显示出是否有效。
2.4硒硒是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酶可防止机体受脂质过氧化物(LOP)的损害,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改善LOP对血管壁的损伤。研究表明,正常妊娠时硒的需要量增加,母血硒含量下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体内血硒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孕妇,且随病情进展而加重。Rayman等研究了53例子痫前期患者和53例配对正常孕妇的中趾甲硒水平,结果子痫前期患者明显低于正常者,且子痫前期组低硒程度与疾病严重性明显相关。有研究,对18~32周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孕妇每日补硒元素50μg至分娩,结果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vs26.0%)。但目前关于硒预防作用的研究较少,尚需更多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2.5镁正常妊娠时,血清镁含量在孕期略降低,但变化不明显。国外曾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体内镁缺乏有关。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镁值与正常孕妇无明显差异。Adam等研究发现,先兆子痫妇女与正常孕妇血镁浓度无明显差异,但细胞内镁浓度明显降低,引起血管张力增加。研究表明,镁能促进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PGI?2,使患者体内PGI?2和TXA?2处于平衡状态,而且镁是钙的天然拮抗剂。镁调节钙平衡,使血管内外钙离子浓度处于稳定状态,同时镁离子使血管舒张,增加肾血流量,使尿钙排出增加,认为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李娟等给孕17~26周孕妇口服钙镁片6片/d,每片含钙216.7mg,含镁108.3mg,连续口服至分娩。结果显示,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vs15.33%),证实了孕期补充钙、镁剂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机理为降低血管对血管紧张素敏感性。
2.6中药有些中药如大黄、川芎嗪、丹参等因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有将其用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报道,但目前尚无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2.6.1小剂量熟地黄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是以全身小动脉痉挛为基础,而中药大黄有活血化淤、清热以及改善肾功能,扩张末梢血管等作用。王建荣等根据大黄的作用,以小剂量熟大黄对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好发因素的孕妇进行预防性用药观察其效果,结果显示,大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5.1%,而安慰剂组发生率为20.9%,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认为采用小剂量熟大黄口服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是一种简便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2.6.2丹参、川芎嗪丹参具有活血化淤、扩张血管、降低全血及血浆粘度、降脂质过氧化酶、升高PGI?2/TXA?2等比值作用。川芎嗪能抗血小板凝集、扩张
小动脉、改善微循环。袁淑英等对高危孕妇从28周起口服复方丹参6片/d、川芎嗪150mg/d、维生素E150mg/d,结果用药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vs32%(P<0.01))。
2.6.4中药茵陈汤有研究表明,通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阳性者服用茵陈汤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阳性者,服用茵陈汤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比例,明显低于无服茵陈汤的病例,服药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平均孕周大于对照组。认为茵陈汤具有一定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作用。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未明,其中一假说认为免疫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茵陈汤中黄芩和甘草均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而茵陈、黄芩均有降压、利尿的作用,可以说茵陈汤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是有药理学根据的。
参考文献:
[1]LainKY,RobertsM.Contemporaryconceptsofthepathogenesisandmanagementofpre-eclampsiaJAMA,2002,287(24):3183-3186.[2]DekkerG.SibaiB.Prmary,secondary,andtreventionofpreeclampsia.Lancet2001,357(8):209-215.
[3]苏莉,黄醒华,翟桂荣.围产保健与妊高征的发生及其母儿并发症.中国妇幼保健,2001,16(2):97-99(①-3).
[4]王玉萍,侯素珍.子痫发病与产前保健的关系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00-3801.
[5]王敬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与分析.哈尔滨医药,2008,28(5):25-26.
[6]袁蜀豫,梁彩红,李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措施的研究及效果评价.河南医学研究,2008,17(1):48-50.
[7]朱茂灵,百鹰,苏丽辉,等.妊高征筛查加临床干预对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382-3384.
[8]朱丽萍,秦敏,李芬,等.上海市孕产期系统保健现状与对策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4,19(5):78-80.